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金明,李杰,袁寒,董云霞. 纳帕海湿地季节性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J]. 地理研究, 2010, 29(5): 899
-908
. |
[2] |
王晗,侯甬坚. 清至民国洛川塬土地利用演变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0, 29(1): 163
-172
. |
[3] |
王赞红, 许清海. 现代尘暴和非尘暴天气大气花粉特征及其环境意义——以北京地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06, 25(2): 262
-267
. |
[4] |
刁承泰. 试论城市地貌环境与城市道路系统的关系*——以四川省几个城市为例[J]. 地理研究, 1991, 10(1): 95
-102
. |
[5] |
王荷生. 《自然地理区划概论》评介[J]. 地理研究, 1992, 11(1): 91
-93
. |
[6] |
吴绍洪. 综合区划的初步设想——以柴达木盆地为例*[J]. 地理研究, 1998, 17(4): 367
-374
. |
[7] |
何英彬1,2,3|陈佑启1,3|杨鹏3|吴文斌1,3|姚艳敏1,3|李志斌. 国外基于GIS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及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6): 898
-904
. |
[8] |
张军涛, 李哲. 中国半湿润/半干旱类型及区域划分指标的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18(3): 230
-237
. |
[9] |
汤奇成,张捷斌. 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J].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20(3): 227
-233
. |
[10] |
程杨,杨林生,李海蓉. 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J].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25(2): 46
-5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