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蔚纯, 赵海君, 李莉, 周裕德, 潘惠, 包存宽. 区域规划环境评价的空间尺度效应——对上海高桥镇和浦东新区的案例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6): 739-748. |
[2] |
江红, 杨小柳. 基于熵权的亚太地区水安全评价[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3): 373-380. |
[3] |
郑德凤, 臧正, 张雨, 孙才志. 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PRED系统综合评价——以大连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3): 364-374. |
[4] |
胡志丁, 葛岳静, 徐建伟, 曹原. 空间与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6): 676-685. |
[5] |
曾静静, 张志强, 曲建升, 李燕, 刘莉娜, 董利苹. 家庭碳排放计算方法分析评价[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10): 1341-1352. |
[6] |
汪德根, 陈田. 基于竞争力评价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差异——以中国东部沿海三大旅游圈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2): 249-256. |
[7] |
张效军|汤惠君|欧阳孔仁. 广东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差异[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5): 751-758. |
[8] |
孔祥斌,刘灵伟,秦静,苗宇新. 基于农户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的理论与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26(4): 75-85. |
[9] |
孔祥斌,刘灵伟,秦静,苗宇新. 基于农户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的理论与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25(5): 75-85. |
[10] |
高更和, 李小建.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公众参与视角——以地方21世纪议程南阳试点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5): 97-104. |
[11] |
贾绍凤, 张军岩, 张士锋. 区域水资源压力指数与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J].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6): 538-545. |
[12] |
郑海霞, 秦耀辰.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以河南省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2): 173-179. |
[13] |
徐勇.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20(3): 240-246. |
[14] |
申玉铭,毛汉英.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18(4): 287-295. |
[15] |
王黎明. 区域可持续发展DSS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探讨[J].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18(1): 3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