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2017 , 36 (4): 466-482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4.008

研究综述

近40年来的中国人口地理学——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的进展

朱宇12, 丁金宏3, 王桂新4, 沈建法5, 林李月12, 柯文前12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 350007
2.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07
3.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上海 200241
4.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上海 200433
5.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和资源管理学系,香港 999077

Research progress on population geography in China in recent 40 years: A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ZHU Yu12, DING Jinhong3, WANG Guixin4, SHEN Jianfa5, LIN Liyue12, KE Wenqian12

1. Institute of Geography,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Humid Subtropical Eco-geographical Proces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Fuzhou 350007, China
3. Pop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4.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Research,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5.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999077, China

收稿日期: 2017-02-20

网络出版日期:  2017-04-20

版权声明:  2017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杂志 版权所有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32,41501163)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朱宇(1961-),男,福建闽清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口迁移、城镇化和区域发展研究,E-mail:zhu300@fjnu.edu.cn

展开

摘要

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综述。尽管近年来中国人口地理学在地理学科领域给人留下的是萧条、甚至被边缘化的印象,但从跨学科的角度看,该学科还是取得了巨大进展。人口地理学者在复兴中国的人口学研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并在这一跨学科研究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人口地理学者从地理学的视角出发,在人口迁移流动、城镇化、人口分布、人口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老龄化、婚姻模式和移民犯罪等众多人口问题的研究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人口迁移流动研究和人口城镇化若干问题的研究中占据着领先地位。中国人口地理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社会科学领域学者间的交流互动不断增加,在促进学科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种逐渐偏离主流人文地理学的倾向;今后,中国人口地理学应更多地回归地理学领域,在人口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领域间寻求健康、平衡的定位,以促进其在跨学科领域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人口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 人口学 ; 进展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population geography in China since the 1980s. The review results suggest that contrary to the common perception of its decline and marginalization in the field of geography, tremendous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population geography in China since the 1980s. Population geographers have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a wide range of population issues from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s, including migration, urbanizatio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pulation,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aging, marriage patterns, and migrants' crimes, although such contributions often did not become visible in the geographical circle. Furthermore, population geographers have played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revitalizing population studies in China and forging its links to human geography, occupying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is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Population geographers' contribution to the areas of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research has been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reflected in their leading roles in these research areas. This review demonstrates that as latecomers in the field of population studies, population geographers in China have gone through a process of catching up and increasing engagement with developments in social sciences and increasing interaction with social scientists since the 1980s, and have benefited greatly from this process. However, there is a tendency for population geography to be increasingly alienated from the main stream human geography, a phenomenon similar to but not exactly the same as Anglo-American geography in the late 1990s and early 2000s.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population geography is only half way in the course to forge the links between population studies and human geography, and it needs to return to geographical sciences to create a healthy and balanced identity between population studies and human geography, and promote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in a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Keywords: population geography ; population studies ; human geography ; progress

0

PDF (681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朱宇, 丁金宏, 王桂新, 沈建法, 林李月, 柯文前. 近40年来的中国人口地理学——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的进展[J]. , 2017, 36(4): 466-482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4.008

ZHU Yu, DING Jinhong, WANG Guixin, SHEN Jianfa, LIN Liyue, KE Wenqian. Research progress on population geography in China in recent 40 years: A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4): 466-482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4.008

①本文在笔者以下英文论文的基础上修改、更新和浓缩而成:Zhu Y, Ding J H, Wang G X, Shen J F, Lin L Y and Ke W Q. 2016. Population geography in China since the 1980s: Forging the links between population studies and human geography[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6(8): 1433-1158. 笔者感谢《地理学报》英文版允许在本文中使用原文的材料。

1 引言

在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胡焕庸线无疑是迄今影响最为深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成果之一。胡焕庸在1935年发表于《地理学报》的“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胡焕庸, 1935)一文中,以爱辉—腾冲线为界,将中国分为人口密集的东南部和人口稀疏的西北部,爱辉—腾冲线(后被称为胡焕庸线)此后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并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在胡焕庸线诞生后的80多年里,中国人口分布格局始终保持大致稳定,充分体现了胡焕庸线在反映中国人口分布规律上的重要意义,以及胡焕庸先生对中国人口地理研究的巨大贡献。2009年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合组织、由全国地理学者推荐评审而得出的30项中国百年地理大发现中,胡焕庸线亦名列其中。

显然,产生了胡焕庸这样的地理学大师和胡焕庸线这一传世之作的中国人口地理学是一门有着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学科。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中国人口地理学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并不高。在近年召开的中国地理学会年会上,人口地理的分会场往往场面冷清;2012年中国地理学会发表的地理学学科发展报告(人文—经济地理学)不仅未把人口地理学列为其专题之一,而且认为人口地理学是“发展势头不尽如人意”的学科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 2012)。人们不禁要问,曾经有着深厚学术积淀和历史传承的中国人口地理学这些年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以致在地理学界越来越难以见到其踪影?人口地理学研究在相关领域是否已被边缘化,抑或其成果越来越多地以不为地理学者所熟知的形式出现,需要我们重新去发现?回答这些问题不仅对准确认识中国人口地理学的现状,而且对其所跨越的人文地理学和人口学(② 本文的人口学指的是跨学科的广义人口学(对应于英文Population studies),以区别于形式人口学意义上的狭义人口学(对应于英文Demography),下同。)两个学科领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人口分布、人口迁移流动、人口城镇化、以及其他人口问题等4个方面,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发展和人口地理学者在相关领域所作出的贡献,以期完整准确地把握其发展的脉络。

2 人口地理学与中国人口研究复兴的简要回顾

众所周知,在20世纪50-7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在“左”的思想影响下,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受到批判,人口学研究成为禁区;因受前苏联影响,人文地理学被视为资产阶级的反动科学,地理学对人文现象的研究因此被限制在经济地理学中的生产力布局这样一个狭窄的领域(李旭旦, 1985; 张文奎, 1987; 查瑞传等, 1999; 李竞能, 2001)。人口学和人文地理作为学科领域不复存在,而人口地理学作为这两个学科的分支也难逃厄运。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人口地理学才开始重返学术舞台。

人口地理学从因其母体学科成为学术禁区而从学术领域消失,到改革开放后重返学术舞台的历史背景,对认识其近40年的发展轨迹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尽管人口学和人文地理的恢复在人口地理学重返学术舞台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人口地理学从此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借助于人口学而非人文地理学作为其学术平台,并在这一平台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很好例子。该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并由胡焕庸先生担任主任的人口地理研究室,也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人口研究机构。然而成立不久即被撤销,直到1981年在教育部的批准下得以恢复,并更名为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值得注意的是,人口地理研究室恢复后更名为人口研究所这一事实的意义重大,表明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不再仅是一个人口地理学的研究机构,其研究领域将延伸至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人口学。这一变化也意味着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研究工作的主要学科属性的转型,即从原先主要以地理学下属的人文地理学为母体的自然科学性质向以社会学下属的人口学为母体的社会科学性质转变。事实上,在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复建以来的发展进程中,其主要研究人员构成、基金来源构成和主要成果学科性质特点均体现了这一变化:研究人员主要活跃于中国人口学会而不是中国地理学会,其资金支持大多来自各种社会科学基金而不是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也大多发表在人口学或相关社会科学期刊而不是地理期刊。2012年为纪念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复建30周年而统计的2项数据表明:在该所截至到2010年所承担的45个主要研究项目中,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只占4项,其余均来自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该研究所获得的60个省部级学术奖项也均来自社科领域。但该所并未因此而脱离人口地理学这一主要研究方向。事实上,该研究所复建后4年里的第一任所长仍然是胡焕庸教授,其余6位继任者中有4位也是地理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的早期,研究所的大部分成员主要来自华东师大地理系,地理学者的主导地位在该所一直保持到近期。

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的上述情况是中国人口地理学整体的一个缩影。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许多大学都建立了人口研究机构,其中大多数与各自大学的地理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成员中的大部分来自本校地理系。杭州大学(现并入浙江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北京经济学院(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建立的人口研究机构所均走过类似历程。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人口学作为一门学科恢复时几乎是从零开始,百废待兴,需要更多的学者加盟,而人口一直是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地理学者理应填补这一空白;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政府对人口问题高度重视,并将计划生育视为一个基本国策,对人口研究予以了大力支持。同时,人口研究还得到了包括研究项目资金、技术、以及海外研究和学术访问奖学金等在内等一系列国际支持和资助,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一段时期,人口学领域而不是人文地理学领域为中国人口地理学者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人口学领域日益成为人口地理学者学术活动的主要平台,并将中国人口地理学带入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的鼎盛发展时期。

中国人口地理学者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了人口学研究领域,并在复兴这一学科和铸就其与人文地理学科的联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这一过程也对人口地理学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突出表现在人口地理学者在中国地理学会年会上不活跃、在地理学期刊中发表论文相对较少。但就整体而言,中国人口地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显著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学视角在人口地理学研究中作用的加强,以及人口地理学的跨学科性质。

3 中国人口分布研究进展

如前所述,中国人口分布的研究有着悠久的传统,且在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人口地理学的复兴中,这一传统得以继承,并有所开拓和创新。此后,随着数据来源的多元化和技术方法的日新月异,人口地理学者对于人口分布的认识更逐渐加深,有关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若以时间段进行划分,人口地理学者对人口分布的研究大致可归纳为1980-90年代的初步恢复、1990-2005年左右的稳步发展及2006年至今的走向繁荣3个阶段。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人口分布研究是中国人口地理学者的主要研究领域,胡焕庸先生当时虽已80高龄,仍活跃于人口研究的前沿领域,并与其团队在人口分布方面做出了多项具有广泛影响的工作。在“胡焕庸线”基础上,他将人口分布研究进一步扩展至省级单元,对中国各省人口密度的差异进行了一系列更为细致的分析,探讨了各省人口密度的特征、动态演变及其与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之间)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以人口为核心要素并兼顾其他社会经济指标,将中国划分为8个人口大区(胡焕庸, 1983)。这是国内最早进行的人口功能区划的尝试。虽然与国际上同时期的人口分布研究和国内后来的同类工作相比,在研究方法上仍较为初步,但该项工作为中国人口分布的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新的人口分布统计指标、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制图方式的引入与更新,中国人口地理学者在人口分布研究的方法上也开始取得初步进展(王桂新, 1987; 伍理, 1987)。这一时期的另一项重要成果是基于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编绘出版的《中国国家人口地图集》,是中国第一次以地图的形式全面展示中国人口及其构成的空间分布信息(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等, 1987)。

20世纪90年代至2005年,定量研究、多学科分析以及时空统计建模方法在人口分布的研究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人口地理学者对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的区域分异及其决定因素的刻画更为精准细致。人口集中指数、人口重心、聚类分析、负指数函数等多种定量指标和数量统计方法广泛应用于考察人口分布与再分布的模式及其变化的定量分析(李若建, 1992; 沈建法等, 2000)。王桂新(1997)应用经济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技术,将人口分布与区域发展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人口分布经济学”。该项研究表明,可以综合反映第一自然特质的“一等耕地比例”和“亩均农作物产量”2个变量便可解释中国人口分布密度的81%;对中国人口分布与资源、经济关系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显示,中国现实人口分布状况基本合理(合理度达80%以上)。刘纪远等(2003)运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构建人口空间化模型,通过格网单元精确模拟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这一时期人口制图的编制技术也有了质的发展,尤其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实现人口密度等值线图的绘制,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周祖根等, 1992)。在人口分布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方面,孟向京等(1993)通过建立多变量回归模型,在省级尺度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严密性。

在研究方法取得进步的同时,这一时期人口分布研究还扩展到了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口群体,加深了对于人口在城镇体系中的分布、城镇发展与城镇内部人口分布、山区人口垂直分布与最优分布、以及少数民族人口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的认识(李若建, 1993; 张善余等, 1996; 朱宇, 1996; 陈浩, 1999; 高向东等, 2005)。如李若建在对1840-1990年间人口再分布的研究中发现,战争是引起当代中国人口分布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自然灾害和政府的人口政策;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李若建, 1992)。通过考察1982-1990年间中国人口分布及其变化,李若建(1993)进一步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在中国人口分布仍高度集中于“胡焕庸线”东南侧的同时,区域差异日益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因,人口向行政中心、沿海地区和平原地区集中正渐成趋势。

自2006年以来,GIS与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计算的兴起以及多种新兴数据源的拓展,进一步推动了人口分布研究的多元化、定量化和尺度细化,深化了对人口分布问题更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人口时空特征的研究不再单纯是格局的表达,而是开始融合统计分析与GIS空间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其内在规律。如有学者基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种统计指标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的集散特征,在此基础上不仅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的特点,而且以更为缜密的方式证实了中国人口分布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大格局基本保持稳定的事实(葛美玲等, 2008; 潘倩等, 2013; 戚伟等, 2015);还有学者在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等支撑下,以乡镇(街道)尺度为基本单元,精细地刻画与揭示了全国和省域层面的人口时空分异特征及空间演化机理(柏中强等, 2015; 张海霞等, 2016)。GIS技术的应用,使得人口密度地区差异的三维可视化成为可能,并进一步识别出人口密度在“胡焕庸线”两侧的精细变动特征(葛美玲等, 2008; 戚伟等, 2015)。此外,随着新兴数据获取手段和相关分析技术的革新,采用DMSP/OLS遥感影像对人口昼夜分布进行估算成为可能(如戚伟等, 2013);利用LBS的手机移动定位数据所作的分析则实现了在城市尺度对昼夜、早中晚、工作日与周末等多个时间尺度对人口分布特征的识别和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刻画(钮心毅等, 2014; 王德等, 2015)。吴静等(2008)基于智能体模拟技术对过去2000年人口分布演变及其决定因素的分析中发现,以胡焕庸线为标志的中国人口东西部分布格局形成于1235-1255年代左右, 引起这一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源于一次突然的气候变化,且气候变化在2000年来的中国历史人口分布演化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这一时期人口地理学的另一重要进展是人口功能区划的发展及其在政府相关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该项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综合集成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等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人口分布的适宜度展开系统性分析与评价,为政府相关部门对不同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提供依据,进而实现最优人口分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封志明等, 2014)。值得指出的是,最近地理学者运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重心分析等方法对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深入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人口地理学通过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中发挥了新的作用(李国平等, 2017

总体而言,得益于多元和新兴数据源的可获得性日益提高,以及数理统计和计量建模、GIS空间分析、遥感技术和地理计算等相关分析技术的日益成熟,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分布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由最初相对简单的人口分布的描述逐渐走向时空模式的探测及其决定因素和形成机制的分析。由此可见,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发展并非那么不尽人意,其近期进展显然是被低估了。

4 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研究进展

人口迁移是当代中国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也是一种典型的空间行为,因此理所当然成为人口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之一。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相类似(Graham, 2004; Withers, 2009),人口迁移在中国人口地理学者的研究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4.1 国内人口迁移流动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

(1) 1980年代人口迁移流动空间模式及其特征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日趋活跃,而且其空间格局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丁金宏, 1994; 王桂新, 1996)。人口地理学者在省际人口迁移的研究中发现,中国人口的迁移流动在规模和强度迅速上升的同时,其流向也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主要由东向西、由经济较发达地区向经济落后地区、由城市向农村迁移的模式,转变为主要由西向东、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从农村向城镇迁移的模式,形成了六大基本迁移圈和两大迁移副圈(张善余, 1990; 杨云彦等, 1993; 王桂新, 1994, 1996)。杨云彦(1996)按普查口径,将包括“常住本县、市一年以上,户口在外县市”和“人住本县、市不满一年,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的2类人口界定为非正式迁移人口,分析了非正式迁移人口迁移流动的模式及其形成机制。朱宝树(1997, 1999)基于上海的研究发现,并非所有流动人口都想在流入地永久定居,他们在流入地居住一段时间以后将返回流出地或再次迁移;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滞留的时间越长,其继续滞留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些研究代表了改革开放早期人口地理学者们在探索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模式上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2) 1990年代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及其特征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持续增大,“五普”时流动人口的总量已达到1.246亿,为“四普”时期的3.65倍,表明中国正在步入人口迁移流动的“高活性、高能力时期”(王桂新, 2000; 丁金宏等, 2005)。杨云彦研究后进一步指出,官方的户籍迁移统计和人口普查所获得的迁移数据严重低估了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水平,其估算表明,2000年中国人口的实际迁移强度已达4.99%,接近发达国家1980年代初的低值(杨云彦, 2003)。这一时期,人口地理学者开始关注省际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变化。王桂新(2000)的研究发现,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在从西向东、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迁移的宏观区域模式已基本成型的同时,西部地带已对中部地带人口形成一定的相对吸引优势,开始出现东强西弱非对称“双向”迁移的变化,并逐步形成了北京、上海两大全国级强势吸引中心和广东、新疆两大地区级强势吸引中心。丁金宏等(2005)的研究也发现,与1980年代相比,1990年代人口省际迁移的辐合流场与辐散流场在进一步发展,珠江三角洲成为最大的迁移辐合中心;东北与山东的对流渐趋消失,西北取代东北成为非沿海区域新的人口引力中心;以秦岭淮河线东段和黑河腾冲线南段为界,人口迁移分裂为东南和西北两大“流域”;中部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出证实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中部塌陷”的事实。与此同时,人口地理学者还注意到另一个重要趋势,即越来越多迁移人口开始向大、中城市集聚;20世纪末,地级及以上城市在迁移人口的迁入地中占主要地位,其中百万规模级别以上城市的地位尤为显著;省内迁移人口均以省会城市作为省内的第一流入地(王国霞等, 2012)。

(3) 21世纪初人口迁移流动空间模式及其特征

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流动人口规模从"五普"时的1.42亿增至"六普"时的2.21亿,但人口迁移流动的增速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人口迁入重心北移,长三角取代珠三角成为21世纪以来省际人口迁入的主要地区;内陆地区吸引流动人口的能力也在不断强化,尤其是内陆省会城市的吸引作用凸显(王桂新等, 2012; 刘涛等, 2015; 杨传开等, 2015)。尽管如此,新近的研究推断,在将来很长时期内,中国人口迁移从内陆向沿海地区迁移的模式将保持相对稳定而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也不会对胡焕庸线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为这主要取决于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格局,尤其是地貌与气候因子所构成的几乎固定不变的自然地理环境结构。只要中国第一自然要素不变化,人口迁移就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地理格局(蔡建明等, 2007; 段成荣等, 2009; 王桂新等, 2016)。

值得注意的是,在乡村—城镇人口迁移的态势趋于变缓的同时,该时期流动人口在城市(尤其是一线大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城市间的迁移行为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并逐步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王桂新等(2005)的研究结果表明,上海的流动人口大多集中在城市中心的边缘和近郊区。罗仁朝等(2008)利用上海市“五普”数据对流动人口空间聚集特征进行的分析表明,上海流动人口聚居区已从传统的城郊边缘地带向远郊区蔓延。鲁奇等(2005)的研究则发现,北京的中心区是来源地较近、年龄较大、来京时间较长、收入相对较高、就业相对稳定、消费水平相对较高而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外来人口聚集地,而近远郊区则是来源地较远、年龄较轻、来京时间较短、收入相对较低、就业稳定性较差、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而教育程度却相对较高的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区。李志刚等(2014)的研究表明,广州新移民的空间分布总体上表现出近郊集中和远郊分散的特征,省内新移民较多集中在中心区外围,省外新移民则集中分散在远郊。一些研究还考察了流动人口在不同城市间的流动,发现流动人口在实现了从乡村到城镇的初次流动之后,还要频繁地在不同城市和地区间作横向的空间流动;其流向和流迁的空间轨迹在多次流迁过程中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特点,并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差异(田明, 2013; 林李月等, 2015)。

4.2 国内人口迁移流动模式及其演变原因和内在机理

中国人口地理学者在刻画国内人口迁移流动模式及其演变特征的同时,亦致力于探究影响这些模式及其演变的因素和形成机制。相关研究表明,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与区域和城乡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的差异、迁出地与迁入地间的距离和历史联系、迁入地的投资水平和环境、全球化、内陆与沿海地区不断变化的区位优势、迁出与迁入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征,以及迁移者个体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社会网络、其家庭和社区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丁金宏, 1994; 王桂新, 1994, 1996, 2000;杨云彦等, 1999; 杨云彦, 2003; 王桂新, 黄颖钰, 2005; 高更和等, 2009)。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在决定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空间模式的因素中,迁入地城镇收入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吸引作用趋于增强,而空间距离等恒定因素的影响则相对弱化(王桂新等, 2012);此外,流动人口流入地的选择受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的影响,但后者的影响力更强;中西部地区政府力量在引导人口流动中仍起着重要作用(刘涛等, 2015)。在考察经济发展作为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动力的同时,中国人口地理学者也指出,人口迁移流动同时能促进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流入地而言,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从欠发达的乡村和内陆地区流向发达的城镇和沿海地区,为流入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对于流出地而言,劳动力流动培养了回流劳动力的创业精神,促进其职业身份的转变,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流出地社会经济的发展(Ma, 2001; 王桂新, 魏星, 沈建法, 2005)。王桂新、魏星和沈建法(2005)在考察中国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时还发现,这种作用具有明显的“同步即时效应”和“异时累积效应”,且异时累积效应的作用相对更为重要。

在人口迁移流动的空间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统计模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将各种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等常规统计模型广泛应用于人口迁移流动研究的同时,一些中国人口地理学者还致力于开发和使用一些更为完备的统计模型,以期获得更为精确和新颖的研究成果。沈建法及其团队在在这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如Shen(1999)使用第四次人口普查提供的中国1985-1990年省际人口迁移数据,构建了一个多级泊松人口迁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人口迁移因素分解方法,分别分析了空间结构、迁出/迁入地特征、随机效应等因素对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在时间维度上,Shen(2015)使用中国1985-1990和1995-2000时期人口迁移数据,分别建立多级泊松迁移模型,并基于多级泊松迁移模型的分解方法,估计了迁移模型参数变化和迁出地、迁入地人口、社会与经济指标的变化对迁移流的影响。沈建法还计算和比较了2005-2010年间中国国内迁移流的模拟误差中相对排斥力模拟误差、相对吸引力模拟误差、以及空间相互作用效应模拟误差的贡献,并得出空间相互作用是造成模型最大误差的首要因素的结论(Shen, 2017)。这些研究成果有力地促进了人口迁移模型的发展。

4.3 人口迁移流动的微观视角分析和人口多向迁移流动及其社会政策意义

21世纪之前,由于缺乏基于抽样调查的个体层面数据,且研究人员难以从普查结果中获得微观数据,中国大部分人口迁移流动研究使用的是在普查和政府常规统计基础上获得的合计数据,所做的相关分析也多停留在宏观层面,难以对微观层面进行人口迁移流动的深入分析,尤其是不利于追踪人口迁移流动的历程,揭示人口迁移流动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21世纪以来,运用抽样调查获取数据在人口迁移流动研究中日趋普及,微观层面个体数据的可得性也逐渐得到改善,这极大地促进了对人口迁移流动的空间模式及其在不同迁移流动者群体间分化的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

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定居意愿是这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乡村—城镇间的人口迁移往往被简单地概括为从乡村出发,以城镇为目的地的单向迁移过程,中国流动人口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则往往被简单地归因于中国的户籍制度(Chan et al, 1999; Solinger, 1999; Zhu et al, 2010)。在前人提出的人口迁移流动理论基础上,朱宇提出了一个用于解释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综合理论框架,并与其团队成员一起使用抽样调查获取的微观个体数据,分析了流动人口在城镇的定居意愿,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量的迁移流动人口在经历从乡村流向城市的初次流动后,长期处在一种在城乡间循环流动的非永久性迁移状态,有着漫长的后续流动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在流入地定居、返回流出地家乡和继续流动的三维分化模式,以及流动人口家庭成员的两栖、甚至多栖生计策略(Zhu, 2007; Zhu et al, 2010; 林李月等, 2014)。人口流迁模式的多元分化导致流动人口的社会保护需求也呈现多元分化的局面。因此,以城市融入为主导的相关政策措施需根据流动人口多元化的流迁模式和多栖生计的需求特点,在社会融入这一更为广泛的视角下进行完善和拓展,以促进整个社会的一体化发展,解决城乡和不同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使针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护能延伸至其具有不同需求的群体和流动的所有环节(朱宇等, 2011)。

在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的研究中,人口地理学者还特别关注新生代流动人口这一群体,同时探讨了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Zhu, 2007; 王春兰等, 2007; Zhu et al, 2010; 杨云彦等, 2012; Zhu et al, 2014; 刘于琪等, 2014)。尽管上述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在细节上不完全一致,但都在不同程度上证实了迁移流动人口长期流迁后,在流迁方向上所形成的在定居、回流和继续保持流动的三维分化。与此同时,人口地理学者在揭示流动人口在流迁方向上多元分化的影响因素中亦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发现,倾向于在城镇定居的迁移流动人口具有年轻、未婚、女性、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等人口学特征(Zhu et al, 2010);与此相对应,倾向于回流的流动人口往往具有年长、男性、已婚、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口学特征(周皓等, 2006)。此外,流动人口个人及家庭的月均收入、就业和职业特征、社会保险和流入地劳动力市场特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流入地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也是影响其定居意愿的重要因素(王春兰等, 2007; Zhu et al, 2010; 朱宇, 余立等, 2012; Cao et al, 2014)。刘于琪等(2014)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影响新移民在城镇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户籍因素、社会网络、社会认同、生活满意度和地域差异。杨云彦等(2012)的分析结果则表明,对于年轻一代的外出劳动力而言,家庭经济资本的增加会阻碍其回流。遗憾的是,由于缺乏纵向的追踪调查数据,上述研究得出的多为流动人口的主观定居意愿而非实际定居行为。这无疑是未来人口地理学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的方向,如此才能更好地捕捉和理解包括乡村—城镇、城市—城市或城镇—乡村人口流迁模式的动态变化。

5 中国人口城镇化研究进展

城镇化是一个重要的人口再分布过程并以人口迁移为其主要动因之一,因此一直是中国人口地理学者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口地理学者就已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如王桂新(1986)和朱宝树(1989a)利用自己地处上海的优势,分别从大城市郊区农业人口的产业与地域转移和大都市区人口的迁移与分布的视角考察上海市的城镇化进程,并在其后将研究领域从上海大都市区延伸到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和都市群发展(王桂新, 魏星, 刘建波等, 2005; 王桂新, 陆燕秋, 2014),在城市群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整体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镇化研究越来越为城市地理学者所主导(Zhou, 1991; 许学强等, 1994; 周一星等, 1995; 胡序威等, 2000; 顾朝林等, 2008; 宁越敏, 2011)。

即使如此,人口地理学者除上述关于上海及其周边区域的研究外,还从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为这一领域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及其时空分异是人口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例如,丁金宏(1993)运用199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及其区域差异;随后又与其合作者一起,运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一步考察了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状况及其在1990年代增长幅度的区域差异模式,指出2000年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呈现东高西低、西部地区北高南低的基本格局;1990年代的中国人口城市化增长幅度的空间格局为,北方自东向西逐渐递减,南方自东向西高低峰谷交错递减;上述空间格局除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所处的阶段有关外,2000年普查统计口径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黄扬飞等, 2002)。刘盛和等(2007)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考察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区域差异,指出1990-2000年期间中国新增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山东、江苏等沿海省区,且以中等城市为主;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已从北高南低态势向东高西低的格局演变;并分析了影响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指出自然环境背景的区域差异总体上奠定了城市化发展的宏观空间格局和长期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对城市化水平拉动效率的省际差异则是影响中国城市化区域差异的根本因素;与此同时,宏观区域发展政策通过其宏观引导和调控功能对中国城市化的空间格局也有着深刻影响。曹广忠等(2011)的研究发现,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的相继推出,国内外投资重点已逐步转移到内陆地区,内陆与沿海地区间的政策和地理基础的地带差距正逐步缩小。这些变化导致外出务工人员的回流与返乡创业,以及中国城镇化的重心向内陆转移,城镇化在各省区间出现了明显的趋同现象。王桂新(2013)在其研究中指出,公共资源在大城市过度集中而导致超大城市的过度发展是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并系统探讨和论证了市场体制下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认为市场体制下存在集聚经济使城市实际人口规模存在过大倾向,而集权体制下利益集团对社会资源的过度垄断和占有及其对社会资源向大城市的过度集中配置,又进一步加强了城市人口规模过大的倾向;他据此提出,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是防治“大城市病”、实现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从人口学视角考察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人口增长的来源以及中国城镇化的独特道路,是中国人口地理学者作出重要贡献的另一主要领域。李若建分析了1949-1988年间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的构成,发现人口自然增长、迁移和乡城类别的重新划分分别占城市人口增长的39.26%、36.47%和6.27%,其中人口自然增长位列首位(Li, 1993)。此后,王放(1993, 2004, 2014)和王桂新、黄祖宇(2014)分别运用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所作的分析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乡城类别的重新划分在中国人口城镇化进程中一直扮演着主要角色;直到19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期,迁移才取代乡城类别的重新划分而成为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一直有别于世界其他许多国家,人口地理学者还提出了各种理论和概念框架,以揭示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内在特征。如王桂新等(2008)根据传统城市化理论,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过程概括为将农村人口从农村迁向城市、从农民转变为农民工的“集中化—形式城市化”和由农民工转变为市民的“市民化—实质城市化”2个阶段,由此从形式到内涵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集中与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纳入一个统一的城市化分析框架,并为评估城市农民工的城市化水平提供了一种范式和思路。而朱宇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则把中国的人口城镇化划分2种类型,一种是由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增长驱动带来的正式并由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另一种则是源于城镇中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及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导致农业人口就地转变成准城镇人口所产生的非正式、自发的城镇化。朱宇运用上述理论框架并以福建为个案进行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城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由政府主导的正规城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不断降低,而由当地经济发展和市场力量驱动自发的非正规城镇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Zhu, 1998, 1999)。朱宇还进一步提出中国“就地城镇化”的概念和相应的分析框架,以分析城镇要素在许多乡村区域产生和累积的现象,并与其团队成员一起运用上述概念和框架考察中国的就地城镇化现象,发现这种现象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并在中国城镇化的整体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Zhu, 2000; 朱宇, 祁新华等, 2012; Zhu et al, 2013)。朱宇等还揭示了导致就地城镇化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城乡界限淡化条件下乡村地区较高的人口密度和不断改善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乡村社区创始力、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的投资,以及政府政策和相关制度因素(Zhu, 2000, 2002, 2004; Zhu et al, 2009; 朱宇, 祁新华等, 2012)。与此同时,沈建法也提出了中国城镇化自发和政府主导的双轨模型,并与其同事一起将其应用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双轨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广泛而深入的考查,其研究结果不仅证明双轨模型对认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进一步揭示了双轨城镇化的一些重要空间特征(如Shen et al, 2002; Wong et al, 2003)。

除上述研究外,人口地理学者还参与关于城镇和乡村人口定义的研究和相关统计数据评估,为中国城镇和乡村人口的准确定义作出了贡献;并对整个中国及其不同省份的城镇和乡村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建模和估算(王桂新, 1989; 丁金宏, 1993; Shen, 1993, 2005),近期还积极参与关于中国城镇化水平是否为官方统计数据所高估的讨论(王桂新, 2012; 朱宇, 2012)。

6 其他人口地理学问题研究进展

除前述在人口分布、人口迁移流动和城镇化3个主要方面的研究外,中国人口地理学者还对其他人口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胡焕庸与张善余合作分别于1982年和1985年出版的《世界人口地理》和《中国人口地理》就是这方面的突出成果。这两本专著对中国和世界以及一些主要国家人口的规模、分布、结构、生育率、死亡率、迁移、城镇化以及其他相关人口问题作了系统、全面的描述和分析,成为当时包括人口地理学在内的社科领域许多学者和学生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张善余(1999, 2002, 2003)随后还对上述两本专著进行了更新和再版,并出版了新作《人口地理学概论》。

相对于人口学领域的其他学者,人口地理学者对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问题有着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和认识,并投入了较多精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探索资源环境与人口之间的关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朱宝树(1989b)就主编出版了《人口生态学》一书;20世纪90年代,胡焕庸等(1992)也合作出版了《人口发展与生存环境》一书;杨云彦(1999)则主编出版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书;朱宝树(1993)还对中国各省份人口与经济—资源间的匹配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将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分为A、B、C、D四种类型,其中A型省区经济和资源承载力都相对富裕(如江苏、吉林和山东),B型省区经济承载力最为富裕,而资源承载力相对不足(如上海、北京和广东),C型省区资源承载力相对富裕,而经济承载力相对不足(如江西、安徽和湖南),D型省区资源和经济承载力都相对不足(如四川、贵州和云南)。童玉芬(2010)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北京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力进行了定量的动态分析,并得出如果北京目前的供水和用水标准保持不变,其水资源的承载力将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中线南水北调虽能够缓解北京水资源的承载压力,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压力过大问题;而水的综合利用率的提高和用水结构的改善对提高北京市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具有重大意义等重要结论。

人口老龄化也是中国人口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正如高晓路等(2015)所指出的,地理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上也大有可为,其工作已涉及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驱动因素和空间效应,以及老年人健康与环境的关系、老年人的空间行为、养老服务的空间组织与规划等方面。人口地理学者在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上的研究成果尤其值得关注。如张航空(2015)的研究表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前中国东部地区的老龄化率一直高于西部地区,但此后这一空间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10年人口普查时,位居于西部的重庆和四川成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中国西部12个省区的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例为8.96%,与东部11个省份持平。袁俊等(2007)基于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得出老龄化已是中国农村一个相对普遍的人口变化趋势,且呈现从东部沿海向中部、西部内陆递进的规律。今后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将更为迅速,并逐渐成为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主要推进者;由于这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其带来的农村养老问题将更为严峻。上述两项研究都得出的另一重要结论为: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上述时空格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育率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的降低和人口迁移流动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的增加。由于中西部地区是中国主要的人口迁出地,流出大量年轻人口,人口迁移流动大大加剧了西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而东部地区作为中国主要的人口迁入地,人口迁移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老龄化率。李若建(2006)关于广东省和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空间格局的研究,尽管在空间尺度上不同于前述全国范围内的研究,但得出的结论是相一致的;人口老龄化率最高的是人口流出地区,即省域范围内的山区和市域范围内的老城区;最低的则是人口流入区,即省域范围内的珠三角地区和市域范围内的新城区。

此外,婚姻迁移模式和流动人口犯罪也是中国人口地理学者关注的问题。丁金宏等(1999)在1990年代后期以上海市为例的研究中发现,作为中国当时出现的民工潮的逻辑延伸,中国大城市1990年代出现了两地户口婚姻显著上升的趋势;此类婚姻以城市男性娶外地女性为主,外地一方主要源自邻近区域,且主要居住在城郊结合部和近郊区县。郭永昌等(2014)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了中国的婚姻迁移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口的婚姻迁移也呈现从中西部省区向东部省(市)迁移的空间格局,且这种格局受到经济、社会、文化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丁金宏等(2001)对上海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研究表明,上海市流动人口犯罪数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期间迅速增加,1989-1998年的9年间流动人口犯罪数占上海犯罪总数的58.0%;并发现,近2/3的流动人口犯罪出于经济目的,近半数流动人口犯罪发生在城郊结合部,其犯案地点呈现从入室犯罪向街面犯罪转变的趋势。上述关于婚姻迁移模式和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研究反映了中国人口地理学者开始越来越多地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关注人口问题。

7 结论和讨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地理学研究与地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一样取得了巨大进展。人口地理学者从地理学的视角,在人口迁移流动、城镇化、人口分布、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老龄化、婚姻模式,以及流动人口犯罪等众多人口问题的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人口地理学者在复兴中国的人口学研究,建立人口学与人文地理学两个学科间的联系上更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这一跨学科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人口迁移流动和人口城镇化研究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

遗憾的是,直到最近,中国人口地理学的上述进展在地理学界仍然鲜为人知(如刘劲松, 2014)。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口地理学目前的状况类似于1990年代后期和2000年代早期的英美人口地理学,当时其人口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亦处于边缘地位,其研究主题也被忽视(Graham et al, 2001; Graham, 2004)。但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地理学者的状况与英美人口地理学者的重要不同之处在于:英美人口地理学者的边缘化与其置身于社会理论的发展之外有关(Graham et al, 2001),而中国人口地理学者在1980年代重返学术舞台时还是国际上社会科学领域的后来者;在经历了20多年与外界隔绝之后,他们(尤其是就职于人口学教学或研究机构的人口地理学者)自1980年代以来经历了在社会科学领域迎头赶上的过程,其在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和与社会科学领域学者间互动不断增强。事实上,人口地理学者是中国人文地理学者中与社会科学(包括西方社会科学)接触最早的群体,并且极大地受益于此。正如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杨云彦最近指出的,人口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中率先国际化、实证化和定量化的学科(陆杰华等, 2016),人口地理学者在这一学科的复兴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为自身学科发展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如前所述,中国人口地理学(尤其是其人口迁移流动研究)经历了以使用宏观数据进行人口现象的宏观空间格局分析为主导,向越来越重视基于微观数据考察个体人口学过程的转变,而这一转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地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跨越学科从人口学得到的借鉴。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人口地理学者如果没有上述通过人口学从社会科学汲取营养的过程,将难以取得上述、特别是在人口迁移流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展。

中国人口地理学在上述发展历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特别是存在日益偏离人文地理学主流的倾向。这对其作为地理学一个分支学科而言显然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长此以往将使其失去空间分析上的优势。此外,迄今中国人口地理学者在相关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中的参与主要局限于传统的理论和方法所涉及的领域,他们需要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把握国内外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上的最新进展,才能在相关领域研究的国际前沿继续保持一席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口地理学在其跨越人口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领域的发展中才走完一半的路程,而后一半路程需要其回归地理学领域来继续完成。幸运的是,中国的人口地理学者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2008年,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了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并已组织多次活动。未来,中国人口地理学应在人口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领域间寻求健康、平衡的定位,才能促进其在跨学科领域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2] [Cai J M, Wang G X, Yang Z S.2007.

Future trend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migration in China

[J]. Population Research, 31(5): 9-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087.2007.05.002      URL      Magsci      摘要

文章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动力要素和迁移方式入手,从战略上把握我国不同地区未来人口迁移及空间格局的基本趋势,探索促进人口有序流动的各项政策。研究表明,2000~2020年我国每年从乡村迁入到城市的净常住人口数量将大体保持在1500万左右,并在链式迁移方式主导下,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仅出现一些微调,未来迁移人口还将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区范围内。
[3] 曹广忠, 刘涛. 2011.

中国城镇化地区贡献的内陆化演变与解释: 基于1982-2008年省区数据的分析

[J]. 地理学报, 66(12): 1631-1643.

https://doi.org/10.11821/xb201112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受到了世界关注.由于政策环境和地理基础的差异性,地带间差异成为中国城镇化空间差异的主要特征:在多元动力的共同推动下,东部十省的快速城镇化为全国的城镇化进程贡献了49%.新世纪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相继提出,政策和地理基础的地带间差异逐步缩小,国内外投资重点向内陆转移,外出务工人员的回流与创业成为人口流动的新特征,带动中西部地区对全国城镇化的贡献迅速提升,中国城镇化的重心向内陆转移,省区城镇化趋同现象比较明显.这些新现象在2005 年以来更加强化.实证结果表明,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促进内陆省份对全国城镇化的贡献率提高了8.7%,但并没有对中国省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产生影响;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国际市场的开拓将成为内陆地区城镇化的重要依托.

[Cao G Z, Liu T.2011.

Rising role of inland regions in China's urbaniz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new trend and its explanation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6(12): 1631-1643.]

https://doi.org/10.11821/xb201112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受到了世界关注.由于政策环境和地理基础的差异性,地带间差异成为中国城镇化空间差异的主要特征:在多元动力的共同推动下,东部十省的快速城镇化为全国的城镇化进程贡献了49%.新世纪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相继提出,政策和地理基础的地带间差异逐步缩小,国内外投资重点向内陆转移,外出务工人员的回流与创业成为人口流动的新特征,带动中西部地区对全国城镇化的贡献迅速提升,中国城镇化的重心向内陆转移,省区城镇化趋同现象比较明显.这些新现象在2005 年以来更加强化.实证结果表明,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促进内陆省份对全国城镇化的贡献率提高了8.7%,但并没有对中国省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产生影响;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国际市场的开拓将成为内陆地区城镇化的重要依托.
[4] 陈浩. 1999.

中国土家族人口和城镇化水平分布特征分析

[J]. 中国人口科学, (1): 57-61.

URL      摘要

为了寻求土家族人口分布的总体特征规律,合理布局和迁移发展土家族人口,本文以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和其他现状资料,通过地区间对比和人口密度比较反映土家族人口分布状况,并分析总结其特征及产生原因。在分析土家族人口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将土家族城镇化水平分布与土家族人口分布、全国总人口分布及全国城镇化水平分布进行叠加分析,总结土家族城镇化水平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Chen H.1999.

Zhongguo tujiazu renkou he chengzhenhua shuiping fenbu tezheng fenxi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1): 57-61.]

URL      摘要

为了寻求土家族人口分布的总体特征规律,合理布局和迁移发展土家族人口,本文以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和其他现状资料,通过地区间对比和人口密度比较反映土家族人口分布状况,并分析总结其特征及产生原因。在分析土家族人口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将土家族城镇化水平分布与土家族人口分布、全国总人口分布及全国城镇化水平分布进行叠加分析,总结土家族城镇化水平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5] 丁金宏. 1993.

论中国人口城镇化水平与机制: 基于1990年人口普查的分析

[J]. 中国人口科学, (1): 16-23.

URL      摘要

80年代,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快、规模大。同期关于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学术探讨也成为热点。然而,过去这类研究常常受到数据的限制,或因资料来源不同而纠缠于概念,或因统计口径相殊面各执已见。以致到目前为止,对于中国市、镇、乡“三层楼”中各装多少人、城镇化的人口“流量”构成、区域分异状况如何等重要问题,学术界仍未有清晰、一致的答案。

[Ding J H.1993.

Lun zhongguo renkou chengzhenhua shuiping yu jizhi: Jiyu 1990 nian renkou pucha de fenxi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1): 16-23.]

URL      摘要

80年代,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快、规模大。同期关于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学术探讨也成为热点。然而,过去这类研究常常受到数据的限制,或因资料来源不同而纠缠于概念,或因统计口径相殊面各执已见。以致到目前为止,对于中国市、镇、乡“三层楼”中各装多少人、城镇化的人口“流量”构成、区域分异状况如何等重要问题,学术界仍未有清晰、一致的答案。
[6] 丁金宏. 1994.

中国人口省际迁移的原因别流场特征探析

[J]. 人口研究, 18(1): 14-21.

Magsci      摘要

1990年的中国人口普查首次登记了1985~1990年间的迁移人口,并记录了迁移发生的9种原因:工作调动、分配录用、务工经商、学习培训、投亲靠友、退休退职、随迁家属、婚姻、其他,从而为深入分析全国范围内不同原因人口迁移的流向、流量特征提供了空前详实的资料。笔者除了依据“四普”10%抽样资料外,更重要的是在北京大学人口所的帮助下,对“四普”l%抽样记录进行了直接交叉汇总,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文的省际迁移原因别流场系列图,以为同好者玉正。1省际迁移的总体流场特征图1清楚地反映了我国人口省际迁移的三类典型流场形态1.1以四川省为源地的辐散流场。四川省是现阶段我国最大的人口迁出源地,在我国其它28个省(

[Ding J H.1994.

Zhongguo renkou shengji qianyi de yuanyin bie liuchang tezheng tanxi

[J]. Population Research, 18(1): 14-21.]

Magsci      摘要

1990年的中国人口普查首次登记了1985~1990年间的迁移人口,并记录了迁移发生的9种原因:工作调动、分配录用、务工经商、学习培训、投亲靠友、退休退职、随迁家属、婚姻、其他,从而为深入分析全国范围内不同原因人口迁移的流向、流量特征提供了空前详实的资料。笔者除了依据“四普”10%抽样资料外,更重要的是在北京大学人口所的帮助下,对“四普”l%抽样记录进行了直接交叉汇总,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文的省际迁移原因别流场系列图,以为同好者玉正。1省际迁移的总体流场特征图1清楚地反映了我国人口省际迁移的三类典型流场形态1.1以四川省为源地的辐散流场。四川省是现阶段我国最大的人口迁出源地,在我国其它28个省(
[7] 丁金宏, 刘振宇, 程丹明, . 2005.

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

[J]. 地理学报, 60(1): 106-11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5.01.01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通过2000年人口普查省际迁移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分异性,以及不同原因的流场新模式。研究发现,中国人口迁移进入高活性、高能力的新阶段;东中西部人口迁移的不平衡性不断加剧,&ldquo;中部塌陷&rdquo;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而且也是社会意义上的;人口省际迁移的辐合流场与辐散流场在进一步发展,珠江三角洲是最大的迁移辐合中心;东北与山东的对流渐趋消失,西北取代东北成为非沿海区域新的人口引力中心;以秦岭-淮河线东段和黑河-腾冲线南段为界,人口迁移分裂为东南和西北两大&ldquo;流域&rdquo;。就业迁移的优势程度在进一步加大,市场取代计划成为人口和人才流动的第一动力;婚姻迁移的主流方向是西南贫困山区指向华东农村,形成了西南&ldquo;喀斯特新娘输出区&rdquo;。</p>

[Ding J H, Liu Z Y, Cheng D M, et al.2005.

Areal differentiation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w field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0(1): 106-11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5.01.01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通过2000年人口普查省际迁移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分异性,以及不同原因的流场新模式。研究发现,中国人口迁移进入高活性、高能力的新阶段;东中西部人口迁移的不平衡性不断加剧,&ldquo;中部塌陷&rdquo;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而且也是社会意义上的;人口省际迁移的辐合流场与辐散流场在进一步发展,珠江三角洲是最大的迁移辐合中心;东北与山东的对流渐趋消失,西北取代东北成为非沿海区域新的人口引力中心;以秦岭-淮河线东段和黑河-腾冲线南段为界,人口迁移分裂为东南和西北两大&ldquo;流域&rdquo;。就业迁移的优势程度在进一步加大,市场取代计划成为人口和人才流动的第一动力;婚姻迁移的主流方向是西南贫困山区指向华东农村,形成了西南&ldquo;喀斯特新娘输出区&rdquo;。</p>
[8] 丁金宏, 杨鸿燕, 杨杰, . 2001.

上海流动人口犯罪的特征及其社会控制: 透过新闻资料的分析

[J]. 人口研究, 25(6): 53-58.

Magsci      摘要

在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诸多消极影响中最严重者莫过于增加犯罪,鉴于目前我国缺乏细致的流动人口犯罪统计,本文基于上海《新民晚报》1999~2000年对发生在该市的流动人口犯罪的案例报道,分析了上海流动人口犯罪的基本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总结了当前流动人口管理和犯罪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善流动人口犯罪社会控制的对策思考。
[1] 柏中强, 王卷乐, 杨雅萍, . 2015.

基于乡镇尺度的中国25省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地理学报, 70(8): 1229-124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800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典型的尺度特征,精细尺度的人口分布是当前人口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乡镇(街道)是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开发布的最小行政单元,乡镇级人口密度计算及其分布特征研究能够更客观、精细地刻画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和态势,为促进中国人口的合理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本文收集处理了2000年中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乡镇(街道)级行政边界数据,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乡镇(街道)人口统计数据,计算了乡镇级平均人口密度。采用Lorenz曲线、空间分析及样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乡镇(街道)人口分布的疏密结构、空间集聚性、纬向和经向规律。利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分省探究了地形起伏度、水网密度、路网密度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利用夜间灯光指数表征)等4个因素对于乡镇级人口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① 乡镇级平均人口密度能够有效区分出县域内部的人口密度高低差异,整体不均衡性高于基于县级平均人口密度的研究结果;② 乡镇(街道)人口分布总体规律是西北稀疏东南密集,同时,东南密中有疏,西北疏中有密;③ 乡镇(街道)人口分布的经纬向规律变异较大,既受中国三级阶梯地貌大势的影响,也受局部微地形及区域中心城市的影响,并和海岸线、交通枢纽及大江大河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耦合性。④ 乡镇级平均人口密度与地形起伏度、水网密度、路网密度及夜间灯光指数等显著相关,省级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28、0.61、0.69。⑤ 在乡镇尺度上,地形条件及区域发展水平对辽、吉、京、津、沪、冀、豫、陕、晋、鲁、皖、苏、湘、鄂、赣、浙、闽、粤、琼等省份的人口分布具有较强的决定作用。⑥ 对于藏、青、蒙、滇、黔等5省或自治区,需要引入更多的自然环境及社会因素来解释其人口分布的特殊规律。本研究扩充了中国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尺度和维度,并引入了新的定量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所构建的覆盖中国25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乡镇(街道)级人口分布科学数据集丰富了中国人口地理学的2000年本底数据资源。</p>

[Bai Z Q, Wang J L, Yang Y P, et al.

Characterizing spatial pattern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t township level across the 25 provinces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70(8): 1229-124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800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典型的尺度特征,精细尺度的人口分布是当前人口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乡镇(街道)是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开发布的最小行政单元,乡镇级人口密度计算及其分布特征研究能够更客观、精细地刻画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和态势,为促进中国人口的合理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本文收集处理了2000年中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乡镇(街道)级行政边界数据,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乡镇(街道)人口统计数据,计算了乡镇级平均人口密度。采用Lorenz曲线、空间分析及样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乡镇(街道)人口分布的疏密结构、空间集聚性、纬向和经向规律。利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分省探究了地形起伏度、水网密度、路网密度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利用夜间灯光指数表征)等4个因素对于乡镇级人口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① 乡镇级平均人口密度能够有效区分出县域内部的人口密度高低差异,整体不均衡性高于基于县级平均人口密度的研究结果;② 乡镇(街道)人口分布总体规律是西北稀疏东南密集,同时,东南密中有疏,西北疏中有密;③ 乡镇(街道)人口分布的经纬向规律变异较大,既受中国三级阶梯地貌大势的影响,也受局部微地形及区域中心城市的影响,并和海岸线、交通枢纽及大江大河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耦合性。④ 乡镇级平均人口密度与地形起伏度、水网密度、路网密度及夜间灯光指数等显著相关,省级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28、0.61、0.69。⑤ 在乡镇尺度上,地形条件及区域发展水平对辽、吉、京、津、沪、冀、豫、陕、晋、鲁、皖、苏、湘、鄂、赣、浙、闽、粤、琼等省份的人口分布具有较强的决定作用。⑥ 对于藏、青、蒙、滇、黔等5省或自治区,需要引入更多的自然环境及社会因素来解释其人口分布的特殊规律。本研究扩充了中国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尺度和维度,并引入了新的定量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所构建的覆盖中国25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乡镇(街道)级人口分布科学数据集丰富了中国人口地理学的2000年本底数据资源。</p>
[8] [Ding J H, Yang H Y, Yang J, et al.2001.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control of crimes committed by shanghai floating population: Seen through news information

[J]. Population Research, 25(6): 53-58.]

Magsci      摘要

在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诸多消极影响中最严重者莫过于增加犯罪,鉴于目前我国缺乏细致的流动人口犯罪统计,本文基于上海《新民晚报》1999~2000年对发生在该市的流动人口犯罪的案例报道,分析了上海流动人口犯罪的基本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总结了当前流动人口管理和犯罪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善流动人口犯罪社会控制的对策思考。
[9] 丁金宏, 朱庭生, 朱冰玲, . 1999.

论城市两地户口婚姻的增长、特征及其社会政策寓意: 以上海市为例

[J]. 人口研究, 23(5): 1-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90年代我国出现了城市两地户口婚姻的迅速增长即城乡通婚潮。两地户口婚姻以城市男性娶农村女性为主要结合形式,城市男性的年龄分布相当离散,文化程度上表现为城市较低阶层与流入人口的中高层的般配结合;两地户口婚姻在城市的常住地主要是城郊结合部,呈现&ldquo;脊环&rdquo;分布;外地一方的来源地分布表现出静态的距离摩擦和动态的距离吸引。通婚潮是80年代民工潮的逻辑延伸,标志着城市对农村由经济性开放走向社会性开放;两地户口婚姻的构成特征体现了城乡通婚的边缘性和城市户口的实用价值;这类婚姻正在制造新的婚姻困难人群,并且对城市人口的总量控制构成了新挑战。

[Ding J H, Zhu T S, Zhu B L, et al.1999.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marriages with two-plac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The case of Shanghai

[J]. Population Research, 23(5): 1-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90年代我国出现了城市两地户口婚姻的迅速增长即城乡通婚潮。两地户口婚姻以城市男性娶农村女性为主要结合形式,城市男性的年龄分布相当离散,文化程度上表现为城市较低阶层与流入人口的中高层的般配结合;两地户口婚姻在城市的常住地主要是城郊结合部,呈现&ldquo;脊环&rdquo;分布;外地一方的来源地分布表现出静态的距离摩擦和动态的距离吸引。通婚潮是80年代民工潮的逻辑延伸,标志着城市对农村由经济性开放走向社会性开放;两地户口婚姻的构成特征体现了城乡通婚的边缘性和城市户口的实用价值;这类婚姻正在制造新的婚姻困难人群,并且对城市人口的总量控制构成了新挑战。
[10] 段成荣, 杨舸. 2009.

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变动趋势研究

[J]. 人口研究, 33(6): 1-12.

URL      Magsci      摘要

利用1982年以来的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本文从区域、省份、城市等层面分析了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的变动趋势。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呈现明显的集中趋势。从区域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向东部地区集中,越来越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集中;从省级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流向少数省份,前5个流动人口最多的省(市、区)吸纳了全国一半的流动人口;从城市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流向少数城市,表现出突出的极化现象;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正在形成一个由35个左右城市构成的沿海城市带,它们吸收了全国半数以上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的这种集中趋势将会继续保持下去,此乃制定与流动人口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和前提。

[Duan C R, Yang G.2009.

Trends in destination distribu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J]. Population Research, 33(6): 1-12.]

URL      Magsci      摘要

利用1982年以来的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本文从区域、省份、城市等层面分析了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的变动趋势。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呈现明显的集中趋势。从区域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向东部地区集中,越来越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集中;从省级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流向少数省份,前5个流动人口最多的省(市、区)吸纳了全国一半的流动人口;从城市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流向少数城市,表现出突出的极化现象;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正在形成一个由35个左右城市构成的沿海城市带,它们吸收了全国半数以上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的这种集中趋势将会继续保持下去,此乃制定与流动人口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和前提。
[11] 封志明, 杨艳昭, 游珍, . 2014.

基于分县尺度的中国人口分布适宜度研究

[J]. 地理学报, 69(6): 723-737.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6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人口空间分布及其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性评价为核心,提出了一整套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模型方法;以分县为基本单元,定量评价了2010 年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协调程度;根据人口分布适宜度高低和限制性差别,划分了中国分县人口分布适宜等级和限制类型,定量揭示了中国不同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和地域特征。研究表明:① 2010 年中国有3/5 以上的县(市、区) 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基本适宜,中国分县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保持了高度一致性;② 2010 年中国有1/2 以上的县(市、区) 人口发展基本不受水土资源约束,分县人口分布与水土资源适宜性处于中等水平;③ 2010 年中国有超3/5 的县(市、区) 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协调,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性良好;④ 2010 年中国近3/5 的县(市、区) 人口分布适宜度在60 以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处于基本协调或相对协调状态;⑤2010 年中国分县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程度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⑥ 2010 年中国分县人口分布适宜度可划分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基本协调、相对协调、有待协调和亟待协调4个适宜等级与10 个限制类型。

[Feng Z M, Yang Y Z, You Z, et al.2014.

Research on the suitability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t the county level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9(6): 723-737.]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6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人口空间分布及其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性评价为核心,提出了一整套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模型方法;以分县为基本单元,定量评价了2010 年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协调程度;根据人口分布适宜度高低和限制性差别,划分了中国分县人口分布适宜等级和限制类型,定量揭示了中国不同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和地域特征。研究表明:① 2010 年中国有3/5 以上的县(市、区) 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基本适宜,中国分县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保持了高度一致性;② 2010 年中国有1/2 以上的县(市、区) 人口发展基本不受水土资源约束,分县人口分布与水土资源适宜性处于中等水平;③ 2010 年中国有超3/5 的县(市、区) 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协调,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性良好;④ 2010 年中国近3/5 的县(市、区) 人口分布适宜度在60 以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处于基本协调或相对协调状态;⑤2010 年中国分县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程度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⑥ 2010 年中国分县人口分布适宜度可划分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基本协调、相对协调、有待协调和亟待协调4个适宜等级与10 个限制类型。
[12] 高更和, 李小建, 乔家君. 2009.

论中部农区农户打工区位选择影响因素: 以河南省三个样本村为例

[J]. 地理研究, 28(6): 1484-1493.

https://doi.org/10.11821/yj2009060005      URL      Magsci      摘要

<p>对农户打工区位的研究是认识农民工流动空间规律的基础。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三个不同类型样本村的实证研究,发现打工者不同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社区特征对其打工地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个人特征中的性别对打工空间、年龄对打工距离及打工空间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特征中的家庭类型对打工距离、家庭代数和家庭上学子女数量对打工距离和打工空间具有显著影响;社区特征中的村经济发展水平、村地形对打工空间具有显著影响,农户关系网络对打工地的选择具有关键作用。农户对打工地的选择是在能够预期取得一定收入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个人、家庭和社区因素的结果,地理环境因素对打工地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p>

[Gao G H, Li X J, Qiao J J.2009.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mployment location choice for farm households in agriculture area of Central China: A case study for three sampling villages in Henan Province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8(6): 1484-1493.]

https://doi.org/10.11821/yj2009060005      URL      Magsci      摘要

<p>对农户打工区位的研究是认识农民工流动空间规律的基础。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三个不同类型样本村的实证研究,发现打工者不同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社区特征对其打工地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个人特征中的性别对打工空间、年龄对打工距离及打工空间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特征中的家庭类型对打工距离、家庭代数和家庭上学子女数量对打工距离和打工空间具有显著影响;社区特征中的村经济发展水平、村地形对打工空间具有显著影响,农户关系网络对打工地的选择具有关键作用。农户对打工地的选择是在能够预期取得一定收入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个人、家庭和社区因素的结果,地理环境因素对打工地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p>
[13] 高向东, 吴文钰. 2005.

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及模拟

[J]. 地理学报, 60(4): 637-64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利用上海市1990年第四次、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运用4种不同的方法划分上海市区,分析了上海市1990~2000年的人口分布变动,模拟了1990年和2000年的人口分布模型。结果表明:从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中,上海中心城人口大量减少,郊区人口增加,人口郊区化显著,上海人口分布变动趋于均衡;上海人口的郊迁扩散方式,主要与同心圆式的环形道路与放射形道路作为基本骨架的城市建设格局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受早已建成的内环线的影响;上海人口郊区化主要表现为近域推进, 1990~2000年的圈层人口密度变动曲线的相交点大约在5 km处,圈层人口密度变化主要在16 km之内;对人口分布模型的模拟则表明,上海人口分布虽然符合负指数函数模型,但不是最优模型,上海人口密度分布的最优模型是Cubic函数。</p>

[Gao X D, Wu W Y.2005.

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and modelling of Shanghai City in the 1990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0(4): 637-64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利用上海市1990年第四次、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运用4种不同的方法划分上海市区,分析了上海市1990~2000年的人口分布变动,模拟了1990年和2000年的人口分布模型。结果表明:从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中,上海中心城人口大量减少,郊区人口增加,人口郊区化显著,上海人口分布变动趋于均衡;上海人口的郊迁扩散方式,主要与同心圆式的环形道路与放射形道路作为基本骨架的城市建设格局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受早已建成的内环线的影响;上海人口郊区化主要表现为近域推进, 1990~2000年的圈层人口密度变动曲线的相交点大约在5 km处,圈层人口密度变化主要在16 km之内;对人口分布模型的模拟则表明,上海人口分布虽然符合负指数函数模型,但不是最优模型,上海人口密度分布的最优模型是Cubic函数。</p>
[14] 高晓路, 吴丹贤, 许泽宁, . 2015.

中国老龄化地理学综述和研究框架构建

[J]. 地理科学进展, 34(12): 1480-1494.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2.001      URL      摘要

在老龄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和城乡空间重构的特殊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复杂,地理学与老年学等学科交叉的需求日益凸显。亟需从学科构建的角度出发,思考老龄化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填补老龄化研究的空白,丰富与拓展地理学研究领域。本文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国内老龄化地理学研究的5个主题,即:1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2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效应;3老年人健康与环境的关系;4老年人的空间行为;5养老服务的空间组织与规划,并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评述。通过国内外的比较研究,对老龄化地理学的学科定位、研究体系和理论方法建构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从地理学视角解读中国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提供一个研究框架。

[Gao X L, Wu D X, Xu Z N, et al.2015.

A review and frame-work setting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on aging in China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4(12): 1480-1494.]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2.001      URL      摘要

在老龄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和城乡空间重构的特殊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复杂,地理学与老年学等学科交叉的需求日益凸显。亟需从学科构建的角度出发,思考老龄化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填补老龄化研究的空白,丰富与拓展地理学研究领域。本文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国内老龄化地理学研究的5个主题,即:1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2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效应;3老年人健康与环境的关系;4老年人的空间行为;5养老服务的空间组织与规划,并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评述。通过国内外的比较研究,对老龄化地理学的学科定位、研究体系和理论方法建构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从地理学视角解读中国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提供一个研究框架。
[15] 葛美玲, 封志明. 2008.

基于GIS的中国2000年人口之分布格局研究: 兼与胡焕庸1935年之研究对比

[J]. 人口研究, 32(1): 51-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087.2008.01.00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口地理研究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ArcGIS为工具,以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县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了中国2000年之人口分布,并在GIS支持下,直观显示了中国2000年人口密度图。研究表明,中国2000年人口分布仍保持东密西疏,东南部人口密中有疏,西北部人口疏中有密的空间格局;人口密度在100人/km2以上的地区占全国人口的91.19%,占国土面积的32.24%;人口密度在100人/km2以下的地区人口比重只有8.81%,面积占67.76%;在GIS工具帮助下,清楚界定了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浙闽沿海地区等若干人口密度超过500人/km2的人口密集地区。研究认为,1960年来中国人口分布的地理格局并未发生大的改变。

[Ge M L, Feng Z M.2008.

GIS-based analysi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2000 in China

[J]. Population Research, 32(1): 51-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087.2008.01.00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口地理研究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ArcGIS为工具,以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县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了中国2000年之人口分布,并在GIS支持下,直观显示了中国2000年人口密度图。研究表明,中国2000年人口分布仍保持东密西疏,东南部人口密中有疏,西北部人口疏中有密的空间格局;人口密度在100人/km2以上的地区占全国人口的91.19%,占国土面积的32.24%;人口密度在100人/km2以下的地区人口比重只有8.81%,面积占67.76%;在GIS工具帮助下,清楚界定了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浙闽沿海地区等若干人口密度超过500人/km2的人口密集地区。研究认为,1960年来中国人口分布的地理格局并未发生大的改变。
[16] 顾朝林, 于涛方, 李王鸣, . 2008. 中国城市化: 格局、过程、机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Gu C L, Yu T F, Li W M, et al.2008. The pattern,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M].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17]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1987. 中国人口地图集[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Guowuyuan renkou pucha bangongshi, zhongguo kexueyuan dili yanjiusuo. 1987. Zhongguo renkou dituji[M]. Beijing, China: China Statistics Press.]

[18] 郭永昌, 邓志强, 丁金宏. 2014.

青年人口省际婚姻迁移的空间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青年研究, (7): 61-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9931.2014.07.011      URL      摘要

本文基于全国2010年六普人口数据,解析了我国青年人口群体婚姻迁移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发现:婚姻净迁出相对集中在中西部省份,呈现团块状特征;东部省份为净迁入地区,均为经济发达省份。东部省份不但吸聚流入者。也抑制了人口外流。北京和上海是我国青年人口婚姻迁移的强势吸引区域,安徽和江西是强势扩散区域。经济因素对婚迁空间选择具有正向作用,社会、文化、空间与气候因素对婚迁呈多维影响。

[Guo Y C, Deng Z Q, Ding J H.2014.

Qingnian renkou shengji hunyin qianyi de kongjian xuanze yu yingxiang yinsu fenxi

[J]. China Youth Study, (7): 61-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9931.2014.07.011      URL      摘要

本文基于全国2010年六普人口数据,解析了我国青年人口群体婚姻迁移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发现:婚姻净迁出相对集中在中西部省份,呈现团块状特征;东部省份为净迁入地区,均为经济发达省份。东部省份不但吸聚流入者。也抑制了人口外流。北京和上海是我国青年人口婚姻迁移的强势吸引区域,安徽和江西是强势扩散区域。经济因素对婚迁空间选择具有正向作用,社会、文化、空间与气候因素对婚迁呈多维影响。
[19] 胡焕庸. 1935.

中国人口之分布: 附统计表与密度图

[J]. 地理学报, (2): 33-74.

URL      [本文引用: 1]     

[Hu H Y.1935.

Th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in China, with statistics and map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 33-74.]

URL      [本文引用: 1]     

[20] 胡焕庸. 1983. 中国八大区人口密度与人口政策[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Hu H Y.1983. The population densities of China's eight major regions and the relevant population policies[M]. Shanghai, China: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1] 胡焕庸, 严正元. 1992. 人口发展和生存环境[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Hu H Y, Yan Z Y.1992. Renkou fazhan he shengcun huanjing[M]. Shanghai, China: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本文引用: 1]     

[22] 胡焕庸, 张善余. 1982. 世界人口地理[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Hu H Y, Zhang S Y.1982. Shijie renkou dili[M]. Shanghai, China: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3] 胡焕庸, 张善余. 1984. 中国人口地理(上册)[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Hu H Y, Zhang S Y.1984. Zhongguo renkou dili[M]. Shanghai, China: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本文引用: 1]     

[24] 胡序威, 周一星, 顾朝林, . 2000. 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Hu X W, Zhou Y X, Gu C L, et al.2000. Studies on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dispersion in China's coastal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s[M].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25] 黄扬飞, 徐月虎, 丁金宏. 2002.

1990年代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模式研究

[J]. 人口研究, 26(4): 72-7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1990年代我国的人口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本文通过对比 1 990年和2 0 0 0年两次人口普查资料 ,分析了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现状及其在 1 990年代的增长幅度的区域差异模式 :2 0 0 0年人口城市化水平呈现东高西低 ,西部地区北高南低的基本格局 ;1 990年代的人口城市化增长幅度的空间格局为北方自东向西逐渐递减 ,南方自东向西高低峰谷交错递减。各地区 1 990年代人口城市化及其增幅除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所处的阶段有关外 ,2 0 0 0年普查统计口径的变化也是原因所在。

[Huang Y F, Xu Y H, Ding J H.2002.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 1990s

[J]. Population Research, 26(4): 72-7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1990年代我国的人口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本文通过对比 1 990年和2 0 0 0年两次人口普查资料 ,分析了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现状及其在 1 990年代的增长幅度的区域差异模式 :2 0 0 0年人口城市化水平呈现东高西低 ,西部地区北高南低的基本格局 ;1 990年代的人口城市化增长幅度的空间格局为北方自东向西逐渐递减 ,南方自东向西高低峰谷交错递减。各地区 1 990年代人口城市化及其增幅除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所处的阶段有关外 ,2 0 0 0年普查统计口径的变化也是原因所在。
[26] 李国平, 罗心然. 2017.

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J]. 地理科学进展, 36(1): 25-33.

URL      摘要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人口集聚区和经济增长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研究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对于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00-2010年各区(县)和2000-2014年各城市的人口、GDP数据,运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重心分析等方法探究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在总量规模上,京津冀地区整体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较高,但各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2在空间分布上,从地理集中度来看,京津冀地区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北部低、中南部高的分布特征,其中北京、天津经济地理集中度高于人口地理集中度,河北多数城市人口地理集中度高于经济地理集中度;从重心来看,京津冀地区整体的人口与经济重心都向东北方向移动,且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大于人口重心,2个重心偏离距离不断加大,此外各城市的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最后,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Li G P, Luo X R.2017.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population and economy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6(1): 25-33.]

URL      摘要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人口集聚区和经济增长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研究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对于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00-2010年各区(县)和2000-2014年各城市的人口、GDP数据,运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重心分析等方法探究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在总量规模上,京津冀地区整体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较高,但各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2在空间分布上,从地理集中度来看,京津冀地区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北部低、中南部高的分布特征,其中北京、天津经济地理集中度高于人口地理集中度,河北多数城市人口地理集中度高于经济地理集中度;从重心来看,京津冀地区整体的人口与经济重心都向东北方向移动,且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大于人口重心,2个重心偏离距离不断加大,此外各城市的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最后,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27] 李竞能. 2001. 人口理论新编[M]. 北京: 中国人口出版社.

[Li J N.2001. Renkou lilun xinbian[M]. Beijing, China: China Population Press.]

[28] 李若建. 1992.

1840-1990年中国大陆人口再分布概况

[J].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63-69.

URL      摘要

利用一系列人口分布的测量指标,论文描述了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大陆人口分布的概况。在近代中国,人口大量涌到东北和西北地区,明显地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状况,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近年才停止。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战争是影响人口变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这一点也在人口分布的改变中得到反映。一些政策与自然灾害也对人口分布有所影响,在近年,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带来了人口分布的波动。

[Li R J.1992.

1840-1990nian Zhongguo dalu renkou zaifenbu gaikuang

[J].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1): 63-69.]

URL      摘要

利用一系列人口分布的测量指标,论文描述了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大陆人口分布的概况。在近代中国,人口大量涌到东北和西北地区,明显地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状况,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近年才停止。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战争是影响人口变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这一点也在人口分布的改变中得到反映。一些政策与自然灾害也对人口分布有所影响,在近年,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带来了人口分布的波动。
[29] 李若建. 1993.

1982-1990年中国人口数量分布演变特征

[J]. 南方人口, (1): 20-25.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正 1982年以来,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生了世人瞩目的变迁。这种变迁是与中国人口在构成和分布上的演变相互联系的,本文旨在研究这一时期中国人口数量分布的特征。本文研究的范围是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之间人口数量分布的变化。研究的最基本分析单位是县级行政区。因为城市的面积较小,所以把中央直辖市、地级市的市区(不含辖县)作为一个分析单位。在1982-1990年间,中国县级行政

[Li R J.1993.

1982-1990nian Zhongguo renkou shuliang fenbu yanbian tezheng

[J]. South China Population, (1): 20-25.]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正 1982年以来,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生了世人瞩目的变迁。这种变迁是与中国人口在构成和分布上的演变相互联系的,本文旨在研究这一时期中国人口数量分布的特征。本文研究的范围是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之间人口数量分布的变化。研究的最基本分析单位是县级行政区。因为城市的面积较小,所以把中央直辖市、地级市的市区(不含辖县)作为一个分析单位。在1982-1990年间,中国县级行政
[30] 李若建. 2006.

迁移与滞留: 广东省人口老化的区域特征研究

[J]. 南方人口, 21(4): 11-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1613.2006.04.003      URL      摘要

论文描述了广东省人口老化的基本过程,分别从经济区、大城市、农村、外来人口聚集区与人口大规模外流区等多个层面上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特征。指出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的青年人的流动和老年人口滞留在经济相对滞后的区域是影响人口老化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

[Li R-J.2006.

Migration and stabilization: The research of regional features of population aging in Guangdong Province

[J]. South China Population, 21(4): 11-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1613.2006.04.003      URL      摘要

论文描述了广东省人口老化的基本过程,分别从经济区、大城市、农村、外来人口聚集区与人口大规模外流区等多个层面上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特征。指出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的青年人的流动和老年人口滞留在经济相对滞后的区域是影响人口老化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
[31] 李旭旦. 1985. 人文地理学概说[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Li X D.1985. Renwen dilixue gaishuo[M].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本文引用: 1]     

[32] 李志刚, 吴缚龙, 肖扬. 2014.

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广州新移民居住分异研究

[J]. 地理研究, 33(11): 2056-206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06      URL      Magsci      摘要

<p>运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当前广州新移民的居住空间分异问题,探讨中国大城市新移民居住空间的整体格局、分异程度及其分异机制,并以此实证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理论。研究表明:广州新移民的空间分布总体上表现出近郊集中和远郊分散的特征,其中省内新移民较多集中在中心区外围,省外新移民集中分散在远郊。广州新移民与本地常住人口的差异指数为0.48,分异指数为0.46,隔离指数为0.56,超过美国亚裔移民分异的平均水平。此外,各区的分异度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机制分析表明,历经30多年的市场化进程,制度因素对新移民聚居区的影响减弱,单位因素对新移民聚居无明显影响,市场因素的作用增强。与西方情况类似,人口和家庭因素对新移民聚居有一定影响,其中年龄因素和婚姻状况是影响新移民聚居的重要因素。总体上,市场化下中国城市新移民的社会隔离正不断转化为明显的空间分异问题。为推进社会融合,应尽快采取社会空间重构措施(如社会规划和社区规划)予以应对。</p>

[Li Z G, Wu F L, Xiao Y.2014.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of new migrants in Guangzhou, China: A study of the 6th census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3(11): 2056-206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1006      URL      Magsci      摘要

<p>运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当前广州新移民的居住空间分异问题,探讨中国大城市新移民居住空间的整体格局、分异程度及其分异机制,并以此实证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理论。研究表明:广州新移民的空间分布总体上表现出近郊集中和远郊分散的特征,其中省内新移民较多集中在中心区外围,省外新移民集中分散在远郊。广州新移民与本地常住人口的差异指数为0.48,分异指数为0.46,隔离指数为0.56,超过美国亚裔移民分异的平均水平。此外,各区的分异度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机制分析表明,历经30多年的市场化进程,制度因素对新移民聚居区的影响减弱,单位因素对新移民聚居无明显影响,市场因素的作用增强。与西方情况类似,人口和家庭因素对新移民聚居有一定影响,其中年龄因素和婚姻状况是影响新移民聚居的重要因素。总体上,市场化下中国城市新移民的社会隔离正不断转化为明显的空间分异问题。为推进社会融合,应尽快采取社会空间重构措施(如社会规划和社区规划)予以应对。</p>
[33] 林李月, 朱宇. 2014.

流动人口初次流动的空间类型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福建省的调查研究

[J]. 地理科学, 34(5): 539-54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利用福建省近3 000 名流动人口的流动史数据,采用多项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从社会性别差异视角对其初次流动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类型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初次流动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选择集聚特征,其个体的空间类型选择不仅体现了人力资本的遴选效应和家庭决策的结果,同时社会网络、制度背景和社区环境也对其空间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此外,相对于男性流动人口,女性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集聚特征更为明显,且其空间类型选择更加受到家庭的羁绊和制度的约束。</p>

[Lin L Y, Zhu Y.2014.

The choices of the destination's spatial types in the floating population's first-time migration and their determinants: Case studies of Fujian Province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4(5): 539-54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利用福建省近3 000 名流动人口的流动史数据,采用多项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从社会性别差异视角对其初次流动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类型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初次流动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选择集聚特征,其个体的空间类型选择不仅体现了人力资本的遴选效应和家庭决策的结果,同时社会网络、制度背景和社区环境也对其空间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此外,相对于男性流动人口,女性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集聚特征更为明显,且其空间类型选择更加受到家庭的羁绊和制度的约束。</p>
[34] 林李月, 朱宇. 2015.

流动人口城市间流动的时空结构特征及其性别差异: 基于福建省的实证研究

[J]. 地理科学, 35(6): 725-732.

URL      Magsci      摘要

<p>基于福建省流动人口问卷调查数据,使用多种流动指标分析和生存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性别流动人口城市间流动的时空特征和规律。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城市间流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空间特征上,遵循随着流动次数的增加在距离上由近及远、在城市等级上由小到大的规律,且流动距离相对于初次流动趋于缩小,流动的就近性特征显著;在时间特征上,大多数城市间流动发生在流动生涯的前期,随着流动时间的延长,流动状态趋于稳定;在性别差异上,女性城市间流动的强度大于男性,地域选择具有明显的大城市导向,而男性的流动空间活动范围大,地域选择则是大城市和小城市同时兼顾并重。</p>

[Lin L-Y, Zhu Y.2015.

The space-time paths of the migrants' mobility across cities and their gender difference: Based on a survey in Fujian Province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5(6): 725-732.]

URL      Magsci      摘要

<p>基于福建省流动人口问卷调查数据,使用多种流动指标分析和生存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性别流动人口城市间流动的时空特征和规律。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城市间流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空间特征上,遵循随着流动次数的增加在距离上由近及远、在城市等级上由小到大的规律,且流动距离相对于初次流动趋于缩小,流动的就近性特征显著;在时间特征上,大多数城市间流动发生在流动生涯的前期,随着流动时间的延长,流动状态趋于稳定;在性别差异上,女性城市间流动的强度大于男性,地域选择具有明显的大城市导向,而男性的流动空间活动范围大,地域选择则是大城市和小城市同时兼顾并重。</p>
[35] 刘纪远, 岳天祥, 王英安, . 2003.

中国人口密度数字模拟

[J]. 地理学报, 58(1): 17-2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3.01.003      URL      Magsci      摘要

<p>运用基于格点生成法的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模拟模型,通过运行净第一性生产力空间分布、数字高程、城市规模及其空间分布和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分布等数据集,模拟了中国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人口密度的最高值集中在北京、上海和郑州之间的三角区 (BSZ) 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同时,这个BSZ峰值三角区有发展为以上海-南京-杭州大都市密集区、武汉市、西安市、北京-天津-唐山大都市密集区和沈阳-大连大都市密集区为顶点的五角形峰值区的趋势,珠江三角洲峰值区也正在向外围地区扩展。</p>

[Liu J Y, Yue T X, Wang Y A, et al.2003.

Digital simulation of population density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8(1): 17-2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3.01.003      URL      Magsci      摘要

<p>运用基于格点生成法的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模拟模型,通过运行净第一性生产力空间分布、数字高程、城市规模及其空间分布和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分布等数据集,模拟了中国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人口密度的最高值集中在北京、上海和郑州之间的三角区 (BSZ) 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同时,这个BSZ峰值三角区有发展为以上海-南京-杭州大都市密集区、武汉市、西安市、北京-天津-唐山大都市密集区和沈阳-大连大都市密集区为顶点的五角形峰值区的趋势,珠江三角洲峰值区也正在向外围地区扩展。</p>
[36] 刘劲松. 2014.

中国人口地理研究进展

[J]. 地理学报, 69(8): 1177-118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12      Magsci      摘要

1978 年以来是中国人口地理学复兴和发展时期.中国人口地理学工作者消化吸收西方经典人口学理论,讨论中国人口容量问题,认识到中国人口总量即将达到增长极限,强调控制人口总量、努力发展生产和转变生存方式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针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创建第四产业,实施环境抚育,推动劳动力就业,降低环境污染的策略.针对民生问题,提出深入开展微观社会调查,主动再造跨尺度的社区制度,推进对人口行为的尺度综合和文化自觉.针对中国人口快速转变和人口结构问题,提出了人口均衡发展理论.针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问题,提出了区域发展均衡模型,强调通过产业转移、人口流动、转移支付等手段,形成相对均衡的区域发展格局.针对区域人口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指标和分区模型,初步实现了视野综合化、指标定量化、分析模型化,将人口地理学研究推向新高度.未来中国人口地理学研究,一要围绕人口普查和人口业务数据库,建设分布式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推动人口专题数据和人口计量模型共享,巩固和发展人口地理学定量化研究之特色;二要加强不同尺度的社区微观调查,主动调控人口快速转变情景下的社区行为,提高对人口地理学定量研究结果的理解和解释;三要加强国际人口情报交流,把握各国人口演化趋势,从经济全球化的分工合作体系的视角,合理配置中国劳动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中国人口地理学应坚持走跨学科的发展道路,努力在世界人口之巅辛勤耕耘,为国家发展、学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Liu J S.2014.

A review of population geography research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9(8): 1177-118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12      Magsci      摘要

1978 年以来是中国人口地理学复兴和发展时期.中国人口地理学工作者消化吸收西方经典人口学理论,讨论中国人口容量问题,认识到中国人口总量即将达到增长极限,强调控制人口总量、努力发展生产和转变生存方式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针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创建第四产业,实施环境抚育,推动劳动力就业,降低环境污染的策略.针对民生问题,提出深入开展微观社会调查,主动再造跨尺度的社区制度,推进对人口行为的尺度综合和文化自觉.针对中国人口快速转变和人口结构问题,提出了人口均衡发展理论.针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问题,提出了区域发展均衡模型,强调通过产业转移、人口流动、转移支付等手段,形成相对均衡的区域发展格局.针对区域人口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指标和分区模型,初步实现了视野综合化、指标定量化、分析模型化,将人口地理学研究推向新高度.未来中国人口地理学研究,一要围绕人口普查和人口业务数据库,建设分布式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推动人口专题数据和人口计量模型共享,巩固和发展人口地理学定量化研究之特色;二要加强不同尺度的社区微观调查,主动调控人口快速转变情景下的社区行为,提高对人口地理学定量研究结果的理解和解释;三要加强国际人口情报交流,把握各国人口演化趋势,从经济全球化的分工合作体系的视角,合理配置中国劳动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中国人口地理学应坚持走跨学科的发展道路,努力在世界人口之巅辛勤耕耘,为国家发展、学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37] 刘盛和, 蒋芳, 张擎. 2007.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对策

[J]. 人口研究, 31(3): 7-19.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极为显著的区域差异。文章根据多元数据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省际差异特征,剖析了其形成因素;对我国未来区域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Liu S H, Jiang F, Zhang Q.2007.

Urbanization in China: Regional diversity and policies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J]. Population Research, 31(3): 7-19.]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极为显著的区域差异。文章根据多元数据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省际差异特征,剖析了其形成因素;对我国未来区域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38] 刘涛, 齐元静, 曹广忠. 2015.

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及城镇化效应: 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分析

[J]. 地理学报, 70(4): 567-581.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4005      URL      Magsci      摘要

<p>基于2000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对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形成机制及其城镇化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沿海城市群仍然是其主要集中地,且沿海集中区有连绵化的趋势,但在城市群内部的空间分布模式差异显著。流动人口向内陆地区的省会等特大城市集中趋势明显,其分布重心出现了明显的北移。省内县际的流动人口规模已接近于省际流动,且有更高的意愿和更强的能力永久居留城镇,省内县际的永久性迁移将成为未来中国人口城镇化的主导模式。中国流动人口迁入地的选择受到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力更强。远距离流入东部地区的人口在务工之外,对享受城市生活也开始有所考虑;而中西部地区政府力量在引导人口流动中仍起到重要作用。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城镇化水平提高均有显著贡献,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中国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模式。</p>

[Liu T, Qi Y J, Cao G Z.2015.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Uneven landscap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ffects on urbanization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70(4): 567-581.]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4005      URL      Magsci      摘要

<p>基于2000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对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形成机制及其城镇化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沿海城市群仍然是其主要集中地,且沿海集中区有连绵化的趋势,但在城市群内部的空间分布模式差异显著。流动人口向内陆地区的省会等特大城市集中趋势明显,其分布重心出现了明显的北移。省内县际的流动人口规模已接近于省际流动,且有更高的意愿和更强的能力永久居留城镇,省内县际的永久性迁移将成为未来中国人口城镇化的主导模式。中国流动人口迁入地的选择受到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力更强。远距离流入东部地区的人口在务工之外,对享受城市生活也开始有所考虑;而中西部地区政府力量在引导人口流动中仍起到重要作用。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城镇化水平提高均有显著贡献,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中国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模式。</p>
[39] 刘于琪, 刘晔, 李志刚. 2014.

中国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及其影响机制

[J]. 地理科学, 34(7): 780-78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基于广州、东莞、沈阳、成都、杭州、郑州市所获问卷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 回归模型,探讨中国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市新移民总体上呈现较强的定居意愿,其中投资型新移民的定居意愿最强,智力型新移民次之,劳力型新移民最弱。影响新移民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户籍因素、社会网络、社会认同、生活满意度和地域差异。与本地人交往和社会认同是影响智力型新移民定居意愿的决定性因素;职业、产权、本地社会资本、社会认同和地域差异是影响劳力型新移民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就投资型新移民而言,影响其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为人力资本、本地社会资本、户籍状况及其所在的城市。地方政府应根据新移民所属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制定社会与空间政策,为新移民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城市融合路径。</p>

[Liu Y Q, Liu Y, Li Z G.2014.

Settlement intention of new migrants in China's large cities: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4(7): 780-78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基于广州、东莞、沈阳、成都、杭州、郑州市所获问卷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 回归模型,探讨中国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市新移民总体上呈现较强的定居意愿,其中投资型新移民的定居意愿最强,智力型新移民次之,劳力型新移民最弱。影响新移民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户籍因素、社会网络、社会认同、生活满意度和地域差异。与本地人交往和社会认同是影响智力型新移民定居意愿的决定性因素;职业、产权、本地社会资本、社会认同和地域差异是影响劳力型新移民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就投资型新移民而言,影响其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为人力资本、本地社会资本、户籍状况及其所在的城市。地方政府应根据新移民所属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制定社会与空间政策,为新移民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城市融合路径。</p>
[40] 鲁奇, 黄英, 孟健, . 2005.

流动人口在北京中心区和近远郊区分布差异的调查研究

[J]. 地理科学, 25(6): 655-6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5.06.002      URL      摘要

为深入认识中国流动人口在城市内不同地带就业、生活的分布状态与分布差异,选择北京为例,着重社会学角度,分析研究了流动人口在北京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三个地带的分布差异.发现:①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的流动人口在人口来源地、来京时间长度、年龄结构、教育水平、职业构成、收入水平、居住状况、未来愿望等诸方面存在明显的地带分布梯度差异;②除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外,中心区是来源地较近、年龄较大、来京时间较长、收入相对较高、就业相对稳定、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之外来人口聚集地;③近远郊区是来源地较远、年龄较轻、来京时间较短、收入相对较低、就业稳定性较差、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而教育程度却相对较高的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区.

[Lu Q, Huang Y, Meng J, et al.2005.

Distribution differentiation of imigrants in central part, near suburb and outer suburb of Beijing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5(6): 655-6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5.06.002      URL      摘要

为深入认识中国流动人口在城市内不同地带就业、生活的分布状态与分布差异,选择北京为例,着重社会学角度,分析研究了流动人口在北京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三个地带的分布差异.发现:①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的流动人口在人口来源地、来京时间长度、年龄结构、教育水平、职业构成、收入水平、居住状况、未来愿望等诸方面存在明显的地带分布梯度差异;②除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外,中心区是来源地较近、年龄较大、来京时间较长、收入相对较高、就业相对稳定、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之外来人口聚集地;③近远郊区是来源地较远、年龄较轻、来京时间较短、收入相对较低、就业稳定性较差、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而教育程度却相对较高的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区.
[41] 陆杰华, 廖梦莎, 孙倩璐. 2016.

认识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 中国人口学会2016年年会综述

[J]. 人口研究, 40(5): 104-1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海风送爽,济济一堂.2016年7月21 ~2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盛夏齐聚厦门,共同迎来了中国人口学会2016年年会.2016年年会以“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为主题,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与推行全面两孩政策的新形势下,重点关注现阶段人口发展呈现出的重大转折性变化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面、深刻、长远的影响.因此,召开此次会议,交流研究成果,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研判全面两孩政策下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不仅非常必要与及时,同时也对于人口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次年会采取主旨发言、专题讨论、大会交流等形式,重点围绕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人口与健康、两孩生育政策与社会支持、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流动与城镇化、家庭发展及公共政策、计生服务管理改革等专题展开深入研讨,从不同视角解读当前我国人口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

[Lu J H, Liao M S, Sun Q L.2016.

Renshi xinxingshi yingjie xintiaozhan bawo xinjiyu: Zhongguo renkou xuehui 2016nian nianhui zongshu

[J]. Population Research, 40(5): 104-1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海风送爽,济济一堂.2016年7月21 ~2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盛夏齐聚厦门,共同迎来了中国人口学会2016年年会.2016年年会以“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为主题,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与推行全面两孩政策的新形势下,重点关注现阶段人口发展呈现出的重大转折性变化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面、深刻、长远的影响.因此,召开此次会议,交流研究成果,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研判全面两孩政策下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不仅非常必要与及时,同时也对于人口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次年会采取主旨发言、专题讨论、大会交流等形式,重点围绕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人口与健康、两孩生育政策与社会支持、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流动与城镇化、家庭发展及公共政策、计生服务管理改革等专题展开深入研讨,从不同视角解读当前我国人口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
[42] 罗仁朝, 王德. 2008.

上海市流动人口不同聚居形态及其社会融合差异研究

[J]. 城市规划学刊, (6): 92-99.

URL      Magsci      摘要

依据不同城市区位,将流动人口聚居形态分为城郊边缘带与城市郊区两大类型;并从空间特征、服务管理、运作模式等特征将其进一步划分为7个亚类分别考察:即位于城郊边缘带的商贸集散地混居区、再利用的临时住房、流动人口大院、城市老旧小区4类以及位于城市郊区的流动人口与村民的混居区、统一租赁的农村居民点以及新建流动人口公寓3类.在此基础上,选取4个典型案例分别代表城郊边缘带与城市郊区两种类型的聚居区,从居住满意度与社会融合度两个方面,对聚居人群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聚居类型社会融合特征.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聚居形态的居住人群与城市的融合度存在显著差异:即居住于城市郊区聚居区的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认同感较高,对社区事务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与良好的期望,具有更好的社会融合度;而居住于城郊边缘带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则较低.

[Luo R C, Wang D.2008.

A Study on the difference of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different floating population aggregation types in Shanghai

[J]. Urban Planning Forum, (6): 92-99.]

URL      Magsci      摘要

依据不同城市区位,将流动人口聚居形态分为城郊边缘带与城市郊区两大类型;并从空间特征、服务管理、运作模式等特征将其进一步划分为7个亚类分别考察:即位于城郊边缘带的商贸集散地混居区、再利用的临时住房、流动人口大院、城市老旧小区4类以及位于城市郊区的流动人口与村民的混居区、统一租赁的农村居民点以及新建流动人口公寓3类.在此基础上,选取4个典型案例分别代表城郊边缘带与城市郊区两种类型的聚居区,从居住满意度与社会融合度两个方面,对聚居人群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聚居类型社会融合特征.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聚居形态的居住人群与城市的融合度存在显著差异:即居住于城市郊区聚居区的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认同感较高,对社区事务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与良好的期望,具有更好的社会融合度;而居住于城郊边缘带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则较低.
[43] 孟向京, 贾绍凤. 1993.

中国省级人口分布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J]. 地理研究, 12(3): 56-63.

Magsci      摘要

本文主要用1987年的数据,对影响省级人口密度的31种因素指标进口了相关和回归分析,建立了各种因素对人口密度的回归公式。作者引进了两个新的经济指标:单位国土面积粮食产量和国民收入。分析表明这两个指标比其他经济指标与人口密度的相关更紧密,自然因素尤其是海拔影响最大,其次是经济因素。

[Meng X J, Jia S F.1993.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China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12(3): 56-63.]

Magsci      摘要

本文主要用1987年的数据,对影响省级人口密度的31种因素指标进口了相关和回归分析,建立了各种因素对人口密度的回归公式。作者引进了两个新的经济指标:单位国土面积粮食产量和国民收入。分析表明这两个指标比其他经济指标与人口密度的相关更紧密,自然因素尤其是海拔影响最大,其次是经济因素。
[44] 宁越敏. 2011.

中国都市区和大城市群的界定: 兼论大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J]. 地理科学, 31(3): 257-263.

URL      摘要

大城市群正在成为城市化空间组织的主要形态,构成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群规模壮大与能级提升。本文首先采用"五普"资料对大都市区进行界定,以大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界定中国的大城市群,分析了中国13个大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Ning Y M.2011.

Definition of Chinese metropolitan areas and large urban agglomerations: Role of large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1(3): 257-263.]

URL      摘要

大城市群正在成为城市化空间组织的主要形态,构成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群规模壮大与能级提升。本文首先采用"五普"资料对大都市区进行界定,以大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界定中国的大城市群,分析了中国13个大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45] 钮心毅, 丁亮, 宋小冬. 2014.

基于手机数据识别上海中心城的城市空间结构

[J]. 城市规划学刊, (6): 61-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4.06.009      URL      摘要

以上海中心城为例,提出了利用手机定位数据识别城市空间结构的方法.首先,使用移动通讯基站地理位置数据和手机信令数据,依据基站汇总所连接用户数量,采用核密度分析法生成手机用户密度图,分别计算了上海中心城内工作日10点和23点、休息日15点和23点的多日平均用户密度图.随后,对工作日10点、休息日15点的手机用户密度空间分布进行空间聚类和密度分级,用于识别城市公共中心的等级和职能类型.最后,对工作日、休息日昼夜手机用户密度比值、夜间手机用户密度进行比较,用于识别就业、游憩、居住功能区及其混合程度.

[Niu X Y, Ding L, Song X D.2014.

Understanding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of Shanghai central city based on mobile phone data

[J]. Urban Planning Forum, (6): 61-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4.06.009      URL      摘要

以上海中心城为例,提出了利用手机定位数据识别城市空间结构的方法.首先,使用移动通讯基站地理位置数据和手机信令数据,依据基站汇总所连接用户数量,采用核密度分析法生成手机用户密度图,分别计算了上海中心城内工作日10点和23点、休息日15点和23点的多日平均用户密度图.随后,对工作日10点、休息日15点的手机用户密度空间分布进行空间聚类和密度分级,用于识别城市公共中心的等级和职能类型.最后,对工作日、休息日昼夜手机用户密度比值、夜间手机用户密度进行比较,用于识别就业、游憩、居住功能区及其混合程度.
[46] 潘倩, 金晓斌, 周寅康. 2013.

近300年来中国人口变化及时空分布格局

[J]. 地理研究, 32(7): 1291-1302.

Magsci      摘要

基于人口地理学相关理论,以近300a 为时间尺度,以省域为空间单元,利用经修正的清朝、民国及建国后286 个时相的人口数据,建立1724 年、1767 年、1812 年、1855 年、1898年、1936 年、1982 年和2009 年8 个典型时间断面,通过不均衡指数、集中指数、分布重心和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近300a 来中国人口数量变化及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近300a 来中国人口数量波动上升,按增长曲线特征可分为较快稳定增长期、快速波动负增长期、低速平稳增长期、无序跌宕增长期、急剧波动增长期5 个阶段;② 人口分布逐渐趋于均衡,人口重心迁移幅度不大,总体呈西南&mdash;西北&mdash;东北&mdash;西北的移动趋势;③ 人口分布保持高度自相关,聚集程度波动变化,其中,华东的沪苏地区、山东省、安徽省、浙江省为稳定人口高密度聚集区,华中的河南省为较稳定人口高密度聚集区,西南、西北部分省份为稳定人口低密度聚集区,华北的内蒙古自治区为较稳定人口低密度聚集区,东北的黑龙江省、吉林省为不稳定人口低密度聚集区。

[Pan Q, Jin X B, Zhou Y K.2013.

Population change and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China in recent 300 years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2(7): 1291-1302.]

Magsci      摘要

基于人口地理学相关理论,以近300a 为时间尺度,以省域为空间单元,利用经修正的清朝、民国及建国后286 个时相的人口数据,建立1724 年、1767 年、1812 年、1855 年、1898年、1936 年、1982 年和2009 年8 个典型时间断面,通过不均衡指数、集中指数、分布重心和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近300a 来中国人口数量变化及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近300a 来中国人口数量波动上升,按增长曲线特征可分为较快稳定增长期、快速波动负增长期、低速平稳增长期、无序跌宕增长期、急剧波动增长期5 个阶段;② 人口分布逐渐趋于均衡,人口重心迁移幅度不大,总体呈西南&mdash;西北&mdash;东北&mdash;西北的移动趋势;③ 人口分布保持高度自相关,聚集程度波动变化,其中,华东的沪苏地区、山东省、安徽省、浙江省为稳定人口高密度聚集区,华中的河南省为较稳定人口高密度聚集区,西南、西北部分省份为稳定人口低密度聚集区,华北的内蒙古自治区为较稳定人口低密度聚集区,东北的黑龙江省、吉林省为不稳定人口低密度聚集区。
[47] 戚伟, 李颖, 刘盛和, . 2013.

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及其特征: 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J]. 地理学报, 68(10): 1344-135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31000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昼夜差异是配置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和制订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保障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城市地理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之一。但由于国内目前没有区分昼夜的人口统计数据,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难以开展,极为薄弱。本文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媒介,构建基于不同类型城市人口时空行为特征的城市&ldquo;人口&mdash;昼夜&mdash;土地利用&rdquo;关系模型和基于差异化面积权重的城市人口空间化模型,旨在以格网为单元来估算城市昼夜人口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估算了海淀区的昼夜人口规模,分析了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① 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白天人口相对于夜晚人口具有更广泛的分布范围,并具有更显著的集聚特征。② 城市昼夜人口表现为多种空间耦合关系,包括&ldquo;三明治&rdquo;模式、&ldquo;镶嵌&rdquo;模式、&ldquo;辐合&rdquo;模式、&ldquo;单体&rdquo;模式等。③ 城市路网的昼夜利用与人口的昼夜分布有较高的相关性,白天人口分布对路网扩张有显著影响。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折射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诸多因素,例如&ldquo;旧住宅区&rdquo;的分布、产业新区的建设、城乡发展差异等,以期对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Qi W, Li Y, Liu S H, et al.2013.

Estima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at daytime and nighttime and analyses of their spatial pattern: A case study of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8(10): 1344-135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31000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昼夜差异是配置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和制订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保障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城市地理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之一。但由于国内目前没有区分昼夜的人口统计数据,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难以开展,极为薄弱。本文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媒介,构建基于不同类型城市人口时空行为特征的城市&ldquo;人口&mdash;昼夜&mdash;土地利用&rdquo;关系模型和基于差异化面积权重的城市人口空间化模型,旨在以格网为单元来估算城市昼夜人口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估算了海淀区的昼夜人口规模,分析了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① 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白天人口相对于夜晚人口具有更广泛的分布范围,并具有更显著的集聚特征。② 城市昼夜人口表现为多种空间耦合关系,包括&ldquo;三明治&rdquo;模式、&ldquo;镶嵌&rdquo;模式、&ldquo;辐合&rdquo;模式、&ldquo;单体&rdquo;模式等。③ 城市路网的昼夜利用与人口的昼夜分布有较高的相关性,白天人口分布对路网扩张有显著影响。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折射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诸多因素,例如&ldquo;旧住宅区&rdquo;的分布、产业新区的建设、城乡发展差异等,以期对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48] 戚伟, 刘盛和, 赵美风. 2015.

"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及其两侧人口集疏模式差异

[J]. 地理学报, 70(4): 551-56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400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x0201c;胡焕庸线&#x0201d;是反映中国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发现之一。在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背景下,&#x0201c;胡焕庸线&#x0201d;所表达地理意义及其对城镇化发展的指导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在GIS的支持下,构建了改革开放以来4次人口普查的县级空间数据库,提出人口时空扩张的识别方法,对&#x0201c;胡焕庸线&#x0201d;两侧的人口数量、集疏格局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 &#x0201c;胡焕庸线&#x0201d;两侧人口数量94:6的大数一直相对稳定,但东南半壁人口持续微减、西北半壁人口持续微增。得益于较高的自然增长率,西北半壁具有较高的人口增长速度。② &#x0201c;胡焕庸线&#x0201d;两侧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人口集疏模式。东南半壁人口集中化程度提升较快,负增长区在&#x0201c;秦岭&#x02014;淮河&#x0201d;以南、东北等地区大面积扩张、人口正增长优势逐步极化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少数地区,呈现&#x0201c;马太效应&#x0201d;式的集疏模式。主要是由于东南半壁内部区域经济差异及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剧烈人口流动。③ 西北半壁则呈现&#x0201c;相对均势&#x0201d;的人口集疏模式,多数地区的人口普遍表现为正增长,但是空间分布广袤、增长不集中,人口集中化程度提升缓慢。主要是由于少数民族&#x0201c;多分散、少聚居&#x0201d;造成了自然增长优势的不集中。然而均势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同样存在一定的负增长区,主要分布在&#x0201c;胡焕庸线&#x0201d;和&#x0201c;新欧亚大陆桥&#x0201d;两条带上。④ 未来时期,&#x0201c;胡焕庸线&#x0201d;两侧的人口分布及集疏格局将进一步演化,东南半壁应关注内陆腹地及中小城镇对人口的吸纳作用,西北半壁应关注将分散的人口增长优势向少数城镇进行集聚,以期为人口地理学研究以及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p>

[Qi W, Liu S H, Zhao M F.2015.

Study on the stability of Hu Line and different spatial patterns of population growth on its both side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70(4): 551-56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400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x0201c;胡焕庸线&#x0201d;是反映中国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发现之一。在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背景下,&#x0201c;胡焕庸线&#x0201d;所表达地理意义及其对城镇化发展的指导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在GIS的支持下,构建了改革开放以来4次人口普查的县级空间数据库,提出人口时空扩张的识别方法,对&#x0201c;胡焕庸线&#x0201d;两侧的人口数量、集疏格局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 &#x0201c;胡焕庸线&#x0201d;两侧人口数量94:6的大数一直相对稳定,但东南半壁人口持续微减、西北半壁人口持续微增。得益于较高的自然增长率,西北半壁具有较高的人口增长速度。② &#x0201c;胡焕庸线&#x0201d;两侧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人口集疏模式。东南半壁人口集中化程度提升较快,负增长区在&#x0201c;秦岭&#x02014;淮河&#x0201d;以南、东北等地区大面积扩张、人口正增长优势逐步极化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少数地区,呈现&#x0201c;马太效应&#x0201d;式的集疏模式。主要是由于东南半壁内部区域经济差异及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剧烈人口流动。③ 西北半壁则呈现&#x0201c;相对均势&#x0201d;的人口集疏模式,多数地区的人口普遍表现为正增长,但是空间分布广袤、增长不集中,人口集中化程度提升缓慢。主要是由于少数民族&#x0201c;多分散、少聚居&#x0201d;造成了自然增长优势的不集中。然而均势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同样存在一定的负增长区,主要分布在&#x0201c;胡焕庸线&#x0201d;和&#x0201c;新欧亚大陆桥&#x0201d;两条带上。④ 未来时期,&#x0201c;胡焕庸线&#x0201d;两侧的人口分布及集疏格局将进一步演化,东南半壁应关注内陆腹地及中小城镇对人口的吸纳作用,西北半壁应关注将分散的人口增长优势向少数城镇进行集聚,以期为人口地理学研究以及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p>
[49] 沈建法, 王桂新. 2000.

90年代上海中心城人口分布及其变动趋势的模型研究

[J]. 中国人口科学, (5): 45-5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主要根据数学模型,对1990~1997年间上海中心城①的人口分布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在该期间,上海中心城的人口分布基本符合负指数函数分布模式;中心城的人口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市中心点人口密度下降40%,人口密度斜率减小约35%,城市半径上人口分布的“重心点”由离市中心点3公里向外推进到4.6公里;上海中心城人口分布的变化,在时间上以1995~1997年发展速度比较快,在空间上以东、西两个方向,特别是向东方向的推进力度比较大;上海中心城人口分布的“均衡化”、合理化变动,将进一步为上海城市的未来发展开创新的“潜力”空间。

[Shen J F, Wang G X.2000.

90 niandai shanghai zhongxincheng renkou fenbu jiqi biandong qushi de moxing yanjiu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5): 45-5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主要根据数学模型,对1990~1997年间上海中心城①的人口分布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在该期间,上海中心城的人口分布基本符合负指数函数分布模式;中心城的人口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市中心点人口密度下降40%,人口密度斜率减小约35%,城市半径上人口分布的“重心点”由离市中心点3公里向外推进到4.6公里;上海中心城人口分布的变化,在时间上以1995~1997年发展速度比较快,在空间上以东、西两个方向,特别是向东方向的推进力度比较大;上海中心城人口分布的“均衡化”、合理化变动,将进一步为上海城市的未来发展开创新的“潜力”空间。
[50] 田明. 2013.

中国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城市间横向迁移规律

[J]. 地理研究, 32(8): 1486-1496.

URL      Magsci      摘要

基于中国东部地区6 个城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并在对已有人口迁移规律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流动人口每一次迁移前一城市和后一城市的差异以及整个迁移过程中迁移速度、迁移距离、迁移城市规模、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区域路径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分析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在城市间横向迁移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城市间横向迁移不仅速度快,城市平均居留时间短,而且在多次迁移过程中迁移流向、迁移的空间轨迹方面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特点:随着迁移次数的增加,迁移距离增加,遵循由近及远的同时回流现象明显;随着迁移次数的增加,由收入较高城市流向收入较低城市的比例以及流向中等城市的比例显著提高,不存在由大到小的递补特征;在相邻城市或相同经济区范围内多次往返迁移现象明显。

[Tian M.2013.

The migration pattern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cross cities in eastern China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2(8): 1486-1496.]

URL      Magsci      摘要

基于中国东部地区6 个城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并在对已有人口迁移规律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流动人口每一次迁移前一城市和后一城市的差异以及整个迁移过程中迁移速度、迁移距离、迁移城市规模、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区域路径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分析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在城市间横向迁移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城市间横向迁移不仅速度快,城市平均居留时间短,而且在多次迁移过程中迁移流向、迁移的空间轨迹方面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特点:随着迁移次数的增加,迁移距离增加,遵循由近及远的同时回流现象明显;随着迁移次数的增加,由收入较高城市流向收入较低城市的比例以及流向中等城市的比例显著提高,不存在由大到小的递补特征;在相邻城市或相同经济区范围内多次往返迁移现象明显。
[51] 童玉芬. 2010.

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动态模拟与分析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9): 42-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0.09.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水资源是一个城市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资源,而且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资源,因此常常成为决定一个地区或者城市承载力的最"短板因素"而受到极大重视。北京市作为北方干旱缺水城市,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显得突出。本文选择系统动力学方法对首都北京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了定量的动态的分析。模型中考虑了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以及南水北调水量等供水因素,同时考虑了工农业发展用水、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量的变动及其用水结构等变量以及它们的变化核相互作用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并对上述因素未来的各种变化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显示,如果按照目前的供水和用水标准以及用水结构,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将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下降;南水北调水量的进入虽然能够缓解水资源承载压力,并较大幅度提高北京市人口承载力,但是随着人口规模扩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北京市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会再次出现下降,因此南水北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承载压力过大的问题。而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和改善用水结构将对北京市人口承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Tong Y F.2010.

Dynamic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to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of Beijing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9): 42-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0.09.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水资源是一个城市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资源,而且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资源,因此常常成为决定一个地区或者城市承载力的最"短板因素"而受到极大重视。北京市作为北方干旱缺水城市,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显得突出。本文选择系统动力学方法对首都北京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了定量的动态的分析。模型中考虑了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以及南水北调水量等供水因素,同时考虑了工农业发展用水、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量的变动及其用水结构等变量以及它们的变化核相互作用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并对上述因素未来的各种变化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显示,如果按照目前的供水和用水标准以及用水结构,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将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下降;南水北调水量的进入虽然能够缓解水资源承载压力,并较大幅度提高北京市人口承载力,但是随着人口规模扩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北京市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会再次出现下降,因此南水北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承载压力过大的问题。而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和改善用水结构将对北京市人口承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52] 王春兰, 丁金宏. 2007.

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南方人口, 22(1): 22-29.

[Wang C L, Ding J H.2007.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floating population's living inclination in the urban

[J]. South China Population, 22(1): 22-29.]

[53] 王德, 王灿, 谢栋灿, . 2015.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市不同等级商业中心商圈的比较: 以南京东路、五角场、鞍山路为例

[J]. 城市规划学刊, (3): 50-60.

https://doi.org/10.16361/j.upf.201503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手机信令数据,以上海市南京东路、五角场和鞍山路三个不同等级的商业中心为例对商圈进行合理地划分,分析和比较了不同等级商业中心的消费者数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取一定的可视化手段和空间统计指标对三个商业中心的等级性进行空间抽象,深入探讨不同等级商业中心的消费者空间分布特点。研究表明,不同等级商业中心在消费者分布范围、空间集聚性、对称性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整体来看,从大范围覆盖的广域型高等级中心到依托局部高密度的地缘型低等级中心,形成了一种有序的商业中心空间体系。另外,也对这一特征的深层机制进行了剖析,并简要探讨了对商业网点规划的应用价值。

[Wang D, Wang C, Xie D C, et al.2015.

Comparison of retail trade areas of retail centers with different hierarchical levels: A case study of East Nanjing Road, Wujiaochang, Anshan Road in Shanghai

[J]. Urban Planning Forum, (3): 50-60.]

https://doi.org/10.16361/j.upf.201503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手机信令数据,以上海市南京东路、五角场和鞍山路三个不同等级的商业中心为例对商圈进行合理地划分,分析和比较了不同等级商业中心的消费者数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取一定的可视化手段和空间统计指标对三个商业中心的等级性进行空间抽象,深入探讨不同等级商业中心的消费者空间分布特点。研究表明,不同等级商业中心在消费者分布范围、空间集聚性、对称性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整体来看,从大范围覆盖的广域型高等级中心到依托局部高密度的地缘型低等级中心,形成了一种有序的商业中心空间体系。另外,也对这一特征的深层机制进行了剖析,并简要探讨了对商业网点规划的应用价值。
[54] 王放. 1993.

我国"三普"至"四普"间市镇人口增长构成分析

[J]. 人口研究, 17(4): 11-18.

Magsci      摘要

&nbsp;&lt;正&gt; 建国后,我国城镇人口的增长变化主要是由于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农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以及市、镇的新建扩建、所造成的。而联合国在80年代中期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构成的研究表明,在发达国家,城镇人口增长的60%是由于农村到城镇的迁移和市、镇的新建、扩建所致,城镇人口增长的40%来自于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而在发展中国家,因农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和市、镇的新建、扩建而造成的城镇人口增长只占城镇人口增

[Wang F.1993.

Woguo "sanpu" zhi "sipu" jian shizhen renkou zengzhang goucheng fenxi

[J]. Population Research, 17(4): 11-18.]

Magsci      摘要

&nbsp;&lt;正&gt; 建国后,我国城镇人口的增长变化主要是由于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农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以及市、镇的新建扩建、所造成的。而联合国在80年代中期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构成的研究表明,在发达国家,城镇人口增长的60%是由于农村到城镇的迁移和市、镇的新建、扩建所致,城镇人口增长的40%来自于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而在发展中国家,因农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和市、镇的新建、扩建而造成的城镇人口增长只占城镇人口增
[55] 王放. 2004.

"四普"至"五普"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构成分析

[J]. 人口研究, 28(3): 60-67.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nbsp;利用 1 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和 2 0 0 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 ,对在&ldquo;四普&rdquo;至&ldquo;五普&rdquo;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构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在新增长的城镇人口中 ,有 5 2 %是来自于地域的重新划分 ,有 31 %是来自于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 ,来自于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的只有 1 7%。本文认为 ,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应当主要依靠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 ,因此 ,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解决好从农村迁移到城镇的人口的就业和生活 ,使他们能够顺利向城镇转移 ,这对于 2 1世纪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Wang F.2004.

"Sipu" zhi "wupu" jian zhongguo chengzhen renkou zengzhang goucheng fenxi

[J]. Population Research, 28(3): 60-67.]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nbsp;利用 1 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和 2 0 0 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 ,对在&ldquo;四普&rdquo;至&ldquo;五普&rdquo;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构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在新增长的城镇人口中 ,有 5 2 %是来自于地域的重新划分 ,有 31 %是来自于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 ,来自于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的只有 1 7%。本文认为 ,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应当主要依靠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 ,因此 ,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解决好从农村迁移到城镇的人口的就业和生活 ,使他们能够顺利向城镇转移 ,这对于 2 1世纪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56] 王放. 2014.

"五普"至"六普"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构成

[J]. 人口与发展, 20(5): 16-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68.2014.05.003      URL      摘要

利用2000年和201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人口数据,对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构成进行了估算.在“五普”至“六普”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已成为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在面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的时候,中国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为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在城镇里安居乐业,从而巩固人口迁移对中国城市化的贡献,使中国的城市化顺利发展.

[Wang F.2014.

Composition of China's urban population growth between the fifth and sixth censuses

[J].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20(5): 16-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68.2014.05.003      URL      摘要

利用2000年和201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人口数据,对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构成进行了估算.在“五普”至“六普”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已成为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在面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的时候,中国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为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在城镇里安居乐业,从而巩固人口迁移对中国城市化的贡献,使中国的城市化顺利发展.
[57] 王桂新. 1986.

加快上海郊区城镇化发展之我见

[J]. 人口研究, 10(2): 26-30.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lt;正&gt;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郊区的城镇化,为我国学术界所瞩目。特别是近几年来,不少学者,各自从本身学科角度出发,对上海郊区城镇化问题认真开展研究,并就如何加快上海郊区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但纵观以往研究,从上海城乡人口的扩散集聚变动方面来探讨上海郊区

[Wang G X.1986.

Jiakuai shanghai jiaoqu chengzhenhua fazhan zhi wojian

[J]. Population Research, 10(2): 26-30.]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lt;正&gt;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郊区的城镇化,为我国学术界所瞩目。特别是近几年来,不少学者,各自从本身学科角度出发,对上海郊区城镇化问题认真开展研究,并就如何加快上海郊区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但纵观以往研究,从上海城乡人口的扩散集聚变动方面来探讨上海郊区
[58] 王桂新. 1987.

关于人口分布几个问题的定量分析

[J]. 西北人口, (2): 44-5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口分布问题,历来是人口科学、特别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本文试图对有关人口分布问题作一些定量分析,进行一些新的探讨。一、人口分布中心趋势的 定量分析人口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往往存在着一种向中心趋势。这一特性,可以用中心点的概念来进行定量分析。中心点,属于统计数学中的概念,比较常用于人 口分布中心趋势定量分析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Wang G X.1987.

Guanyu renkou fenbu jige wenti de dingliang fenxi

[J]. Northwest Population Journal, (2): 44-5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口分布问题,历来是人口科学、特别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本文试图对有关人口分布问题作一些定量分析,进行一些新的探讨。一、人口分布中心趋势的 定量分析人口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往往存在着一种向中心趋势。这一特性,可以用中心点的概念来进行定量分析。中心点,属于统计数学中的概念,比较常用于人 口分布中心趋势定量分析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59] 王桂新. 1989.

对合理划分与统计我国大城市地区城乡人口的建议

[J]. 人口与经济, (5): 43-45.

URL      摘要

正 我国大城市地区地域类型多样,行政区划复杂,城乡人口的划分与统计存在问题也最多,因此更应该引起重视和研究。 一般地说,作为大城市地区城乡人口的划分与统计,至少应该考虑如下一些原则:(1)首先要符合大城市地区城乡人口的“质”的规定性,统计出的城乡人口比例基本能客观地反映出大城市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及社会经济发达程度。(2)符合大城市地区地域类型的序列结构和内在联系以及城乡人口分布和迁移变动的客观规律。(3)尽可能保持与现行政区划的一致性,以满足各项行政工作的需要。(4)统计的数据要具有横向(即与其它地区比较)和纵向(即与本区历史数据比较)的可比性。(5)指标简明,便于统计、不需要增加过繁的工作量,

[Wang G X.1989.

Dui heli huafen yu tongji woguo dachengshi diqu chengxiang renkou de jianyi

[J]. Population & Economics, (5): 43-45.]

URL      摘要

正 我国大城市地区地域类型多样,行政区划复杂,城乡人口的划分与统计存在问题也最多,因此更应该引起重视和研究。 一般地说,作为大城市地区城乡人口的划分与统计,至少应该考虑如下一些原则:(1)首先要符合大城市地区城乡人口的“质”的规定性,统计出的城乡人口比例基本能客观地反映出大城市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及社会经济发达程度。(2)符合大城市地区地域类型的序列结构和内在联系以及城乡人口分布和迁移变动的客观规律。(3)尽可能保持与现行政区划的一致性,以满足各项行政工作的需要。(4)统计的数据要具有横向(即与其它地区比较)和纵向(即与本区历史数据比较)的可比性。(5)指标简明,便于统计、不需要增加过繁的工作量,
[60] 王桂新. 1994.

我国省际人口迁移迁出选择过程的年龄模式及其特征

[J]. 人口研究, 18(2): 9-17.

Magsci      摘要

1引言1.1研究目的一般地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的人口迁移是该地区居民通过自由选择来实现的。而居民对迁移的选择过程,又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选择是否迁移,这是一个选择迁出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每个居民将根据自己各方面利益得失的衡量,做出是否迁移的决定。当有些居民决定选择迁移并加以实施时,就发生迁移行为,形成人口迁出流;二是选择迁移到哪里去,这是一个选择迁入目的地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已决定选择并实施迁移的居民,由于受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差别影响,就可能选择不同的目的地,从而又形成指向不同目的地的迁移分流。当然,居民在选择迁移的实际过程中,往往是把这两个阶段联系在一起同时做出决定的(王,199

[Wang G X.1994.

Woguo shengji renkou qianyi qianchu xuanze guocheng de nianling moshi jiqi tezheng

[J]. Population Research, 18(2): 9-17.]

Magsci      摘要

1引言1.1研究目的一般地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的人口迁移是该地区居民通过自由选择来实现的。而居民对迁移的选择过程,又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选择是否迁移,这是一个选择迁出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每个居民将根据自己各方面利益得失的衡量,做出是否迁移的决定。当有些居民决定选择迁移并加以实施时,就发生迁移行为,形成人口迁出流;二是选择迁移到哪里去,这是一个选择迁入目的地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已决定选择并实施迁移的居民,由于受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差别影响,就可能选择不同的目的地,从而又形成指向不同目的地的迁移分流。当然,居民在选择迁移的实际过程中,往往是把这两个阶段联系在一起同时做出决定的(王,199
[61] 王桂新. 1996.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地域结构探析

[J]. 中国人口科学, (1): 22-2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变得复杂。用传统的定性方法分析、把握比较困难。本文主要采用多变量分析的因子分析方法,对80年代后半期(1985~1990年)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进行定量分析。首先,根据因子分析方法,分别从迁入地群和迁出地群出发,提取了省际人口迁移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再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根据提取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之间人口迁移的相似性,分别组合、划分成人口迁移圈,并确定出其迁移中心地。

[Wang G X.1996.

Zhongguo shengji renkou qianyi diyu jiegou tanxi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1): 22-2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变得复杂。用传统的定性方法分析、把握比较困难。本文主要采用多变量分析的因子分析方法,对80年代后半期(1985~1990年)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进行定量分析。首先,根据因子分析方法,分别从迁入地群和迁出地群出发,提取了省际人口迁移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再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根据提取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之间人口迁移的相似性,分别组合、划分成人口迁移圈,并确定出其迁移中心地。
[62] 王桂新. 1997. 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Wang G X.1997.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M]. Shanghai, China: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63] 王桂新. 2000.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及其变化

[J]. 人口与经济,(3): 8-16, 22.

URL      摘要

本文主要根据人口迁移选择指数 ,系统考察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及其变化趋势。发现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单向梯度东移”模式 ,已开始出现东强西弱非对称“双向”迁移的变化 ;在人口迁移流向继续主要向东部地带“集中”的同时 ,迁移吸引中心也正发生着量的不断扩大的“多极化”和质的持续提高的“强势化” ;已逐步形成对塑造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具有重要影响的北京、上海两大全国级强势吸引中心和广东、新疆两大地区级强势吸引中心

[Wang G X.2000.

The regional model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and its changes since China's economic reform

[J]. Population & Economics,(3): 8-16, 22.]

URL      摘要

本文主要根据人口迁移选择指数 ,系统考察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及其变化趋势。发现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单向梯度东移”模式 ,已开始出现东强西弱非对称“双向”迁移的变化 ;在人口迁移流向继续主要向东部地带“集中”的同时 ,迁移吸引中心也正发生着量的不断扩大的“多极化”和质的持续提高的“强势化” ;已逐步形成对塑造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具有重要影响的北京、上海两大全国级强势吸引中心和广东、新疆两大地区级强势吸引中心
[64] 王桂新. 2012.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J]. 人口研究, 36(2): 37-44.

Magsci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市化也从低点起步、呈单调升势快速发展,2011年城市化率已达到51.27%。但在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的深刻制约下,城市化发展滞后,影响工业化、非农化发展;城市化速度过快,不利新农村建设;土地城市化呈大跃进式疯狂扩张,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继续对农村和农民进行剥夺,造成城乡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要推进未来城市化健康发展,必须实施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的根本性改革。

[Wang G X.2012.

Reflections o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J]. Population Research, 36(2): 37-44.]

Magsci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市化也从低点起步、呈单调升势快速发展,2011年城市化率已达到51.27%。但在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的深刻制约下,城市化发展滞后,影响工业化、非农化发展;城市化速度过快,不利新农村建设;土地城市化呈大跃进式疯狂扩张,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继续对农村和农民进行剥夺,造成城乡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要推进未来城市化健康发展,必须实施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的根本性改革。
[65] 王桂新. 2013.

城市化基本理论与中国城市化的问题及对策

[J]. 人口研究, 37(6): 43-5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性。遵循城市化规律是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迅猛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但也存在违背城市化规律、盲目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不少问题。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与对城市化本义和城市化规律认识及实践的偏差等密切相关。为了正本清源城市化本义,正确把握城市化规律,推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文章首先阐述城市化发生机制及发展规律等基本理论,总结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成功经验;其次,以其为对照,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及存在问题,并对如何根据城市化规律、推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Wang G X.2013.

The basic theory of urbanization and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urbanization

[J]. Population Research, 37(6): 43-5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性。遵循城市化规律是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迅猛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但也存在违背城市化规律、盲目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不少问题。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与对城市化本义和城市化规律认识及实践的偏差等密切相关。为了正本清源城市化本义,正确把握城市化规律,推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文章首先阐述城市化发生机制及发展规律等基本理论,总结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成功经验;其次,以其为对照,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及存在问题,并对如何根据城市化规律、推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66] 王桂新, 戴贤晖. 2005.

外来人口与上海市的发展: 影响、趋势与对策

[J]. 中国人口科学, (S1): 7-15.

URL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市外来人口总体呈不断增长态势,逐渐成为上海市常住人口及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上海城市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外来人口在上海的地区分布及其变动状况影响上海城市空间的发展与产业布局的调整。文章根据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理论,展望上海未来外来人口规模及分布的发展趋势,探讨相应的对策。

[Wang G X, Dai X H.2005.

Wailai renkou yu shanghaishi de fazhan: Yingxiang, qushi yu duice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S1): 7-15.]

URL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市外来人口总体呈不断增长态势,逐渐成为上海市常住人口及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上海城市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外来人口在上海的地区分布及其变动状况影响上海城市空间的发展与产业布局的调整。文章根据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理论,展望上海未来外来人口规模及分布的发展趋势,探讨相应的对策。
[67] 王桂新, 黄颖钰. 2005.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的经济发展: 1995~2000

[J]. 人口研究, 29(1): 19-28.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本文主要考察了 1 995~ 2 0 0 0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 ,发现省际迁移人口 (外来劳动力 )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 ,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 ,推动东部地带的GDP增长了 1 0 %以上 ,对东部地带GDP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 5 %。而且在东部地带 ,越是省际人口迁移吸引中心 ,迁入人口规模越大 ,迁入的外来劳动力对推动迁入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就越大。

[Wang G X, Huang Y Y.2005.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ast China: 1995-2000

[J]. Population Research, 29(1): 19-28.]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本文主要考察了 1 995~ 2 0 0 0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 ,发现省际迁移人口 (外来劳动力 )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 ,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 ,推动东部地带的GDP增长了 1 0 %以上 ,对东部地带GDP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 5 %。而且在东部地带 ,越是省际人口迁移吸引中心 ,迁入人口规模越大 ,迁入的外来劳动力对推动迁入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就越大。
[68] 王桂新, 黄祖宇. 2014.

中国城市人口增长来源构成及其对城市化的贡献: 1991-2010

[J]. 中国人口科学,(2): 2-16, 126.

URL      摘要

城市不同来源的人口增长意味着的城市化的不同路径和涵义。本文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城市人口增长中区划变动增长规模最大,迁移增长最小,自然增长居中,但总体上均规模不大,差异较小。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其所带来的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城市三大来源的增长人口规模均呈增大趋势,特别是迁移增长规模迅速增大,1996年一跃成为城市人口增长的第一来源和提升城市化率的第一因素。到2010年,城市迁移增长人口对城市化发展20年的累计贡献度迅速提高到15.24个百分点,已接近城市增长人口累计贡献的56%,分别是同期自然增长人口及行政区划变动增长人口的4.27倍和1.80倍。

[Wang G X, Huang Z Y.2014.

The growth composi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in China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urbanization: 1991-2010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2): 2-16, 126.]

URL      摘要

城市不同来源的人口增长意味着的城市化的不同路径和涵义。本文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城市人口增长中区划变动增长规模最大,迁移增长最小,自然增长居中,但总体上均规模不大,差异较小。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其所带来的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城市三大来源的增长人口规模均呈增大趋势,特别是迁移增长规模迅速增大,1996年一跃成为城市人口增长的第一来源和提升城市化率的第一因素。到2010年,城市迁移增长人口对城市化发展20年的累计贡献度迅速提高到15.24个百分点,已接近城市增长人口累计贡献的56%,分别是同期自然增长人口及行政区划变动增长人口的4.27倍和1.80倍。
[69] 王桂新, 陆燕秋. 2014.

长三角都市群地区城市化发展动向考察

[J]. 人口与经济, (1): 8-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4149.2014.01.003      URL      摘要

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经 济的快速增长,长三角都市群日益成为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集中选择的主要迁入地和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特别是近几年来,长三角都市群地区人口 迁移与城市化的发展更表现出向"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冲击的强劲势头。但长三角都市群地区的人口迁移及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在阻碍着 长三角都市群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

[Wang G X, Lu Y Q.2014.

Changsanjiao dushiqun diqu chengshihua fazhan dongxiang kaocha

[J]. Population & Economics, (1): 8-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4149.2014.01.003      URL      摘要

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经 济的快速增长,长三角都市群日益成为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集中选择的主要迁入地和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特别是近几年来,长三角都市群地区人口 迁移与城市化的发展更表现出向"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冲击的强劲势头。但长三角都市群地区的人口迁移及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在阻碍着 长三角都市群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
[70] 王桂新, 潘泽瀚. 2016.

中国人口迁移分布的顽健性与胡焕庸线

[J]. 中国人口科学,(1): 2-13, 126.

URL      摘要

人口迁移在三大人口变动中最活跃,对人口分布影响最大。然而,文章通过对省际人口迁移规模分布、迁移强度分布、人口迁移流分布的考察,发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省际人口迁移分布具有明显的顽健性。胡焕庸线历时8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频繁的人口迁移仍未能改变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影响其稳定性。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及胡焕庸线,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固定不变的第一自然;人口迁移分布的顽健性与第一自然的决定作用密切相关。只要第一自然不变化,中国的人口分布及胡焕庸线就会保持高度稳定.人口迁移分布也不太可能失去顽健性而导致中国人口分布基本格局及胡焕庸线的改变。

[Wang G X, Pan Z H.2016.

The robustness of China's migration and heihe-tengchong line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1): 2-13, 126.]

URL      摘要

人口迁移在三大人口变动中最活跃,对人口分布影响最大。然而,文章通过对省际人口迁移规模分布、迁移强度分布、人口迁移流分布的考察,发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省际人口迁移分布具有明显的顽健性。胡焕庸线历时8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频繁的人口迁移仍未能改变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影响其稳定性。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及胡焕庸线,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固定不变的第一自然;人口迁移分布的顽健性与第一自然的决定作用密切相关。只要第一自然不变化,中国的人口分布及胡焕庸线就会保持高度稳定.人口迁移分布也不太可能失去顽健性而导致中国人口分布基本格局及胡焕庸线的改变。
[71] 王桂新, 潘泽瀚, 陆燕秋. 2012.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

[J]. 中国人口科学,(5): 2-13, 111.

URL      摘要

文章通过对2000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局部性变化。如人口迁出和迁入的分布都呈一定集中趋势,且迁入集中趋势尤为明显;人口迁出呈“多极化”,迁入则更加集中化;一些重要的人口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迁出和迁入强度表现出强者恒强、强者更强的特征。人口迁入重心北移,长三角都市圈取代珠三角都市圈成为21世纪以来省际人口迁入的主要地区。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及其变化,主要是迁入地城镇收入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吸引作用明显增强所致,并与空间距离等恒定因素的影响相对弱化有关。

[Wang G X, Pan Z H, Lu Y Q.2012.

China's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pattern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Evidence from year 2000 and 2010 population census of China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5): 2-13, 111.]

URL      摘要

文章通过对2000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局部性变化。如人口迁出和迁入的分布都呈一定集中趋势,且迁入集中趋势尤为明显;人口迁出呈“多极化”,迁入则更加集中化;一些重要的人口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迁出和迁入强度表现出强者恒强、强者更强的特征。人口迁入重心北移,长三角都市圈取代珠三角都市圈成为21世纪以来省际人口迁入的主要地区。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及其变化,主要是迁入地城镇收入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吸引作用明显增强所致,并与空间距离等恒定因素的影响相对弱化有关。
[72] 王桂新, 沈建法, 刘建波. 2008.

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以上海为例

[J]. 人口与发展, 14(1): 3-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68.2008.01.002      URL      摘要

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使人口城市化呈不完全、非正规特征。以上海为例,主要从微观角度,考察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市民化特征,评价其目前的市民化水平,分析影响其市民化转变的主要因素,从一个侧面探讨和揭示中国不完全、非正规城市化发展的独特性、阶段性与规律性。目前中国城市农民工总体上已达到54%的市民化水平,尤其是其社会关系、心理认同等非物质维度的市民化都已达到接近60%的较高水平。即使受户籍制度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的屏障,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市民化仍然取得较大进展。

[Wang G X, Shen J F, Liu J B.2008.

Citizenization of peasant migrants during urbanization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J].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14(1): 3-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68.2008.01.002      URL      摘要

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使人口城市化呈不完全、非正规特征。以上海为例,主要从微观角度,考察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市民化特征,评价其目前的市民化水平,分析影响其市民化转变的主要因素,从一个侧面探讨和揭示中国不完全、非正规城市化发展的独特性、阶段性与规律性。目前中国城市农民工总体上已达到54%的市民化水平,尤其是其社会关系、心理认同等非物质维度的市民化都已达到接近60%的较高水平。即使受户籍制度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的屏障,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市民化仍然取得较大进展。
[73] 王桂新, 魏星, 刘建波, . 2005.

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城市群发展特征研究

[J]. 中国人口科学, (2): 42-50.

Magsci      摘要

文章主要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群系统的阶层一空间结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城市群的发展等几个方面,考察了这一地区城市化与城市群现状及其发展特征.文章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目前尚处初期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大城市群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今后应以国家战略推进这一地区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

[Wang G X, Wei X, Liu J B, et al.2005.

Features of urbanization and urban agglomeration in Yangtze River Delta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 42-50.]

Magsci      摘要

文章主要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群系统的阶层一空间结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城市群的发展等几个方面,考察了这一地区城市化与城市群现状及其发展特征.文章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目前尚处初期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大城市群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今后应以国家战略推进这一地区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
[74] 王桂新, 魏星, 沈建法. 2005.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关系之研究

[J]. 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3): 148-1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7-0289.2005.03.020      URL      摘要

文章在初步建立区分东部地带和中西部地带的省际人口迁移与区域经 济发展作用关系统一假设模型的基础上,主要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及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构造了包括省际迁移劳动力的C-D生产函数,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省际人口迁移对1990年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及贡献大小进行了比较深入地考察分析.研究发现:与根据时间系列考察得知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 的相互作用、互动发展关系一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也具有明显的同步即时效应和异时累积效应,而且异时累积效应也同样 相对更强一些;东部地带1990年代的省际人口迁移对同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步即时效应和异时累积效应,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带两者的作 用关系前期呈负向作用、后期则转为正向影响;对全国各省区的考察显示,1995-2000年间的省际人口迁移对东部地带和中西部地带区域经济的发展都表现 出比较密切的正向作用关系;从控制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东西差异来看,目前这种以非"常住"人口流动为主体的省际人口迁移模式还有一定的"合理性".

[Wang G X, Wei X, Shen J F.2005.

Study on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s influence on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in China

[J]. Fudan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3): 148-1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7-0289.2005.03.020      URL      摘要

文章在初步建立区分东部地带和中西部地带的省际人口迁移与区域经 济发展作用关系统一假设模型的基础上,主要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及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构造了包括省际迁移劳动力的C-D生产函数,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省际人口迁移对1990年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及贡献大小进行了比较深入地考察分析.研究发现:与根据时间系列考察得知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 的相互作用、互动发展关系一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也具有明显的同步即时效应和异时累积效应,而且异时累积效应也同样 相对更强一些;东部地带1990年代的省际人口迁移对同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步即时效应和异时累积效应,都表现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带两者的作 用关系前期呈负向作用、后期则转为正向影响;对全国各省区的考察显示,1995-2000年间的省际人口迁移对东部地带和中西部地带区域经济的发展都表现 出比较密切的正向作用关系;从控制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东西差异来看,目前这种以非"常住"人口流动为主体的省际人口迁移模式还有一定的"合理性".
[75] 王国霞, 秦志琴, 程丽琳. 2012.

20世纪末中国迁移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基于城市的视角

[J]. 地理科学, 32(3): 273-281.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基于人口普查资料,对20世纪末中国迁移人口在不同行政级别、不同规模城市的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进一步对地级及以上城市迁移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级及以上城市在迁移人口流动中占主要地位,其中百万规模级别以上城市在人口迁移中地位尤为显著;县级市间迁移人口规模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县级市平均迁移规模要大于西部和中部;省际迁移中城市空间分布大体呈现3个梯状层次;省内迁移中城市空间分布总体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均以各省会城市作为省内迁移人口的第一流入地;不论是省内迁移还是省际迁移,东部沿海地区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城市群都是迁移人口的高度集聚地。

[Wang G X, Qing Z Q, Cheng L L.201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in China in the 1990s'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2(3): 273-281.]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基于人口普查资料,对20世纪末中国迁移人口在不同行政级别、不同规模城市的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进一步对地级及以上城市迁移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级及以上城市在迁移人口流动中占主要地位,其中百万规模级别以上城市在人口迁移中地位尤为显著;县级市间迁移人口规模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县级市平均迁移规模要大于西部和中部;省际迁移中城市空间分布大体呈现3个梯状层次;省内迁移中城市空间分布总体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均以各省会城市作为省内迁移人口的第一流入地;不论是省内迁移还是省际迁移,东部沿海地区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城市群都是迁移人口的高度集聚地。
[76] 吴静, 王铮. 2008.

2000年来中国人口地理演变的Agent模拟分析

[J]. 地理学报, 63(2): 185-194.

Magsci      摘要

<p></p>

[Wu J, Wang Z.2008.

Agent-based simula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population geography of China during the past 2000 year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3(2): 185-194.]

Magsci      摘要

<p></p>
[77] 伍理. 1987.

介绍新编 "1/600万" 中国人口分布图和等值线密度图

[J]. 人口研究, 12(4): 59-60, 5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 早在1935年,胡焕庸教授根据1933年资料编制发表了第一张中国人口分布图和等值线密度图,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国内除根据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资料编制出版了一幅中国人口等值线密度图以来,至今还没有全国性人口地图问世。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胡焕庸、伍理

[Wu L.1987.

Jieshao xinbian "1/600 wan" zhongguo renkou fenbutu he dengzhixian midutu

[J]. Population Research, 12(4): 59-60, 5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 早在1935年,胡焕庸教授根据1933年资料编制发表了第一张中国人口分布图和等值线密度图,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国内除根据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资料编制出版了一幅中国人口等值线密度图以来,至今还没有全国性人口地图问世。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胡焕庸、伍理
[78] 许学强, 周春山. 1994.

论珠江三角洲大都会区的形成

[J]. 城市问题,(3): 3-6, 24.

URL      摘要

论珠江三角洲大都会区的形成许学强,周春山一、大都会区与Desakota区大都会区(Megalopolis)①的概念是法国著名地理学家戈特曼于50年代对美国东北部新型城市化区域研究后提出的。现发育成熟的大部会区有五个,它们都位于发达国家。城市密集区发展...

[Xu X Q, Zhou C S.1994.

Lun zhujiang sanjiaozhou daduhuiqu de xingcheng

[J]. Urban Problems,(3): 3-6, 24.]

URL      摘要

论珠江三角洲大都会区的形成许学强,周春山一、大都会区与Desakota区大都会区(Megalopolis)①的概念是法国著名地理学家戈特曼于50年代对美国东北部新型城市化区域研究后提出的。现发育成熟的大部会区有五个,它们都位于发达国家。城市密集区发展...
[79] 杨传开, 宁越敏. 2015.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格局演变及其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J]. 地理研究, 34(8): 1492-150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8008      Magsci      摘要

<p>基于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利用多种指标和方法研究了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格局演变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省际迁入和迁出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均呈分散化态势,迁入迁出重心均向北向东偏移,迁入地由广东省&#x0201c;一枝独秀&#x0201d;向多极化演变,安徽、四川、河南、湖南成为新的四大迁出地。利用净迁移流构建的省际人口迁移网络,表现出紧凑化和均衡化趋势;迁移流仍然是从中西部地区指向东部地区,但新增加迁移流集中指向长三角、京津以及福建。综合考虑省际人口迁移强度和方向,可将全国31个地区划分为净流入型活跃区、平衡型活跃区、净流出型活跃区以及非活跃区四种类型。省际迁移改变了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城乡人口结构,通过不同模式促进了城镇化率的提高和省际差异的缩小,对2000-2010年全国城镇化率增加的贡献占到了18.13%。</p>

[Yang C K, Ning Y M.2015.

Evolution of spatial pattern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and its impacts on urbanization in China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4(8): 1492-150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8008      Magsci      摘要

<p>基于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利用多种指标和方法研究了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格局演变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省际迁入和迁出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均呈分散化态势,迁入迁出重心均向北向东偏移,迁入地由广东省&#x0201c;一枝独秀&#x0201d;向多极化演变,安徽、四川、河南、湖南成为新的四大迁出地。利用净迁移流构建的省际人口迁移网络,表现出紧凑化和均衡化趋势;迁移流仍然是从中西部地区指向东部地区,但新增加迁移流集中指向长三角、京津以及福建。综合考虑省际人口迁移强度和方向,可将全国31个地区划分为净流入型活跃区、平衡型活跃区、净流出型活跃区以及非活跃区四种类型。省际迁移改变了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城乡人口结构,通过不同模式促进了城镇化率的提高和省际差异的缩小,对2000-2010年全国城镇化率增加的贡献占到了18.13%。</p>
[80] 杨云彦. 199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非正式迁移"的状况: 基于普查资料的分析

[J]. 中国社会科学, (6): 59-73.

URL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非正式迁移”的状况——基于普查资料的分析杨云彦中国人口的“非正式迁移”,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迁移形式,它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伴而生,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政策性壁垒的逐步消除而迅速膨胀。非正式迁移人口的增长,对...

[Yang Y Y.1996.

Gaige kaifang yilai Zhongguo renkou "feizhengshi qianyi" de zhuangkuang: Jiyu pucha ziliao de fenxi

[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6): 59-73.]

URL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非正式迁移”的状况——基于普查资料的分析杨云彦中国人口的“非正式迁移”,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迁移形式,它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伴而生,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政策性壁垒的逐步消除而迅速膨胀。非正式迁移人口的增长,对...
[81] 杨云彦. 1999.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Yang Y Y.1999. The economics of populatio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M]. Beijing, China: China Economy Press.]

[本文引用: 1]     

[82] 杨云彦. 2003.

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测算与强度分析

[J]. 中国社会科学,(6): 97-107, 207.

URL      摘要

人口迁移是人口流动性和社会活跃度的主要标志 ,但现有的户籍迁移统计和人口普查所获得的迁移数据与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水平有较明显的差距。在建立漏报率估算的计量经济与线性拟合模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 1 95 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年度迁移规模和迁移强度的时间系列数据显示 ,中国人口迁移强度有两个主要特征 :一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低流动性特征 ,这一特征与抑制城市化的政策同步形成 ,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低度流动性趋势有相似之处 ;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的活跃程度迅速提高 ,实际迁移强度已经达到 5 0年来的高点 ,正在接近发达国家 1 980年代初的低端水平。

[Yang Y Y.2003.

Migration in China: Scale estimate and intensity analysis

[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6): 97-107, 207.]

URL      摘要

人口迁移是人口流动性和社会活跃度的主要标志 ,但现有的户籍迁移统计和人口普查所获得的迁移数据与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水平有较明显的差距。在建立漏报率估算的计量经济与线性拟合模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 1 95 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年度迁移规模和迁移强度的时间系列数据显示 ,中国人口迁移强度有两个主要特征 :一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低流动性特征 ,这一特征与抑制城市化的政策同步形成 ,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低度流动性趋势有相似之处 ;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的活跃程度迅速提高 ,实际迁移强度已经达到 5 0年来的高点 ,正在接近发达国家 1 980年代初的低端水平。
[83] 杨云彦, 陈金永. 1993.

中国人口省际迁移的资料与测算

[J]. 中国人口科学, (2): 37-41.

URL      摘要

正 当代中国人口的省际迁移是一个引人注目而又有几分扑朔迷离的问题。由于省际迁移的距离长,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影响很大,同时人口省际迁移是平衡地区生产力布局的重要途径,对几十年来中国的工业、城
[2] 蔡建明, 王国霞, 杨振山. 2007.

我国人口迁移趋势及空间格局演变

[J]. 人口研究, 31(5): 9-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087.2007.05.002      URL      Magsci      摘要

文章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动力要素和迁移方式入手,从战略上把握我国不同地区未来人口迁移及空间格局的基本趋势,探索促进人口有序流动的各项政策。研究表明,2000~2020年我国每年从乡村迁入到城市的净常住人口数量将大体保持在1500万左右,并在链式迁移方式主导下,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仅出现一些微调,未来迁移人口还将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区范围内。
[83] [Yang Y Y, Chen J Y.1993.

Zhongguo renkou shengji qianyi de ziliao yu cesuan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 37-41.]

URL      摘要

正 当代中国人口的省际迁移是一个引人注目而又有几分扑朔迷离的问题。由于省际迁移的距离长,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影响很大,同时人口省际迁移是平衡地区生产力布局的重要途径,对几十年来中国的工业、城
[84] 杨云彦, 陈金永, 刘塔. 1999.

中国人口迁移: 多区域模型及实证分析

[J]. 中国人口科学, (4): 20-26.

URL      摘要

为了研究迁移过程的决定因素,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模型。通常采用的迁入模型或迁出模型往往都有其局限性。本文通过建立多区域迁移模型,引入行为变量,用以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的决定因子并考察户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省际迁移的诸多特征如迁移选择性、区域模式、动力机制等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距离、人口与经济变量起主要作用,这与整个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是一致的。

[Yang Y Y, Chen J Y, Liu T.1999.

Zhongguo renkou qianyi: Duoquyu moxing ji shizheng fenxi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4): 20-26.]

URL      摘要

为了研究迁移过程的决定因素,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模型。通常采用的迁入模型或迁出模型往往都有其局限性。本文通过建立多区域迁移模型,引入行为变量,用以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的决定因子并考察户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省际迁移的诸多特征如迁移选择性、区域模式、动力机制等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距离、人口与经济变量起主要作用,这与整个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是一致的。
[85] 杨云彦, 石智雷. 2012.

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禀赋与外出务工劳动力回流

[J]. 人口研究, 36(4): 3-17.

Magsci      摘要

中国农村地区家庭禀赋对个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学术界予以更多的关注。为了考察外生性的家庭禀赋对劳动力就业流动的影响,文章通过构建新生代外出务工劳动力和户主子女的回流决策两个计量模型来进行经验论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迁移选择是综合考虑家庭禀赋状况的理性决策,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的外出劳动力。家庭经济资本的增加会阻碍家庭外出务工成员的回流。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概率起初随着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自然资本的增长而上升,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下降。家庭成员只有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本,外出务工劳动力才能对家庭社会资本加以充分利用。另外,分析显示年轻一代劳动力和第一代劳动力对家庭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利用是有差异的。

[Yang Y Y, Shi Z L.2012.

Family endowment and return migration in rural China

[J]. Population Research, 36(4): 3-17.]

Magsci      摘要

中国农村地区家庭禀赋对个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学术界予以更多的关注。为了考察外生性的家庭禀赋对劳动力就业流动的影响,文章通过构建新生代外出务工劳动力和户主子女的回流决策两个计量模型来进行经验论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迁移选择是综合考虑家庭禀赋状况的理性决策,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的外出劳动力。家庭经济资本的增加会阻碍家庭外出务工成员的回流。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概率起初随着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自然资本的增长而上升,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下降。家庭成员只有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本,外出务工劳动力才能对家庭社会资本加以充分利用。另外,分析显示年轻一代劳动力和第一代劳动力对家庭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利用是有差异的。
[86] 袁俊, 吴殿廷, 吴铮争. 2007.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人口科学,(3): 41-47, 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7881.2007.03.005      URL      摘要

文章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分异特征,揭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区域差异扩大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但在“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影响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Yuan J, Wu D T, Wu Z Z.2007.

Analysis on regional disparity and contributing factors of rural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3): 41-47, 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7881.2007.03.005      URL      摘要

文章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分异特征,揭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区域差异扩大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但在“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影响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87] 查瑞传, 胡伟略, 翟振武. 1999. 人口学百年[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11-160.

[本文引用: 1]     

[Zha R C, Hu W L, Zhai Z W.1999. Renkouxue bainian[M]. Beijing, China: Beijing Press: 111-160.]

[本文引用: 1]     

[88] 张海霞, 牛叔文, 齐敬辉, . 2016.

基于乡镇尺度的河南省人口分布的地统计学分析

[J]. 地理研究, 35(2): 325-33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2010      URL      Magsci      摘要

<p>基于地统计学方法,以乡镇层面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河南省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省人口分布基本上可划分为山区低密度、平原中密度和城市高密度三种类型;变异函数在东西、南北、东北—西南和西北—东南四个方向上趋向相近,距离超过80 km后,各向异性增强;变异函数的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插值结果直观地表现了人口疏密的梯度变化;洛阳至淮滨一线为全省较明显的人口分界线;山区和平原两种地形条件是影响该省人口空间格局的基本因素;在平原地区,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又成为影响城镇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应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序推进城乡人口的再分布。</p>

[Zhang H X, Niu S W, Qi J H, et al.2016.

Geological statistics analysi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t township level in Henan Province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5(2): 325-33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2010      URL      Magsci      摘要

<p>基于地统计学方法,以乡镇层面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河南省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省人口分布基本上可划分为山区低密度、平原中密度和城市高密度三种类型;变异函数在东西、南北、东北—西南和西北—东南四个方向上趋向相近,距离超过80 km后,各向异性增强;变异函数的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插值结果直观地表现了人口疏密的梯度变化;洛阳至淮滨一线为全省较明显的人口分界线;山区和平原两种地形条件是影响该省人口空间格局的基本因素;在平原地区,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又成为影响城镇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应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序推进城乡人口的再分布。</p>
[89] 张航空. 2015.

人口流动对中国不同省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J]. 人口学刊, 37(1): 95-1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129X.2015.01.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人口流动对不同省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入人口对于东部地区的影响程度更大;流出人口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影响程度更大;人口大量流入使得老龄化得到缓解的省份主要在东部,人口大量流出使得年龄结构老化的省份主要在中西部;消除人口流动对老龄化的影响以后,2000年和2010年的老龄化格局出现了较高的一致性;与2000年相比,2010年人口流动对于各省份的影响程度更大。

[Zhang H K.2015.

The influence of population floating on the region aging of China

[J]. Population Journal, 37(1): 95-1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129X.2015.01.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人口流动对不同省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入人口对于东部地区的影响程度更大;流出人口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影响程度更大;人口大量流入使得老龄化得到缓解的省份主要在东部,人口大量流出使得年龄结构老化的省份主要在中西部;消除人口流动对老龄化的影响以后,2000年和2010年的老龄化格局出现了较高的一致性;与2000年相比,2010年人口流动对于各省份的影响程度更大。
[90] 张善余. 1990.

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模式的重大变化

[J]. 人口研究, 14(1): 2-8.

Magsci      摘要

&lt;正&gt; (一)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在人口变动领域里亦有多方面的表现,其中之一就是省际人口迁移一改建国头30年的传统模式,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幅度大,涵盖面广,迄今已持续了10年以上,

[Zhang S Y.1990.

Woguo shengji renkou qianyi moshi de zhongda bianhua

[J]. Population Research, 14(1): 2-8.]

Magsci      摘要

&lt;正&gt; (一)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在人口变动领域里亦有多方面的表现,其中之一就是省际人口迁移一改建国头30年的传统模式,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幅度大,涵盖面广,迄今已持续了10年以上,
[91] 张善余. 1999. 人口地理学概论[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Zhang S Y.1999. Renkou dilixue gailun[M]. Shanghai, China: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本文引用: 1]     

[92] 张善余. 2002. 世界人口地理[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Zhang S Y.2002. Shijie renkou dili[M]. Shanghai, China: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93] 张善余. 2003. 中国人口地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Zhang S Y.2003. Zhongguo renkou dili[M].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94] 张善余, . 1996. 人口垂直分布规律和中国山区人口合理再分布研究[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Zhang S Y, et al.1996. Renkou chuizhi fenbu guilv he zhongguo shanqu renkou heli zaifenbu yanjiu[M]. Shanghai, China: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95] 张文奎. 1987. 人文地理学概论[M].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引用: 2]     

[Zhang W K.1987. Renwen dilixue gailun[M]. Changchun, China: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本文引用: 2]     

[96]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地理学会. 2012. 地理学学科发展报告: 人文—经济地理学[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2.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 2012. Report on advances in geography[M]. Beijing, China: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2.]

[97] 周皓, 梁在. 2006.

中国的返迁人口: 基于五普数据的分析

[J]. 人口研究, 30(3): 61-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087.2006.03.01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利用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估计返迁人口的规模并描述返迁人口的人口社会特征及其与现在的迁移人口与非迁移常住人口的差异,从个人因素、居住地类型以及家庭户特征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了返迁的决定因素。并讨论了本文的一些缺陷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Zhou H, Liang Z.2006.

Return migration in China: An analysis of the fifth census data

[J]. Population Research, 30(3): 61-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087.2006.03.01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利用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估计返迁人口的规模并描述返迁人口的人口社会特征及其与现在的迁移人口与非迁移常住人口的差异,从个人因素、居住地类型以及家庭户特征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了返迁的决定因素。并讨论了本文的一些缺陷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98] 周一星, 史育龙. 1995.

建立中国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

[J]. 地理学报, 50(4): 289-301.

https://doi.org/10.11821/xb199504001      URL      摘要

本文总结了我国在城市的行政地域与景观地域严重背离的情况下,继续使用行政地域区分城乡的种种弊端,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合中国特点又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城市实体地域概念,以此作为城乡划分及统计的地域基础,文章提出以下限人口规模、非农化水平和人口密度三个指标定义城市实体地域,并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城市空间形态的分类,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划分实体地域的方法和工作程序。

[Zhou Y X, Shi Y L.1995.

Toward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urban area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0(4): 289-301.]

https://doi.org/10.11821/xb199504001      URL      摘要

本文总结了我国在城市的行政地域与景观地域严重背离的情况下,继续使用行政地域区分城乡的种种弊端,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合中国特点又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城市实体地域概念,以此作为城乡划分及统计的地域基础,文章提出以下限人口规模、非农化水平和人口密度三个指标定义城市实体地域,并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城市空间形态的分类,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划分实体地域的方法和工作程序。
[99] 周祖根, 王静龙. 1992.

人口密度的等值线图应用研究

[J]. 中国人口科学, (5): 28-3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提出了根据普查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在计算机微机上绘制1990年上海市区人口密度等值线图的方法,阐述了从等值线图所看到的当前上海市人口分布的一些特点;进而把它与利用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绘制得到的1982年上海市区人口密度等值线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了上海人口分布的演变及其原因。用同样方法,可绘制得到商业营业额分布、饮食服务业营业额分布、职工密度分布等,把它们与人口密度分布图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从深层次上探讨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诸因素的关系,并可讨论相应的政策。

[Zhou Z G, Wang J L.1992.

Renkou midu de dengzhixiantu yingyong yanjiu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5): 28-3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提出了根据普查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在计算机微机上绘制1990年上海市区人口密度等值线图的方法,阐述了从等值线图所看到的当前上海市人口分布的一些特点;进而把它与利用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绘制得到的1982年上海市区人口密度等值线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了上海人口分布的演变及其原因。用同样方法,可绘制得到商业营业额分布、饮食服务业营业额分布、职工密度分布等,把它们与人口密度分布图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从深层次上探讨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诸因素的关系,并可讨论相应的政策。
[100] 朱宝树. 1989

a. 农村人口城市化新态势和新问题: 上海郊区农民进镇落户调查

[J]. 中国人口科学,(6): 59-61, 36.

URL      摘要

1984年国务院下达的《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是解放以来引导农村人口迁移最为积极和明确的方针政策。为了反映在该政策影响下上海市郊农村 人口城市化发展的新态势和新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于1989年初,在市郊选取7个镇,对近年来进镇落户的农民作了一次问卷抽样调查,共抽取样本 1057人,占进入7镇落户农民总数的17.0%。本文即根据调查的部分汇总结果完成的。

[Zhu B S.1989

a. Nongcun renkou chengshihua xintaishi he xinwenti: Shanghai jiaoqu nongmin jinzhen luohu diaocha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6): 59-61, 36.]

URL      摘要

1984年国务院下达的《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是解放以来引导农村人口迁移最为积极和明确的方针政策。为了反映在该政策影响下上海市郊农村 人口城市化发展的新态势和新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于1989年初,在市郊选取7个镇,对近年来进镇落户的农民作了一次问卷抽样调查,共抽取样本 1057人,占进入7镇落户农民总数的17.0%。本文即根据调查的部分汇总结果完成的。
[101] 朱宝树. 1989b. 人口生态学[M]. 扬州: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Zhu B S.1989b. Renkou shengtaixue[M]. Yangzhou, China: Phoenix Science Press.]

[102] 朱宝树. 1993.

人口与经济: 资源承载力区域匹配模式探讨

[J]. 中国人口科学, (6): 8-13.

URL      [本文引用: 1]     

[Zhu B S.1993.

Renkou yu jingji: Ziyuan chengzaili quyu pipei moshi tantao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6): 8-13.]

URL      [本文引用: 1]     

[103] 朱宝树. 1997.

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滞留与更替: 以上海市为例

[J]. 人口研究, 21(5): 1-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上海市1993年和1988年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有关数据作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平均滞留时间趋于缩短,更替强度趋于增强。笔者认为,不同滞留时间的流入人口,都是不断更替的人口群体;乡&mdash;城流动人口的总体归宿趋向是城市化,但这并不意味城市流入人口都将以目前所流入的城市为永久居留的归宿;大量跨区域乡&mdash;城流动人口都将在流返流出地以后继续完成其城镇化过程。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不断新老更替而&ldquo;永远年轻&rdquo;的人口群体;人口有序流动是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一大出路;中国人口变动的活力将进一步体现于新世纪的人口流动。

[Zhu B S.1997.

Stay and replacement of the urban non-native floating population: The case of Shanghai

[J]. Population Research, 21(5): 1-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上海市1993年和1988年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有关数据作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平均滞留时间趋于缩短,更替强度趋于增强。笔者认为,不同滞留时间的流入人口,都是不断更替的人口群体;乡&mdash;城流动人口的总体归宿趋向是城市化,但这并不意味城市流入人口都将以目前所流入的城市为永久居留的归宿;大量跨区域乡&mdash;城流动人口都将在流返流出地以后继续完成其城镇化过程。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不断新老更替而&ldquo;永远年轻&rdquo;的人口群体;人口有序流动是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一大出路;中国人口变动的活力将进一步体现于新世纪的人口流动。
[104] 朱宝树. 1999.

上海市流入人口滞留态势分析

[J]. 中国人口科学, (3): 38-45.

URL      摘要

本文利用上海市历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上海市流入人口的滞留态势进行类似生命表方法的时期性比较分析,揭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变化和深层次特点。

[Zhu B S.1999.

Shanghaishi liuru renkou zhiliu taishi fenxi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3): 38-45.]

URL      摘要

本文利用上海市历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上海市流入人口的滞留态势进行类似生命表方法的时期性比较分析,揭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变化和深层次特点。
[105] 朱宇. 1996.

香港的新市镇建设与人口再分布

[J]. 城市规划, (1): 18-2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香港从70年代以来通过推行大规模的新市镇建设计划,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人口的分布状况,有力地解决了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且分布过分集中的问题,推动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论述了香港新市镇计划产生的人口地理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分析了新市镇的规划建设特点及其在调节人口分布上的作用,认为香港的新市镇建设对于中国大陆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Zhu Y.1996.

New town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in Hong Kong

[J]. City Planning Review, (1): 18-2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香港从70年代以来通过推行大规模的新市镇建设计划,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人口的分布状况,有力地解决了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且分布过分集中的问题,推动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论述了香港新市镇计划产生的人口地理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分析了新市镇的规划建设特点及其在调节人口分布上的作用,认为香港的新市镇建设对于中国大陆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06] 朱宇. 2012.

51.27%的城镇化率是否高估了中国城镇化水平: 国际背景下的思考

[J]. 人口研究, 36(2): 31-36.

Magsci      摘要

从迄今国际通行的传统城乡人口划分原则和标准以及当今城乡界限淡化背景下城乡人口划分和统计的演变趋势两个方面,对2011年末中国大陆51.27%的城镇化率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现行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基本上符合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城乡划分原则和标准,不应因为城镇化进程中某些问题的存在而否定我国已有半数以上人口聚居于城镇、且拥有国际公认的城镇人口基本特征的事实。文章还认为,我国现行的城镇化数据不仅没有高估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反而存在着未能涵盖大量具有相当城镇特性、但仍未被纳入常规市镇人口统计的&quot;准城镇人口&quot;,从而低估实际城镇化进程的广度和深度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进一步改进。

[Zhu Y.2012.

Is the figure of 51.27 percent an over: Estima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rate? Some thought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

[J]. Population Research, 36(2): 31-36.]

Magsci      摘要

从迄今国际通行的传统城乡人口划分原则和标准以及当今城乡界限淡化背景下城乡人口划分和统计的演变趋势两个方面,对2011年末中国大陆51.27%的城镇化率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现行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基本上符合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城乡划分原则和标准,不应因为城镇化进程中某些问题的存在而否定我国已有半数以上人口聚居于城镇、且拥有国际公认的城镇人口基本特征的事实。文章还认为,我国现行的城镇化数据不仅没有高估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反而存在着未能涵盖大量具有相当城镇特性、但仍未被纳入常规市镇人口统计的&quot;准城镇人口&quot;,从而低估实际城镇化进程的广度和深度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进一步改进。
[107] 朱宇, 林李月. 2011.

流动人口的流迁模式与社会保护: 从“城市融入”到“社会融入”

[J]. 地理科学, 31(3): 264-271.

URL      摘要

基于福建省福州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及流动人口、企业雇主和相关政府部门官员的深入访谈,考察了流动人口流迁模式的复杂性和多元分化及其对他们社会保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流迁模式呈现在流入地定居、保持流动状态和向流出地回流的三维分化,并由此导致其对社会保护需求在整体上不同于流入地当地居民,在其内部呈现多元分化的局面;以"城市融入"为主导的社会保护方法需要根据这种需求特点予以完善和拓展。还探讨了以上分析的理论和政策意义,重点分析了基于"城市融入"视角的分析框架在指导流动人口社会保护研究和政策制定上的局限性和向"社会融入"视角拓展的必要性,以及诸如社会保护项目的可携带性、制度基础和融资机制等政策层面的问题。

[Zhu Y, Lin L Y.2011.

Mobility pattern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their social protection: Moving from 'urban inclusion' to 'social inclusion'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1(3): 264-271.]

URL      摘要

基于福建省福州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及流动人口、企业雇主和相关政府部门官员的深入访谈,考察了流动人口流迁模式的复杂性和多元分化及其对他们社会保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流迁模式呈现在流入地定居、保持流动状态和向流出地回流的三维分化,并由此导致其对社会保护需求在整体上不同于流入地当地居民,在其内部呈现多元分化的局面;以"城市融入"为主导的社会保护方法需要根据这种需求特点予以完善和拓展。还探讨了以上分析的理论和政策意义,重点分析了基于"城市融入"视角的分析框架在指导流动人口社会保护研究和政策制定上的局限性和向"社会融入"视角拓展的必要性,以及诸如社会保护项目的可携带性、制度基础和融资机制等政策层面的问题。
[108] 朱宇, 祁新华, 王国栋, . 2012. 中国的就地城镇化: 理论与实证[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Zhu Y, Qi X H, Wang G D, et al.2012. China's in situ urbanization: Theories and empirical evidence[M].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109] 朱宇, 余立, 林李月, . 2012.

两代流动人口在城镇定居意愿的代际延续和变化: 基于福建省的调查

[J]. 人文地理,(3): 1-6, 43.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本文利用一项福建省流动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对两代流动人口在城镇定居意愿的差异进行了深入考察。结果表明,新生代流动人口在城镇的定居意愿虽已发生不同于第一代流动人口的变化,但在整体上仍延续了前者的特点而未发生从循环流动向在城镇定居的根本性转变。同时,两代流动人口在城镇的定居意愿除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外,还受到流动人口在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导的次级劳动市场高度集中、就业不稳定、社会保障水平低、在城市的生存能力有限等状况的制约。这些结论对制定符合流动人口实际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Zhu Y, Yu L, Lin L Y, et al.2012.

The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urban settlement intention between the two generation migrants: Based on a survey in Fujian Province

[J]. Human Geography,(3): 1-6, 43.]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本文利用一项福建省流动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对两代流动人口在城镇定居意愿的差异进行了深入考察。结果表明,新生代流动人口在城镇的定居意愿虽已发生不同于第一代流动人口的变化,但在整体上仍延续了前者的特点而未发生从循环流动向在城镇定居的根本性转变。同时,两代流动人口在城镇的定居意愿除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外,还受到流动人口在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导的次级劳动市场高度集中、就业不稳定、社会保障水平低、在城市的生存能力有限等状况的制约。这些结论对制定符合流动人口实际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110] Cao G Z, Li M, Ma Y, et al.2014.

Self-employment and intention of permanent urban settlement: Evidence from a survey of migrants in China's four major urbanising areas

[J]. Urban Studies, 52(4): 639-664.

[本文引用: 1]     

[111] Chan K W, Zhang L.1999.

The Hukou System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 Processes and changes

[J]. The China Quarterly, 160: 818-855.

[112] Graham E, Boyle P.2001.

Editorial introduction: (Re) theorising population geography: Mapping the unfamiliar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pulation Geography, 7(6): 389-394.

https://doi.org/10.1002/ijpg.237      URL      摘要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opulation geograph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marginalised within its parent discipline as a result of its failure to engage with the ‘new’ human geographies. Despite notable successes in some areas, contemporary population geography is characterised by a methodological conservatism and an inattention to theory that could prove detrimental to its future prospects. In 2000, a conference was held at the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to discuss openings for (re)theorising population geography. This special issue arises from that conference and is devoted to stimulating debate about possible ‘new’ and more theoretically grounded population geographies. Whilst not intended as a blueprint for how any (re)theorisation might be conceptualised, the six papers cover a variety of topics and address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population geography might seek to re-orientate its research agenda. Copyright 08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113] Graham E.2004.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population geography: Reflections on Glenn Trewartha's address fifty years on

[J].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 10(4): 289-294.

https://doi.org/10.1002/psp.331      URL      摘要

On re-reading Trewarthas address 50 years after it was written I am prompted to reflect on both the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situatedness of his conception of a disciplinary space for population geography as well as on my own concerns about population geography in the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Trewarthas case for population geography I suggest reveals its cultural embeddedness within American geography of that time. However it remains of more than historical interest since a similar case has yet to be articulated by the present generation of Anglo-American population geographers. I argue that despite evident successes population geography is currently facing two problems relating to its identity. The first arises from its marginalised position within human geography; and the second is associated with what might be called an imbalance in the subject matter of research where migration stud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dominant. Both problems raise questions about the geographical credentials of population geography and I ask what the future research agenda should be. New research frontiers appear to be re-mapping the spaces of knowledge in ways that could produce new configurations of the academy. In this context the future of population geography seems uncertain. (authors)
[114] Li R J.1993.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present urban population in China

[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3(4): 326-333.

https://doi.org/10.1007/BF02664285      URL      摘要

Since 1949, great changes have take place in the amount and distribution of China’s urban population. From the analysis on the change in total urban population, it can be learnt that urbanization progress can be controlled mainly by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overnment policy through influencing the migratory growth of urban population and the number of organic cities. In the period 1949–1990, the states of megalopolises had gone up; medium-sized cities had decreased.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total urban population of China will still increase at a rapid speed in the coming 10 years; there will not be great changes in grade system of urban scale; and urban population may shows a tendency to move to coastal area.
[115] Ma Z D.2001.

Urban labour-force experience as a determinant of rural occupation change: Evidence from recent urban-rural return migration in China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33(2): 237-255.

[本文引用: 1]     

[116] Shen J F.1993.

Analysis of urban-rural population dynamics of China: A multiregional life table approach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5(2): 245-253.

https://doi.org/10.1068/a250245      URL      PMID: 12286564      摘要

This is the second of two papers in which the urban - rural population dynamics of China is analyzed. Urban - rural population life tables are constructed in this paper. The differential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dynamics are revealed by the calculations of life expectations, net reproduction expectations, and net migraproduction expectations in the urban and rural regions of China.
[117] Shen J F.1999.

Modelling regional migration in China: Esti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31(7): 1223-1238.

https://doi.org/10.1068/a311223      URL      PMID: 12322261      [本文引用: 1]      摘要

In this paper I consider the issue of identifying the effects of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origin and destination attributes on interregional migration. A decomposition approach is developed based on migration models. The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data in China over the period 1985 - 1990 are used to estimate a gravity migration model, an extended gravity model, a Poisson gravity model, and a multilevel Poisson model, which are then used to decompose the various effects on migration in China.
[118] Shen J F.2005.

Counting urban population in Chinese censuses 1953-2000: Changing definition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J].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 11(5): 381-400.

https://doi.org/10.1002/psp.382      URL      摘要

ABSTRACT The level of urbanisation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has remained at less than 50%, despite rapid urban population growth since the 1950s. Obtaining accurate information on urban population is essential for monitoring and studying the ongoing urbanisation process that is restructuring the societies of less urbanised countries. The difficulties in counting China's urban population have arisen from the accelerated urbanisation in China under a model of dual-track urbanisation since the early 1980s. Institutional settings for urbanisation have also been altered with the revision of criteria for city and town designation. These developments make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count urban population in China, causing frequent changes in the defini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in five censuses from 1953 to 2000. Two approaches have been adopted to estimate urban population data series for inter-census periods. This paper proposes a third approach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dual-track urbanisation, counting and estimating urban non-agricultural and agricultural populations separately. After thorough examin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defini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and data quality from five censuses, this paper obtains a set of more consistent urban population data after a series of adjustments. A new series of urban population data is estimated for 19822001. The results provide reliable urbanisation data for further study on urban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Copyright 漏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119] Shen J F.2015.

Explaining interregional migration changes in China: 1985-2000, using a decomposition approach

[J]. Regional Studies, 49(7): 1176-1192.

https://doi.org/10.1080/00343404.2013.812783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S hen J. Explaining interregional migration changes in China, 1985-2000, using a decomposition approach, Regional Studies .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effects of changing parameters in migration models and the changing demographic, social, and economic attributes in origin and destinations on migration flows. A decomposition approach is developed based on multilevel Poisson migration models. Multilevel Poisson migration models are estimated for migration in China for the periods 1985-1990 and 1995-2000. Overall, the total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was increased by 22 million in China from 1985-1990 to 1995-2000. The decomposition result shows that 62.28% of this increase was due to changes in the value of explanatory variables, while 37.72% was due to changes in the value of model parameters.
[120] Shen J F.2017.

Modelling interregional migration in China in 2005-2010: The roles of regional attributes and spatial interaction effects in modelling error

[J].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 23(3): e2014.

[121] Shen J F, Wong K-Y, Feng Z Q.2002.

State-sponsored and spontaneous urbaniz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of South China, 1980-1998

[J]. Urban Geography, 23(7): 674-694.

https://doi.org/10.2747/0272-3638.23.7.674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Abstract State-sponsored urbanization prevailed in the prereform China. A new track of spontaneous urbanization has emerged since 1978. However, state-sponsored urbanization has continued to be an important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reform period. The Chinese pattern of urbanization since 1978 is distinguished by dual-track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uses the dualtrack urbanization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Pearl River Delta in the reform period. Whether urbanization takes place in main cities or low-order settlements has been a lasting theme of the urbanization inquiry. This issue is assessed by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and deconcentra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among four groups of settlements: the primate city, cities with special economic zones, prefecture-level cities and county-level cities/counties. Contrary to previous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both state-sponsored and spontaneous urbanization are driving a dispersed pattern of urbanization in the region.
[122] Solinger D J.1999. 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 Peasant migrants, the state, 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M]. Berkeley, 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本文引用: 1]     

[123] Withers S D.2009.

Population geography

[C]//Zeng Y. Encyclopedia of Life Support System (EOLSS), Develop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UNESCO. Oxford, UK: Eolss Publisheds.

[124] Wong K-Y, Shen J F, Feng Z Q, et al.2003.

An analysis of dual-track urbanis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since 1980

[J].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94(2): 205-218.

https://doi.org/10.1111/1467-9663.00249      URL      摘要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hinese pattern of urbanisation since 1978 is distinguished by dual-track urbanisation - state-sponsored urbanisation and spontaneous urbanisation, and that both tracks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isatio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is chosen for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ual-track urbanisation in post-reform China. It is found that special economic zone (SEZ) cities are leading both state-sponsored and spontaneous urbanisation in the regi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either large city or small town-based urbanisation advocated in the literature.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factors affecting the two tracks of urbanisation are different and have changed over time.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level of the state-sponsored urbanisation, but is not significant to spontaneous urbanisation. Areas with fewer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SOEs) have a higher level of spontaneous urbanisation. The non-state sector also became more important in the state-sponsored urbanisation of the 1990s. Copyright (c) 2003 by the Royal Dutch Geographical Society KNAG.
[125] Zhou Y X.1991. The 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in China: A preliminary hypothesis[C]//Ginsburg N, Koppel B, McGee T G. The Extended Metropolis: 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 Hawaii, US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89-111.

[本文引用: 1]     

[126] Zhu Y.1998.

Spatial effects of “informal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case of Fujian Province

[J]. A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rnal, 13(1): 25-44.

URL      PMID: 12293917      摘要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emporary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China's urbanization is uniqu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at the degree of primacy in the city system is declining.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s are being driven by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TVEs). Informal urbaniz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rural-urban migration into villages and townships and flows of temporary migrants. Prior to 1978, urbanization was primarily a formal process that was officially recognized in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counted in official statistics. After 1978, the size of nonagricultural cities was formed by temporary migrants and TVEs. TVE, in Fujian, has been far more important in rural-urban changes than official documentation. Fujian has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China's reform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VE employees and temporary migrants tend to spatially reside outside existing cities. This analysis relies on a residential hierarchy that includes rural townships. Distribution of TVE employees by residential hierarchy is compared in 1995, to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 and analyzed for its influence on the residential hierarchy and urban system. Analysis suggests that greater informal urbanization strengthens the lower level of residential hierarchy and urban system and leads to the creation of many new economic growth centers. Higher levels will be weakened. Thus towns and small cities will increase. Temporary migration tends to follow the patterns of 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127] Zhu Y.1999.

New paths to urbanization in China: Seeking more balanced patterns

[M]. New York, USA: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本文引用: 3]     

[128] Zhu Y.2000.

In situ urbanization in rural China: Case studies from Fujian Province

[J]. Development and Change, 31(2): 413-434.

https://doi.org/10.1111/1467-7660.00160      URL      摘要

In most parts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the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the growth of existing cities have dominate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However case studies in Chinas Fujian Province suggest that this process can also be achieved mainly by in situ transformation in rural areas. Such in situ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areas has been driven mainly by two forces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and the inflow of foreign investment; and facilitated by the relevant policies adopt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ince 1978. The former has been very effectiv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employment structure while the latter has brought many physical changes to the previously rural landscape. Being mutually complementary these two ways of rural transformation have not only benefited and urbanized the rural areas but kept many farmers in their hometowns replacing the dominant role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the growth of existing cities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uthors)
[129] Zhu Y.2002.

Beyond large-city-centred urbanisation: In situ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areas in Fujian Province

[J]. Asia-Pacific View Point, 43(1): 9-22.

https://doi.org/10.1111/1467-8373.00155      URL      摘要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China in situ urbanis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paradigm of extended metropolitan areas. Based on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e 2000 census, field surveys and interviews, government statistics and documents, and direct observ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of China, a region without much influence of mega-citie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in situ urbanisation resulting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since the 1980s. The paper examines major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process of in situ urbanisation,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foreign investment. Some underlying conditions, such as local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and improvement in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and the future prospect of the urbanisation pattern in the context of local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urbanisation strategies in the new century is gauged. The paper also assesses the relevance of the paradigm of extended metropolitan areas to the urbanisation pattern, and suggests the need for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cusing on the urbanisation process resulting from bottom-up rural developments.
[130] Zhu Y.2004.

Changing urbanization processes and in situ rural-urban transformation: Reflections on China's settlement definitions

[C]//Champion T, Hugo G. New Forms of Urbanization: Beyond the Urban-Rural Dichotomy. Aldershot, UK: Ashgate, 207-228.

[131] Zhu Y.2007.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their settlement intention in the cities: Beyond the Hukou reform

[J]. Habitat International, 31(1): 65-76.

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06.04.002      URL      摘要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mobile populations in the world. Most of its members take the temporary form of migration, and maintain their double (rural and urban) residential status. In recent years, great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reform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 Hukou ) system, which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central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unsettled nature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he hope that they will settle down in the cities and be fully integrated into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However, the effect of such reform has been limited. Based o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 surve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temporary nature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s a result of not only the Hukou system, but also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e intrinsic demand of the industrial society for temporary migrants, the household strategy of migrants to diversify and maximize economic opportunities and spread economic risk, and certain conditions of the curr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paper draws policy implications from the analysis, calling for policies not only to facilitate permanent settlement of migrants in the cities but also catering for their needs arising from the temporary form of migration, and their potential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hometowns.
[132] Zhu Y, Chen W Z.2010.

The settlement intention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he cities: Recent changes and multifaceted individual-level determinants

[J].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 16(4): 253-267.

https://doi.org/10.1002/psp.544      URL      摘要

This paper uses data from two surveys conducted in Fujian Province in 2006 and 2002 to examine the recent situation and changes in the settlement intention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its determinants,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proces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s migration flow.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while the intentio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to settle in the cities has increased, the places of origin remain important final destination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re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ing their circulating process and looking for their final destination cities. The paper also suggests tha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floating population's intention to settle in the cities and their real action to do so, and that they are cautious in turning such intention into immediate action. The paper identifies a set of complex determinants for the settlement intentio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he cities, and indicates that female, young, unmarried, better educated, non-production workers, and Fujian-origin member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re more likely to choose to settle down in the cities. Having non-agricultural Hukou status, higher household income, longer working contracts, better housing conditions, and a higher administrative status and bigger population size of the destination cities, are factors that promote the settlement intentio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he citie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final destinatio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s migr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and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monitor and understand this diversification process. Copyright 漏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133] Zhu Y, Lin L Y.2014.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first to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migrants in China: Insights from a survey in Fujian

[J]. Habitat International, 42: 147-154.

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13.12.002      URL      摘要

ABSTRACT Based on a representative survey of migrants in Fujian Province, a major migrant destin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provides a more accurate and objective picture of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s and their differences from and similarities to the first generation migrants. While the paper confirms some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generations of migrants in the literature in terms of their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rsonal attitudes,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enerations are often exaggerated by some popular perceptions of their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their readiness for integration into the destination cities, and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remarkabl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generations in these aspects. The results of statistical modelling also suggest that the generational change per se plays insignificant roles in determining migrants' situation in the cities. The paper argues that two structural factors, namely the existence of rural搖rban disparity and the dominance of labour-intensive industries in the economy, constrain more fundamental changes in the generational transition of migrants in China, and that the above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s has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134] Zhu Y, Lin M, Lin L Y, et al.2013.

The Extent of in situ urbanisation in China's county areas: The case of Fujian Province

[J]. China Perspectives, 2013(3): 43-52.

URL      摘要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 situ urbanisa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135] Zhu Y, Qi X H, Shao H Y, et al.2009.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in situ urbanization and its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Case studies from Quanzhou municipality

[C]//Sherbinin A D, Rahman A, Barbieri A F, et al. Urban population-environment dynamic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Case studies and lessons learned. Paris, France: Committee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National Research in Demography (CICRED), 213-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