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于伯华,吕昌河,吕婷婷, 等. 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 地域分异特征.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3): 391-396.
[2] 赵英时.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372-375.
[3] 刘绿柳, 肖风劲. 黄河流域植被NDVI与温度、降水关系 的时空变化. 生态学杂志, 2006, 25(5): 477-481.
[4] 丁明军, 沈振西, 张镱锂, 等. 青藏公路与铁路沿途 1981-2001 年植被覆盖变化. 资源科学, 2005, 27(5): 128-133.
[5] 侯英雨, 张佳华, 何延波. 利用遥感信息研究西藏地区 主要植被年内和年际变化规律. 生态学杂志, 2005, 24 (11): 1273-1276.
[6] 梁四海, 陈江, 金晓媚, 等. 近21 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 化规律.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22(1):33-40.
[7] 张玮, 张镱锂, 王兆锋, 等.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植被 变化分析.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25(3): 12-19.
[8] 郑度, 胡朝炳, 张荣祖. 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分带.珠 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1966-1968: 自然地理. 北 京: 科学出版社, 1975: 198-201.
[9]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青藏高原科学 考察丛书: 西藏植被.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8: 251-257.
[10] 杨元合, 朴世龙. 青藏高原草地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 候因子的关系.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1): 1-8.
[11] 张继承, 姜琦刚, 李远华, 等. 基于RS/GIS 的西藏地区湖 泊变化动态监测及气候背景.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8, 30(1): 87-93.
[12] 聂勇, 张镱锂, 刘林山, 等. 近30 年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 保护区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 地理学报, 2010, 65(1): 13-28.
[13] Shabanov N, Zhou L, Knyazikhin Y, et al. Analysis of inter- annual changes in northern vegetation activity observed in AVHRR data from 1981 to 1994.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02, 40(1): 115-130.
[14] 宋怡, 马明国. 基于SPOT VEGETATION数据的中国西 北植被覆盖变化分析. 中国沙漠, 2007, 1(1): 89-93.
[15] 杨续超, 张镱锂, 张玮,等. 珠穆朗玛峰地区近34 年来气 候变化. 地理学报, 2006, 61(7): 687-696.
[16] 次旦伦珠.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概况. 中国藏学, 1997, 1: 3-22.
[17]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完善 退耕还林政策通知的意见. 区政府办公厅文件, 2008-01-09.
[18] 王景升, 白凤来, 刘德晶, 等. 西藏生态补偿问题及对 策. 林业资源管理, 2007(6): 2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