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 2006, Vol. 25 ›› Issue (6): 87-93.doi: 10.11820/dlkxjz.2006.06.010
秦承志1, 杨琳1, 朱阿兴1,2, 李宝林1, 裴韬1, 周成虎1
收稿日期:
2006-06-01
修回日期:
2006-09-01
出版日期:
2006-11-25
发布日期:
2006-11-25
作者简介:
秦承志( 1977- )| 男, 山东蒙阴人, 博士,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数字地形分析研究. E- mail: qincz@lreis.ac.cn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0501056)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 合作伙伴计划"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变化"(CXTD- Z2005- 1) .
QIN Chengzhi1, YANG Lin1, ZHU A- Xing1,2, LI Baolin1, PEI Tao1, ZHOU Chenghu1
Received:
2006-06-01
Revised:
2006-09-01
Online:
2006-11-25
Published:
2006-11-25
摘要:
地形湿度指数( 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 可定量模拟流域内土壤水分的干湿状况, 在流域 的土壤及分布式水文模型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有的地形湿度指数计算方法在应用于 地形平缓地区时会得到明显不合理的结果, 即在河谷地区内, 地形湿度指数仅在狭窄的汇水线上 数值较高, 而在汇水线以外的位置则阶跃式地变为异常低的地形湿度指数值。本文针对此问题对 地形湿度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改进: 以多流向算法MFD- fg 计算汇水面积, 相应地以最大下坡计 算地形湿度指数, 再基于一个正态分布函数对河谷平原地区内的地形湿度指数进行插值处理。应 用结果表明, 所得地形湿度指数的空间分布不但能合理地反映平缓地区坡面上的水分分布状况, 并且在河谷地区内地形湿度指数值也都比较高, 其空间分布呈平滑过渡, 因而整个研究区域的水 分分布状况得到了比较合理的反映。
中图分类号:
秦承志,杨琳,朱阿兴,李宝林,裴韬,周成虎. 平缓地区地形湿度指数的计算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25(6): 87-93.
QIN Chengzhi,YANG Lin,ZHU A- Xing,LI Baolin,PEI Tao,ZHOU Chenghu. Computation Method of Topogr aphic Wetness Index in Low Relief Ar ea[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6, 25(6): 87-93.
|
[1] | 陈慕琳, 蔡红艳. VIIRS/DNB夜间灯光月度产品插补方法对比——以北京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1): 126-138. |
[2] | 徐亚莉, 罗明良, 梁倍瑜, 昌小莉, 向卫, 张斌. DEM空间插值方法对土壤侵蚀模拟的影响研究——以USPED分析干热河谷典型冲沟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7): 870-877. |
[3] | 赵明伟, 岳天祥. 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研究进展与分类[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4): 401-408. |
[4] | 刘翠玲, 龙瀛. 京津冀地区城镇空间扩张模拟与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2): 217-. |
[5] | 张欣欣. 数字高程模型在活动断层位置及地表变形变位特征提取研究中的应用[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10): 1288-1296. |
[6] | 李月臣, 何志明, 刘春霞. 基于站点观测数据的气温空间化方法评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8): 1019-1028. |
[7] | 呼雪梅, 秦承志. 地形信息对确定DEM适宜分辨率的影响[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1): 50-56. |
[8] | 仝迟鸣, 周成虎, 程维明, 张文杰, 王娇, 刘海江. 基于DEM的黄土塬形态特征分析及发育阶段划分[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1): 42-49. |
[9] | 盛美玲, 方海燕. WaTEM/SEDEM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1): 85-91. |
[10] | 田瑞云, 王玉宽, 傅斌, 刘援. 基于DEM的地形单元多样性指数及其算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1): 121-129. |
[11] | 赵娜, 岳天祥, 王晨亮. 1951-2010年中国季平均降水高精度曲面建模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1): 49-58. |
[12] | 包黎莉, 秦承志, 朱阿兴, 呼雪梅. DEM误差对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的影响[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10): 1326-1333. |
[13] | 刘正佳, 于兴修, 王丝丝, 商贵铎. 薄盘光滑样条插值中三种协变量方法的降水量插值精度比较[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1): 56-62. |
[14] | 周婷婷, 陈文惠. 基于MODIS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的 气温空间插值方法比较[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9): 1143-1151. |
[15] | 曾红伟, 李丽娟, 张永萱, 柳玉梅. 大样本降水空间插值研究——以2009 年中国年降水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7): 811-8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