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丁文峰, 丁登山.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前后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特征[J]. 地理研究, 2002, 21(6): 700
-706
. |
[2] |
杨桂山. 未来长江口流量和潮位变化及其对河口水质的影响[J]. 地理研究, 1992, 11(2): 68
-76
. |
[3] |
胡卓玮, 刘晓旭, 彭程, 魏铼. 基于次序权重平均法的购房选择地理空间多准则决策[J]. 地理研究, 2013, 32(3): 476
-486
. |
[4] |
陶海燕, 周淑丽, 卓莉. 城中村有序改造的群决策——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J]. 地理研究, 2014, 33(7): 1207
-1216
. |
[5] |
周伟, 曹银贵, 王静, 袁春, 乔陆印. 基于GIS和DEA的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变化与效益评价[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11): 1420
-1426
. |
[6] |
李凤霞, 伏洋, 肖建设, 时兴合, 刘宝康. 长江源头湿地消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1): 49
-56
. |
[7] |
高晓路, 翟国方. 天津市海岸带环境的空间价值及其政策启示[J].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27(5): 1
-11
. |
[8] |
展小云, 于贵瑞, 郑泽梅, 王秋凤. 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碳排放及其空间格局——基于通量观测的地学统计评估[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1): 97
-108
. |
[9] |
陈国南. 地理专业类图书馆发展方向的探索与实践[J]. 地理科学进展, 1997, 16(1): 75
-79
. |
[10] |
刘盛和, 鲁奇.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范围和主要内容[J]. 地理科学进展, 1996, 15(3): 2
-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