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2019 , 38 (2): 236-247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9.02.007

研究综述

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和应用中的进展——基于文献计量和文本分析法

刘紫玟12, 尹丹12, 黄庆旭12*, 何春阳12, 薛飞3

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自然资源学院 土地资源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3.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124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land use planning: A bibliometric and textual analysis

LIU Ziwen12, YIN Dan12, HUANG Qingxu12*, HE Chunyang12, XUE Fei3

1. Center for Human-Environment System Sustainability (CHESS),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Resource Ecology (ESPR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 School of Natural Resources, Faculty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3.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 China

通讯作者:  *通信作者简介:黄庆旭(1984— ),男,四川成都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景观过程及城市可持续研究。E-mail: qxhuang@bnu.edu.cn

收稿日期: 2018-07-24

修回日期:  2018-12-9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2-28

版权声明:  2019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杂志 版权所有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092)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Z181100006218049)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简介:刘紫玟(1996— ),女,四川达州人,博士生,主要从事城市化和城市景观可持续研究。E-mail: Ziwen_Liu@126.com

展开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是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考量因素。为此,论文利用文献计量和文本分析法,分析了1997年以来生态系统服务概念、方法和相关高频关键词在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及实践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近年来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论文发表量和引用量均呈逐年稳步增长趋势。1997—2017年间,共有121篇中文论文涉及生态系统服务在规划中的运用,总引用量达到2252。与此同时,从全国到地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中,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的关键词的词频总量在升高。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从1997—2010版规划的14630次增长到2006—2020版规划的25467次,增长率达到74%。其中,规划文本对供给及支持服务关注度较高,而对调节及文化服务关注度较低。未来需要进一步发展科学有效的方法,将生态系统服务应用到规划实践中,并在规划文本中加强对调节及文化服务的重视,切实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 土地利用规划 ; 城市可持续性 ; 文献计量法 ; 文本分析法

Abstract

Ecosystem services (ES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well-being and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in regional land use planning.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d the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the textual analysis methods to examine the application of ES concepts, methods, and related key words in land use planning research and plans since 1997.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recent years, academic research has paid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ESs in land use planning.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and the citations of relevant papers have steadily increased over time. A total of 121 papers and 2252 citations were identified in Chinese literature for the period 1997-2017. Meanwhile, the total frequency of key words related to ESs is rising in the General Plan for Land Use (GPLU) texts from the national level to the provincial capital level. The frequency of key words related to ESs in the GPLU grew from 14630 in 1997-2010 to 25467 in 2006-2020, with a growth rate of 74%. In addition, the planning texts included more concerns on the provisioning and supporting services than the regulating and cultural services. In the future, we suggest that more effective methods should be developed to apply ESs to planning practice and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regulating and cultural services to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words: ecosystem services ; land use planning ; urban sustainability ; bibliometric analysis ; textual analysis

0

PDF (3956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刘紫玟, 尹丹, 黄庆旭, 何春阳, 薛飞. 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和应用中的进展——基于文献计量和文本分析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2): 236-247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9.02.007

LIU Ziwen, YIN Dan, HUANG Qingxu, HE Chunyang, XUE Fei.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land use planning: A bibliometric and textual analysis[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9, 38(2): 236-247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9.02.007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惠益”,主要来源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是连接人类福祉和自然资本的桥梁,是达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2005)。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价值,与人类福祉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全球范围内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和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使生态系统不断受到侵占,导致许多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出现退化的情形(傅伯杰等, 2014)。因此,目前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和实践愈发重视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和方法(Sutherland et al, 2006; 赵文武等, 2018)。在研究方面,自Costanza等(1997)Nature发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以后,将生态系统功能服务整合进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开始涌现。例如,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运用到规划评价中,估算土地利用规划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王娟等, 2006; 唐弢等, 2007; 吴克宁等, 2008)。此外,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格局也被运用于区域自然保护区规划(肖燚等, 2011)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彭建, 赵会娟等, 2017)。在规划实践方面,近年来开始有研究者关注规划文本中的生态环境议题。例如,田若敏等(2017)运用文本分析法分析了全国80个大中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中的环境议题,发现中国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中仍缺乏与环境问题相匹配的政策和工具。总体看来,已有研究对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和方法在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仍缺乏系统的认识。

文献计量和文本分析法为系统认识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文献计量法把文献的特征和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量方法,研究文献的变化规律、分布结构和数量关系(钟赛香等, 2014)。此方法具有客观、定量和易于比较的优势,对引导未来土地利用规划中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概念和方法的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王淑强等, 2017)。文本分析法是将非结构化的文本信息转化为结构化的定量信息,进而实现量化分析,具有客观、系统和定量的特性。由于土地利用规划文本是经由专业人员或组织严格编制和审批后发布的政府文件,其中的词汇和语义可以代表相关单位的规划内容、立场及利益,因而可以通过文本分析识别土地利用规划实践中关注的问题及其趋势(戴菲等, 2009)。文本分析法在规划设计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但目前将其应用于规划文本中的研究还比较鲜见。事实上,通过对土地规划中的文本数据进行挖掘,能充分揭示不同区域、不同时空视角下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的特征,有效地扩展土地利用规划中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内涵(谢永俊等, 2017)。2种方法的有效结合不仅能推动地理学和生态学的前沿发展,还能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指导,具有丰富的科学意义。

本文研究目的是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与实践中的应用。首先,利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1997—2017年间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和方法在中文文献中的应用趋势和特征;然后,利用文本分析法,分析了中国各省、直辖市和省会1997—2010及2006—2020两版土地利用规划文本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关注特征;最后,展望了生态系统服务在中国未来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前景。

1 数据和方法

1.1 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法分析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在规划中的应用。以Costanza等(1997)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作为起点,收集了过去20 a的中文相关文献。为保证研究的有效性,采用了4个条件对中国知网里的论文进行筛选(获取时间2017年12月)。第一,论文的篇名、关键词或摘要中须同时包含“生态系统服务”和“规划”2个词;第二,论文中须包含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定量运用或定性探讨;第三,论文收录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会议论文不计入;第四,论文发表时间在1997—2017年。筛选后共62个中文刊上的121篇论文符合上述要求。

1.2 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在土地利用规划实践中的应用

本文使用文本分析法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在土地利用规划实践中的应用。一般认为,文字使用频率的变化反映了人对于事物的认知与重视程度的变化(Whorf et al, 1956; Sapir, 2004)。文本分析法将文本文字信息转换为定量的信息,从而通过某些可测量的变量得出经验性的数据和结论。

第1步,收集规划文本。我们从各省(市、自治区)的政府官方网站收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这些文件是在各级行政区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土地利用的总体长期安排,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因而这些规划文件能够代表政府在管理中重视的内容及决策的依据。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完整性,收集了1997—2010及2006—2020两版总规,共包含56份省级行政区以及50份省会城市的总规。具体地,1997—2010版总规共包含29份省级行政区及27份省会城市的总规;2006—2020版总规共包含27份省级行政区及23份省会城市的总规。其中,西藏和陕西1997—2010版总规,青海、西藏、宁夏和甘肃2006—2020版总规,以及省会城市昆明、拉萨、西宁和银川2006—2020版总规未能找到。

第2步,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在规划文本中出现的频次。在词频统计前,首先需要对文本进行分词和降维。中文分词指的是把一个较长的汉字序列切分成一个个单独的、较短的词语。随后通过降维筛选出对文本特征类别最具代表性的文本特征,以去除语气词、代词、介词、连词和副词(如“和”“在”“的”“地”“得”)的影响。本文选择分词准确度高,提取关键词多,且降维效果好的PICDATA(http://picdata.cn/index.php)进行分词降维。经过分词降维后,参考谢高地等(2015)薛飞(2016)傅伯杰等(2017)的研究,共选取了50个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的关键词(表1),并在106个总规文件中逐个统计。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是相互联系的,因而表1中筛选出的一些关键词与生态系统服务直接对应,一些由于与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紧密相连,从而与生态系统服务有一定的映射关系。具体而言,部分关键词直接与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MEA)分类体系中的服务类型一一对应,如“自然灾害”“休憩”等词;部分关键词与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密切相关,例如“洪水”“内涝”在MEA分类中对应“调节服务”中的“水量调节”;部分关键词体现能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和功能,例如“林地”“草地”“自然保护区”和“防护林”(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2005)。

表1   规划文本中的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

Tab.1   Key words related to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planning texts

类型千年生态系统评估中的表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2005)选取的相关高频特征词
生态系统服务人类从生态系统中所获得的惠益保护区、草场、草地、草原、防护林、风景、复垦、耕地、海洋、河流、红树林、洪水、湖泊、环保、环境、节能、节水、粮食、林地、林木、绿地、绿色、绿洲、牧草地、内涝、能源、农用地、侵蚀、森林、生态、生态环境、生物、湿地、树林、水土保持、水污染、水质、水资源、滩涂、梯田、土壤、退耕、退耕还林、文化、休憩、循环、园地、种树、自然保护区、自然灾害
供给服务食物、淡水、纤维、观赏植物资源、遗传资源、生化药剂、天然药物草场、复垦、耕地、粮食、林木、牧草地、农用地、水资源、梯田、园地
支持服务生物多样性、养分循环、光合作用、初级生产保护区、草地、草原、防护林、海洋、河流、红树林、湖泊、林地、绿地、绿色、牧草地、森林、生态环境、生物、湿地、树林、滩涂、土壤、园地、自然保护区
调节服务空气质量调节、自然灾害、水量调节、气候调节、水质净化、废物处理、侵蚀调控、土壤形成、授粉、病虫害防治、人类疾病调节草场、草地、草原、防护林、海洋、河流、红树林、洪水、湖泊、林地、绿地、绿色、绿洲、内涝、侵蚀、森林、湿地、树林、水土保持、水污染、水质、土壤、退耕、退耕还林、园地、种树、自然灾害
文化服务游憩、生态旅游、美学价值、文化多样性、精神价值、宗教价值、知识系统、教育价值风景、绿地、湿地、文化、休憩、园地、自然保护区

新窗口打开

第3步,分析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关键词在规划文本中的出现频次。本文使用MEA划分的4种服务类型(分别是支持、供给、调节和文化服务),分析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关键词在规划文本中出现的频次。具体而言,从上一步选择的50个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中筛选出词义与4种服务相关的关键词(表1)。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个别词与生态系统服务本身的意义相关,但与4种具体类型的服务不相关,因而没有被划分在分类表内,如“生态”“节能”“环保”等词。此外,一些关键词同属于多种服务类型,例如“绿地”在调节、支持、文化服务中都有涉及,因为绿地同时具有提供栖息地、气候调节以及休闲和审美价值的功能。

最后,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词频的变化。通过对比两版总规中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词频的变化,重点分析了国家、省份、省会的总规中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概念的重视程度的变化趋势。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态系统服务在规划研究中的应用趋势

2.1.1 文献数量变化

1997—2017年共发表相关中文论文121篇。1997年开始出现相关论文,至2017年的16 a间年均发表数量为7.6篇。从2004年开始发表文献数量一直稳步增长(图1)。其中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为2017年,共发表18篇。

图1   1997—2017年发表论文的累积数量及累积被引频次

Fig.1   Cumulative numbers and cumulative citations of papers published for the period of 1997-2017

从被引频次上看,121篇中文论文在16 a间被引频次总计2252次,年均被引量为140.8次。论文被引频次从2004年开始有明显增长(图1)。2004年增长最多,增长量达到415次。2013—2017年增长较快,年均被引频次达到234.2,是整个时段年均被引次数的1.7倍。

2.1.2 发表期刊

大多数的论文发表在生态资源、水土保持和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期刊上。这一类期刊共42个,占发表期刊总数的67.7%,例如《生态学报》《水土保持研究》和《资源科学》等。同时,相关论文也出现在与农业、经济地理相关的期刊上,例如《农业工程学报》和《经济地理》等。而在城市规划相关期刊上的论文发表量最少,仅在《城市发展研究》和《城市规划汇刊》有2篇。

在62个中文期刊中,有7个期刊发表相关论文量较大,共发表44篇,占发表论文总量的36.4%(表2),其中,《生态学报》发表相关论文数量最多,共14篇,占发表论文总量的11.6%。从被引频次来看,发文量最多的7个期刊贡献了总被引频次的45.1%,篇均被引频次为23.1次,其中也有发文量少但被引频次高的情况,例如冉圣宏等(2006)在《环境科学》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被引频次高达204次,占总被引频次的9.1%。

表2   发表生态系统服务在规划中应用的相关论文最多的中文期刊

Tab.2   Journals that published the largest number of relevant papers on the applications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land use planning

期刊名称发文量发文量占比/%被引频次/次被引频次占比/%篇均被引频次/次2016年综合影响因子*
生态学报1411.5738016.8727.142.32
水土保持研究76.091116.4615.860.87
资源科学54.351357.8527.002.46
中国土地科学54.3523713.7947.401.63
水土保持通报54.03321.096.400.74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43.48965.5824.003.0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43.48241.406.001.37
合计4436.36101545.0723.07

注:*2016年综合影响因子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

新窗口打开

2.1.3 科研单位和高被引文章

在作者方面,121篇论文共包含438位作者。所有作者署名均未超过3篇,95.9%的作者仅在1篇论文上署名。有10个科研单位发表至少4篇论文(表3),论文数量占总数的62.8%,即该领域少量的科研单位贡献了大部分的论文。

表3   国内相关文献高产机构

Tab.3   Chinese institutions that top in the number of relevant papers

排名机构论文数量
1
2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13
12
4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9
5南开大学6
6北京林业大学、新疆大学、河南农业大学、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5
10中国地质大学4

新窗口打开

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论文可分为3类(表4)。第1类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评估,包括引用量排名第1及第2在内的共7篇论文。这些论文均是针对具体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前后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变化进行核算。这也反映了从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生效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估在规划评估中的应用热潮。第2类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的评估,如傅斌等(2013)基于物质量测算的评估,采用InVEST水源涵养模型对县域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空间制图,然后将水源涵养功能、植被减洪能力和水源地保护区进行叠加以计算水源涵养重要性指数。第3类是综述类研究,如郑华等(2013)总结梳理了生态系统服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和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研究的热点领域,并提出了对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的研究展望。

表4   引用量最高的10篇中文论文

Tab.4   Top 10 Chinese papers that have the largest number of citations

排名论文题目被引频次年份作者机构期刊名称
1海南岛生态系统生态调节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研究3092004欧阳志云,赵同谦,赵景柱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应用生态学报
2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全国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影响评价2042006冉圣宏,吕昌河,贾克敬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科学
3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进展1182002郑景明,罗菊春,曾德慧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4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安阳市为例1072008吴克宁,赵珂,赵举水等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土地科学
5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862007唐弢,朱坦,徐鹤等南开大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6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结构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以常州市为例832011李锋,叶亚平,宋博文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学报
7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管理研究进展792013郑华,李屹峰,欧阳志云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学报
8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652006王娟,崔保山,卢远等北京师范大学水土保持学报
91988年至2005年北京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652010蒋晶,田光进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
10都江堰市水源涵养功能空间格局642013傅斌,徐佩,王玉宽等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生态学报

新窗口打开

总的来说,从2004年开始,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论文从早期的对规划实施效果的后续性评估,逐渐发展到对规划的具体制定及实践操作的探索。

2.1.4 研究主题与分类

根据研究主题和方法,这121篇论文可以被分为4类(表5)。第Ⅰ类是综述性研究,共包含11篇论文。此类论文的发表时间大多在2013年之后,主要综述生态系统服务在某一研究领域的进展,例如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管理(郑华等, 2013)、生态系统服务制图(张立伟等, 2014)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曹祺文等, 2016)的梳理和总结;还包括聚焦于城市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综述,例如毛齐正等(2015)总结了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对城市居民的重要性,讨论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在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表5   已发表论文的研究主题分类

Tab.5   Classification of research topics for the relevant published papers

分类研究主题规划阶段主要方法所需数据空间显式论文数量
综述类11
基于价值量的规划评估规划实施之前或之后Costanza等(1997)谢高地等(2001, 2003)的评估体系土地利用数据均可90
基于物质量的土地利用规划设计规划实施之前情景模拟、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测算、热点分析、空缺分析等统计年鉴、气候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14
基于其他指标的土地利用规划评估与设计规划实施之前或之后能值评估法、组合权重赋权法等统计年鉴、土地利用数据等均可6

新窗口打开

第Ⅱ类是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估区域规划实施效果,共有90篇文献属于此类。在空间上,研究的地域分布广泛,针对国家、省级、市级或县级规划进行了评估。在时间上,包含规划实施之前及之后的阶段。处于规划实施前的研究,估算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所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处于规划实施后的研究,对比了区域由于规划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会如何影响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在方法上,大多数研究参考Costanza等(1997)的核算方法、运用谢高地等(2001)谢高地等(2003)制定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进行价值量核算。具体来看,此类论文涉及的规划文本大多数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共84篇。例如,王娟等(2006)依据1997和2001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规划,估算了河北易县土地利用规划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少量论文涉及旅游度假区规划和公路网规划,例如王磊等(2008)对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所造成的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损失量进行了估算。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27篇论文的分析结果是空间显式的,涉及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空间变化。例如阿依吐尔逊·沙木西等(2011)在库尔勒市的研究。

第Ⅲ类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通过情景模拟或空间分析等方法,优化空间格局,划分生态功能区或保护区。与价值量评估不同,这类研究大多在规划实施之前。有些研究者量化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并运用到规划案例中。例如肖燚等(2011)以海南岛为例,从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水资源保护、土壤保持和海岸带防护5个方面入手,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进行区域自然保护区规划。房志等(2017)在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估的基础上,通过空缺分析,提出秦岭山系的保护区优化方案。也有研究者结合生态系统服务测算和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来进行区域规划。例如何玲等(2016)以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采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为基础,利用元胞自动机和马尔科夫模型模拟不同情景的土地利用格局,为区域规划提供决策依据。还有研究者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彭建, 赵会娟等, 2017)。例如,陈昕等(2017)以广东云浮市为例,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生态敏感性与景观连通性来识别生态源地,进而基于“重要性—敏感性—连通性”框架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第Ⅳ类是运用其他指标,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整合到规划和评估中。例如马程等(2017)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为研究区,利用能值评估方法评估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分析各生态系统与城市系统之间的服务流动和依赖关系。傅斌等(2013)以四川都江堰市为研究范围,采用综合指数法整合水源涵养服务、植被减洪能力和水源地保护区,反映水源涵养重要性的空间差异。彭建、杨旸等(2017)利用土地利用开发程度、人口密度和地均 GDP 来表征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再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分异,提出了广东省绿地生态网络建设分区方案。

2.2 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规划实践中的应用趋势

2.2.1 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的频次

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规划实践中的受重视程度在升高。在1997—2010版及2006—2020版总规文本中,不论是全国、各省还是省会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的频次均呈现增加趋势(图2)。全国来看,1997—2010版总规中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的频次为14630次,2006—2020版总规中的频次为25467次。这10 a间,关键词频次增长了74.07%。

图2   省级行政区(a)和省会城市(b)1997—2010版和2006—2020版总规中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的词频变化

Fig.2   Word frequency changes in the key words related to ecosystem services between the 1997-2010 version and the 2006-2020 version of land use planning texts for each province (a) and provincial capital (b)

从省级尺度看,前后两版总规相比,大多总规也呈现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的频次增加的趋势。其中,25个省的总规文本中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的频次增长,并且13个省的总规文本中频次增长量超过全国平均值。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的总规文本中的频次增量最多,高达701次;而上海市总规的频次增量最少,仅为11次。

从省会城市上看,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的频次总体也呈增长趋势。共计20个省会城市的总规中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的频次增长,这表明大部分省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生态和生态系统服务重视程度在提高。其中,12个省会城市的总规中频次增长量超越全国平均值。频次增量位居前3位的省会城市是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和石家庄,在总规中相关关键词的频次增量分别为654、500和490次。

2.2.2 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频次

两版总规对供给及支持服务比较重视,对调节及文化服务重视度较低。其中最受重视的是供给服务,支持服务次之,文化服务最少(表6)。具体地,1997—2010版总规中供给、支持、调节和文化服务相关关键词的频次比为8.2∶4.4∶3.0∶1,2006—2020版总规中这4类服务相关关键词的频次比为5.4∶2.5∶1.5∶1。

表6   1997—2010版和2006—2020版全国土地利用总规中4类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的词频变化

Tab.6   Word frequency changes in the key words related to four typ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versions of 1997-2010 and 2006-2020 land use planning texts at the nation level

版次供给服务支持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
1997—20109392499534701146
2006—202012928599935152407

新窗口打开

对比两版总规,4类服务的受重视程度均呈增长趋势。具体地,供给服务相关关键词在1997—2010版及2006—2020版总规中的频次分别为9392和12928次;支持服务相关关键词频次分别为4995和5999次;调节服务相关关键词频次分别为3470和3515次;而文化服务相关关键词频次分别为1146和2407次。

从省级尺度上,两版总规均更重视供给及支持服务,而对调节及文化服务重视度较低。从均值上看,1997—2010版及2006—2020版总规中,供给和支持服务相关关键词的频次分别是调节和文化服务相关关键词频次的3.1和3.4倍。单独观察各省,1997—2010版总规中所有29省及2006—2020版总规中所有27省,无一例外均符合这一规律。以福建为例,其1997—2010版总规中供给、支持、调节和文化的频次分别为360、246、189和73次,而后一版中对应的频次为258、86、62和29次。此外,两版总规中,部分省份出现重视度最低的服务由文化服务向调节服务转变的情形(图3)。在1997—2010版总规中,所有29省的总规均显示文化服务相关关键词的词频最少。而在2006—2020版北京、浙江和陕西的总规中,文化服务相关关键词的词频均超过了调节服务的词频。

图3   1997—2010版(a)和2006—2020版(b)总规中省级行政区4类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的词频变化

Fig.3   Word frequency changes in the key words related to four typ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versions of 1997-2010 (a) and 2006-2020 (b) land use planning texts for each province

从省会城市看,两版总规也对供给及支持服务比较重视,对调节及文化服务重视度较低。从均值看,1997—2010版及2006—2020版规划中,供给和支持服务相关关键词的频次分别是调节和文化服务相关关键词频次的3.2和2.9倍。单独观察各省会城市,1997—2010版总规中所有27个省会城市及2006—2020版总规中所有23个省会城市,无一例外均符合这一规律。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其1997—2010版总规中供给、支持、调节和文化4种服务的频次分别为119、84、53和17次,而后一版总规对应关键词频次分别为491、186、82和63次。此外,两版规划中,也有重视度最低的服务从文化服务逐渐向调节服务过渡的现象(图4)。在前一版总规中,所有27个省会城市的总规中均显示文化服务相关关键词最少,而2006—2020版总规中只有13个省会对文化服务关注最少。

图4   1997—2010版(a)和2006—2020版(b)总规中省会城市4类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的词频变化

Fig.4   Word frequency changes in the key words related to four typ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versions of 1997-2010 (a) and 2006-2020 (b) land use planning texts for each provincial capital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1997年至今相关中文论文的梳理,可以发现,从2004年开始中国学术界对生态系统服务在规划中的运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论文发表量和被引频次均逐年稳步增长。进一步分类发现,74%以上的论文关注规划前后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核算和对比,均属于对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估。总体来说,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运用的研究内容单一,过于局限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评估(杨光梅等, 2007)。

从2011年开始,陆续出现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的土地利用规划设计,相关研究从规划的评估逐渐向规划的前期准备和设计阶段转移。同时,也从单一的数据核算逐渐转为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制图。未来,生态系统服务在规划中的运用研究将更聚焦于区域关键生态系统服务,以及不同服务之间的供需与权衡。同时,由于只有少数生态系统供给服务具有实在的市场价值(如食物生产和原材料提供),更多种类的服务是非货币价值的,利用货币化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具有主观性强和可比性差的问题(Costanza et al, 2017)。因而,研究者应更多关注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测算,以及如何通过参与式规划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规划的制定和评估中。

从全国到地方,生态系统服务受重视程度在1997—2010版及2006—2020版总规中呈升高趋势。当前生态系统服务在总规文本的基础现状与目标愿景中有较多的体现,但在行动计划和实施监管方面的重视与运用还相当缺乏。未来的政策中应注意规划的执行和实施效果,并建立起对应的监督管理系统。作为一种集中计划引导资源配置的治理方式(鄢一龙等, 201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未来必将更加重视生态系统服务在区域人类福祉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也亟需科学有效的方法,将生态系统服务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土地利用规划之中,切实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从不同服务类型来看,在两版总规中,最受重视的是供给及支持服务,调节及文化服务到重视程度较轻。然而,生态系统的调节和文化服务,与生态系统过程、功能和人类福祉紧密相连,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调节服务包括调节大气质量、净化水质、防洪防涝等,对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未来的总规中应给予更高的关注度。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这表明未来的规划文本将更强调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重要价值。

3.2 现有研究的不足

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本文对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键词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现有关键词在有效表征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同时,文献计量方面没有包含发表在外文杂志上以中国为研究区的相关研究。由于采用的词频分析软件最多只能提取150个高频词,可能会遗漏一些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的关键词。此外,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和时段可比性,本文没有考虑不同地区的空间规划,未来的研究中可加强对空间规划的关注与探究。

本文通过有效结合文献计量和文本分析法的方式,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中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的概念,对于引导未来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和应用、扩展生态系统服务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推动了地理学和生态学的前沿进展。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 金晓斌, 王千, . 20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在土地利用规划上的应用: 以新疆库尔勒市为例

[J]. 新疆农业科学, 48(10): 1948-195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目的】以库尔勒市为研究对象,对库尔勒市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运用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在现有生态服务价值参数研究基础上,进行参数修正,结合敏感性指数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库尔勒市耕地、园地、林地和其他土地占很大比重,林地不断增加与其他土地的减少是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土地的ESV均有较大变动,不同类型土地单位面积的ESV差别较大。其基本分布规律为高于3×10~9元的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和西北的库尔勒市直管区范围内;2.5×10~9~3.0×10~9元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东南部;中等服务价值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库尔勒市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周围的主要乡镇范围;生态服务价值小于2×109元的地区以库尔勒市直管区北部为中心。【结论】通过对库尔勒市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变化进行预算,库尔勒市将来10 a生态服务价值出现减少的趋势,主要是建设用地的增加,草地和未利用等土地的减少所引起的,今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过程当中应重视各类土地结构变化。

[Aytursun Shamxi, Jin X B, Wang Q, et al.2011.

Analysis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and its use in the land planning: A case study of Korla City

.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48(10): 1948-1953. ]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目的】以库尔勒市为研究对象,对库尔勒市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运用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在现有生态服务价值参数研究基础上,进行参数修正,结合敏感性指数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库尔勒市耕地、园地、林地和其他土地占很大比重,林地不断增加与其他土地的减少是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土地的ESV均有较大变动,不同类型土地单位面积的ESV差别较大。其基本分布规律为高于3×10~9元的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和西北的库尔勒市直管区范围内;2.5×10~9~3.0×10~9元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东南部;中等服务价值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库尔勒市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周围的主要乡镇范围;生态服务价值小于2×109元的地区以库尔勒市直管区北部为中心。【结论】通过对库尔勒市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变化进行预算,库尔勒市将来10 a生态服务价值出现减少的趋势,主要是建设用地的增加,草地和未利用等土地的减少所引起的,今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过程当中应重视各类土地结构变化。
[2] 曹祺文, 卫晓梅, 吴健生. 2016.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杂志, 35(11): 3102-3111.

https://doi.org/10.13292/j.1000-4890.201611.02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div style="line-height: 150%">作为链接人类福祉和生态系统的桥梁,生态系统服务成为地理学、生态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掌握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对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总体效益和人类福祉至关重要,并可辅助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规划实践,目前已成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热点。在归纳生态系统服务内涵、分类及价值评估研究进展基础上,从理论基础、类型划分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系统梳理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研究进展,并从以下4个方面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包括丰富权衡与协同理论基础,建构多学科综合研究体系;完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量化权衡与协同非线性特征;刻画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加强权衡与协同跨时空集成;系统化揭示权衡与协同机理,推动成果在国土领域的应用。</div><div style="line-height: 150%">&nbsp;</div>

[Cao Q W, Wei X M, Wu J S.2016.

A review on the tradeoffs and synergies among ecosystem services

.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35(11): 3102-3111. ]

https://doi.org/10.13292/j.1000-4890.201611.02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div style="line-height: 150%">作为链接人类福祉和生态系统的桥梁,生态系统服务成为地理学、生态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掌握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对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总体效益和人类福祉至关重要,并可辅助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规划实践,目前已成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热点。在归纳生态系统服务内涵、分类及价值评估研究进展基础上,从理论基础、类型划分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系统梳理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研究进展,并从以下4个方面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包括丰富权衡与协同理论基础,建构多学科综合研究体系;完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量化权衡与协同非线性特征;刻画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加强权衡与协同跨时空集成;系统化揭示权衡与协同机理,推动成果在国土领域的应用。</div><div style="line-height: 150%">&nbsp;</div>
[3] 陈昕, 彭建, 刘焱序, . 2017.

基于“重要性—敏感性—连通性”框架的云浮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J]. 地理研究, 36(3): 471-48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3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实现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生态源地识别与空间阻力面构建一直是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的技术难点.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生态敏感性与景观连通性三个方面识别生态源地,利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修正基本生态阻力面,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判定生态廊道,从而综合构建云浮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表明:云浮市生态源地占全市总面积的36.47%,主要分布在西部与南部的山林地.云浮市生态廊道总长度为508.87 km,其中景观廊道总长度为315.58 km,组团廊道总长度为193.29 km,呈环状辐射分布于植被覆盖相对较好的山区地带.全市16个自然保护区基本都位于生态源地范围内.构建的“重要性—敏感性—连通性”框架可以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新思路,从而有效指引相关空间规划.

[Chen X, Peng J, Liu Y X, et al.2017.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in Yunfu City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importance-sensitivity-connectivity"

. Geographical Research, 36(3): 471-484. ]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3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实现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生态源地识别与空间阻力面构建一直是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的技术难点.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生态敏感性与景观连通性三个方面识别生态源地,利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修正基本生态阻力面,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判定生态廊道,从而综合构建云浮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表明:云浮市生态源地占全市总面积的36.47%,主要分布在西部与南部的山林地.云浮市生态廊道总长度为508.87 km,其中景观廊道总长度为315.58 km,组团廊道总长度为193.29 km,呈环状辐射分布于植被覆盖相对较好的山区地带.全市16个自然保护区基本都位于生态源地范围内.构建的“重要性—敏感性—连通性”框架可以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新思路,从而有效指引相关空间规划.
[4] 戴菲, 章俊华. 2009.

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6: 内容分析法

[J]. 中国园林, 25(4): 72-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664.2009.04.0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内容做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在规划设计领域研究中应用前景广泛。概要部分包含方法的概念、价值、发展历程等内容。然后,对方法特点和适用领域两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接着,通过建立研究目标、内容抽样、设计分析维度体系、量化处理、信度分析、统计分析6个步骤,进一步详细说明方法的操作过程。最后,案例部分演示了建立绘画中河流景观的分析维度体系、量化河流景观的视觉效果、典型的统计分析手法等方面内容。

[Dai F, Zhang J H.2009.

The survey methods in planning and design 6: Content analysis

.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5(4): 72-77. ]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664.2009.04.0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内容做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在规划设计领域研究中应用前景广泛。概要部分包含方法的概念、价值、发展历程等内容。然后,对方法特点和适用领域两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接着,通过建立研究目标、内容抽样、设计分析维度体系、量化处理、信度分析、统计分析6个步骤,进一步详细说明方法的操作过程。最后,案例部分演示了建立绘画中河流景观的分析维度体系、量化河流景观的视觉效果、典型的统计分析手法等方面内容。
[5] 房志, 徐卫华, 张晶晶, . 2017.

基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秦岭山系自然保护体系规划

[J]. 生态学报, 37(16): 5334-5341.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60523099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是目前生态保护的两大主要目标,在保护区体系规划设计中兼顾两个保护目标有助于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综合效益。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都重要的秦岭山系为研究区域,在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估的基础上,通过空缺分析,提出了秦岭山系的保护区体系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自然保护区保护了33.5%的生物多样性极重要区,22.9%的水源涵养极重要区,但是只保护了7.4%的土壤保持极重要区;建议在秦岭主峰、秦岭西部和东南部分别建立自然保护区群和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区面积占秦岭山系总面积的31.4%,使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的极重要区的保护比例达76.2%、70.5%和41.5%,生态保护效益得到提升。研究结果可以为秦岭山系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同时对于其他地区自然保护体系规划、以及国家公园构建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Fang Z, Xu W H, Zhang J J, et al.2017.

Designing protected area systems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based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 evaluation

. Acta Ecologica Sinica, 37(16): 5334-5341. ]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60523099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是目前生态保护的两大主要目标,在保护区体系规划设计中兼顾两个保护目标有助于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综合效益。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都重要的秦岭山系为研究区域,在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估的基础上,通过空缺分析,提出了秦岭山系的保护区体系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自然保护区保护了33.5%的生物多样性极重要区,22.9%的水源涵养极重要区,但是只保护了7.4%的土壤保持极重要区;建议在秦岭主峰、秦岭西部和东南部分别建立自然保护区群和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区面积占秦岭山系总面积的31.4%,使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的极重要区的保护比例达76.2%、70.5%和41.5%,生态保护效益得到提升。研究结果可以为秦岭山系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同时对于其他地区自然保护体系规划、以及国家公园构建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6] 傅斌, 徐佩, 王玉宽, . 2013.

都江堰市水源涵养功能空间格局

[J]. 生态学报, 33(3): 789-797.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2032604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水源涵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服务功能之一。识别水源涵养重要区对于制定水源保护规划,落实陆域-水域综合保护,防治水体污染,保障区域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2008年四川都江堰市为研究范围,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权衡工具-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中的水源涵养模型对县域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空间制图,然后采用综合指数法将水源涵养功能与植被减洪能力和水源地保护区进行叠加计算水源涵养重要性指数。结果表明:尽管汶川地震导致都江堰市域部分地区水源涵养功能降低,但都江堰市水源涵养功能整体仍然较高,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超过200mm/a。都江堰市的水源涵养极重要区面积为421km<sup>2</sup>,占全市总面积的34.9%,远大于目前县域的水源保护区面积,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这些极重要区的保护,以保证本市以及成都平原的供水安全。水域涵养功能及其重要性都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分异,大致呈现由西北向东南减少的趋势,水源涵养重要性与水源功能的分布密切相关,但又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县域尺度上采用服务功能空间化评估结果进行重要性评价能够比较精细地反映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重要性的空间差异。但该方法还需要将人类用水需求进行空间表达,与本文的方法进行结合,以更准确反映水源涵养重要性的空间分异。

[Fu B, Xu P, Wang Y K, et al.2013.

Spatial pattern of water retetnion in Dujiangyan County

. Acta Ecologica Sinica, 33(3): 789-797. ]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2032604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水源涵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服务功能之一。识别水源涵养重要区对于制定水源保护规划,落实陆域-水域综合保护,防治水体污染,保障区域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2008年四川都江堰市为研究范围,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权衡工具-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中的水源涵养模型对县域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空间制图,然后采用综合指数法将水源涵养功能与植被减洪能力和水源地保护区进行叠加计算水源涵养重要性指数。结果表明:尽管汶川地震导致都江堰市域部分地区水源涵养功能降低,但都江堰市水源涵养功能整体仍然较高,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超过200mm/a。都江堰市的水源涵养极重要区面积为421km<sup>2</sup>,占全市总面积的34.9%,远大于目前县域的水源保护区面积,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这些极重要区的保护,以保证本市以及成都平原的供水安全。水域涵养功能及其重要性都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分异,大致呈现由西北向东南减少的趋势,水源涵养重要性与水源功能的分布密切相关,但又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县域尺度上采用服务功能空间化评估结果进行重要性评价能够比较精细地反映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重要性的空间差异。但该方法还需要将人类用水需求进行空间表达,与本文的方法进行结合,以更准确反映水源涵养重要性的空间分异。
[7] 傅伯杰, 于丹丹, 吕楠. 2017.

中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

[J]. 生态学报, 37(2): 341-348.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61109227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是生态系统管理与决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指标体系是开展评估的主要工具。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建设方面,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导致不同区域间的评估结果可比性差,区域和国家尺度上的集成研究难以开展。因此,构建一套适用于中国国家尺度的科学化、系统性和规范化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便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参考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主要研究成果,在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服务"级联关系基础上,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原则,构建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

[Fu B J, Yu D D, Lv N.2017.

An indicator system for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evaluation in China

. Acta Ecologica Sinica, 37(2): 341-348. ]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61109227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是生态系统管理与决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指标体系是开展评估的主要工具。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建设方面,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导致不同区域间的评估结果可比性差,区域和国家尺度上的集成研究难以开展。因此,构建一套适用于中国国家尺度的科学化、系统性和规范化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便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参考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主要研究成果,在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服务"级联关系基础上,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原则,构建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
[8] 傅伯杰, 张立伟. 2014.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 概念、方法与进展

[J]. 地理科学进展, 33(4): 441-446.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04.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作为生态学与地理学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受到众多学者与研究组织的关注。土地利用变化通过对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的影响,改变着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能力。本文对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研究背景和概念进行了介绍,总结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的特点,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加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生态系统过程与服务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区域集成与优化是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这些科学问题的解决将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Fu B J, Zhang L W.2014.

Land-use change and ecosystem services: Concepts, methods and progress

. Progress in Geography, 33(4): 441-446. ]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04.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作为生态学与地理学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受到众多学者与研究组织的关注。土地利用变化通过对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的影响,改变着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能力。本文对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研究背景和概念进行了介绍,总结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的特点,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加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生态系统过程与服务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区域集成与优化是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这些科学问题的解决将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9] 何玲, 贾启建, 李超, . 201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安全格局的土地利用格局模拟

[J]. 农业工程学报, 32(3): 275-284.

https://doi.org/10.11975/j.issn.1002-6819.2016.03.04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河北省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滨海土地利用格局快速转变,威胁土地生态安全。针对性核算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寻生态安全格局进而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可为土地利用规划与整治提供决策支持,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该文以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气象数据和外业调查数据,采用植被净第一生产力核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借助该价值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影响因素利用元胞自动机和马尔科夫模型进行不同情境土地利用格局模拟。结果表明:2011年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湿地最大,为14.95元/(m2?a),建设用地最小,为2.44元/(m2?a);养分循环功能贡献率最大,为26.89%,净化环境功能贡献率最小,为0.22%;研究区分为生态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生态恢复区和人类活动核心区,生态核心保护区面积最小,为168.58 km2,生态缓冲区面积最大,为1 400.33 km2;无生态保护情景与生态安全格局保护情景相比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94.11亿元上升到95.70亿元,生态核心保护区在生态安全格局保护情景下得到完全保护,新增建设用地为0。该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

[He L, Jia Q J, Li C, et al.2016.

Land use pattern simulation based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32(3): 275-284. ]

https://doi.org/10.11975/j.issn.1002-6819.2016.03.04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河北省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滨海土地利用格局快速转变,威胁土地生态安全。针对性核算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寻生态安全格局进而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可为土地利用规划与整治提供决策支持,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该文以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气象数据和外业调查数据,采用植被净第一生产力核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借助该价值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影响因素利用元胞自动机和马尔科夫模型进行不同情境土地利用格局模拟。结果表明:2011年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湿地最大,为14.95元/(m2?a),建设用地最小,为2.44元/(m2?a);养分循环功能贡献率最大,为26.89%,净化环境功能贡献率最小,为0.22%;研究区分为生态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生态恢复区和人类活动核心区,生态核心保护区面积最小,为168.58 km2,生态缓冲区面积最大,为1 400.33 km2;无生态保护情景与生态安全格局保护情景相比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94.11亿元上升到95.70亿元,生态核心保护区在生态安全格局保护情景下得到完全保护,新增建设用地为0。该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
[10] 蒋晶, 田光进. 2010.

1988年至2005年北京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J]. 资源科学, 32(7): 1407-1416.

https://doi.org/10.1097/ICO.0b013e3182000add      URL      Magsci      摘要

以北京为研究区,依据1988年,1995年,2000年,200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运用Costanza的方法,结合谢高地修正的我国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分析了北京生态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中心城区和西部平原台地区主要是耕地转变城乡建设/交通用地,东部平原区主要是耕地转变为城乡建设/交通用地和水域,而山区主要是耕地转变为城乡建设/交通用地和林地。北京从1988年到2005年生态服务价值先上升后下降,1988年到1995年生态服务价值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东部平原区水域面积的增加,使东部平原区生态服务价值上升,而平均1hm<sup>2</sup>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山区>东部平原地区>西部平原山地区>中心城区。2005年,北京生态服务价值约为GDP的4%,且从1988年到2005年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因此,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时应更多地将生态服务价值考虑其中,尤其是应多保护水域、林地等生态服务价值系数高的土地利用类型,实现北京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Jiang J, Tian G J.2010.

Responses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to land use change in Beijing from 1998 to 2005

. Resources Science, 32(7): 1407-1416. ]

https://doi.org/10.1097/ICO.0b013e3182000add      URL      Magsci      摘要

以北京为研究区,依据1988年,1995年,2000年,200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运用Costanza的方法,结合谢高地修正的我国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分析了北京生态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中心城区和西部平原台地区主要是耕地转变城乡建设/交通用地,东部平原区主要是耕地转变为城乡建设/交通用地和水域,而山区主要是耕地转变为城乡建设/交通用地和林地。北京从1988年到2005年生态服务价值先上升后下降,1988年到1995年生态服务价值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东部平原区水域面积的增加,使东部平原区生态服务价值上升,而平均1hm<sup>2</sup>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山区>东部平原地区>西部平原山地区>中心城区。2005年,北京生态服务价值约为GDP的4%,且从1988年到2005年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因此,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时应更多地将生态服务价值考虑其中,尤其是应多保护水域、林地等生态服务价值系数高的土地利用类型,实现北京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1] 李锋, 叶亚平, 宋博文, . 2011.

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结构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 以常州市为例

[J]. 生态学报, 31(19): 5623-5631.

URL      Magsci      摘要

生态用地是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城市提供多种显著的生态系统服务。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等方法,针对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演变科学问题,通过对常州市区1991、1996、2001和2006年4个时段遥感图像的处理与比较分析,揭示了常州市区15a来城市空间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评估了由城市生态用地改变所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91-2006年间,常州市区生态用地占市区面积的比例由89.2%降低至65.1%。1991-2001年,林地、农田和水体的面积都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2001-2006年,林地面积增加基本回到1996年水平。常州市区生态用地主要为城市提供了农林产品生产、气候调节、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系统服务。在过去15a间,由于城市化占用生态用地,常州市区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总体降低了19.3%。其中,农田的生态服务价值减少最大,减少了32.3%。研究结果表明,常州城市空间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性,研究可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强化、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学方法与决策参考。

[Li F, Ye Y P, Song B W, et al.2011.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ecological land and its dynamic development of ecosystem services: A case study in Changzhou City, China

. Acta Ecologica Sinica, 31(19): 5623-5631. ]

URL      Magsci      摘要

生态用地是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城市提供多种显著的生态系统服务。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等方法,针对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演变科学问题,通过对常州市区1991、1996、2001和2006年4个时段遥感图像的处理与比较分析,揭示了常州市区15a来城市空间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评估了由城市生态用地改变所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91-2006年间,常州市区生态用地占市区面积的比例由89.2%降低至65.1%。1991-2001年,林地、农田和水体的面积都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2001-2006年,林地面积增加基本回到1996年水平。常州市区生态用地主要为城市提供了农林产品生产、气候调节、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系统服务。在过去15a间,由于城市化占用生态用地,常州市区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总体降低了19.3%。其中,农田的生态服务价值减少最大,减少了32.3%。研究结果表明,常州城市空间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性,研究可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强化、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学方法与决策参考。
[12] 马程, 王晓玥, 张雅昕, . 2017.

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流动的能值分析

[J]. 地理学报, 72(6): 974-985.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706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年来北京市建成区扩张迅速,对城市周边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上升.本文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为例,利用能值评估方法评估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分析各生态系统及其与城市系统之间的服务流动和依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生态系统类型上看,2012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对涵养区生态系统服务贡献最大,占到生态系统服务总能值的79.7%,其次为农田和水域生态系统,分别占总能值的19.7%和0.6%;从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上看,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物生产和水源涵养是其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分别占总能值产出的40.4%和35.8%.粮食供给是农田系统的主要能值输出,占农田生态系统能值的70%.水域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中,能值比例较高的依次为水源供给、洪水调蓄和水产品供给,分别占水域生态系统能值的35.1%、28.6%和28.2%;从能值转移矩阵分析可以看出,对城市来说,森林生物量、森林土壤水、水域地下水和农田生物量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组分;系统能值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到2012年森林和水域生态系统重要程度增加,农田生态系统重要程度有所减少,城市系统的角色由主动变为被动.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对森林和水域生态系统的保育应给予足够关注.

[Ma C, Wang X Y, Zhang Y X, et al.2017.

Emergy analysis of ecosystem services supply and flow in Beijing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re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72(6): 974-985. ]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706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年来北京市建成区扩张迅速,对城市周边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上升.本文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为例,利用能值评估方法评估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分析各生态系统及其与城市系统之间的服务流动和依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生态系统类型上看,2012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对涵养区生态系统服务贡献最大,占到生态系统服务总能值的79.7%,其次为农田和水域生态系统,分别占总能值的19.7%和0.6%;从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上看,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物生产和水源涵养是其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分别占总能值产出的40.4%和35.8%.粮食供给是农田系统的主要能值输出,占农田生态系统能值的70%.水域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中,能值比例较高的依次为水源供给、洪水调蓄和水产品供给,分别占水域生态系统能值的35.1%、28.6%和28.2%;从能值转移矩阵分析可以看出,对城市来说,森林生物量、森林土壤水、水域地下水和农田生物量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组分;系统能值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到2012年森林和水域生态系统重要程度增加,农田生态系统重要程度有所减少,城市系统的角色由主动变为被动.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对森林和水域生态系统的保育应给予足够关注.
[13] 毛齐正, 黄甘霖, 邬建国. 2015.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综述

[J]. 应用生态学报, 26(4): 1023-103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维持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已有研究进行综述:基于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内涵,总结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特征,即人为主导性、高需求性、异质性、动态性、多功能性、社会经济属性以及负效应;当前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指标法、价值评估法与模型模拟法;在城市生态系统不同类型服务中,调节服务与文化服务对提高城市居民健康尤为重要;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主要表现在支持服务与文化服务之间、调节服务与文化服务之间.最后,总结了未来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发展的主要方向,特别强调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在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作用.</p>

[Mao Q Z, Huang G L, Wu J G.2015.

Urban ecosystem services: A review

.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6(4): 1023-1033. ]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维持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已有研究进行综述:基于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内涵,总结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特征,即人为主导性、高需求性、异质性、动态性、多功能性、社会经济属性以及负效应;当前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指标法、价值评估法与模型模拟法;在城市生态系统不同类型服务中,调节服务与文化服务对提高城市居民健康尤为重要;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主要表现在支持服务与文化服务之间、调节服务与文化服务之间.最后,总结了未来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发展的主要方向,特别强调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在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作用.</p>
[14] 欧阳志云, 赵同谦, 赵景柱, . 2004.

海南岛生态系统生态调节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研究

[J]. 应用生态学报, 15(8): 1395-1402.

URL      摘要

Ecosystem services impl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which human life relies for existence,and their effectiveness formed and sustained by ecosystem and its ecological processes.In newly research repor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i.e.,provisioning services,regulation services,cultural services,and supporting services.To assess and valuate ecosystem services is the foundation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reserve and development.Taking Hainan Island as an example and based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cesses of natural ecosystem,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oper methods for regulation services assessment.The ecosystems were classified into 13 types including valley rain forest,mountainous rain forest,tropical monsoon forest,mountainous coppice forest,mountainous evergreen forest,tropical coniferous forest,shrubs,plantation,timber forest,windbreak forest,mangrove,savanna,and cropland,and then,the regulation services and their economic values of Hainan Island ecosystem were assessed and evaluated by terms of water-holding,soil conservancy,nutrient cycle,C fixation,and windbreak function.The economic value of the regulation services of Hainan Island ecosystem was estimated as 2035.88 10 2153.39 10 RMB yuan,8 times higher to its provisioning services (wood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ich were estimated as only 254.06 10 RMB yuan.The result implied that ecosystem regulation services played an even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in Hainan Island.

[Ouyang Z Y, Zhao T Q, Zhao J Z, et al.2004.

Ecological regulation services of Hainan Island ecosystem and their valuation

.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15(8): 1395-1402. ]

URL      摘要

Ecosystem services impl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which human life relies for existence,and their effectiveness formed and sustained by ecosystem and its ecological processes.In newly research repor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i.e.,provisioning services,regulation services,cultural services,and supporting services.To assess and valuate ecosystem services is the foundation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reserve and development.Taking Hainan Island as an example and based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cesses of natural ecosystem,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oper methods for regulation services assessment.The ecosystems were classified into 13 types including valley rain forest,mountainous rain forest,tropical monsoon forest,mountainous coppice forest,mountainous evergreen forest,tropical coniferous forest,shrubs,plantation,timber forest,windbreak forest,mangrove,savanna,and cropland,and then,the regulation services and their economic values of Hainan Island ecosystem were assessed and evaluated by terms of water-holding,soil conservancy,nutrient cycle,C fixation,and windbreak function.The economic value of the regulation services of Hainan Island ecosystem was estimated as 2035.88 10 2153.39 10 RMB yuan,8 times higher to its provisioning services (wood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ich were estimated as only 254.06 10 RMB yuan.The result implied that ecosystem regulation services played an even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in Hainan Island.
[15] 彭建, 杨旸, 谢盼, . 201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广东省绿地生态网络建设分区

[J]. 生态学报, 37(13): 4562-4572.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601020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绿地生态网络是城市地域生态持续性的重要保障,分区管控则是实现省域绿地生态网络差异化建设目标的基本原则。考虑到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能够有效表征绿地生态网络建设的生态本底与生态需求,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修正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核算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以土地利用开发程度、人口密度和地均GDP表征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量,基于供需分析提出广东省绿地生态网络建设分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按照各区县生态本底和生态需求差异分为四大类型区:Ⅰ城市生态节点保育型,包含13个区县,包含潮州市湘桥区、汕头市金平区、佛山市顺德区、广州市南沙区、黄埔区、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深圳市盐田区、罗湖区、南山区、肇庆市端州区、珠海市金湾区等,为生态本底好-生态需求高的区域,在建设中应重点关注城市大型绿地游憩、科教等社会-生态复合功能;Ⅱ城市生境斑块修复型,包含34个区县,主要分布在珠三角核心区及粤东沿海地区,为生态本底差-生态需求高的区域,在建设中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Ⅲ为城郊潜在节点重构型,包含21个区县,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的江门、惠州、粤西沿海区域以及粤东中部,为生态本底差-生态需求低的区域,应以生态经济为导向,在产业空间重构的基础上,以城市反哺乡村,推进区域生态空间优化;Ⅳ城郊源地网络连通型,包含55个区县,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北部地区,为生态本底好-生态需求低地区,应强化生态源地的保护,保障生态系统服务流向周边区域的持续输送。分区方案基本表征了广东省县域生态本底和生态需求的空间差异,能够为绿地生态网络建设提供规划指引。

[Peng J, Yang Y, Xie P, et al.2017.

Zon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space ecological networks in Guangdo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ecosystem services

. Acta Ecologica Sinica, 37(13): 4562-4572. ]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601020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绿地生态网络是城市地域生态持续性的重要保障,分区管控则是实现省域绿地生态网络差异化建设目标的基本原则。考虑到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能够有效表征绿地生态网络建设的生态本底与生态需求,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修正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核算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以土地利用开发程度、人口密度和地均GDP表征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量,基于供需分析提出广东省绿地生态网络建设分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按照各区县生态本底和生态需求差异分为四大类型区:Ⅰ城市生态节点保育型,包含13个区县,包含潮州市湘桥区、汕头市金平区、佛山市顺德区、广州市南沙区、黄埔区、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深圳市盐田区、罗湖区、南山区、肇庆市端州区、珠海市金湾区等,为生态本底好-生态需求高的区域,在建设中应重点关注城市大型绿地游憩、科教等社会-生态复合功能;Ⅱ城市生境斑块修复型,包含34个区县,主要分布在珠三角核心区及粤东沿海地区,为生态本底差-生态需求高的区域,在建设中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Ⅲ为城郊潜在节点重构型,包含21个区县,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的江门、惠州、粤西沿海区域以及粤东中部,为生态本底差-生态需求低的区域,应以生态经济为导向,在产业空间重构的基础上,以城市反哺乡村,推进区域生态空间优化;Ⅳ城郊源地网络连通型,包含55个区县,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北部地区,为生态本底好-生态需求低地区,应强化生态源地的保护,保障生态系统服务流向周边区域的持续输送。分区方案基本表征了广东省县域生态本底和生态需求的空间差异,能够为绿地生态网络建设提供规划指引。
[16] 彭建, 赵会娟, 刘焱序, . 2017.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地理研究, 36(3): 407-419.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300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近年来,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使得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压力甚至诱发生态灾难,而另一方面人类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福祉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因此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生态安全格局作为沟通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桥梁,目前被视为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和人类福祉提升的关键环节。在系统梳理生态安全格局与城市增长边界、生态网络、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态控制线等概念内涵异同的基础上,从热点区域、生态源地指标筛选、生态阻力面设置与修正、相关研究成果应用等方面阐释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近今研究进展,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主要不足;同时提出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重点方向,即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重要阈值设定、有效性评价、多尺度关联和生态过程耦合等四个方面。

[Peng J, Zhao H J, Liu Y X, et al.2017.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n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construction

. Geographical Research, 36(3): 407-419. ]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300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近年来,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使得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压力甚至诱发生态灾难,而另一方面人类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福祉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因此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生态安全格局作为沟通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桥梁,目前被视为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和人类福祉提升的关键环节。在系统梳理生态安全格局与城市增长边界、生态网络、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态控制线等概念内涵异同的基础上,从热点区域、生态源地指标筛选、生态阻力面设置与修正、相关研究成果应用等方面阐释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近今研究进展,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主要不足;同时提出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重点方向,即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重要阈值设定、有效性评价、多尺度关联和生态过程耦合等四个方面。
[17] 冉圣宏, 吕昌河, 贾克敬, . 2006.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全国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影响评价

[J]. 环境科学, 27(10): 2139-214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250-3301.2006.10.04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校正,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自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以来(1996~2004年)我国不同省市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时期内全国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生态服务功能整体增加了0.91%.其中正向变化最大的省份是天津市,其生态服务功能增加了5.69%;负向变化最大的省份是上海市,其生态服务功能下降了9.79%.对不同生态服务类型的变化分析表明,生态服务中气候调节功能增加最快,1996~2004年间全国增加了3.43%;生物资源控制功能下降最快,期间下降了2.26%.研究还认为,引起我国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时期内全国水域面积和林地面积的增加导致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增加,而城市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的增加导致了全国生态服务功能的下降.

[Ran S H, Lv C H, Jia K J, et al.2006.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he land use change in China based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7(10): 2139-2144. ]

https://doi.org/10.3321/j.issn:0250-3301.2006.10.04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校正,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自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以来(1996~2004年)我国不同省市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时期内全国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生态服务功能整体增加了0.91%.其中正向变化最大的省份是天津市,其生态服务功能增加了5.69%;负向变化最大的省份是上海市,其生态服务功能下降了9.79%.对不同生态服务类型的变化分析表明,生态服务中气候调节功能增加最快,1996~2004年间全国增加了3.43%;生物资源控制功能下降最快,期间下降了2.26%.研究还认为,引起我国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时期内全国水域面积和林地面积的增加导致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增加,而城市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的增加导致了全国生态服务功能的下降.
[18] 田若敏, 张磊, 宋海泉, . 2017.

规划是公共政策还是公共愿景: 基于全国80个大中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境议题的文本分析

[J]. 规划师, 33(5): 83-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17.05.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引城市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引导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公共政策之一。然而,当前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其服务的政策目标,尚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以环境议题为切入点,运用文本内容分析法对全国80个大中城市总体规划文本的基础事实、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和实施工具进行系统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虽然我国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中普遍对环境议题较为关注,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目标,但是仍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实施政策和工具。规划编制方式仍然保持较强的"蓝图式"特点,而非兼具目标、政策和实施,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公共政策。

[Tian R M, Zhang L, Song H Q, et al.2017.

Public policy or common vision: A textual analysis of environment issue in 80 major cities'master plans

. Planners, 33(5): 83-87. ]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17.05.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引城市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引导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公共政策之一。然而,当前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其服务的政策目标,尚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以环境议题为切入点,运用文本内容分析法对全国80个大中城市总体规划文本的基础事实、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和实施工具进行系统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虽然我国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中普遍对环境议题较为关注,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目标,但是仍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实施政策和工具。规划编制方式仍然保持较强的"蓝图式"特点,而非兼具目标、政策和实施,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公共政策。
[19] 唐弢, 朱坦, 徐鹤, . 200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7(3): 45-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07.03.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全国性、地区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探讨适合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显得相当重要.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的必要性,并结合实例对其应用方法进行了探讨,实例分析表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中的应用具有把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简单易懂的货币形式,可为决策者提供直观的生态信息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可作为一项量化指标,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及规划方案的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估,且核算简单,有助于节省规划环评的时间和资源等优势,本文还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Tang T, Zhu T, Xu H, et al.2007.

Applic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evaluation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n land-use master planning

.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7(3): 45-49. ]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07.03.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全国性、地区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探讨适合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显得相当重要.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的必要性,并结合实例对其应用方法进行了探讨,实例分析表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中的应用具有把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简单易懂的货币形式,可为决策者提供直观的生态信息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可作为一项量化指标,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及规划方案的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估,且核算简单,有助于节省规划环评的时间和资源等优势,本文还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0] 王娟, 崔保山, 卢远, . 2006.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J]. 水土保持学报, 20(1): 160-163, 180.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9-2242.2006.01.039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理论、评价尺度、核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其结果的应用方面研究较少,以河北省易县为例,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应用到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效益定量研究中,这对维持生态平衡,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建立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具有指导意义。依据易县1997年、2001年和2010年的3期土地利用规划数据,估算了土地利用规划所引起的易县及其28个乡镇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易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1997年的16.87×108元增加到2010年的20.06×108元,增加值为3.20×108元,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每年增长率为1.46%。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价值呈上升趋势

[Wang J, Cui B S, Lu Y, et al.2006.

Applic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in land use program

.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1): 160-163, 180. ]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9-2242.2006.01.039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理论、评价尺度、核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其结果的应用方面研究较少,以河北省易县为例,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应用到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效益定量研究中,这对维持生态平衡,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建立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具有指导意义。依据易县1997年、2001年和2010年的3期土地利用规划数据,估算了土地利用规划所引起的易县及其28个乡镇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易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1997年的16.87×108元增加到2010年的20.06×108元,增加值为3.20×108元,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每年增长率为1.46%。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价值呈上升趋势
[21] 王磊, 张晓峰, 周伟. 2008.

公路网规划生态服务价值损失估算方法研究

[J]. 安全与环境学报, 8(5): 76-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094.2008.05.02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公路网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将各种生态系统转化成交通设施等人工系统,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需 要可能的评价标准和补偿意见。为了计算公路网规划所造成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本文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的研究成果,将自然生态系统划分为森 林、草地、农田、湿地、水面、荒漠6个一级类型,在公路网规划中应用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公路建设导致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的估算方法。其估算结果可作为生态服务价值损 失计算和生态补偿的依据和参考。在此基础上,将此方法应用于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因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所造成的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 损失量进行了估算,得出因河南省公路网规划所造成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值,供规划编制时优化选线及实施后生态补偿参考。

[Wang L, Zhang X F, Zhou W.2008.

An innovated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losses of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caused by roadway network construction

. 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8(5): 76-79. ]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094.2008.05.02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公路网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将各种生态系统转化成交通设施等人工系统,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需 要可能的评价标准和补偿意见。为了计算公路网规划所造成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本文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的研究成果,将自然生态系统划分为森 林、草地、农田、湿地、水面、荒漠6个一级类型,在公路网规划中应用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公路建设导致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的估算方法。其估算结果可作为生态服务价值损 失计算和生态补偿的依据和参考。在此基础上,将此方法应用于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因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所造成的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 损失量进行了估算,得出因河南省公路网规划所造成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值,供规划编制时优化选线及实施后生态补偿参考。
[22] 王淑强, 青秀玲, 王晶, . 2017.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国际地理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分析

[J]. 地理学报, 72(9): 1702-171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709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利用2000-2015年WOS (Web of Science)的原始数据,以科研产出为视角,基于文献计量法,运用信息检索技术和TDA等引文分析工具,对遴选出的13个国际上具代表性的地理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牛津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剑桥大学地理系、伦敦大学联邦、加州大学系统、马里兰大学系统、杜伦大学地理系、伯明翰大学地理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布里斯托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地理系、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科研生产力、影响力、学科结构、国际合作力、重要成果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马里兰大学系统地理系总体学科影响力相对较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SCI&SSCI论文总数以绝对优势占居领先地位,但被引用情况却不尽人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术影响力提升空间较大;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合作范围的扩展和国际合作能力的不断提升,该研究所的前沿开拓与创新发展力逐步走强.

[Wang S Q, Qing X L, Wang J, et al.2017.

Analysis of competi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 institutes based on bibliometrics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72(9): 1702-1716. ]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709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利用2000-2015年WOS (Web of Science)的原始数据,以科研产出为视角,基于文献计量法,运用信息检索技术和TDA等引文分析工具,对遴选出的13个国际上具代表性的地理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牛津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剑桥大学地理系、伦敦大学联邦、加州大学系统、马里兰大学系统、杜伦大学地理系、伯明翰大学地理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布里斯托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地理系、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科研生产力、影响力、学科结构、国际合作力、重要成果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马里兰大学系统地理系总体学科影响力相对较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SCI&SSCI论文总数以绝对优势占居领先地位,但被引用情况却不尽人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术影响力提升空间较大;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合作范围的扩展和国际合作能力的不断提升,该研究所的前沿开拓与创新发展力逐步走强.
[23] 吴克宁, 赵珂, 赵举水, . 2008.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以安阳市为例

[J]. 中国土地科学, 22(2): 23-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08.02.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为基础,结合区域实际确定安阳市各种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根据安阳市规划期内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预测安阳市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初步方案实施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的变化,评价实施规划将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结果:安阳市2004—2020年土地利用规划初步方案是切实可行的,方案的实施将给安阳市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研究结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的引入,实现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的结合,对正确制定土地利用决策具有意义。

[Wu K N, Zhao K, Zhao J S, et al.2008.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land use plann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Taking Anyang as an example

. China Land Science, 22(2): 23-28. ]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08.02.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为基础,结合区域实际确定安阳市各种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根据安阳市规划期内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预测安阳市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初步方案实施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的变化,评价实施规划将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结果:安阳市2004—2020年土地利用规划初步方案是切实可行的,方案的实施将给安阳市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研究结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的引入,实现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的结合,对正确制定土地利用决策具有意义。
[24] 肖燚, 陈圣宾, 张路, . 201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海南岛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

[J]. 生态学报, 31(24): 7357-736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随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发展,区域尺度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得到广泛的关注。以海南岛为例,探索了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进行区域自然保护区规划的方法。研究中,首先从生物多样性分布、水源涵养,水资源保护、土壤保持和海岸带防护等5个方面分析了海南岛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格局,综合评价单元生态系统重要性;然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结果,并根据海南省保护自然过程与生物多样性并重的要求,识别出生态重要性高但无保护区或保护面积不足的空间单元,提出海南岛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br>根据本规划,海南岛将共建成规范完善的自然保护区42个,总面积290.14万hm<sup>2</sup>。其中,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41.26万hm<sup>2</sup>,占海南岛陆地总面积的11.79%。新建保护区4个 (面积8.80万hm<sup>2</sup>),调整保护区4个 (扩大面积8.01万公顷),优化整合原有保护区中的17个为6个,升级保护区4个。结果表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有助于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综合效益,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应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Xiao Y, Chen S B, Zhang L, et al.2011.

Designing nature reserve systems in Hainan Island based on ecosystem services

. Acta Ecologica Sinica, 31(24): 7357-7369. ]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随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发展,区域尺度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得到广泛的关注。以海南岛为例,探索了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进行区域自然保护区规划的方法。研究中,首先从生物多样性分布、水源涵养,水资源保护、土壤保持和海岸带防护等5个方面分析了海南岛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格局,综合评价单元生态系统重要性;然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结果,并根据海南省保护自然过程与生物多样性并重的要求,识别出生态重要性高但无保护区或保护面积不足的空间单元,提出海南岛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br>根据本规划,海南岛将共建成规范完善的自然保护区42个,总面积290.14万hm<sup>2</sup>。其中,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41.26万hm<sup>2</sup>,占海南岛陆地总面积的11.79%。新建保护区4个 (面积8.80万hm<sup>2</sup>),调整保护区4个 (扩大面积8.01万公顷),优化整合原有保护区中的17个为6个,升级保护区4个。结果表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有助于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综合效益,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应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25] 谢高地, 鲁春霞, 冷允法, . 2003.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

[J]. 自然资源学报, 18(2): 189-195.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3037.2003.02.0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论文根据一系列1∶1000000自然资源专题图,把青藏高原生态资产划分为森林、草地、农田、湿地、水面、荒漠6个一级类型,应用GIS技术进行了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编制了青藏高原1∶4000000自然资产图。生态资产价值评估以Costanza等人(1997)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部分成果为参考,同时综合了对我国专业人士进行的生态问卷调查结果,建立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以此表为基础,通过生物量等因子的校正,对青藏高原不同生态资产的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每年的生态服务价值为9363.9&times;10<sup>8</sup>元/年,占全国生态系统每年服务价值的17.68%,全球的0.61%。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中,土壤形成与保护价值最高,占19.3%;其次是废物处理价值,占16.8%;水源涵养价值占16.5%,生物多样性维持的价值占16%。高原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中,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贡献率分别为31.3%和48.3%。

[Xie G D, Lu C X, Leng Y F, et al.2003.

Ecological assets valu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18(2): 189-195. ]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3037.2003.02.0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论文根据一系列1∶1000000自然资源专题图,把青藏高原生态资产划分为森林、草地、农田、湿地、水面、荒漠6个一级类型,应用GIS技术进行了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编制了青藏高原1∶4000000自然资产图。生态资产价值评估以Costanza等人(1997)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部分成果为参考,同时综合了对我国专业人士进行的生态问卷调查结果,建立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以此表为基础,通过生物量等因子的校正,对青藏高原不同生态资产的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每年的生态服务价值为9363.9&times;10<sup>8</sup>元/年,占全国生态系统每年服务价值的17.68%,全球的0.61%。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中,土壤形成与保护价值最高,占19.3%;其次是废物处理价值,占16.8%;水源涵养价值占16.5%,生物多样性维持的价值占16%。高原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中,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贡献率分别为31.3%和48.3%。
[26] 谢高地, 张彩霞, 张昌顺, . 2015.

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J]. 资源科学, 37(9): 1740-174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有着极高甚至无法计量的价值,与人类福祉关系及其密切。充分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现已成为生态系统资产化管理、生态补偿、生态服务有偿使用等政策执行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扩展的劳动价值论原理,主要采用单位面积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的方法,对中国生态系统提供的11种生态服务类型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①中国各种生态系统年提供总服务价值量为38.10万亿元。就生态系统而言,森林提供的总服务价值最高,占总价值的46.00%;其次是水域和草地,分别占总价值的21.16%和19.68%;②就生态系统服务类别而言,调节功能服务价值最高,占71.31%,支持服务占19.01%,供给服务占5.87%;文化服务占3.81%;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年内随生长季节变化,中国生态系统在5-9月期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较高,而在11-2月期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较低;④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最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和东北地区,在总体趋势上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⑤对中国不同地区人均生态服务价值和人均GDP进行对比发现,2010年中国人均生态价值量为2.84万元,人均GDP为2.99万元,总体而言中国人均GDP和人均生态服务价值接近1&#x02236;1,这表明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社会经济价值的高度稀缺性,尤其在经济和人口密集的区域,这种相对稀缺性更为突出。

[Xie G D, Zhang C X, Zhang C S, et al.2015.

Th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ina

. Resources Science, 37(9): 1740-1746. ]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有着极高甚至无法计量的价值,与人类福祉关系及其密切。充分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现已成为生态系统资产化管理、生态补偿、生态服务有偿使用等政策执行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扩展的劳动价值论原理,主要采用单位面积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的方法,对中国生态系统提供的11种生态服务类型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①中国各种生态系统年提供总服务价值量为38.10万亿元。就生态系统而言,森林提供的总服务价值最高,占总价值的46.00%;其次是水域和草地,分别占总价值的21.16%和19.68%;②就生态系统服务类别而言,调节功能服务价值最高,占71.31%,支持服务占19.01%,供给服务占5.87%;文化服务占3.81%;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年内随生长季节变化,中国生态系统在5-9月期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较高,而在11-2月期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较低;④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最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和东北地区,在总体趋势上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⑤对中国不同地区人均生态服务价值和人均GDP进行对比发现,2010年中国人均生态价值量为2.84万元,人均GDP为2.99万元,总体而言中国人均GDP和人均生态服务价值接近1&#x02236;1,这表明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社会经济价值的高度稀缺性,尤其在经济和人口密集的区域,这种相对稀缺性更为突出。
[27] 谢高地, 张钇锂, 鲁春霞, . 2001.

中国自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J]. 自然资源学报, 16(1): 47-53.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3037.2001.01.00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文中参照Constaza等提出的方法,在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格根据其生物量订正的基础上,逐项估计了各类草地生态系统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得出全国草地生态系统每年的服务价值为14979&times;10<sup>8</sup>US$。其中扰乱管理价值占1607%,水管理和水供应价值占1444%,侵蚀控制和沉积保存价值占908%,废物处理价值占4203%,授粉价值占783%,生物控制价值占72%,食物和原材料生产价值占2226%,娱乐和文化价值占578%,其它如气体管理价值、土壤形成价值和栖息地价值低于5%。受各类草地生物群落分布广度和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强弱的综合影响,各类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贡献率有很大差异,其中,沼泽类对草地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率为5234%。温性草原类、热性草丛类、热性灌草丛类、低地草甸类和高寒草甸类对总服务价值的贡献分别在503%~774%之间,其余类型的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贡献率在5%以下。

[Xie G D, Zhang Y L, Lu C X, et al.2001.

Study on valuation of rangeland ecosystem services of China

.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16(1): 47-53. ]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3037.2001.01.00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文中参照Constaza等提出的方法,在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格根据其生物量订正的基础上,逐项估计了各类草地生态系统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得出全国草地生态系统每年的服务价值为14979&times;10<sup>8</sup>US$。其中扰乱管理价值占1607%,水管理和水供应价值占1444%,侵蚀控制和沉积保存价值占908%,废物处理价值占4203%,授粉价值占783%,生物控制价值占72%,食物和原材料生产价值占2226%,娱乐和文化价值占578%,其它如气体管理价值、土壤形成价值和栖息地价值低于5%。受各类草地生物群落分布广度和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强弱的综合影响,各类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贡献率有很大差异,其中,沼泽类对草地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率为5234%。温性草原类、热性草丛类、热性灌草丛类、低地草甸类和高寒草甸类对总服务价值的贡献分别在503%~774%之间,其余类型的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贡献率在5%以下。
[28] 谢永俊, 彭霞, 黄舟, . 2017.

基于微博数据的北京市热点区域意象感知

[J]. 地理科学进展, 36(9): 1099-1110.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9.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意象"研究对城市文化感知、城市管理与规划、旅游资源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产生了大量城市内包含有文本和地理位置等信息的社交媒体数据,涉及城市的各个区域,为开展城市意象的综合感知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以2016年北京市带位置签到的新浪微博数据为例,在空间聚类发现热点区域的基础上,采用词频—逆文件频率(TF-IDF)与文档主题生成模型LDA两类典型的文本分析的方法,挖掘城市不同热点区域的主题,以感知北京市不同热点区域的社会文化功能和人群行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热点区域高频主题词进行共词聚类分析,深度挖掘北京市的总体意象。研究表明,运用文本挖掘及地理大数据分析的城市意象研究方法,能及时感知人群在城市不同场所的活动、态度、偏好,从而揭示城市的社会文化及功能特征,是对刻画城市物质形态的城市意象五要素模型的重要补充。此外,以北京市热点区域为例的实证研究结果对现实中的城市特色传承与空间品质塑造等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Xie Y J, Peng X, Huang Z, et al.2017.

Image perception of Beijing's regional hotspots based on microblog data

. Progress in Geography, 36(9): 1099-1110. ]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9.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意象"研究对城市文化感知、城市管理与规划、旅游资源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产生了大量城市内包含有文本和地理位置等信息的社交媒体数据,涉及城市的各个区域,为开展城市意象的综合感知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以2016年北京市带位置签到的新浪微博数据为例,在空间聚类发现热点区域的基础上,采用词频—逆文件频率(TF-IDF)与文档主题生成模型LDA两类典型的文本分析的方法,挖掘城市不同热点区域的主题,以感知北京市不同热点区域的社会文化功能和人群行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热点区域高频主题词进行共词聚类分析,深度挖掘北京市的总体意象。研究表明,运用文本挖掘及地理大数据分析的城市意象研究方法,能及时感知人群在城市不同场所的活动、态度、偏好,从而揭示城市的社会文化及功能特征,是对刻画城市物质形态的城市意象五要素模型的重要补充。此外,以北京市热点区域为例的实证研究结果对现实中的城市特色传承与空间品质塑造等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9] 薛飞. 2016.

面向生态系统服务的北京中心地区水系廊道研究

[D]. 北京: 清华大学.

[本文引用: 1]     

[Xue F.2016.

Research on water system corridors in Beijing central area for ecosystem services

. Beijing, China: Tsinghua University. ]

[本文引用: 1]     

[30] 杨光梅, 李文华, 闵庆文, . 2007.

对我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局限性的思考及建议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7(1): 85-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07.01.0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自1997年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引入我国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呈现指数水平上升,但是研究的内容局限于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化评估,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现实有效性受到质疑。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需求,我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误区以及对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研究成果的思考,认为目前和日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可以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贡献的研究;二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现状的研究;三是生态系统服务退化原因和对策的研究,以丰富我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内容,并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提供基础和补充。

[Yang G M, Li W H, Min Q W, et al.2007.

Reflection on the limitation of ecological service studies in China and sugges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7(1): 85-91. ]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07.01.0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自1997年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引入我国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呈现指数水平上升,但是研究的内容局限于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化评估,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现实有效性受到质疑。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需求,我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误区以及对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研究成果的思考,认为目前和日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可以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贡献的研究;二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现状的研究;三是生态系统服务退化原因和对策的研究,以丰富我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内容,并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提供基础和补充。
[31] 鄢一龙, 吕捷, 胡鞍钢, . 2014.

整体知识与公共事务治理: 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五年规划

[J]. 管理世界, (12): 70-7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基于中国五年计划(规划)的实践,从国家治理的角度重新考察为何需要国家发展规划这一具有广泛争议的基础性问题。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运行所依赖的信息是分散的,中央计划面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国家计划是低效率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五年计划已经转变为运用整体知识的公共事务治理规划,形成了通过发展规划推动公共事务治理的机制。中国的实践表明,发展规划成为有效率制度安排的领域是基于整体知识的公共事务治理,而不是基于分散知识的微观经济活动安排。

[Yan Y L, Lv J, Hu A G, et al.2014.

Holistic knowledge and public affairs governance: Understanding the Five-year Plan in market economy

. Management World, (12): 70-78. ]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基于中国五年计划(规划)的实践,从国家治理的角度重新考察为何需要国家发展规划这一具有广泛争议的基础性问题。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运行所依赖的信息是分散的,中央计划面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国家计划是低效率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五年计划已经转变为运用整体知识的公共事务治理规划,形成了通过发展规划推动公共事务治理的机制。中国的实践表明,发展规划成为有效率制度安排的领域是基于整体知识的公共事务治理,而不是基于分散知识的微观经济活动安排。
[32] 张立伟, 傅伯杰. 2014.

生态系统服务制图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报, 34(2): 316-325.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30311039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学研究的前沿方向之一,生态系统服务制图是将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结果纳入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决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系统服务制图是根据决策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图评价方法,对特定时空尺度上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以及在各种自然-社会因素共同影响下生态系统服务的情景变化进行量化描述的过程。它最终为决策参与者提供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特征具体的、可视的量化描述,辅助决策者权衡利弊,最终制定出符合区域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共同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决策。综述了生态系统服务制图的内涵及其在辅助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的重点研究内容(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需求及权衡协同关系制图)及研究方法;并对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归纳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制图评价流程及未来重点的研究方向。

[Zhang L W, Fu B J.2014.

The progress in ecosystem services mapping: A review

. Acta Ecologica Sinica, 34(2): 316-325. ]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30311039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学研究的前沿方向之一,生态系统服务制图是将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结果纳入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决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系统服务制图是根据决策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图评价方法,对特定时空尺度上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以及在各种自然-社会因素共同影响下生态系统服务的情景变化进行量化描述的过程。它最终为决策参与者提供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特征具体的、可视的量化描述,辅助决策者权衡利弊,最终制定出符合区域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共同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决策。综述了生态系统服务制图的内涵及其在辅助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的重点研究内容(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需求及权衡协同关系制图)及研究方法;并对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归纳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制图评价流程及未来重点的研究方向。
[33] 赵文武, 刘月, 冯强, . 2018.

人地系统耦合框架下的生态系统服务

[J]. 地理科学进展, 37(1): 139-151.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8.01.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是连接自然环境与人类福祉的桥梁,是人地系统耦合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在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与人地系统耦合研究框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因素、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流动与需求等研究前沿,提出了未来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重点领域。主要研究结论认为:(1)国际生态系统服务模型发展迅速,SAORES模型是中国生态系统服务模型优化与参数本地化的突出代表;(2)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具有相对复杂的时空尺度,权衡分析的前提是辨析不同尺度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服务的作用机制;(3)自然因素是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布的基础,土地利用能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社会经济因素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差异;(4)为明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耦合关系,需进一步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流的运移路径;(5)未来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需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征和机制分析、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流动与需求研究、生态系统服务的动态评价集成与优化、生态系统服务与人地系统耦合、生态系统服务与大数据集成等。

[Zhao W W, Liu Y, Feng Q, et al.2018.

Ecosystem services for coupled human and environment systems

. Progress in Geography, 37(1): 139-151. ]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8.01.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是连接自然环境与人类福祉的桥梁,是人地系统耦合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在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与人地系统耦合研究框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因素、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流动与需求等研究前沿,提出了未来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重点领域。主要研究结论认为:(1)国际生态系统服务模型发展迅速,SAORES模型是中国生态系统服务模型优化与参数本地化的突出代表;(2)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具有相对复杂的时空尺度,权衡分析的前提是辨析不同尺度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服务的作用机制;(3)自然因素是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布的基础,土地利用能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社会经济因素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差异;(4)为明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耦合关系,需进一步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流的运移路径;(5)未来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需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征和机制分析、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流动与需求研究、生态系统服务的动态评价集成与优化、生态系统服务与人地系统耦合、生态系统服务与大数据集成等。
[34] 郑华, 李屹峰, 欧阳志云, . 201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管理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报, 33(3): 702-710.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20528078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生态系统给人类提供了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两个方面的多种服务功能,这些服务功能的可持续供给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认知走向管理实践面临着严峻挑战,包括:定量测度、多种服务功能权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尺度关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政策设计的结合。针对这些难点,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度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福祉的关系;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规划;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补偿机制。为了进一步推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管理实践,应该进一步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供给的理论研究;增加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结果表达的多样性;增加与社会学、经济学、人口统计学等领域跨学科研究;进一步探索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结果如何运用到管理决策中,促进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Zheng H, Li Y F, Ouyang Z Y, et al.2013.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management

. Acta Ecologica Sinica, 33(3): 702-710. ]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20528078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生态系统给人类提供了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两个方面的多种服务功能,这些服务功能的可持续供给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认知走向管理实践面临着严峻挑战,包括:定量测度、多种服务功能权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尺度关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政策设计的结合。针对这些难点,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度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福祉的关系;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规划;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补偿机制。为了进一步推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管理实践,应该进一步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供给的理论研究;增加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结果表达的多样性;增加与社会学、经济学、人口统计学等领域跨学科研究;进一步探索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结果如何运用到管理决策中,促进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35] 郑景明, 罗菊春, 曾德慧. 2002.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进展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4(3): 103-109.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1522.2002.03.022      URL      摘要

该文对森林生态系统管理这一新兴科学的起源、定义、特征、内涵做 了简要介绍,同时对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的五个热点研究领域进行了综述和简评.①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讨论了不同角度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和不同层次上的 生态系统健康的内容及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困难所在;②关于森林生物多样性,探讨了森林结构复杂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老龄林结构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意义和作 用,以及如何通过经营调整结构促进生物多样性;③关于森林经营的景观规划,描述了进行景观规划的途径、理论和模型,并对三种概念模型进行了介绍;④关于森 林经营的替代技术体系,介绍了模拟自然干扰设计替代技术体系的原理,分析了替代经营技术体系产生的原因和有关最新技术研究进展;⑤关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讨论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基本内容和评价在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的重要意义.该文指出,生态系统管理科学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表现出多学科、多尺度、适应性机制 等超越传统学科的时代特征.

[Zheng J M, Luo J C, Zeng D H.2002.

Review of researches in forest ecosystem management

.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4(3): 103-109. ]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1522.2002.03.022      URL      摘要

该文对森林生态系统管理这一新兴科学的起源、定义、特征、内涵做 了简要介绍,同时对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的五个热点研究领域进行了综述和简评.①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讨论了不同角度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和不同层次上的 生态系统健康的内容及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困难所在;②关于森林生物多样性,探讨了森林结构复杂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老龄林结构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意义和作 用,以及如何通过经营调整结构促进生物多样性;③关于森林经营的景观规划,描述了进行景观规划的途径、理论和模型,并对三种概念模型进行了介绍;④关于森 林经营的替代技术体系,介绍了模拟自然干扰设计替代技术体系的原理,分析了替代经营技术体系产生的原因和有关最新技术研究进展;⑤关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讨论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基本内容和评价在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的重要意义.该文指出,生态系统管理科学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表现出多学科、多尺度、适应性机制 等超越传统学科的时代特征.
[36] 钟赛香, 曲波, 苏香燕, . 2014.

从《地理学报》看中国地理学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

[J]. 地理学报, 69(8): 1077-109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分别从成长趋势、关键词、文献作者和研究机构等不同侧面对《地理学报》创刊以来至2013年3月中旬刊载的4420篇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基于地理学三分法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技术等主要分支研究以及地理总论进行探讨,旨在揭示代表中国地理学界最高学术水平的《地理学报》其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①《地理学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中国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②《地理学报》年发文量存在显著差异,其波动起伏与中国历史的大事件紧密相关;③《地理学报》虽为综合性期刊,但自然地理研究一直占绝大多数;④《地理学报》具有较为稳定的学术研究队伍,老学者居多,需要进一步培养新的学科带头人;⑤《地理学报》具有较强集聚效应,中国地理学研究主体和研究内容具有明显区域性。

[Zhong S X, Qu B, Su X Y, et al.2014.

Progress in Chinese geography research reflected from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during 1934-2013: A bibliometrics analysis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9(8): 1077-1092. ]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分别从成长趋势、关键词、文献作者和研究机构等不同侧面对《地理学报》创刊以来至2013年3月中旬刊载的4420篇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基于地理学三分法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技术等主要分支研究以及地理总论进行探讨,旨在揭示代表中国地理学界最高学术水平的《地理学报》其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①《地理学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中国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②《地理学报》年发文量存在显著差异,其波动起伏与中国历史的大事件紧密相关;③《地理学报》虽为综合性期刊,但自然地理研究一直占绝大多数;④《地理学报》具有较为稳定的学术研究队伍,老学者居多,需要进一步培养新的学科带头人;⑤《地理学报》具有较强集聚效应,中国地理学研究主体和研究内容具有明显区域性。
[37] Costanza R, D'Arge R, de Groot R, et al.1997.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 and natural capital

[J]. Nature, 387: 253-260.

https://doi.org/10.1038/387253a0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The services of ecological systens and the natural capilal stocks that produce them are critical to the functiouing of the Erarth's life-support system.They contribule to human welfare.both direetly and indireetly,and therefore represent part of the totaleeononic value of the planet.We have estimated the eurrent biosphere.the value(most of which is ontside the market)is estimated to be in the range of USS16-54trillion(1012)per year,with an average of USS33 trillion per year.Because of the nature of the uncertainties,this must be considered a mininum estimate.Global gross national produet total is around USS18 trillion per year.
[38] Costanza R, de Groot R, Braat L, et al.2017.

Twenty years of ecosystem services: How far have we come and how far do we still need to go

[J]. Ecosystem Services, 28: 1-16.

https://doi.org/10.1016/j.ecoser.2017.09.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It has been 20 years since two seminal publications about ecosystem services came out: an edited book by Gretchen Daily and an article in Nature by a group of ecologists and economists on the value of the world ecosystem services. Both of these have been very highly cited and kicked off an explosion of research, policy,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idea,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journal.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history leading up to these publications and the subsequent debates, research, institutions, policies, on-the-ground actions, and controversies they triggered. It also explores what we have learned during this period about the key issues: from definitions to classification to valuation, from integrated modelling to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and governance innovation. Finally, it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In particular, it points to the weakness of the mainstream economic approaches to valuati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t concludes that the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s of ecosystem services to the sustainable wellbeing of humans and the rest of nature should be at the core of the fundamental change needed in economic theory and practice if we are to achieve a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to a sustainable and desirable future.
[39]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2005.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M].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本文引用: 3]     

[40] Sapir E.2004.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M]. New York: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58-76.

[本文引用: 1]     

[41] Sutherland W J, Armstrong B S, Armsworth P R, et al.2006.

The identification of 100 ecological questions of high policy relevance in the UK

[J].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43(4): 617-627.

https://doi.org/10.1111/j.1365-2664.2006.01188.x      URL      [本文引用: 1]     

[42] Whorf B L, Carroll J B.1956.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34-159.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