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
赵彦茜, 肖登攀, 柏会子, 陶福禄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sponse and adaptation of crop phenology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Yanxi ZHAO, Dengpan XIAO, Huizi BAI, Fulu TAO
表3 中国水稻物候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
Tab.3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 and driving factors of rice phenology in China
分布区 物候变化 驱动因子 文献
全国水稻种植区 1981—2009年,单季稻WGP在信阳、镇江延长显著,在武昌略有延长,在汉源变化较小 气候变暖缩短水稻生育期,品种变化延长了生育期,品种变化影响略大于气候变化影响 Liu et al, 2012
1981—2009年,除衡阳晚熟稻WGP延长外,南昌、衡阳和高要的早熟稻和晚熟稻的WGP均缩短 气候变暖缩短水稻生育期,品种变化则延长了生育期,但气候变暖对生育期影响要大于品种变化的影响 Liu L et al, 2013
1981—2006年,单季稻和双季稻平均情况下,VGP缩短3.3 d/℃,RGP缩短1.2 d/℃,WGP缩短4.1 d/℃ 气候变暖导致生育期缩短;单季稻和早熟稻品种变化影响不明显,晚熟稻VGP缩短0.9 d/℃,表明晚熟稻品种变化为短生育期品种 Zhang et al, 2013
1981—2009年,单季稻和双季稻的TPD、HD、MD提前,VGP、RGP、WGP变化程度相同 气温升高导致VGP和RGP缩短;品种变化使得单季稻VGP延长,双季稻VGP缩短,单季稻和早熟稻RGP延长 Zhang et al, 2014
1981—2012年,单季稻和双季稻的VGP变化幅度大于RGP变化幅度 气温升高对于单季稻、早熟稻以及晚熟稻的生育期变化的平均贡献比例分别为-40%、-45%、-35%,品种变化则为58%、44%、-37% Hu et al, 2017
1991—2012年,早熟稻WGP平均延长(1.0±4.8) d/10 a,晚熟稻WGP平均延长(0.2±4.5) d/10 a,单季稻WGP平均延长(2.0±6.0) d/10 a 气候变暖导致早熟稻生育期缩短,晚熟稻延长;移栽期的改变等农业管理措施是早熟稻和单季稻生育期变化的主导因素 Wang X et al, 2017
1981—2009年,单季稻HD、MD推迟,但单季稻、早熟稻和晚熟稻的平均TPD、HD、MD均提前;单季稻的VGP、RGP、WGP均延长,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季稻则为VGP与WGP缩短,RGP延长 气候变暖导致80%站点水稻生育期缩短,但品种变化延长了单季稻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早熟稻的RGP,而晚熟稻WGP由于气候变化和品种变化共同作用而缩短 Tao et al, 2013
东北地区 1989—2009年,单季稻SD提前,MD推迟,VGP、RGP与WGP显著延长 气候变暖和新育成品种是1989—2009年影响东北地区水稻生育期延长的主要因素 侯雯嘉等, 2015
华北地区 1981—2007年,单季稻SD和TPD显著提前,SD至TPD逐渐缩短,TPD至HD和HD至MD延长,其中TPD至HD显著延长,气候倾向率达4.4 d/10 a 信阳地区水稻生育期的变化主要受4—5月温度变化的影响 薛昌颖等,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