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2017 , 36 (9): 1128-1139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9.009

专辑:城市文化感知与计算

北京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空间格局和特征

何丹1, 金凤君2*, 戴特奇3, 孙颖1, 周真杨1

1.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 100191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3.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

Spatial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for service level of urban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in central Beijing

HE Dan1, JIN Fengjun2*, DAI Teqi3, SUN Ying1, ZHOU Zhenyang1

1. College of Applied Arts and Sciences,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 100101, China
3. School of Geograph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金凤君(1961-),男,内蒙古赤峰人,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E-mail: jinfj@igsnrr.ac.cn

版权声明:  2017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杂志 版权所有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115)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优选计划(BPHR2017CZ01)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SC015, 14CSA002)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何丹(1980-),女,汉族,湖南岳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GIS空间分析与应用研究,E-mail: hedan@buu.edu.cn

展开

摘要

本文从设施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和满意度4方面,构建设施服务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多指标综合评价法、GIS空间分析和三维模拟技术,探讨北京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差异特征。由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评价结果得出,不同类型设施服务水平空间差异显著,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服务水平最高,艺术馆最低。由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分区可知,54.96%的街道处于低水平。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其空间特征如下:设施服务水平空间分布不均衡,服务水平整体上呈现明显的“核心—外围”空间结构,沿核心到外围递减,并且核心区较高,西北部和南部地区偏低;服务水平空间分异趋势明显,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均呈倒“U”型趋势,并且东西方向相对于南北方向变化较为平缓,由西到东微弱上升;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空间分布与人口空间分布相关性较弱;文化设施等级与服务水平基本相匹配,高等级设施占比较多的城区设施服务水平也较高。

关键词: 设施服务水平 ; 公共文化设施 ; 空间格局 ; 空间特征 ; 北京市中心城区

Abstract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refer to buildings, venues, and equipment organized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s at various levels or by social groups for the public to carry out cultural activities.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service level of existing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not only can enrich public facility spatial planning theory, but also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actual planning of cultural facilities and government decision making.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quantity, qual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facilitie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ultural facility service level is constructed. Using multi-inde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GIS spatial analysis and 3D simulation techniqu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ervice level of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in Beijing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service level of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rvice level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facilities, and the service level of cultural service centers (cultural stations) is the highest, and the art museum is the lowest.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service level of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rvice level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facilities, and the service level of cultural service centers (cultural stations) is the highest, and the art museum is the lowest.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service level of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rvice level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facilities, and the service level of cultural service centers (cultural stations) is the highest, and the art museum is the lowest. With regard to the level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54.96% neighborhoods are at a low level. Based on these,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vel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Firs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rvice levels in different districts and neighborhoods is generally uneven. The level of services as a whole shows a clear "core-periphery" spatial structure, and it is diminishing from the core to the periphery. Moreover, in the core area, the service level is higher; in the northwest and the southern regions the service level is low. Second, Trend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level of services in the directions of east to west and south to north shows an inverted "u" shape, and the change from east to west is gentler relative to from south to north, and the service level rises slightly from west to east. Third, the service level of cultural facilities is weakly related to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Finally, the level of cultural facilities and the level of services are basically matched. The level of service is higher if there is more proportion of high-level facilities in the urban areas.

Keywords: facility service level ;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 spatial pattern ;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 central Beijing

0

PDF (823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何丹, 金凤君, 戴特奇, 孙颖, 周真杨. 北京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空间格局和特征[J]. , 2017, 36(9): 1128-1139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9.009

HE Dan, JIN Fengjun, DAI Teqi, SUN Ying, ZHOU Zhenyang. Spatial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for service level of urban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in central Beijing[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9): 1128-1139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9.009

1 引言

近年来,文化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之一。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北京市在“十三五”时期首次提出了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文化中心建设是北京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认识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结构和服务水平对于北京市文化建设和规划、文化空间结构优化、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文化设施建设成就不少,但实际运行效果不佳,部分地区屡屡出现了机构虚设、空转、运行成本过高等低效情形,且基层问题更为明显。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空间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郑迦文, 2017)。

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公共文化依托的物质载体,国内外相关研究颇丰。国外研究偏重于管理,主要内容为:一是研究文化设施功能作用和使用,提倡对文化设施的多用途开发,开放大学城内的公共文化设施,与城市和社区进行共享和互动(Boylan, 1999; Gumprecht, 2007; 斯内德科夫, 2008)。二是探讨人与文化设施间的关系,如测度博物馆美术展览对参观人口数据变化的重要影响(Brida et al, 2011)。Harvey认为,应通过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加强公众参与,使规划设计与市民文化需求相结合(引自Perloff, 1979);又如模拟服务设施建设和人口数量之间的动态循环关系图(Park et al, 2011)。三是研究文化设施建设政策。如对首尔文化区文化设施集中式布局的探讨(Kim, 2011);对洛杉矶和深圳文化建设的数量、类型、融资手段等方面的比较研究(Wang et al, 2010)等。国内公共文化设施研究以物质空间分布的内容较多,集中在以下六方面:一是研究文化设施空间分布和演变,如对北京(张景秋, 2004)、深圳(魏宗财等, 2007)、上海(田冬迪等, 2011)、广州(李倩等, 2012)等的研究。二是研究文化设施的利用状况,如北京城区大型文化设施空间分布、利用人群及居民偏好特征分析(于绍璐等, 2010)。三是特定类型文化设施的研究,如博物馆 (杨云鹏等, 2009)、电影院 (陈娟娟等, 2009)等。四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研究文化设施的需求与供给,如影响上海市文化设施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收入、学历、年龄和性别,文化需求是决定建设的重要因素(褚凌云等, 2011)。五是研究文化设施规划、发展战略和建设绩效,如文化设施发展战略建议(吴唯佳等, 2010),以及设施集中建设的空间绩效分析(吕斌等, 2012)。六是将文化设施作为公共服务设施中的一部分进行研究,如探讨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格局、公平性特征及形成机制(高军波等, 2011)等。

公共设施服务水平是指其对外部提供服务的实际效果,即公共设施供应能力在空间上的反映(樊英姿, 2016)。目前,众多学者开展了对医疗设施(Lairson et al, 1995)、公园绿地(Oh, 2007; 李孟桐等, 2016)、公共图书馆(廉超等, 2014)等单类公共设施的服务水平及空间差异的研究。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评价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科学有效测度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积极有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李娟等, 2016)。总之,迄今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基于地理学空间视角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一般主要于省、市、县等宏观尺度,着重考虑基础设施和财政投入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往往忽视基础设施服务的空间分布和覆盖程度方面的指标。但有学者研究发现,作为中国城市最基层行政单元的乡(镇、街道)的研究,更能详细地反映小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差异 (杨秀云等, 2016)。因此,本文从单类文化设施和设施整体2个角度,从街道尺度综合考虑设施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和用户整体评价4个方面,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法、ArcGIS 空间分析和三维模拟,揭示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差异,对促进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科学合理规划建设、经济高效管理、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实现社会公平有着现实意义。本文可丰富公共设施布局规划理论体系,也可为优化城市文化空间结构提供可量化的科学依据,为推进北京的文化设施专项规划、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指导。

2 研究数据、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研究的空间范围为北京市中心城区,并以街道作为研究的最小空间单元。2010年北京市中心城区街道一级行政区共131个,街道常住人口数来源于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文化设施数据来源于北京文网(beijingww.qianlong.com)、北京市文化局网(www.bjwh.gov.cn)、北京市文化设施地图网(www.beijingmap.gov.cn/bjwh)、北京文博—北京市文物局网(www.bjww.gov.cn)、北京市档案信息网(www.bjma.gov.cn)、百度地图(map.baidu.com)等。属性信息包括设施名称、详细地址、所在街道、设施规模或容量、类型、等级和总体评价星级等,空间信息则将每个设施详细地址逐一在地图网上进行空间定位和汇总整理。

主观评价数据为每个文化设施的“总体评价星级”,在大众点评网上手动采集而来。它是大众点评网根据一系列的指标计算出来的,比如会员对商户“口味、环境、服务”打分的平均数、会员信誉级别、点评数、点评时间等。未获得评价星级的商户主要说明了顾客关注程度较低,并不代表服务质量或口碑较差,因为可能会受到区位、虚假信息、重复注册等因素的影响(秦萧等, 2014)。

2.2 公共文化设施概念与类别

国务院在2003年施行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中规定,公共文化设施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或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活动的建筑物、场地和设备,比如公益性的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等。在2012年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指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都含有文化设施的规定。其中,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中的文化设施是指由政府控制以保障基础民生需求的服务设施,一般为非营利的公益性设施,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美术馆、展览馆和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中的文化设施是指主要通过市场配置的,一般以营利为目的的服务设施,如剧院、音乐厅、电影院、歌舞厅、网吧、溜冰场等。2016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定义公共文化设施为:用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建筑物、场地和设备,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体育场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职工)书屋、公共阅报栏(屏)、广播电视输出覆盖设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点等。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统计的北京中心城区共有505处公共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电影院、演出场所、文化馆和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共9类设施(图1)。从数量上看,以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博物馆、电影院和演出场所(表1)。

图1   北京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现状分布图

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in central Beijing

表1   北京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类

Tab.1   Classification of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in central Beijing

类 型数量/处占比/%
图书馆142.77
档案馆112.18
博物馆11622.97
美术馆183.56
艺术馆305.94
电影院10120.00
演出场所7514.85
文化馆81.58
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13226.14
总计505100.00

新窗口打开

2.3 研究方法

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可通过多种属性反映。一般而言,设施数量越多、质量越好、空间分布越均衡、居民满意度越高,服务水平越高;设施规模越大,能够提供的服务量越大,服务水平越高;设施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水平越高。因此,设施服务水平不仅取决于其规模和容量,还与其类型、等级、服务质量评级等相关(王丽娟, 2014; 胡玥等, 2017)。公共服务水平评价的大量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如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法(廉超等, 2014)、主客观组合赋权法(韩增林等, 2015)、熵值法和集对分析模型(史卫东等, 2015)、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杨秀云等, 2016)以及“投入—过程—产出—效果”模型(李娟等, 2016),等等。本文中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评价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自然断裂点分类法。

2.3.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公共服务设施评价有很多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是其中的一种,它是一种结构化的建模方法,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案选优和辅助决策技术(程建权, 1997)。它是综合描述评价对象不同方面的多个指标信息,由此整体评判并横向或纵向比较所评价的对象(段永瑞, 2006)。其过程包括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权重确定和评价值综合处理等步骤。目前普遍使用的评价模型是以加权平均为基础的指标评分法,该方法简明直观、结论明确、可操作性强(钟霞等, 2004)。杨秀云等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以统计指标为主构建了公共文化服务指数,得到了指标体系的综合得分,在省市尺度上测度了我国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杨秀云等, 2016)。本文则从地理学空间视角和设施供给角度构建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街道尺度上测度北京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水平。

首先,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常用的“最小—最大标准化”方法,其公式为:

Xi=(xi-xmin)(xmax-xmin)(1)

式中:Xi为标准化后的数据值;xixmaxxmin为样本数据的原始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然后,选择各种不同类型的评价指标,通过主观赋值法中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将各类指标进行量化分级并加权求和,得到其服务水平综合分值。其表达式为:

S=i=1nWi×Xi(2)

式中:S是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评价综合分值;Xi为某街道单元第i个指标分值;Wi为第i个指标权重,决定单个指标对服务水平的贡献程度;n为评价指标个数。

(1) 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从设施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和满意度4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2),分析北京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空间分布及特征。部分指标及评分标准参考《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8]74号》《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建标101-2007)》《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JGJ58-2008》《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建标136-2010)》《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的通知,京政发〔2002〕22 号》等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文件,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而设定。其中,不同类型设施规模或容量采用的计算指标不同,如图书馆采用建筑面积和馆藏书总量表示,档案馆采用建筑面积和档案数表示,演出场所采用建筑面积和座席数表示,电影院采用座席数表示;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文化馆和文化站采用建筑面积表示。此外,运用李克特量表中的10级量表,用1~10来衡量和描述各级状态。分数越高表示设施等级越高,类型越大,总体评价星级越高。

表2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Tab.2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ervice level of urban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级条件分级赋值备注
设施数量设施总数/处街道内各级设施数量
人均享有设施数量/(处/千人)街道内各级设施数量/街道常住人口数
设施质量设施规模或容量——设施建筑面积(/m2)或馆藏书量/册或档案数/卷或席位数(/席)街道内各级设施建筑面积总和或馆藏书量总和或档案数总和或席位数总和
人均设施规模或容量——千人拥有设施面积/(m2/千人)或人均藏书量/(册/人)或人均档案数/(卷/人)或千人拥有设施坐席数/(席/千人)街道内各级设施建筑面积总和或馆藏书量总和或档案数总和或席位数总和的千人平均数或人均数
设施类型评价总分特大型
大型1-3
中型1-3
小型1-3
10分
9~7分
6~4分
3~1分
街道内各级设施类型评分总和
设施等级评价总分国家级
省市级
区级
街道级
社区级
10分
7分
5分
3分
1分
街道内各级设施等级评分总和
设施空间分布设施密度/(处/km2)街道内各级设施数量/街道面积
设施满意度设施总体评价星级
(大众点评网)总分
五星级
准五星级
四星级
准四星级
三星级
准三星级
二星级
准二星级
一星级
非星级
10分
9分
8分
7分
6分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街道内各级设施总体评价星级的评分总和

新窗口打开

(2) 指标权重确定

各个指标的权重值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经过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向量并通过一致性检验(表3)。其中,某类设施的规模或容量及人均规模或容量如果由2个指标构成,则每个指标的权重各占其50%。

表3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评价指标权重表

Tab.3   Weighted value of service level evaluation index of urban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评价一级指标权重评价二级指标权重
设施数量0.044396设施总数0.022198
人均享有设施数量0.022198
设施质量0.440159设施规模或容量0.040266
人均设施规模或容量0.076849
设施类型评价总分0.161522
设施等级评价总分0.161522
设施空间分布0.161522设施密度0.161522
设施满意度0.353923设施总体评价星级总分0.353923

新窗口打开

2.3.2 自然断裂点分类法

自然断裂点分类法是基于数据内部的内在联系进行自然分组,已达到组间差距最大化和组内相似值最优化,数据变量值出现相对最大变化处为分组点的位置(王振波等, 2010)。此法应用十分广泛,如商业区等级体系划分(王芳等, 2015)、城市协调发展等级分析(高宝棣等, 2016)、城市群生态文明水平测度(马勇等, 2016)、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分析 (韩增林等, 2015)等。

为避免主观分类,运用基于数据分布统计特征的自然断裂点分类法,将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计算出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综合分值,通过ArcGIS 10.3的Jenks自然间断点分级功能进行分类,并按综合分值的大小命名为公共文化设施服务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水平区域,最后将结果可视化。

3 结果与分析

首先,综合考虑设施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和用户整体评价星级4个方面,构建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计算每个设施的服务水平得分,按不同类型和不同街道进行汇总,得到服务水平综合分值。最后,从单类设施和设施整体2个层面分析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

3.1 北京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评价结果

3.1.1 不同类型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得分

将每个文化设施服务水平得分按类型进行汇总,得到综合分值(表4)。根据不同类型文化设施服务水平评价综合分值可划分为5个层次。服务水平综合分值在0~3区间为第一等级,服务水平最低,包括艺术馆;分值在3~4区间为第二等级,服务水平低,包括档案馆、美术馆和图书馆;分值在4~10区间为中间水平,包括文化馆和演出场所;分值在10~15区间为第四等级,服务水平高,包括博物馆和电影院;分值大于15为第五等级,服务水平最高。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是基层设施,本身的服务能力不强,但是服务站数量多,空间分布覆盖面积广,空间定位明确,一般是在乡镇、街道或社区就近设置,服务于固定人群,满意度较高,所以按照本文从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和满意度四个方面设置的指标体系计算结果得出,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的服务水平最高。而艺术馆数量较少,绝大部分分布在朝阳区,空间分布不均衡,设施本身的服务能力不强,规模、容量和等级也是一般水平,服务人群的满意度低,所以综合起来得出服务水平最低。同样,档案馆、美术馆、图书馆和文化馆这四类设施数量少,本身的服务能力一般,服务质量一般,空间分布也不均衡,服务人群的满意度不高,所以服务水平位于中低层次。演出场所、博物馆和电影院数量多,本身的服务质量相对较高,空间分布也相对均匀,服务人群的满意度较高,所以服务水平属于中高层次。

表4   北京市中心城区不同类型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层次

Tab.4   Service level of different types of urban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in central Beijing

设施类型设施数量综合分值服务水平
艺术馆301.54838最低层次
档案馆113.01852低层次
美术馆183.34289
图书馆143.50136
文化馆84.15918中间层次
演出场所756.63605
博物馆11610.39733高层次
电影院10113.03771
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13215.88232最高层次

新窗口打开

图2可看出,图书馆、档案馆、美术馆、艺术馆和文化馆这5类设施的服务水平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存在共性,极少数街道综合分值较高,而绝大部分街道偏低,分值较高的街道空间分布较为分散。对演出场所而言,大部分街道综合分值偏低,少数街道分值较高,分值较高的街道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中心集聚特征。对博物馆和电影院而言,一部分街道综合分值较高,另一部分偏低,分值较高的街道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均匀。而对文化站而言,少数街道综合分值偏低,绝大部分较高,分值偏低的街道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均匀。

图2   北京市中心城区不同类型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空间分布图

Fig.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rvice level of different types of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in central Beijing

3.1.2 街道尺度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空间分布

为更直观地反映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空间分布特征,根据各街道设施服务水平综合得分情况,采用自然断裂点分类法划分为5类区域,即: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水平区域。其中,东华门街道得分最高为2.59,北辛安和鲁谷街道得分为0,可见空间差异较大。在全市131个街道中,公共文化服务低水平区域有72个街道,即54.96%的街道处于低水平;高水平区有东华门、新街口、中关村、崇文门外和酒仙桥5个街道;较高水平区有金融街、交道口、呼家楼、建国门、天桥、东直门和亚运村7个街道;中等水平街道有19个,较低水平街道有28个(图3)。

图3   街道尺度下北京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空间格局

Fig.3   Spatial patterns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level in the neighborhood scale in central Beijing

3.2 北京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空间特征分析

3.2.1 设施服务水平空间分布不均衡

基于ArcScene 10.3.1三维模拟,可更直观清晰地表达不同街道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空间差异。不同街道文化设施服务水平总体上呈显著不均衡。服务水平高的街道聚集在中心区,得分最高的街道是东华门(东城),综合分值为2.590210;其次是新街口(西城)、中关村(海淀)、崇文门外(东城)、酒仙桥(东城)和金融街(西城);外围区服务水平综合分值普遍较低,得分为0的为北辛安(石景山)和鲁谷(石景山)街道(图4)。从空间格局来看,各街道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呈明显的空间不均衡性,整体上呈现明显的“核心—外围”结构模式,核心区服务水平相对较高,外围区服务水平普遍较低,从核心到外围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逐渐降低。

图4   北京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的三维模拟

Fig.4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service level of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in central Beijing

按街道汇总的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综合分值,进一步汇总到城区,得到城区综合分值,然后用它除以所在城区所有街道数得到综合分值的均值,并以所在城区街道数为基础按照方差公式计算综合分值的标准方差(表5),中心城六区综合分值总和为61.5237分,得分最高为朝阳区,其次是东城、西城和海淀区;得分最低的是石景山区。综合分值的均值最高的为东城区,其次是西城、朝阳、海淀和丰台区,最低为石景山区。

表5   北京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分城区统计特征

Tab.5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service level of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in central Beijing

所在城区人口密度/(人/km2)服务水平综合分值均值标准偏差
东城区21978.35074013.4816920.7930410.809963
西城区24785.71203011.0215070.7347670.674754
海淀区7637.9303049.7848040.3374070.455409
朝阳区7662.82212319.3535860.4608000.442817
丰台区6914.7650965.3327980.2962670.335490
石景山区6951.5718062.5493450.2549350.319331
总计8499.84019261.5237322.8772173.037764

新窗口打开

按《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草案),中心城区划出4个功能分区:核心区(东城和西城区)、西北部地区(海淀和石景山区)、东北部地区(朝阳区的东部和北部)和南部地区(朝阳区南部和丰台区)。总体而言,北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核心区较高,西北部和南部地区偏低。

3.2.2 设施服务水平空间分异趋势明显

利用数学曲面模拟地理系统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变化趋势采用趋势面分析方法。图中,每1个街道的公共服务水平综合得分和位置用1根竖棒表示。这些点被投影到东西向和南北向的2个正交平面上,并由此得到1条最佳拟合线,东西和南北方向上存在的趋势用这条拟合线进行拟合(孙建国, 2017)。利用ArcGIS软件中的趋势面分析对各街道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综合分值进行分析,进一步探析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空间差异情况(图5),蓝线表示南北方向,绿线表示东西方向。从图5可明显地看出,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趋势曲线均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倒“U”型分布,说明以东城和西城区为中心的核心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高于周边区域。并且,相对于南北方向而言,东西方向变化趋势较为平缓,呈现由西到东微弱上升的趋势。

图5   街道尺度下北京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空间趋势面分析

Fig.5   Spatial trend analysis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level in the neighborhood scale in central Beijing

3.2.3 设施服务水平空间分布与人口分布相关性较弱

相关性分析是衡量两个变量因素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方法,其中一种是皮尔逊相关分析。它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R值来表征结果,R值是一个介于 1和-1之间的值,其中,1表示变量完全正相关,0表示无关,-1表示完全负相关。R值越接近1,相关性越强;越接近0,相关性越弱(冯东海等, 2015)。

本研究采用SPSS19.0对每个街道的设施服务水平综合分值和人口密度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0.01的置信水平上,每个街道的设施服务水平综合分值和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为0.365,说明两者相关性较弱,具不显著的相关关系。

3.2.4 文化设施等级与服务水平基本相匹配

参考《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将北京市中心城区文化设施划分为国家级、省市级、区级、街道级和社区级共5级。相应地,高(国家级)、较高(省市级)、中等(区级)、低(街道级和社区级)等级设施占比分别为15.45%、22.77%、8.51%和53.27%。高等级设施占比内城高于外城,空间分布不均衡,具有明显的内城聚集特征;而中低等级设施占比则外城高于内城,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和均匀(表6)。

表6   北京市中心城区不同等级公共文化设施分区统计特征

Tab.6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different grades of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by district in central Beijing

所在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级数量和比例服务水平综合分值
国家级省市级区级街道级社区级总计
数量/处比例/%数量/处比例/%数量/处比例/%数量/处比例/%数量/处比例/%数量/处
东城区173.37316.14112.18285.5461.199313.48
西城区254.95346.7391.78183.5650.999111.02
内城区428.326512.87203.96469.12112.1818424.51
朝阳区183.56275.3561.1911723.2030.5917119.35
海淀区152.97152.9771.39418.12132.57919.78
丰台区20.4061.1961.19244.7530.59415.33
石景山区10.2020.4040.79101.9810.20182.55
外城区367.13509.91234.5619238.02203.9532137.01
总 计7815.4511522.77438.5123847.13316.1450561.52

新窗口打开

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各区文化设施等级与服务水平的匹配情况,可揭示不同等级设施空间分布特征。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综合分值最高的为朝阳区,其次是东城、西城和海淀区;得分最低为石景山区,次低为丰台区。可见,高等级文化设施占比多的城区设施服务水平也相对较高,而文化设施服务水平低的城区,各等级设施占比都不多,特别是高等级文化设施占比更少。由此可知,文化设施的等级与服务水平在空间上基本相匹配(表6)。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本研究以北京市为案例区,首先综合考虑设施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和满意度4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出每个设施的服务水平得分,然后按不同类型和不同街道汇总,得到服务水平综合分值。然后,分析了服务水平空间格局特征和空间分异趋势,总结了不同类型和街道尺度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的空间差异,并分析了设施服务水平与人口分布及设施等级的匹配情况。得出结论如下:

(1) 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空间分布不均衡。不同类型设施服务水平空间差异显著,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服务水平最高,艺术馆最低。采用自然断裂点分类法将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水平区域,发现54.96%的街道处于公共文化服务低水平。文化设施服务水平整体上呈现明显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从核心到外围逐渐递减,核心区较高,西北部和南部地区偏低。

(2) 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空间分异趋势明显。趋势面分析可知,服务水平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均呈现倒“U”型分布趋势,并且东西方向相对于南北方向变化趋势较为平缓,呈现由西到东微弱上升的趋势。

(3) 文化设施服务水平与人口空间分布相关性较弱。由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可知,在0.01的置信水平上,每个街道的设施服务水平综合分值和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为0.365,说明两者相关性较弱,具有不显著的相关关系。

(4) 文化设施等级与服务水平基本相匹配。总体来说,高等级设施具有明显的内城聚集特征,而中低等级设施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和均匀,高等级设施占比较多的城区设施服务水平也较高。

4.2 讨论

本文主要考虑设施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和满意度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测度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由于影响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的因素错综复杂,受资料所限,综合评价指标选取未能覆盖所有方面,因此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本文主要采用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它是一种应用广泛且较为成熟的辅助决策方法,但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无量纲化方法较多,综合处理的方法也不少,因此综合评价的检验问题是下一步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钟霞等, 2004)。并且,本文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未作深入探讨,对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路径及对策研究也未涉及,以上将成为今后研究重点。未来将进一步收集与丰富相关资料,开展居民主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进一步基于多角度、多因素拓展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空间研究。

由于城市历史演变的结果,旧城区和过去的工业集聚区成为现今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格局的“骨架”,也形成了文化设施中心集聚外围分散的空间格局。同时,各城区在功能定位上存在较大差异,东城区是“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西城区以“服务立区、金融强区、文化兴区”为建设目标。因此,文化设施大量集中在东城和西城区 (黎婕等, 2017)。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北京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分布格局,从核心到外围逐渐降低,核心区较高,西北部和南部地区偏低。由此可知,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的空间格局基本吻合,文化设施分布密集的区域,设施服务水平也相对较高,北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空间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城市历史演变和区域功能定位差异的结果。

建设“三个北京”、首善之区、世界城市和全国文化中心等战略目标,都对北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北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方面还存在投入不足、文化活动吸引力不够、与市民互动不多等问题,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文化设施服务水平整体呈现从核心到外围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异格局,导致不同城区居民在享受设施服务过程中的不平等性。而文化设施建设应遵循均衡分布原则,使得各地区居民都能够较为便捷地享受到这一服务。因此,针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空间差异显著、与人口空间分布不协调、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薄弱的现状,北京应借鉴伦敦、纽约、东京和巴黎等世界城市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方面的成功经验,比如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根据城市自身特色建设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重视设施均等化和均衡布局;注重多方合作、增加政府投入、鼓励市民参与等,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完善自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另外,应加快大数据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实现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文化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辅助评估公共文化服务影响力及社会效益,对服务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监测评估。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陈娟娟, 楼嘉军. 2009.

上海电影院空间布局特征及成因分析

[J]. 现代电影技术, (1): 33-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3215.2009.01.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上海电影院的发展已有百年的历史,受不同时期经济、政治及城市建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上海电 影院的空间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逐步形成了当前集中于中心城区内商业中心的分布态势。本文选取上海电影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上海电影院空间布局 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Chen J J, Lou J J.2009.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spatial layout of Shanghai cinema

[J]. Advanced Motion Picture Technology, (1): 33-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3215.2009.01.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上海电影院的发展已有百年的历史,受不同时期经济、政治及城市建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上海电 影院的空间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逐步形成了当前集中于中心城区内商业中心的分布态势。本文选取上海电影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上海电影院空间布局 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2] 程建权. 1997.

GIS技术支持多指标综合评价

[J]. 系统工程, 15(5): 50-5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在应用多指标综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空间性指标的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总结了对空间指标定量化的空间分析方法,以及GIS和应用模型模块连接的手段。并以城镇发展格局优化的空间决策为便加以应用,旨在探讨GIS技术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Cheng J Q.1997.

GIS support multi-criteria evaluation

[J]. Systems Engineering, 15(5): 50-5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在应用多指标综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空间性指标的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总结了对空间指标定量化的空间分析方法,以及GIS和应用模型模块连接的手段。并以城镇发展格局优化的空间决策为便加以应用,旨在探讨GIS技术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3] 褚凌云, 邓屏, 杨卫武. 2011.

公共文化设施满意度实证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

[J]. 经济师,(7): 9-11, 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4914.2011.07.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公共文化设施满意度能够客观地反映人民群众对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满足程度以及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本身的发展水平。文章通过对于上海市民公共文化需求相关的问卷调查,对影响人们满意程度的因素建立一个概念模型,并使用因子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对影响公共文化设施满意度的影响因子进行科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学历、年龄和性别,职业和地区对满意度没有影响。其中,收入和学历水平决定了市民对于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内容满意度,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对于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设施的满意度有较大的差别,性别的差异也影响着市民关于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态度的满意度。

[Chu L Y, Deng P, Yang W W.2011.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Taking Shanghai as an example

[J]. China Economist,(7): 9-11, 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4914.2011.07.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公共文化设施满意度能够客观地反映人民群众对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满足程度以及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本身的发展水平。文章通过对于上海市民公共文化需求相关的问卷调查,对影响人们满意程度的因素建立一个概念模型,并使用因子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对影响公共文化设施满意度的影响因子进行科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学历、年龄和性别,职业和地区对满意度没有影响。其中,收入和学历水平决定了市民对于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内容满意度,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对于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设施的满意度有较大的差别,性别的差异也影响着市民关于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态度的满意度。
[4] 段永瑞. 2006. 数据包络分析: 理论和应用[M]. 上海: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

[本文引用: 1]     

[Duan Y R.2006.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theory and application[M]. Shanghai, China: Shanghai Popular Science Press: 2.]

[本文引用: 1]     

[5] 樊英姿. 2016.

基于GIS的城市生活空间中公园绿地的服务水平研究: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D].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本文引用: 1]     

[Fan Y Z.2016.

Study on the service level of green park space based on GIS in urban living space: A case of Shanghai City[D].

Shanghai, China: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本文引用: 1]     

[6] 冯东海, 沈清基. 2015.

基于相关性和关联耦合分析的上海市生态环境优化思考

[J]. 城市规划学刊, (6): 75-83.

URL      [本文引用: 1]     

[Feng D H, Shen Q J.2015.

Optimiz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hanghai based on correlation and coupling analysis

[J]. Urban planning forum, (6): 75-83.]

URL      [本文引用: 1]     

[7] 高宝棣, 王成新, 崔学刚. 2016.

人口—经济—空间视角下山东省城镇化时空演变

[J]. 经济地理, 36(5): 79-84.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6.05.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分别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三个维度及其相关关系出发,构建城镇化发展评价体系,选取山东省2006、2013年截面数据,运用均方差赋权法、耦合度分析法、Jenks自然最佳断裂点分级法,比较分析了人口、经济、空间城镇化程度及其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山东省近年来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快提高,但当前仍是以人口城镇化为主导的初级阶段,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程度增大,但整体耦合水平仍然不高,处于中水平耦合阶段,趋于协调发展。各地市之间存在较大发展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发展程度较高,且子系统之间耦合协调程度比较高,多数地市处在中高水平耦合阶段;鲁西南各地市的发展水平、子系统之间的耦合程度与东部各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Gao B D, Wang C X, Cui X G.2016.

Population-economy-space perspective of space-time evolution of urbaniz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J]. Economic Geography, 36(5): 79-84.]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6.05.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分别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三个维度及其相关关系出发,构建城镇化发展评价体系,选取山东省2006、2013年截面数据,运用均方差赋权法、耦合度分析法、Jenks自然最佳断裂点分级法,比较分析了人口、经济、空间城镇化程度及其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山东省近年来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快提高,但当前仍是以人口城镇化为主导的初级阶段,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程度增大,但整体耦合水平仍然不高,处于中水平耦合阶段,趋于协调发展。各地市之间存在较大发展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发展程度较高,且子系统之间耦合协调程度比较高,多数地市处在中高水平耦合阶段;鲁西南各地市的发展水平、子系统之间的耦合程度与东部各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8] 高军波, 周春山, 王义民, . 2011.

转型时期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析

[J]. 地理研究, 30(3): 424-43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030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构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综合公平指数模型,借助三维模拟及GIS空间自相关技术,探讨了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格局、公平性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呈核心—边缘格局,区域供给规模差异大且与人口分布不相协调,区际及不同类型设施的空间聚集水平差异显著;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综合公平程度总体较低,且整体综合公平水平低于大部分单类设施综合公平水平,综合公平程度在空间分布上呈以越秀区和海珠区北部为核心的单中心圈层结构空间格局,不同圈层间综合公平程度差异较大;地理环境、历史沉积、经济发展及转型期制度政策变革是驱动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格局演进主导因素,体现出西方国家城市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城市生态法则"和"专业化决策机制"共同作用的特征。

[Gao J B, Zhou C S, Wang Y M, et al.2011.

Spatial analysis on urba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of Guangzhou City during the economy system transformation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0(3): 424-43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030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构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综合公平指数模型,借助三维模拟及GIS空间自相关技术,探讨了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格局、公平性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呈核心—边缘格局,区域供给规模差异大且与人口分布不相协调,区际及不同类型设施的空间聚集水平差异显著;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综合公平程度总体较低,且整体综合公平水平低于大部分单类设施综合公平水平,综合公平程度在空间分布上呈以越秀区和海珠区北部为核心的单中心圈层结构空间格局,不同圈层间综合公平程度差异较大;地理环境、历史沉积、经济发展及转型期制度政策变革是驱动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格局演进主导因素,体现出西方国家城市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城市生态法则"和"专业化决策机制"共同作用的特征。
[9] 韩增林, 李彬, 张坤领. 2015.

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J]. 地理研究, 34(11): 2035-2048.

URL      [本文引用: 2]     

[Han Z L, Li B, Zhang K L.2015.

Evalu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4(11): 2035-2048.]

URL      [本文引用: 2]     

[10] 胡玥, 蔡永立. 2017.

城市公园社会服务空间公平性的定量分析: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 91-103, 1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5641.2017.01.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改善居民身心健康等多种社会服务功能.然而,公园服务功能的发挥与其空间格局紧密相关,不合理的"公园—居住区"的空间布局会导致居民在享有公园服务方面的不公平现象.本文为探讨居民享有的城市公园服务与空间格局的关系,引入"空间公平性"的概念,以优化的可达性模型为基础,基于GIS建立了一套公平性评价的定量化方法,提出公园服务效力和居民享有公园的公平性两个指数,并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在居住区和行政区两个尺度上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两个指数能较好地表征城市公园的空间分布和居民享受社会服务的公平性程度;②两个指数计算结果的离散程度比自身的绝对值更有价值,可以横向比较区域内部的公平性差异程度;③本方法突破传统指标只能在区域尺度上统计平均水平的局限,能够体现出小尺度上的空间差异,为规划设计提供明确的空间导向和决策支持.

[Hu Y, Cai Y L.2017.

Analyzing the spatial equity of urban parks' social service functioning quantitatively: A case study for the central area of Shanghai

[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1): 91-103, 1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5641.2017.01.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改善居民身心健康等多种社会服务功能.然而,公园服务功能的发挥与其空间格局紧密相关,不合理的"公园—居住区"的空间布局会导致居民在享有公园服务方面的不公平现象.本文为探讨居民享有的城市公园服务与空间格局的关系,引入"空间公平性"的概念,以优化的可达性模型为基础,基于GIS建立了一套公平性评价的定量化方法,提出公园服务效力和居民享有公园的公平性两个指数,并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在居住区和行政区两个尺度上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两个指数能较好地表征城市公园的空间分布和居民享受社会服务的公平性程度;②两个指数计算结果的离散程度比自身的绝对值更有价值,可以横向比较区域内部的公平性差异程度;③本方法突破传统指标只能在区域尺度上统计平均水平的局限,能够体现出小尺度上的空间差异,为规划设计提供明确的空间导向和决策支持.
[11] 黎婕, 冯长春. 2017.

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均衡性研究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36(3): 71-7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工具研究2014年北京市教育、医疗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均衡性.以市域各街道和乡镇为评价单元,构建供给指数、需求指数度量各单元内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和需求,据此分析和评判北京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及服务质量的均衡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域尺度上,由于城市发展历史的影响,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均衡性呈现核心-边缘的格局;在区县尺度上,受行政体系和城镇体系的等级性影响,均衡性程度高低与城镇等级高低相一致;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指数与需求指数相关性显著,可判定设施空间分布总体上比较均衡;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发现北京市存在设施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区域,其中教育设施、城市公园设施和医疗设施空间布局的均衡程度高于文体设施.

[Li J, Feng C C.2017.

Spatial balance analysis on urban public service in Beijing City

[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6(3): 71-7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工具研究2014年北京市教育、医疗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均衡性.以市域各街道和乡镇为评价单元,构建供给指数、需求指数度量各单元内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和需求,据此分析和评判北京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及服务质量的均衡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域尺度上,由于城市发展历史的影响,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均衡性呈现核心-边缘的格局;在区县尺度上,受行政体系和城镇体系的等级性影响,均衡性程度高低与城镇等级高低相一致;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指数与需求指数相关性显著,可判定设施空间分布总体上比较均衡;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发现北京市存在设施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区域,其中教育设施、城市公园设施和医疗设施空间布局的均衡程度高于文体设施.
[12] 李娟, 梅国宏. 2016.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6(5): 73-79, 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2708.2016.05.015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结合公共文化服务的自身特点,在借鉴西奥多·H·波伊斯特的"投入-过程-产出-效果"模型基础上,按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对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为有效检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合理评估政府的服务能力提供简单、便捷、科学合理的测量标准。

[Li J, Mei G H.2016.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level

[J]. Journa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16(5): 73-79, 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2708.2016.05.015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结合公共文化服务的自身特点,在借鉴西奥多·H·波伊斯特的"投入-过程-产出-效果"模型基础上,按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对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为有效检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合理评估政府的服务能力提供简单、便捷、科学合理的测量标准。
[13] 李孟桐, 杨令宾, 魏冶. 2016.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模型研究: 以上海市绿地可达性为例

[J]. 地理科学进展, 35(8): 990-99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8.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合理的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空间可达性是度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是否合理的方法之一。在诸多的研究方法中,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由于直观且运算简便,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方法也有不足之处,本文运用格网GIS方法,以上海市的绿地空间可达性为例,对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模型方法的改进研究,并对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和格网化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后者可降低空间可达性的误差,提高可达性精度,对上海市绿地空间可达性反映更加真实、客观。如果选择合理的数据将其格网化,该方法也可以用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研究。

[Li M T, Yang L B, Wei Y.2016.

Improved Gaussian based 2-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 A case study of green space accessibility in Shanghai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5(8): 990-99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8.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合理的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空间可达性是度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是否合理的方法之一。在诸多的研究方法中,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由于直观且运算简便,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方法也有不足之处,本文运用格网GIS方法,以上海市的绿地空间可达性为例,对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模型方法的改进研究,并对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和格网化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后者可降低空间可达性的误差,提高可达性精度,对上海市绿地空间可达性反映更加真实、客观。如果选择合理的数据将其格网化,该方法也可以用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研究。
[14] 李倩, 甘巧林, 刘润萍, . 2012.

广州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研究

[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6(2): 145-1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9272.2012.02.03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对广州市中心城区的省级、市级及区级政府设置的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利用ArcGIS和SPSS软件,根据地理学的空间结构理论从设施的数量、类型两方面入手对其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和定性探讨,发现公共文化设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区际差异大,集中性高;以旧城区为核心,围绕新城边缘线分布以及个别主题的文化设施完全集中在一区的特点。进而探讨其成因,得出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具有高人口密度指向性和对交通便捷程度的高度认同。

[Li Q, Gan Q L, Liu R P, et al.2012.

A research 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in central area of Guangzhou City

[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6(2): 145-1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9272.2012.02.03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对广州市中心城区的省级、市级及区级政府设置的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利用ArcGIS和SPSS软件,根据地理学的空间结构理论从设施的数量、类型两方面入手对其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和定性探讨,发现公共文化设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区际差异大,集中性高;以旧城区为核心,围绕新城边缘线分布以及个别主题的文化设施完全集中在一区的特点。进而探讨其成因,得出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具有高人口密度指向性和对交通便捷程度的高度认同。
[15] 廉超, 何小贞. 2014.

我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灰色关联评价

[J]. 图书馆学研究,(8): 67-71, 66.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我国31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各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分析法,对各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我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区域差距较突出,影响我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四大因素从强到弱的顺序为资源条件、读者服务、服务效果、基础设施。资源条件、读者服务是决定我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等是限制资源条件的重要因素。

[Lian C, He X Z.2014.

Gray relational evaluation of public library service level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J]. Researches in Library Science,(8): 67-71, 66.]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我国31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各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分析法,对各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我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区域差距较突出,影响我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四大因素从强到弱的顺序为资源条件、读者服务、服务效果、基础设施。资源条件、读者服务是决定我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等是限制资源条件的重要因素。
[16] 吕斌, 张玮璐, 王璐, . 2012.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集中建设的空间绩效分析: 以广州、天津、太原为例

[J]. 建筑学报, (7): 1-7.

URL      [本文引用: 1]     

[Lv B, Zhang W L, Wang L, et al.2012.

An analysis on spatial performance of urban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in centralized construction: 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 Tianjin and Taiyuan

[J]. Architectural Journal, (7): 1-7.]

URL      [本文引用: 1]     

[17] 马勇, 黄智洵. 2016.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变

[J]. 生态学报, 36(23): 7778-7791.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51130239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以生态文明为理念进行城市群的建设。使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测度长江中游城市群2009至2013年的生态文明水平;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和障碍度模型解析城市群生态文明差异化格局的成因和重要影响因子;运用空间全局自相关方法分析城市群整体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聚集程度;借助Jenks自然最佳断裂点法对各地区生态文明状况进行聚类可视化分析。研究表现:(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居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水资源总量、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大影响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因素。(2)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生态文明水平颇佳,周边城市围绕武汉市呈圈层低值分布,"中心-外围"模式明显;环长株潭城市群展现长沙、株洲双核模式,一定程度上带动临近城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但与相隔较远城市极化现象严重;环鄱阳湖城市群各地市间生态文明差异较小,5年来生态文明水平进步明显。(3)2009至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聚类特征由微弱的负相关向微弱的正相关演变,并于2012年呈现出较强的集聚倾向。(4)襄阳市、宜昌市生态文明水平逐年下降,由生态文明库兹涅茨曲线的上方跌落至曲线下方,经济刺激对生态文明贡献偏低,九江市生态文明水平的保持与连续性较弱,波动性较大。

[Ma Y, Huang Z X.2016.

Research on the state and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o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36(23): 7778-7791.]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51130239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以生态文明为理念进行城市群的建设。使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测度长江中游城市群2009至2013年的生态文明水平;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和障碍度模型解析城市群生态文明差异化格局的成因和重要影响因子;运用空间全局自相关方法分析城市群整体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聚集程度;借助Jenks自然最佳断裂点法对各地区生态文明状况进行聚类可视化分析。研究表现:(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居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水资源总量、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大影响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因素。(2)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生态文明水平颇佳,周边城市围绕武汉市呈圈层低值分布,"中心-外围"模式明显;环长株潭城市群展现长沙、株洲双核模式,一定程度上带动临近城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但与相隔较远城市极化现象严重;环鄱阳湖城市群各地市间生态文明差异较小,5年来生态文明水平进步明显。(3)2009至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聚类特征由微弱的负相关向微弱的正相关演变,并于2012年呈现出较强的集聚倾向。(4)襄阳市、宜昌市生态文明水平逐年下降,由生态文明库兹涅茨曲线的上方跌落至曲线下方,经济刺激对生态文明贡献偏低,九江市生态文明水平的保持与连续性较弱,波动性较大。
[18] 秦萧, 甄峰, 朱寿佳, . 2014.

基于网络口碑度的南京城区餐饮业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以大众点评网为例

[J]. 地理科学, 34(7): 810-81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运用大众点评网(南京站)餐饮商户的点评数据,在建立口碑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计算各商户的口碑综合得分和排名,并对城市餐饮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核密度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南京城区餐饮商户大致分为4 个等级,呈现&ldquo;头小底大&rdquo;的金字塔形状,口碑较差的商户占据绝大多数,中等口碑的商户较为缺乏,餐饮业发展综合水平较低;餐饮业的空间分布主要呈现出以新街口为服务核心,其他多个次级服务中心共生发展的格局;高等级餐饮服务中心仍旧集中在主城区范围内,发展较为孤立,大致表现为服务质量圈层递减或沿交通线路轴向扩展特征;城市商圈业态也会影响传统和休闲类餐饮商户的空间分布趋势。</p>

[Qin X, Zhen F, Zhu S J, et al.2014.

Spatial pattern of catering industry in Nanjing urban area based on the degree of public praise from internet: A case study of dianping.com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4(7): 810-81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运用大众点评网(南京站)餐饮商户的点评数据,在建立口碑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计算各商户的口碑综合得分和排名,并对城市餐饮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核密度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南京城区餐饮商户大致分为4 个等级,呈现&ldquo;头小底大&rdquo;的金字塔形状,口碑较差的商户占据绝大多数,中等口碑的商户较为缺乏,餐饮业发展综合水平较低;餐饮业的空间分布主要呈现出以新街口为服务核心,其他多个次级服务中心共生发展的格局;高等级餐饮服务中心仍旧集中在主城区范围内,发展较为孤立,大致表现为服务质量圈层递减或沿交通线路轴向扩展特征;城市商圈业态也会影响传统和休闲类餐饮商户的空间分布趋势。</p>
[19] 史卫东, 赵林. 2015.

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测度及空间格局特征

[J]. 经济地理, 35(6): 73-83.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06.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山东省17个地市为研究区 域,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集对分析模型对2012年山东省17地市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进行了测度,并对其空 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就基本公共服务类型划分而言,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优秀的为青岛、东营、济南、威海、烟台、淄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良好的 地区为滨州、潍坊;基本公共服务中等水平地区为莱芜、济宁;基本公共服务较差地区为德州、泰安、日照、枣庄、临沂、聊城;菏泽基本公共服务最差。2就空间 格局特征而言,呈现出沿着胶济线形成基本公共服务质量高水平地区,胶济线两翼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水平较低的特征;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相比,沿海地区的基本 公共服务水平要远高于内陆地区;次级区域相比,半岛地区最优,其次是鲁中地区,再次是鲁西北地区,鲁南地区最差;就内部差异而言,半岛地区内部差距最小, 鲁南地区次之,再次是鲁中地区,鲁西北地区最大。

[Shi W D, Zhao L.2015.

The measure of the quality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its spatial patterns

[J]. Economic Geography, 35(6): 73-83.]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06.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山东省17个地市为研究区 域,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集对分析模型对2012年山东省17地市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进行了测度,并对其空 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就基本公共服务类型划分而言,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优秀的为青岛、东营、济南、威海、烟台、淄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良好的 地区为滨州、潍坊;基本公共服务中等水平地区为莱芜、济宁;基本公共服务较差地区为德州、泰安、日照、枣庄、临沂、聊城;菏泽基本公共服务最差。2就空间 格局特征而言,呈现出沿着胶济线形成基本公共服务质量高水平地区,胶济线两翼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水平较低的特征;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相比,沿海地区的基本 公共服务水平要远高于内陆地区;次级区域相比,半岛地区最优,其次是鲁中地区,再次是鲁西北地区,鲁南地区最差;就内部差异而言,半岛地区内部差距最小, 鲁南地区次之,再次是鲁中地区,鲁西北地区最大。
[20] 斯内德科夫著. 2008. 文化设施的多用途开发[M]. 梁学勇, 杨小军, 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0-80.

[本文引用: 1]     

[Harold R, Sneijdkov. 2008. Cultural facilities in mixed-use development[M]. Liang X Y, Yang X J, trans. Beijing, China: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y Press: 50-80.]

[本文引用: 1]     

[21] 孙建国, 王红霞, 张志华. 2017.

兰州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J]. 测绘科学, 42(5): 70-75, 81.

URL      [本文引用: 1]     

[Sun J G, Wang H X, Zhang Z H.2017.

An analysi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level in Lanzhou City

[J]. 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42(5): 70-75, 81.]

URL      [本文引用: 1]     

[22] 田冬迪, 芮建勋, 陈能. 2011.

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数量特征与空间格局研究

[J]. 规划师, 27(11): 24-28.

URL      [本文引用: 1]     

[Tian D D, Rui J X, Chen N.2011.

Shanghai public cultural facility numerical character and spatial layout

[J]. Planners, 27(11): 24-28.]

URL      [本文引用: 1]     

[23] 王芳, 高晓路, 许泽宁. 2015.

基于街区尺度的城市商业区识别与分类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以北京为例

[J]. 地理研究, 34(6): 1125-113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6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兴趣点数据和城市路网数据构建了一套基于街区尺度的城市商业区空间识别及类型划分的方法,即通过基本单元的划分、商业活动量的计算和街区的合并三个基本步骤完成城市商业区的空间识别,并通过K-means聚类和自然断裂点分类法对商业区进行功能类型的划分。以北京市六环内为例,共识别出1063个商业区,平均面积0.065 km2,并将其分为饮食文化型商业区、专营型商业区、购物中心型商业区、便利型商业区、综合型商业区五种功能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北京市六环内商业区空间格局的特征,发现高等级商业区呈向心型分布,中等级的商业区主要沿着离心、沿着城市主要交通干线集结分布,服务等级较低的商业区分布较为分散;同时,不同功能类型的商业区也有各自的空间分布特点。

[Wang F, Gao X L, Xu Z N.2015.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urban commercial districts at block scale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4(6): 1125-113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6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兴趣点数据和城市路网数据构建了一套基于街区尺度的城市商业区空间识别及类型划分的方法,即通过基本单元的划分、商业活动量的计算和街区的合并三个基本步骤完成城市商业区的空间识别,并通过K-means聚类和自然断裂点分类法对商业区进行功能类型的划分。以北京市六环内为例,共识别出1063个商业区,平均面积0.065 km2,并将其分为饮食文化型商业区、专营型商业区、购物中心型商业区、便利型商业区、综合型商业区五种功能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北京市六环内商业区空间格局的特征,发现高等级商业区呈向心型分布,中等级的商业区主要沿着离心、沿着城市主要交通干线集结分布,服务等级较低的商业区分布较为分散;同时,不同功能类型的商业区也有各自的空间分布特点。
[24] 王丽娟. 2014.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公平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D]. 重庆: 重庆大学.

[本文引用: 1]     

[Wang L J.2014.

Research on spatial equity of urban public facilities: A case study of Chongqing[D].

Chongqing, China: Chongqing University.]

[本文引用: 1]     

[25] 王振波, 徐建刚, 朱传耿, . 2010.

中国县域可达性区域划分及其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J]. 地理学报, 65(4): 416-426.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400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可达性空间划分足交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分析其与人口布局的关系,对当下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借助GIS软件平台,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全国县(市、区)域单元的空间可达性并进行区域划分,进而探讨中国大区域交通可达性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揭示不同交通条件和不同区域类型中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内在机制,为区域规划、交通规划和中国人口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①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可以实现空间可达性概念从定性描述转向定量计算的精确转换;②中国县域可达性以低值为主,具有圈层状和"反自然梯度"空间结构,"黑河-腾冲"线为明显分界线;③中国大陆分为3大区:可达性高值区、可达性中值区、可达性低值区.可达性中值区义可分为东南诸省亚区、陕甘宁晋亚区、吉林亚区;可达性低值区分为云川渝亚区、蒙黑亚区、新疆亚区、青藏亚区;④国家区域范围内县域可达性与人口密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2.5小时圈足目前中国可达性与人口集聚产生作用的最远距离;中国县域可达性越高的区域,可达性对人口集聚产生作用圈就越大,而可达性值与人口数量的相关性越小,说明交通条件对落后地区人口集聚所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发达地区.

[Wang Z B, Xu J G, Zhu C G, et al.2010.

The county accessibility divisions in China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5(4): 416-426.]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400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可达性空间划分足交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分析其与人口布局的关系,对当下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借助GIS软件平台,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全国县(市、区)域单元的空间可达性并进行区域划分,进而探讨中国大区域交通可达性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揭示不同交通条件和不同区域类型中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内在机制,为区域规划、交通规划和中国人口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①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可以实现空间可达性概念从定性描述转向定量计算的精确转换;②中国县域可达性以低值为主,具有圈层状和"反自然梯度"空间结构,"黑河-腾冲"线为明显分界线;③中国大陆分为3大区:可达性高值区、可达性中值区、可达性低值区.可达性中值区义可分为东南诸省亚区、陕甘宁晋亚区、吉林亚区;可达性低值区分为云川渝亚区、蒙黑亚区、新疆亚区、青藏亚区;④国家区域范围内县域可达性与人口密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2.5小时圈足目前中国可达性与人口集聚产生作用的最远距离;中国县域可达性越高的区域,可达性对人口集聚产生作用圈就越大,而可达性值与人口数量的相关性越小,说明交通条件对落后地区人口集聚所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发达地区.
[26] 魏宗财, 甄峰, 单樑, . 2007.

深圳市文化设施时空分布格局研究

[J]. 城市发展研究, 14(2): 8-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07.02.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深圳市逐步实施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文化设施的设置和选址变得日益重要。论文利用Arcgis和SPSS软件,通过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究深圳市文化设施的分布特征,认为区际差异大,总体上呈现以特区内为核心,特区外为边缘地带的分布格局等是其主要特征,进而得出区域经济、人口分布、交通区位、政策等因素是造成现有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

[Wei Z C, Zhen F, Shan L, et al.2007.

Study on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cultural facilities in Shenzhen

[J]. Urban Studies, 14(2): 8-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07.02.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深圳市逐步实施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文化设施的设置和选址变得日益重要。论文利用Arcgis和SPSS软件,通过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究深圳市文化设施的分布特征,认为区际差异大,总体上呈现以特区内为核心,特区外为边缘地带的分布格局等是其主要特征,进而得出区域经济、人口分布、交通区位、政策等因素是造成现有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
[27] 吴唯佳, 李婷. 2010.

城市竞争背景下北京文化设施发展战略浅析

[J]. 北京规划建设, (1): 102-1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627X.2010.01.0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电子信息、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技术及认知科学和管理技术等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了新经济的发展。新经济的发展创造出新的巨大生产力,从而引发了财富创造方式、社会组织构架、经济运行管理等的巨大变革,产生了新的交易形式、企业模式、经营方式等。新经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类型和新模式,

[Wu W J, Li T.2010.

An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eijing's cultural facilities in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competition

[J]. Beijing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1): 102-1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627X.2010.01.0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电子信息、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技术及认知科学和管理技术等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了新经济的发展。新经济的发展创造出新的巨大生产力,从而引发了财富创造方式、社会组织构架、经济运行管理等的巨大变革,产生了新的交易形式、企业模式、经营方式等。新经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类型和新模式,
[28] 杨秀云, 赵科翔, 苏祎. 2016.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36(5): 81-88.

URL      [本文引用: 3]     

[Yang X Y, Zhao K X, Su Y.2016.

Research on the level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in China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J].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36(5): 81-88.]

URL      [本文引用: 3]     

[29] 杨云鹏, 张景秋. 2009.

北京城区博物馆时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J]. 人文地理, (5): 52-54.

URL      [本文引用: 1]     

[Yang Y P, Zhang J Q.2009.

The analysi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museums in Beijing City

[J]. Human Geography, (5): 52-54.]

URL      [本文引用: 1]     

[30] 于绍璐, 张景秋. 2010.

北京城区文化设施利用的空间分异研究: 以博物馆、体育馆、展览馆为例

[J]. 北京社会科学, (3): 73-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3054.2010.03.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博物馆、体育馆和展览馆空间分布现状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指出:北京市这三类文化设施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南北、内外和城区间差异;同时,年龄、收入、家庭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等是影响文化设施利用的非空间因素。在空间因素和非空间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文化设施利用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特征和不平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地区居民在享受文化设施过程中的不平等性,以及较为明显的供求不匹配现象。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北京市文化设施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Yu S L, Zhang J Q.2010.

A study on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cultural facility utilization in Beijing: A case study of museums, gymnasiums and galleries

[J]. Social Science of Beijing, (3): 73-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3054.2010.03.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博物馆、体育馆和展览馆空间分布现状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指出:北京市这三类文化设施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南北、内外和城区间差异;同时,年龄、收入、家庭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等是影响文化设施利用的非空间因素。在空间因素和非空间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文化设施利用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特征和不平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地区居民在享受文化设施过程中的不平等性,以及较为明显的供求不匹配现象。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北京市文化设施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31] 张景秋. 2004.

北京市文化设施空间分布与文化功能研究

[J]. 北京社会科学, (2): 53-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3054.2004.02.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北京作为首都和全国的文化中心,文化功能是北京城市的主体功能之一.本文在分析北京市文化设施建设布局现状的基础上,将北京城市文化功能演进历史从解放初期到现在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至70年代、80年代至90年代和90年代以后.不同时期的文化设施在空间布局上展现了不同的特点.目前,北京城市文化功能空间布局上存在着政治文化功能突出,南北城布局失衡以及缺少表现城市文化功能的主轴线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调整文化功能布局、平衡南北城差异,完善各城区文化功能定位以及加快打造长安街文化轴线功能的建议.

[Zhang J Q.2004.

A study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ultural facilities and cultural function in Beijing

[J]. Social Science of Beijing, (2): 53-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3054.2004.02.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北京作为首都和全国的文化中心,文化功能是北京城市的主体功能之一.本文在分析北京市文化设施建设布局现状的基础上,将北京城市文化功能演进历史从解放初期到现在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至70年代、80年代至90年代和90年代以后.不同时期的文化设施在空间布局上展现了不同的特点.目前,北京城市文化功能空间布局上存在着政治文化功能突出,南北城布局失衡以及缺少表现城市文化功能的主轴线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调整文化功能布局、平衡南北城差异,完善各城区文化功能定位以及加快打造长安街文化轴线功能的建议.
[32] 郑迦文. 2017.

公共文化空间: 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空间维度

[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164-16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由于城市发展而带来公共空间与人际交往的割裂,在本质上使得人们对公共文化空间的渴望和需求被掩盖在价值取向多元化和社会公共性缺失的表象之下.单纯地从物理层面的公共空间来考量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并不能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终要实现的文化治理功效——城市公共精神的塑造问题.因此,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空间维度之引入将有助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多个维度上的展开和实施.

[Zheng J W.2017.

Public cultural space: The space dimensionality of urba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construction

[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1): 164-16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由于城市发展而带来公共空间与人际交往的割裂,在本质上使得人们对公共文化空间的渴望和需求被掩盖在价值取向多元化和社会公共性缺失的表象之下.单纯地从物理层面的公共空间来考量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并不能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终要实现的文化治理功效——城市公共精神的塑造问题.因此,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空间维度之引入将有助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多个维度上的展开和实施.
[33] 钟霞, 钟怀军. 2004.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J].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36(4): 107-1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5218.2004.04.02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企业经济效益、产品质量、企业职工和领导干部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进行总体评价.特别是在方案择优方面,可以考虑各种因素对方案的影响,从整体上对方案给出综合评价,进行方案决策,可以避免决策者的主观随意性,增加决策的客观性.这种方法简明直观、结论明确、可操作性强,为广大理论及实际工作者普遍接受.

[Zhong X, Zhong H J.2004.

Multi-criteria estimation: Its application as a method

[J].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36(4): 107-1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5218.2004.04.02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企业经济效益、产品质量、企业职工和领导干部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进行总体评价.特别是在方案择优方面,可以考虑各种因素对方案的影响,从整体上对方案给出综合评价,进行方案决策,可以避免决策者的主观随意性,增加决策的客观性.这种方法简明直观、结论明确、可操作性强,为广大理论及实际工作者普遍接受.
[34] Boylan P J.1999.

Universities and museum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18(1): 43-56.

https://doi.org/10.1080/096477799005018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This is a topical book on tropical cyclones, known more popularly as hurricanes in the Americas and typhoons in eastern Asia. The subject may appeal to academics and researchers as well as to the general public.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variability of tropical cyclones is by examining their past record. Prehistoric records can be obtained from geological or archeological studies while historical records are provided by documentation and instrumentation. Of particular interest now are the changes in frequency and landfall pattern of tropical cyclones during El Ni o years, La Ni a years, and neutral years, extending back in time to cover the past 8,000 years for disaster planning.
[35] Brida J G, Meleddu M, Pulina M.2011.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ntention to revisit a cultural attraction: The case study of the 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in Rovereto

[J].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13(2): 167-174.

https://doi.org/10.1016/j.culher.2011.08.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iffere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ntention to revisit a cultural attraction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Museum for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MART) in Rovereto, Italy. The empirical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a survey undertaken in 2009 and a zero-truncated count data model is estimated.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positively influence the probability to return to the museum. Also, as reported in other studies, the temporary exhibitions offered by the museum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with an incidence rate ratio almost twice as high. No matter how much visitors spend on accommodation, they are less likely to revisit if they travel in groups, by train or on foot, are far from their town of origin and have spent a long time visiting the museum.
[36] Gumprecht B.2007.

The campus as a public space in the American college town

[J].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33(1): 72-103.

https://doi.org/10.1016/j.jhg.2005.12.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With its concert halls, museums, sports stadiums, landscaped grounds, and busy calendars of events, the college campus is a hub of activities that serves not only students and staff, but the larger population of a town and region. As such, the campus serves as both an environment for learning and a public space.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of campuses located outside big cities, because metropolitan institutions often face significant security concerns and demand for their facilities. Campuses in small cities, in contrast, tend to be open and inviting, and help to make the college town a distinctive type of urban place. This study will examine the multifaceted role of the campus, using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campus as an example, as a way to demonstrate the centrality of the campus to college town life.
[37] Kim W B.2011.

The viability of cultural districts in Seoul

[J]. City, Culture and Society, 2(3): 141-150.

https://doi.org/10.1016/j.ccs.2011.04.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y of cultural district development in Seoul, where a developmentalist tradition is still strong. Two specific cases of Insadong and Daehagno are taken to examine several issues concerning inherent conflicts between culture and commerce, the way culture and tradition is perceived and interpreted by different groups, and the focus of cultural strategy. The viability of cultural districts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governance, policy goals and measures, and programming needs. In particular, the paper argues that, although a collaborative form of governance is desired in general, its sustainability is questionable unless there exists critical discourses reformulating the meaning of culture and tradition and searching the best means to balance between culture and commerce.Highlights? The cultural district strategy of Seoul is a significant step forward by the public authority. ? The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involvement in cultural district management should be improved by establishing a special organization. ? A cultural district cannot be sustained without voluntary and innovative efforts by the private sector. ? Inherent conflicts between culture and commerce can be mitigated only by critical cultural discourses among local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and citizens. ? The way that cultural activities are embedded in a place makes a substantial differ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ace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38] Lairson D R, Hindson P, Hauquitz A.1995.

Equity of health care in Australia

[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41(4): 475-482.

https://doi.org/10.1016/0277-9536(94)00352-T      URL      PMID: 7481941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quity characteristics of health care financing and delivery in Australia and compares its performance with recent findings on system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Vertical equity of finance is evaluated with income and payment concentration indices derived from published survey data on taxes and expenditure by income decile. Horizontal equity of health care delivery is assessed with standardized expenditure concentration coefficients for three measures of health status and four types of health services, derived from household survey data on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health status, income and demographics. Health cover is available to the entire pop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financing system is slightly progressive despite the fact that 30% of payment comes from private sources, which are regressive. The equity index compares favorably to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and is much better than the U.S. which has a regressive financing system. The Australian system fares less well in terms of equity of health care delivery. Several features favor privately insured higher income persons in use of health care and this is reflected, for some health status measures and types of service, in inequity favoring the better off. This contrasts with inequity favoring the less well off in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and the U.S. This analysis provides a benchmark for monitoring the equity of the Australian system and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 equity of a mixed private and public financing system that covers the entire population. This is relevant to the U.S. which is moving in this direction by extending private cover to the uninsured and to European countries that are increasing private sector involvement in health care financing.
[39] Oh K, Jeong S.2007.

Assess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parks using GI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82(1-2): 25-32.

https://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07.01.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Using the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of GIS, this study analyzed pedestrian accessibility to urban parks in Seoul and the subsequent serviceability of the parks. Stud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irst, the total service area of the urban parks identified by network analysis was 249 km 2 , which was approximately half of the service area analyzed by the conventional simple buffering method. Nex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arks in the five sub-regions (northwest, northeast, central, southwest, and southeast) of Seoul was then evaluated in terms of serviceability indices .e. service area ratio, service population ratio, and service floor area ratio. Finally, urban parks in Seoul were found to have been inadequately distributed in relation to population, land use, and development density. Park serviceability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city in particular was determined to be the most problematic. Considering the actual locations of parks and the corresponding local population and land use, the approach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provided practical ways of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parks.
[40] Park M, Kim Y, Lee H S, et al.2011.

Modeling the dynamics of urban development project: Focusing on self-sufficient city development

[J].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57(9-10): 2082-2093.

https://doi.org/10.1016/j.mcm.2011.05.05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 self-sufficient city can be defined as a city where there is a defined perimeter, inside which lies a population that is self-sufficient: i.e., the economy within the city fully employs the population, and the services and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within the city are sufficient supply for the popul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dynamics of urban development projects,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self-sufficient city development policy. To this end, key success factors relating to self-sufficient city developments are derived. A causal loop diagram is then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lements of the self-sufficient city development and a system dynamics model is developed to perform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urban development polic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l urban development policies are related to urban growth, but with varying types and degrees of influence. The ‘business inflow’ and ‘initial education welfare investment’ policies do influence quantitative urban population growth. However, the ‘initial houses’ and ‘initial service facility supply’ policies have arguably greater influence, as they assist in achieving stable urban population growth over time. Based on these resul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eveloped model has a potential to aid decision makers in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various self-sufficient urban development policies.
[41] Perloff H S.1979.

Using the arts to improve life in the city

[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3(2): 1-21. 

https://doi.org/10.1007/BF0242755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Without Abstract
[42] Wang D, Yang J L, Pei H Q.2010.

The impact of global cities' cultural facilities: inspiration for Shenzhen

[C]//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rastructure Systems and Services: Next Generation Infrastructure Systems for Eco-Cities (INFRA). Shenzhen, China: IEEE: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