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2018 , 37 (9): 1171-1185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8.09.002

研究综述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图谱分析

陈晓红, 周宏浩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25

Research hotspots and prospects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based on visual knowledge mapping

CHEN Xiaohong, ZHOU Honghao

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收稿日期: 2017-10-16

修回日期:  2018-03-12

网络出版日期:  2018-09-28

版权声明:  2018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杂志 版权所有

基金资助:  2016年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基地专项)(JD2016014)2016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6JBL01)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青年学者支持项目(SYQ2014-06)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陈晓红(1978-),女,山东日照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规划、区域协调发展,E-mail: chenxh440@163.com

展开

摘要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已成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前沿领域。基于1999-2016年WOS和CNKI数据库中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关研究主题的文献样本数据,利用Excel、SPSS和CiteSpace软件,通过学科共现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突现词探测、关键词共现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等,系统梳理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基础、现状热点与发展动态,结果显示:①研究前沿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单一要素逐渐走向多要素综合研究,由单向作用逐步转向系统间和系统外部的相互作用研究;②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气候变化、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已成为近期研究热点;③国内相关研究缺乏在多尺度视角下利用新技术集成方法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最后,提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基本格局—过程—机理、跨区域的多尺度研究、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与优化调控、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 城市化 ; 生态环境 ; 研究热点 ; 前沿展望 ; CiteSpace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in the study of regional human-environ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data of research topics related to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trieved from Web of Science (WoS) and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databases from 1999 to 2016 and using Excel, SPSS, and CiteSpace software, this study drew the visual knowledge maps based on co-occurrence analysis, co-citation analysis, detection of burst terms, keywords co-occurrence analysis, and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 (1) The research frontiers gradually moved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single factors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to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f multi-factors, and shifted from single effect to interactions within and between systems. (2)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urbanization, land use change, ecosystem services,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 patterns, and eco-environmental effect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recent research. (3) There is a lack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the use of integrated methods of new technologies in a multi-scale perspective. Finally, we present the prospects of future study, which include research on the patterns-processes-mechanism of the relationship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ransregional multi-scale research, environmental effect of urbaniz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formation and regul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se prospects and reviews would help to offer revelation and reference for relevant research in China.

Keywords: urbanization ; ecological environment ; research hotspots ; prospect ; CiteSpace

0

PDF (8445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陈晓红, 周宏浩.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图谱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9): 1171-1185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8.09.002

CHEN Xiaohong, ZHOU Honghao. Research hotspots and prospects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based on visual knowledge mapping[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8, 37(9): 1171-1185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8.09.002

1 引言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正在加深,地球已经进入了人类纪(Crutzen, 2002)。无论是作为中国地理学核心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还是西方学术界推崇的社会—生态系统均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的综合课题(陆大道等, 1998; Folke, 2006)。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许学强等, 2009),城市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刘耀彬, 宋学锋, 2005),且正在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现实或潜在的威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方创琳等, 2016)。中国城市化起步较晚,1949年城市化率仅为17.43%,改革开放后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2011年城市化率首次超过50%(罗媞等, 2014),有预测表明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12%(孙东琪等, 2016),可见中国城市化已经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如何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重大现实问题。鉴于以前的城市发展只强调城市数量和规模,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陈晓红等, 2016),城市化发展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深入探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也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以往相关研究成果中,主要代表性综述(张理茜等, 2010; 罗媞等, 2014)多建立在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归纳和总结基础上,未引入计量方法;Li等(2014)则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从城市化文献视角对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研究在成果、领域、主题与理论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文献计量方法在分析研究内容、方法和热点趋势上表现出一定优势,它可以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揭示特定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张文英等, 2016)。Bodman(2010)用H指数对学者作出评价,Zhuang等(2013)探究了学科发展趋势、研究热点与兴趣领域;地理学界也有一些学者对地理学分支领域(李琬等, 2014)、地理类期刊(李钢等, 2016)等进行了计量研究,但现有研究多局限于载文数量、作者分布、研究机构、期刊联系等方面。借鉴已有综述研究成果,本文试图利用知识可视化图谱、文献计量方法与传统文献梳理相结合的方法,厘清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以此推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向国际化、纵深化与多元化发展。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采集

数据选自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SCI和SSCI来源)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数据库(CNKI)(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检索时间为2017年03月31日,检索时段为1999-2016年,WOS中检索条件以主题=“urbanization*”并含“‘ecology*’或者‘environment*’”;中国的镇和市都属于城市型居民点,“城市化”与“城镇化”含义相同(许学强等, 2009)。CNKI中则以主题=“‘城市化’并含‘生态环境’”或者“‘城镇化’并含‘生态环境’”进行检索。为了保证分析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对检索结果去重、整理,删除简讯、期刊会议征稿及无作者等文献;最终筛选出7076篇WOS和CNKI来源的研究相关文献样本,通过文献管理中心输出格式为download_*.txt。

2.2 研究工具与方法

CiteSpace软件的基本原理是分析信息知识单位的相似性及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绘制不同类型的科学知识图谱,用来探测和可视化学科演化路径、发展前沿与研究热点(Chen, 2006; Chen et al, 2010)。以WOS和CNKI两大数据库的载文数据为数据源,利用Excel、SPSS和Citespace软件统计并绘制出学科、共被引和关键词可视化图谱(图1),将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分析结果作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热点领域、知识基础与前沿、发展趋势分析的重要参考依据,并运用传统的文献梳理分析方法,梳理与剖析相关度较高文献的研究内容及观点,从研究尺度、视角、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揭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动态,为探寻未来研究方向和趋势提供参考与建议。

图1   1999-2016年的总发文量及CNKI学科分类

Fig.1   Annual published articles and their subject category based on CNKI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1999-2016

2.3 总体特征

根据文献的发文量年度分布统计和学科分类可视化图谱(图1图2),形成了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领域的初步认知。总体上,1999-2016年期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量呈稳步增长趋势;从论文增长率来看,年均增长率为19%,且不同年份之间有较大波动,这充分说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文献规模和影响力均有所提升,受关注度近年来呈现出稳定的总体增长态势。从相关研究的学科分类来看,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自然科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环境科学、经济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生物科学及历史、地理等领域也有分布。国际上则以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为主要相关学科,其次为水资源学、商业经济、城市研究、地理科学及工程技术等学科,其中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水资源学、商业经济和城市研究等领域联系较为紧密。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性学术研究领域,它包含了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建筑科学、资源科学和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特点,借用多学科的交叉理论来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问题已成为主要趋势,同时也符合该研究领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图2   基于WOS的学科共现可视化图谱

Fig.2   Mapping of the articles' subject category based on Web of Science (WOS)

3 国际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

研究前沿代表了某个时期学科的新增长点或者某个研究领域新趋势,施引文献形成了研究前沿,而知识基础则是由被引文献组成的,通过引文关系相连接,知识基础是研究前沿在文献中引用和共被引的轨迹(刘则渊等, 2008)。文献共被引分析体现了被一篇文献同时引用的参考文献之间的结构关系,对共被引网络聚类中聚类及关键节点的分析可以揭示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知识基础和研究前沿的演化特征,以及在演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文献(刘则渊等, 2008; 陈悦等, 2014)。

3.1 研究前沿特征与知识基础

基于Citespace绘制的文献共被引可视化知识图谱(图3),本文梳理了1999-2016年国际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前沿演化特征与知识基础。网络聚类图谱分析结果显示,该研究领域有5个主要聚类:

图3   1999-2016年基于WOS的文献共被引网络聚类图谱
注:软件设置时间切片为2 Years Per Slice; 节点类型为Cited Reference; 阈值选择标准为Select top 20% most cited items from each slice; 网络裁剪为寻径网络算法; 此外为默认设置。

Fig.3   Clustering map of the articles' co-citation network based on Web of Science (WOS), 1999-2016

(1) 聚类#0(urban ecological system)聚焦于城市化对生态系统及其内部各个要素的影响。Buyantuyev等(2009)基于遥感影像从多尺度视角揭示了城市化对生态景观的影响;Jenerette等(2010)分析了全球120个城市的景观结构变化,通过模拟发现城市景观的同质性趋势明显;Ramirez等(2014)探讨了热带城市活动和相关基础设施对流域中水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及其时空变化。该聚类的知识基础源于Grimm等(2008)Seto等(2012)对城市化与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Grimm等研究了全球变化与城市生态的相互影响,提出将自然与社会科学相结合来探讨城市地区的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Seto等探讨了城市扩张对生物多样性和碳汇的直接影响。

(2) 聚类#1(area)主要关注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气候、植被等)响应。Wang等(2013)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气候对城市化扩张的响应与反馈;Berland(2012)研究了长期城市化背景下树冠覆盖的变化;Nagendra等(2012)等利用遥感影像分析了城市植被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以下几位学者对这一研究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Mckinney(2006)认为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许多郊区和城市的边缘栖息地被本地物种所占据,导致物种作出同质化的响应,物种多样性和丰度的维护至关重要;Alberti(2005)指出城市生态系统存在社会、经济、制度和环境要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不同的城市模式会产生不同的生态环境响应。

(3) 聚类#2(governance)聚焦于城市化过程中的水资源管理。Fratini等(2012)提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水资源管理复杂性过程的概念框架,用于推动城市化的可持续性。Walsh等(2016)从城市水土资源管理视角研究了流域生态系统对城市化响应的变异性;Aryal等(2016)基于SWM模型用高分辨率数据分析与建模方法,通过流域不透水面积研究城市化对潜在水文过程的影响,以优化水资源管理。这一研究主题的知识基础源于Brown等(2009)提出的宏观尺度上支撑城市水资源转型政策和城市规模基准发展的研究框架。

(4) 聚类#3(CO2 emission)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与CO2排放间的关系研究。Azam等(2016)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和最小二乘法估计了城市化对CO2排放的影响;Wang等(2016)对金砖国家城市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面板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Sheng等(2016)运用STIRPAT模型测度了城市化对CO2排放的长期和短期影响。这一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是Poumanyvong等(2010)Martínez-Zarzoso等(2011)对城市化与CO2排放量关系的计量分析。

(5) 聚类#4(landscape)重点从景观生态学视角研究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Burton等(2008)通过对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梯度沿线景观特征与木本植物多样性的研究,考察了城市化对河岸森林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Pennington等(2010)研究了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局部变化对河岸植被群落的影响,Wang等(2001)从多空间尺度视角考察了城市土地利用与流域生境之间的关系。该聚类的知识基础源自Walsh等(2005)对城市河流综合症的描述,探讨了城市流域的环境驱动机制和生态恢复方法。

近20年来,国际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领域从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单一要素的影响,如水、土、大气、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逐渐走向生态系统的多要素综合研究;由单向作用,如城市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化对植被群落的影响,逐步转向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和系统外部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而且存在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致力于同一研究脉络的学术领域,从侧面反映该研究领域在不同发展阶段研究前沿的演化特征。

3.2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在CiteSpace中运用引文的突现词探测(Citation Burst)算法,得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领域的突现词图谱(图4),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标题、摘要、关键词等的词频增长率来确定哪些是热点词汇,从而识别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陈悦等, 2014)。

图4   基于WOS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中的突现词

Fig.4   Burst terms i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sed on Web of Science (WoS)

1999-2001年的突现词为水质(water quality)和物种丰度(species richness)。Ferreira等(2016)从季节和暴雨事件变化角度探讨不同城市化格局对水质的影响。关于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有学者通过微观视角针对城市化对鸟类等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度、栖息地和生境等造成的影响展开研究(Filippi-Codaccioni et al, 2008)。

2005-2007年突现词包括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城市环境(urban environment)和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该时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子系统的关系研究成为热点。如城市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格局影响、森林土壤对城市化梯度的响应以及大都市区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和流域水文情况的影响等(Pouyat et al, 2008; Li B J et al, 2016; Remondi et al, 2016)。

2008-2009年突现词有:城市扩张(urban expansion)、土地利用变化/覆被(land use change/cover)与城市化梯度(urbanization gradient)。这一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受到重点关注。如流域尺度下土地利用变化与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和城市化梯度下CO2浓度的空间格局及其与景观结构的关系等(Liu et al, 2014; Delphin et al, 2016; Pan et al, 2016)。

2011年后,城市发展(urban development)、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和快速城市化(rapid urbanization)为突现词。这一时期学者们重点关注了城市化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多应用长时间序列、多尺度的数据与数学模型对其进行仿真模拟研究:Zhang等(2011)利用TOPSIS模型和线性规划函数分析与模拟了城市发展与流域边界内水环境变化之间的协调关系;Lei等(201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度模型分析了水土资源与绿洲城市发展的耦合特征与时空变化;Li T H等(2016)运用遥感影像和L-THIA模型分析了快速城市化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非点源污染物的影响;Demuzere等(2014)探讨了绿色城市基础设施在不同类型的城市气候环境中的作用途径。

4 国内研究热点与知识基础

4.1 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了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图5),图谱中显示的节点大小表示出现频次的多少,节点之间的连线反映了不同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对关键节点文献的研读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相关研究的现状与热点。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领域,“城市化”“生态环境”和“城镇化”共现频次最高,存在明显的关键领域并得到很多学科的关注;其次是“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土地利用变化”“GIS”“生态足迹”等。

图5   基于CNKI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Fig.5   Map of co-occurrence based on keywords,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2006-2016

对关键词图谱中重要节点文献研读发现:研究热点内容主要体现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系统耦合研究,如交互胁迫过程关系与作用、耦合效应与机理、响应关系与和谐度、模拟预测与调控机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包括城市化的生态环境响应和生态环境对城市化发展的约束作用;城市化(或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等。主要研究方向多集中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系统耦合研究,其他研究内容相对分散,需按研究尺度、视角与方法对其进行总结整理(表1)。

表1   基于CNKI的研究尺度、视角与方法

Tab.1   Scales, perspectives, and methods of study based on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尺度、视角与方法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研究尺度① 按城市化内容与类型分为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边缘区、半城市化地区等
② 按地域范围及行政区划分为中国、区域(如东北地区、干旱区等)、城市群(如珠三角地区、中原城市群等)、省级(河南省等)、地市级(西安市等)、县域等
研究视角系统科学(系统耦合)、可持续发展、协调理论、景观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生态足迹理论、生态位理论、模糊数学理论等
研究方法指标体系法(内涵与方法)、权重系数法(熵权法、AHP等)、多元统计方法(主成分分析等)、地理信息技术方法(RS、GIS等)、计量数学模型(耦合协调度等)、预测模拟(SD、BP)等

新窗口打开

4.1.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研究

系统耦合本是物理学名词,现今研究主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学科交叉性使得系统耦合备受农业科学、生物科学及生态学和地理学的关注。耦合是指2个及以上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地理学者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称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陈晓等, 2013)。关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研究,一些学者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动态计量分析及系统耦合分析等方法,探究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的交互作用与响应程度(乔标, 方创琳, 李铭, 2005; 刘耀彬, 2008),总结其耦合规律、时空阶段特征,并实证分析其形成机制与模拟调控。人地关系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活动的最终目标和努力方向。近年来,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已成为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热点内容,相关研究主要从系统科学视角探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定量关系研究、调控机制与预测模拟。

新型城镇化内涵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主要内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已成为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研究课题(王富喜等, 2013)。目前关于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研究多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从经济学、生态文明等视角展开(沈清基, 2013);定量分析多用耦合协调模型(张引等, 2016)、生态效率模型(蔡洁等, 2015)等方法进行研究。从长期发展来看,亟待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加入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视角,开展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内涵及关系的定量分析研究。

4.1.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

后工业时代的来临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经受着生态环境压力带来的考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包括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响应和生态环境对城市化发展的约束作用两大主要研究内容。关于城市化的生态环境响应,国内相关研究多注重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响应研究,从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角度展开,如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效应(方创琳等, 2004)、生态风险(孙心亮等, 2006)、生态预警(符娟林等, 2008)、生态安全(熊勇等, 2014)及生态足迹(李炳意等, 2016)等。生态环境系统对城市化具有约束作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要以适度的城市化发展为前提,才能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金杰等, 2014)。生态环境对城市化发展的约束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系统及其各要素,如生态系统、水资源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约束下的城市化发展研究,已成为当前学术界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4.1.3 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交互作用的空间承载,土地利用的变化过程是城市化过程的主要表现,它直接促使了地表景观的演变和生态系统服务与结构改变,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产力产生较大影响(阳文锐等, 2013)。近年来,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加速推动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引起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和生态过程发生明显改变。有关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主要从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土地利用视角展开,涉及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张杨等, 2011)、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冯荣光等, 2014)、演变的驱动力与预测研究(解修平等, 2013),城市扩展过程中的景观空间生态风险评估(李景刚等, 2008)、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功效评价方法(阳文锐等, 2013)等;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遥感和GIS技术、相关性与敏感度分析(胡浩等, 2012)、风险评价模型(虞燕娜等, 2016)和模拟预测模型等(张勇荣等, 2012)。

4.2 知识基础分析

4.2.1 建立文献共被引矩阵

文献被引更能说明作者及其文献在该领域内的学术水平和知识基础,选择本项研究主题高被引频次的重要文献作为共被引分析的文献及引文来源,参考邱均平等(2010)的研究,选择被引频次大于50次的高被引文献,限于篇幅,只列出被引频次排名前5的文献(表2)。

表2   被引频次大于50次的文献列表(部分)

Tab.2   A partial list of articles being cited for more than 50 times

文献代码被引频次文献题目
A1735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黄金川等, 2003)
A2556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刘耀彬, 李仁东, 宋学锋, 2005a)
A3493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刘耀彬, 李仁东, 宋学锋, 2005b)
A4316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乔标, 方创琳, 2005)
A5274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标准及其评价模型研究(刘耀彬, 李仁东, 张守忠, 2005)

新窗口打开

4.2.2 文献共被引分析

利用SPSS 22.0软件,测度方法选择平方欧氏距离,标准化方法选择Z-score,最终形成多维尺度分析感知图谱(图6)。其中Stress=0.22171,RSQ=0.77914,RSQ值>0.6,说明拟合效度表现较好。结合多维尺度分析感知图和对应的文献内容分析可知:第一象限有三类文献分布,A14和A16这一类研究主要根据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内涵,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来情景模拟二者之间的关系;A11、A12、A26和A27这一类研究主要进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胁迫、耦合理论与规律性探讨;A1、A3、A4、A8、A13这一类主要研究内容是运用耦合模型来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作用关系。第二象限只有A10和A21,二者都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协调发展模型进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可归为一类。第三象限A18和A25为一类,这2篇文献中,一篇是综述文章,另一篇是定性研究,主要从理论视角来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响应。第四象限A6和A15为一类,分别运用定量(RS与GIS结合)与定性方法探讨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

图6   基于共被引矩阵的多维尺度分析图

Fig.6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 based on co-citation matrix

5 国内外对比分析及存在问题

5.1 国内外对比分析

(1) 在研究内容方面,由于处于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国内与国际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内容有显著差异,体现了国内相关研究的发展特色。从国内研究成果来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时空格局、机制与调控路径研究,城市化的生态环境约束响应和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国际上则以城市化对生态系统及其内部各个要素的影响、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响应、城市化过程中的水资源管理、城市化与CO2排放的关系以及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影响为主要内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景观变化与生态环境、能源问题等成为近期研究关注的热点。

(2) 在研究尺度方面,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选择与行政区划具有较高重合度的全国、大区域、城市群、省、市、县等尺度研究,有利于揭示其宏观特征,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国际相关研究则更倾向于全球区域大尺度和城市内部小尺度,全球以及跨国的大区域尺度研究,国际上城市内部小尺度的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城市范围内的微观社区研究能够从细微且具有典型重大意义的表面现象来解释背后复杂深刻的形成机理,微观研究不仅为理论创新奠定基础,而且能够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需要;主要关注全球化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城市内部社区尺度的研究已然兴起,主要关注小尺度下“人”为主体的实际问题。

(3) 在研究导向方面,国内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在重点服务于国家发展与“经世致用”的实践导向背景下,特别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冷疏影, 2016),为国民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国际上相关研究在“问题导向”背景下将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但总体上更加注重解释现象存在的原因和在此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5.2 国内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缺乏多尺度的研究视野。研究视野大多局限于大区域、城市群等尺度的宏观研究,对全球变化视角下的中国以及城市内部等多尺度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关注不够,且鲜有关注国外区域的相关研究,既影响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生态环境问题改善,又不利于深化中国城市化发展特色相关的研究及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2) 跨学科综合性研究不足。城市化对人类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涉及多种自然、人文要素的综合作用与过程机制。目前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更加需要包括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经济学与社会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以实现对人地关系这一复杂现象的系统认识。在跨学科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多学科参与的广度和交叉研究的深度。

(3) 新技术方法的综合集成研究不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需要多学科综合、多角度的分析和多种实现手段的结合。当前对“3S”技术、地理空间可视化技术、系统模拟仿真等新技术方法运用较少,缺乏传统方法与新技术手段的综合集成。缺少长时间序列的实际调查、观测数据,对微观尺度的要素时空间变化特征解释力欠缺,难以揭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多重复杂反馈关系,对组织机理及变化机制难以刻画,建构普遍性的理论较为困难。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无序蔓延、土地利用不合理、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严峻,城市化、城市空间形态和扩张模式变得更加复杂,城市化进程有必要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并保证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本文数据选自WOS和CNKI数据库,借助Excel、SPSS和CiteSpace软件,运用可视化知识图谱和多元统计分析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研究前沿、热点及发展动态进行了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复杂性使单一学科的研究具有明显弱势,多学科交叉性研究趋势明显;②国际上研究前沿与热点领域涉及城市化对生态系统及其内部各个要素的影响、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响应、城市化过程中的水资源管理、城市化与CO2排放的关系和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等;国内则包括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等;③随着现代化与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新的技术方法,如计量模型、数据库、3S技术、复杂数学模型及仿真模拟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综合交叉融合研究提供高效准确的技术支持。

6.2 研究展望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作为人地关系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虽然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中人地系统的综合性、区域性、交叉性等特色尚未充分体现。未来需要在人地关系框架内开展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基本格局—过程—机理,跨区域的多尺度研究、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与优化调控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深入研究(图7)。

图7   总体研究思路及框架路线图(修改自方创琳等, 2016)

Fig.7   General guideline and framework for research (modified from Fang et al, 2016)

(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格局—过程—机理。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有差异性,同时也存在着交互流动的依赖性,区域间互补、资源交换或要素流动,存在着自然地域与人文地域的相互交叉格局。目前,对地表生态环境的时空间结构、演化过程、演变机理、地域分异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和适应关注尚少。地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地理数据的获取与分析更加便捷,强化了空间分析与解释能力。未来应围绕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关联性、时空格局、演化机理及其作用机制,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效率、质量与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等相互关系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2) 跨区域的多尺度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研究尺度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全球变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全球、跨国区域到国家内部的局部地区、行政单元、流域单元、社区的跨尺度联系与相互作用趋势明显,时空尺度的系统间相互嵌套、相互影响。今后,可利用网络分析、流分析以及价值链分析等方法考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跨尺度问题,涉及社区—地区—国家跨地域尺度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及交互作用,多尺度多因素作用下城市化的生态环境响应,不同尺度多重扰动下的演变路径、转换与传递效应,城乡梯度上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要素间相互作用与组织,大区域尺度背景下微观单元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等研究。

(3) 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在快速城市化、经济与环境剧烈变化等复杂的背景下,新的人地关系要求适时调整城市化发展策略。为了适应新的人地关系变化与调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必然产生交互影响关系,亟待整合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复杂和隐含的交互耦合机制。未来,应该结合城市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结构、功能变化的过程,考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服务价值、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等,分析城市化不同组成要素对生态环境系统的感知、利用强度、消耗与排放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制度因素约束下的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变化的响应等。

(4)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与优化调控。近年来,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可持续性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需要综合集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加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与调控研究,包括:城市化的关键生态环境压力诊断、城市化过程中多重生态环境压力间的相互作用与响应过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不同调控模拟方式下系统要素的协同效应与尺度效应等研究。

此外,地域间的特征差异决定了不同区域间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各不相同,未来研究要注重拓宽不同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把握典型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内涵、现状与基本特征,深入研究作用机理、综合评价与优化调控,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关系研究转向系统性、整体性的规律与机制研究,形成不同地域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蔡洁, 夏显力, 李世平. 2015.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区域生态效率研究: 以山东省17地市面板数据为例

[J]. 资源科学, 37(11): 2271-227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而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污染、生态效率低下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选用山东省17地市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基于BC<sup>2</sup>-DEA测算了纯技术条件下的区域生态效率,立足新型城镇化视角,构建了区域生态效率与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比重、环保财政投入、万元GDP能耗的STIRPAT模型,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和区域生态效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和区域生态效率呈U型关系,半岛地区和鲁中地区的大部分城市处于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鲁西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生态效率呈线性关系,区域生态效率随城镇化水平的上升而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环保财政投入和万元GDP能耗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生态效率。

[Cai J,Xia X L,Li S P.2015.

Regional eco-efficienc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new urbanization according to panel data for 17 cities in Shandong

[J]. Resources Science, 37(11): 2271-227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而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污染、生态效率低下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选用山东省17地市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基于BC<sup>2</sup>-DEA测算了纯技术条件下的区域生态效率,立足新型城镇化视角,构建了区域生态效率与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比重、环保财政投入、万元GDP能耗的STIRPAT模型,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和区域生态效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和区域生态效率呈U型关系,半岛地区和鲁中地区的大部分城市处于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鲁西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生态效率呈线性关系,区域生态效率随城镇化水平的上升而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环保财政投入和万元GDP能耗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生态效率。
[2] 陈晓红, 万鲁河. 201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脆弱性与协调性作用机制研究

[J]. 地理科学, 33(12): 1450-1457.

Magsci      摘要

<p>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受到人类活动高强度干扰,要实现耦合的协调发展与脆弱性的减少需要一定内外力的强力支撑。在阐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脆弱性与协调性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协调性与脆弱性是在自然条件与孕灾环境、人口素质与城市文明、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与管理科学、系统自身的恢复力等多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发展的。通过挖掘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脆弱性与协调性之间的的宏观作用机制,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为提高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科学参考。</p>

[Chen X H, Wan L H.2013.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s for the coordination and vulnerability between regional urban and eco-environment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3(12): 1450-1457.]

Magsci      摘要

<p>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受到人类活动高强度干扰,要实现耦合的协调发展与脆弱性的减少需要一定内外力的强力支撑。在阐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脆弱性与协调性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协调性与脆弱性是在自然条件与孕灾环境、人口素质与城市文明、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与管理科学、系统自身的恢复力等多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发展的。通过挖掘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脆弱性与协调性之间的的宏观作用机制,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为提高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科学参考。</p>
[3] 陈晓红, 张文忠, 张海峰. 2016.

中国城市空间拓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以261个地级市为例

[J]. 地理科学, 36(8): 1141-1147.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8.003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地普遍出现了以低价出让农业用地,盲目投资房地产及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兴建新城区为主要特征的城市蔓延现象。造成这种城市建成区低密度无序扩张的原因,除了不规范的城市用地转化机制外,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不当认识。以全国261个地级市为例,基于1990~2010年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客观分析了中国城市土地蔓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住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外商投资(FDI)、房地产泡沫效应等因素后,城市现有建成区面积及其扩展幅度与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并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单纯追求城市建成区规模扩张并不能直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p>

[Chen X H, Zhang W Z, Zhang H F.2016.

The relations of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261 prefecture-level cities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6(8): 1141-1147.]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8.003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地普遍出现了以低价出让农业用地,盲目投资房地产及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兴建新城区为主要特征的城市蔓延现象。造成这种城市建成区低密度无序扩张的原因,除了不规范的城市用地转化机制外,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不当认识。以全国261个地级市为例,基于1990~2010年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客观分析了中国城市土地蔓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住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外商投资(FDI)、房地产泡沫效应等因素后,城市现有建成区面积及其扩展幅度与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并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单纯追求城市建成区规模扩张并不能直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p>
[4] 陈悦, 陈超美, 胡志刚. 2014.

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64-88.

[本文引用: 2]     

[Chen Y, Chen C M, Hu Z G.2014.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analyzing a citation space

[M].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64-88.]

[本文引用: 2]     

[5] 方创琳, 黄金川, 步伟娜. 2004.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约束下城市化过程及生态效应研究的理论探讨

[J]. 干旱区地理, 27(1): 1-7.

[本文引用: 1]     

[Fang C L, Huang J C, Bu W N.2004.

Theoretical study on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ecological effect with the restriction of water resource in arid area of Northwest China

[J]. Arid Land Geography, 27(1): 1-7.]

[本文引用: 1]     

[6] 方创琳, 周成虎, 顾朝林, . 2016.

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解析的理论框架及技术路径

[J]. 地理学报, 71(4): 531-550.

[本文引用: 3]     

[Fang C L, Zhou C H, Gu C L, et al.2016.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interactive coupled effects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in mega-urban agglomeration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71(4): 531-550.]

[本文引用: 3]     

[7] 冯荣光, 林媚珍, 葛志鹏, . 2014.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的影响: 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

[J]. 生态科学, 33(3): 574-579.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顺德社会经济综合实力雄厚, 近10年来顺德区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显著地改变了土地利用在类型和空间分布上的结构。利用遥感(RS) 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能有效监测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变化。应用2000年、2010年2个时相的遥感数据,&nbsp; 结合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对顺德区近10间的土地利用和生态服务价值演变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 2000&mdash;2010年研究区的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9.17%, 观测期内研究区增加的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基塘地、林地、耕地等生态用地,&nbsp; 各种土地类型之间的动态变化较大; 顺德区城市生态服务价值由2000年的1472.95&times;106元减少到2010年的786.08&times;106元, 总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686.87&times;106元, 城市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损害。论文客观、准确地反演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过程,&nbsp; 并基于土地利用面积估算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nbsp; 对城镇土地综合开发管理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br>

[Feng R G, Lin M Z, Ge Z P, et al.2014.

The impa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th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rapidly urbanized areas: A case study from Shunde Zone in Foshan

[J]. Ecological Science, 33(3): 574-579.]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顺德社会经济综合实力雄厚, 近10年来顺德区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显著地改变了土地利用在类型和空间分布上的结构。利用遥感(RS) 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能有效监测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变化。应用2000年、2010年2个时相的遥感数据,&nbsp; 结合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对顺德区近10间的土地利用和生态服务价值演变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 2000&mdash;2010年研究区的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9.17%, 观测期内研究区增加的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基塘地、林地、耕地等生态用地,&nbsp; 各种土地类型之间的动态变化较大; 顺德区城市生态服务价值由2000年的1472.95&times;106元减少到2010年的786.08&times;106元, 总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686.87&times;106元, 城市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损害。论文客观、准确地反演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过程,&nbsp; 并基于土地利用面积估算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nbsp; 对城镇土地综合开发管理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br>
[8] 符娟林, 乔标. 2008.

基于模糊物元的城市化生态预警模型及应用

[J]. 地球科学进展, 23(9): 990-995.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1-8166.2008.09.01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根据模糊物元理论建立了城市化的生态预警模型,将警报级别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和巨警5级,并从资源预警、生态预警和环境预警3个方面构建河西走廊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设立了预警参照标准与预警界限、警灯、警度,对河西走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河西走廊及五大地市按照预警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张掖市、武威市、金昌市、河西走廊、嘉峪关市和酒泉市。其中,河西走廊的生态用水比重、植被覆盖率、人均环境保护费用和万元产值工业SO<sub>2</sub>排放量的景气指数最高,处于重警状态;城市工业用地定额、城市居住用地定额、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万元产值工业粉尘排放量的景气指数最低,均处于轻警状态;其它指标均处于中警状态。可见,相对于土地资源和环境污染因素而言,水资源和生态条件已经对河西走廊的城市化产生了较强的束缚作用。</p>

[Fu J L, Qiao B.2008.

Ecological early-warning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based on fuzzy matter element theory

[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3(9): 990-995.]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1-8166.2008.09.01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根据模糊物元理论建立了城市化的生态预警模型,将警报级别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和巨警5级,并从资源预警、生态预警和环境预警3个方面构建河西走廊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设立了预警参照标准与预警界限、警灯、警度,对河西走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河西走廊及五大地市按照预警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张掖市、武威市、金昌市、河西走廊、嘉峪关市和酒泉市。其中,河西走廊的生态用水比重、植被覆盖率、人均环境保护费用和万元产值工业SO<sub>2</sub>排放量的景气指数最高,处于重警状态;城市工业用地定额、城市居住用地定额、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万元产值工业粉尘排放量的景气指数最低,均处于轻警状态;其它指标均处于中警状态。可见,相对于土地资源和环境污染因素而言,水资源和生态条件已经对河西走廊的城市化产生了较强的束缚作用。</p>
[9] 胡浩, 王士君, 南颖, . 2012.

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探析

[J]. 东北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44(3): 142-148.

[本文引用: 1]     

[Hu H, Wang S J, Nan Y, et al.2012.

Environment-friendly land-use spatial structure based on ecological sensitivity analysis

[J]. 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44(3): 142-148.]

[本文引用: 1]     

[10] 黄金川, 方创琳. 200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

[J]. 地理研究, 22(2): 211-220.

[本文引用: 1]     

[Huang J C, Fang C L.Analysis of coupling mechanism and rules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2(2): 211-220.]

[本文引用: 1]     

[11] 金杰, 张洪. 2014.

生态约束下的城市用地扩张与土地集约利用模式: 以滇池流域为例

[J]. 城市发展研究, 21(2): 42-48.

[本文引用: 1]     

[Jin J, Zhang H.2014.

Ecological constraints of urban sprawl and land intensive use model: A case study of Dianchi River

[J].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1(2): 42-48.]

[本文引用: 1]     

[12] 冷疏影. 2016.

地理科学三十年: 从经典到前沿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727-750.

[本文引用: 1]     

[Leng S Y.2016.

The geographical sciences during 1986-2015: From the classics to the frontiers

[M]. Beijing, China: The Commercial Press: 727-750.]

[本文引用: 1]     

[13] 李炳意, 师学义. 2016.

基于生态足迹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以山西省晋城市为例

[J]. 水土保持研究, 23(2): 255-261.

[本文引用: 1]     

[Li B Y, Shi X Y.2016.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in resource cities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Taking Jincheng City of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3(2): 255-261.]

[本文引用: 1]     

[14] 李钢, 王会娟, 孔冬艳, . 2016.

中国地理研究特点与态势: 基于“四地”刊物高被引论文的分析

[J]. 地理科学进展, 35(5): 537-553.

[本文引用: 1]     

[Li G, Wang H J, Kong D Y, et al.2016.

Characteristics and future trends of geographic research in China: A bibliometrics analysis of highly cited articles in four major Chinese geographic journals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5(5): 537-553.]

[本文引用: 1]     

[15] 李景刚, 何春阳, 李晓兵. 2008.

快速城市化地区自然/半自然景观空间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以北京为例

[J]. 自然资源学报, 23(1): 33-47.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8.01.00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有效、合理地评估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自然/半自然景观的生态风险,对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格局、降低和防范城市生态环境风险,非常必要。论文在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测量北京1991~2004年景观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多因素景观空间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此对北京地区1991~2004年快速城市扩展过程中的自然/半自然景观的空间生态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具体结论为:①伴随着快速城市化过程,1991~2004年北京景观变化的主要特征为人工建筑景观持续增加以及耕地景观大量减少;同时,山区林地景观增加也比较明显。②研究区自然/半自然景观的生态风险水平总体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山区自然景观空间生态风险水平要明显低于平原区,受区域快速城市化过程影响相对较小。③研究区各种自然/半自然景观类型间生态风险水平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其中,森林景观的生态风险最低,而混合景观的生态风险最高,受区域快速城市化过程的影响最为明显。④研究区新增建设用地景观单元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混合两种景观类型,其中混合景观所占比重最高。

[Li J G, He C Y, Li X B.2008.

Landscap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natural/semi-natural landscapes in fast urbanization regions: A case study in Beijing, China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3(1): 33-47.]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8.01.00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有效、合理地评估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自然/半自然景观的生态风险,对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格局、降低和防范城市生态环境风险,非常必要。论文在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测量北京1991~2004年景观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多因素景观空间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此对北京地区1991~2004年快速城市扩展过程中的自然/半自然景观的空间生态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具体结论为:①伴随着快速城市化过程,1991~2004年北京景观变化的主要特征为人工建筑景观持续增加以及耕地景观大量减少;同时,山区林地景观增加也比较明显。②研究区自然/半自然景观的生态风险水平总体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山区自然景观空间生态风险水平要明显低于平原区,受区域快速城市化过程影响相对较小。③研究区各种自然/半自然景观类型间生态风险水平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其中,森林景观的生态风险最低,而混合景观的生态风险最高,受区域快速城市化过程的影响最为明显。④研究区新增建设用地景观单元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混合两种景观类型,其中混合景观所占比重最高。
[16] 李琬, 孙斌栋. 2014.

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知识结构与研究热点: 基于CiteSpace的图谱量化研究

[J]. 经济地理, 34(4): 7-12, 4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西方经济地理学正处于思维变革和快速成长时期,其研究框架因突出的历史随机性而备受关注。从主观判断转向客观计量,采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及其参考文献数据,借助CiteSpace工具挖掘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知识基础、发展脉络以及近期研究热点,是对西方经济地理学框架研究的一个新尝试。研究发现,近十年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主题集中,共同知识基础明确,学科尚未形成势力强劲的分支学科;1990年代左右西方经济地理学学科研究进入活跃期,参考文献引用频次剧增,优秀文献著作涌现,作者的学科背景从多元领域过渡到地理学领域;各个聚类的发展趋势表明,"空间集聚经济"、"多维转向"、"全球经济"、和"集群—网络"这四个聚类在整个西方经济地理学地位突出,而"重塑经济地理"和"金融地理"这两个聚类很有可能会在未来的研究中保持沉寂;西方经济地理学近期的研究热点指向于有着高曝光度的关键词"创新"、"知识"、"网络"、"增长"以及中观尺度的"城市"和"产业"。

[Li W, Sun B D.2014.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research hotspots of west economic geography: Visualized quantitative research based on CiteSpace

[J]. Economic Geography, 34(4): 7-12, 4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西方经济地理学正处于思维变革和快速成长时期,其研究框架因突出的历史随机性而备受关注。从主观判断转向客观计量,采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及其参考文献数据,借助CiteSpace工具挖掘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知识基础、发展脉络以及近期研究热点,是对西方经济地理学框架研究的一个新尝试。研究发现,近十年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主题集中,共同知识基础明确,学科尚未形成势力强劲的分支学科;1990年代左右西方经济地理学学科研究进入活跃期,参考文献引用频次剧增,优秀文献著作涌现,作者的学科背景从多元领域过渡到地理学领域;各个聚类的发展趋势表明,"空间集聚经济"、"多维转向"、"全球经济"、和"集群—网络"这四个聚类在整个西方经济地理学地位突出,而"重塑经济地理"和"金融地理"这两个聚类很有可能会在未来的研究中保持沉寂;西方经济地理学近期的研究热点指向于有着高曝光度的关键词"创新"、"知识"、"网络"、"增长"以及中观尺度的"城市"和"产业"。
[17] 刘耀彬. 2008.

江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综合响应程度分析

[J]. 自然资源学报, 23(3): 422-429.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8.03.00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构建城市化综合指数与生态综合指数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响应度模型,并对江西省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①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城市化综合指数逐步提高,现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而江西省生态综合指数及其分量不仅表现波动规律,还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②1978~1990年间的生态综合指数及其分量与城市化的综合响应度普遍高于整个考察期和1991~2005年间的综合响应度,反映出在1978~1990年间江西省生态对城市化进程具有更强的敏感强度。可见在城市化增长阶段与生态质量改善阶段并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其结构变异不仅和城市化本身的推进模式有关,更重要的是和生态建设及保护的方式有关。

[Liu Y B.2008.

Analysis on comprehensive response degrees to urbanization level and ecological quality in Jiangxi Province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3(3): 422-429.]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8.03.00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构建城市化综合指数与生态综合指数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响应度模型,并对江西省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①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城市化综合指数逐步提高,现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而江西省生态综合指数及其分量不仅表现波动规律,还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②1978~1990年间的生态综合指数及其分量与城市化的综合响应度普遍高于整个考察期和1991~2005年间的综合响应度,反映出在1978~1990年间江西省生态对城市化进程具有更强的敏感强度。可见在城市化增长阶段与生态质量改善阶段并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其结构变异不仅和城市化本身的推进模式有关,更重要的是和生态建设及保护的方式有关。
[18] 刘耀彬, 李仁东, 宋学锋. 2005

a.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 105-11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3037.2005.01.01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阐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涵义的基础上,利用协同学思想构建二者之间的耦合度模型,并对1985年以来的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从时间上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时序基本处于颉颃阶段,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度较低;②从空间上看,中国省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都明显存在着地域性差异,且耦合协调度表现出东部省区普遍高于中西部省区的规律,同时它还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③由于经济发展、历史基础、自然条件和政策影响的差异作用,中国省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在空间分布上不具有对应性。

[Liu Y B, Li R D, Song X F.2005.

Analysis of coupling degrees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 105-11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3037.2005.01.01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阐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涵义的基础上,利用协同学思想构建二者之间的耦合度模型,并对1985年以来的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从时间上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时序基本处于颉颃阶段,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度较低;②从空间上看,中国省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都明显存在着地域性差异,且耦合协调度表现出东部省区普遍高于中西部省区的规律,同时它还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③由于经济发展、历史基础、自然条件和政策影响的差异作用,中国省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在空间分布上不具有对应性。
[19] 刘耀彬, 李仁东, 宋学锋. 2005

b. 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

[J]. 地理学报, 60(2): 237-247.

[本文引用: 1]     

[Liu Y B, Li R D, Song X F.2005.

Grey associative analysis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coupling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0(2): 237-247.]

[本文引用: 1]     

[20] 刘耀彬, 李仁东, 张守忠. 2005.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标准及其评价模型研究

[J]. 中国软科学, (5): 140-148.

[本文引用: 1]     

[Liu Y B, Li R D, Zhang S Z.2005.

Study on the coordinative criteria and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between regional urbanization and eco- environment

[J]. China Soft Science, (5): 140-148.]

[本文引用: 1]     

[21] 刘耀彬, 宋学锋. 2005.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式及判别

[J]. 地理科学, 25(4): 26-32.

[本文引用: 1]     

[Liu Y B, Song X F.2005.

Model and criterion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upling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5(4): 26-32.]

[本文引用: 1]     

[22] 刘则渊, 陈悦, 侯海燕, . 2008.

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31-66.

[本文引用: 2]     

[Liu Z Y, Chen Y, Hou H Y.2008.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M]. Beijing, China: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31-66.]

[本文引用: 2]     

[23] 陆大道, 郭来喜. 1998.

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

[J]. 地理学报, 53(2): 97-105.

[本文引用: 1]     

[Lu D D, Guo L X.1998.

Man-earth areal system—the core of geographical study: On the geographical thoughts and academic contributions of academician Wu Chuanjun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3(2): 97-105.]

[本文引用: 1]     

[24] 罗媞, 刘艳芳, 孔雪松. 2014.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研究进展

[J]. 热带地理, 34(2): 266-274.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过程与自然过程综合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系统耦合理论,文章将具有城市化特征的各类城市人文要素的集合与组成生态环境的各类自然要素的集合视为<span>2个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的系统,分别从理论与方法的角度梳理并总结了当前中国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国学者不仅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和演化规律认识上取得了成果,而且在定量评价与测度两大系统各要素及系统之间的耦合机制方面积累了经验,也提出了实现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维护相互协调的对策。综合而言,目前国内研究在内容上的多维性特征、方法上的多元化特征和研究对象上的区域性特征明显,但同时还存在理论基础薄弱、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缺乏以及研究的滞后性和被动性等问题,今后应围绕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系统作用观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及预警机制、城市生态空间扩展与优化的模式与方法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span></p>

[Luo T, Liu Y F, Kong X S.2014.

System coupling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China

[J]. Tropical Geography, 34(2): 266-274.]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过程与自然过程综合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系统耦合理论,文章将具有城市化特征的各类城市人文要素的集合与组成生态环境的各类自然要素的集合视为<span>2个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的系统,分别从理论与方法的角度梳理并总结了当前中国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国学者不仅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和演化规律认识上取得了成果,而且在定量评价与测度两大系统各要素及系统之间的耦合机制方面积累了经验,也提出了实现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维护相互协调的对策。综合而言,目前国内研究在内容上的多维性特征、方法上的多元化特征和研究对象上的区域性特征明显,但同时还存在理论基础薄弱、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缺乏以及研究的滞后性和被动性等问题,今后应围绕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系统作用观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及预警机制、城市生态空间扩展与优化的模式与方法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span></p>
[25] 乔标, 方创琳. 2005.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

[J]. 生态学报, 25(11): 211-217.

[本文引用: 1]     

[Qiao B, Fang C L.2005.

The dynamic coupling model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rid area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5(11): 211-217.]

[本文引用: 1]     

[26] 乔标, 方创琳, 李铭. 2005.

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过程研究进展及展望

[J]. 地理科学进展, 24(6): 31-41.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5.06.00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种种矛盾与胁迫作用,在干旱区表现的尤为突出。本文系统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关于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过程研究在理论、观点、方法与实践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在交互胁迫中相互促进的观点,指出了当前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并展望了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研究认为,国际学者普遍关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涌现了一系列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理论;非常重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机理的研究,主要从城市人口集聚、经济增长、空间扩展等层面分析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从生态条件、资源条件、环境污染等层面探讨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束缚作用;广泛采用&ldquo;3S&rdquo;技术和定量分析方法来评价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响应过程;逐步加强对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途径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对干旱区水资源紧张及生态恶化原因,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机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EKC模型、双指数模型和耦合度模型等定量分析手段,城市化发展模式等进行了研究。当前单独研究城市化或生态环境的较多,将二者结合起来的较少;实证研究较多,规律总结较少;定性分析较多,定量研究较少;胁迫效应研究较多,约束效应研究较少,至今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从发展趋势来看,多学科融合、与实践紧密结合、新技术方法的应用与动态模拟化将是今后国内外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p>

[Qiao B, Fang C L, Li M.2005.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study on interactive coercing process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in arid area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4(6): 31-41.]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5.06.00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种种矛盾与胁迫作用,在干旱区表现的尤为突出。本文系统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关于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过程研究在理论、观点、方法与实践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在交互胁迫中相互促进的观点,指出了当前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并展望了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研究认为,国际学者普遍关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涌现了一系列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理论;非常重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机理的研究,主要从城市人口集聚、经济增长、空间扩展等层面分析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从生态条件、资源条件、环境污染等层面探讨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束缚作用;广泛采用&ldquo;3S&rdquo;技术和定量分析方法来评价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响应过程;逐步加强对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途径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对干旱区水资源紧张及生态恶化原因,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机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EKC模型、双指数模型和耦合度模型等定量分析手段,城市化发展模式等进行了研究。当前单独研究城市化或生态环境的较多,将二者结合起来的较少;实证研究较多,规律总结较少;定性分析较多,定量研究较少;胁迫效应研究较多,约束效应研究较少,至今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从发展趋势来看,多学科融合、与实践紧密结合、新技术方法的应用与动态模拟化将是今后国内外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p>
[27] 邱均平, 秦鹏飞. 2010.

基于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的知识图谱实证研究: 以国内制浆造纸领域为例

[J]. 情报理论与实践, 33(10): 28, 53-56.

[本文引用: 1]     

[Qiu J P, Qin P F.2010.

Jiyu zuozhe gongbeiyin fenxi fangfa de zhishi tupu shizheng yanjiu

[J]. Information Studie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33(10): 28, 53-56.]

[本文引用: 1]     

[28] 沈清基. 2013.

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

[J]. 城市规划学刊, (1): 29-36.

[本文引用: 1]     

[Shen Q J.2013.

Study on new urbanization based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J]. Urban Planning Forum, (1): 29-36.]

[本文引用: 1]     

[29] 孙东琪, 陈明星, 陈玉福, . 2016.

2015-2030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及其资金需求预测

[J]. 地理学报, 71(6): 1025-1044.

[本文引用: 1]     

[Sun D Q, Chen M X, Chen Y F, et al.2016.

China's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investment demand prediction analysis, 2015-2030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71(6): 1025-1044.]

[本文引用: 1]     

[30] 孙心亮, 方创琳. 2006.

干旱区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及应用: 以河西地区城市化过程为例

[J]. 干旱区地理, 29(5): 668-674.

[本文引用: 1]     

[Sun X L, Fang C L.2006.

Model and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risk appraisal in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in arid area

[J]. Arid Land Geography, 29(5): 668-674.]

[本文引用: 1]     

[31] 王富喜, 毛爱华, 李赫龙, . 2013.

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

[J]. 地理科学, 33(11): 1323-132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在明确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发展、生态环境、城乡协调、城镇化效率等6个方面,构建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山东省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依据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通过系统聚类将全省17 地市划分为五大类型区:高质量城镇化地区、城镇化质量较高地区、城镇化质量中等地区、城镇化质量较低地区和低质量城镇化地区。在总结、概括各类型区共同特点的基础上,对各地市城镇化质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p>

[Wang F X, Mao A H, Li H L, et al.2013.

Quality measurement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of urbaniz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entropy method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3(11): 1323-132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在明确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发展、生态环境、城乡协调、城镇化效率等6个方面,构建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山东省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依据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通过系统聚类将全省17 地市划分为五大类型区:高质量城镇化地区、城镇化质量较高地区、城镇化质量中等地区、城镇化质量较低地区和低质量城镇化地区。在总结、概括各类型区共同特点的基础上,对各地市城镇化质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p>
[32] 解修平, 周杰, 张海龙, . 2013.

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J]. 干旱区地理, 36(3): 482-490.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2000年和2010年两期TM影像,应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关中&mdash;天水经济区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状态进行分析,并借助CA-Markov模型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情景模拟,深入分析了10 a来和202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和空间特征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过去10 a来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迅速,耕地和草地面积则减少,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是通过占用大量城郊的农田来实现的,通过这10 a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看出,研究区的城市扩张和基本农田保护之间已经开始产生矛盾;研究区土地利用实际变迁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4.39%,也就是说全区约1/4的土地在这10 a间都发生了变化,从而反映出人类活动之强烈;未来10 a耕地和草地面积将持续下降,耕地面积的减少速度变快,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仍然迅速增加,且主要有耕地和草地转化而来,未来10 a研究区土地利用实际变迁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1.43%。景观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了研究区内的景观趋向破碎化、复杂化和均匀化发展,景观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减小。

[Xie X P, Zhou J, Zhang H L, et al.2013.

Land use change simulation and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of the Guanzhong-Tianshui region

[J]. Arid Land Geography, 36(3): 482-490.]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2000年和2010年两期TM影像,应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关中&mdash;天水经济区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状态进行分析,并借助CA-Markov模型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情景模拟,深入分析了10 a来和202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和空间特征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过去10 a来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迅速,耕地和草地面积则减少,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是通过占用大量城郊的农田来实现的,通过这10 a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看出,研究区的城市扩张和基本农田保护之间已经开始产生矛盾;研究区土地利用实际变迁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4.39%,也就是说全区约1/4的土地在这10 a间都发生了变化,从而反映出人类活动之强烈;未来10 a耕地和草地面积将持续下降,耕地面积的减少速度变快,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仍然迅速增加,且主要有耕地和草地转化而来,未来10 a研究区土地利用实际变迁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1.43%。景观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了研究区内的景观趋向破碎化、复杂化和均匀化发展,景观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减小。
[33] 熊勇, 赵翠薇. 2014.

山地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

[J]. 水土保持研究, 21(4): 195-202.

[本文引用: 1]     

[Xiong Y, Zhao C W.2014.

Dynamic assessment on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mountain areas: A case study of Guiyang City

[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1(4): 195-202.]

[本文引用: 1]     

[34] 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 2009.

>城市地理学. 2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54-56.

[本文引用: 2]     

[Xu X Q, Zhou Y X, Ning Y M.2009.

Chengshi dilixue. 2nd ed

.[M]. Beijing,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54-56.]

[本文引用: 2]     

[35] 阳文锐, 李锋, 王如松, . 2013.

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功效评价方法: 以常州市为例

[J]. 生态学报, 33(14): 4486-4494.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204190568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生态服务功能的产出是生态服务功效,分为正功效和负功效。快速城市化进程严重影响了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导致城市人居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自然生态系统服务负功效逐渐增加。常州是我国东部沿海快速城市化的典型代表,城市化占用生态用地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网格分析法和复合生态评价的方法,建立了复合生态服务功效的空间评价指标体系,从正负生态功效两方面评价了当前土地利用的复合生态功效。结果表明当前常州市的土地复合生态服务功效64.5%为正功效,35.5%的土地生态服务为负功效。按照当前的城市发展思路,新的土地利用规划将进一步导致自然生态服务正功效的衰退。该研究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了科学思路与决策依据。

[Yang W R, Li F, Wang R S, et al.2013.

Eco-service efficiency assessment method of urban land use: A case study of Changzhou City, China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33(14): 4486-4494.]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204190568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生态服务功能的产出是生态服务功效,分为正功效和负功效。快速城市化进程严重影响了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导致城市人居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自然生态系统服务负功效逐渐增加。常州是我国东部沿海快速城市化的典型代表,城市化占用生态用地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网格分析法和复合生态评价的方法,建立了复合生态服务功效的空间评价指标体系,从正负生态功效两方面评价了当前土地利用的复合生态功效。结果表明当前常州市的土地复合生态服务功效64.5%为正功效,35.5%的土地生态服务为负功效。按照当前的城市发展思路,新的土地利用规划将进一步导致自然生态服务正功效的衰退。该研究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了科学思路与决策依据。
[36] 虞燕娜, 朱江, 吴绍华, . 2016.

多风险源驱动下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 以江苏省射阳县为例

[J]. 自然资源学报, 31(8): 1264-1274.

[本文引用: 1]     

[Yu Y N, Zhu J, Wu S H, et al.2016.

Assessment of land ecological risks driven by multi-sources: A case study of Sheyang County, Jiangsu Province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31(8): 1264-1274.]

[本文引用: 1]     

[37] 张理茜, 蔡建明, 王妍. 2010.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综述

[J]. 生态环境学报, 19(1): 244-2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5906.2010.01.04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化是学者们一直比较关注的重点问题,他们从不同视角对城市化及其过程进行了大量而富有创新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响应关系是城市地理新的关注点。文章分别就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城市生态环境的研究起步早,成果多,近年来研究范围日益拓展,研究程度日益加深,并加强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国内学者对城市化的研究集中于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的探讨、城市化水平测度以及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三个方面。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研究多集中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及生态城市的研究。对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关系的研究则多见于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及地理学家的成果中,主要集中在单方面的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而对于生态环境是怎样反过来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研究则比较少见。另外,学者们的研究以微观单个影响因子的研究居多,从宏观综合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较少。这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Zhang L Q, Cai J M, Wang Y.2010.

Advance in study on urbanization and urban eco-environment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9(1): 244-2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5906.2010.01.04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化是学者们一直比较关注的重点问题,他们从不同视角对城市化及其过程进行了大量而富有创新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响应关系是城市地理新的关注点。文章分别就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城市生态环境的研究起步早,成果多,近年来研究范围日益拓展,研究程度日益加深,并加强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国内学者对城市化的研究集中于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的探讨、城市化水平测度以及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三个方面。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研究多集中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及生态城市的研究。对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关系的研究则多见于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及地理学家的成果中,主要集中在单方面的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而对于生态环境是怎样反过来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研究则比较少见。另外,学者们的研究以微观单个影响因子的研究居多,从宏观综合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较少。这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38] 张文英, 欧飞燕, 蔡灏. 2016.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新型城镇化研究分析

[J]. 中国园林, 32(9): 53-57.

[本文引用: 1]     

[Zhang W Y, Ou F Y, Cai H.2016.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new type urbanization research

[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32(9): 53-57.]

[本文引用: 1]     

[39] 张杨, 刘艳芳, 顾渐萍, . 2011.

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J]. 地理科学, 31(10): 1280-128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1996年和2006年两期TM遥感影像解译图获取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基于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对1996~2006年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运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对研究时段内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及导致武汉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 1996~2006年期间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减少,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的态势。② 1996年~2006年武汉市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451 上升至0.468。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相对平衡,并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但生态环境改善和恶化的两种趋势并存。③ 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呈负向发展,其中城市化引起的空间扩张对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影响最为深刻。

[Zhang Y, Liu Y F, Gu J P, et al.2011.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 and its environmental effects in Wuhan City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1(10): 1280-128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1996年和2006年两期TM遥感影像解译图获取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基于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对1996~2006年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运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对研究时段内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及导致武汉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 1996~2006年期间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减少,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的态势。② 1996年~2006年武汉市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451 上升至0.468。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相对平衡,并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但生态环境改善和恶化的两种趋势并存。③ 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呈负向发展,其中城市化引起的空间扩张对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影响最为深刻。
[40] 张引, 杨庆媛, 闵婕. 2016.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耦合分析

[J]. 地理学报, 71(5): 817-828.

[本文引用: 1]     

[Zhang Y, Yang Q Y, Min J.2016.

An analysis of coupling between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quality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ongqing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71(5): 817-828.]

[本文引用: 1]     

[41] 张勇荣, 周忠发, 马士彬. 2012.

基于Markov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及预测: 以六盘水市为例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46(3): 363-367.

[本文引用: 1]     

[Zhang Y R, Zhou Z F, Ma S B.2012.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urban land use landscape pattern based on Markov model: A case of Liupanshui City

[J].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46(3): 363-367.]

[本文引用: 1]     

[42] Alberti M.2005.

The effects of urban patterns on ecosystem function

[J].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28(2): 168-192.

https://doi.org/10.1177/0160017605275160      URL      [本文引用: 1]     

[43] Aryal S K, Ashbolt S, Mcintosh B S, et al.2016.

Assessing and mitigating the hydrological impacts of urbanisation in semi-urban catchments using the 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

[J].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30(14): 5437-5454.

https://doi.org/10.1007/s11269-016-1499-z      URL      [本文引用: 1]     

[44] Azam M, Khan A Q.2016.

Urb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Evidence from four SAARC countries—Bangladesh, India, Pakistan, and Sri Lanka

[J]. Environmental Progress and Sustainable Energy, 35(3): 823-832.

https://doi.org/10.1002/ep.v35.3      URL      [本文引用: 1]     

[45] Berland A.2012.

Long-term urbanization effects on tree canopy cover along an urban-rural gradient

[J]. Urban Ecosystems, 15(3): 721-738.

https://doi.org/10.1007/s11252-012-0224-9      URL      [本文引用: 1]     

[46] Bodman A R.2010.

Measuring the influentialness of economic geographers during the 'great half century': An approach using the h index

[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10(1): 141-156.

https://doi.org/10.1093/jeg/lbp061      URL      [本文引用: 1]     

[47] Brown R R, Keath N, Wong T H F.2009.

Urban water management in cities: Historical, current and future regimes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9(5): 847-855.

https://doi.org/10.2166/wst.2009.029      URL      [本文引用: 1]     

[48] Burton M L, Samuelson L J.2008.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n riparian forest diversity and structure in the Georgia Piedmont, US

[J]. Plant Ecology, 195(1): 99-115.

https://doi.org/10.1007/s11258-007-9305-x      URL      [本文引用: 1]     

[49] Buyantuyev A, Wu J G, Gries C.2009.

Multiscale analysis of the urbanization pattern of the Phoenix metropolitan landscape of USA: Time, space and thematic resolution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94(3): 206-217.

[本文引用: 1]     

[50] Chen C.2006.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7(3): 359-377.

https://doi.org/10.1002/(ISSN)1532-2890      URL      [本文引用: 1]     

[51] Chen C, Ibekwe-SanJuan F, Hou J.2010.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co-citation clusters: A multiple-perspective co-citation analysis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1(7): 1386-1409.

https://doi.org/10.1002/asi.v61:7      URL      [本文引用: 1]     

[52] Crutzen P J.2002.

Geology of mankind

[J]. Nature, 415: 22-23.

https://doi.org/10.1038/415022a      URL      [本文引用: 1]     

[53] Delphin S, Escobedo F J, Abd-Elrahman A, et al.2016.

Urbanization as a land use change driver of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J]. Land Use Policy, 54: 188-199.

https://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16.02.006      URL      [本文引用: 1]     

[54] Demuzere M, Orru K, Heidrich O, et al.2014.

Mitigating and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Multi-functional and multi-scale assessment of green urban infrastructure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46: 107-115.

[本文引用: 1]     

[55] Ferreira C S S, Walsh R P D, Costa M D L, et al.2016.

Dynamics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driven by distinct urbanization patterns and storms in a Portuguese peri-urban catchment

[J].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16(11): 1-16.

https://doi.org/10.1007/s11368-015-1158-7      URL      [本文引用: 1]     

[56] Filippi-Codaccioni O, Devictor V, Clobert J, et al.2008.

Effects of age and intensity of urbanization on farmland bird communities

[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41(11): 2698-2707.

https://doi.org/10.1016/j.biocon.2008.08.006      URL      [本文引用: 1]     

[57] Folke C.2006.

Resilience: The emergence of a perspective for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analyses

[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6(3): 253-267.

https://doi.org/10.1016/j.gloenvcha.2006.04.002      URL      [本文引用: 1]     

[58] Fratini C F, Elle M, Jensen M B, et al.2012.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ddressing complexity and unfolding transition dynamics when developing sustainable adaptation strategies in urban water management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6(11): 2393-2401.

https://doi.org/10.2166/wst.2012.442      URL      [本文引用: 1]     

[59] Grimm N B, Faeth S H, Golubiewski N E, et al.2008.

Global change and the ecology of cities

[J]. Science, 319(5864): 756-760.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1150195      URL      [本文引用: 1]     

[60] Jenerette G D, Potere D.2010.

Glob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land use change associated with urbanization

[J]. Landscape Ecology, 25(5): 657-670.

https://doi.org/10.1007/s10980-010-9457-2      URL      [本文引用: 1]     

[61] Lei J, Dong W, Yang Y, et al.2012.

Interactions between water-land resources and oasis urban development at the northern slopes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Xinjiang, China

[J]. Journal of Arid Land, 4(2): 221-229.

https://doi.org/10.3724/SP.J.1227.2012.00221      URL      [本文引用: 1]     

[62] Li B J, Chen D X, Wu S H, et al.2016.

Spatio-temporal assessment of urbanization impacts on ecosystem services: Case study of Nanjing City, China

[J]. Ecological Indicators, 71: 416-427.

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16.07.017      URL      [本文引用: 1]     

[63] Li J, Dong S C, Li Z H, et al.2014.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Chines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on urbanization

[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5(3): 211-221.

https://doi.org/10.5814/j.issn.1674-764x.2014.03.003      URL      [本文引用: 1]     

[64] Li T H, Bai F J, Han P, et al.2016.

Non-point source pollutant load variation in rapid urbanization areas by remote sensing, GIS and the L-THIA model: A case in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hina

[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58(5): 873-888.

https://doi.org/10.1007/s00267-016-0743-x      URL      [本文引用: 1]     

[65] Liu M, Li C L, Hu Y M, et al.2014.

Combining CLUE-S and SWAT models to forecast land use change and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mpact at a watershed scale in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4(5): 540-550.

https://doi.org/10.1007/s11769-014-0661-x      URL      [本文引用: 1]     

[66] Martínez-Zarzoso I, Maruotti A.2011.

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CO2 emissions: 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70(7): 1344-1353.

https://doi.org/10.1016/j.ecolecon.2011.02.009      URL      [本文引用: 1]     

[67] Mckinney M L.2006.

Urbanization as a major cause of biotic homogenization

[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27(3): 247-260.

https://doi.org/10.1016/j.biocon.2005.09.005      URL      [本文引用: 1]     

[68] Nagendra H, Nagendran S, Paul S, et al.2012.

Graying, greening and fragmentation in the rapidly expanding Indian city of Bangalore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05(4):400-406.

https://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12.01.014      URL      [本文引用: 1]     

[69] Pan C, Zhu X Y, Wei N, et al.2016.

Spatial variability of daytime CO2 concentration with landscape structure across urbanization gradients, Shanghai, China

[J]. Climate Research, 69(2): 107-116.

https://doi.org/10.3354/cr01394      URL      [本文引用: 1]     

[70] Pennington D N, Hansel J R, Gorchov D L.2010.

Urbanization and riparian forest woody communities: Diversity,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within a metropolitan landscape

[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43(1): 182-194.

https://doi.org/10.1016/j.biocon.2009.10.002      URL      [本文引用: 1]     

[71] Poumanyvong P, Kaneko S.2010.

Does urbanization lead to less energy use and lower CO2 emissions? A cross-country analysi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70(2): 434-444.

https://doi.org/10.1016/j.ecolecon.2010.09.029      URL      [本文引用: 1]     

[72] Pouyat R V, Yesilonis I D, Szlavecz K, et al.2008.

Response of forest soil properties to urbanization gradients in three metropolitan areas

[J]. Landscape Ecology, 23(10): 1187-1203.

https://doi.org/10.1007/s10980-008-9288-6      URL      [本文引用: 1]     

[73] Ramírez A, Rosas K G, Lugo A E, et al.2014.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n stream water chemistry in a tropical urban watershed

[J]. Ecology and Society, 19(2): 45.

[本文引用: 1]     

[74] Remondi F, Burlando P, Vollmer D.2016.

Exploring the hydrological impact of increasing urbanisation on a tropical river catchment of the metropolitan Jakarta, Indonesia

[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 210-221.

https://doi.org/10.1016/j.scs.2015.10.001      URL      [本文引用: 1]     

[75] Seto K C, Güneralp B, Hutyra L R.2012.

Global forecasts of urban expansion to 2030 and direct impacts on biodiversity and carbon pools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9(40): 16083-16088.

https://doi.org/10.1073/pnas.1211658109      URL      [本文引用: 1]     

[76] Sheng P F, Guo X H.2016.

The long-run and short-run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J]. Economic Modelling, 53: 208-215.

https://doi.org/10.1016/j.econmod.2015.12.006      URL      [本文引用: 1]     

[77] Walsh C J, Fletcher T D, Vietz G J.2016.

Variability in stream ecosystem response to urbanization: Unraveling the influences of physiography and urban land and water management

[J]. 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 40(5): 714-731.

https://doi.org/10.1177/0309133316671626      URL      [本文引用: 1]     

[78] Walsh C J, Roy A H, Feminella J W, et al.2005.

The urban stream syndrome: Current knowledge and the search for a cure

[J]. Journal of the North American Benthological Society, 24(3): 706-723.

https://doi.org/10.1899/04-028.1      URL      [本文引用: 1]     

[79] Wang L Z, Lyons J, Kanehl P, et al.2001.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stream habitat and fish across multiple spatial scales

[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8(2): 255-266.

https://doi.org/10.1007/s0026702409      URL      [本文引用: 1]     

[80] Wang X M, Liao J B, Zhang J, et al.2013.

A numeric study of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induced by urban expans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J].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 53(2): 346-362.

[本文引用: 1]     

[81] Wang Y, Li L, Kubota J, et al.2016.

Does urbanization lead to more carbon emission? 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BRICS countries

[J]. Applied Energy, 168: 375-380.

https://doi.org/10.1016/j.apenergy.2016.01.105      URL      [本文引用: 1]     

[82] Zhang X, Hu H, Xu J G, et al.2011.

Coordin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hayinghe River Basin, China

[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1(4): 476-495.

https://doi.org/10.1007/s11769-011-0489-6      URL      [本文引用: 1]     

[83] Zhuang Y H, Liu X J, Nguyen T, et al.2013.

Global remote sensing research trends during 1991-2010: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J]. Scientometrics, 96(1): 203-219.

https://doi.org/10.1007/s11192-012-0918-z      URL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