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睿山, 赵志强, 徐迪, 陈轶. 城市和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指数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21, 40(1): 61-72. |
[2] |
吴健生, 李铠杨, 赵宇豪. 基于改进三维足迹模型的关中地区土地自然资本利用状况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8): 1345-1355. |
[3] |
李玉恒, 宋传垚, 阎佳玉, 黄惠倩. 深度贫困地区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研究——以河北省阳原县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6): 951-959. |
[4] |
王成, 李颢颖, 何焱洲, 马小苏, 周明茗. 重庆直辖以来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力及其时空分异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4): 556-566. |
[5] |
张军泽, 王帅, 赵文武, 刘焱序, 傅伯杰. 地球界限概念框架及其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4): 465-476. |
[6] |
汤青, 李扬, 陈明星, 徐勇. 半城镇化农民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8): 1022-1030. |
[7] |
李玉恒, 阎佳玉, 武文豪, 刘彦随. 世界乡村转型历程与可持续发展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5): 627-635. |
[8] |
吕一河, 傅微, 李婷, 刘源鑫. 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 130-136. |
[9] |
刘焱序, 杨思琪, 赵文武, 傅伯杰. 变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自然地理学——2017全国自然地理学大会述评[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 163-171. |
[10] |
彭书时, 朴世龙, 于家烁, 刘永稳, 汪涛, 朱高峰, 董金玮, 缪驰远. 地理系统模型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 109-120. |
[11] |
曹阳, 甄峰. 基于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城市空间发展模型总体架构[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4): 430-437. |
[12] |
黄洵, 黄民生. 基于能值分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泉州市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1): 38-47. |
[13] |
郭永锐, 张捷. 社区恢复力研究进展及其地理学研究议题[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1): 100-109. |
[14] |
樊杰, 蒋子龙. 面向“未来地球”计划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解决方案研究——对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导向的讨论[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1): 1-9. |
[15] |
吴绍洪, 赵艳, 汤秋鸿, 郑景云, 高江波, 梁涛, 葛全胜. 面向“未来地球”计划的陆地表层格局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1): 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