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 2015, Vol. 34 ›› Issue (5): 581-588.doi: 10.11820/dlkxjz.2015.05.006
收稿日期:
2015-04-01
修回日期:
2015-05-01
出版日期:
2015-06-17
发布日期:
2015-06-17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莫辉辉(1979-),男,湖南衡南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交通与区域发展,E-mail:
基金资助:
Huihui MO1, Jiaoe WANG2,3(), Zhouying SONG2,3
Received:
2015-04-01
Revised:
2015-05-01
Online:
2015-06-17
Published:
2015-06-17
摘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集装箱陆路运输规模与日俱增,其中铁路在陆路运输中占据重要地位。研究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内中国国际集装箱运输现状,建立了多式联运竞争的分析模型,并利用调研收集的数据对以重庆和西安为起点的国际集装箱陆路运输经济适应区域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受海运价格的影响,中亚地区、蒙古国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区、乌拉尔区、伏尔加河沿岸区和中央联邦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运输的比较优势区域,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及俄罗斯的西北联邦区、南方联邦区等是优势扩展区,而欧洲和亚洲其他大部分区域的海运(海陆联运)优势远大于铁路联运。
莫辉辉, 王姣娥, 宋周莺.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集装箱陆路运输的经济适应范围[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5): 581-588.
Huihui MO, Jiaoe WANG, Zhouying SONG. Economically suitable areas of China's transnational container transport by land in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5, 34(5): 581-588.
表3
中欧班列相关运营情况"
项目 | 开通时间 | 出发地 | 目的地 | 运行距离/km | 运行时间/d | 开行频率/(班/周) | 开行常态 | |
---|---|---|---|---|---|---|---|---|
渝欧快铁 | 渝新欧 | 2011年7月 | 重庆 | 德国杜伊斯堡 | 11179 | 16 | 3~4 | 是 |
渝满欧 | 2014年11月 | 重庆 | 俄罗斯切尔克斯克市 | - | 12~14 | 1 | 是 | |
汉欧快铁 | 鄂新欧 | 2012年10月24日 | 武汉 | 捷克梅林克帕尔杜比采 | 10863 | 23 | 4~5 | 是 |
鄂满欧 | 2014年11月 | 武汉 | 俄罗斯 | 9755 | - | 1 | 是 | |
蓉欧快铁 | 蓉新欧 | 2013年4月26日 | 成都 | 波兰罗兹 | 9826 | 14 | 1 | 是 |
蓉蒙欧 | 2013年8月30日 | 成都 | 波兰罗兹 | - | - | - | 否 | |
郑欧快铁 | 郑新欧 | 2013年7月18日 | 郑州 | 德国汉堡 | 10214 | 16~18 | 2~3 | 是 |
郑蒙欧 | 2013年1月3日 | 郑州 | 德国汉堡 | 10399 | 15~18 | - | 否 | |
苏欧快铁 | 苏满欧 | 2013年9月29日 | 苏州 | 波兰华沙 | 11800 | 14 | 1.5 | 是 |
粤欧快铁 | 粤绥欧 | 2014年6月29日 | 广州 | 俄罗斯莫斯科 | 11000 | - | - | 否 |
粤满欧 | 2013年11月22日 | 广州 | 俄罗斯莫斯科 | 10090 | 18 | 2 | 否 | |
湘欧快铁 | 湘满欧 | 2014年10月30日 | 长沙 | 德国杜伊斯堡 | 11808 | 18 | 1 | 是 |
湘新欧 | 2014年11月25日 | 长沙 | 乌兹别克斯坦 | 6476 | 11 | 1~2 | 是 | |
津蒙欧 | 2014年 | 天津新港 | 蒙古国乌兰巴托 | - | - | 7 | 是 | |
津满欧 | 2014年 | 天津新港 | 俄罗斯莫斯科 | 8488 | - | 3.5 | 是 | |
长安号/西新欧 | 2013年11月28日 | 西安 | 哈萨克斯坦热姆/阿拉木图 | 5926 | 6~8 | 1 | 是 | |
沈满欧/营满欧 | 2014年8月 | 营口 | 德国汉堡 | 14000 | 23 | 5 | 是 | |
义新欧 | 2014年11月18日 | 义乌 | 西班牙马德里 | 13000 | 21 | - | 否 | |
郑蒙欧 | 2014年 | 郑州 | 德国汉堡 | 8886 | 15 | 2 | 是 |
表4
重庆—莫斯科的陆海运费比较"
重庆—莫斯科 | 江海联运 | 铁海联运(经上海) | 铁海联运(经防城港) | 铁路 | |||
---|---|---|---|---|---|---|---|
高 | 中 | 低 | |||||
运距/km | 铁路 | 860 | 2572 | 2372 | 7749 | 7749 | 7749 |
海运 | 21290 | 21290 | 19830 | 0 | 0 | 0 | |
内河 | 2200 | 0 | 0 | 0 | 0 | 0 | |
合计 | 24350 | 23862 | 22202 | 7749 | 7749 | 7749 | |
时间/d | 铁路 | 2 | 4 | 3 | 11 | 11 | 11 |
海运 | 44 | 44 | 41 | 0 | 0 | 0 | |
内河 | 8 | 0 | 0 | 0 | 0 | 0 | |
合计 | 54 | 48 | 44 | 11 | 11 | 11 | |
运费/($/FTU) | 铁路 | 403~602 | 1286~1800 | 1186~1660 | 5424 | 4649 | 3875 |
内河 | 660 | 0 | 0 | 0 | 0 | 0 | |
海运 | 3700~4200 | 3700~4200 | 3500~3900 | 0 | 0 | 0 | |
合计 | 4763~5462 | 4986~6000 | 4686~5560 | 5424 | 4649 | 3875 |
表5
重庆—鹿特丹的陆海运费比较"
重庆—鹿特丹 | 江海联运 | 铁海联运 (经上海) | 铁海联运 (经防城港) | 铁路 | |||
---|---|---|---|---|---|---|---|
高 | 中 | 低 | |||||
运距/km | 铁路 | 0 | 1712 | 1512 | 10437 | 10437 | 10437 |
海运 | 19410 | 19410 | 17960 | 0 | 0 | 0 | |
内河 | 2200 | 0 | 0 | 0 | 0 | 0 | |
合计 | 21610 | 21122 | 19472 | 10437 | 10437 | 10437 | |
时间/d | 铁路 | 0 | 3 | 2 | 14 | 14 | 14 |
海运 | 41 | 41 | 38 | 0 | 0 | 0 | |
内河 | 8 | 0 | 0 | 0 | 0 | 0 | |
合计 | 49 | 44 | 40 | 14 | 14 | 14 | |
运费/($/FTU) | 铁路 | 0 | 856~1198 | 756~1058 | 7306 | 6262 | 5219 |
内河 | 660 | 0 | 0 | 0 | 0 | 0 | |
海运 | 3000~3600 | 3000~3600 | 2700~3300 | 0 | 0 | 0 | |
合计 | 3660~4260 | 3856~4798 | 3456~4514 | 7306 | 6262 | 5219 |
表6
重庆—伊斯坦布尔的陆海运费比较"
重庆—伊斯坦布尔 | 江海联运 | 铁海联运 (经上海) | 铁海联运 (经防城港) | 铁路 | |||
---|---|---|---|---|---|---|---|
高 | 中 | 低 | |||||
运距/km | 铁路 | 0 | 1712 | 1512 | 10547 | 10547 | 10547 |
海运 | 14800 | 14800 | 13340 | 0 | 0 | 0 | |
内河 | 2200 | 0 | 0 | 0 | 0 | 0 | |
合计 | 17000 | 16512 | 14852 | 10547 | 10547 | 10547 | |
时间/d | 铁路 | 0 | 3 | 2 | 15 | 15 | 15 |
海运 | 33 | 33 | 31 | 0 | 0 | 0 | |
内河 | 8 | 0 | 0 | 0 | 0 | 0 | |
合计 | 41 | 36 | 33 | 15 | 15 | 15 | |
运费/($/FTU) | 铁路 | 0 | 856~1198 | 756~1058 | 7383 | 6328 | 5274 |
内河 | 660 | 0 | 0 | 0 | 0 | 0 | |
海运 | 3300~3500 | 3300~3500 | 2900~3200 | 0 | 0 | 0 | |
合计 | 3960~4160 | 3856~4698 | 3656~4258 | 7383 | 6328 | 5274 |
1 | 车探来. 2011. 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交通合作与发展[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4): 19-24. |
[Che T L.2011. Traff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n countries[J]. Russian Central Asian & East European Market, (4): 19-24.] | |
2 | 甘钧先. 2010. "丝绸之路"复兴计划与中国外交[J]. 东北亚论坛, 19(5): 65-73. |
[Gan J X.2010. "Revival of Silk Road" and China's diplomacy[J]. Northeast Asia Forum, 19(5): 65-73.] | |
3 | 胡鞍钢, 马伟, 鄢一龙. 2014. "丝绸之路经济带"”: 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35(2): 1-10. |
[Hu A G, Ma W, Yan Y L.2014. Connotation, definition and passage of "Silk-road Economic Belt" strategy[J]. 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Edi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35(2): 1-10.] | |
4 | 李明伟. 2005. 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历史回顾[J]. 西北民族研究, 45(2): 90-106. |
[Li M W.2005. Centennial historical retrospect of revival of silk-road research[J]. N. W. Ethno-National Studies, 45(2): 90-106.] | |
5 | Lee J Y.2004. Iron Silkroad: prospects for land bridge through Russia from Korea to Europe[J]. Post-Soviet Affairs, 20(1): 83-105. |
6 | Otsuka S.2001. Central Asia's rail network and the Eurasian land bridge[J]. Japan Railway & Transport Review, 28: 42-49. |
7 | Rodrigue J, Comtois C, Slack B.2013. The geography of transport systems (3rd Edition)[M]. London, UK: Routledge. |
8 | United Nations. 2012. Euro-Asian transport linkages phase II: expert group report[R/OL]. 2012[2015-04-13]. . |
9 | Xu S.1997. The new Asian-Europe land bridg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J]. Japan Railway & Transport Review, 14: 30-33. |
[1] | 初楠臣, 张平宇, 李鹤. 高速铁路情景下的俄罗斯远东铁路可达性及其空间效应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7): 988-997. |
[2] | 王绍博, 郭建科, 罗小龙, 顾宗倪. 高速铁路对中心城市航空客运市场的空间影响——基于人均时间价值视角[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11): 1665-1674. |
[3] | 孟德友, 李小建. 中国省会城市高铁费用可达性及居民消费格局[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8): 1055-1065. |
[4] | 郭建科, 何瑶, 侯雅洁. 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航运网络空间联系及区域差异[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1): 1499-1509. |
[5] | 王姣娥, 焦敬娟, 景悦, 马丽. “ 中欧班列”陆路运输腹地范围测算与枢纽识别[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11): 1332-1339. |
[6] | 曹小曙, 李涛, 杨文越, 黄晓燕, 殷江滨, 刘永伟, 梁斐雯, 王武林, 王妙妙, 陈慧灵, 张百献. 基于陆路交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达性与城市空间联系[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6): 657-664. |
[7] | 吴旗韬, 张虹鸥, 孙威, 叶玉瑶. 基于矢量—栅格集成法的厦深高铁影响空间分布——以广东东部地区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6): 707-715. |
[8] | 张萌萌, 孟晓晨. 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市场潜力的影响——基于铁路客运可达性的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12): 1650-1658. |
[9] | 郑清菁, 戴特奇, 陶卓霖, 张萌萌. 重力模型参数空间差异研究——以中国城市间铁路客流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12): 1659-1665. |
[10] | 冯长春, 丰学兵, 刘思君. 高速铁路对中国省际可达性的影响[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8): 1187-1194. |
[11] | 潘坤友, 曹有挥, 梁双波, 魏鸿雁. 中国集装箱多门户港口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机理[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2): 214-222. |
[12] | 金凤君, 刘鹤, 许旭. 基于逆向重力模型的城市质量测算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4): 485-490. |
[13] | 孟德友,范况生,陆玉麒,高超. 铁路客运提速前后省际可达性及空间格局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6): 709-715. |
[14] | 梁双波, 曹有挥, 曹卫东, 吴威. 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偏移增长与演化模式[J].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27(5): 95-102. |
[15] | 戴特奇,金凤君,王姣娥. 空间相互作用与城市关联网络演进 ——以我国20世纪90年代城际铁路客流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2): 80-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