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lman[1] | 1954 | 令人愉悦的生活条件 |
Bartik等[6] | 1987 | 一个地方具有特殊的物品、服务或者其他可以愉悦的特征 |
Power[7] | 1988 | 舒适性是无法市场化的本地特色,这种特质能够吸引人来此居住或工作 |
Gottlieb[8] | 1994 | 舒适性是地方特有的、不能出口的产品或服务,能使就业者作为居民或者通勤者从中受益 |
Luger[9] | 1996 | 城市利用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作为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生产的复合“产品” |
Glaeser[10] | 1998 | 提出城市具有消费型职能;对舒适性类型进行了划分,包括餐馆等体验性消费场所、城市的自然本底条件与文化氛围、公共服务(教育等) |
Clark等[5] | 2002 | 后工业时代文化活动日益成为城市经济活力的关键,尤其应注重娱乐休闲设施与消费空间的发展 |
Scott[11] | 2010 | 城市舒适性来源于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当劳动力身处某种城市氛围与环境中,受到城市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文化娱乐休闲以及良好的邻里社会气氛而产生的满足感 |
Mulligan等[12] | 2011 | 舒适性是对生活或工作而言具有吸引力的特定区域的商品和服务 |
Zheng[13] | 2016 | 定义城市舒适性时应考虑排除物价、工作、经济机会等收益性因素后其他对人才产生吸引的地域性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