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2018 , 37 (3): 309-31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8.03.001

名家观点

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融合和创新

金凤君12, 靳海涛123*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paths of human geography

JIN Fengjun12, JIN Haitao123*

1.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3.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靳海涛(1983-),男,河南商丘人,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从事交通信息化研究与地理数据分析,E-mail: jinht.16b@igsnrr.ac.cn

收稿日期: 2018-02-4

修回日期:  2018-02-25

网络出版日期:  2018-03-28

版权声明:  2018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杂志 版权所有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先导A项目(XDA19040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34)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金凤君(1961-),男,内蒙古赤峰人,博导,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研究,E-mail: jinfj@igsnrr.ac.cn

展开

摘要

学科融合与交叉是当今科学研究的趋势之一。本论文阐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研究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复杂性;概况了学科经济化、社会化和生态化发展历程和特点,总结了经济社会快速革新背景下学科的技术化新特征;分析了经济社会变革与技术进步背景下学科发展的可持续问题聚焦趋势和技术导向发展趋势,介绍了在这两种趋势下学科与经济区位研究、社会公平研究、生态要素研究、信息技术研究相关学科的深入融合方式;预测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将可能出现关注个体的理论创新、基于空间数据分析的技术创新、融合新产业的应用模式创新以及重视生态要素的理念创新;尝试提出了新区位理论、空间定制、地理业态等创新思路及促进学科创新的实现途径。并以此文纪念中国杰出的地理学家吴传钧先生的百年诞辰。

关键词: 人文—经济地理学; ; 学科创新 ; 新区位理论 ; 空间定制 ; 地理业态

Abstract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complexity of human geography, which is comprehensive and frequently interactive with other scientific disciplines.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issues are core subjec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geography discipline, with technological drivers as one of its new features. Sustainability concerned and technology-oriented are two new characters of human geography in a fast-changing world, and the discipline is being reshaped by advanced technolog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human geography will interact more with issues of industrial location, social equity, ecological factors, as well as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uture developments may include: theoretical innovations that give individuals more central place than befor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based on spatial data analyses; new application models that integrate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conceptual innovations that that place great emphases o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Proposals on how to realize these changes are also presented, with new approaches to neo-location theory, spatial and space customization, and geographical format introduced.

Keywords: human geography ; innovation of human geography ; neo-location theory ; spatial and space regulation and customization ; geographical format

0

PDF (624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金凤君, 靳海涛. 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融合和创新[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3): 309-31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8.03.001

JIN Fengjun, JIN Haitao.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paths of human geography[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8, 37(3): 309-31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8.03.001

1 引言

人文—经济地理学作为一门同时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兼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等大门类科学之间交叉所形成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奠定了其有效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和社会问题、尤其是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潜在能力。二战以来,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地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技术科学进入了一个大交叉、大渗透的新的发展阶段,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专业不断分化,技术方法不断进步,推动了学科的专业化发展。但是,学科的过度分化也导致不同学科间的割裂、单一学科理论基础薄弱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减退等一系列现象。人文—经济地理的学科发展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一方面内部专业学科的过度分化导致“地理”特色减退和解决发展中地理问题能力的减弱;另一方面,人文—经济地理作为一个整体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及联系不够,使其解决社会综合发展问题能力不足。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着全球化、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应对这些人类共同的挑战需要多学科融合与创新。人文—经济地理学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创新自身的方法论体系和技术手段;除了强化学科内部各分支学科的融合发展外,还须兼容并蓄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空间分析、实验模拟等技术手段,加强区域和空间视角的学科优势,提升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复杂问题的能力。本文是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发展的探讨,认为需要从学科综合交叉和理论创新出发,加强新区位理论、空间定制、地理业态等方面的研究,突出技术应用的引领作用,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能力。

2 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特点

2.1 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概念

人文—经济地理学是以自然圈层和人文圈层的相互作用、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在地球表层的分布及其演变规律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学科(陆大道等, 2003; 樊杰等, 2011),区域性(或空间性)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基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其学科研究的核心(吴传钧, 1995; 吴传钧等, 1995),将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在一定区域范畴内关联起来综合分析是地理学尤其是人文—经济地理学者进行科学研究的独特视角。人文—经济地理学者总是将其观察的世界和事物与现实的地球表层相联系,探索地球表层某一特征的区域分布规律和空间建构,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地表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按照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区域”解析经济社会的变化及其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探索区域的功能、结构、效率以及可持续发展状态的系统性规律;解析某一特征区域类型的系统性分布规律;建构区域功效或空间功效。

2.2 人文—经济地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关联

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视角与学科任务使得它在发展中与其他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的物质能量交换、复合物质系统与格局功能演化等既体现自然规律,也体现社会规律,更体现自然—社会复合规律,对这些规律的探究具有明显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特征。所以,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相组合出发,人文—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特别是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等)、经济科学(尤其是政治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如人口学、社会生态学等)和技术科学(特别是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有着天然的联系(吴传钧, 2008)。人文—经济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交叉重叠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吴传钧等, 1985)。

2.3 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交叉性和复杂性

20世纪90年代之前,地理学主要由单一自然要素或单一人文要素的专门学科所推动。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对自然要素的度量和把握日益定量化和精准化,但要素配比过程中的空间、时间和逻辑组合要求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来指导,需要在交叉基础上开辟新的研究途径和方法体系(金凤君, 2003)。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已由静态描述向动态分析,由定性向精确度量,由模拟向控制方向发展(吴传钧, 1996),在与其他学科深度交叉的进程中,复杂性特征将进一步强化(王兴中, 2004)。相对于自然科学,当前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地域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非线性、动态性,使得其具有复杂性科学的特性。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应对复杂多变的事物通常需要建立比自然地理更复杂的数学模型。

3 新时代下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特征

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地表资源环境的关系随人类社会的进化而不断变化,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人地关系随着经济社会背景的变化而变化。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的不仅是物质条件,还有地球表层的资源环境(吴传钧, 2008)。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发展,也会在社会和技术的推动下呈现不同于以往的发展趋势。经济社会的快速变革促使了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注重“人”的自身发展,也更加关注资源环境对人生存、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目不暇接的技术革新促使人文—经济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跟上技术发展的潮流。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区域可持续问题聚焦”和“技术导向”特征日益明显。

3.1 区域可持续问题聚焦特征

工业文明导致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人类的定居性不断强化,以国家、城市为活动空间的基本范式被固定下来。人类在追求多样的景观、繁荣的经济、丰富的生活和宜居的环境等理想目标中,总是对国家、城市等特定地域空间的功能、效力和效率等方面提出要求,这种要求转化为意志和愿望,导致“人”这一主体对自身赖以生存的地表空间产生强烈的塑造感和建构动力,营造出多样复杂的功效区域,成为人类从事“扩大再生产”的工具。这些功效区域改变了地球表层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而且,人类不合理的空间建构还使自然界面临超载、系统状态失衡、系统功能失序等一系列困境(金凤君等, 2013)。作为研究自然圈层和人文圈层的相互作用、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在地球表层的分布及其演变规律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技术手段、工程措施,提出向生态文明转向的调控途径,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从客观发展现实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要素间关系不断调整,人口、资源紧缺、环境保护问题直接聚焦都体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区域可持续聚焦属性。作为以自然圈层和人文圈层的相互作用、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在地球表层的分布及其演变规律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技术手段、工程措施,提出向生态文明转向的调控途径,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从客观发展现实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要素间关系不断调整,人口、资源紧缺、环境保护问题直接聚焦都体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区域可持续聚焦属性。

3.2 技术导向特征

近30多年来,人文—经济地理学科自身的发展与建设,以及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和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文—经济地理学开展区域综合研究、要素综合关联研究和区域系统模拟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地理空间探测技术迅速发展,新的观测和环境检测手段极大地提升了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李威蓉等, 2017)。另一方面,新技术促进了一系列新兴产业和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与发展,扩展了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新产业空间越来越成为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前沿(白孝忠等, 2015)。在技术迅猛革新的大环境下,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技术导向趋势会日益明显。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支撑下的区域经济科学组织技术,基于资源环境和空间分析技术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预警技术,基于大数据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与模拟技术,基于空间分析工具的空间规划技术,也体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技术导向属性特征。

4 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融合方向

社会发展过程中,许多现实问题破解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这种需求是学科间理论、方法及技术交叉融合的动力(郝若扬等, 2017)。人文—经济地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技术科学呈现过大交叉、大渗透的局面,这些交叉渗透不只是不同领域间的互助合作,而是有关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交融(吴传钧, 1998)。吴传钧先生于1985年明确提出,经济地理学要在理论和方法上加强与经济、社会和生态有关学科的交叉融合。30多年来,这个观点为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发挥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吴传钧等, 1985)。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发展,将进一步相互渗透与交叉、融合,新技术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等领域的影响逐渐加深,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使学科间的界线更加模糊,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和经济、社会、生态、技术研究领域的交叉融合趋势更加清晰。

4.1 与经济学在聚焦区位研究方面的融合

人文—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有着天然的联系,经济地理学既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组成部分。经济学关于资源利用、生产布局、国土整治、地区开发等研究与经济的区位研究息息相关。人文—经济地理学关于区位研究、产业布局、区域发展分析、资源技术经济评价和生产效益预测研究,又以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

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经济生产的空间组织、分工、分配关系等也将发展深刻变化,信息化、全球化、服务化、金融化改变着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式,新产业形态和模式使得资金、技术、劳动力、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共生融合将突破原有经济要素的空间约束(唐浩, 2014)。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学属性进一步突出,大量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成为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常用理论或方法。经济学研究对经济区位的话题也逐渐成为热点,并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针以及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刘卫东, 2015)。聚集区位研究是人文—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交叉融合的重要形式。

4.2 与社会学科在聚焦社会治理方面的融合

社会发展是人地关系演进的基本动力(吴传钧, 1991; 马润潮, 1999)。吴传钧先生曾指出,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社会因素越来越重要。有关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区域分工合作的地理学研究,很多都融入了社会因素的分析(李靖, 2015)。人文—经济地理学和各类社会学科的共同目标是促进社会公平,优化社会秩序。

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社会是基于区域视角研究社会空间关系,关注社会群体和社会要素的空间状态,关注社会活动空间特征、空间差异。本世纪以来,我国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与社会学科融合越来越深入,关注的社会问题涉及流动人口、治安犯罪、贫困,城市化、社会阶级等社会问题(方创琳等, 2011),与政治、民族、宗教、军事等学科的融合也逐渐出现。此外,人文—经济地理学也出现了与虚拟网络问题融合有关的研究(安德森等, 2009)。

社会治理也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人文—经济地理学具有的空间视角将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4.3 与生态学在聚焦生态要素可持续利用方面的融合

吴传钧先生认为:人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依赖自然界,需要生态学的观点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吴传钧等, 1985);地理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认识和保护地球表层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谋求社会可持续发展(吴传钧等, 1995);生态学既研究自然也研究人文,其聚焦的研究领域是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人地关系系统(吴传钧, 1998)。

人文—经济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为主旨来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王爱民等, 2000),把自然圈层和人文圈层的相互作用作为基本研究对象之一(陆大道, 2011)。人与生态之间关系包括调控论、异化论、目标论、方法论(欧阳玲, 2008)。一些学者认为人受生态环境约束,如:拉采尔认为人的活动发展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Platt, 1948);一些学者认为两者是交互作用的,如:白吕纳认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联而非单方面作用;地理学者巴罗斯认为地理学应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关注生态系统的破坏(徐建华, 1995)。生态学为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提供了研究方法模式,如结构与功能、连锁反馈、生态平衡观点,以及物质循环、能量交换的测度方法。人文—经济地理学与生态学的契合在于生态要素利用的可持续问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文明跃升,除了经济社会发展观的变革外,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黄勤等, 2015),将生态可持续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遵循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适应的原则(樊杰等, 2013)。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赵荣斯等, 2013)。

4.4 与信息技术在空间数据挖掘方面的融合

人文—经济地理学与很多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不限于经济、社会、生态学相关问题,信息学、计算机科学与人文—经济地理学的融合也逐渐呈现。人们在接受现代化服务时产生大量空间信息数据,基于这些新型数据收集的空间数据研究已经形成热门(Lazer et al, 2009)。例如,磁条卡或IC卡(集成电路卡)技术产生了大量刷卡支付行为,借助信用卡刷卡数据可分析消费群体的空间分布(De Montjoye et al, 2015);公交卡是射频识别(RFID)或近场通讯技术的应用,通过公交刷卡数据可分析城市人口的活动规律(Liu et al, 2009);移动通讯网络的普及应用产生的手机信令数据可统计分析人与空间的交互作用(Gonzalez et al, 2008);虚拟网络账号的签到信息也可分析人与人的空间关联(Cho et al, 2011)。

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达到23亿(数据来源:www.statista.com)。高速增长的智能移动设备具备快速的移动互联功能、基站定位、卫星定位及网络定位、图像采集及多接口通讯功能。人文—经济地理学与计算科学、信息科学、通讯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

5 新背景下的学科创新点的预测

新的交叉融合背景下,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和方法也在发生变革(陆大道, 2011),人文—经济地理学创新可能会在四个方面出现:一是关注个体的理论创新,二是基于空间数据分析的技术创新,三是融合新产业的应用模式创新,四是重视生态要素的理念创新。

5.1 关注个体的理论创新

人类空间行为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核心,人的行为受社会文化以及空间因素的制约呈现差异性(柴彦威等, 2008),传统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受制于匮乏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分析能力,把人作为群体研究,忽略了个体的差异(Hägerstraand, 1970),而新的技术发展下,以个体为视角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逐渐成为可能。普通个体的日常生产生活活动状态也可被采集,为社会公平研究提供素材。

在追求公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空间治理过程中,完全基于宏观群体的分析很难体现对差异性个体的关注和尊重。人文—经济地理学与地理学的其他学科相比,更贴近对人的关注,形成人文特色。人文—经济地理学者们坚持人文为核心的特色,发挥好桥梁作用,才能让学科在协调人地关系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文核心特色既是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趋势,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有序的一个途径。未来,人文—经济地理学人文核心的特点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可能会在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公平性方面出现理论创新。

5.2 基于空间数据分析的技术创新

新技术使空间信息获取的门槛和成本越来越低,各种开源空间数据服务平台和能够提供空间信息或数据的商业服务平台及“应用程序接口”(API)越来越多。Landsat开源数据可提供专业波段的高分辨率地表信息,Google地球引擎和地图服务以及OpenStreetMap等的“用户贡献数据”(UGC)可帮助地理学者开展非常前沿的人地关系研究(Weiss et al, 2018)。

在自然地理科学和地理信息科学领域,这些开源空间数据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人文—经济地理和自然地理及地理信息学科并没有天然的界限,这些数据本质上在揭露自然和信息规律的同时,也密切体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人文视角下的空间数据分析,将会引起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技术创新发展。

5.3 融合新产业的应用模式创新

地理信息加强服务与需求的空间关联,催生了新的经济业态。可以预见,新经济的“地理业态”是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学研究的新方向。基于新型的个体定位技术,经济社会在技术的推动下迅速演变,产生了新业态及新产业,如网络购物、服务预定、网络约车、共享单车。若没有新型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服务技术、移动计算设备及移动互联技术的支撑,服务供应与需求之间难以建立高效的空间联系,这些新型产业和经济模式就不会出现。

当前,经济活动已经从物理实体空间转化为逻辑的虚拟空间,传统产业借助新技术已经突破实体产业园区空间的约束,在虚拟空间中组合(唐浩, 2014)。新产业的发展既需要借助地理信息技术,也需要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空间理论支持。未来,人文—经济地理学将会与新产业融合发展,为新产业提供新的服务支持,引发人文—经济地理学应用模式的创新。

5.4 重视生态要素的理念创新

生态环境是人地关系的第一个层面,关系到人类生存的根本。自然地理学对生态要素利用的功能更多体现在技术实践层面,而人文—经济地理学则宏观指导人类开发利用生态要素。人文—经济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以及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过程中,若脱离人文的指导,容易脱离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背离自然要素服务人类发展的价值取向。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人文—经济地理学应发挥空间理论的学科优势,促进生态要素合理有序利用,为人地关系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6 学科创新突破的实现途径

在人类文明跃升和技术革新的背景下,人文—经济地理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需要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研究范式创新,加强学科的地理性和交叉融合特色,提升对生态要素利用的指导性,关注学科与新产业经济的融合,注重与信息技术和空间数据分析。

6.1 新区位理论研究

区位理论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传统的区位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工业文明时代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规律。但是随着信息等新技术的发展,一系列与传统因素不同的新因素开始影响人类的空间行为,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出现,需要新的区位理论对其进行阐释与模式化总结。学科发展面临的新的问题是:如何重新审视物质空间中的区位及其作用;如何建构信息空间语境下的区位内涵与基本范式;如何评价与界定 “流空间”区位;等等。因此,新区位理论的创新突破方向可能是:第一,新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与框架;第二,新区位理论的基本范式;第三,新区位理论的关键因素与作用机制;第四,新区位理论对现实世界和未来世界的阐释;第五,人文—经济地理学现象新空间规律与模式的升华。

6.2 新的空间组织研究

空间结构和空间组织是地理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直观表达。传统的空间结构与组织研究多集中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各组成部分及其组合类型,以及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位置关系,依据的是传统地图学的科学基础和认知范式。新的文明背景下,人类社会合理的空间组织应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着力点。需要解决的关键核心问题可能是: 第一,人类文明跃升和技术革新的背景下,人类经济社会行为的地理格式是什么,如何表达?包括功能、格局、强度、效率和作用关系等。第二,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基本作用规律与准则是什么?是基于自然承载约束的地理范式,还是基于功能、效率和承载的综合评判?不同的导向需要不同的科学基础与理论。第三,新的空间组织需要彰显空间安全、健康、发展等空间福利理念,建立综合的方法论体系。

6.3 空间(区域)定制研究

此处的“空间定制”是指基于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一系列技术经济评判标准和模拟筛选,对空间单元功能、模式、效率、强度、准入的强制性约束。人类发展从要素范式向系统范式转变将是必然趋势,不得不从“空间中的生产”转变为“空间的生产”(Lefebvre, 1991),以一个个规制性功效空间的构建规范现代社会,发挥着空间治理的作用,也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看,已经经历了空间和空间要素认知、空间和空间要素解释、空间和空间行为构建等阶段,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深化,空间整体定制和空间行为定制将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的主要方向,目标是形成可持续性规制空间,规制性行为和规制性社会(金凤君等, 2013),体现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抑制人类社会的空间欲望和资本的低环境代价流动,阻止低效率的物质空间建设和损益性空间行为的发生。所以,在人类文明跃升和技术革新的背景下,空间行为定制及特定空间单元功效的整体性定制将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课题。

6.4 新经济的“地理业态”研究

“互联网+”的新经济模式确实在改变经济社会活动的传统经济地理范式和模式,产生了一系列经济地理现象,权且称其为“地理业态”。这些业态有其独特的特性和规律,如展现出独特的时空虚拟性,演进规律的时空动态性,模式的不确定性,空间轨迹的散乱特征但又有空间统计特性,等等;空间、时间和要素的相互纠缠产生一系列的“时空域”,一定程度上在颠覆传统经济地理学的空间认知和地理模式的基本范式。所以,新经济的“地理业态”的出现对传统经济地理的理论提出了挑战。人文—经济地理学面临的任务是研究新经济“地理业态”基本类型、形成机制、空间偏好规律、统计特性等新课题。

6.5 空间数据挖掘与地理规律再认知

空间数据的积累为人文—经济地理学规律的认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借助海量空间数据和新信息处理手段,可以精准高效地认知人类活动的基本规律。基于人文—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空间数据挖掘方法,能够指导数据挖掘更好地为破解学科疑难问题服务。同时,开展人文空间数据建设将成为人文—经济地理学中一个重要内容。人文—经济地理学或许在有些方面可尝试介入式获取空间数据,甚至参与设计数据库结构和改进数据采集,让信息技术更加充分地为人文—经济地理学服务,精准客观地认知地理规律。

7 小结

本文突出了社会进步和技术变革在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变革的驱动力作用。人的行为受经济社会属性约束,快速的技术变革使各种互联网相关的新业态蓬勃发展,人与空间交互模式的转变为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带来了活力。信息技术产业对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影响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广度和深度,具体案例不胜枚举。信息技术有关学科与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交叉融合相关的问题有必要开展更加专门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基于已发生及正在的技术革新开展讨论,但技术的发展速度往往超过理论研究的进展速度,如爆发的共享单车可在很短的时间给城市系统带来空间组织问题。许多经济产业在技术驱动下发生着巨变,并不断带来新的地理空间问题,如:电子商务带来的物流系统空间组织问题、自动驾驶带来的交通空间秩序问题、人口高度聚集产生的安全危机问题等等。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发展如何更有前瞻性地构建空间系统理论,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再进行讨论。

技术革新背景下的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演进规律具有一定的适普性特点,受篇幅限制,本文的研究未触及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文地理学发展演进的共性与特性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人文地理学在国内外不同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下的发展和演进差异也将是学科演进值得关注的话题。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白吕纳. 1935.

人地学原理

[M]. 任美锷, 李旭旦, 译. 南京: 钟山书局.

[本文引用: 1]     

[Jean B1935.

La géographie humaine

[M]. Ren M Y, Li X D, Trans. Nanjing, China: Zhongshan Book.]

[本文引用: 1]     

[2] 白孝忠, 廖良美. 2015.

创新型产业集群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J]. 现代商贸工业, 36(25): 7-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如何更好地保持良好持久的产业集群绩效是当前社会迫切关注的热点。在借鉴“钻石模型”理论基础上,综合界定创新型产业集群绩效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进而从产业水平、社会效益、集群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构建了创新型产业集群绩效评价体系。

[Bai X Z, Liao L M.2015.

Chuangxinxing chanye jiqun jixiao pingjia tixi goujian yanjiu

[J].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36(25): 7-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如何更好地保持良好持久的产业集群绩效是当前社会迫切关注的热点。在借鉴“钻石模型”理论基础上,综合界定创新型产业集群绩效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进而从产业水平、社会效益、集群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构建了创新型产业集群绩效评价体系。
[3] 柴彦威, 沈洁. 2008.

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

[J]. 地理科学, 28(5): 594-6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8.05.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居民日常活动空间和城市日常活动系统是人类空间行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反映行为空间形成机制、分布特征及其与实体空间的相互关系,并为城市社会生活及其空间体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视角。通过行为空间研究中若干关键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基于日常活动空间的活动分析法能够很好的整合和处理这些问题,在对活动分析法相关概念和几个重要方法介绍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Chai Y W, Shen J.2008.

Activity-based approach to human spatial behavior research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8(5): 594-6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8.05.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居民日常活动空间和城市日常活动系统是人类空间行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反映行为空间形成机制、分布特征及其与实体空间的相互关系,并为城市社会生活及其空间体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视角。通过行为空间研究中若干关键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基于日常活动空间的活动分析法能够很好的整合和处理这些问题,在对活动分析法相关概念和几个重要方法介绍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4] 樊杰, 孙威. 2011.

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科进展及展望

[J]. 地理科学进展, 30(12): 1459-1469.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12.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过去5年,是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以面向中国健康城市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国家重大地域规划研制和战略咨询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得到中央政府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学科的理论方法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文—经济地理学者在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方面有所突破,科技论文和学术专著数量与质量有所提升,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建设以及科学奖励有所进展.近年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呈现以下特征:交叉科学的定位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价值进一步明确、“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科架构已经成型、基于人地系统研究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面向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兴领域和方向有所加强、GIS 技术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人文—经济地理学人文化倾向并不十分突出、面向政府决策层的服务能力走在前列,但国际交流强度不足、特别是前沿的学术思想研究与系统的理论创新还有待加强.未来中国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必须在交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手段、基础理论建设和学科结构优化、完善数据采集和空间模拟分析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Fan J, Sun W.2011.

Recent progress and outlook of human-economic geography in China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0(12): 1459-1469.]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12.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过去5年,是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以面向中国健康城市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国家重大地域规划研制和战略咨询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得到中央政府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学科的理论方法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文—经济地理学者在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方面有所突破,科技论文和学术专著数量与质量有所提升,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建设以及科学奖励有所进展.近年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呈现以下特征:交叉科学的定位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价值进一步明确、“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科架构已经成型、基于人地系统研究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面向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兴领域和方向有所加强、GIS 技术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人文—经济地理学人文化倾向并不十分突出、面向政府决策层的服务能力走在前列,但国际交流强度不足、特别是前沿的学术思想研究与系统的理论创新还有待加强.未来中国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必须在交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手段、基础理论建设和学科结构优化、完善数据采集和空间模拟分析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5] 樊杰, 周侃, 孙威, . 2013.

人文—经济地理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学科价值与学术创新

[J]. 地理科学进展, 32(2): 147-160.

https://doi.org/10.3724/SP.J.1033.2013.0014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文—经济地理学对自然圈层和人文圈层的相互作用、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在地球表层分布及演变规律的前瞻性研究成果, 在支撑国家科学决策、促进国土有序开发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为人文—经济地理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地理学重视机理和过程研究而可能导致学科微观分化和人文化倾向的偏差, 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对综合学科支撑体系建设的要求, 阐释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综合价值, 并对因素与机制、界面及过程、功能与结构、尺度及转换等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范畴进行了再认识。本文还重点讨论了基于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和生产—分配—消费立体系统的空间均衡模型, 阐述了面向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探讨了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技术, 以及将面状的功能地域纳入空间结构理论框架的学术创新要点。最后, 结合近年来人文—经济地理学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区域发展基础理论与方法方面的主要进展, 针对学科相互替代所带来的挑战, 提出坚持思想性和学术性并举、计算机方法与实验方法兼备、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交叉研究创新与经典路径依赖相融的学科发展路径。

[Fan J, Zhou K, Sun W, et al.2013.

Recent progress and outlook of human-economic geography in China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2(2): 147-160.]

https://doi.org/10.3724/SP.J.1033.2013.0014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文—经济地理学对自然圈层和人文圈层的相互作用、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在地球表层分布及演变规律的前瞻性研究成果, 在支撑国家科学决策、促进国土有序开发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为人文—经济地理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地理学重视机理和过程研究而可能导致学科微观分化和人文化倾向的偏差, 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对综合学科支撑体系建设的要求, 阐释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综合价值, 并对因素与机制、界面及过程、功能与结构、尺度及转换等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范畴进行了再认识。本文还重点讨论了基于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和生产—分配—消费立体系统的空间均衡模型, 阐述了面向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探讨了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技术, 以及将面状的功能地域纳入空间结构理论框架的学术创新要点。最后, 结合近年来人文—经济地理学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区域发展基础理论与方法方面的主要进展, 针对学科相互替代所带来的挑战, 提出坚持思想性和学术性并举、计算机方法与实验方法兼备、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交叉研究创新与经典路径依赖相融的学科发展路径。
[6] 方创琳, 周尚意, 柴彦威, . 2011.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地理科学进展, 30(12): 1470-1478.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12.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重点总结了近年来人地关系论、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的特色分支学科和新兴分支学科的发展现状、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展望.通过对国内大量的文献分析和与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的比较分析后认为,中国人文地理学在理论创新、研究方法、手段革新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表现为:人地关系论作为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文化地理研究视野更为开阔,并在转向新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进入了重要的研究转向与繁荣发展新阶段;政治地理学顺应地缘政治战略需求开始由低迷走向回暖;社会地理学伴随和谐社会建设蓬勃发展.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总体趋势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树立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紧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在力所能及地解决国家发展中若干新问题的同时,重点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及其示范应用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全球问题、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研究;顺应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加强文化地理研究与国家文化产业振兴的融合研究,建设中国“本土化”的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拓展行为地理学研究广度与深度,加强实验性研究;关注新地缘政治学、都市政治地理和地方政治地理的研究,依托“六普”数据推动社会地理学研究实现新的跨越.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Fang C L, Zhou S Y, Chai Y W, et al.2011.

Updated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of the discipline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0(12): 1470-1478.]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12.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重点总结了近年来人地关系论、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的特色分支学科和新兴分支学科的发展现状、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展望.通过对国内大量的文献分析和与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的比较分析后认为,中国人文地理学在理论创新、研究方法、手段革新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表现为:人地关系论作为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文化地理研究视野更为开阔,并在转向新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进入了重要的研究转向与繁荣发展新阶段;政治地理学顺应地缘政治战略需求开始由低迷走向回暖;社会地理学伴随和谐社会建设蓬勃发展.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总体趋势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树立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紧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在力所能及地解决国家发展中若干新问题的同时,重点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及其示范应用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全球问题、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研究;顺应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加强文化地理研究与国家文化产业振兴的融合研究,建设中国“本土化”的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拓展行为地理学研究广度与深度,加强实验性研究;关注新地缘政治学、都市政治地理和地方政治地理的研究,依托“六普”数据推动社会地理学研究实现新的跨越.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7] 金凤君. 2003.

科学透视我国区域发展问题: 《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综述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18(4): 266-2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045.2003.04.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变革的社会需要从集成、系统角度研究各种逻辑制衡关系及其演变规律并科学审视其结果和趋势.中国区域发展研究项目以综合的视角动态透视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与机理,促进了学科间的集成融合,发挥了科学思想库的作用.

[Jin F J.2003.

Configur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ts dynamics: Review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report of China"

[J].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8(4): 266-2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045.2003.04.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变革的社会需要从集成、系统角度研究各种逻辑制衡关系及其演变规律并科学审视其结果和趋势.中国区域发展研究项目以综合的视角动态透视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与机理,促进了学科间的集成融合,发挥了科学思想库的作用.
[8] 金凤君, . 2013. 功效空间组织机理与空间福利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68-70.

[本文引用: 2]     

[Jin F J, et al.2013. Gongxiao kongjian zuzhi jili yu kongjian fuli yanjiu[M].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68-70.]

[本文引用: 2]     

[9] 凯·安德森, 莫娜·多莫什, 史蒂夫·派尔, . 2009. 文化地理学手册[M]. 李蕾蕾, 张景秋,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本文引用: 1]     

[Anderson K, Domos M, Pyle L, et al.2009. Handbook of cultural geography[M]. Li L L, Zhang J Q, Trans. Beijing, China: The Commercial Press.]

[本文引用: 1]     

[10] 郝若扬, 逯万辉. 2017.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科交叉情况定量研究

[J]. 江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85-92.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17.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信息传播的视角,通过对知识流动环节中论文、期刊和学科间施引和被引关系的计算,可以探究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的知识流动网络和学科交叉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学科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与管理学、人文地理学和政治学等都有较强的交叉联系,其他学科如文学与艺术学、新闻传播学与图书情报档案学、考古学和历史学与民族学文化学和宗教学等学科间知识流动与交叉较为明显,此外,宗教学与民族学文化学等学科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交叉关系。

[Hao R Y, Lu W H.2017.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the interdisciplinar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J].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1): 85-92.]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17.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信息传播的视角,通过对知识流动环节中论文、期刊和学科间施引和被引关系的计算,可以探究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的知识流动网络和学科交叉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学科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与管理学、人文地理学和政治学等都有较强的交叉联系,其他学科如文学与艺术学、新闻传播学与图书情报档案学、考古学和历史学与民族学文化学和宗教学等学科间知识流动与交叉较为明显,此外,宗教学与民族学文化学等学科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交叉关系。
[11] 黄勤, 曾元, 江琴. 2015.

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展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5(2): 111-1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5.02.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正在进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基于文献统计和分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实践模式、突破领域、制度保障、实现机制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述评,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展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演进、实践成效、现实问题和发展趋势。已有研究为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规律,树立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有益指导。但是,还存在着研究比较分散、深度不够、创新性工作缺乏、方法单一等问题。新时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综合多维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加强研究的系统性,重构和创新理论范式和分析框架,开展实践调查和案例分析,并将"五位一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选择、制度建设、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推向深入。

[Huang Q, Zeng Y, Jiang Q.2015.

Making great efforts to promot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5(2): 111-1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5.02.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正在进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基于文献统计和分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实践模式、突破领域、制度保障、实现机制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述评,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展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演进、实践成效、现实问题和发展趋势。已有研究为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规律,树立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有益指导。但是,还存在着研究比较分散、深度不够、创新性工作缺乏、方法单一等问题。新时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综合多维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加强研究的系统性,重构和创新理论范式和分析框架,开展实践调查和案例分析,并将"五位一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选择、制度建设、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推向深入。
[12] 李靖. 2015.

新型产业分工, 功能专业化与区域治理: 基于京津冀地区的实证研究

[J]. 中国软科学, (3): 80-92.

[本文引用: 1]     

[Li J.2015.

New industrial division of labor, 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 and regional governance: An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J]. China Soft Science, (3): 80-92.]

[本文引用: 1]     

[13] 李威蓉, 诸云强, 宋佳, . 2017.

地理空间数据来源本体及其在数据关联中的应用

[M].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19(10): 1261-1269.

[本文引用: 1]     

[Li W R, Zhu Y Q, Song J, et al.2017.

Geospatial data provenance-ont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data linking

[J].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 19(10): 1261-1269.]

[本文引用: 1]     

[14] 刘卫东. 2015.

“一带一路” 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

[J]. 地理科学进展, 34(5): 538-54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5.05.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其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一带一路”框架包含了与以往经济全球化完全不同的理念,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这正是丝绸之路文化内涵的体现.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与经济全球化及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剖析了其空间内涵,认为“一带一路”具有多重空间内涵和跨尺度特征,是统筹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最后,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地理学提出的几个重要议题,包括地缘政治、国别地理、对外直接外资理论、交通运输优化组织等.

[Liu W D.2015.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of China and related research themes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4(5): 538-54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5.05.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其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一带一路”框架包含了与以往经济全球化完全不同的理念,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这正是丝绸之路文化内涵的体现.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与经济全球化及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剖析了其空间内涵,认为“一带一路”具有多重空间内涵和跨尺度特征,是统筹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最后,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地理学提出的几个重要议题,包括地缘政治、国别地理、对外直接外资理论、交通运输优化组织等.
[15] 陆大道, . 2003. 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Lu D D, et al.2003. Zhongguo quyu fazhan de lilun yu shijian[M].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本文引用: 1]     

[16] 陆大道. 2011.

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及其特点

[J]. 地理研究, 30(3): 387-39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03000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论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方法论和人-地系统的特征,倡导开 展"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阐明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方法论及其特点,将有利于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学术界特别是自然科 学范畴内对人文-经济地理学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在资源环境研究中的地位逐步形成共识,促进地球表层领域内资源-环境(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的形 成.针对少数学者的偏见,强调并分析了人文-经济地理学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科学性.

[Lu D D.2011.

The methodology of human-economic geography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0(3): 387-39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03000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论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方法论和人-地系统的特征,倡导开 展"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阐明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方法论及其特点,将有利于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学术界特别是自然科 学范畴内对人文-经济地理学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在资源环境研究中的地位逐步形成共识,促进地球表层领域内资源-环境(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的形 成.针对少数学者的偏见,强调并分析了人文-经济地理学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科学性.
[17] 马润潮. 1999.

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

[J]. 地理学报, 54(4): 365-372.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1999.04.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40年来,西方人文地理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50年代末期开始计量革命。70年代初开始,人文主义、行为主义、结构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等观念涌现,它们对西方地理界起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演变至今,人文地理学可说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时代。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在70年代与80年代期间,先后出现于西方地理学。二者与上列其他观点有根本不同。在地理学上,它们强调各地情况都有其特性。同时,批判性的社会理论也在地理学

[Ma L J C.1999.

Humanism, the rise of postmodern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egional geography in the west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4(4): 365-372.]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1999.04.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40年来,西方人文地理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50年代末期开始计量革命。70年代初开始,人文主义、行为主义、结构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等观念涌现,它们对西方地理界起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演变至今,人文地理学可说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时代。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在70年代与80年代期间,先后出现于西方地理学。二者与上列其他观点有根本不同。在地理学上,它们强调各地情况都有其特性。同时,批判性的社会理论也在地理学
[18] 欧阳玲. 2008.

人地关系理论研究进展

[J]. 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4(2): 103-1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本文将近20年来新型人地关系理论归纳为:人地关系调控论、人地关系危机论、人地关系目标论、人地关系方法论四大类及14小类,对其研究可以为人地关系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Ouyang L.2008.

Rendi guanxi lilun yanjiu jinzhan

[J].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4(2): 103-1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本文将近20年来新型人地关系理论归纳为:人地关系调控论、人地关系危机论、人地关系目标论、人地关系方法论四大类及14小类,对其研究可以为人地关系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9] 唐浩. 2014.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新认识

[J]. 中国工业经济, (6): 5-17.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本文基于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从“社会变革总和”的高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的深度。时空特性的广度,研究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特”在哪里、“新”在何处、“化”在何方。以经济、社会与人文耦合的工业化发展目标。引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立足于工业化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化解中国特色工业化发展的“三大难点”:着眼于生产关系自适应化生产力,从“六化融合”解决新型工业化关键问题;以“实体资源虚拟化、虚拟资源实体化”打破固化的工业化资源利用范畴和方式,实现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在工业化中共生融合:依据创新中心化路径。通过“两种保障”方式实现工业化。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化”归根结底是人文化,实现经济、社会和人文的同步协调发展.引领人类现代文明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Tang H.2014.

Understanding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6): 5-17.]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本文基于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从“社会变革总和”的高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的深度。时空特性的广度,研究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特”在哪里、“新”在何处、“化”在何方。以经济、社会与人文耦合的工业化发展目标。引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立足于工业化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化解中国特色工业化发展的“三大难点”:着眼于生产关系自适应化生产力,从“六化融合”解决新型工业化关键问题;以“实体资源虚拟化、虚拟资源实体化”打破固化的工业化资源利用范畴和方式,实现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在工业化中共生融合:依据创新中心化路径。通过“两种保障”方式实现工业化。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化”归根结底是人文化,实现经济、社会和人文的同步协调发展.引领人类现代文明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20] 王爱民, 缪磊磊. 2000.

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的理论评述

[J]. 地球科学进展, 14(4): 415-420.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1-8166.2000.04.00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在分析了人地关系论思想渊源的基础上,对环境决定论、或然论、生态论、景观论、行为论、空间论、文化论和可持续发展论进行了综合评述和重新审视,提出了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的原则&mdash;&mdash;综合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因果原则、整合性原则和人地相关原则,并对上述原则的内涵进行了界定。</p>

[Wang A M, Miao L L.2000.

A review of man-land relationships in geography

[J]. 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 14(4): 415-420.]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1-8166.2000.04.00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在分析了人地关系论思想渊源的基础上,对环境决定论、或然论、生态论、景观论、行为论、空间论、文化论和可持续发展论进行了综合评述和重新审视,提出了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的原则&mdash;&mdash;综合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因果原则、整合性原则和人地相关原则,并对上述原则的内涵进行了界定。</p>
[21] 王兴中. 2004.

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

[J]. 人文地理, 19(1): 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4.01.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根据国外著名学者的观点与权威文献,论述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学科内涵,重点探讨了"新"社会地理学的理念、研究的主体内容与前沿方向.全文从社会-文化转型的角度认定"新"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探索性的社会科学,它的社会-文化空间性为其他社会科学挖掘其学科内涵拓展了思路,并为它们指引空间延伸的方向与内容.第二,探索性地总结了"新"社会地理学主体研究内容、结构及其目标.即"社会空间结构"的综合理念及其进展.第三,探讨了新社会地理学与其他"新"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交叉研究的前沿方向,及其相关的较为成熟的学科内容及其研究框架.全文揭示学科边沿性越来越模糊的新社会地理学的基础原理是人文地理学其它分支学科分析与探讨问题的理念基础.

[Wang X Z.2004.

Connotation and research of social-cultural transforming in social geography

[J]. Human Geography, 19(1): 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4.01.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根据国外著名学者的观点与权威文献,论述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学科内涵,重点探讨了"新"社会地理学的理念、研究的主体内容与前沿方向.全文从社会-文化转型的角度认定"新"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探索性的社会科学,它的社会-文化空间性为其他社会科学挖掘其学科内涵拓展了思路,并为它们指引空间延伸的方向与内容.第二,探索性地总结了"新"社会地理学主体研究内容、结构及其目标.即"社会空间结构"的综合理念及其进展.第三,探讨了新社会地理学与其他"新"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交叉研究的前沿方向,及其相关的较为成熟的学科内容及其研究框架.全文揭示学科边沿性越来越模糊的新社会地理学的基础原理是人文地理学其它分支学科分析与探讨问题的理念基础.
[22] 吴传钧. 1991.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J]. 经济地理, 11(3): 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Wu C J.1991.

Lun dilixue de yanjiu hexin: Rendi guanxi diyu xitong

[J]. Economic Geography, 11(3): 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23] 吴传钧. 1995.

从竺可桢的嘱咐到钱学森的激励: 对中国地理科学的展望

[J]. 科学中国人, (5): 17-18.

[本文引用: 1]     

[Wu C J.1995.

Cong Zhu Kezhen de zhufu dao Qian Xuesen de jili

[J]. Scientific Chinese, (5): 17-18.]

[本文引用: 1]     

[24] 吴传钧. 1996.

展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J]. 人文地理, 11(1): 1-10.

[本文引用: 1]     

[Wu C J.1996.

Prosp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J]. Human Geography, 11(1): 1-10.]

[本文引用: 1]     

[25] 吴传钧. 1998. 中国经济地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Wu C J.1998. Zhongguo jingji dili[M].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本文引用: 1]     

[26] 吴传钧. 2008. 发展中的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 吴传钧院士学术报告选辑[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本文引用: 5]     

[Wu C J.2008. Fazhan zhong de zhongguo xiandai renwen dilixue: Wu Chuanjun yuanshi xueshu baogao xuanji[M]. Beijing, China: The Commercial Press.]

[本文引用: 5]     

[27] 吴传钧, 李旭旦. 1985. 经济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支[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64-77.

[本文引用: 1]     

[Wu C J, Li X D.1985. Jingji dili xue: Renwen dilixue de zhuyao fenzhi[M].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64-77.]

[本文引用: 1]     

[28] 吴传钧, 郑度, 唐以剑. 1995. 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 地理科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Wu C J, Zheng D, Tang Y J.1995. Ziran kexue xueke fazhan zhanlue diaoyan baogao[M].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本文引用: 1]     

[29] 徐建华. 1995.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演变的影响及其定量评估模型

[J]. 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3(3): 144-150.

[本文引用: 1]     

[Xu J H.1995.

Renlei huodong dui ziran huanjing yanbian de yingxiang jiqi dingliang pinggu moxing

[J].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3(3): 144-150.]

[本文引用: 1]     

[30] 赵荣斯, 丁桑岚. 2013.

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进展

[J]. 科技资讯, (33): 1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791.2012.33.1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地关系和人地关系理论一直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地关系理论在不断完善,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不断出现且逐步形成理论体系。本文介绍了3种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人地关系危机论,人地关系调控论,人地关系目标论。

[Zhao R S, Ding S L.2013.

Rendi guanxi lilun de yanjiu jinzhan

[J].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33): 1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791.2012.33.1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地关系和人地关系理论一直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地关系理论在不断完善,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不断出现且逐步形成理论体系。本文介绍了3种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人地关系危机论,人地关系调控论,人地关系目标论。
[31] Cho E, Myers S A, Leskovec J.2011.

Friendship and mobility: user movement in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

[C]//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San Diego, Ca, Usa, August. DBLP: 1082-1090.

[本文引用: 1]     

[32] De Montjoye Y A, Radaelli L, Singh V K.2015.

Unique in the shopping mall: On the reidentifiability of credit card metadata

[J]. Science, 347(6221): 536-539.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1256297      URL      [本文引用: 1]     

[33] Gonzalez M C, Hidalgo C A, Barabasi A L.2008.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human mobility patterns

[J]. Nature, 453(7196): 779-782.

https://doi.org/10.1038/nature06958      URL      PMID: 18528393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Despite their importance for urban planning, traffic forecasting and the spread of biological and mobile virus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laws governing human motion remains limited owing to the lack of tools to monitor the time-resolved location of individuals. Here we study the trajectory of 100,000 anonymized mobile phone users whose position is tracked for a six-month period. We find that, in contrast with the random trajectories predicted by the prevailing L vy flight and random walk models, human trajectories show a high degree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regularity, each individual being characterized by a time-independent characteristic travel distance and a significant probability to return to a few highly frequented locations. After correcting for differences in travel distances and the inherent anisotropy of each trajectory, the individual travel patterns collapse into a single spati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indicating that, despite the diversity of their travel history, humans follow simple reproducible patterns. This inherent similarity in travel patterns could impact all phenomena driven by human mobility, from epidemic prevention to emergency response, urban planning and agent-based modelling.
[34] Hägerstraand T.1970.

What about people in regional science?

[J].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24(1): 7-24.

https://doi.org/10.1111/j.1435-5597.1970.tb01464.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Key Words】:
[35] Lazer D, Pentland A S, Adamic L, et al.2009.

Life in the network: The coming age of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J]. Science, 323: 721-723.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1167742      URL      [本文引用: 1]     

[36] Lefebvre H.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M]. Oxford, UK: Blackwell.

[本文引用: 1]     

[37] Liu L, Hou A, Biderman A, et al.2009.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mobility patterns from smart card records: A case study in Shenzhen

[C]//IEEE. International IEEE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1-6.

[本文引用: 1]     

[38] Platt R S.1948.

Determinism in geography

[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38(2): 126-132.

https://doi.org/10.1080/00045604809351972      URL      [本文引用: 1]     

[39] Weiss D J, Nelson A, Gibson H S, et al.2018.

A global map of travel time to cities to assess inequalities in accessibility in 2015

[J]. Nature, 553: 333-336.

https://doi.org/10.1038/nature25181      URL      PMID: 29320477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The economic and man-made resources that sustain human wellbeing are not distributed evenly across the world, but are instead heavily concentrated in cities. Poor access to opportunities and services offered by urban centres (a function of distance,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ities) is a major barrier to improved livelihoods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Advancing accessibility worldwide underpins the equity agenda of 'leaving no one behind' established b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of the United Nations. This has renewed international efforts to accurately measure accessibility and generate a metric that can inform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evelopment policies. The only previous attempt to reliably map accessibility worldwide, which was published nearly a decade ago, predated the baselin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and excluded the recent expansion in infrastructure networks, particularly in lower-resource settings. In parallel, new data sources provided by Open Street Map and Google now capture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with unprecedented detail and precision. Here we develop and validate a map that quantifies travel time to cities for 2015 at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approximately one by one kilometre by integrating ten global-scale surfaces that characterize factors affecting human movement rates and 13,840 high-density urban centres within an established geospatial-modelling framework. Our results highlight disparities in accessibility relative to wealth as 50.9% of individuals living in low-income settings (concentrated in sub-Saharan Africa) reside within an hour of a city compared to 90.7% of individuals in high-income settings. By further triangulating this map against socioeconomic datasets, we demonstrate how access to urban centres stratifies the economic, educational, and health status of human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