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永民, 周成虎, 郑纯辉, 等. 沽源县土地利用格局的多 尺度模拟与分析. 资源科学, 2006, 28(2): 88-95.
[2] 邵景安, 陈兰, 李阳兵, 等. 未来区域土地利用驱动力研 究的重要命题:尺度依赖,资源科学, 2008, 30(1): 58-63.
[3] 赵文武, 傅伯杰, 吕一河, 等. 多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壤侵 蚀.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25(1): 24-31.
[4] 岳天祥, 刘纪远. 生态地理建模中的多尺度问题. 第四纪 研究, 2003, 23(3): 256-261.
[5] 杨存建, 刘纪远, 张增祥, 等. 土地利用数据尺度转换的 精度损失分析. 山地学报, 2001, 19(3): 258-264.
[6] 谢花林, 刘黎明, 李波, 等. 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尺度空间 自相关分析: 以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 地理学报, 2006, 61(4): 389-400.
[7] 张晓明.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土地利用/森林植被演变的 水文生态响应与尺度转换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 论文, 2007.
[8] 苏理宏, 李小文, 黄裕霞. 遥感尺度问题研究进展. 地球 科学进展, 2001, 16(4): 544-548.
[9] 冉圣宏, 李秀彬, 吕昌河. 土地覆被及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的多时间尺度模拟: 以四川省渔子溪流域为例, 2006, 61 (10): 1113-1120.
[10] 郝仕龙, 李壁成. 土地利用的尺度和尺度转换. 中国土地 科学, 2004,18(5): 32-36.
[11] 朱晓华, 李亚云.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多尺度转换特征. 地理研究, 2008, 27(6):1236-1242.
[12] Hietel E, Waldhardt R, Otte A. Statistical modeling of land cover changes based on key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7, 62(3-4): 496-507.
[13] 陈佑启,何英彬. 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中的尺度问 题. 经济地理, 2005, 25(2):152-155.
[14] 朱恒峰, 赵文武, 康慕谊, 等延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时 空变化与驱动因子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22 (8):17-22.
[15] 李正国, 王仰麟, 吴健生, 等.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土 高原植被覆盖季节变化的影响: 以陕北延河流域为例. 第四纪研究, 2005, 25(6):762-769.
[16] 刘京. 基于RS与GIS 的土地利用/覆盖及其生态环境质 量评价: 以黄土高原延河流域为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17] 胡明, 马继东. 安塞县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水土保持研究,2008, 15(1): 182-185.
[18] 胡明, 卢爱刚, 胡亚丽, 等. 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驱 动力分析: 以安塞县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25): 11030-11032,11044.
[19] 李安芹, 雷晓霞. 黄土高原安塞县土地资源特点和利用 研究.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7, 21(2): 4-7.
[20] 《安塞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资料(2006 年).
[21] 刘毅, 陈吉宁, 杜鹏飞. 环境模型参数识别与不确定性分 析. 环境科学, 2002, 23(6): 6-10.
[22] Chun M H, Han S J, Tak N I. An uncertainty importance measure using a distance metric for the change in a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 2000,70(3): 313-321.
[23] Liu J S. Monte Carlo Strategies in Scientific Computing. Springer,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