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 2010, Vol. 29 ›› Issue (8): 1011-1017.doi: 10.11820/dlkxjz.2010.08.015
李学鑫
收稿日期:
2009-06-01
修回日期:
2010-03-01
出版日期:
2010-08-25
发布日期:
2010-08-25
作者简介:
李学鑫(1970-),男,河南淮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E-mail:xxli70@yahoo.com.cn
基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09YJC790178)。
LI Xuexin
Received:
2009-06-01
Revised:
2010-03-01
Online:
2010-08-25
Published:
2010-08-25
摘要:
基于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城市趋向的反思,认为城市尽管提供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但并非是唯一区位选择,农区同样也可以形成。通过对河南省民权县王公庄绘画产业集群的分析,发现影响其形成演化的主导因素,主要是由血缘、亲缘、地缘、业缘等关系构成的社会资本;在众多诱发因素中,确有偶然因素起关键作用,但“偶然”机会只青睐于某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农区“经济精英”;在集群形成的早期,模仿起着重要作用,但模仿及其因果累积循环,易造成集群发展的路径依赖;对于农区市场力量驱动型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有关政府部门的适时介入有利于构建集群与外界交流的知识管道,从而弥补农区大学、科研机构及相关支持行业的缺乏。对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城市区位因素,还发现影响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主导因素,与城市的并不完全相同,主要是农区独特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西方学者所谓的“地方纷杂、噪音、创意环境、创意场域”等概念,相当于我国农区的社会关系,只不过西方概念的视角立足于知识传播与技术学习创新;农区“家庭作坊”这种组织,是否落后、必须进(产业)园,尚待进一步证实。某种意义上,我国农区家庭作坊优于西方都市中的创意“工作室”。
李学鑫. 中国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演化机理——以民权县王公庄绘画产业集群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8): 1011-1017.
LI Xuexin.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ultural Creation Industrial Clusters in Chinese Agricultural Areas:A Case of Painting Industrial Cluster in Wanggongzhuang Village of Minquan County[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0, 29(8): 1011-1017.
|
[1] | 戈大专,周礼,龙花楼,乔伟峰,李裕瑞. 农业生产转型类型诊断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以黄淮海地区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9): 1329-1339. |
[2] | 王利伟, 冯长春, 许顺才. 传统农区外出劳动力回流意愿与规划响应——基于河南周口市问卷调查数据[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7): 990-999. |
[3] | 方方, 刘彦随, 李裕瑞, 梁昊光. 平原农区典型县域土地非农化对乡村系统的影响[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10): 1405-1413. |
[4] | 杨永芳, 安乾, 朱连奇. 基于PSR模型的农区土地利用冲突强度的诊断[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11): 1552-1560. |
[5] | 李二玲, 李小建, 闫家厂. 欠发达农区农户的外部响应能力及其环境影响——基于河南省1251家农户的调查[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5): 523-529. |
[6] | 姚静,李小建. 欠发达农区外出务工规模及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27(4): 89-95. |
[7] | 孔祥斌, 张凤荣, 齐 伟. 基于农户利用目标的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 驱动机制分析——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3): 50-57. |
[8] | 冯德显, 宋金叶. 河南农区工业化途径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1997, 16(4): 47-53. |
[9] | 李二玲, 李小建, 闫家厂. 欠发达农区农户的外部响应能力及其环境影响——基于河南省1251家农户的调查[J]. 地理科学进展, 0, 0(): 523-5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