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 2010, Vol. 29 ›› Issue (11): 1385-1390.doi: 10.11820/dlkxjz.2010.11.028
王俊1,2, 杨新军1, 刘文兆2
收稿日期:
2010-01-01
修回日期:
2010-07-01
出版日期:
2010-11-25
发布日期:
2010-11-25
作者简介:
王俊(1974-)|男|河南虞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生态系统整合分析和农田生态系统管理研究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00077);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424-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D02)
WANG Jun1,2, YANG Xinjun1, LIU Wenzhao2
Received:
2010-01-01
Revised:
2010-07-01
Online:
2010-11-25
Published:
2010-11-25
摘要:
频繁发生的旱灾已成为限制中国西北半干旱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扰动因子。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可以加深人们对干旱环境中的社会学与生态学交互过程与机理的理解,提高当地系统抵御旱灾的能力。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是指系统能够承受且可以保持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以及对结构、功能的反馈在本质上不发生改变的干扰大小。目前,恢复力的研究大多停留于定性的、概念上的描述,缺乏对恢复力可操作性的实证案例研究模式。本文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从社会、经济和生态3 个角度选择水分敏感因子,构建社会—生态系统,建立了恢复力测定的定量模型,计算了过去15 年来榆中县社会—生态系统对干旱的恢复力变化,并分析了影响恢复力变化的因素。
王俊, 杨新军, 刘文兆. 半干旱区社会—生态系统干旱恢复力的定量化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11): 1385-1390.
WANG Jun, YANG Xinjun, LIU Wenzhao. A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the Resilience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to Drought in the Semiarid Area[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0, 29(11): 1385-1390.
|
[1] | 杨涛, 陈海, 刘迪, 张行, 史琴琴. 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社区恢复力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21, 40(2): 245-256. |
[2] | 吴泽棉, 邱建秀, 刘苏峡, 莫兴国. 基于土壤水分的农业干旱监测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10): 1758-1769. |
[3] | 年四锋,张捷,张宏磊,章锦河,张卉. 基于危机响应的旅游地社区参与研究——以汶川地震后大九寨环线区域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8): 1227-1239. |
[4] | 杨晴青, 杨新军, 高岩辉. 1980年以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序演变——以陕西省佳县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5): 756-771. |
[5] | 王平, 张学静, 王田野, POZDNIAKOV Sergey P. 估算干旱区地下水依赖型植物蒸散发的White法评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9): 1159-1170. |
[6] | 王平. 西北干旱区间歇性河流与含水层水量交换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2): 183-197. |
[7] | 李瑞, 张士锋. 两种自动基流分割方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对比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7): 864-872. |
[8] | 石育中, 王俊, 王子侨, 鲁大铭, 杨新军. 农户尺度的黄土高原乡村干旱脆弱性及适应机理[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10): 1281-1293. |
[9] | 李运刚, 何娇楠, 李雪. 基于SPEI和SDI指数的云南红河流域气象水文干旱演变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6): 758-767. |
[10] | 尹莎, 陈佳, 吴孔森, 杨新军. 干旱环境胁迫下农户适应性研究——基于民勤绿洲地区农户调查数据[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5): 644-654. |
[11] | 申元村, 王秀红, 程维明, 吴金凤, 卢琦, 冯益明. 中国戈壁综合自然区划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1): 57-66. |
[12] | 赵安周, 刘宪锋, 朱秀芳, 潘耀忠, 李宜展. 于SWAT模型的渭河流域干旱时空分布[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9): 1156-1166. |
[13] | 艳燕, 张弛, 匡文慧, 罗格平, 陈春波. 天山北坡城市群非渗透面下的土壤有机碳特征[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6): 781-789. |
[14] | 郭永锐, 张捷. 社区恢复力研究进展及其地理学研究议题[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1): 100-109. |
[15] | 花婷, 王训明. 东亚干旱半干旱区沙漠化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6): 841-8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