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强, 赵映东, 张存杰,等. 西北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资源问题. 干旱气象, 2008, 26(2): 1-8.
[2] 高前兆, 仵彦卿. 河西内陆河流域的水循环分析. 水科学进展, 2004, 15(3): 391-396.
[3] 赵宗慈, 王绍武, 罗勇. IPCC成立以来对气温升高的评估与预估.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3(3): 183-184.
[4] 王鹏祥, 杨金虎, 张强,等. 近半个世纪来中国西北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22(6): 649-656.
[5] 王劲松, 费晓玲, 魏锋. 中国西北近50 a来气温变化特征的进一步研究. 中国沙漠, 2008, 28(4): 724-732.
[6] 陶健红, 王遂缠, 王宝鉴. 中国西北地区气温异常的特征分析. 干旱区研究, 2007, 24(4): 510-515.
[7] 王鹏祥, 杨金虎. 中国西北近45a来极端高温事件及其对区域性增暖的响应. 中国沙漠, 2007, 27(4): 649-655.
[8] 张杰, 韩涛, 王健. 祁连山区1997-2004积雪面和雪线高度变化分析. 冰川冻土, 2005, 27(5): 649-654.
[9] 丁永建, 叶柏生,刘时银. 祁连山中部地区40a来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冰川冻土, 2000, 22(3): 193-199.
[10] 蓝永超, 丁永建, 刘进琪, 等. 全球气候变暖情景下黑河山区流域水资源的变化. 中国沙漠, 2005, 25(6): 863-868.
[11] 李栋梁, 冯建英, 陈雷,等. 黑河流量和祁连山气候的年代际变化. 高原气象, 2003, 22(2):104-110.
[12] 汤奇成,张捷斌. 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20(3): 227-233.
[13] 何书金, 王秀红, 邓祥征,等. 中国西部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比分析. 地理研究, 2006, 25(1): 79-86.
[14] 魏丽, 钟强. 青藏高原云的气候学特征. 高原气象, 1997, 16(1): 10-15.
[15] 宜树华, 刘洪利, 李维亮,等. 中国西北地区云时空分布特征的初步分析. 气象, 2003, 29(1): 7-11.
[16] 陈勇航,黄建平, 陈长和, 等. 西北地区空中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高原气象, 2005, 24(6): 905-912.
[17] 俞亚勋, 王劲松, 李青燕. 西北地区空中水汽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冰川冻土, 2003,25(2): 149-156.
[18] 王宝鉴, 黄玉霞, 王劲松,等. 祁连山云和空中水汽资源的季节分布与演变.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21(9): 948-955.
[19] 陈少勇,董安祥. 青藏高原总云量的气候变化及其稳定性. 干旱区研究, 2006, 23 (2): 327-333.
[20] 高蓉, 陈少勇, 董安祥. 青藏高原低云量的年际变化及其稳定性. 干旱区研究, 2007, 24 (6): 760 -765.
[21] 陈少勇, 董安祥, 陈添宇,等. 祁连山总云量变化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干旱区研究, 2007, 24(1): 98-102.
[22] 陈少勇, 董安祥, 王丽萍,等. 祁连山区夏季总云量的气候变化与异常研究.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28(5):617-625.
[23] 陈少勇,董安祥. 祁连山区低云量的气候变化与异常研究. 高原气象, 2006, 25(3): 545-548.
[24] 陈少勇, 董安祥, 陈添宇,等. 祁连山低云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21(2): 142-145.
[25] 陈乾, 陈添宇, 张鸿. 用Aqua/CERES反演的云参量估算西北区降水效率和人工增雨潜力. 干旱气象, 2006, 24(4): 1-8.
[26] 陈添宇, 李照荣, 陈乾. 用GMS5卫星反演水汽场分析中国西北地区大气水汽分布的气候特征. 大气科学,2005, 29(6): 864-871.
[27] 陈少勇, 董安祥, 韩通. 祁连山东、西部夏季降水量时空分布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30(5): 715-719.
[28] 马晓虹, 罗生洲, 王红莉. 环青海湖地区5-9月降水与云层关系的分析研究. 青海气象, 2006(4):15-17.
[29] 吴鹤轩. 青藏高原的低云.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85.
[30] 张强, 张杰, 孙国武,等. 祁连山山区空中水汽分布特征研究. 气象学报, 2007, 65(4): 633-643.
[31] 魏风英.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预测技术.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9: 27-113.
[32] 汪青春, 秦宁生, 张占峰,等. 青海高原近40a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中国沙漠, 2007, 27(1): 153-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