[1] |
张文忠.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大城市群的发展——评周牧之《鼎——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J]. 地理研究, 2004, 23(3): 423
-424
. |
[2] |
李雪梅, 张小雷, 杜宏茹. 新疆塔河流域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J]. 地理研究, 2011, 30(2): 348
-358
. |
[3] |
刘博, 朱竑, 袁振杰. 传统节庆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意义——以广州“迎春花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12): 2197
-2208
. |
[4] |
吉玮, 杨瑞霞, 李超, 骆磊, 王心源. 基于CE-1数据的数字月海分形刻画及其动力学意义[J]. 地理研究, 2014, 33(6): 1031
-1039
. |
[5] |
朱杰. 长江三角洲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式及启示[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3): 353
-361
. |
[6] |
李阔,李国胜. 珠江三角洲地区风暴潮重现期及增水与环境要素的关系[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4): 433
-438
. |
[7] |
何斌, 武建军, 吕爱锋. 农业干旱风险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5): 557
-564
. |
[8] |
韩震, 罗橘辘, 王中根, Randy A.Dahlgren, Minghua Zhang. 土地利用方式对流域氮输入输出关系的影响以加州San Joaquin流域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9): 1081
-1086
. |
[9] |
杨聪, 于静洁, 宋献方, 夏军, 刘昌明. 华北山区短时段参考作物蒸散量的计算[J].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6): 71
-80
. |
[10] |
王军, 贾晶. 扩张压力下的城市组团:发展中国家未来城市结构演变[J]. 地理科学进展, 1996, 15(2): 30
-3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