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 2012, Vol. 31 ›› Issue (7): 904-910.doi: 10.11820/dlkxjz.2012.07.009
乔木1, 周生斌1, 卢磊3, 闫俊杰1,2, 宋鹏1,2, 徐薇薇1,2
收稿日期:
2012-01-01
修回日期:
2012-05-01
出版日期:
2012-07-25
发布日期:
2012-07-25
作者简介:
乔木(1957-),男,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环境遥感与恢复生态。E-mail:qiaomu@ms.xjb.ac.cn
基金资助:
973计划项目(2009CB421301)。
QIAO Mu1, ZHOU Shengbin1, LU Lei3, YAN Junjie1,2, SONG Peng1,2, XU Weiwei1,2
Received:
2012-01-01
Revised:
2012-05-01
Online:
2012-07-25
Published:
2012-07-25
摘要: 以1985 年渭干河流域土壤普查数据、1998 年Landsat TM影像和2008 年CBERS影像为数据源, 通过人机交互解译方式获取3 个时期土壤盐渍化分布状况, 然后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3 年来土壤盐渍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1985-2008 年, 总趋势是随着流域灌区和耕地面积的扩大, 盐渍化耕地也随之增加, 土壤盐渍化耕地面积由13.32×104hm2增至13.78×104hm2。②流域土壤盐渍化现象普遍, 主要分布在绿洲的下部边缘地带, 河流中下游、地势平缓低洼等区域, 盐渍化耕地在绿洲内部呈条形状分布, 在绿洲外围呈片状分布。③河道、渠系和水库渗漏、耕作制度不合理、土地不平整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导致渭干河流域土壤盐渍化扩大, 但在局部地区由于生态恢复和改良利用措施, 使得土壤盐渍化面积也有缩减。
乔木, 周生斌, 卢磊, 闫俊杰, 宋鹏, 徐薇薇. 新疆渭干河流域土壤盐渍化时空变化及成因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7): 904-910.
QIAO Mu, ZHOU Shengbin, LU Lei, YAN Junjie, SONG Peng, XU Weiwei. Causes and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of Soil Salinization in Weigan River Basin, Xinjiang[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2, 31(7): 904-910.
[1] Szaboles L. Salinization of soil and water and its relationto desertification.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Bulletin, 1992,5(21): 32-37.[2] 乔木, 田长彦, 王新平. 新疆灌区土壤盐渍化及改良治理模式. 乌鲁木齐: 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1-25.[3] 新疆土壤普查办公室. 新疆土壤.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5.[4] 顾国安. 新疆盐化土壤形成及其防治. 新疆地理, 1984,7(4): 1-7.[5] 张累德. 新疆盐碱土改良科学研究实践三十年. 干旱区研究, 1986, 3(1): 1-6.[6] 樊自立. 中国西北地区耕地土壤盐渍化评估及发展趋势预测. 干旱区地理, 2002, 25(2): 97-102.[7] 罗家雄. 新疆垦区盐碱地改良. 北京: 水利水电出版社,1985.[8] 田长彦, 周宏飞, 刘国庆. 21 世纪新疆盐渍化控制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建议. 干旱区地理, 2000, 23(2):176-181.[9] 张红旗, 章予舒, 王立新. 渭干河平原绿洲景观演变及其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资源科学, 2004, 26(5): 18-23.[10] 满苏尔·沙比提, 陈冬花.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形成演变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资源科学, 2005, 27(6):118-124.[11] 周文佐. 近10a 黄河三角洲LUCC 及其驱动因素分析.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1): 341-345.[12] 朱会义, 李秀彬. 基于RS和GIS 的西宁市LUCC分析及模拟预测.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7): 211-218.[13] 王秀兰, 包玉海.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18(1): 81-87.[14] 陈红, 吴世新, 冯雪力. 新疆耕地时空变化特征.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3): 312-318.[15] 新疆土壤普查办公室. 新疆土壤.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6: 458-464.[16] 张新焕, 杨德刚, 刘云同. 基于能值的绿洲种植业系统可持续性及敏感性评价: 以新疆渭干河流域为例. 生态学报, 2009, 29(11): 6068-6076.[17] 赵振勇, 张慧芝, 黄俊芳, 等. 渭干河灌区水盐动态变化及其耦合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22(10):142-146. |
[1] | 刘洋, 吕建树, 毕军. 流域陆地生态系统水体净化服务表征及驱动力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4): 588-599. |
[2] | 李久枫, 余华飞, 付迎春, 赵耀龙. 广东省“人口—经济—土地—社会—生态”城市化协调度时空变化及其聚类模式[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2): 287-298. |
[3] | 刘丹丽, 汪侠, 吴小根, 何静, 段志勇. 全球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时空变化[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0): 1381-1391. |
[4] | 赵燊, 陈少辉. 基于台站和MOD16数据的山东省蒸散及潜在蒸散时空变化[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8): 1040-1047. |
[5] | 赵卓文, 张连蓬, 李行, 王永香, 王胜利. 基于MOD13Q1数据的宁夏生长季植被动态监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6): 741-752. |
[6] | 陈呈奕, 张文忠, 湛东升, 李雪丽. 环渤海地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估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12): 1562-1570. |
[7] | 李元征, 尹科, 周宏轩, 王晓琳, 胡聃. 基于遥感监测的城市热岛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9): 1062-1074. |
[8] | 王喜, 鲁丰先, 秦耀辰, 孙艳芳. 河南省碳源碳汇的时空变化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8): 941-951. |
[9] | 黄浠, 王中根, 桑燕芳, 杨默远, 刘晓聪, 巩同梁. 雅鲁藏布江流域不同源降水数据质量对比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3): 339-348. |
[10] | 李双双, 杨赛霓, 刘宪锋. 1960-2013年秦岭—淮河南北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3): 354-363. |
[11] | 夏浩铭, 李爱农, 赵伟, 边金虎, 雷光斌. 2001-2010年秦岭森林物候时空变化遥感监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10): 1297-1305. |
[12] | 李美娇, 何凡能, 肖冉. 中美巴印过去300年耕地时空变化的比较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1): 64-72. |
[13] | 廖谌婳, 封志明, 李鹏, 张景华. 中南半岛森林覆被变化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6): 853-864. |
[14] | 王洋, 李强, 王少剑, 秦静. 扬州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3): 375-388. |
[15] | 张晓峰, 王宏志, 刘洛, 徐新良. 近50年来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大豆生产潜力时空演变特征[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10): 1414-14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