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 2012, Vol. 31 ›› Issue (6): 733-741.doi: 10.11820/dlkxjz.2012.06.009
李伟伟, 杨永春, 赵四东
收稿日期:
2011-09-01
修回日期:
2012-01-01
出版日期:
2012-06-25
发布日期:
2012-06-25
作者简介:
李伟伟(1986-),女,安徽亳州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 liww10@lzu.cn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43,40771064)。
LIWeiwei, YANG Yongchun, ZHAO Sidong
Received:
2011-09-01
Revised:
2012-01-01
Online:
2012-06-25
Published:
2012-06-25
摘要: 提高外资利用效率是实现中国外资利用模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战略转变的关键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基于此理,本文引入DEA模型,选取劳动、资本、资金3 项投入指标和技术溢出、经济和社会产出3 项产出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对中国FDI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近10 年全国外资利用效率普遍偏低且变动幅度不大,外资利用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综合效率。②中国外资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的变化显著,由2000 年“大集中—小分散”与“大分散—小集中”并存空间分布特征转变为2009 年“大集中—小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且西部外资利用效率长期大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在全国规模收益递减和不变地区长期占主导地位;③外资利用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决定着综合效率,而技术效率的决定作用稍微较强。对于外资利用效率有待优化的地区应重视外资管理和引导外资从冗余地区逐步迁移,对外资流向和流量进行监控。
李伟伟, 杨永春, 赵四东. 中国外资利用效率测评及其时空变化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6): 733-741.
LIWeiwei, YANG Yongchun, ZHAO Sidong.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and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FDI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 China[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2, 31(6): 733-741.
[1] 何跃, 何正林, 马海霞. 基于GMDH和DEA的中国各省市引进FDI 的效率评价. 华东经济管理, 2008, 22(8):42-49.[2] 陈自芳. 提升FDI外溢效应及引进外资质量的定量化探索. 学术研究, 2005(10): 48-54.[3] 傅元海, 彭安民. 中国利用FDI质量的评价标准研究. 求索, 2007(11): 20-23.[4] 傅元海, 谭伟生. 我国利用FDI 质量的实证研究: 基于FDI企业出口外部性的视角. 当代财经, 2009(2): 88-94.[5] 魏彦莉, 郭继鸣, 梁红霞. 基于DEA方法的利用外资质量的综合评价.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09, 11(2): 25-28.[6] 傅元海. 我国不同类型FDI 利用质量的比较. 当代经济研究, 2011(1): 79-85.[7] 龚晓莺. 提高贵州省外资利用质量的途径.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8(5): 7-10.[8] 罗克灵. 提高FDI 在西部的利用质量探讨. 现代商贸工业, 2010(3): 12-13.[9] 傅元海, 方齐云. 湖南对FDI 的利用质量状况和对策研究. 统计研究, 2007, 24(9): 53-60.[10] 傅元海, 罗双临. 我国FDI的利用质量空间差异比较. 统计与决策, 2010(3): 121-124.[11] 王德忠, 刘君德. 外资利用状况评价预警分析: 以浦东新区为例. 经济地理, 1997, 17(1): 21-25.[12] 祖强, 仲瑞. 我国FDI 利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究及应用. 唯实, 2010(10): 49-54.[13] 李小建.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理学报, 1999, 54(5): 420-430.[14] 花俊, 顾朝林, 庄林德. 外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地理, 2001, 21(6): 696-699.[15] 陈丽蔷. 外资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经济地理, 2005, 25(5): 624-627.[16] 曹广喜. FDI 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经济地理, 2009, 29(6):894-899.[17] 李利, 袁闯, 邱会亮. FDI 对我国区域技术进步效应的实证分析. 经济地理, 2009, 29(12): 1981-1984.[18] 高觉民, 李金钢. 陕西外资配置效率研究.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 2000, 13(1): 36-39.[19] 胡宜朝, 雷明. 中国分省区FDI 的引进效率评价与解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5): 64-73.[20] 宁自军. 江浙两省FDI 引进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统计研究, 2007, 24(6): 53-57.[21] 易广杰. 谈利用外资的效率问题. 理论界, 1997(5):15-16.[22] 刘忠生, 李东. 中国内资与外资的效率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5): 54-67.[23] 赵志坚, 温力强. 中国汽车产业内外资企业生产效率研究. 经济数学, 2009, 26(1): 81-86.[24] 王俊松, 贺灿飞. 集聚经济、外资溢出效应与中国汽车企业效率.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3): 337-344.[25] 赵婷婷, 冯德连. 中国中部六省利用外资效率的比较研究.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1, 24(27): 37-41.[26] 熊姿. 皖江城市带利用外资效率分析. 铜陵学院学报,2011(2): 58-61.[27] 米运生, 程昆. FDI 生产效率、配置效率的非对称性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7(7): 75-80[28] 米运生, 李永杰. 中国FDI 区域配置效率:总体特征与地区差异. 南方经济, 2006(6): 87-99[29] 王细芳, 冯凯. 我国外资利用效率: 基于Oa 模型的实证研究. 国际贸易问题, 2006(1): 80-84[30] 赵锦春. 基于Malmquist 指数的安徽省FDI 利用效率研究. 现代商贸工业, 2010(24): 7-8.[31] 魏权龄. 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 方法: 运筹学的新领域.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32] 魏权龄. 数据包络分析(DEA). 科学通报, 2000, 17(9):1793-1808.[33] 郭腾云, 徐勇, 王志强. 基于DEA的中国特大城市资源效率及其变化. 地理学报, 2009, 64(4): 408-416[34] 魏权龄. 数据包络分析.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75-82.[35] Cobb CW, Douglas P H. A theory of production. AmericanEconomic Review, 1928, 18(1): 139-165.[36] 郭国峰, 郑召锋. 基于DEA模型的环境治理效率评价:以河南为例. 经济问题, 2009, 1: 48-51.[37] 方创琳, 宋吉涛, 蔺雪芹, 等. 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231.[38] Scheel H. Undesirable outputs in efficiency valua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1, 132(2):400-410. |
[1] | 杨忍,罗秀丽,陈燕纯. 中国县域乡村地域多功能格局及影响因素识别[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9): 1316-1328. |
[2] | 杨奎,张宇,赵小风,文琦,钟太洋. 乡村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9): 1393-1402. |
[3] | 施利锋,黄贤金. 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扩张时空差异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8): 1206-1216. |
[4] | 朱鹤, 刘家明, 龙江智, 余玲, 李涛. “空间-主题”框架下中美城市旅游研究对比——以2008—2017年城市旅游博士论文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7): 1056-1068. |
[5] | 高卿, 骆华松, 王振波, 宋金平. 美丽中国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7): 1021-1033. |
[6] | 陈沛然, 王成金, 刘卫东. 中国海外港口投资格局的空间演化及其机理[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7): 973-987. |
[7] | 贺灿飞, 胡绪千, 罗芊. 全球-地方出口溢出效应对新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影响[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5): 731-744. |
[8] | 钱超峰, 杜德斌, 胡璇, 段德忠. 地区间基因差异会影响技术转移吗?——基于中国2001—2005年省际专利转让数据[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5): 745-755. |
[9] | 胡伟, 胡志丁, 葛岳静. 中国地缘环境研究进展与思考[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4): 477-488. |
[10] | 刘丽敏, 钟林生, 虞虎. 冰川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4): 533-545. |
[11] | 刘丽, 李宁, 张正涛, 冯介玲, 陈曦, 白扣, 黄承芳. 中国省域尺度17部门资本存量的时空特征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4): 546-555. |
[12] | 刘洋, 吕建树, 毕军. 流域陆地生态系统水体净化服务表征及驱动力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4): 588-599. |
[13] | 李鲁奇, 马学广, 鹿宇. 飞地经济的空间生产与治理结构——基于国家空间重构视角[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3): 346-356. |
[14] | 张翼鸥, 谷人旭, 马双. 中国城市间技术转移的空间特征与邻近性机理[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3): 370-382. |
[15] | 康江江, 张凡, 宁越敏. 苹果手机零部件全球价值链的价值分配与中国角色演变[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3): 395-4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