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 2011, Vol. 30 ›› Issue (8): 1065-1072.doi: 10.11820/dlkxjz.2011.08.014
• 旅游与文化地理 • 上一篇
张芸1, 王彬1, 朱竑2
收稿日期:
2010-10-01
修回日期:
2011-04-01
出版日期:
2011-08-25
发布日期:
2011-08-25
通讯作者:
王彬(1975-),男,山东曹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文化地理和人口迁移与文化景观研究。E-mail: wbinn@163.com
E-mail:wbinn@163.com
作者简介:
张芸(1984-),女,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文化地理和人口迁移与文化景观研究。E-mail: zhangyun0922@126.com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055, 40771067);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项目(2008F3034);福建师范大学“旗山学者”资助项目。
ZHANG Yun1, WANG Bin1, ZHU Hong2
Received:
2010-10-01
Revised:
2011-04-01
Online:
2011-08-25
Published:
2011-08-25
摘要: 城市宗教景观是宗教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教堂作为宗教文化景观研究的核心,其时空分布与变迁往往可以透露宗教地域播迁的重要内涵。本文通过提取历史时期福州基督教堂的空间数据,利用GIS及空间分析功能和历史文献分析法,探讨基督教在福州口岸城市的空间分布和扩散。研究结果表明:从时空分布看,1860 年以前,福州市基督教堂数量少且集中分布于闽江口和沿江两岸,即茶亭、仓前一带;1860 年之后,形成闽江沿岸和旧城区(鼓楼区)并存格局;民国之后,福州市区教堂开始沿着交通线路向外扩散;建国后,福州教堂整体上则呈收缩之势。从传播方式看,福州基督教传教方式总体上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突出地表现为从传统的牧师布道方式向现代媒体布道方式转变,辅之以宗教书籍、报刊的刊印和学校、医院等的创建立,客观上推动了福州近代医疗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张芸, 王彬, 朱竑. 外来宗教在口岸城市的空间分布及扩散特征——以福州市基督教教堂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8): 1065-1072.
ZHANG Yun, WANG Bin, ZHU Hong.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ffusion of Foreign Religions in a Port City: A Case Study of the Protestant Churches in Fuzhou[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1, 30(8): 1065-1072.
[1] 金其铭. 试论文化景观.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87, 10(增刊): 84-88.[2] 汤茂林, 金其铭. 文化景观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趋向. 人文地理, 1998, 13(2): 41-45.[3] 汤茂林. 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 2000, 19(1): 70-79.[4] 胡海胜, 唐代剑. 文化景观研究回顾与展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22(5): 95-100.[5] 刘沛林, 董双双. 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 地理研究, 1998, 17(1): 31-38.[6] 刘之浩, 金其铭. 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演化.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学报, 1999, 22(4): 120-123.[7] 房艳刚, 刘继生. 集聚型农业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过程与机理: 以山东曲阜峪口村为例. 地理研究, 2009, 28 (4): 968-978.[8] 李悦铮, 俞金国, 付鸿志. 我国区域宗教文化景观及其旅游开发. 人文地理, 2003, 17(3): 60-63.[9] 李凡, 司徒尚纪. 清至民国时期基督教在佛山传播的空间透析: 以教堂景观为视角. 热带地理, 2009, 29(5): 500-506.[10] 薛熙明, 朱竑, 唐雪琼. 城市宗教景观的空间布局及演化: 以1842 年以来的广州基督教教堂为例. 人文地理, 2009, 105(1): 48-52.[11] Crawford T W. Stability and change on the American religious landscape: A centrographic analysis of major U.S. religious groups. Journal of Cultural Geography, 2005, 22 (2): 51-86.[12] Zelinsky, W. The uniqueness of the American religious landscape. Geographical Review, 2001, 91(3): 565-585.[13] Crawford TW. Stability and change on the American religious landscape: A centrographic analysis of major U.S. religious groups. Journal of Cultural Geography, 2005, 22 (2): 51-86.[14] 张晓红. 晚清至民国时期陕西基督教宣教区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6, 21(4): 39-51.[15] 薛熙明, 朱竑. 交通对基督教空间扩散的影响研究: 以广东基督教宣教地的分布为例(1807-1920 年). 热带地理, 2008, 28(3): 88-293.[16] 薛熙明, 朱竑. 广东基督教教案的时空演变 (1584-1910). 地理研究, 2008, 27(3): 288-293.[17] 姚午生. 福州市宗教志.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0: 130-158, 174-197.[18] 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州市志(第八册).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0: 12.[19] 福州地情网: 县(市)区志[EB/OL]. 2010-9-3[2010-9-10]. http://www.fjsq.gov.cn/DSXZ.ASP. 2010 年09 月03 日.[20] 张贵永, 吕实强. 教务教案档.第1 辑. 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74: 197, 220-221, 2488, 3095.[21] 颜白瑜. 试论基督教入闽传教策略的演变过程.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65(5): 19-24.[22] 王立新. 十九世纪在华基督教的两种传教政策. 历史研究, 1996(3): 70-81.[23] 费正清.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609.[24] 薛熙明, 朱竑, 陈晓亮. 19 世纪以来基督教新教在广东的空间扩散模式. 地理研究, 2010, 29(2): 303-312.[25] 李悦铮. 试论宗教与地理学. 地理研究, 1990, 9(3): 71-78.[26] Mitchell T S. Moved by the spirit: Protestant diffusion and church location in Central America, with a case study from southwestern Honduras[D].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1997: 234-235.[27] Mitchell R D.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as an indicator of westward expansion in 18th Century America.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1966, 18(5): 293-299. |
[1] | 施利锋,黄贤金. 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扩张时空差异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8): 1206-1216. |
[2] | 张翼鸥, 谷人旭, 马双. 中国城市间技术转移的空间特征与邻近性机理[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3): 370-382. |
[3] | 刘樱, 周春山, 黄婉玲, 朱倩琼. 大都市区农村土地非农化空间特征及机理——以广州市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8): 1119-1130. |
[4] | 何丹, 金凤君, 戴特奇, 孙颖, 周真杨. 北京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空间格局和特征[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9): 1128-1139. |
[5] | 陈宝芬, 张耀民, 江东. 基于CA-ABM模型的福州城市用地扩张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5): 626-634. |
[6] | 张建伟, 石江江, 王艳华, 赵建吉. 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空间特征和时空演化[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9): 1119-1128. |
[7] | 周婷婷, 陈文惠. 基于MODIS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的 气温空间插值方法比较[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9): 1143-1151. |
[8] | 王思远, 张增祥, 赵晓丽, 刘斌, 周全斌. GIS支持下不同生态背景的土地利用空间特征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20(4): 324-3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