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清可, 段学军, 王磊, 王雅竹. 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效应的交互作用机制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21, 40(2): 220-231. |
[2] |
孙才志, 马奇飞, 赵良仕. 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时空演变特征与收敛性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7): 901-911. |
[3] |
孙倩, 阿丽亚·拜都热拉. 基于GRACE卫星和GLDAS系统的地下水水位估算模型——以和田地区克里雅河流域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7): 912-922. |
[4] |
李云玲, 郭旭宁, 郭东阳, 王晓红.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3): 342-349. |
[5] |
鲍超, 贺东梅. 京津冀城市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时空特征与政策启示[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1): 58-67. |
[6] |
李开封, 马春梅, 高文华, 李溯源, 李中轩, 潘燕芳. 河南地区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7): 883-897. |
[7] |
张军以, 王腊春, 苏维词, 曾春芬. 岩溶地区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研究现状及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8): 1125-1135. |
[8] |
廖谌婳, 封志明, 李鹏, 张景华. 中南半岛森林覆被变化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6): 853-864. |
[9] |
秦伟山, 张义丰. 国内外海岛经济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9): 1401-1412. |
[10] |
桑燕芳, 王中根, 刘昌明. 小波分析方法在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9(9): 1413-1422. |
[11] |
马丽, 金凤君.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紧凑度评价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8): 1014-1020. |
[12] |
樊杰. 人文—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基本脉络的透视——对该领域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展历程的讨论[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4): 387-396. |
[13] |
王中根, 姬鹏, 夏军. 水系统综合管理与模拟工具(WIM)的设计与开发[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3): 330-334. |
[14] |
郑景云, 何凡能, 吴文祥. 中国能源与水资源保障风险综合评价研究的若干问题[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9): 1027-1031. |
[15] |
张学霞, 武鹏飞, 刘奇勇. 基于空间聚类分析的松辽流域水资源利用风险评价[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9): 1032-1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