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2019 , 38 (6): 818-82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9.06.003

研究论文

面向社区生活圈构建的郊区居民社区依赖性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傅行行12, 申悦23*

1.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 210093
2.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3.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

Neighborhood attachment of suburban residents in the context of community life circle construction: A case study in Shanghai

FU Xingxing12, SHEN Yue23*

1.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2. School of Urban and Regional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3. The Center for Modern Chinese City Studi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通讯作者:  *通信作者简介:申悦(1987— ),女,上海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学与行为地理学研究。E-mail: shenyue0519@163.com

收稿日期: 2018-12-11

修回日期:  2019-03-12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6-28

版权声明:  2019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杂志 版权所有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66,41601159)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晨光计划”项目(17CG2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8ECNU-QKT00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简介:傅行行(1995— ),女,浙江舟山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学研究。E-mail: recherchefu@163.com

展开

摘要

在郊区化和社区生活圈构建的背景下,提高郊区居民日常生活对社区空间的依赖性对于缓解城市发展压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有重要意义。论文将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2个维度相结合,构建研究框架,将居民的社区依赖性划分为社区依赖、社区依靠、社区认同和社区排斥4种类型。以上海市为案例地区开展实证研究,基于2017年郊区居民行为调查的一手数据,分析居民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的基本特征及其群体间差异,并利用多项Logistics回归模型,研究社区空间特征对社区依赖性的影响。对不同群体和不同社区特征下社区依赖性的模式进行总结,以期为郊区社区生活圈规划提供研究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体的社区依赖性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小汽车拥有情况对于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的作用方向相反;社区设施密度主要影响居民对社区的功能性依赖;社区绿地率对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居民对社区的主观评价主要影响情感性依赖。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应改善社区环境质量,合理配置绿地、开敞空间和休闲设施,提高社区商业设施等级和质量,同时也要注重加强社会环境的建设。

关键词: 社区依赖性 ; 社区生活圈 ; 社区归属感 ; 上海 ; 郊区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suburbanization, suburban areas have become the most changeable and complex region in metropolitan areas. Increasing the dependence of residents' daily activities on neighborhood spac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relieving the pressure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residents. Studies show that residents' 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on a neighborhood also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life satisfac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development, Shanghai City Master Plan 2017-2035 proposes to build 15-minute life circles, and to optimize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suburbs.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suburbanization and community life circle construction, this research built a framework that combines the two dimensions of functional attachment and emotional attachment to study neighborhood attachment of residents in Shanghai suburbs. It aimed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research questions: 1) How is residents' neighborhood attachment from a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that combines the two dimensions of functional attachment and emotional attachment? 2)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of neighborhood attachment among various social groups? 3) How do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the subjective perception of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s impact individuals' neighborhood attachment? The data used in this research came from an activity-travel behavior survey conducted in Shanghai suburbs in 2017. The data include individuals' socioeconomic attributes, daily activities, and perception of communities. First,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s' neighborhood attach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Secon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framework, residents' neighborhood attachment was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neighborhood attachment, neighborhood dependence, neighborhood identity, and neighborhood exclusion. Multiple Logistics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impact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subjective perception of neighborhood on individuals' neighborhood attachment type after socioeconomic attributes were controlled for. Thir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regression analyses, we represen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oeconomic attributes and neighborhood attachment, and neighborhood characteristics and neighborhood attachment by two coordinate systems. The differences of neighborhood attachment among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are significant. Neighborhood characteristics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neighborhood attachment: the density of neighborhood facilities mainly influences functional attachment; neighborhood green space ratio influences both functional attachment and emotional attachment; residents'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mainly influences emotional attach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life circle should maintain and improve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focus on the arrangement of green space, open space, and leisure facilities. Meanwhile, it is important to promote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residents in the neighborhoods.

Keywords: neighborhood attachment ; community life circle ; community attachment ; Shanghai ; suburbs

0

PDF (2275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傅行行, 申悦. 面向社区生活圈构建的郊区居民社区依赖性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6): 818-82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9.06.003

FU Xingxing, SHEN Yue. Neighborhood attachment of suburban residents in the context of community life circle construction: A case study in Shanghai[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9, 38(6): 818-82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9.06.003

中国城市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发展转型,城市功能转变、人口持续增长、快速郊区化等趋势对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以人为本”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新型城镇化也越来越关注城市生活空间的构建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宁越敏, 2012; 柴彦威等, 2014)。社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空间单元,逐渐成为城市研究与规划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先后提出以社区生活圈为基本空间单元组织社区生活和配置公共资源,例如,上海市率先提出全面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并发布了《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

郊区化是中国大城市正在经历的最剧烈的变化之一。在制度、经济、社会、规划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郊区社区发展成为高度异质化的空间,居民的生活空间发生重构,生活质量亟待提升(张艳等, 2013)。居住郊区化是郊区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但与此同时,分散中心城区的就业压力、交通压力等也是郊区应发挥的职能,就业活动和日常活动的本地化乃至日常生活空间的郊区化才是郊区居民理想的生活方式(申悦等, 2017)。因此,提高郊区居民日常活动对郊区空间的依赖性对于缓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压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重点提出构建集就业、生活、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郊区社区生活圈。

关注郊区居民日常活动对社区空间的依赖性,有助于理解城市郊区发展的现状,以及居民融入郊区空间的情况,对于构建郊区社区生活圈有重要的意义(申悦等, 2018)。国内已有部分针对郊区生活空间和活动空间开展的研究,其中从时空间行为视角出发,研究个体对郊区空间的利用及其影响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例如,申悦等(2013)利用GPS数据刻画并分析了北京郊区居民的日常活动空间;塔娜等(2015)根据郊区居民的活动范围和出行频率对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行分类,分析郊区化对居民日常生活方式的影响。随着社区生活圈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逐渐深入,一些研究开始从行为视角探讨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对策。例如,柴彦威等(2015)从居民时空间行为分析出发,构建了以“基础生活圈—通勤生活圈—扩展生活圈—协同生活圈”为核心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理论模式;李萌(2017)通过对上海市部分居民的行为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社区空间的供需差异,提出构建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思路和对策;孙道胜等(2017)基于居民个体活动的GPS数据,划分社区生活圈的圈层体系并提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优化策略。

社区生活圈的构建在注重居民对社区空间功能性依赖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居民对于社区的情感依赖,即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社区归属感是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议题,已有研究表明,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性(何深静等, 2014; 张景秋等, 2015)。环境心理学家将人在心理上对某个地方产生的归属感称为“地方认同”(Proshansky, 1978; 杨昀等, 2012),相关研究多采用量表测量法、观察法、案例研究等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地方认同的测度和影响因素(庄春萍等, 2011)。研究表明,影响地方认同的因素包括与个体自身相关的社会经济特征(Proshansky et al, 1983)、与地方相关的物质空间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等(庄春萍等, 2011; 冯宁宁等, 2017),以及居住时长等调节因素(Stedman, 2006)。

已有关于社区依赖性的研究主要关注居民的“社区认同”,很少有研究将居民对社区的情感依赖与其对社区空间的客观利用相结合,而事实上,居民在功能上和情感上对社区空间的依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地理学领域,空间依赖是旅游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关注人的主观情感,通常采用量表的形式衡量居民对某个地方的认同或依恋程度(白凯, 2010; 杜宗斌等, 2012; 熊帼等, 2013)。也有部分研究将居民对空间的功能性依赖考虑在内(Qian et al, 2011; 唐文跃, 2011; 王华等, 2014; 梁增贤等, 2016; Wu et al, 2019),但是这些研究对功能性依赖的衡量通常也是通过量表的形式由居民作答,存在很强的主观性,不能很好地与情感性依赖相区分。从时空间行为的视角出发,分析个体的日常活动空间与社区空间的关系,能够更加客观地衡量居民对社区的功能性依赖,与受访者汇报的通过量表测度的情感性依赖形成2个不同的维度。将2个维度相结合能够相对综合地反映居民的社区依赖性,对现有研究形成补充,更加深入地体现社区生活圈构建的现实需求。

本文基于城市郊区化和社区生活圈规划两大背景,分别从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2个维度出发,构建框架,研究郊区居民的社区依赖性。基于上海市郊区居民行为调查的一手数据,分析不同群体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的基本特征,结合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2个维度的特征对居民的社区依赖性进行分类,研究社区空间特征对居民社区依赖性的影响,以期为郊区社区生活圈的构建提供研究依据。

1 研究设计

1.1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时空间行为研究团队开展的“上海市居民日常活动与出行调查”。调查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在上海市选择除崇明区以外的8个郊区行政区,结合空间位置、区域发展以及社区类型多样性特征,分别选取闵行区梅陇镇、宝山区顾村镇、嘉定区江桥镇、松江区九亭镇、青浦区徐泾镇、奉贤区南桥镇、金山区朱泾镇以及浦东新区的张江镇、周浦镇和南汇新城镇为典型区域。在每个乡镇街道中结合社区类型(商品房社区、售后公房社区、拆迁安置房社区、社会保障房社区、城中村等)选取3~7个社区,在最终选取的58个社区中开展随机抽样以及社区入户问卷调查(图1)。

图1   调查区域分布

Fig.1   The study areas

调查采取调查员半访谈式询问与手持移动设备(平板电脑)相结合的形式,对1593位居民进行了访问,记录了个体的社会经济属性、一个工作日和一个休息日内的活动与出行情况、生活中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等内容。根据记录内容的完整性和研究需要对调查样本进行校验和筛选,最终选取有效样本1140个,问卷有效率为71.56%。

1.2 社区依赖性的研究框架

黄向等(2006)在构建“场所依赖”的研究框架时,将“场所依赖”解构为“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两个部分,“场所依靠”指功能性依赖,即空间资源和设施对个体活动的重要性,“场所认同”指精神性依赖,是个体在情感上与客观环境的依赖关系;研究采用一个二维坐标来表达“场所依赖”的结构,坐标轴的两端分别表示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坐标轴上的位置表示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的分配比例。Qian等(2014)在研究广州市外来移民的地方感时,也采取了类似的框架,将地方感的建构划分成情感依恋、认同形成和功能依赖3个维度。

本研究借鉴上述研究框架,将居民对社区空间的依赖性划分为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2个维度。功能性依赖是指居民日常活动对社区空间的利用程度,通过居民家外非工作活动时长在社区内外的分配来衡量(① 研究将社区范围界定为居住地附近1 km以内,即步行约15 min可达的范围。)。基于活动日志调查数据,对居民在连续的一个工作日和一个休息日内进行的家外非工作活动时长进行统计,居民对社区空间的利用程度就等于居民在社区内进行家外非工作活动的时长(社区活动时长)占家外非工作活动总时长的比例。情感性依赖是指居民在心理上对社区空间的依赖程度,通过问卷中的一个问题“对社区的归属感如何”来衡量,用一个从1(非常没有归属感)到5(非常有归属感)的五级量表来测度。

根据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2个维度的特征,可以对居民的社区依赖性进行分类,将其划分为社区依赖、社区认同、社区依靠和社区排斥4种类型(图2)。如果居民对于社区的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都比较强,则属于社区依赖型;若居民对于社区仅仅在情感上具有较强的归属感,但对于社区空间的利用较少,则属于社区认同型;若居民对于社区空间的利用较多,但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较弱,则属于社区依靠型;如果居民对于社区的利用较少,且归属感也较弱,则属于社区排斥型。

图2   社区依赖的研究框架

Fig.2   Research framework of neighborhood attachment

2 不同群体社区依赖性的基本特征

基于调查数据,对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群体的社区空间利用情况和社区归属感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居民社区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的基本特征。

2.1 不同群体的社区功能性依赖特征

对不同群体的社区空间利用情况进行统计 (表1),研究发现,样本总体社区内家外非工作活动时长占家外非工作活动总时长的比例约为50%,反映了郊区居民对社区空间利用的平均水平。

表1   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群体的社区空间利用情况

Tab.1   Usage of neighborhood space of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变量样本数家外非工作活动时长/min社区活动时长/min社区活动时长/
家外非工作活动时长
总体1140200.48100.7150.23%
性别
男性575199.2294.1647.26%
女性565201.76107.2853.17%
年龄
18~30岁333194.2681.2241.81%
30~40岁334205.8290.3043.87%
40~50岁268179.3588.7049.46%
50~60岁205229.50165.0371.91%
户籍类别
上海户口602208.3396.5046.32%
外地户口538191.70105.4355.00%
就业情况
有稳定工作891195.2984.7543.40%
无稳定工作249219.04157.8272.05%
家庭平均月收入
5000元及以下166175.01123.1470.36%
5001~10000元418197.5496.8949.05%
10001~20000元410205.89100.1648.65%
20000元以上146222.6787.6739.37%
住房产权
住房自有728204.4699.9354.42%
住房租住412193.46103.1456.23%
家庭是否拥有小汽车
664212.7297.4445.81%
476183.41105.2857.40%

新窗口打开

男性和女性的家外非工作活动时长差距较小,但女性的社区活动时长明显多于男性,即女性的日常活动更依赖社区空间。不同年龄段居民对社区空间利用的差异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对社区空间的功能性依赖逐渐增强。上海户籍居民的家外非工作活动时长多于外地户籍居民,但社区内活动时长相对较少,即外地户籍居民相对更加依赖社区空间。没有稳定工作的居民社区内活动比例显著高于有稳定工作的居民,即没有稳定工作的居民更加依赖社区空间。随着家庭月收入的增加,社区内活动比例降低,即低收入家庭较为依赖社区空间。家庭拥有小汽车的居民社区内活动比例明显低于没有小汽车的居民,即家中没有小汽车的居民对社区空间更加依赖。

2.2 不同群体的情感性依赖特征

样本总体社区归属感的平均值为3.54(表2),介于“一般”和“比较有归属感”之间。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社区归属感在不同性别、年龄、户籍类别、住房产权和家庭小汽车拥有情况群体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女性样本的社区归属感高于男性,年龄越大的居民社区归属感越强,即女性和中老年群体在情感上更依赖社区空间。上海户籍居民社区归属感显著强于外地户籍居民,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吴蓉等, 2019)。家庭收入和社区归属感呈现倒“U”形关系,即中等收入群体社区归属感较强,但这种差异在统计上不显著。拥有住房产权和家庭拥有小汽车的居民社区归属感较强,对社区空间具有更强的情感性依赖。

表2   不同社会经济属性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Tab.2   Sense of community of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变量样本数社区归属感单因素方差分析
F
总体11403.54
性别
男性5753.491.976*
女性5653.60
年龄
18~30岁3333.433.709***
30~40岁3343.56
40~50岁2683.59
50~60岁2053.65
户籍类别
上海户口6023.6813.368***
外地户口5383.40
就业情况
有稳定工作8913.530.673
无稳定工作2493.60
家庭平均月收入
5000元及以下1663.491.171
5001~10000元4183.56
10001~20000元4103.56
20000元以上1463.53
住房产权
住房自有7283.6540.207***
住房租住4123.35
家庭是否拥有小汽车
6643.613.625***
4763.45

注:*、**、***分别表示在0.1、0.05、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新窗口打开

3 社区依赖性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根据前文提出的框架,对居民的社区依赖性类型进行划分,并以个体的社区依赖性类型为因变量,利用多项Logistics回归方法,探讨在控制样本社会经济属性的基础上,社区空间特征对社区依赖性的影响。

3.1 社区依赖性的类型划分

已有研究指出,在进行某项活动时,如果选择这一场所的可能性比选择其他场所的可能性更高,那么对该场所就存在场所依赖(唐文跃, 2011),即选择该场所的可能性高于50%就可认为存在功能性依靠。因此,本研究选取50%作为功能性依赖的划分界限,即社区内的家外非工作活动时长占家外非工作活动总时长的比例高于50%的样本功能性依赖高;低于或等于50%或2天内未进行家外非工作活动的样本功能性依赖低。在社区的情感性依赖程度划分方面,将社区归属感一般作为划分界限,即社区归属感为5(非常有归属感)或4(比较有归属感)的样本对社区有较强的归属感,情感性依赖较强;社区归属感为3(一般)、2(比较没有归属感)或1(非常没有归属感)的样本对社区的归属感较弱,即情感性依赖较弱。

基于调查获取的数据,对上海市郊区样本社区依赖性的类型进行统计,可以发现,社区认同型样本比例最高,社区依靠型样本比例最低(表3),反映了郊区居民对社区空间的利用程度总体较低,而社区归属感总体较高。

表3   社区依赖性特征类型划分与统计

Tab.3   Types and statistics of neighborhood attachment

类型社区空间利用社区归属感频率比例
社区依赖>50%>320518.0%
社区依靠>50%≤315913.9%
社区认同≤50%及无家外非工作活动>345940.3%
社区排斥≤50%及无家外非工作活动≤331727.8%

新窗口打开

3.2 社区依赖性类型的模型构建

研究采用多项Logistics回归方法,以“社区排斥型”为参照组,在控制样本社会经济属性的前提下分析社区空间特征对居民社区依赖性的影响。社区空间特征包括社区的客观建成环境和居民的主观感知特征2种类型,其中客观建成环境特征由社区访谈或基于POI数据的空间分析获得,相关变量包括社区绿地率、公交车站可达性、社区商业设施密度、社区休闲设施密度、社区住房类型;居民的主观感知特征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包括居民对社区环境健康程度、美观程度和安全程度的评价(表4)。作为控制变量的样本社会经济属性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包括年龄、性别、户籍类型、就业状况、家庭收入、住房产权和家庭小汽车拥有情况。

表4   模型变量选取

Tab.4   Independent variables of the models

自变量类型备注自变量类型备注
社区特征社会经济属性
社区绿地率连续年龄连续
公交车站可达性连续性别分类1=男性
0=女性
社区商业设施密度连续1 km路网缓冲区
社区休闲设施密度连续1 km路网缓冲区户籍类型分类1=上海户口
0=外地户口
社区住房类型分类1=商品房社区
0=非商品房社区
就业情况分类1=有稳定工作
0=无稳定工作
社区环境健康有序1=非常不同意
2=比较不同意
3=一般
4=比较同意
5=非常同意
家庭平均月收入连续
社区环境美观住房产权分类1=住房自有
0=住房租住
社区环境安全家庭小汽车拥有情况分类1=有小汽车
0=无小汽车

新窗口打开

3.3 社区依赖性类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模型似然比检验显著性P<0.001,模型拟合参数等于0.210,因此模型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根据模型结果(表5),社区空间特征对居民的社区依赖性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在客观建成环境方面,社区绿地率对社区依赖、社区依靠和社区认同3种类型都有显著的正影响,即社区绿地率越高,居民对社区的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都越强。居住在商品房社区的居民更有可能属于社区依赖或社区认同类型,说明他们具有更强的社区归属感,这与Zhu等(2011)针对广州市的实证研究中所发现的商品房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高于其他类型社区的结论相一致。社区的设施密度主要影响社区依靠型,反映了设施密度主要影响居民对于社区的功能性依赖,而对情感性依赖的影响不显著。其中商业设施密度较高的社区,居民属于社区依靠型的可能性更小,而休闲设施密度较高的社区,居民属于社区依靠类型的可能性更大。

表5   多项Logistics回归结果

Tab.5   Results of multiple logistics regression models

社区依赖社区依靠社区认同
概率比显著性概率比显著性概率比显著性
社区特征
社区绿地率1.3590.0031.2230.0631.536<0.001
公交车站可达性1.0700.5861.0300.8181.1140.295
商品房社区1.5390.0401.0750.7511.5280.015
社区商业设施密度0.8800.4830.6180.0171.0130.929
社区休闲设施密度1.2370.1961.4920.0280.9200.543
社区环境健康1.891<0.0011.1310.4611.811<0.001
社区环境美观1.2850.1331.1260.4781.3610.026
社区环境安全0.9420.7310.8590.3810.9100.514
社会经济属性
年龄1.3100.0111.3790.0041.0700.449
男性0.7390.1260.7190.1120.6910.024
上海户口2.342<0.0011.6340.0472.192<0.001
有稳定工作0.4210.0010.5820.0430.8550.494
家庭平均月收入0.8900.2800.9200.3700.7250.006
住房自有1.2420.3870.9150.7261.4190.084
家庭有小汽车0.9890.9581.1130.6141.4780.024
模型拟合参数:Cox & Snell R2=0.210

新窗口打开

在居民的主观感知特征方面,社区环境健康和美观这2个评价指标对社区依赖性存在影响。社区环境健康对社区依赖和社区认同都存在显著的正影响,说明健康的社区环境能够同时增强居民在功能上和情感上对于社区的依赖性。社区环境美观对社区认同存在积极影响,即美观的社区环境能够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Lu等(2018)对温州市门禁社区的研究表明居民对社区外观的满意度越高,社区依赖的程度越高,而本文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影响更多的是在情感方面产生的依赖性。

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与社区依赖性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与前文基本统计所得到的结论相似,年龄越大的居民越可能是社区依赖和社区依靠型,即对社区空间的功能性依赖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情感性依赖也有一定的增加。男性居民社区认同的可能性显著低于女性,社区依赖和社区依靠的可能性也较低(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即女性对社区空间的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都较强,这与Lewicka(2005)以及吴蓉等(2019)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上海户口居民社区依赖、社区依靠和社区认同的可能性均高于外地户口居民,反映了非户籍居民比较容易承受社区排斥,这与已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相符合。有稳定工作的居民属于社区依赖和社区依靠的可能性较低,即他们对社区空间的利用较少。家庭收入较高的居民对社区空间的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都比较弱,根据已有研究,这可能是由于高收入群体更强的流动性所导致的(Lu et al, 2018)。住房自有和家庭有小汽车的居民社区认同的可能性较大。

4 居民社区依赖性的特征模式

根据前文分析,对居民社区依赖性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别得到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群体和不同社区空间特征对社区依赖性影响的模式图(图3图4),并面向社区生活圈规划提出相关建议。

图3   社区依赖性的社会经济属性模式

Fig.3   Neighborhood attachment and socioeconomic attributes

图4   社区依赖性的社区特征模式

Fig.4   Neighborhood attachment and neighborhood characteristics

4.1 社区依赖性的社会经济属性模式

老年人、女性、无业者、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对社区空间的功能性依赖较强。中老年居民和女性群体在社区内的活动较多,对远距离出行的偏好较低,因此他们对社区空间的功能性依赖较强。居住在郊区的就业者通勤距离普遍较长,由此形成的时空制约会减少居民在社区内的活动(申悦等, 2013; 刘志林等, 2015),同时,他们在工作地附近和通勤途中活动的可能性也有所增加,因此有稳定工作的居民对社区空间的功能性依赖相对较弱。家庭收入较低的居民囿于出行成本和交通可达性等因素,在市中心、郊区次中心等区域的活动相对较少,日常活动主要集中在家附近,因此对社区空间的功能性依赖较强。综上,在社区规划中,应着重考虑这部分弱势群体的需求,提高医疗、养老、就业等各类服务水平,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提高其他居民对社区空间的功能性依赖。例如,提高郊区的土地利用混合程度,推动就业的本地化,促进职住均衡,从而减轻过长的通勤距离对居民日常活动造成的时空制约。

小汽车是郊区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一方面,家庭有小汽车的居民出行更便利,在郊区的生活更舒适,同时他们需要利用社区的停车设施,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对社区空间的认同;另一方面小汽车的使用扩大了居民的活动空间范围,降低了他们对社区的功能性依赖。由此可见,舒适便利的居住条件能够提高居民对社区空间的情感性依赖,社区生活圈规划应重点改善社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同时需要完善郊区的公共交通系统,提高郊区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和居住的舒适度,从而提高居民对社区的情感性依赖。

外地户口居民对社区空间的依赖性尤其是情感性依赖明显低于上海户口居民,由于没有本地户口,他们能够获得的社会资本比较有限,社会联系也较少,因此社区归属感较低。高收入家庭对居住环境的衡量标准更高,且他们与社区居民之间较难建立紧密的联系,因此对社区的认同感较低。拥有住房产权的居民具有比较强的社区归属感,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流动性较低,在社区内的居住状态更加稳定,因此对社区更容易产生情感性依赖。可见,社区生活圈规划不仅要考虑社区的客观环境,也要考虑社区的社会环境,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促进自下而上的社区治理,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建立良好的社区社会网络,促进社区的社会融合。

4.2 社区依赖性的社区空间特征模式

在社区空间特征对居民社区依赖性的影响方面,社区设施密度主要影响社区空间利用,居民对社区环境的主观评价主要影响社区归属感,社区绿地率对社区归属感和社区空间利用都有显著的影响。

社区休闲设施密度越高,居民对社区空间的功能性依赖越强,社区休闲设施为居民提供日常游憩、锻炼、社交等活动的场所,因此能增加居民对社区空间的利用。而社区商业设施密度越高,居民对社区空间的功能性依赖越弱,这可能是由于两方面原因所导致:一方面郊区社区的商业设施同质性较强,且大多数规模较小,只能满足最基本的日常需求;另一方面,居民到郊区居住主要是为了改善居住环境,他们对社区的开放空间、体育设施等有较高的需求,而社区商业设施密度高可能会使这类空间相对减少。在社区生活圈的规划中,应充分考虑社区内的公园广场、体育设施等开敞空间的布置,同时应对社区商业数量、规模和类型进行控制和引导,提升郊区商业质量,使郊区商业设施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小,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社区绿地率能够提高居民对社区空间的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社区绿地不仅能使社区环境更加美观,也能为居民提供社交、运动等活动场所,因此能够增加居民对社区空间的利用,也能促进居民产生对社区的情感认同。居住在商品房社区的居民对社区空间的情感性依赖较强,更为优越的居住环境和便利的生活设施能够提高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选择居住在郊区的居民较为注重社区的健康、舒适和美观程度,因此健康、美观的社区环境能够提高居民对社区空间的认同,增强情感性依赖。因此,社区生活圈的规划需要重视社区环境质量的维持或改善,控制郊区社区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保证一定的社区绿地率,注重社区景观及小规模开敞空间的设置,使社区环境更加健康、美观。

5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聚焦郊区居民的社区依赖性,将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2个维度相结合,构建研究框架,对居民的社区依赖性进行分类。以上海市为案例地区开展实证研究,分析居民社区依赖性的基本特征及其群体间差异,利用多项Logistics回归模型,研究社区空间特征对居民社区依赖性的影响,并对不同群体和不同社区特征下社区依赖性的模式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

(1) 不同群体的社区依赖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女性居民和上海户口居民对社区空间的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均较强,年龄较大的居民和没有稳定工作的居民对社区空间的功能性依赖较强,高收入居民的社区依赖性较弱;已有研究对性别、年龄、户籍、收入、就业等因素关注较多,本研究结论与已有结论基本一致(Lewicka, 2005; 申悦等, 2013; 刘志林等, 2015; Lu et al, 2018; 吴蓉等, 2019)。本研究也揭示了小汽车在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2个方面的复杂性作用,即家庭有小汽车的居民对社区的功能性依赖较弱,但有较强的社区归属感;已有研究对小汽车拥有情况的关注较少,而本研究的案例地是郊区,居民的日常出行更依赖小汽车,有必要考虑小汽车的影响,而研究结论也反映了将功能性依赖与情感性依赖作为2个维度分别考虑的意义和重要性。

(2) 社区客观建成环境对居民的社区依赖性存在显著影响:社区设施密度主要影响居民对社区的功能性依赖,社区休闲设施密度越高,居民对社区空间的功能性依赖越强,而商业设施密度越高,功能性依赖越弱;社区绿地率对功能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与已有研究结论类似(Zhu et al, 2011),居住在商品房社区的居民具有较强的社区归属感。

(3) 社区主观环境主要影响居民对社区的情感性依赖:居民对社区环境健康和美观程度的评价越高,社区归属感越强。已有研究表明,对社区外观的满意度越高,社区依赖的程度就越高(Lu et al, 2018),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对社区外观的满意度主要影响居民对社区的情感性依赖。

相比于已有研究单纯考虑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情感认同或功能性依赖,本研究将2个维度结合,构建了社区依赖性研究的综合性框架。研究结论对于社区生活圈规划、提高郊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郊区社区生活圈规划应综合考虑社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构建。合理安排用地,引导居民就业本地化,推动职住均衡;改善公共交通可达性,提高开敞空间、休闲娱乐设施的可达性;合理配置社区内休闲设施,提高社区商业设施的等级和质量,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重视社区环境质量的维持或改善,控制建筑密度,保证绿地率,注重社区景观和公共空间的设置。社区生活圈规划也要关注社区社会环境的构建,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度,强化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社会融合。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白凯. 2010.

乡村旅游地场所依赖和游客忠诚度关联研究: 以西安市长安区“农家乐”为例

[J]. 人文地理, 25(4): 120-125.

[本文引用: 1]     

[Bai K.2010.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ce attachment and tourists' loyalty in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s

. Human Geography, 25(4): 120-125. ]

[本文引用: 1]     

[2] 柴彦威, 申悦, 陈梓烽. 2014.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人本导向的智慧城市规划与管理

[J]. 国际城市规划, 29(6): 31-37, 50.

[本文引用: 1]     

[Chai Y W, Shen Y, Chen Z F.2014.

Towards smarter cities: Human-oriented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space-time behavior research

.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29(6): 31-37, 50. ]

[本文引用: 1]     

[3] 柴彦威, 张雪, 孙道胜. 2015.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

[J]. 城市规划学刊, (3): 61-69.

[本文引用: 1]     

[Chai Y W, Zhang X, Sun D S.2015.

A study on life circle planning based on space time behavioural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Beijing

. Urban Planning Forum, (3): 61-69. ]

[本文引用: 1]     

[4] 杜宗斌, 苏勤, 姜辽. 2012.

社区参与对旅游地居民社区归属感的中介效应: 以浙江安吉为例

[J]. 地理科学, 32(3): 329-33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文献分析,引入旅游感知、旅游获益两个变量,构建旅游地社区参与—社区归属感结构模型,探讨社区参与对社区归属感的中介效应与传导机制。以浙江安吉为例,运用极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研究发现:① 旅游感知和旅游获益是社区参与影响社区归属感的两个中介变量,都显著引起社区参与对社区归属感的部分中介效应。② 旅游感知和旅游获益单独作为中介变量介入社区参与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时,旅游获益所起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大于旅游感知;二者同时介入时,旅游感知所起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大于旅游获益,共同引致的部分中介作用达到最大。③ 社区参与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机制存在两条途径,一条是直接影响路径,另一条是以旅游感知、旅游获益为中介变量的间接影响路径,间接路径稍低于直接路径。④ 提高旅游感知不仅要重视提高旅游地居民文化程度,还要考虑旅游地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况;改善旅游获益应尽可能满足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经济发展需要。

[Du Z B, Su Q, Jiang L.2012.

Mediate effects of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fluence on sense of community in tourism destination: A case study of Anji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2(3): 329-335. ]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文献分析,引入旅游感知、旅游获益两个变量,构建旅游地社区参与—社区归属感结构模型,探讨社区参与对社区归属感的中介效应与传导机制。以浙江安吉为例,运用极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研究发现:① 旅游感知和旅游获益是社区参与影响社区归属感的两个中介变量,都显著引起社区参与对社区归属感的部分中介效应。② 旅游感知和旅游获益单独作为中介变量介入社区参与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时,旅游获益所起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大于旅游感知;二者同时介入时,旅游感知所起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大于旅游获益,共同引致的部分中介作用达到最大。③ 社区参与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机制存在两条途径,一条是直接影响路径,另一条是以旅游感知、旅游获益为中介变量的间接影响路径,间接路径稍低于直接路径。④ 提高旅游感知不仅要重视提高旅游地居民文化程度,还要考虑旅游地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况;改善旅游获益应尽可能满足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经济发展需要。
[5] 冯宁宁, 崔丽娟. 2017.

从恢复体验到地方依恋: 环境偏好与居住时长的作用

[J]. 心理科学, 40(5): 1215-1221.

[本文引用: 1]     

[Feng N N, Cui L J.2017.

The relation between restorative experience and place attachment: The role of environment preference and length of residence

.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40(5): 1215-1221. ]

[本文引用: 1]     

[6] 何深静, 齐晓玲. 2014.

广州市三类社区居住满意度与迁居意愿研究

[J]. 地理科学, 34(11): 1327-133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广州三种不同类型居住区即传统老城区、城中村、商品房小区居民的迁居情况,利用线性回归和多元Logistic 回归,对不同类型居住区居民迁居后居住满意度的决定因素和居民迁居意愿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居住区居民迁居后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不同,总体上受社区归属感、住房所有权、设施完善程度影响较大,且与在本居住区居住时间呈负相关关系;迁居意愿的产生受很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类型居住区迁居意愿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传统老城区家庭总月收入越低,居民对现住房越满意,越不可能产生迁居意愿,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产生迁居意愿,高学历者更容易产生迁居意愿;城中村居民迁居意愿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结果,其中社区归属感越强烈,越不可能产生迁居意愿;商品房小区居民的迁居意愿受户主年龄和婚姻状况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西方的迁居理论,如生命周期理论并未能完全适用于中国,这与转型期中国城市复杂的住房构成和住房市场机制相关。</p>

[He S J, Qi X L.2014.

Determinantd of relocation satisfaction and relocation intention in Chinese Citi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ree types of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 in Guangzhou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4(11): 1327-1336. ]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广州三种不同类型居住区即传统老城区、城中村、商品房小区居民的迁居情况,利用线性回归和多元Logistic 回归,对不同类型居住区居民迁居后居住满意度的决定因素和居民迁居意愿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居住区居民迁居后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不同,总体上受社区归属感、住房所有权、设施完善程度影响较大,且与在本居住区居住时间呈负相关关系;迁居意愿的产生受很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类型居住区迁居意愿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传统老城区家庭总月收入越低,居民对现住房越满意,越不可能产生迁居意愿,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产生迁居意愿,高学历者更容易产生迁居意愿;城中村居民迁居意愿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结果,其中社区归属感越强烈,越不可能产生迁居意愿;商品房小区居民的迁居意愿受户主年龄和婚姻状况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西方的迁居理论,如生命周期理论并未能完全适用于中国,这与转型期中国城市复杂的住房构成和住房市场机制相关。</p>
[7] 黄向, 保继刚, Wall Geoffrey.2006.

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 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

[J]. 旅游学刊, (9): 19-24.

[本文引用: 1]     

[Huang X, Bao J G, Wall G.2006.

Place attachmen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recreational behavior

. Tourism Tribune, (9): 19-24. ]

[本文引用: 1]     

[8] 李萌. 2017.

基于居民行为需求特征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对策研究

[J]. 城市规划学刊, (1): 111-118.

[本文引用: 1]     

[Li M.2017.

The planning strategies of a 15-minute community life circle based on behaviors of residents

. Urban Planning Forum, (1): 111-118. ]

[本文引用: 1]     

[9] 梁增贤, 许德祺. 2016.

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社区依赖性研究: 以深圳华侨城为例

[J]. 人文地理, 31(2): 29-35, 54.

[本文引用: 1]     

[Liang Z X, Xu D Q.2016.

Daily activities and community dependence of urban residents: The case of Shenzhen overseas Chinese Town, China

. Human Geography, 31(2): 29-35, 54. ]

[本文引用: 1]     

[10] 刘志林, 廖露, 钮晨琳. 2015.

社区社会资本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 基于北京市中低收入社区调查的实证分析

[J]. 人文地理, 30(3): 21-27, 71.

[本文引用: 2]     

[Liu Z L, Liao L, Niu C L.2015.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of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 empirical study of middle and low income residents in urban Beijing

. Human Geography, 30(3): 21-27, 71. ]

[本文引用: 2]     

[11] 宁越敏. 2012.

中国城市化特点、问题及治理

[J]. 南京社会科学, (10): 19-27.

[本文引用: 1]     

[Ning Y M.2012.

A study on the urbanization, urban problems and solution in China

. Social Sciences in Nanjing, (10): 19-27. ]

[本文引用: 1]     

[12] 申悦, 柴彦威. 2013.

基于GPS数据的北京市郊区巨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

[J]. 地理学报, 68(4): 506-516.

[本文引用: 3]     

[Shen Y, Chai Y W.2013.

Daily activity space of suburban mega-community residents in Beijing based on GPS dat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8(4): 506-516. ]

[本文引用: 3]     

[13] 申悦, 柴彦威. 2018.

基于日常活动空间的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进展

[J]. 地理科学进展, 37(6): 853-862.

[本文引用: 1]     

[Shen Y, Chai Y W.2018.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sociospatial differentiation based on daily activity space of urban residents

. Progress in Geography, 37(6): 853-862. ]

[本文引用: 1]     

[14] 申悦, 塔娜, 柴彦威. 2017.

基于生活空间与活动空间视角的郊区空间研究框架

[J]. 人文地理, 32(4): 1-6.

[本文引用: 1]     

[Shen Y, Ta N, Chai Y W.2017.

Research framework of suburban space based on perspective of living space and activity space

. Human Geography, 32(4): 1-6. ]

[本文引用: 1]     

[15] 孙道胜, 柴彦威. 2017.

城市社区生活圈体系及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 以北京市清河街道为例

[J]. 城市发展研究, 24(9): 7-14, 25, 2.

[本文引用: 1]     

[Sun D S, Chai Y W.2017.

Study on the urban community life sphere system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 case study of Qinghe area in Beijing

.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4(9): 7-14, 25, 2. ]

[本文引用: 1]     

[16] 塔娜, 柴彦威, 关美宝. 2015.

北京郊区居民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测度与空间-行为互动

[J]. 地理学报, 70(8): 1271-1280.

[本文引用: 1]     

[Ta N, Chai Y W, Kwan M P.2015.

Suburbanization, daily lifestyle and space-behavior interaction in Beijing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70(8): 1271-1280. ]

[本文引用: 1]     

[17] 唐文跃. 2011.

城市居民游憩地方依恋特征分析: 以南京夫子庙为例

[J]. 地理科学, 31(10): 1202-1207.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城市居民游憩地方依恋研究为认识居民与城市游憩空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南京夫子庙为案例研究发现,南京居民的夫子庙游憩地方依恋具有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的结构特征,其中对夫子庙的情感性依恋大于功能性依恋。时间和经济状况是居民游憩地方依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对夫子庙的地方依赖程度主要受居民经济状况的影响,地方认同程度主要受时间因素的影响;夫子庙主要满足了中等文化程度(高中、中专)和中等收入阶层游憩者的消费需求,是一个大众化的休闲游憩街区。

[Tang W Y.201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residents' place attachment to recreational block: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Confucius temple block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1(10): 1202-1207. ]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城市居民游憩地方依恋研究为认识居民与城市游憩空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南京夫子庙为案例研究发现,南京居民的夫子庙游憩地方依恋具有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的结构特征,其中对夫子庙的情感性依恋大于功能性依恋。时间和经济状况是居民游憩地方依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对夫子庙的地方依赖程度主要受居民经济状况的影响,地方认同程度主要受时间因素的影响;夫子庙主要满足了中等文化程度(高中、中专)和中等收入阶层游憩者的消费需求,是一个大众化的休闲游憩街区。
[18] 王华, 严婷. 2014.

城市居民休闲的地方依恋研究: 以广州荔枝湾为例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33(5): 104-10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广州荔枝湾为例,城市居民对休闲空间的地方依恋可分为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其中,地方认同即情感性依恋强于地方依赖即功能性依恋。城市居民对休闲空间的地方依恋及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的程度随休闲距离的增加而衰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随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减弱,同时,还受到闲暇时间的影响,但并不受收入水平的影响。依据休闲活动的地方依赖度和地方认同度差异,可将城市居民划分为功能需求型、地方冷淡型、地方依恋型和情感认同型4类休闲群体。

[Wang H, Yan T.2014.

Research on urban residents' place attachment to leisure places: A case of Guangzhou Litchi bay

.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3(5): 104-108. ]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广州荔枝湾为例,城市居民对休闲空间的地方依恋可分为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其中,地方认同即情感性依恋强于地方依赖即功能性依恋。城市居民对休闲空间的地方依恋及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的程度随休闲距离的增加而衰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随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减弱,同时,还受到闲暇时间的影响,但并不受收入水平的影响。依据休闲活动的地方依赖度和地方认同度差异,可将城市居民划分为功能需求型、地方冷淡型、地方依恋型和情感认同型4类休闲群体。
[19] 吴蓉, 黄旭, 刘晔, . 2019.

广州城市居民地方依恋测度与机理

[J]. 地理学报, 74(2): 1-15.

[本文引用: 3]     

[Wu R, Huang X, Liu Y, et al.2019.

Place attachment of urbanites in Guangzhou: Measurement and mechanism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74(2): 1-15. ]

[本文引用: 3]     

[20] 熊帼, 张敏, 姚磊, . 2013.

大学生的地方依恋特征与形成机制: 基于南京仙林大学城的调查

[J]. 人文地理, 28(5): 31-35, 128.

[本文引用: 1]     

[Xiong G, Zhang M, Yao L, et al.2013.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place attachmen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xianlin university town

. Human Geography, 28(5): 31-35, 128. ]

[本文引用: 1]     

[21] 杨昀, 保继刚. 2012.

旅游社区外来经营者地方依恋的特征分析: 以阳朔西街为例

[J]. 人文地理, 27(6): 81-86.

[本文引用: 1]     

[Yang Y, Bao J G.201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local owners' place attachment in tourism community: A case study of west Yangshuo Street

. Human Geography, 27(6): 81-86. ]

[本文引用: 1]     

[22] 张景秋, 刘欢, 齐英茜, . 2015.

北京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及生活满意度分析

[J]. 地理科学进展, 34(12): 1628-163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2.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以北京60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使用第六次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及生活满意度.研究表明:①北京城市老龄化空间从市中心向外围,呈现出由高向低的波状结构,峰值出现在三环及其周边地区;在北京内城及西北和西南近郊区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明显;②北京老年样本人群的居住方式以2口之家为主,其次为4口和5口之家,且后者年龄层低于前者,独居和空巢老人样本年龄多集中在70岁以上;现有住户主要通过购买单位房和租用公共房来解决居住问题;③北京城市老年群体对其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总体呈中上水平,从收入、健康、生活状态和开心度4个方面来看,样本人群的开心度要略高于其他三项,对收入的满意度相对要低;④利用二分Logistic模型,从居住方式、邻里关系、周边配套服务设施、社区环境状况4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大型购物设施、社区文体活动、邻里关系、社区认同感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度大,而空巢、医疗设施和物业管理水平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负向影响.

[Zhang J Q, Liu H, Qi Y Q, et al.2015.

Living environment and life satisfaction of aged population in Beijing Municipality

. Progress in Geography, 34(12): 1628-1636. ]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2.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以北京60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使用第六次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及生活满意度.研究表明:①北京城市老龄化空间从市中心向外围,呈现出由高向低的波状结构,峰值出现在三环及其周边地区;在北京内城及西北和西南近郊区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明显;②北京老年样本人群的居住方式以2口之家为主,其次为4口和5口之家,且后者年龄层低于前者,独居和空巢老人样本年龄多集中在70岁以上;现有住户主要通过购买单位房和租用公共房来解决居住问题;③北京城市老年群体对其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总体呈中上水平,从收入、健康、生活状态和开心度4个方面来看,样本人群的开心度要略高于其他三项,对收入的满意度相对要低;④利用二分Logistic模型,从居住方式、邻里关系、周边配套服务设施、社区环境状况4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大型购物设施、社区文体活动、邻里关系、社区认同感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度大,而空巢、医疗设施和物业管理水平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负向影响.
[23] 张艳, 柴彦威. 2013.

生活活动空间的郊区化研究

[J]. 地理科学进展, 32(12): 1723-1731.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3.12.00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城市的郊区化不仅重塑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还推动了居民生活方式与生活活动空间的转变。生活活动空间的郊区化成为继人口、工业、商业及办公业等郊区化浪潮之后,郊区化发展的新趋势。面对郊区化所伴随的能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生活质量下降,以及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等新问题,亟待引入行为研究方法,从个体生活活动空间的视角重新解读中国城市郊区化的过程,并反思目前郊区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组织及发展模式的弊端。本文以生活活动空间为切入点,将地理学与社会学相结合,提出了新的郊区化研究视角、研究框架、研究内容与方法,试图基于完整的个体生活经历,对以往单一要素的郊区化研究进行整合,并借助GIS 进行可视化的地理叙事方法,为开展生活活动空间的郊区化研究提供有效途径;这不仅对于郊区化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丰富了基于个体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框架。

[Zhang Y, Chai Y W.Study on suburbanization of living and activity space. Progress in Geography, 32(12): 1723-1731. ]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3.12.00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城市的郊区化不仅重塑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还推动了居民生活方式与生活活动空间的转变。生活活动空间的郊区化成为继人口、工业、商业及办公业等郊区化浪潮之后,郊区化发展的新趋势。面对郊区化所伴随的能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生活质量下降,以及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等新问题,亟待引入行为研究方法,从个体生活活动空间的视角重新解读中国城市郊区化的过程,并反思目前郊区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组织及发展模式的弊端。本文以生活活动空间为切入点,将地理学与社会学相结合,提出了新的郊区化研究视角、研究框架、研究内容与方法,试图基于完整的个体生活经历,对以往单一要素的郊区化研究进行整合,并借助GIS 进行可视化的地理叙事方法,为开展生活活动空间的郊区化研究提供有效途径;这不仅对于郊区化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丰富了基于个体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框架。
[24] 庄春萍, 张建新. 2011.

地方认同: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分析

[J]. 心理科学进展, 19(9): 1387-1396.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roshansky提出的“地方认同” (place identity, 1978)一词, 是环境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对居住环境的自我认同, 用于理解和测量“人-地关系”。已有研究分别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论证了“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地方感”及“地方依赖”等概念之间的区别; 并在个体、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上均发现了影响地方认同的因素。未来的研究将采用社会认知的实验技术、以及纵向研究设计方法等, 一方面探讨地方认同的内在心理机制, 另一方面则利用此概念探索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

[Zhuang C P, Zhang J X.2011.

Place identity: Analysis from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

.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 1387-1396. ]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roshansky提出的“地方认同” (place identity, 1978)一词, 是环境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对居住环境的自我认同, 用于理解和测量“人-地关系”。已有研究分别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论证了“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地方感”及“地方依赖”等概念之间的区别; 并在个体、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上均发现了影响地方认同的因素。未来的研究将采用社会认知的实验技术、以及纵向研究设计方法等, 一方面探讨地方认同的内在心理机制, 另一方面则利用此概念探索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
[25] Lewicka M.2005.

Ways to make people active: The role of place attachment, cultural capital, and neighborhood tie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5(4): 381-395.

https://doi.org/10.1016/j.jenvp.2005.10.004      URL      [本文引用: 2]     

[26] Lu T T, Zhang F Z, Wu F L.2018.

Place attachment in gated neighbourhoods in China: Evidence from Wenzhou

[J]. Geoforum, 92: 144-151.

https://doi.org/10.1016/j.geoforum.2018.04.017      URL      [本文引用: 4]     

[27] Proshansky H M.1978.

The city and self-identity graduate school and graduate center of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0: 147-169.

https://doi.org/10.1177/0013916578102002      URL      [本文引用: 1]     

[28] Proshansky H M, Fabian A K, Karminoff R.1983.

Place identity: Physical world socialization of the self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 57-84.

https://doi.org/10.1016/S0272-4944(83)80021-8      URL      [本文引用: 1]     

[29] Qian J X, Zhu H.2014.

Chinese urban migrants' sense of place: Emotional attachment, identity formation, and place dependence in the city and community of Guangzhou

[J]. Asia Pacific Viewpoint, 55(1): 81-101.

https://doi.org/10.1111/apv.2014.55.issue-1      URL      [本文引用: 1]     

[30] Qian J X, Zhu H, Liu Y.2011.

Investigating urban migrants' sense of place through a multi-scalar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1: 170-183.

https://doi.org/10.1016/j.jenvp.2011.01.002      URL      [本文引用: 1]     

[31] Stedman R C.2006.

Understanding place attachment among second home owners

[J].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50(2): 187-205.

https://doi.org/10.1177/0002764206290633      URL      [本文引用: 1]     

[32] Wu R, Li Z G, Liu Y, et al.2019.

Neighborhood governance in post-reform urban China: Place attachment impact on civic engagement in Guangzhou

[J]. Land Use Policy, 81: 472-482.

https://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18.11.019      URL      [本文引用: 1]     

[33] Zhu Y, Breitung W, Li S M.2011.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neighbourhood attachment in Chinese commodity housing estates: Evidence from Guangzhou

[J]. Urban Studies, 49(11): 2439-2457.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