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 完善城市体系,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 疏解提升中心城区功能,高水平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提升新城综合承接能力 | 北京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承担工作,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具体实施 |
上海 |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 优化城乡体系,形成“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的空间结构 | 强化主城区核心功能集聚,促进副中心功能提升和布局优化 | 上海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承担工作,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具体实施 |
广州 |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 | 形成“一脉三区、一核一极、多点支撑、网络布局”的空间发展结构 | 优化提升主城区,扩容提质外围城区,建设新型城镇 | 广州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承担工作,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具体实施 |
伦敦 | 《大伦敦规划(2016年)》 | 构筑网络化开放空间,推动社会经济包容性及环境可持续性增长 | 以增长廊道、中央活动区、城镇中心、机遇地区为基点推动区域发展 | 大伦敦政府组织、伦敦市市长牵头编制,为区政府的规划实施提供综合性框架 |
纽约 | 第四次纽约大都市区规划《脆弱的成功》(2014年) | 以高地、郊区、中心城、沿海地区分别构建发展走廊,实现经济性、包容性和宜居性 | 重视城市中心区增长,培育经济多样化的次级中心,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 纽约区域规划协会编制,整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规划行动并将其发展为公共政策 |
东京 | 《城市发展总体设计——东京2040》 | 发展多核多圈层城市空间结构,促进交流、合作、挑战 | 统筹布局首都功能,推动土地利用灵活化和城市机能的高度集约化 | 东京都政府规划编制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各市、镇、町政府部门负责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