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 2012, Vol. 31 ›› Issue (11): 1492-1502.doi: 10.11820/dlkxjz.2012.11.010
刘敏
收稿日期:
2012-04-01
修回日期:
2012-07-01
出版日期:
2012-11-25
发布日期:
2012-11-25
作者简介:
刘敏(1978-),内蒙古额济纳旗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旅游地理.E-mail: ejina@163.com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069);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3042);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青年博士项目.
LIU Min
Received:
2012-04-01
Revised:
2012-07-01
Online:
2012-11-25
Published:
2012-11-25
摘要: 景区经营权转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现象.为探讨中国旅游学界对景区经营权转让的研究现状,部分借鉴系统综述方法(systematic review)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对2002-2011 年143 篇入选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以下特点:①总体脉络.目前我国有关景区经营权转让研究是属于探因式、应对式、后补式和改良式的研究,而非前瞻性的引领性研究.②文献数量.总体上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上升趋势.③研究深度.总体上主题较为分散,深度不足.主要集中于基本分析、价值评估、转让效应、转让模式、制度安排、政府行为与政策建议、经营主体、综述等方面.④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不够深入.⑤研究主题.总体上较为分散.相对而言,价值评估、委托代理关系和转让效应等方面较为集中.作者认为,未来的研究应关注:①景区经营权转让的法制环境;②景区经营权流转的驱动因素及机理;③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及制度安排;④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利益主体关系及利益分配;⑤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微观尺度效应及实证;⑥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宏观政策建议及规制.
刘敏. 中国景区经营权转让研究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11): 1492-1502.
LIU Min. Studies on the Transfer of the Right of Operation of Scenic Areas: A Review[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2, 31(11): 1492-1502.
[1] 徐建军, 颜醒华. 有关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的研究评述. 河南社会科学, 2005, 13(S1): 69-70, 72.[2] 孟英伟, 黄远水. 我国景区经营权转让的研究综述.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7(5): 618-62.[3] 张河清, 苏斌, 周荃.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研究综述.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3(105): 92-95.[4] 曲颖. 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研究评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旅游版, 2007(5): 1-9.[5] 朱芳. 国内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研究综述. 企业家天地: 理论版, 2010(7): 97-98.[6] 詹思延. 如何做一个好的系统综述和Meta 分析.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0, 42(6): 644-647.[7] 邱璇. 系统综述: 一种更科学和客观的综述方法. 图书情报知识, 2010(1): 15-19.[8] Cook D J, Mulrow C D, Haynes R B. Systematic reviews:Synthesis of best evidence for clinical decision.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997, 126(5): 376-380.[9] 张晓. 遗产资源所有与占有: 从出让风景区开发经营权谈起. 中国园林, 2002(2): 29-32.[10] 李华明, 张国云.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策略. 民族教育研究, 2006, 17(2): 88-92.[11] 刘敏, 陈田, 石学勇. 我国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途径的选择. 旅游学刊, 2007, 22(9): 45-49.[12] 唐凌. 对禁止风景旅游区整体租赁的几点看法. 生态经济, 2006(10): 104-107.[13] 贺小荣, 罗文斌. 试论旅游风景名胜区经营权的转让.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3): 51-56.[14] 田振花. 景区经营权转让的法律分析.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2(3):41-42.[15] 刘似航.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亟待法律规范. 开放潮,2004(8): 34-35.[16] 林长榕. 旅游景区经营权出让的战略思考.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3(12): 40-43.[17] 汪锋. 风景区经营权的市场化探索.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综合版, 2003, 17(3): 32-35.[18] 唐凌. 我国旅游产业经营模式探讨. 经济纵横, 2006(11): 37-39.[19] 董莉莉, 黄远水. 旅游景区经营权的有偿转让问题研究. 开发研究, 2004(4): 57-59.[20] 高爱仙, 谢松明.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襄樊学院学报, 2004, 25(5): 73-76.[21] 黄秋霞, 郑耀星.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问题与对策研究.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2(12): 93-95.[22] 依绍华. 私营部门介入中国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D].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23] 依绍华. 民营企业进行旅游景区开发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旅游学刊, 2003, 18(4): 47-51.[24] 阎友兵, 赵黎明.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探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5(3): 92-96.[25] 阎友兵, 赵黎明.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条件下景区保护的博弈分析. 系统工程, 2005, 23(3): 98-100.[26] 张进福. 经营权出让中的景区类型与经营主体分析. 旅游学刊, 2004, 19(1): 11-15.[27] 何佳梅, 李建卫, 陈艳红. 旅游景区三权分离问题探讨.理论界, 2008(3): 246-247.[28] 孟飞, 李经龙, 贾姗姗. 试论我国旅游景区的三权统分问题. 池州学院学报, 2011, 25(3): 74-77.[29] 孙永龙, 李国庆.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年限的完善.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8, 24(1): 115-118.[30] 阎友兵, 陈喆芝.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景区经营权转让年限制度安排. 旅游学刊, 2010, 25(12): 18-22.[31] 曹辉, 刘颖. 旅游景区经营权出让中的经营主体.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8): 16-17.[32] 王颖凌, 贺美利. 景区经营权转让中受让企业的利益研究. 南方论刊, 2008(3): 76-77.[33] 吴建华, 郑洪义. 我国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模式构建.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4(10): 62-66.[34] 郑向敏, 冯潮华. 福建省旅游景区(点)经营权转让模式分析. 东南学术, 2005(5): 133-139.[35] 张牡华. 景区经营权转让的缔约分析: 以碧峰峡和马万景区为例.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8, 21(5): 117-120.[36] 张高海. 风景名胜区政府特许经营模式研究[D]. 杭州:浙江工商大学, 2007.[37] 高元衡. 旅游景区经营权出让中旅游景区价值与经营权价格辨析. 经济问题探索, 2007(6): 123-127.[38] 曹辉. 森林景观资源价值及经营权评估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08.[39] 孙京海. 旅游资源资本化研究[D].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2010.[40] 叶浪. 旅游资源经营权的价格形成和确定. 价格月刊,2002(8): 28-29.[41] 杨琴. 森林旅游资源经营权市场化的若干问题思考. 河北法学, 2005(4): 44-47.[42] 李凡, 尹菊秋. 森林旅游资源经营权市场化问题思考.林业经济, 2009(8): 61-63.[43] 陈磊. 论风景区旅游经营权的价格形成. 经济论坛,2006(21): 67-70.[44] 杨广虎. 旅游资源经营权探析. 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3 优秀论文集, 2003: 132-137.[45] 陈超. 旅游资源经营权价格形成机制探讨. 价格与市场, 2003(2): 31-32.[46] 雷蓉, 董延安. 旅游资源经营权的价格评估体系初探.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 2003, 16(3): 82-86.[47] 那欣兰. 旅游景区经营权价格评估探索[D].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11.[48] 林东. 旅游资源经营权出让价格评估方法辨析与选择.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6(3): 64-67.[49] 阎友兵, 蒋绪年. 景区经营权转让后的委托代理问题及对策.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4(6):71-75, 147.[50] 阎友兵, 蒋绪年. 景区经营权转让后委托代理关系研究.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5(6):113-116.[51] 张西林, 黄莉苹, 付蓉, 等. 民营资本介入风景区后的经营管理研究: 以湘西凤凰古城为例. 商讯商业经济文荟, 2006(4): 33-35.[52] 赵伟杰. 自然类景区经营权转让及其后续开发活动的规范: 以大连冰峪旅游度假区为例[D].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 2007.[53] 黄华芝.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失败的制度根源剖析: 以贵州马岭河景区为例.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 26(1):91-93.[54] 李正欢. 经营权转让后旅游景区保护的动态博弈分析.闽江学院学报, 2008, 29(2): 127-132.[55] 谭华云, 王凯. 景区转让中的利益整合与多中心治理:以凤凰城为例.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7(4): 419-422.[56] 谭华云. 景区经营权转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以凤凰城为例.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19(3):348-351.[57] 谭华云. 凤凰城景区经营权转让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实证研究[D]. 长沙: 中南大学, 2006.[58] 黄向, 保继刚, Stephen S. 我国自然旅游资源私有化后果动态管理研究. 软科学, 2008, 22(4): 88-92.[59] 王凯, 谭华云. 凤凰城旅游景区转让后的效应评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15(4): 37-42.[60] 王凯, 谭华云. 景区经营权转让对边远旅游地影响的实证研究: 湖南凤凰八大景区(点)的案例分析. 旅游科学,2005, 19(4): 38-43.[61] 黄华芝, 王凯. 景区经营权转让失败后的效应评价: 以贵州马岭河景区为例.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9, 21(1):68-72.[62] 李文军, 马雪蓉. 自然保护地旅游经营权转让中社区获益能力的变化.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46(5): 146-154.[63] 李花卉, 江文锋. 公共旅游资源市场化经营的政府规制研究: 问题与对策. 中国商界, 2009(5): 235-236.[64] 阎友兵.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2005.[65] 邓敏, 陈实. 基于政策演变的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实践问题分析.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7(6):684-687.[66] 谭华云, 王凯. 景区转让中的利益整合与多中心治理:以凤凰城为例.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7(4): 419-422.[67] 许晶. 森林公园经营权流转运作的探讨. 绿色中国,2005(14): 59-61.[68] 王颖凌. 景区两权分离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
[1] | 谭荣辉, 刘耀林, 刘艳芳, 何青松. 城市增长边界研究进展——理论模型、划定方法与实效评价[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2): 327-338. |
[2] | 薛岚. 国外乡村舒适性研究综述与启示[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12): 2129-2138. |
[3] | 周恺, 和琳怡, 张一雯. 共享短租平台的概念发展、市场影响和空间交互关系研究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11): 1934-1943. |
[4] | 赵瑞东, 方创琳, 刘海猛. 城市韧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10): 1717-1731. |
[5] | 段洪涛,罗菊花,曹志刚,薛坤,肖启涛,刘东. 流域水环境遥感研究进展与思考[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8): 1182-1195. |
[6] | 高卿, 骆华松, 王振波, 宋金平. 美丽中国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7): 1021-1033. |
[7] | 陈颖彪, 郑子豪, 吴志峰, 千庆兰. 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应用综述和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2): 205-223. |
[8] | 洪长桥, 金晓斌, 陈昌春, 王慎敏, 杨绪红, 项晓敏. 集成遥感数据的陆地净初级生产力估算模型研究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8): 924-939. |
[9] | 王灵恩, 王磊, 钟林生, 成升魁. 国内外旅游食物消费研究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4): 513-526. |
[10] | 肖练练, 钟林生, 周睿, 虞虎. 近30年来国外国家公园研究进展与启示[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2): 244-255. |
[11] | 塔娜, 刘志林. 西方城市女性时空行为研究的新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10): 1208-1217. |
[12] | 石先武, 国志兴, 张尧, 方佳毅, 胡可嘉, 刘钦政. 风暴潮灾害脆弱性研究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7): 889-897. |
[13] | 舒华, 宋辞, 裴韬. 室内定位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5): 580-588. |
[14] | 赵明伟, 岳天祥. 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研究进展与分类[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4): 401-408. |
[15] | 范德芹, 赵学胜, 朱文泉, 郑周涛. 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精度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3): 304-3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