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 2015, Vol. 34 ›› Issue (8): 957-965.doi: 10.18306/dlkxjz.2015.08.003
出版日期:
2015-08-25
发布日期:
2015-08-25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申玉铭(1968-),男,河南浚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研究,E-mail:
基金资助:
SHEN Yuming1(), LIU Kun1, QIU Ling2
Online:
2015-08-25
Published:
2015-08-25
摘要:
服务业正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保持适度增速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强劲动力,城市群核心城市则是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本文采用区位熵、对外服务流模型、熵值法,对2003年和2012年中国20个城市群32个核心城市的服务业专业化程度、外向服务功能、综合发展水平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核心城市服务业地域分工明显,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程度较高;核心城市服务业对外服务功能与城市规模等级具有显著相关性,多数属于生产性服务功能主导型,少数属于生活性服务功能主导型以及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功能并重型;核心城市服务业内部行业外向功能的空间集中性差异较大,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中性普遍高于生活性服务业;核心城市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显著,与城市群的功能定位较为一致。
申玉铭, 柳坤, 邱灵. 中国城市群核心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特征[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8): 957-965.
SHEN Yuming, LIU Kun, QIU Ling. Characteristics of services development of core cities in urban agglomerations of China[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5, 34(8): 957-965.
表1
2012年服务业内部行业专业化水平前15位的城市及其区位熵平均值及变化"
行业分类 | ALQ15城市 | 区位熵 | 区位熵变化 | 标准差变化 |
---|---|---|---|---|
生产性服务业 | 1.98 | 0.20 | 0.17 |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 乌鲁木齐(2.84)沈阳(2.09)北京(2.04)南宁(1.92)广州(1.86)武汉(1.85)南昌(1.81)哈尔滨(1.79)深圳(1.79)太原(1.78)西宁(1.75)上海(1.72)济南(1.64)石家庄(1.62)西安(1.58) | 1.98 | 0.27 | 0.14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北京(4.77)西安(3.44)杭州(1.93)大连(1.92)呼和浩特(1.75)南京(1.59)长春(1.42)西宁(1.38)哈尔滨(1.23)深圳(1.21)济南(1.18)上海(1.09)沈阳(1.03)广州(1.02)长沙(1.02) | 2.06 | 0.39 | 0.41 |
金融业 | 呼和浩特(1.78)银川(1.70)上海(1.57)北京(1.56)石家庄(1.52)大连(1.45)深圳(1.35)南宁(1.27)济南(1.27)西宁(1.26)长沙(1.25)哈尔滨(1.24)兰州(1.22)长春(1.21)沈阳(1.15) | 1.47 | 0.11 | 0.09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北京(4.35)深圳(3.05)广州(2.03)南宁(2.01)银川(1.8)杭州(1.74)沈阳(1.70)南京(1.60)长春(1.58)乌鲁木齐(1.58)上海(1.57)长沙(1.20)重庆(1.18)济南(1.14)呼和浩特(1.06) | 2.14 | 0.19 | 0.16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北京(3.57)西安(2.95)兰州(2.35)沈阳(2.33)西宁(2.24)长春(2.23)呼和浩特(2.03)成都(1.92)南宁(1.75)长沙(1.75)杭州(1.72)乌鲁木齐(1.72)南京(1.69)哈尔滨(1.55)石家庄(1.54) | 2.31 | 0.04 | 0.06 |
生活性服务业 | 1.71 | -0.29 | -0.08 | |
批发和零售业 | 重庆(2.19)上海(1.98)北京(1.77)广州(1.52)济南 (1.50)武汉(1.36)贵阳(1.35)南京(1.31)石家庄(1.16)杭州(1.14)长沙(1.13)天津(1.11)深圳(1.09)南宁(1.04)哈尔滨(1.04) | 1.53 | 0.26 | 0.09 |
住宿和餐饮业 | 重庆(3.28)北京(2.01)广州(1.92)长沙(1.63)上海(1.63)深圳(1.45)西安(1.42)杭州(1.35)南京(1.30)贵阳(1.29)厦门(1.28)济南(1.28)武汉(1.28)太原(1.26)大连(1.13) | 1.73 | -0.34 | -0.09 |
房地产业 | 北京(2.78)深圳(2.60)广州(2.13)贵阳(2.11)长沙(1.90)大连(1.88)厦门(1.60)西安(1.50)杭州(1.48)上海(1.47)哈尔滨(1.41)长春(1.39)沈阳(1.28)银川(1.25)重庆(1.23) | 1.94 | -0.28 | -0.19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重庆(3.31)天津(3.18)北京(1.15) | 1.26 | -1.31 | -0.34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呼和浩特(3.12)北京(2.66)乌鲁木齐(2.14)长沙(2.04)长春(1.98)兰州(1.95)石家庄(1.90)西安(1.85)哈尔滨(1.85)银川(1.59)南宁(1.58)郑州(1.56)西宁(1.56)南京(1.52)沈阳(1.52) | 2.11 | 0.24 | 0.12 |
公共服务业 | 1.29 | 0.03 | -0.02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呼和浩特(3.07)沈阳2.21)长春(1.92)兰州(1.62)哈尔滨(1.61)银川(1.46)南宁(1.33)石家庄(1.27)杭州(1.14)太原(1.11) | 1.67 | -0.1 | -0.02 |
教育 | 石家庄(1.40)呼和浩特(1.39)南宁(1.27)长春(1.25)哈尔滨(1.21)兰州(1.14)沈阳(1.10)西安(1.01) | 1.16 | 0.11 | -0.05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西宁(1.39)沈阳(1.35)南宁(1.33)成都(1.19)乌鲁木齐(1.18)呼和浩特(1.17)长春(1.16)石家庄(1.15)哈尔滨(1.14)银川(1.13)长沙(1.11) | 1.22 | 0.04 | -0.03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呼和浩特(1.54)石家庄(1.35)银川(1.26)乌鲁木齐(1.17)兰州(1.17) | 1.09 | 0.07 | 0.07 |
表2
2003年和2012年核心城市服务业对外服务功能等级及类型划分"
服务等级 | 2003年 | 2012年 |
---|---|---|
I级服务中心 | 北京(PC)、上海(P) | 北京(P)、上海(PC)、广州(P)、深圳(P) |
II级服务中心 | 杭州(P)、沈阳(P)、大连(P)、天津(P)、南京(P)、武汉(C)、哈尔滨(C)、深圳(C)、广州(PC) | 杭州(P)、沈阳(P)、大连(P)、天津(P)、南京(P)、武汉(P)、哈尔滨(P)、西安(P)、长春(P)、成都(P)、乌鲁木齐(P)、南宁(P)、长沙(C)、昆明(C)、重庆(C)、济南(PC)、呼和浩特(PC) |
III级服务中心 | 西安(P)、重庆(P)、昆明(P)、长春(P)、成都(P)、呼和浩特(P)、南宁(P)、济南(P)、长沙(C) 、乌鲁木齐(PC) | 太原(P)、兰州(P)、青岛(P)、厦门(C) |
IV级服务中心 | 合肥(P)、南昌(P)、太原(P)、兰州(P)、西宁(P)、银川(P)、厦门(C)、贵阳(C)、福州(C)、青岛(PC)、郑州(PC) | 合肥(P)、南昌(P)、贵阳(P)、福州(P)、西宁(P)、银川(P)、郑州(C) |
表3
2003和2012年核心城市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对外服务流比重及其变化"
行业 | 2003年 | 2012年 | 变化量 | |
---|---|---|---|---|
生产性服务业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3.5 | 18.7 | -4.8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3.3 | 7.0 | 3.7 | |
金融业 | 3.9 | 5.9 | 2.0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1.1 | 12.5 | 1.4 |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13.1 | 10.8 | -2.3 | |
生活性服务业 | 批发和零售业 | 10.6 | 16.4 | 5.8 |
住宿和餐饮业 | 11.7 | 9.1 | -2.6 | |
房地产业 | 8.8 | 9.6 | 0.8 |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4.3 | 1.3 | -3.0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3.6 | 3.7 | 0.1 | |
公共服务业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0 | 1.6 | -0.4 |
教育 | 1.7 | 1.6 | -0.1 |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8 | 1.3 | -0.5 |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0.5 | 0.6 | 0.1 |
表4
2012年核心城市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外向功能空间集中率"
行业 | CR3/% | CR5/% | CR10城市 |
---|---|---|---|
生产性服务业 | 74.1 | 88.4 |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沈阳、南京、西安、杭州、武汉、大连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5.3 | 62.5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沈阳、南京、乌鲁木齐、武汉、青岛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81.8 | 91.5 | 北京、上海、西安、杭州、大连、南京、深圳、长春、哈尔滨、济南 |
金融业 | 71.9 | 82.9 | 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杭州、南京、哈尔滨、大连、武汉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73.3 | 87.2 | 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南京、沈阳、南宁、长春、昆明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生活性服务业 | 52.3 69.7 | 63.1 83.2 | 北京、成都、上海、西安、杭州、广州、南京、天津、深圳、武汉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杭州、昆明、长沙、武汉、南京 |
批发和零售业 | 68.4 | 84.4 | 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武汉、济南、南京、天津、深圳、杭州 |
住宿和餐饮业 | 56.1 | 68.8 | 重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长沙、武汉、南京、西安 |
房地产业 | 62.0 | 76.0 | 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大连、长沙、杭州、厦门、贵阳、西安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58.6 | 67.7 | 北京、上海、南京、长沙、昆明、西安、哈尔滨、广州、深圳、长春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68.3 | 87.9 | 沈阳、呼和浩特、长春、哈尔滨、杭州、兰州、南宁、银川、太原、南昌 |
1 | 蔡翼飞. 2010. 我国服务行业集聚特征分析[J]. 发展研究, (3): 35-40. |
[Cai Y F.Woguo fuwu hangye jiju tezheng fenxi[J]. Development Research, (3): 35-40.] | |
2 | 陈明星, 陆大道, 张华. 2009.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 地理学报, 64(4): 387-398. |
[Chen M X, Lu D D, Zhang H.2009.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the driving factors of China's urbanization[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4(4): 387-398.] | |
3 | 樊杰. 2014. 城镇化为何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N]. 人民日报, 2014-03-19(10). |
[Fan J.2014. Chengzhenhua wei e yi chengshiqun wei zhuti xingtai[N]. People's Daily, 2014-03-19(10).] | |
4 | 方创琳. 2014. 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J]. 地理学报, 69(8): 1130-1144. |
[Fang C L.2014. Progress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research into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9(8): 1130-1144.] | |
5 | 方远平, 阎小培. 2004. 199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中心城市服务业特征与趋势比较研究: 以北京、上海与广州为例[J]. 经济地理, 24(5): 614-619, 637. |
[Fang Y P, Yan X P.2004. Comparison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s and its developing tendency of service industries for the central cities in the coastal region in China in 1990s: taking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zhou as case study[J]. Economic Geography, 24(5): 614-619, 637.] | |
6 | 李逢春, 李程骅. 2013. 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实践、验证及路径[J]. 上海经济研究, (12): 22-30. |
[Li F C, Li C H.The mechanism and path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promoting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Four modernizations integration"[J]. Shanghai Journal of Economics, (12): 22-30.] | |
7 | 李佳洺, 孙铁山, 李国平. 2010. 中国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职能分工及互补性的比较研究[J]. 地理科学, 30(4): 503-509. |
[Li J M, Sun T S, Li G P.2010.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its complementarity in three major metropolitan regions of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0(4): 503-509.] | |
8 | 李善同, 李华香. 2014. 城市服务行业分布格局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J]. 产业经济研究, (5): 1-10. |
[Li S T, Li H X.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trends of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ervice industries[J]. Industrial Economics Research, (5): 1-10.] | |
9 | 李学鑫, 苗长虹. 2006. 关中、中原、山东半岛三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比较研究[J]. 人文地理, 21(5): 94-98. |
[Li X X, Miao C H.2006.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division of Guanzhong, Zhongyuan,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s[J]. Human Geography, 21(5): 94-98.] | |
10 | 柳坤, 申玉铭. 2014.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功能空间格局及分形特征[J]. 地理研究, 33(11): 2082-2094. |
[Liu K, Shen Y M.2014. Spatial pattern and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er services' external function in Chin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3(11): 2082-2094.] | |
11 | 齐讴歌, 赵勇. 2014. 城市群功能分工的时序演变与区域差异[J]. 财经科学, (7): 114-121. |
[Qi O G, Zhao Y.2014. The sequential evolu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among the functional divis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s[J]. Finance & Economics, (7): 114-121.] | |
12 | 邱灵, 申玉铭, 任旺兵. 2014. 中国服务业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Qiu L, Shen Y M, Ren W B, 2014. The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services in China[M]. Beijing, China: The Commercial Press.] | |
13 | 史丹, 夏杰长. 2013. 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 2013: 中国区域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Shi D, Xia J C.2013.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service industry (2013)[M].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Press.] | |
14 | 宋吉涛, 赵晖, 陆军, 等. 2009.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J]. 地理科学进展, 28(6): 932-943. |
[Song J T, Zhao H, Lu J, et al.2009. Approach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industry contact in urban agglomeration[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8(6): 932-943.] | |
15 | 汪阳红. 2014. 促进城市群城市间合理分工与发展[J]. 宏观经济管理, (3): 35-38. |
[Wang Y H.2014. Cujin chengsh qun chengshi jian heli fengong yu fazhan[J].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3): 35-38.] | |
16 | 阎小培, 许学强. 1999. 广州城市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的变化分析: 兼释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J]. 地理学报, 54(4): 299-308. |
[Yan X P, Xu X Q.Changes of the basic-nonbasic economic activities in Guangzhou: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economic base theory of urban development[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4(4): 299-308.] | |
17 | 王建军, 许学强. 2004. 城市职能演变的回顾与展望[J]. 人文地理, 19(3): 12-16. |
[Wang J J, Xu X Q.2004. The review and preview of urban function evolution[J]. Human Geography, 19(3): 12-16.] | |
18 | 张蕾, 申玉铭, 柳坤. 2013. 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城市经济功能提升[J]. 地理科学进展, 32(12): 1825-1834. |
[Zhang L, Shen Y M, Liu K.2013.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s and promotion of urban economic functions in Beijing[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2(12): 1825-1834.] | |
19 | 张少华. 2013. 中心城市区域服务功能研究[J]. 中国软科学, (6): 92-100. |
[Zhang S H.2013. Research on regional service functions of central cities[J]. China Soft Science, (6): 92-100.] | |
20 | 张涑贤, 苏秦, 何汉东. 2009. 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及对策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J]. 经济地理, 29(10): 1696-1700. |
[Zhang S X, Su Q, He H D.2009. A study o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level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ervice industry: taking Sha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J]. Economic Geography, 29(10): 1696-1700.] | |
21 | 张旺, 申玉铭. 2012. 京津冀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J]. 地理科学进展, 31(6): 742-749. |
[Zhang W, Shen Y M.2012.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er service agglomera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1(6): 742-749.] | |
22 | Sassen S.2001.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 2nd ed.[M].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 | 陈睿山, 赵志强, 徐迪, 陈轶. 城市和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指数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21, 40(1): 61-72. |
[2] | 张华, 刘哲达, 殷小冰. 中国跨省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进展, 2021, 40(1): 73-84. |
[3] | 胡国建, 陆玉麒. 基于企业视角的城市网络研究进展、思考和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9): 1587-1596. |
[4] | 齐文平, 王艳慧, 万圆, 黄涛. 基于G-TOPSIS模型的贫困农户多目标发展评价——以云南福贡县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6): 1024-1036. |
[5] | 郭庆宾, 骆康, 刘承良.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要素集聚能力差异的比较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4): 542-552. |
[6] | 唐承丽, 郭夏爽, 周国华, 吴佳敏, 陈伟杨. 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平台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4): 531-541. |
[7] | 卢明华, 周悦颜, 刘汉初, 许欣. 北京企业对河北直接投资的时空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3): 389-401. |
[8] | 刘汉初, 樊杰, 张海朋, 王甫园. 珠三角城市群制造业集疏与产业空间格局变动[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2): 195-206. |
[9] | 郑艳婷. 中国城市群的空间模式——分散性区域集聚的理论背景、形成机理及最新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2): 339-352. |
[10] | 罗奎, 李广东, 劳昕. 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空间重构与优化调控[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2): 179-194. |
[11] | 崔喆, 沈丽珍, 刘子慎. 南京市新街口CBD服务业空间集聚及演变特征——基于微观企业数据[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11): 1832-1844. |
[12] | 牛强, 沈英杰, 周燚, 黄经南, 王盼. 基于滞后变量模型的城市群建设用地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期和效应分析——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10): 1656-1666. |
[13] | 罗静,蒋亮,罗名海,田玲玲,陈国磊,田野,吴益坤. 武汉市新城区乡村发展水平评价及规模等级结构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9): 1370-1381. |
[14] | 周亮, 赵琪, 杨帆. 基于POI与NPP/VIIRS灯光数据的城市群边界定量识别[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6): 840-850. |
[15] | 钱超峰, 杜德斌, 胡璇, 段德忠. 地区间基因差异会影响技术转移吗?——基于中国2001—2005年省际专利转让数据[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5): 745-7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