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才志,王妍. 辽宁省产业用水变化驱动效应分解与时空分异[J]. 地理研究, 2010, 29(2): 244
-252
. |
[2] |
陈志钢, 保继刚. 典型旅游城市游憩商业区空间形态演变及影响机制——以广西阳朔县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7): 1339
-1351
. |
[3] |
梁昊光. 知识经济贡献度测度及其对北京城市发展的启示[J]. 地理研究, 2014, 33(9): 1629
-1635
. |
[4] |
A.B.根别雷, 汪秉仁. 海洋与陆地间的相互作用[J]. 地理科学进展, 1985, 4(4): 51
-55
. |
[5] |
A.A.阿纳琴, S.B.拉夫罗夫, V.A.拉齐宁斯基, 云浦. 苏联社会经济地理学的任务[J]. 地理科学进展, 1984, 3(1): 36
-38
. |
[6] |
张艳. 生活方式对开封城市家庭采暖碳排放的影响[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7): 1072
-1081
. |
[7] |
丁金学, 金凤君, 王成金, 王姣娥, 刘东. 交通枢纽的空间演进与发展机理[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4): 484
-490
. |
[8] |
杨周, 林振山. 北半球过去2000年气温变化的多尺度分析[J]. 地理科学, 2010, 30(2): 295
-299
. |
[9] |
傅雪莹, 陈才, 刘继生, 梅林. 世界金融地理层级性研究[J]. 地理科学, 2011, 31(12): 1447
-1453
. |
[10] |
张燕, 邓西海, 陈捷. 基于137Cs计年法估算滇池沉积物重金属负荷[J]. 地理科学, 2007, 27(2): 261
-26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