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地图遗产与文化价值
|
梁启章, 齐清文, 姜莉莉, 张岸, 梁迅
|
A primary exploration of the heritage and cultural values of ancient Chinese maps
|
Qizhang LIANG, Qingwen QI, Lili JIANG, An ZHANG, Xun LIANG
|
|
表1 晋—梁—隋—唐—宋—元留存的代表性古地图 |
Tab. 1 Typical ancient map of China from Western Jin to Yuan Dynasty |
|
序号 | 地图名称 | 时间(公元) | 地图类型 | 作者 | 藏图单位 | 1 | 禹贡地域图 | 224-271年 | 历史地图集(禹—西晋)十八篇 | 裴秀领衔 | 《西晋·裴秀传》 | 2 | 地形方丈图 | 224-271年 | 古地形图(1:1800000) | 裴秀领衔 | 《西晋·裴秀传》 | 3 | 木制方丈图 | 502-557年 | 梁朝州县图(拼接式) | 梁朝谢庄 | 《南史·谢庄传》 | 4 | 区宇图志 | 581-600年 | 中国第一部一统志129卷 | 隋文帝组织 | 史书传载 | 5 | 西域图记 | 604-618年 | 西域四十四国 | 裴矩 | 史书传载 | 6 | 诸州图经集 | 615年 | 隋代全国性总志100卷 | 隋郎茂撰 | 史书传载 | 7 | 海内华夷图 | 730-805年 | 中国与邻近地区中外大地图 | 唐德宗宰相贾耽 | 《旧唐书·贾耽传》 | 8 | 元和郡县图志 | 805-820年/唐宪宗元和年间 | 唐代地理总志 | 唐宪宗宰相李吉甫 | 史书传载 | 9 | 圆形地图 | 1020-1080年 | 中亚舆图(汉译本) | 马合木德.喀什噶里/《突厥语词典》 | 伊斯坦布尔国立图书馆 | 10 | 大宋天下郡守图 | 1086-1093年 | 宋州县图 |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 国家图书馆 | 11 | 历代地理指掌图 | 1098-1100年 | 历史地图集(帝喾—宋朝) | 北宋税安礼撰,南宋赵亮夫增补 | 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原图藏日本文库) | 12 | 舆地图 | 1044-1130年 | 木质《地理图》 | 北宋黄裳 | 中国古代地图集 | 13 | 苏州石刻天文图 | 1044-1130年 | 天文星图(公元1190年刻石) | 北宋黄裳 | 苏州碑林博物馆 | 14 | 禹跡图 | 1080-1094年绘制 | 1136年石刻地理图 | 刘豫阜昌七年刻石,1142年俞萀重校 | 陕西省博物馆/镇江博物馆 | 15 | 西夏地形图 | 1108年 | 地理图 | 明万历“重校范文正公集” | 国家图书馆 | 16 | 九域守令图 | 1121年/北宋 | 宋代州县图(托片) | 北宋荣州刺史宋昌宗立石 | 四川博物馆 | 17 | 华夷图 | 1117-1125年绘制/1136年刻 | 石刻地理图 | 唐贾耽《海内华夷图》 | 陕西省博物馆 | 18 | 六经图碑 | 1155年 | 历史沿革图碑 | 南宋杨甲编撰《六经图》 | 国家图书馆 | 19 | 十五国风地理之图 | 1165年 | 历史沿革图 | 南宋杨甲编撰《六经图》 | 北京图书馆 | 20 | 夷贡山川地理图 | 1177年 | 历史沿革图集 | 南宋程大昌 | 北京图书馆 | 21 | 契丹地理之图 | 1180年 | 契丹政区图 | 南宋叶隆礼 | 北京图书馆 | 22 | 坠理图 | 1190年绘制/1247年石刻 | 两宋疆域地理图 | 南宋黄裳 | 苏州市碑刻博物馆 | 23 | 帝王经世图谱 | 1201年 | 图谱式六经著作十卷附图 | 南宋唐仲友 | 北京图书馆 | 24 | 陕西五路之图 | 1214年 | 金政区图(1187年) | 陕西汉人(金贞祐二年) | | 25 | 《春秋分记》附图 | 1205-1243年 | 历史沿革图(14幅) | 宋宁宗时期程公说 | 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 | 26 | 舆地图 | 1315年 | 中国舆图(含周边国家) | 朱思本 | 罗洪先《广舆图》源图 | 27 | 声教广被图 | 元末 | 元末舆地图 | 李泽民 | 《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源图 | 28 | 混一疆理图 | 元末 | 元末舆地图 | 清濬 | 《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源图 | 29 | 广舆疆理图 | 1360年 | 元末舆地图 | 清濬 | 明叶盛《水东日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