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汪云林, 付允, 李丁. 基于投入产出的产业关联研究. 工业技术经济, 2008, 27(5): 120-123.
[2] 蒋昭侠. 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51.
[3] 胡秋阳.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1-17.
[4] 李善同, 钟思斌. 我国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分析. 管理世界, 1998(3): 61-68.
[5] 郭克莎. 我国产出结构与投入结构的变动关系考察. 经济学家, 1993(1): 68-80.
[6] 徐建华.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82-185.
[7] 向蓉美. 投入产出法.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108-118.
[8] 刘起运, 陈璋, 苏汝劼. 投入产出分析.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76-177.
[9] 甘寿国. 产业部门经济力的测度与因素分析. 产业研究, 2003(11): 66-68.
[10] 刘起运, 夏明, 张红霞. 宏观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19-20.
[11] 侯力, 秦熠群. 日本工业化的特点及启示. 现代日本经济, 2005(4): 35-40.
[12] 刘小瑜. 中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分析.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167.
[13] 李丽, 陈迅.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我国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科学学研究, 2009, 27(2): 202-208.
[14] 段志刚, 李善同, 王其文. 中国投入产出表中投入系数变化的分析. 中国软科学, 2006(8): 58-64.
[15] 丛黎亮, 万静.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产业结构高级化.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7, 22(1): 63-67.
[16] 李悦, 孔令丞.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向研究: 正确处理高级化和协调化的关系. 当代财经, 2002(1): 46-51.
[17] 栾维新, 王茂军.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问题和主要对策. 地理科学进展, 2000, 19(1): 35-40.
[18] Fish A C. Resource &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Cambridge: Natural Resource & the Environment in Economics. 1981.
[19] 贾若祥, 刘毅. 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制造业为例.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2): 195-202.
[20] 夏明. 投入产出体系与经济结构变迁.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200.
[21] 方创琳. 中国工业战略产业系统发展研究. 地理科学, 1995,15(2): 119-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