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2017 , 36 (2): 219-230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2.008

研究综述

近10年来中国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研究进展与展望

贺艳华, 李民*, 宾津佑, 周国华, 唐承丽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沙 410081

Progress and prospect on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China since 2006

HE Yanhua, LI Min*, BIN Jinyou, ZHOU Guohua, TANG Chengli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Hunan , China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李民(1963-),男,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产业规划研究,E-mail:lim868@163.com

版权声明:  2017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杂志 版权所有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192, 41471145, 41371144)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4B110)湖南省重点学科地理学建设项目(2011001)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贺艳华(1982-),女,湖南长沙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城乡发展与土地利用方面研究,E-mail:zlgx888@163.com

展开

摘要

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近年来中国关于城乡一体化与空间组织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缺乏系统总结。本文借助CitespaceⅤ软件分析了2006年以来城乡一体化与空间组织研究的热点领域,对同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紧密相关的城乡空间关联与地域差异、城乡空间形态与结构演变、城乡相互作用机制与要素流动、城乡空间组织发展模式与优化路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归纳了相关研究进展、不足及主要趋势,并在此基础上,从研究内容、视角、方法以及地域等角度提出了未来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研究的重点、方向以及思路。认为应在进一步关注新型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农村建设、农村制度改革、信息化等新因素基础上,强调跨学科交叉融合,从内涵、特征、动态演变、影响因素、运行机理、效应评价、发展模式等方面对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展开研究。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 空间组织 ; 研究进展与展望 ; Citespace ; 知识图谱

Abstract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s the key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urban- rural integra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In recent years, there were more research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in China, but few focused on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hot field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in the last ten years by using CitespaceV. And Urban-rural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evolution of urban-rural spatial form and structure, urban-rural interaction mechanism and elements flow, pattern and optimization path of urban-rural spatial organization, closely related to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were review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tribution, deficiency and main trend on these studies, some directions of future research in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e contents, perspectives, methods and areas of research. The research showed we should take more attention to the new urbanization, migrant workers, th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rural refor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ther new factors. And it is important to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operation mechanism, effect evaluation, development mode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Keywords: urban-rural interaction ; spatial organization ;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 Citespace ; knowledge map

0

PDF (84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贺艳华, 李民, 宾津佑, 周国华, 唐承丽. 近10年来中国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研究进展与展望[J]. , 2017, 36(2): 219-230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2.008

HE Yanhua, LI Min, BIN Jinyou, ZHOU Guohua, TANG Chengli. Progress and prospect on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China since 2006[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2): 219-230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2.008

1 引言

城乡一体化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现实需求与重要目标。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是要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并强调城市和乡村两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双向互动。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组织是通过促进城乡主体的互动以及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高效配置与有序流动,来建构并不断调整城乡社会经济生态的空间关联与相互作用秩序的过程,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与城乡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期,面临着城乡经济、社会、制度、空间等多重转型,城乡一体化研究需要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提炼和解决科学问题,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其理论体系。空间组织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社会、经济“空间转向”背景下,空间组织不仅关注地理实体空间的结构形态表征,更加强调地域经济社会活动所具有的空间相互关联。因此,从空间组织视角研究城乡一体化问题,可更好地揭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与行为活动的内在组织规律,为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实施提供科学支撑。

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是由“城乡一体化”与“空间组织”的概念衍生而来的。目前,中国学术界有关城乡一体化与空间组织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对于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却缺乏系统研究,并主要隐含在城乡空间关联与地域差异、城乡空间形态与结构演变、城乡相互作用机制与要素流动、城乡空间组织发展模式与优化路径等相关内容之中。但是,城乡一体化与空间组织研究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以及研究中取得的进展与不足,对于未来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特征、机理、模式以及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2006年以来随着新农村战略的提出,中国有关城乡一体化方面的研究进入新阶段,学术界相关研究文献也迅速增加。其中,石忆邵等(2013)、薛晴等(2010)、吴丽娟等(2012)、张沛等(2013)等学者围绕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的指标测度研究、动力机制研究、影响效应研究、制度创新研究、实现路径研究、实践模式研究等进行了综合述评。本文在吸纳已有综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一方面结合知识图谱从整体上分析2006年以来中国城乡一体化与空间组织近期研究热点与趋势,以便更好地寻求两者间的契合点,为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研究方向的把握提供参考;另一方面深度梳理与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研究密切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其已有进展与存在问题,为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构建以及明确研究重点提供依据。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以中国知网(CNKI)的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作为数据源,对2006年以来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等相关论文进行综述研究。文献检索时间统一限定为2006-2016年。研究领域限制在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经济学、区域研究、社会学等方面,并剔除简讯、书评、会议介绍、校正类与研究对象等文献。城乡一体化相关文献搜索,主要以“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城乡互动/城乡关联/城乡统筹/城乡协调”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筛选出重点文献1717篇。空间组织相关文献搜索,主要以“空间组织”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筛选出重点文献225篇。

2.2 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一个用于探测科学文献发展趋势及模式的可视化分析工具,可用于分析各个研究领域的国家分布、核心机构和期刊、演化路径、研究热点与发展前沿等。目前,范帅邦等(2015)、李琬等(2014)等学者已将其引入人文地理、经济地理文献综述研究。本文主要是借助CitespaceⅤ软件,利用其关键词共现分析功能来探讨城乡一体化与空间组织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发展前沿。具体操作过程中,使用CitespaceV分别对上述城乡一体化和空间组织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设置时间跨度为2006-2016年,时间切片Slice=2,聚类词源为Title、Keywords,节点类型为关键词(keyword),词频为前20的文献,生成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节点半径越大表示其出现频次越高。

但是为避免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工具分析的片面性,本文在运用CitespaceV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的同时,与传统文献梳理方法相结合。知识图谱分析结果主要作为城乡一体化或空间组织研究热点领域分析的重要参考依据。而对于与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密切相关的研究内容及观点的剖析,则主要基于传统的文献梳理。

3 城乡一体化与空间组织研究热点

3.1 城乡一体化研究热点

城乡一体化是针对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而提出的,其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苏南地区最早使用该概念;90年代,城乡一体化研究逐步拓展,并以城乡边缘地区为重点;2000年以后,学者们开始从经济、社会、管理等不同角度对其背景、意义、内涵、存在问题、影响因素、运作模式、对策措施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并取得了众多学术成果(图1)。在实践过程中,也摸索出了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上海模式、北京模式、嘉兴模式、成都模式等一系列有效的实践运作模式和措施。2006年以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国内城乡一体化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从城乡一体化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可以看出(图1),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综合评价与指标体系、城乡差距、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展开。另外,结合对文献的阅读与梳理不难发现,虽然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大大拓展了城乡关系研究的内容,但经济学、社会学视角的研究仍占主体,地理学关于城乡空间组织规律与关联机制研究的优势有待进一步加强。

图1   CNKI 2006-2016年城乡一体化相关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Fig.1   Clustering knowledge map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research in China based on keywords, CNKI 2006-2016

3.2 空间组织研究热点

中国关于空间组织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以往众多学者对空间组织的概念内涵、演变格局、动力机制、发展模式等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并应用于指导城市规划和区域空间规划实践。2006年以来,国内空间组织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从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可以看出(图2),主要围绕区域创新体系、产业集群、空间结构与空间优化、空间组织模式、动力机制等内容展开,全球化与网络化特征受到关注,尤其是对于城市、大都市区、城市群等区域空间组织的研究比较多,但乡村地域空间尺度的研究较缺乏。

图2   CNKI 2006-2016年空间组织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Fig.2   Clustering knowledge map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research in China based on keywords, CNKI 2006-2016

4 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相关研究内容

以上关于城乡一体化与空间组织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可以为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研究方向的确定提供依据,而其未来研究内容及重点的进一步深化,需要建立在对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已有研究内容的具体剖析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与梳理发现,2006年以来城乡一体化与空间组织的研究成果虽然丰富,但是其中专门针对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的研究却很少。目前主要分散在城乡空间形态与结构演变、城乡空间关联与地域差异、城乡空间形态与结构演变、城乡相互作用机制与要素流动、城乡空间组织模式与优化路径等相关研究成果之中。

4.1 城乡空间形态与结构演变

城乡空间形态与结构研究是推进城乡空间一体化的重要依据,其重点为揭示城乡空间分布的现状规律,预测其未来演变趋势和发展方向。近年来,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多重背景下,中国城乡结构在经济、社会转型等多重推力下,正经历着急剧的空间演变进程(李国平等, 2012)。众多学者结合地域实践对城乡空间形态类型、空间结构演变阶段等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式,对于指导城乡空间形态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段禄峰等(2011)认为,城乡一体化空间结构是由均质化空间、极核化空间、点轴化空间和一体化空间逐渐演变的过程。彭文强(2013)则将城乡空间结构演变划分为城乡居民点初步发育阶段、城乡低水平均衡发展阶段、城乡多点分散发展阶段、城乡中心极化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李泉(2015)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城市(区)中心带动形态、农村内生驱动形态、城乡关联互动形态等三种类型的新型城乡形态。并且,随着区域空间组织多中心化与网络化趋势的加强(卞坤等, 2011; 田广增等, 2012; 吴康等, 2015; 崔大树等, 2016b),城乡空间网络结构开始受到关注(徐佳等, 2008; 彭芃, 2010; 王翔等, 2013)。段娟等(2006)认为,信息时代城乡地域空间结构演进的网络化趋势更加明显;刘承良等(2014)、彭永涛等(2016)等对城乡交通网络、物流配送网络进行了测度;王翔等(2013)则认为城市群的发展会产生城乡一体化的网络结构效应。并且将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引入了城乡网络空间结构研究。

另外,从乡村转型视角来探索城乡空间重构问题也越来越多,城乡空间重构的目标取向、规划应对策略、转型模式、转型路径等成为关注焦点。在快速城市化与城乡转型的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的主动力源于城市化近域推进的外部驱动和村庄原居民的自我调适(马恩朴等, 2016),农村聚居体系将逐步向网络化、开放化方向发展,城乡聚居体系的一体化趋势将日趋明显(周国华等, 2011; 贺艳华等, 2013)。基于城市与乡村空间重构的一致性、差异性和互补性来探寻城乡空间重构的方法(肖锦成等, 2013),重构支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乡村“三生”空间,构筑助推城乡转型发展的村镇建设格局,即构筑乡村地区县城、重点镇、中心镇、中心村(社区) 的空间布局、等级关系及其治理体系(龙花楼, 2013),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之一。

对于“城乡结合部”、“城市边缘区”、“城乡交错带”、“城乡边缘带”、“Desakota地区”等一些特殊城乡空间识别、功能定位、空间结构演变以及土地利用等问题的研究更体现了新时期城镇化的新要求。比如,Desakota地区作为城乡相互作用较为强烈的城乡空间,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出现,尤其是城市群地区,其空间特征、功能结构、景观格局有别于传统的城乡地域(刘波, 2006; 俞龙生等, 2011; 彭建等, 2014);边缘区是大都市统筹城乡发展中需重点关注的“第三元”空间(杨浩等, 2014),很多学者对其城乡融合度的评价(谢晖等, 2010)、城乡统筹的发展路径及空间模式(王开泳等, 2008) 等进行了研究;石忆邵(2015)则提出了“都农融合城市”的概念,即集产业的融合性、产城的融合性、产村的融合性于一体的新型城市形态,正是城乡融合趋势的重要体现。

4.2 城乡空间关联与地域差异

城乡空间关联与地域差异是城乡关系在地域空间上的体现,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渐变的、有序的过程,城乡空间关联程度反映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近年来,随着城乡关系的日益密切,学者们更多地从城乡空间融合(高珊等, 2006; 陈晓华, 2008; 黄瑛等, 2010)、城乡生态共生(马远军等, 2006)、城乡协调(王艳飞等, 2016; 张立生, 2016)、城乡空间协同(许洁等, 2010; 官卫华等, 2015)、城乡空间冲突(周国华等, 2012; 贺艳华等, 2014)等方面来探索城乡空间问题,对于城乡空间关系的刻画与研究由单向作用转向了双向关联。并且,基于实证区通过对城乡相关系数、城乡协同发展度、城乡增长率差异系数(张立生, 2016)、城乡协调发展综合指数(王艳飞等, 2016)、“城乡融合度”(高珊等, 2006)、城乡关联度(李君等, 2008)等指数的测度,对空间关联程度进行了量化分析与分级。在研究方法上,引入了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模糊聚类、灰色关联、分形维数等定量方法。

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学者将着眼点放在城乡空间的地域差异研究。马远军等(2006)以江苏省为实证区,提出了城乡空间的梯度、圈层、轴线三大根本区域差异特征;胡巍等(2012)等以甘肃省为例分析了城乡互动发展的地域空间演变过程与地域差异;张婧等(2012)则重点对中心城市城乡关系变化的地区差异进行了研究,归纳出中心市区集聚型、外围县区快速成长型、中心外围相对均衡型、中心外围整体发展型等四种地域类型,不同地域类型表明各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处于不同阶段,呈现出城乡演变动力机制、城乡要素结构、城乡经济形态的空间差异性。

4.3 城乡相互作用机制与要素流动

城乡相互作用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表现及动力,其过程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并受各种动力要素的综合作用,学者们主要通过对各动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研究来分析其机制,只是不同的视角关注的因素不同。从城乡地域系统角度探索城乡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城乡地域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城市、乡村系统共同形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动态关联整体(张振杰等, 2007),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共同构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因素(吴丽娟等, 2012),城乡空间的协调生长受基础性因子、内部驱动力和外部调控力的共同作用(程芳欣等, 2016)。来自城镇的辐射与来自乡村的集聚是内部推动的主要力量(陈晓华, 2008),在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城市因经济、人口、文化的集聚而成为创新的源地且迅速成长,并以其城市职能与周围乡村之间形成“城市势差”,从而使城市职能向周围乡村地域产生扩散趋势;乡村在接受城市的侵入或辐射过程中,受制度、政策引导,产生内在推动力(张振杰等, 2007; 蒋贵凰, 2009)。另外,罗昆燕等(2011)以生态系统耦合理论为基础,运用城乡相互作用的耦合模型,探讨喀斯特地区城乡生态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揭示复合系统的物质基础及动力机制;王元亮(2014)则基于共生理论构建了以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为切入点的城—镇—村三元互动、城乡产业链价值耦合、城乡生态与环境有机生长的路径。更应强调的是,立足新时期、新背景,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影响城乡相互作用的经济、制度、文化、技术新因素,比如社会治理、社会保障、社会政策、农民工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信息化等因素(黄国胜等, 2009; 薛晴等, 2010; 严金明等, 2011; 刘玉, 2013; 石忆邵等, 2013; 朱媛媛等, 2016)。

各种要素通过一定的载体和通道在城乡间发生经常的、反复的、单向、双向或多向的流动,构成了城乡相互作用的基础(韩玉刚等, 2007)。因此,从城乡要素流动视角来探索城乡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段娟等(2006),认为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是指资本、劳动力、物质、信息等社会经济要素在城乡空间的双向流动与优化配置,它是城乡之间因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等多种交流与联系而形成的一种空间关联的地域关系,这种交流、互动与关联构成了城乡这一有机的系统。城乡间技术流、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等要素流的流通与配置,促使城乡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融合、渗透、互动,连续统一、网络状、多节点的城乡地域空间综合体逐步形成。欧阳慧(2015)认为,任何空间尺度的区域空间组织均通过节点优化、通道重组和“流”的管理这三大机制实现的,“流”流动的效果直接影响区域空间结构集聚与扩散的速度和效率,“流”的强度和方向直接决定区域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基本空间格局。全球化、信息化加速了要素流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城乡空间要素的集聚与扩散作用进一步强化,城乡一体化空间融合加速,城乡空间格局演化、组织形态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朱媛媛等, 2016)。但由于受统计资料获取较为困难的限制,在系统数据支撑下的城乡要素流的实证研究仍不足,大量成果更多地体现在宏观层次(全国、省域),并主要集中在以“人”为主体的人口流、交通流、物流等有形的要素流为主的研究。研究方法上也以定性研究或者实证分析为主,定量化分析相对较少,主要以城乡相互作用分析模型为主。

4.4 城乡空间组织模式与优化

城乡空间组织是城乡一体化研究重要内容。不同的地区由于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其城乡一体化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并最终在城乡空间组织过程中予以体现。因此,近年来关于城乡空间组织模式的研究也具有明显的尺度变化与地域差异特征。李习凡等(2010)认为,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从空间上表现为“圈层结构”与“梯度发展”两种,其中圈层结构模式包括中心发散型、区域集中型、点轴联系型,梯度发展模式包括初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改进型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高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徐海贤(2010)则分析了苏南沿海地区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城乡空间组织模式,认为在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作用下,城乡空间组织形式从低水平的“核心+外围村镇空间”的城乡二元结构向“核心+外围混合发展区”的空间结构转变;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城乡空间组织形式从“核心+外围混合发展区”向“核心+外围片区”转变。李莎莎(2013)提出了海东地区县域“引擎元胞+簇群化+点轴式”的城乡空间组织模式。崔大树等(2016a)提出了构建“多核—链状”的城市群空间组织模式的设想。

以上空间组织模式的提炼,更多是在“核心-边缘”模式以及“点—轴”模式基础上,结合实地情况的调整与具体化。随着城乡关系的不断演化,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城乡关系是由物质—经济—人口迁移—社会—服务供应—政治行政联系相互关联、共同作用构成的一个动态网络系统(段德忠等, 2014),并开始针对城乡空间组织的网络化模式展开研究。城乡网络化旨在使一定地域内的城乡之间网络设施更完备,产业间的内在联系更密切,要素流转通畅,组织功能完善,并构成一个维系城、镇、乡网络系统共生共长的空间过程(高云虹等, 2006)。王翔等(2013)认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组织形态不能仅局限于单一行政区层面,应将视野扩展到跨行政区的城市群组织形态,以更高级的空间组织形态加强城乡联系。城乡空间组织形态的演变过程具有一定规律性,一般会由最初的孤立分散结构向单一强中心结构、多中心结构方向演变,最终形成区域一体的网络化群体格局。此外,不同学者就城乡空间组织的优化路径进行了探讨。梁丹(2006)指出,城乡空间组织优化的目标是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化、城乡产业发展关联化、城镇布局合理化、空间联系紧密化。胡晓萌(2012)从空间结构优化、生态保护格局优化、产业布局优化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4个方面对城乡空间组织优化调整进行了论述。总体来看,城乡空间组织的优化路径应基于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驱动因素等进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城乡空间规划是实现城乡空间组织优化的重要途径,其理论与实践探索成果越来越多。当前,空间规划研究已经从城市主导逐步转向了城乡结合,学者们纷纷围绕城乡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等展开研究(雒海潮等, 2013),其内容涉及内涵、理论基础、技术方法、规划管理等方面(张振龙, 2012; 赵珂, 2014; 朱凯等, 2014)。现有研究显示,在城乡统筹的实施过程中,城乡统筹规划必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而编制好城乡统筹规划,切实转变思维方式是前提,深入调查农村社会是关键,规划理论制度研究是基础,规划技术方法创新是重点(汪光焘, 2012);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实现途径,规划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管理制度创新与社会化研究以及规划管理的动态监测等有待加强(王勇等, 2012; 王开泳等, 2013)。近年来,“多规融合”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内容与方法(张强, 2015; 刘彦随等, 2016)、基于生态理念的城乡空间管制规划与对策(杨玲, 2016)、城市群尺度的城乡空间规划实践(吴良镛, 2013)等成为城乡空间规划创新重点。

5 研究述评及展望

5.1 研究述评

(1) 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是深刻理解城乡一体化过程与机理的关键,近年来,城乡一体化与空间组织研究领域成果丰富,为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理论、方法以及实证的系统总结提供了基础。尤其是城乡空间关联与地域差异、城乡空间形态与结构演变、城乡相互作用机制与要素流动、城乡空间组织模式与优化等4个方面内容,与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密切相关。而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关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农民工等热点问题的探讨,空间组织研究对于城市网络空间组织以及对城市群或者都市区地区的关注,为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有利于拓展其研究视角。

(2) 围绕上述4个方面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发现其在理论与实证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与趋势,为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研究内容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结合实践对城乡空间形态、空间组织模式以及空间结构演变等进行类型与阶段划分,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的地域差异性与阶段差异性;②对城乡空间关系的刻画更加强调融合、关联、协调、互动,与此同时,乡村转型视角下的城乡空间重构问题也得到关注,并且从地域系统、生态耦合、要素流等多个角度探寻了城乡相互作用机制,对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机理的分析具有借鉴意义;③更加关注社会治理、社会保障、农民工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流转与制度改革、信息化等新因素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开始对城乡空间网络结构与网络化发展模式进行研究;④城市群、都市区等跨行政区域逐步成为研究对象或研究单元,“城乡结合部”、“城市边缘区”、“Desakota地区”等一些特殊城乡空间问题更加受到重视。

(3) 已有相关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为:研究深度方面,对城乡实体空间形态结构、空间关联程度测度等显性问题的实证性研究相对较多,而关于城乡相互作用机制的探究更多地停留在影响因素分析层面,对其运行机理的理论升华还不够,虽然也开始关注城乡间的“联系”和“流”问题,但在系统数据支撑下的城乡要素流的实证研究严重不足,成果更多地体现在宏观层面,并主要集中在以“人”为主体的人口流、交通流、物流等有形要素流,且以单一要素流研究为主,各要素流之间综合作用机制的探究有待加强。在研究视角方面,虽然乡村转型视角的城乡一体化研究越来越多,但更多的是关注“三农”问题,以消除城乡差距为主要目标,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和经济偏向,且更多的强调城市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主导偏向,而忽视了城乡互动过程中乡村要素主体功能与价值的发挥。从研究地域来看,流域地区、城市群地区等跨行政区域空间组织研究虽然增加,但该尺度紧扣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关联的针对性研究依然较少。在研究方法方面,虽然定量化的研究大大增加,但多以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聚类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简单计量统计分析为主,也有借助分形理论、分形维数、相互作用模型等方法和模型测算城乡空间结构和差异特征,但利用元胞自动机、神经网络、系统动力学模型等复杂性科学方法对城乡空间复杂性问题的研究仍相对缺乏。

5.2 研究展望

目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与城乡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期,面临着城乡经济、社会、制度、空间等多重转型,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组织研究对于深刻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在机理与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未来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的研究,应立足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新特征与新因素,综合地理学、空间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学科视角,在理论框架、内容、方法等方面予以完善。同时,还应充分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经验。国外有关研究开始较早,在研究视角与热点领域上与国内研究存在一定差异。目前,国外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城市与城镇化、土地景观与土地利用、社区与邻里关系、人口迁移与流动、贫困问题、经济增长、非均衡性、农业、政策与政治等领域;研究视野的全球化、社会化倾向非常明显,更多地关注社会、文化、制度以及全球化等因素对城乡相互作用的扰动作用和影响(Kalantaridis, 2010),并强调发展模式、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传统的“场所空间”逐渐被“流空间”(罗震东等, 2008)所取代,研究重点已由空间实体逐步向组织结构转变,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网络化模式转变(Burger et al, 2014; Parr, 2015)。这些对我们进一步深化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综合国内外相关经验与启示,未来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的深化研究,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推进:

(1) 在研究内容上,从内涵、现状特征、动态演变、影响因素、运行机理、效应评价、发展模式等方面,对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进行系统研究,构建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研究的基本框架(图3)。通过对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的研究,尤其是对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的机理、模式与效应等科学问题的探索,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研究从表象实体空间的刻画转向内在组织结构与机制的探究。

图3   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研究框架

Fig.3   Framework of research on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2) 在研究视角上,面向中国新时期重大战略需求,考虑新型城镇化、土地、户籍、精准扶贫等政策制度对城乡一体化及其空间组织过程的影响,并关注人口迁移与流动、社会贫困等社会问题,强化各因素与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内在关系的分析,从影响因素分析深入到机制探究。重点关注新经济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作用下城乡要素流、空间流、复杂性网络等研究,由单一要素分析转向对各类要素的相互关联分析,从网络关系系统科学角度,深化城乡关联系统内组织规律与协同演化机制的研究。准确把握城乡转型过程中乡村角色的转换,强调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过程中乡村主体功能与价值的发掘,强调乡村主体行为、乡村载体响应、乡村要素流动、乡村保护约束等对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的影响,从城市主导转向城乡共同主导。

(3) 在研究地域上,进一步加强对流域、城市群等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的研究,从行政空间单元相对独立视角转向跨行政单元的相互作用研究。加强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地域类型的典型区实证研究,从个别区域的零散分析转向多类型区域的理论规律提升。

(4) 在研究方法上,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主体多元、机理复杂的地理过程与现象,其研究应强调跨学科交叉融合,以地域系统理论、要素集散理论、空间均衡理论、空间组织理论、行为决策理论、生态位理论等地理、经济、社会、生态学理论为支撑,并采用适用复杂系统研究的复杂性科学方法进行综合集成研究。从地理学角度,实现地理尺度与空间关系建构之间的有机契合,对城乡地域系统空间关联与分异规律进行探究;结合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空间转向”,研究城乡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规律;融合生态学视角,解析城乡生态系统运行机理,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的综合集成分析。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卞坤, 张沛, 徐境. 2011.

都市圈网络化模式: 区域空间组织的新范式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5(5): 30-3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提出了都市圈网络化模式的概 念,重点从要素特征、内涵特征、景观特征等三个方面对其基本特征作了系统分析,并对其相应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内部联系效应和空间传递效应三大功能效应做 了初步论断。这是对都市圈网络化模式进行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关于都市圈网络化模式的动力机制、调控机制、发展层次等有待更深入的探索。

[Bian K, Zhang P, Xu J.2011.

Metropolitan network developing mode: A new mode of regional spatial organization

[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5(5): 30-3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提出了都市圈网络化模式的概 念,重点从要素特征、内涵特征、景观特征等三个方面对其基本特征作了系统分析,并对其相应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内部联系效应和空间传递效应三大功能效应做 了初步论断。这是对都市圈网络化模式进行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关于都市圈网络化模式的动力机制、调控机制、发展层次等有待更深入的探索。
[2] 陈晓华. 2008.

乡村转型与城乡空间整合研究[D]

.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本文引用: 2]     

[Chen X H.2008.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urban-rural spatial integration[D].

Nanjing, China: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本文引用: 2]     

[3] 程芳欣, 张沛, 田涛. 2016.

西北中等城市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研究

[J]. 规划师, 32(1): 70-7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发展新阶段,中等城市的城乡空间发展对西北地区城镇体系的优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心城区及周边是城乡空间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区域,也是协调作用发挥最明显的区域.文章总结西北中等城市城乡协调生长存在的问题,梳理现有的城乡协调生长理论,提出中心城区所在区域的生长模式,归纳协调生长因子,剖析各因子的作用机制,并以渭南为例,从中心城区、小城镇与新型农村社区等3个层面提出规划应对策略.

[Cheng F X, Zhang P, Tian T.2016.

Urban-rural space integration in northwestern region

[J]. Planners, 32(1): 70-7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发展新阶段,中等城市的城乡空间发展对西北地区城镇体系的优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心城区及周边是城乡空间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区域,也是协调作用发挥最明显的区域.文章总结西北中等城市城乡协调生长存在的问题,梳理现有的城乡协调生长理论,提出中心城区所在区域的生长模式,归纳协调生长因子,剖析各因子的作用机制,并以渭南为例,从中心城区、小城镇与新型农村社区等3个层面提出规划应对策略.
[4] 崔大树, 陈之莹. 2016a.

国家城市群空间组织模式构建: 启示与应用

[J]. 现代商业, (4): 102-105.

URL      摘要

城市群空间组织形成、发展及其地域系统的演变是系统的空间过程,不仅是城市区域在空间上的扩展和结构优化,也是经济空间结构不断重组和优化、城市功能不断增强与升级的空间表现.城市群空间组织模式是指:在城市群内的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城市群空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与功能的表现方式与调控体系.发达国家在英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群空间组织模式的实施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我国形成了若干启示.我国应从国家层面,根据国情和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城市群自身的经济、地域、文化、民族和时代特征,在遵循城市合理分工与功能分化、产业体系构建和制度安排等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多核一链状”的城市群空间组织模式.

[Cui D S, Chen Z Y.2016.

Guojia chengshiqun kongjian zuzhi moshi goujian: Qishi yu yingyong

[J]. Modern Business, (4): 102-105.]

URL      摘要

城市群空间组织形成、发展及其地域系统的演变是系统的空间过程,不仅是城市区域在空间上的扩展和结构优化,也是经济空间结构不断重组和优化、城市功能不断增强与升级的空间表现.城市群空间组织模式是指:在城市群内的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城市群空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与功能的表现方式与调控体系.发达国家在英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群空间组织模式的实施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我国形成了若干启示.我国应从国家层面,根据国情和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城市群自身的经济、地域、文化、民族和时代特征,在遵循城市合理分工与功能分化、产业体系构建和制度安排等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多核一链状”的城市群空间组织模式.
[5] 崔大树, 袁璐. 2016b.

“互联网+”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重构: 基于复杂网络结构的视角

[J]. 财经论丛, (11): 20-2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三角城市群的信息辐射空间呈现复杂网络特性,网络密度和关联度较高,等级性较低,空间重构初步显现。城市群内中心性较高的城市普遍多于中心性较低的城市。网络联动效应明显,信息结构洞总体呈现以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和宁波为多中心的开放网络化结构。宿迁、泰州和衢州等城市的限制度相对较高,但与核心城市的差距不断缩小。整个信息关联网络可分为8个子群,子群分布已弱化地域限制而出现跳跃性带动群体。依托8个子群为基础空间单元,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重构为辐射簇群(子群(1)、(2))、中介簇群(子群(3))、跳跃性簇群(子群(4)、(5))和初级簇群(子群(6)、(7)、(8))等四个“簇群”状空间组织。

[Cui D S, Yuan L.2016.

The reconfiguration of Yangtze River urban agglomeration spatial organ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mplex networks

[J]. Collected Essays on Finance and Economics, (11): 20-2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三角城市群的信息辐射空间呈现复杂网络特性,网络密度和关联度较高,等级性较低,空间重构初步显现。城市群内中心性较高的城市普遍多于中心性较低的城市。网络联动效应明显,信息结构洞总体呈现以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和宁波为多中心的开放网络化结构。宿迁、泰州和衢州等城市的限制度相对较高,但与核心城市的差距不断缩小。整个信息关联网络可分为8个子群,子群分布已弱化地域限制而出现跳跃性带动群体。依托8个子群为基础空间单元,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重构为辐射簇群(子群(1)、(2))、中介簇群(子群(3))、跳跃性簇群(子群(4)、(5))和初级簇群(子群(6)、(7)、(8))等四个“簇群”状空间组织。
[6] 段德忠, 刘承良. 2014.

国内外城乡空间复杂性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J]. 世界地理研究, 23(1): 55-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9479.2014.01.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我国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及城乡 空间一体化规划仍然面临着城乡关系的恶化和城乡空间分离的挑战。从本质上看,新时期城乡空间统筹规划应是以优化"城乡关系"为重点的城乡空间融合规划,其 基础工作则是认识城乡空间的复杂性。当前,在国内掀起新一轮城乡统筹规划热潮的背景下,回顾、梳理国内外城乡空间复杂性研究进展,对指导国内城乡空间统筹 规划具有重大意义。文章认为,目前城乡空间复杂性研究仍然以城市单系统为中心,乡村空间"被边缘";研究方法上应加强方法的集成综合,同时强调质性研究和 定量分析的结合;在研究内容上应深化城乡关系空间复杂性、城乡关联空间复杂性、城乡空间自组织演化机制与模拟、城乡社会网络空间复杂性等方面的研究。

[Duan D Z, Liu C L.2014.

Research progress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urban-rural spatial complexity

[J]. World Regional Studies, 23(1): 55-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9479.2014.01.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我国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及城乡 空间一体化规划仍然面临着城乡关系的恶化和城乡空间分离的挑战。从本质上看,新时期城乡空间统筹规划应是以优化"城乡关系"为重点的城乡空间融合规划,其 基础工作则是认识城乡空间的复杂性。当前,在国内掀起新一轮城乡统筹规划热潮的背景下,回顾、梳理国内外城乡空间复杂性研究进展,对指导国内城乡空间统筹 规划具有重大意义。文章认为,目前城乡空间复杂性研究仍然以城市单系统为中心,乡村空间"被边缘";研究方法上应加强方法的集成综合,同时强调质性研究和 定量分析的结合;在研究内容上应深化城乡关系空间复杂性、城乡关联空间复杂性、城乡空间自组织演化机制与模拟、城乡社会网络空间复杂性等方面的研究。
[7] 段娟, 文余源, 鲁奇. 2006.

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

[J]. 地理科学进展, 25(4): 118-128.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6.04.013      Magsci      摘要

<p>城乡互动发展是通过资本、劳动力、物质、信息等社会经济要素在城乡空间的双向流动而 形成的一种空间关联的地域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开展城乡互动发 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有利于拓宽地理学的研究体系, 为新一轮的区域规划和城乡规划提供新的 研究架构; 有利于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优化。文章从内涵、内在机理和 驱动因素、模式、实现途径等方面总结了近十五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城乡互动发展研究的主要成 果, 指出当前的研究大多倾向于定性化和静态层面的研究, 定量化研究和不同时空尺度的动态研 究还较为欠缺。因此, 加强城乡互动发展内在机理的系统解读、加强城乡互动发展时空演变机制 和规律的研究、深入开展我国不同类型区域城乡互动发展的模式和优化对策的研究将是该领域 亟待深入探讨的几大问题。</p>

[Duan J, Wen Y Y, Lu Q.2006.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researches on urban-rural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fifteen years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5(4): 118-128.]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6.04.013      Magsci      摘要

<p>城乡互动发展是通过资本、劳动力、物质、信息等社会经济要素在城乡空间的双向流动而 形成的一种空间关联的地域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开展城乡互动发 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有利于拓宽地理学的研究体系, 为新一轮的区域规划和城乡规划提供新的 研究架构; 有利于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优化。文章从内涵、内在机理和 驱动因素、模式、实现途径等方面总结了近十五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城乡互动发展研究的主要成 果, 指出当前的研究大多倾向于定性化和静态层面的研究, 定量化研究和不同时空尺度的动态研 究还较为欠缺。因此, 加强城乡互动发展内在机理的系统解读、加强城乡互动发展时空演变机制 和规律的研究、深入开展我国不同类型区域城乡互动发展的模式和优化对策的研究将是该领域 亟待深入探讨的几大问题。</p>
[8] 段禄峰, 张鸿. 2011.

中国城乡空间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研究

[J]. 安徽农业科学, 39(6): 3684-36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17-6611.2011.06.195      URL      摘要

介绍了区域空间演进的一般规律,在传统农业、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4个阶段演进过程中,空间结构类型依次为均质化空间、极核化空间、点轴化空间和一体化空间;空间区位决择同时受到经济、社会、环境3个因素的作用,空间结构变化沿着三维空间延伸。结合我国城乡空间结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二元结构特征突出成为影响城乡空间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的实际,提出了我国城乡空间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指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外部环境;城乡统筹规划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前提;发挥政府职能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关键;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途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基础。

[Duan L F, Zhang H.2011.

The research of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rural spatial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39(6): 3684-36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17-6611.2011.06.195      URL      摘要

介绍了区域空间演进的一般规律,在传统农业、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4个阶段演进过程中,空间结构类型依次为均质化空间、极核化空间、点轴化空间和一体化空间;空间区位决择同时受到经济、社会、环境3个因素的作用,空间结构变化沿着三维空间延伸。结合我国城乡空间结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二元结构特征突出成为影响城乡空间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的实际,提出了我国城乡空间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指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外部环境;城乡统筹规划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前提;发挥政府职能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关键;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途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基础。
[9] 范帅邦, 郭琪, 贺灿飞. 2015.

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政策研究综述: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J]. 经济地理, 35(5): 15-24.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05.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经济地理学的政策研究是经济地理学与公共政策学相互借鉴的产物,用于解释经济、空间和政策三类要素的互动关系。近年来,政策研究日益受到西方经济地理学者的关注,并成为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文章选择Web of Science(WOS)作为文献搜索引擎,选取西方最具代表性及权威性的4本经济地理学杂志作为文献来源,将1970—2013年英语文献记录作为数据源,利用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和工具(Cite Space)对这些数据进行文献共引分析和聚类分析,绘制了经济地理政策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反映出经济地理政策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和重要人物,展现了经济地理政策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关系与演进规律。研究发现:1西方经济地理政策研究经历兴起、衰落和回归,政策研究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地理学难以回避的主题。2西方经济地理政策研究方法从单方面追求理论方法或定量方法,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发展。3西方经济地理政策研究模式从理论分析、政策评估发展为政策参与,关注政策实施和政策可行性。4西方经济地理政策研究前沿,衍生出9个知识聚类,包括:经济增长、创新知识网络、全球化治理、公司和产业转移、城市经济、地方化治理、空间政策、国家与移民问题和区域发展。

[Fan S B, Guo Q, He C F.2015.

A review of policy analysis in economic geography based on CiteSpace II

[J]. Economic Geography, 35(5): 15-24.]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05.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经济地理学的政策研究是经济地理学与公共政策学相互借鉴的产物,用于解释经济、空间和政策三类要素的互动关系。近年来,政策研究日益受到西方经济地理学者的关注,并成为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文章选择Web of Science(WOS)作为文献搜索引擎,选取西方最具代表性及权威性的4本经济地理学杂志作为文献来源,将1970—2013年英语文献记录作为数据源,利用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和工具(Cite Space)对这些数据进行文献共引分析和聚类分析,绘制了经济地理政策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反映出经济地理政策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和重要人物,展现了经济地理政策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关系与演进规律。研究发现:1西方经济地理政策研究经历兴起、衰落和回归,政策研究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地理学难以回避的主题。2西方经济地理政策研究方法从单方面追求理论方法或定量方法,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发展。3西方经济地理政策研究模式从理论分析、政策评估发展为政策参与,关注政策实施和政策可行性。4西方经济地理政策研究前沿,衍生出9个知识聚类,包括:经济增长、创新知识网络、全球化治理、公司和产业转移、城市经济、地方化治理、空间政策、国家与移民问题和区域发展。
[10] 高珊, 徐元明, 徐志明. 2006.

城乡统筹的评估体系探讨: 以江苏省为例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7(4): 262-2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275.2006.04.006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为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我国提出统筹城乡这一新的发展思路。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历史阶段演变和现状指标的分析,运用定量化的手段,尝试建立地区城乡统筹实现程度的评估体系。文章系统总结了1990年代以来江苏统筹城乡的发展特点,并以2004年为现状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13个地市的城乡协调程度进行比较,针对现实状况提出尊重农民权利、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加大农业和农村支持力度、实施区域分异政策等合理化建议。

[Gao S, Xu Y M, Xu Z M.2006.

Research on evaluating system of plann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s a whole: Taking Jiangsu Province for example

[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7(4): 262-2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275.2006.04.006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为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我国提出统筹城乡这一新的发展思路。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历史阶段演变和现状指标的分析,运用定量化的手段,尝试建立地区城乡统筹实现程度的评估体系。文章系统总结了1990年代以来江苏统筹城乡的发展特点,并以2004年为现状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13个地市的城乡协调程度进行比较,针对现实状况提出尊重农民权利、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加大农业和农村支持力度、实施区域分异政策等合理化建议。
[11] 高云虹, 曾菊新. 2006.

城乡网络化与西部地区城乡发展模式选择

[J]. 经济问题探索, (8): 13-1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日益扩大的城乡二元差距已成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进一步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在比较已有城乡发展理论和分析西部地区城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城乡网络化是西部地区城乡发展的可选模式,西部地区应积极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城乡网络化发展来提高其城镇网络化水平、强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功能、加快产业网络化进程以及健全市场网络化体系,以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

[Gao Y H, Zeng J X.2006.

The city and country turn to be network and the development mode choice of the city and country of Chinese western region

[J].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8): 13-1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日益扩大的城乡二元差距已成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进一步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在比较已有城乡发展理论和分析西部地区城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城乡网络化是西部地区城乡发展的可选模式,西部地区应积极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城乡网络化发展来提高其城镇网络化水平、强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功能、加快产业网络化进程以及健全市场网络化体系,以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
[12] 官卫华, 叶斌, 周一鸣, . 2015.

国家战略实施背景下跨界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创新: 以南京都市圈城乡规划协同工作为例

[J]. 城市规划学刊, (5): 57-67.

https://doi.org/10.16361/j.upf.201505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和江北新区等国家战略实施以及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成立的新背景下,南京都市圈八市联合推进了都市圈城乡规划协同工作.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区域规划协调的难点与现状矛盾,借鉴国外都市圈发展经验,明确了规划协调的目标与思路.在工作方法上,重在适应市场,构建起自下而上的规划协同工作新机制.而且,既强调各城市的独立性,又强调相互的协同性,共同达成区域协调的规划约定,确立了行动指南,创新了都市圈规划行为约束机制.在技术方法上,区域空间层面重在建立都市圈规划编制体系,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实施性;专项规划层面重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厘清有关区域整体发展格局的综合交通、生态保护等城市外部空间规划条件;地区实施层面重在关注跨界地区规划协调,明确分类管控及规划协调要点.以此对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进行全新尝试,希望对今后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完善有所借鉴.

[Guan W H, Ye B, Zhou Y M, et al.2015.

Innovation on spatial coordinating plan of metropolitan circle in the implement of national strategies: Taki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coordination of Nanjing metropolitan circle as an example

[J]. Urban Planning Forum, (5): 57-67.]

https://doi.org/10.16361/j.upf.201505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和江北新区等国家战略实施以及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成立的新背景下,南京都市圈八市联合推进了都市圈城乡规划协同工作.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区域规划协调的难点与现状矛盾,借鉴国外都市圈发展经验,明确了规划协调的目标与思路.在工作方法上,重在适应市场,构建起自下而上的规划协同工作新机制.而且,既强调各城市的独立性,又强调相互的协同性,共同达成区域协调的规划约定,确立了行动指南,创新了都市圈规划行为约束机制.在技术方法上,区域空间层面重在建立都市圈规划编制体系,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实施性;专项规划层面重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厘清有关区域整体发展格局的综合交通、生态保护等城市外部空间规划条件;地区实施层面重在关注跨界地区规划协调,明确分类管控及规划协调要点.以此对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进行全新尝试,希望对今后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完善有所借鉴.
[13] 韩玉刚, 焦华富. 2007.

基于城乡联动发展视角的市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 以安微省芜湖市为例

[J]. 经济问题探索, (10): 100-10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以新型的城乡联动发展理论为指导,从节点优化、通道系统、产业关联、城镇拓展等方面对市域经济空间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组织和梳理,以期在城镇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广大乡村地域进行有效的"涓滴",从而建立起符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城乡经济空间结构.并以芜湖市为实证,论述了在城乡联动发展这一前提下的市域经济空间优化的实现措施.

[Han Y G, Jiao H F.2007.

Research on urban economic spatial organiz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and rural linkage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Wuhu City

[J].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10): 100-10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以新型的城乡联动发展理论为指导,从节点优化、通道系统、产业关联、城镇拓展等方面对市域经济空间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组织和梳理,以期在城镇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广大乡村地域进行有效的"涓滴",从而建立起符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城乡经济空间结构.并以芜湖市为实证,论述了在城乡联动发展这一前提下的市域经济空间优化的实现措施.
[14] 贺艳华, 唐承丽, 周国华, . 2014b.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快速城市化地区空间冲突测度: 以长株潭城市群地区为例

[J]. 自然资源学报, 29(10): 1660-1674.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14.10.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空间冲突是源于空间资源的稀缺性和空间功能外溢性的一种客观地理现象,是在人地关系作用过程中伴随空间资源竞争而产生的空间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对立现象。地理学视角下空间冲突的基本指向在于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在结构比例、空间组合以及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不协调。基于此,论文借鉴景观生态指数理论与方法,构建空间类型冲突指数(STC)、空间格局冲突指数(SSC)以及空间过程冲突指数(SPC),并明确其内涵及计算方法,并选择长株潭城市群进行实证区测度与验证,实证分析结论与实际情况吻合,进一步说明了空间冲突指数构建的科学性及其地理学意义。

[He Y H, Tang C L, Zhou G H, et al.2014b.

The analysis of spatial conflict measurement in fast urbanization reg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y: A case study of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9(10): 1660-1674.]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14.10.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空间冲突是源于空间资源的稀缺性和空间功能外溢性的一种客观地理现象,是在人地关系作用过程中伴随空间资源竞争而产生的空间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对立现象。地理学视角下空间冲突的基本指向在于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在结构比例、空间组合以及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不协调。基于此,论文借鉴景观生态指数理论与方法,构建空间类型冲突指数(STC)、空间格局冲突指数(SSC)以及空间过程冲突指数(SPC),并明确其内涵及计算方法,并选择长株潭城市群进行实证区测度与验证,实证分析结论与实际情况吻合,进一步说明了空间冲突指数构建的科学性及其地理学意义。
[15] 贺艳华, 曾山山, 唐承丽, . 2013.

我国中部地区农村聚居分异特征及形成机制

[J]. 地理学报, 68(12): 1643-165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31200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采用样点分析、样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聚居规模与空间形态、聚居设施与居住条件、聚居主体与社会结构等农村聚居核心特征要素出发,探讨我国中部地区农村聚居空间分异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我国中部地区农村聚居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呈现平原&mdash;丘陵&mdash;山区地域梯度、发达&mdash;欠发达&mdash;落后经济梯度、近郊&mdash;远郊&mdash;偏远距离梯度规律;农村聚居空间分异是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与收入水平、城镇化与城乡关系、地域文化环境以及国家政策与制度调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因素作用程度、方向、效应不同,并相互制约与影响;自然地理条件属于稳定型因子,重点作用于平原&mdash;丘陵&mdash;山区地域梯度,产生&ldquo;持续强化效应&rdquo;;经济发展与收入水平、城镇化与城乡关系属于动态型因子,主要作用于发达&mdash;欠发达&mdash;落后经济梯度、近郊&mdash;远郊&mdash;偏远距离梯度,产生&ldquo;倒U型阶段效应&rdquo;;地域文化环境是影响农村聚居较为深刻和本质的因素,通过影响聚居主体价值体系与行为习惯发生作用,属于半稳定性因子,产生&ldquo;双向均衡效应&rdquo;。

[He Y H, Zeng S S, Tang C L, et al.2013.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ing mechanism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Central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8(12): 1643-165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31200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采用样点分析、样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聚居规模与空间形态、聚居设施与居住条件、聚居主体与社会结构等农村聚居核心特征要素出发,探讨我国中部地区农村聚居空间分异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我国中部地区农村聚居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呈现平原&mdash;丘陵&mdash;山区地域梯度、发达&mdash;欠发达&mdash;落后经济梯度、近郊&mdash;远郊&mdash;偏远距离梯度规律;农村聚居空间分异是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与收入水平、城镇化与城乡关系、地域文化环境以及国家政策与制度调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因素作用程度、方向、效应不同,并相互制约与影响;自然地理条件属于稳定型因子,重点作用于平原&mdash;丘陵&mdash;山区地域梯度,产生&ldquo;持续强化效应&rdquo;;经济发展与收入水平、城镇化与城乡关系属于动态型因子,主要作用于发达&mdash;欠发达&mdash;落后经济梯度、近郊&mdash;远郊&mdash;偏远距离梯度,产生&ldquo;倒U型阶段效应&rdquo;;地域文化环境是影响农村聚居较为深刻和本质的因素,通过影响聚居主体价值体系与行为习惯发生作用,属于半稳定性因子,产生&ldquo;双向均衡效应&rdquo;。
[16] 胡巍, 吴文婕, 孙浩, . 2012.

甘肃省城乡互动发展空间变化分析

[J]. 测绘科学, 37(3): 75-78.

URL      摘要

本文基于甘肃省1999年和 2008年的基础数据资料,借鉴之前学者关于构建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思想,归纳影响研究区城乡互动发展的几类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主导因 子,并将因子得分信息导入ArcGIS9.2软件进行空间化,对比分析"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前后影响甘肃省城乡互动的驱动力变化,得出结论:近10年影 响甘肃省城乡互动发展的主导因子为社会经济发展因子、基础设施建设因子和综合城市化发展水平因子。

[Hu W, Wu W J, Sun H, et al.2012.

Development spatial change of urban-rural interaction of Gansu Province

[J]. 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37(3): 75-78.]

URL      摘要

本文基于甘肃省1999年和 2008年的基础数据资料,借鉴之前学者关于构建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思想,归纳影响研究区城乡互动发展的几类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主导因 子,并将因子得分信息导入ArcGIS9.2软件进行空间化,对比分析"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前后影响甘肃省城乡互动的驱动力变化,得出结论:近10年影 响甘肃省城乡互动发展的主导因子为社会经济发展因子、基础设施建设因子和综合城市化发展水平因子。
[17] 胡晓萌. 2012.

新沂市乡镇空间组织优化研究[D]

. 徐州: 江苏师范大学.

[Hu X M.2012.

Study on spatial organization optimization of villages and towns in Xinyi area[D].

Xuzhou, China: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18] 黄国胜, 李同升, 王武科, . 2009.

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新农村建设探讨

[J]. 人文地理, 24(4): 16-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新模式的引入。在深入解析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揭示了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并从城镇化趋势、小城镇建设、城乡统筹规划和模式创新等多重角度,对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新农村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图为可持续的农村建设提供模式和方法指导。

[Huang G S, Li T S, Wang W K, et al.2009.

Analysis on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ure based on the idea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J]. Human Geography, 24(4): 16-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新模式的引入。在深入解析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揭示了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并从城镇化趋势、小城镇建设、城乡统筹规划和模式创新等多重角度,对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新农村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图为可持续的农村建设提供模式和方法指导。
[19] 黄瑛, 张伟. 2010.

大都市地区县域城乡空间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

[J]. 现代城市研究, (10): 74-7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大都市地区的县域城乡空间为样本,在解析县域城乡空间系统构成的基础上,辩证地阐述了城乡空间融合的内涵与理想目标,提出城乡空间融合是城乡空间关系的顶级状态,也是城乡空间关系的发展过程.最后,提出大都市地区县域城乡空间融合所包含的四个方面内容,即区域发展融合、经济发展融合、社会发展融合和空间整合.

[Huang Y, Zhang W.2010.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rural-urban spatial integration for county in a metropolitan area

[J]. Modern Urban Research, (10): 74-7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大都市地区的县域城乡空间为样本,在解析县域城乡空间系统构成的基础上,辩证地阐述了城乡空间融合的内涵与理想目标,提出城乡空间融合是城乡空间关系的顶级状态,也是城乡空间关系的发展过程.最后,提出大都市地区县域城乡空间融合所包含的四个方面内容,即区域发展融合、经济发展融合、社会发展融合和空间整合.
[20] 蒋贵凰. 2009.

城乡统筹视域下乡村内部动力机制的形成

[J]. 农业经济, (1): 50-5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国情复杂,仅依靠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难以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以引导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建立具有内部动力机制的新型农村,才是长远之计.这种内部动力机制的形成,需要六个方面的先后衔接,逐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开发并延长以农业为基础的特色产业链,建立以市场资源配置为基础的要素流动机制,与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Jiang G H.2009.

Chengxiang tongchou shiyuxia xiangcun neibu dongli jizhi de xingcheng

[J]. Agricultural Economy, (1): 50-5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国情复杂,仅依靠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难以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以引导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建立具有内部动力机制的新型农村,才是长远之计.这种内部动力机制的形成,需要六个方面的先后衔接,逐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开发并延长以农业为基础的特色产业链,建立以市场资源配置为基础的要素流动机制,与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21] 李国平, 吴爱芝, 孙铁山. 2012.

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及展望

[J]. 经济地理, 32(4): 6-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区域空间组织构架与模型构建、区域差异和区域分工以及区域结构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我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行了回顾、梳理、归纳,分析认为:未来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应着力完善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机理尤其是微观机理的研究以及促进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政策体系研究、全面展开对区域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等。

[Li G P, Wu A Z, Sun T S.2012.

A 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in China

[J]. Economic Geography, 32(4): 6-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区域空间组织构架与模型构建、区域差异和区域分工以及区域结构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我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行了回顾、梳理、归纳,分析认为:未来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应着力完善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机理尤其是微观机理的研究以及促进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政策体系研究、全面展开对区域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等。
[22] 李君, 李小建. 2008.

河南省区域城乡关联度评价分析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7(3): 26-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8.03.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至今为止的城乡关联研究并没有很好地讨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建立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4年的河南省各地区城乡关联性进行了评价,得出河南省的城乡关联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城乡关联程度可以分成4种类型,强关联型、较强关联型、一般关联型和较弱关联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地区的城乡关联演进机制表现不同,并表现出一定的经济空间结构形态。基于分析的结论,对不同水平的地区提出不同的城乡关联发展建议。

[Li J, Li X J.2008.

Analysis of urban-rural correlative degree in Henan Province

[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7(3): 26-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8.03.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至今为止的城乡关联研究并没有很好地讨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建立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4年的河南省各地区城乡关联性进行了评价,得出河南省的城乡关联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城乡关联程度可以分成4种类型,强关联型、较强关联型、一般关联型和较弱关联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地区的城乡关联演进机制表现不同,并表现出一定的经济空间结构形态。基于分析的结论,对不同水平的地区提出不同的城乡关联发展建议。
[23] 李泉. 2015.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型城乡形态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Li Q.2015. Chengxiang yitihua jin cheng zhong de xinxing chengxiang xingtai yanjiu[M]. Beijing, China: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24] 李莎莎. 2013.

海东地区县域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互助县为例[D]

.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Li S S.2013.

Study on spatial pattern and planning strategy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the Haidong areas: Huzhu county as an example[D].

Xi'an, China: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25] 李琬, 孙斌栋. 2014.

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知识结构与研究热点: 基于CiteSpace的图谱量化研究

[J]. 经济地理, 34(4): 7-12, 45.

URL      摘要

西方经济地理学正处于思维变革和快速成长时期,其研究框架因突出的历史随机性而备受关注。从主观判断转向客观计量,采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及其参考文献数据,借助CiteSpace工具挖掘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知识基础、发展脉络以及近期研究热点,是对西方经济地理学框架研究的一个新尝试。研究发现,近十年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主题集中,共同知识基础明确,学科尚未形成势力强劲的分支学科;1990年代左右西方经济地理学学科研究进入活跃期,参考文献引用频次剧增,优秀文献著作涌现,作者的学科背景从多元领域过渡到地理学领域;各个聚类的发展趋势表明,"空间集聚经济"、"多维转向"、"全球经济"、和"集群—网络"这四个聚类在整个西方经济地理学地位突出,而"重塑经济地理"和"金融地理"这两个聚类很有可能会在未来的研究中保持沉寂;西方经济地理学近期的研究热点指向于有着高曝光度的关键词"创新"、"知识"、"网络"、"增长"以及中观尺度的"城市"和"产业"。

[Li W, Sun B D.2014.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research hotspots of west economic geography: Visualized quantitative research based on Citespace

[J]. Economic Geography, 34(4): 7-12, 45.]

URL      摘要

西方经济地理学正处于思维变革和快速成长时期,其研究框架因突出的历史随机性而备受关注。从主观判断转向客观计量,采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及其参考文献数据,借助CiteSpace工具挖掘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知识基础、发展脉络以及近期研究热点,是对西方经济地理学框架研究的一个新尝试。研究发现,近十年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主题集中,共同知识基础明确,学科尚未形成势力强劲的分支学科;1990年代左右西方经济地理学学科研究进入活跃期,参考文献引用频次剧增,优秀文献著作涌现,作者的学科背景从多元领域过渡到地理学领域;各个聚类的发展趋势表明,"空间集聚经济"、"多维转向"、"全球经济"、和"集群—网络"这四个聚类在整个西方经济地理学地位突出,而"重塑经济地理"和"金融地理"这两个聚类很有可能会在未来的研究中保持沉寂;西方经济地理学近期的研究热点指向于有着高曝光度的关键词"创新"、"知识"、"网络"、"增长"以及中观尺度的"城市"和"产业"。
[26] 李习凡, 胡小武. 2010.

城乡一体化的“圈层结构”与“梯度发展”模式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J]. 南京社会科学,(9): 70-75, 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263.2010.09.011      URL      摘要

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与城市现代化将是推动我国顺利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而城乡一体化 发展是城乡均衡发展战略与人口城市化战略的必然结果。本文从现有的城乡一体化的模式梳理出发,概括我国城乡一体化之路的几种模式;并以江苏省为例提出城乡 一体化的"圈层结构"和"梯度发展"模式与路径;并提出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采取适度跨越的战略规划。

[Li X F, Hu X W.2010.

Urban-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n the ring shape structure and gradient patter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iangsu practice

[J].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9): 70-75, 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263.2010.09.011      URL      摘要

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与城市现代化将是推动我国顺利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而城乡一体化 发展是城乡均衡发展战略与人口城市化战略的必然结果。本文从现有的城乡一体化的模式梳理出发,概括我国城乡一体化之路的几种模式;并以江苏省为例提出城乡 一体化的"圈层结构"和"梯度发展"模式与路径;并提出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采取适度跨越的战略规划。
[27] 梁丹. 2006.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宜兴市城乡空间组织优化研究[D]

.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Liang D.2006.

Study on urban-rural spatial organization optimization of Yixing City in the rapid urbanization process[D].

Nanjing, China: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28] 刘波. 2006.

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机理与调控的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D]

.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本文引用: 1]     

[Liu B.2006.

Study on the spatial evolution mechanism and regulation on the urban-rural integrated area:A case study on Changchun[D].

Changchun, China: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本文引用: 1]     

[29] 刘承良, 段德忠, 余瑞林, . 2014.

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结构演化及复杂性研究

[J]. 地理科学, 34(4): 401-410.

Magsci      摘要

<p>复杂性是一个系统的自组织水平的度量,当系统被迫远离热平衡状态并通过自组织进入有序状态的时候,复杂性结构常常涌现。作为典型、开放和复杂的巨系统,交通网络复杂性研究受到了各研究领域的强烈关注。以1989~2010 年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空间数据库为基础,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多度量系统揭示了城乡道路网拓扑结构演化及复杂性&ldquo;涌现&rdquo;过程:城乡道路网是一典型的二维平面图,缺乏&ldquo;超平面性&rdquo;,整体呈类随机网络性质;城乡道路网是一介于随机网络和规则网络间的复杂网络,道路网整体表现出随机性和有序性的交互耦合;城乡道路网系统的复杂性演化是自组织和他组织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局部随机性干扰和规则性调控在作用强度上相互交互、此消彼涨演替的过程。</p>

[Liu C L, Duan D Z, Yu R L, et al.2014.

Topological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complexity of urban-rural road network in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4(4): 401-410.]

Magsci      摘要

<p>复杂性是一个系统的自组织水平的度量,当系统被迫远离热平衡状态并通过自组织进入有序状态的时候,复杂性结构常常涌现。作为典型、开放和复杂的巨系统,交通网络复杂性研究受到了各研究领域的强烈关注。以1989~2010 年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空间数据库为基础,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多度量系统揭示了城乡道路网拓扑结构演化及复杂性&ldquo;涌现&rdquo;过程:城乡道路网是一典型的二维平面图,缺乏&ldquo;超平面性&rdquo;,整体呈类随机网络性质;城乡道路网是一介于随机网络和规则网络间的复杂网络,道路网整体表现出随机性和有序性的交互耦合;城乡道路网系统的复杂性演化是自组织和他组织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局部随机性干扰和规则性调控在作用强度上相互交互、此消彼涨演替的过程。</p>
[30] 刘彦随, 王介勇. 2016.

转型发展期“多规合一”理论认知与技术方法

[J]. 地理科学进展, 35(5): 529-53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5.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已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创新驱动发展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加剧,资源短缺性及其配置低效性日益凸显,“多规合一”受到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推进“多规合一”,创新区域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成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多规不一”现实问题,总结了“多规”矛盾的本质特征,探讨了“多规合一”的战略定位,构建了“三主三分”的“多规合一”基本理论框架,提出了“三步走”多规逐步调适的技术途径及其长效机制.“多规合一”的核心在于从区域空间优化的战略高度统筹协调各项规划,科学引导城乡土地优化配置,实现“多规”在空间上的同一性、在功能上的融合性、在发展过程中的协同性.“多规合一”的重点是推进形成一个总分有序、层级清晰、职能精准的区域规划体系.

[Liu Y S, Wang J Y.2016.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echnical methods of "multiple planning integration" in the rural to urban transition period in China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5(5): 529-53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5.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已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创新驱动发展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加剧,资源短缺性及其配置低效性日益凸显,“多规合一”受到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推进“多规合一”,创新区域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成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多规不一”现实问题,总结了“多规”矛盾的本质特征,探讨了“多规合一”的战略定位,构建了“三主三分”的“多规合一”基本理论框架,提出了“三步走”多规逐步调适的技术途径及其长效机制.“多规合一”的核心在于从区域空间优化的战略高度统筹协调各项规划,科学引导城乡土地优化配置,实现“多规”在空间上的同一性、在功能上的融合性、在发展过程中的协同性.“多规合一”的重点是推进形成一个总分有序、层级清晰、职能精准的区域规划体系.
[31] 刘玉. 2013.

信息时代城乡互动与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研究

[J]. 现代城市研究, 18(1): 33-3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框架,也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城市空间结构不断演进。随着全球性的信息和技术革命,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社会正步入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文明时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信息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血液”和“润滑剂”。为了应对信息化的冲击,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信息时代的城市发展模式。新的时空观念和信息化城市形态出现,扩展与延伸了信息时代的城市发展理论。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产业发展、功能组织、空间形态和社会活动等变化,将推进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调整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也是缓解城市问题的重要动向,信息技术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供了新的机遇。研究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和特征,是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模式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前提基础。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将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分为城墙束缚时、城墙消失后和改革开放后三个阶段进行历史再现,据此分析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然后对信息时代的广州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动向进行分析,广州城市规划在思路理念、职能定位、空间结构、产业发展和用地布局等方面的变化。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城市规划成为主导因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凸显。最后,结合前文分析,重点论述了信息时代的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和趋势。 在信息时代,信息流强化了广州城区、组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空间结构网络化,城市之间形成复杂的依赖与竞争关系。产业布局转移,带动城市空间形态扩散及中心区功能升级。在电子商务影响下的企业经营空间虚拟化,而办公空间可以更加自由灵活。网络购物兴起对传统商业产生部分替代效应,促使广州一些传统商业的倒闭或转型。新型的多功能商业业态得到发展机会,城市商业形态多元化转变。信息流对居民的交通出行产生部分替代效应,同时使物流交通增加,推动了物流园区的建设。城市用地更加混合与兼容化,网络产生的各种虚拟空间与物质空间叠加,城市功能空间将更加复合。

[Liu Y.2013.

Interreaction of city and country and evolution of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in information age

[J]. Modern Urban Research, 18(1): 33-3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框架,也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城市空间结构不断演进。随着全球性的信息和技术革命,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社会正步入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文明时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信息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血液”和“润滑剂”。为了应对信息化的冲击,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信息时代的城市发展模式。新的时空观念和信息化城市形态出现,扩展与延伸了信息时代的城市发展理论。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产业发展、功能组织、空间形态和社会活动等变化,将推进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调整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也是缓解城市问题的重要动向,信息技术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供了新的机遇。研究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和特征,是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模式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前提基础。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将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分为城墙束缚时、城墙消失后和改革开放后三个阶段进行历史再现,据此分析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然后对信息时代的广州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动向进行分析,广州城市规划在思路理念、职能定位、空间结构、产业发展和用地布局等方面的变化。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城市规划成为主导因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凸显。最后,结合前文分析,重点论述了信息时代的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和趋势。 在信息时代,信息流强化了广州城区、组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空间结构网络化,城市之间形成复杂的依赖与竞争关系。产业布局转移,带动城市空间形态扩散及中心区功能升级。在电子商务影响下的企业经营空间虚拟化,而办公空间可以更加自由灵活。网络购物兴起对传统商业产生部分替代效应,促使广州一些传统商业的倒闭或转型。新型的多功能商业业态得到发展机会,城市商业形态多元化转变。信息流对居民的交通出行产生部分替代效应,同时使物流交通增加,推动了物流园区的建设。城市用地更加混合与兼容化,网络产生的各种虚拟空间与物质空间叠加,城市功能空间将更加复合。
[32] 龙花楼. 2013.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J]. 地理学报, 68(8): 1019-102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目前,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仍缺乏重要抓手和空间支撑平台,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亟需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构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搭建新平台。本文在界定了乡村空间重构,即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乡村内生发展需求和外源驱动力综合作用下导致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结构重新塑造,乡村地域上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优化调整乃至根本性变革的过程,及其产业发展集聚、农民居住集中和资源利用集约3 个方面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影响;探讨了乡村空间重构的土地整治类型及助推机制;结合农用地整治、"空心村"整治和工矿用地整治提出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重构的模式与途径,以及依托土地整治的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乡村空间重构战略。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根基的乡村空间其重要性和基础平台作用应受到足够重视,乡村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的优化重构,有赖于区域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政策机制与模式的创新。

[Long H L.2013.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ur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8(8): 1019-102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目前,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仍缺乏重要抓手和空间支撑平台,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亟需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构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搭建新平台。本文在界定了乡村空间重构,即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乡村内生发展需求和外源驱动力综合作用下导致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结构重新塑造,乡村地域上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优化调整乃至根本性变革的过程,及其产业发展集聚、农民居住集中和资源利用集约3 个方面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影响;探讨了乡村空间重构的土地整治类型及助推机制;结合农用地整治、"空心村"整治和工矿用地整治提出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重构的模式与途径,以及依托土地整治的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乡村空间重构战略。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根基的乡村空间其重要性和基础平台作用应受到足够重视,乡村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的优化重构,有赖于区域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政策机制与模式的创新。
[33] 罗昆燕, 周国富. 2011.

喀斯特地区城乡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耦合机制及对策: 以贵州省黔西南州为例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19(4): 925-931.

Magsci      摘要

贵州是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最广、喀斯特强烈发育的省区之一, 喀斯特面积达120 000 km<sup>2</sup>, 近1/3 的喀斯特区已经石漠化, 有585.38 万农村人口处于贫困范围, 使贵州生态经济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笔者以生态经济理论及系统耦合理论为基础, 收集贵州省黔西南州1994~2009 年的实际数据, 拟定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城乡相互作用耦合模型, 对喀斯特地区城乡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及耦合机制进行探讨, 以揭示复合系统的物质基础及动力机制。结果表明: 黔西南州城乡生态经济综合序参量呈不断增大的趋势,且主要得益于城镇生态经济序参量的快速增长。在复合系统中城镇和乡村的地位发生了重要转变, 城镇经济显现出巨大的发展势头。人的能动作用逐渐增强。环境要素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 特别是乡村环境要素的改变比较明显。经计算复合系统的耦合度介于0.39~0.49 之间, 耦合协调度介于0.18~0.42 之间, 耦合水平不高,但各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逐渐增强; 乡村生态经济子系统的耦合度介于0.48~0.50 之间, 耦合协调度介于0.18~0.29 之间, 显示乡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城镇生态经济子系统的耦合度介于0.15~0.50 之间,耦合协调度介于0.05~0.33 之间, 耦合水平不高, 显示城镇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给环境带来难以消化的负面影响。针对系统耦合现状及问题, 提出今后应以乡村生态经济为基础, 推进城镇生态经济的建设, 实现复合系统的良性健康发展。

[Luo K Y, Zhou G F.2011.

Coupling mechanism and countermeasure of compound rural-urban eco-economic system in karst areas: A cast study of Qianxinan reg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19(4): 925-931.]

Magsci      摘要

贵州是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最广、喀斯特强烈发育的省区之一, 喀斯特面积达120 000 km<sup>2</sup>, 近1/3 的喀斯特区已经石漠化, 有585.38 万农村人口处于贫困范围, 使贵州生态经济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笔者以生态经济理论及系统耦合理论为基础, 收集贵州省黔西南州1994~2009 年的实际数据, 拟定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城乡相互作用耦合模型, 对喀斯特地区城乡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及耦合机制进行探讨, 以揭示复合系统的物质基础及动力机制。结果表明: 黔西南州城乡生态经济综合序参量呈不断增大的趋势,且主要得益于城镇生态经济序参量的快速增长。在复合系统中城镇和乡村的地位发生了重要转变, 城镇经济显现出巨大的发展势头。人的能动作用逐渐增强。环境要素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 特别是乡村环境要素的改变比较明显。经计算复合系统的耦合度介于0.39~0.49 之间, 耦合协调度介于0.18~0.42 之间, 耦合水平不高,但各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逐渐增强; 乡村生态经济子系统的耦合度介于0.48~0.50 之间, 耦合协调度介于0.18~0.29 之间, 显示乡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城镇生态经济子系统的耦合度介于0.15~0.50 之间,耦合协调度介于0.05~0.33 之间, 耦合水平不高, 显示城镇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给环境带来难以消化的负面影响。针对系统耦合现状及问题, 提出今后应以乡村生态经济为基础, 推进城镇生态经济的建设, 实现复合系统的良性健康发展。
[34] 罗震东, 朱查松. 2008.

解读多中心: 形态、功能与治理

[J]. 国际城市规划, 23(1): 85-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9493.2008.01.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多中心是一个涉及地理、经济社会、政治或行政等多个方面的动态的概念。为了更好地在城市区域规划中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首先从空间形态、功能和治理三个层面阐释多中心的多重内涵,进而通过对多中心的尺度依赖与过程依赖的阐释,说明多中心概念的动态特征。最后,审视中国城市区域多中心的发展,指出其发展的特征与可能的演化趋势。

[Luo Z D, Zhu C S.2008.

Understanding polycentricity by configuration, function and governance

[J].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23(1): 85-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9493.2008.01.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多中心是一个涉及地理、经济社会、政治或行政等多个方面的动态的概念。为了更好地在城市区域规划中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首先从空间形态、功能和治理三个层面阐释多中心的多重内涵,进而通过对多中心的尺度依赖与过程依赖的阐释,说明多中心概念的动态特征。最后,审视中国城市区域多中心的发展,指出其发展的特征与可能的演化趋势。
[35] 雒海潮, 刘荣增. 2013.

城乡空间统筹规划理论与实践探索

[J]. 区域经济评论, (3): 119-1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自国家提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来,学界对城乡空间统筹规划的研究从不同视角不断深入。对城乡空间统筹规划的理论研究从内涵、地位、理论基础、法规、编制、管理以及类型等方面进行梳理,对城乡空间统筹规划的实践选取全域规划和乡村规划两个视角进行介绍,理清现有研究的观点与结论、总结实践的经验,对推进城乡空间统筹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Luo H C, Liu R Z.2013.

Chengxiang kongjian tongchou guihua lilun yu shijian tansuo

[J]. Regional Economic Review, (3): 119-1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自国家提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来,学界对城乡空间统筹规划的研究从不同视角不断深入。对城乡空间统筹规划的理论研究从内涵、地位、理论基础、法规、编制、管理以及类型等方面进行梳理,对城乡空间统筹规划的实践选取全域规划和乡村规划两个视角进行介绍,理清现有研究的观点与结论、总结实践的经验,对推进城乡空间统筹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36] 马恩朴, 李同昇, 卫倩茹. 2016.

中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机制探索: 以西安市南郊大学城康杜村为例

[J]. 地理科学进展, 35(7): 816-82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7.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半城市化地区因其在社会、经济、景观等方面的过渡性、多样性和动态性,从而得到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生态学及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学者的关注.本文重点研究城市化近域推进过程中半城市化地区城乡聚落的消长规律,探讨保留村落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在综述半城市化地区和乡村聚落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西安市南郊大学城康杜村为例,综合运用遥感影像解译、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其近15年来的聚落空间格局及其演化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康杜村在2001-2015年间共经历了4次建房高峰和2次显著的就业变迁,绝大多数原住民的房屋租赁始于2006年;原住民的就业变迁时间与主要的城市化时间节点高度一致;就业变迁与建房高峰之间呈现出“刺激—反馈”的系统演化特征.城市化近域推进的外部驱动和村庄原居民的自我调适是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动力.

[Ma E P, Li T S, Wei Q R.2016.

Mechanism of change in spatial patter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peri-urban areas of China: A case study of Kangdu Village in the college town of south Xi’an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5(7): 816-82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7.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半城市化地区因其在社会、经济、景观等方面的过渡性、多样性和动态性,从而得到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生态学及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学者的关注.本文重点研究城市化近域推进过程中半城市化地区城乡聚落的消长规律,探讨保留村落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在综述半城市化地区和乡村聚落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西安市南郊大学城康杜村为例,综合运用遥感影像解译、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其近15年来的聚落空间格局及其演化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康杜村在2001-2015年间共经历了4次建房高峰和2次显著的就业变迁,绝大多数原住民的房屋租赁始于2006年;原住民的就业变迁时间与主要的城市化时间节点高度一致;就业变迁与建房高峰之间呈现出“刺激—反馈”的系统演化特征.城市化近域推进的外部驱动和村庄原居民的自我调适是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动力.
[37] 马远军, 张小林, 李凤全, . 2006.

我国城乡关系研究动向及其地理视角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2(3): 79-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504.2006.03.0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总结我国城乡关系研究的理论进展,从城乡自然生态关系、经济关系、社会文化关系等角度分析城 乡关系内涵的演变;对城乡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方式、通道、区域影响进行分析,阐述制度建设对城乡关系发展的重要性。评述地理学在城乡关系研究中的进展与 不足,指出今后城乡关系研究的方向。

[Ma Y J, Zhang X L, Li F Q, et al.2006.

Progress of spatial research on urban-rural relation in China and it’s discussion in geography view

[J].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2(3): 79-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504.2006.03.0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总结我国城乡关系研究的理论进展,从城乡自然生态关系、经济关系、社会文化关系等角度分析城 乡关系内涵的演变;对城乡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方式、通道、区域影响进行分析,阐述制度建设对城乡关系发展的重要性。评述地理学在城乡关系研究中的进展与 不足,指出今后城乡关系研究的方向。
[38] 欧阳慧. 2015.

不同尺度区域空间组织研究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5(S1): 538-541.

URL      摘要

加强空间尺度分析对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同尺度的区域空间要解决不同的核心问题,影响其空间组织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这些主导影响因素通过空间节点的优化、空间通道的重组和要素"流"的管理等三种机制来影响不同尺度的区域空间组织。由于不同尺度区域的空间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和具体内容是不同,所以在考虑不同尺度的区域空间组织时,相应的时间跨度、规划结构和土地功能类型划分也有不同的要求。

[Ouyang H.2015.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different scale regions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5(S1): 538-541.]

URL      摘要

加强空间尺度分析对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同尺度的区域空间要解决不同的核心问题,影响其空间组织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这些主导影响因素通过空间节点的优化、空间通道的重组和要素"流"的管理等三种机制来影响不同尺度的区域空间组织。由于不同尺度区域的空间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和具体内容是不同,所以在考虑不同尺度的区域空间组织时,相应的时间跨度、规划结构和土地功能类型划分也有不同的要求。
[39] 彭建, 马晶, 袁媛. 2014.

城市边缘带识别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地理科学进展, 33(8): 1068-1077.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08.00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边缘带作为城市与乡村相交接的特殊地带,是城市化进程中最为敏感的区域;城市边缘带的定量识别是研究边缘带社会结构、景观格局和发展梯度的基础工作,也是城市化生态环境效应定量分析的前提条件。但边缘带识别的理论与方法未受到足够重视,缺乏系统梳理。本文在对比分析城市边缘带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城市边缘带识别的实质与内涵;提出了基于指示要素—空间单元—判别模型的城市边缘带识别概念框架,并从上述三方面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城市边缘带识别研究进展;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城乡作用机理探析、多要素综合识别、非参数化模型融合、多尺度转换以及长时间序列动态监测等将是下一步重点研究方向。

[Peng J, Ma J, Yuan Y.2014.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urban fringe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3(8): 1068-1077.]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08.00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边缘带作为城市与乡村相交接的特殊地带,是城市化进程中最为敏感的区域;城市边缘带的定量识别是研究边缘带社会结构、景观格局和发展梯度的基础工作,也是城市化生态环境效应定量分析的前提条件。但边缘带识别的理论与方法未受到足够重视,缺乏系统梳理。本文在对比分析城市边缘带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城市边缘带识别的实质与内涵;提出了基于指示要素—空间单元—判别模型的城市边缘带识别概念框架,并从上述三方面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城市边缘带识别研究进展;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城乡作用机理探析、多要素综合识别、非参数化模型融合、多尺度转换以及长时间序列动态监测等将是下一步重点研究方向。
[40] 彭芃. 2010.

苏州城乡空间网络结构发展研究[D]

. 苏州: 苏州科技学院.

[本文引用: 1]     

[Peng P.2010.

The research of development of Suzhou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network structure[D].

Suzhou, China: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本文引用: 1]     

[41] 彭文强. 2013.

盘锦市城乡空间结构重构研究[D]

. 兰州: 兰州大学.

[Peng W Q.2013.

Study on reconstructing urban-rural spatial structure of Panjin City[D].

Lanzhou, China: Lanzhou University.]

[42] 彭永涛, 杜建国, 罗建强. 2016.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城乡配送网络优化研究

[J]. 软科学, 30(5): 136-139.

https://doi.org/10.13956/j.ss.1001-8409.2016.05.29      URL      摘要

构建了城乡物流一体化的配送网络,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特点,考虑配送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建立了以配送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运营成本及建设成本等为最小和以配送时间为最短的多目标网络优化模型,采用GAMS软件对所建模型求解,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配送中心的选址及网络配送的线路与实际配送特点相符,能为城镇一体化的配送网络设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Peng Y T, Du J G, Luo J Q.2016.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on urban-town integration

[J]. Soft Science, 30(5): 136-139.]

https://doi.org/10.13956/j.ss.1001-8409.2016.05.29      URL      摘要

构建了城乡物流一体化的配送网络,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特点,考虑配送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建立了以配送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运营成本及建设成本等为最小和以配送时间为最短的多目标网络优化模型,采用GAMS软件对所建模型求解,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配送中心的选址及网络配送的线路与实际配送特点相符,能为城镇一体化的配送网络设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43] 石忆邵. 2015.

都农融合城市: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向

[J]. 广东社会科学, (6): 5-11.

URL      摘要

都农融合城市是集产业的融合 性、产城的融合性、产村的融合性于一体的新型城市形态,是生态文明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向。讨论了建设都农融合城市的现实意义,指出都农综合体是都 农融合城市的主要空间组织模式:分析了应当注意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旨在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Shi Y S.2015.

Du nong ronghe chengshi: Chengxiang yitihua fazhan de xin quxiang

[J].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6): 5-11.]

URL      摘要

都农融合城市是集产业的融合 性、产城的融合性、产村的融合性于一体的新型城市形态,是生态文明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向。讨论了建设都农融合城市的现实意义,指出都农综合体是都 农融合城市的主要空间组织模式:分析了应当注意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旨在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44] 石忆邵, 杭太元. 2013.

我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的近期进展与展望

[J]. 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4(6): 50-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3060.2013.06.007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文章运用文献研究、规范分析等方法,对近十年我国城乡一体化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概括和评述,指出存在着研究视角偏差、研究范畴局限、顶层设计缺乏等主要不足,提出了应当重视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的顶层设计与创新实验评估研究、加强以城乡空间关系调整为核心的新型城镇体系规划研究、进一步深化城乡一体化的运行机理与影响效应研究等建议.

[Shi Y S, Hang T Y.2013.

Recent progress in and prospect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research in China

[J]. Tongji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 Section, 24(6): 50-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3060.2013.06.007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文章运用文献研究、规范分析等方法,对近十年我国城乡一体化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概括和评述,指出存在着研究视角偏差、研究范畴局限、顶层设计缺乏等主要不足,提出了应当重视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的顶层设计与创新实验评估研究、加强以城乡空间关系调整为核心的新型城镇体系规划研究、进一步深化城乡一体化的运行机理与影响效应研究等建议.
[45] 田广增, 李学鑫. 2012.

西方区域多中心测度与效应研究进展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31(3): 48-52, 8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系统梳理西方多中心概念、测度与效应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发现多中心效应的不确定性与其定义的模糊性以及测度方法和指标的选择有关;某一尺度的多中心政策在其他尺度上会产生不同影响;历史特殊性和地方情景是影响多中心政策实施的关键因素。认为并不存在可适用于所有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和政策措施,今后的研究应仔细区分形态多中心与功能多中心,正确选择测度方法与指标。

[Tian G Z, Li X X.2012.

A review of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polycentricity and its effectiveness

[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1(3): 48-52, 8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系统梳理西方多中心概念、测度与效应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发现多中心效应的不确定性与其定义的模糊性以及测度方法和指标的选择有关;某一尺度的多中心政策在其他尺度上会产生不同影响;历史特殊性和地方情景是影响多中心政策实施的关键因素。认为并不存在可适用于所有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和政策措施,今后的研究应仔细区分形态多中心与功能多中心,正确选择测度方法与指标。
[46] 汪光焘. 2012.

城乡统筹规划从认识中国国情开始: 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J]. 城市规划, 36(1): 9-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乡统筹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城乡规划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引领城乡统筹是城乡统筹规划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对其能否进行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直接决定了城乡统筹工作的成效。本文认为,科学开展城乡统筹规划首先应当从中国国情认识其内涵,需要正确理解城乡统筹的战略意义,需要全面掌握城乡统筹的工作特点,需要切实明确城乡统筹规划的历史责任。

[Wang G T.2012.

Urban-rural integration planning should begin with understanding Chinese situation: A discussion about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J]. City Planning Review, 36(1): 9-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乡统筹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城乡规划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引领城乡统筹是城乡统筹规划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对其能否进行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直接决定了城乡统筹工作的成效。本文认为,科学开展城乡统筹规划首先应当从中国国情认识其内涵,需要正确理解城乡统筹的战略意义,需要全面掌握城乡统筹的工作特点,需要切实明确城乡统筹规划的历史责任。
[47] 王开泳, 陈田, 王丽艳, . 2008.

半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以成都市双流县为例

[J]. 地理科学, 28(2): 173-17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大。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城乡互动发展的态势日益明显。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半城市化地区,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城市化的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以成都市双流县为例,在充分认识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双流县目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征,作为制定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模式的依据和基础。在充分把握双流县与成都市的互补关系与一体化趋向的基础上,贯彻功能区的思想,制定了推进双流县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对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Wang K Y, Chen T, Wang L Y, et al.2008.

Harmonious development model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in quasi-urbanization area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8(2): 173-17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大。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城乡互动发展的态势日益明显。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半城市化地区,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城市化的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以成都市双流县为例,在充分认识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双流县目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征,作为制定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模式的依据和基础。在充分把握双流县与成都市的互补关系与一体化趋向的基础上,贯彻功能区的思想,制定了推进双流县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对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48] 王开泳, 李曼, 张弘玓. 2013.

新时期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研究

[J]. 城市发展研究, 20(5): 51-55.

[本文引用: 1]     

[Wang K Y, Li M, Zhang H D.2013.

Study on the inter 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managemant in China in new period

[J].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5): 51-55.]

[本文引用: 1]     

[49] 王翔, 魏晓莉, 2013.

网络结构效应、城市群组织形态与城乡一体化研究

[J]. 税务与经济, (2): 5-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绩效,与其所依托的空间组织形态密切相关。应将城乡一体化的视野扩展到跨行政区的城市群之中,以更高级的空间组织形态来加强城乡联系,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城市群的发展会产生城乡一体化的网络结构效应,行政壁垒是城市群协作的最大障碍,应构建以利益均衡为中心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实现其内部关系的有效整合。

[Wang X, Wei X L.2013.

Research on network structure effect,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China’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J]. Taxation and Economy, (2): 5-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绩效,与其所依托的空间组织形态密切相关。应将城乡一体化的视野扩展到跨行政区的城市群之中,以更高级的空间组织形态来加强城乡联系,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城市群的发展会产生城乡一体化的网络结构效应,行政壁垒是城市群协作的最大障碍,应构建以利益均衡为中心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实现其内部关系的有效整合。
[50] 王艳飞, 刘彦随, 严镔, . 2016.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地理科学, 36(1): 20-28.

https://doi.org/10.1329/j.cnki.sgs.2016.01.003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基于GIS技术和ESDA方法揭示中国地级市城乡发展协调空间特征,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城乡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9312;城乡发展协调体系由要素、结构、功能、政策等层级构成,具有层级内协调与层级间互馈特征。&#9313;城乡投资、产业、收入、消费等分项指标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投资协调指数、产业协调指数、收入协调指数、消费协调指数区域间差距依次减小。&#9314;城乡协调发展综合指数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东中西分异,高值区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少数中心城市地区。&#9315;经济增长、城镇化、对农投资、消费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城乡协调发展,教育投资、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仍需进一步加强。

[Wang Y F, Liu Y S, Yan B, et al.2016.

Spatial patter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rban-rur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China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6(1): 20-28.]

https://doi.org/10.1329/j.cnki.sgs.2016.01.003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基于GIS技术和ESDA方法揭示中国地级市城乡发展协调空间特征,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城乡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9312;城乡发展协调体系由要素、结构、功能、政策等层级构成,具有层级内协调与层级间互馈特征。&#9313;城乡投资、产业、收入、消费等分项指标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投资协调指数、产业协调指数、收入协调指数、消费协调指数区域间差距依次减小。&#9314;城乡协调发展综合指数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东中西分异,高值区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少数中心城市地区。&#9315;经济增长、城镇化、对农投资、消费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城乡协调发展,教育投资、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仍需进一步加强。
[51] 王勇, 李广斌. 2012.

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J]. 城市问题, (12): 79-8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城乡规划管理的集权与分权、管理组织建设、编制管理、制度建设、城乡规划监督和听证机制建设,以及公众参与规划及其制度建设等六个方面,对国内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重点。

[Wang Y, Li G B.2012.

Woguo chengxiang guihua guanli tizhi gaige yanjiu de jinzhan yu zhanwang

[J]. Urban Problems, (12): 79-8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城乡规划管理的集权与分权、管理组织建设、编制管理、制度建设、城乡规划监督和听证机制建设,以及公众参与规划及其制度建设等六个方面,对国内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重点。
[52] 王元亮. 2014.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共生路径与区域实践

[J]. 区域经济评论, (4): 131-134.

URL      摘要

推进城乡一体化须转变二元对立 的思维,树立共生的理念。共生作为自然界生物互利和共同进化的规律,在城乡一体化上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为厘清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追求积极共存的理想形态和 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良性结合方式,构建了以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为切入点的城-镇-村三元互动、城乡产业链价值耦合、城乡生态与环境有机生长的 路径。这是统筹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来建设城乡以及实现城乡一体化从成本外化的传统模式向成本内生的共生模式转型的有益探索。

[Wang Y L.2014.

Symbiosis path and regional practice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J]. Regional Economic Review, (4): 131-134.]

URL      摘要

推进城乡一体化须转变二元对立 的思维,树立共生的理念。共生作为自然界生物互利和共同进化的规律,在城乡一体化上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为厘清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追求积极共存的理想形态和 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良性结合方式,构建了以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为切入点的城-镇-村三元互动、城乡产业链价值耦合、城乡生态与环境有机生长的 路径。这是统筹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来建设城乡以及实现城乡一体化从成本外化的传统模式向成本内生的共生模式转型的有益探索。
[53] 吴康, 方创琳, 赵渺希. 2015.

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及其复杂性结构特征

[J]. 地理研究, 34(4): 711-72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40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全球化、信息化与快速城市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城市体系,多区位企业组织所形成的城市网络正处于日益复杂的空间嬗变过程。基于2010年企业名录的总部&mdash;分支机构型关联数据,研究构建了330&times;330的地级以上城市网络连接关系,并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工具来探索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特征。研究发现:① 中国的城市网络联系呈现以&ldquo;北京&mdash;上海&mdash;广深&mdash;成都&rdquo;为核心的菱形空间结构,不同等级的网络流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是一个择优性和地理邻近性复杂作用的过程;② 中国城市网络正处于一个简单随机向复杂有序结构的转化期,整体大尺度的网络结构还有待形成;③ 中国城市网络整体表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网络效应;④ 中国城市的二值点度网络为明显的异配性连接特征,而加权强度网络连接则一定程度上表现出&ldquo;富人圈&rdquo;的现象;⑤ 中国城市网络的层级性并不明显,城市网络的点度和强度的关系呈非线性增加特征。</p>

[Wu K, Fang C L, Zhao M X.2015.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e complexity of Chinese intercity networks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4(4): 711-72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40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全球化、信息化与快速城市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城市体系,多区位企业组织所形成的城市网络正处于日益复杂的空间嬗变过程。基于2010年企业名录的总部&mdash;分支机构型关联数据,研究构建了330&times;330的地级以上城市网络连接关系,并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工具来探索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特征。研究发现:① 中国的城市网络联系呈现以&ldquo;北京&mdash;上海&mdash;广深&mdash;成都&rdquo;为核心的菱形空间结构,不同等级的网络流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是一个择优性和地理邻近性复杂作用的过程;② 中国城市网络正处于一个简单随机向复杂有序结构的转化期,整体大尺度的网络结构还有待形成;③ 中国城市网络整体表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网络效应;④ 中国城市的二值点度网络为明显的异配性连接特征,而加权强度网络连接则一定程度上表现出&ldquo;富人圈&rdquo;的现象;⑤ 中国城市网络的层级性并不明显,城市网络的点度和强度的关系呈非线性增加特征。</p>
[54] 吴丽娟, 刘玉亭, 程慧. 2012.

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关键内容研究述评

[J]. 经济地理, 32(4): 113-1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首的"五个统筹"的战略思路,标志着我国进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阶段。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纷纷开展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实践。但目前,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深层动力机制仍不明确,一定程度上使得规划实践具有盲目性,具体表现为统筹内容的重点不明,统筹实践依旧延续过去城市发展优先的模式,统筹规划被当作"霸占"农村土地的"合法"手段,严重偏离城乡统筹发展的初衷。为此,学界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旨在从不同视角综述统筹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现状,并从基本内容和关键内容两个层次讨论统筹发展的内容,为地方政府编制城乡统筹规划,确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Wu L J, Liu Y T, Cheng H.2012.

Review on the dynamic mechanism and key elements of urban-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n China

[J]. Economic Geography, 32(4): 113-1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首的"五个统筹"的战略思路,标志着我国进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阶段。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纷纷开展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实践。但目前,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深层动力机制仍不明确,一定程度上使得规划实践具有盲目性,具体表现为统筹内容的重点不明,统筹实践依旧延续过去城市发展优先的模式,统筹规划被当作"霸占"农村土地的"合法"手段,严重偏离城乡统筹发展的初衷。为此,学界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旨在从不同视角综述统筹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现状,并从基本内容和关键内容两个层次讨论统筹发展的内容,为地方政府编制城乡统筹规划,确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55] 吴良镛. 2013. 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三期报告[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Wu L Y.2013. The third report on the rural and urban spatial development planning study for the capital region[M]. Beijing, China: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本文引用: 1]     

[56] 肖锦成, 欧维新. 2013.

城乡统筹下的城市与乡村空间重构研究: 以宿迁市为例

[J]. 中国土地科学, 27(2): 54-6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城市与乡村空间重构的一致性、差异性和互补性,并从空间形态角度探寻科学空间重构的方法。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结合GIS的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单指标评价法。研究结果:基于城市与乡村空间重构的思路与方法,划定了宿迁市古楚街道办和三棵树乡的适宜建设区和基期建设用地调整区,并进行了两乡镇的空间重构模拟与评价。空间重构后,研究区总体布局紧凑度提高4.02%,总体放射状指数降低5.87%,总体农地景观破碎度下降46.39%。研究结论:该研究的空间重构思路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若能在空间形态合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区域空间重构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将进一步提高城市或乡村空间重构的科学性。

[Xiao J C, Ou W X.2013.

Study on the spatial restructure in the coordin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Suqian City

[J]. China Land Sciences, 27(2): 54-6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城市与乡村空间重构的一致性、差异性和互补性,并从空间形态角度探寻科学空间重构的方法。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结合GIS的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单指标评价法。研究结果:基于城市与乡村空间重构的思路与方法,划定了宿迁市古楚街道办和三棵树乡的适宜建设区和基期建设用地调整区,并进行了两乡镇的空间重构模拟与评价。空间重构后,研究区总体布局紧凑度提高4.02%,总体放射状指数降低5.87%,总体农地景观破碎度下降46.39%。研究结论:该研究的空间重构思路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若能在空间形态合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区域空间重构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将进一步提高城市或乡村空间重构的科学性。
[57] 谢晖, 胡畔, 王兴平. 2010.

大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估: 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J]. 城市发展研究, 17(1): 66-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0.01.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大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作为我国城乡统筹的重要类型,具有市域统筹和区县统筹的双重内涵。本文引入"城乡融合度"概念,从大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的特定内涵出发,构建了大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估模型。本评估模型由市域统筹和区(县)统筹两个层级,空间融合度、经济融合度、社会融合度、设施融合度四大系统构成,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江宁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与南京主城关系密切,其城乡融合度呈现圈层分布,距离主城越近,城乡融合度越高。

[Xie H, Hu P, Wang X P.2010.

Evaluation of urban-rur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metropolis fringe area: A case study of Jiangning, Nanjing City

[J]. Urban Studies, 17(1): 66-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0.01.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大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作为我国城乡统筹的重要类型,具有市域统筹和区县统筹的双重内涵。本文引入"城乡融合度"概念,从大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的特定内涵出发,构建了大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估模型。本评估模型由市域统筹和区(县)统筹两个层级,空间融合度、经济融合度、社会融合度、设施融合度四大系统构成,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江宁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与南京主城关系密切,其城乡融合度呈现圈层分布,距离主城越近,城乡融合度越高。
[58] 徐海贤. 2010.

发展模式变迁下的城乡空间组织研究: 以苏南地区为例

[C]//规划创新: 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重庆: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重庆市人民政府: 10.

[Xu H X.2010.

Fazhan moshi bianqian xia de chengxiang kongjian zuzhi yanjiu: Yi Sunan diqu weili

[C]//Guihua chuangxin: 2010 Zhongguo chengshi guihua nianhui lunwenji. Chongqing, China: China Urban Planning Association, Chongqing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10.]

[59] 徐佳, 张旺锋, 冯宗周, . 2008.

论西部地区新型城乡关系: 构建城乡网络式空间结构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2(12): 24-2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运用国内外城乡关系和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对西部城乡空间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城乡关联的角度探讨了西部城乡网络式空间结构的构建,包括构建原因的分析、网络系统的完善及主要要素的规划,以达到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效果,构筑可持续发展的西部新型城乡关系.

[Xu J, Zhang W F, Feng Z Z, et al.2008.

Analysis on new relation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China’s western regions: Formulating a networking spatial structure

[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2(12): 24-2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运用国内外城乡关系和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对西部城乡空间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城乡关联的角度探讨了西部城乡网络式空间结构的构建,包括构建原因的分析、网络系统的完善及主要要素的规划,以达到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效果,构筑可持续发展的西部新型城乡关系.
[60] 许洁, 秦海田. 2010.

“城市村庄”: 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模式

[J]. 重庆建筑, 9(10): 10-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9107.2010.10.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运用“协调发展”与“良性循环”核心思想,在建构城乡空间系统,探寻城乡空间协同发展规则的基础上,提出将生态产业作为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的产业基础,相应建立“城市村庄”这一新型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模式,并在成都市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的实践中加以验证,对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Xu J, Qin H T.2010.

City village: An ideal model for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metropolis urbanization

[J]. Chongqing Architecture, 9(10): 10-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9107.2010.10.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运用“协调发展”与“良性循环”核心思想,在建构城乡空间系统,探寻城乡空间协同发展规则的基础上,提出将生态产业作为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的产业基础,相应建立“城市村庄”这一新型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模式,并在成都市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的实践中加以验证,对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61] 薛晴, 霍有光. 2010.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及其嬗变轨迹考察

[J]. 经济地理, 30(11): 1779-1784, 18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运用历史分析法,以时间为经,以理论为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及其嬗变轨迹进行了系统考察。结果表明:有关城乡联系的早期论述是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由二元结构理论衍生的城乡偏向发展观却使城乡联系理论难以为继,可它又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回归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使之更加深入发展,从而促成了今天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热烈探讨。最后,基于当前中国城乡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指出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对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启示意义。

[Xue Q, Huo Y G.2010.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path survey of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J]. Economic Geography, 30(11): 1779-1784, 18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运用历史分析法,以时间为经,以理论为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及其嬗变轨迹进行了系统考察。结果表明:有关城乡联系的早期论述是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由二元结构理论衍生的城乡偏向发展观却使城乡联系理论难以为继,可它又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回归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使之更加深入发展,从而促成了今天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热烈探讨。最后,基于当前中国城乡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指出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对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启示意义。
[62] 严金明, 王晨. 2011.

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模式评析与政策选择: 以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

[J]. 中国软科学, (7): 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9753.2011.07.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 首先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背景与动因,接着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七种模式,即城乡用地“一 张图”模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土地综合整理模式、宅基地承包地双放弃一退出模式、生态搬迁模式和耕地保护基金创设 模式,然后从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地、节约集约用地、健康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可持续发展、符合法理精神和以人为本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绩效评价,在 此基础上剖析了成都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启示,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创新的政策建议.

[Yan J M, Wang C.2011.

Pattern analysis and policy choice 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land administration system based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integrated reform pilot area for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Chengdu

[J]. China Soft Science, (7): 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9753.2011.07.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 首先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背景与动因,接着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七种模式,即城乡用地“一 张图”模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土地综合整理模式、宅基地承包地双放弃一退出模式、生态搬迁模式和耕地保护基金创设 模式,然后从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地、节约集约用地、健康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可持续发展、符合法理精神和以人为本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绩效评价,在 此基础上剖析了成都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启示,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创新的政策建议.
[63] 杨浩, 罗震东, 张京祥. 2014.

从二元到三元: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都市区空间重构

[J]. 国际城市规划, 29(4): 21-2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都市区化的进程中,固化的城乡二元制度与城市化的双向路径,塑造出我国大都市区城乡空间的三元格局。本文认为,独立于城乡二元异质空间的都市边缘区,是仍将长期存在的城乡过渡地域,必然扮演着统筹大都市城乡协调发展的核心角色。然而,始终延续的城乡二元思维、二元制度乃至二元规划,导致了都市边缘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基于此,本文在厘清都市边缘区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试图探索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的治理策略,使其成为积极健康且独具价值的城乡协调地域。

[Yang H, Luo Z D, Zhang J X.2014.

From “dualistic Structure” to “ternary structure”: Reconstruction of metropolitan area space based on urban and rural harmonious

[J].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29(4): 21-2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都市区化的进程中,固化的城乡二元制度与城市化的双向路径,塑造出我国大都市区城乡空间的三元格局。本文认为,独立于城乡二元异质空间的都市边缘区,是仍将长期存在的城乡过渡地域,必然扮演着统筹大都市城乡协调发展的核心角色。然而,始终延续的城乡二元思维、二元制度乃至二元规划,导致了都市边缘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基于此,本文在厘清都市边缘区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试图探索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的治理策略,使其成为积极健康且独具价值的城乡协调地域。
[64] 杨玲. 2016.

基于空间管制的“多规合一”控制线系统初探: 关于县(市)域城乡全覆盖的空间管制分区的再思考

[J]. 城市发展研究, 23(2): 8-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6.02.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规划要求,进入2014年国家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县(市)城乡总体规划暨“三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等,全国各县(市)掀起“多规合一”工作热潮,但是对“合一”合什么,“一张蓝图”控什么,各地在实际工作中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在梳理我国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等各类空间规划的空间管制分区基础上,借鉴国外空间管制分区经验,结合国内“多规合一”规划实践,提出建立市县域全覆盖的“多规合一”控制线体系思路,为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提供空间管制思路.

[Yang L.2016.

Preliminary study on “multi-planning unite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patial control: Further considerations on the spatial control division of urban and rural full coverage in county (city) area

[J].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3(2): 8-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6.02.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规划要求,进入2014年国家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县(市)城乡总体规划暨“三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等,全国各县(市)掀起“多规合一”工作热潮,但是对“合一”合什么,“一张蓝图”控什么,各地在实际工作中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在梳理我国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等各类空间规划的空间管制分区基础上,借鉴国外空间管制分区经验,结合国内“多规合一”规划实践,提出建立市县域全覆盖的“多规合一”控制线体系思路,为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提供空间管制思路.
[65] 俞龙生, 符以福, 喻怀义, . 2011.

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及其城乡融合区特征: 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J]. 应用生态学报, 22(1): 171-180.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快速城市化的广州市番禺区为研究样区,通过解译1990&mdash;2008年4期Landsat TM影像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选取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指数,采用景观格局与梯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及其城乡融合区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显著,在城市化缓冲带上具有典型的城乡融合区特征,城市景观逐年增加且向外围扩展,而农业景观破碎化严重.斑块密度、蔓延度、景观多样性等指数在城市化梯度上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景观指数峰值出现在距离城市中心4~6 km的梯度带上.时间序列上的景观格局数据体现了不同梯度带上景观动态的差异,城乡融合区景观格局具有斑块形状复杂、景观多样性和破碎化程度高、景观动态变化剧烈的特点.景观指数的峰值逐年向外推移,城乡融合区有逐渐向外发展的趋势.探讨了城乡融合区景观格局时空演化的一般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指导意义.</p>

[Yu L S, Fu Y F, Yu H Y, et al.2011.

Landscape pattern gradient dynamics and de-Sakota features in rapid urbanization area: A case study in Panyu of Guangzhou

[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2(1): 171-180.]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快速城市化的广州市番禺区为研究样区,通过解译1990&mdash;2008年4期Landsat TM影像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选取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指数,采用景观格局与梯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及其城乡融合区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显著,在城市化缓冲带上具有典型的城乡融合区特征,城市景观逐年增加且向外围扩展,而农业景观破碎化严重.斑块密度、蔓延度、景观多样性等指数在城市化梯度上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景观指数峰值出现在距离城市中心4~6 km的梯度带上.时间序列上的景观格局数据体现了不同梯度带上景观动态的差异,城乡融合区景观格局具有斑块形状复杂、景观多样性和破碎化程度高、景观动态变化剧烈的特点.景观指数的峰值逐年向外推移,城乡融合区有逐渐向外发展的趋势.探讨了城乡融合区景观格局时空演化的一般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指导意义.</p>
[66] 张婧, 李诚固. 2012.

中国转型期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

[J]. 地理学报, 67(8): 1021-103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8002      URL      摘要

2000年以来中国开始进入城乡互动与统筹发展的转型期.以中国中心城市为样本,城乡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为研究视角,中心与外围区域为空间范围,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多元变量分析模型方法,对中国区域中心城市城乡关系要素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建立了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模型,划分了中国中心城市城乡关系地域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市外围县区的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总量、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中心市区,经济要素过度集聚中心市区的格局发生转变.但中心城市外围县区的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与中心市区仍有较大差距,公共设施与服务的非均等化是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性障碍因素.依据城乡要素中心市区与外围县区空间变化,中国中心城市城乡关系可以划分为中心市区集聚型、外围县区快速成长型、中心外围相对均衡型、中心外围整体发展型等4种类型,反映出中国各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阶段、城乡结构特征与空间形态的地域差异变化.

[Zhang J, Li C G.2012.

The evolution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in central cities of China during transformation period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7(8): 1021-103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8002      URL      摘要

2000年以来中国开始进入城乡互动与统筹发展的转型期.以中国中心城市为样本,城乡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为研究视角,中心与外围区域为空间范围,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多元变量分析模型方法,对中国区域中心城市城乡关系要素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建立了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模型,划分了中国中心城市城乡关系地域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市外围县区的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总量、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中心市区,经济要素过度集聚中心市区的格局发生转变.但中心城市外围县区的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与中心市区仍有较大差距,公共设施与服务的非均等化是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性障碍因素.依据城乡要素中心市区与外围县区空间变化,中国中心城市城乡关系可以划分为中心市区集聚型、外围县区快速成长型、中心外围相对均衡型、中心外围整体发展型等4种类型,反映出中国各中心城市城乡关系演变阶段、城乡结构特征与空间形态的地域差异变化.
[67] 张立生. 2016.

基于市级尺度的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空间演化

[J]. 地理科学, 36(8): 1165-117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基于城市中观尺度,以中国333个城市数据为基础,运用多维变量测度中国城乡协调度及空间差异,并对其演变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① 2004~2014年间,中国城市尺度下的城乡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②城乡相关系数整体上在波动中呈递减趋势;城乡收入差异相对较大;城乡增长率逐渐缩小,且呈现倒U型。③中协调区的空间格局占多数,且中协调区和低协调区具有扩大的趋势。④中国城乡协调度存在区域间差异:东部地区协调度表现为上下波动,且增长趋势不明显;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整个研究时段的城乡协调度则呈现倒U型。⑤改革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愈高,其城乡相关系数、城乡收入差异、城乡增长率差异和城乡协调度排名相对愈好。6中国城乡协调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因素多与中国当前政策、经济因素有关。

[Zhang L S.2016.

Spatial evolution in China’s urban-rur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based on urban scale data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6(8): 1165-117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基于城市中观尺度,以中国333个城市数据为基础,运用多维变量测度中国城乡协调度及空间差异,并对其演变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① 2004~2014年间,中国城市尺度下的城乡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②城乡相关系数整体上在波动中呈递减趋势;城乡收入差异相对较大;城乡增长率逐渐缩小,且呈现倒U型。③中协调区的空间格局占多数,且中协调区和低协调区具有扩大的趋势。④中国城乡协调度存在区域间差异:东部地区协调度表现为上下波动,且增长趋势不明显;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整个研究时段的城乡协调度则呈现倒U型。⑤改革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愈高,其城乡相关系数、城乡收入差异、城乡增长率差异和城乡协调度排名相对愈好。6中国城乡协调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因素多与中国当前政策、经济因素有关。
[68] 张沛, 孙海军. 2013.

2000年以来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综述及典型实践检讨

[J]. 建筑与文化, (8): 23-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4909.2013.08.006      URL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城乡一体化逐步成为我国城乡领域理论研究及实 践探索的热点。本文全面梳理了2000年以来我国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成果并从多个视角进行系统评价,继而在对典型实践案例进行深入解读与检讨的基础上,系 统地总结出诸多有益的经验启示,旨在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并进一步丰富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框架体系。

[Zhang P, Sun H J.2013.

The review on theory & typical practice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since 2000

[J]. Architecture & Culture, (8): 23-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4909.2013.08.006      URL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城乡一体化逐步成为我国城乡领域理论研究及实 践探索的热点。本文全面梳理了2000年以来我国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成果并从多个视角进行系统评价,继而在对典型实践案例进行深入解读与检讨的基础上,系 统地总结出诸多有益的经验启示,旨在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并进一步丰富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框架体系。
[69] 张强. 2015.

“多规融合”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探索: 以福建省莆田市实践为例

[J]. 规划师, (增刊): 107-1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15.z1.0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以“多规融合”为基础,通过对福建省莆田市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编制的分析,从空间层面重点研究了“5个一体化”的规划编制模式;同时,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对市域基本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城乡一体化理论的进一步完善积累实践经验。

[Zhang Q.2015.

Study on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planning based on the multi-plan fusion: Putian, Fujian example

[J]. Planners, (Sl.): 107-1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15.z1.0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以“多规融合”为基础,通过对福建省莆田市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编制的分析,从空间层面重点研究了“5个一体化”的规划编制模式;同时,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对市域基本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城乡一体化理论的进一步完善积累实践经验。
[70] 张振杰, 杨山. 2007.

基于系统行为的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规律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

[J]. 城市发展研究, 14(2): 88-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07.02.016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在总结国内外城乡双系统相互作用动力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引入 城乡耦合地域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通过耦合度揭示各系统要素在城乡耦合界面上相互作用的机理、过程.并以南京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28项指标中提取经 济发展水平、社会协调程度、资源设施配给率、环境负反馈机制等4项主因子对其进行耦合度实证辨析,得出南京城乡相互作用及不同时期两种扩张所处阶段,进- 步明晰了南京城乡耦合地域系统空间演变规律,为科学规划和管理边缘地域提供了参考依据.

[Zhang Z J, Yang S.2007.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spatial expansion modeling about urban-rural coupling region's system: Take Nanjing as an example

[J]. Urban Studies, 14(2): 88-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07.02.016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在总结国内外城乡双系统相互作用动力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引入 城乡耦合地域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通过耦合度揭示各系统要素在城乡耦合界面上相互作用的机理、过程.并以南京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28项指标中提取经 济发展水平、社会协调程度、资源设施配给率、环境负反馈机制等4项主因子对其进行耦合度实证辨析,得出南京城乡相互作用及不同时期两种扩张所处阶段,进- 步明晰了南京城乡耦合地域系统空间演变规律,为科学规划和管理边缘地域提供了参考依据.
[71] 张振龙. 2012.

城乡一体化规划理论与实施机制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

[J]. 现代城市研究, (4): 15-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000.2012.04.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战略选择.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了城乡关系的协调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新世纪以来,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破除,初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城乡规划中落实城乡一体化政策、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政府、规划师和城市研究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研究以苏州为例,总结了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发展模式,并从苏州的实际入手,分析和总结苏州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规划体系、保障措施和机制创新等实施经验,为苏州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实施和其它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Zhang Z L.2012.

Theory, implementation and mechanism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planning: A case study of Suzhou City

[J]. Modern Urban Research, (4): 15-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000.2012.04.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战略选择.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了城乡关系的协调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新世纪以来,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破除,初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城乡规划中落实城乡一体化政策、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政府、规划师和城市研究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研究以苏州为例,总结了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发展模式,并从苏州的实际入手,分析和总结苏州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规划体系、保障措施和机制创新等实施经验,为苏州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实施和其它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72] 赵珂. 2014. 城乡空间规划的生态耦合理论与方法: 复杂性科学视域下的城乡空间生态规划[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Zhao K.2014. Chengxiang kongjian guihua de shengtai ou-he lilun yu fangfa: Fuzaxing kexue shiyuxia de chengxiang kongjian shengtai guihua[M]. Beijing, China: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本文引用: 1]     

[73] 周国华, 贺艳华, 唐承丽, . 2011.

中国农村聚居演变的驱动机制及态势分析

[J]. 地理学报, 66(4): 515-524.

https://doi.org/10.11821/xb201104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深入分析了自然环境约束、基础设施建设、地域文化传承与融合、城镇化与产业经济转型、土地使用变革与创新、农户行为模式转化、宏观政策环境及其他因素对农村聚居演变影响的基础上,基于各影响因素对农村聚居演变作用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将这些因素划分为基础因子、新型因子与突变因子3类。各类因子对农村聚居的作用侧重点有所不同,基础因子的驱动作用主要集中在传统农村聚居特征的延续,新型因子的驱动作用主要是促进农村聚居的转型,而突变因子的驱动作用则可能带来农村聚居的突变,三者共同构成了农村聚居演变的“三轮”驱动机制。3种驱动因素的作用形成了3条典型驱动路径,即基础因子作用下低速平稳的传统路径、新型因子作用下快速发展新型路径、突变因子作用下的突变性偶然路径。农村聚居演变的一般过程可以划分为初期阶段、过渡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等4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村聚落体系、聚居规模、聚居形态、聚居功能、聚居文化、聚居环境等均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Zhou G H, He Y H, Tang C L, et al.2011.

Dynamic mechanism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evolution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6(4): 515-524.]

https://doi.org/10.11821/xb201104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深入分析了自然环境约束、基础设施建设、地域文化传承与融合、城镇化与产业经济转型、土地使用变革与创新、农户行为模式转化、宏观政策环境及其他因素对农村聚居演变影响的基础上,基于各影响因素对农村聚居演变作用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将这些因素划分为基础因子、新型因子与突变因子3类。各类因子对农村聚居的作用侧重点有所不同,基础因子的驱动作用主要集中在传统农村聚居特征的延续,新型因子的驱动作用主要是促进农村聚居的转型,而突变因子的驱动作用则可能带来农村聚居的突变,三者共同构成了农村聚居演变的“三轮”驱动机制。3种驱动因素的作用形成了3条典型驱动路径,即基础因子作用下低速平稳的传统路径、新型因子作用下快速发展新型路径、突变因子作用下的突变性偶然路径。农村聚居演变的一般过程可以划分为初期阶段、过渡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等4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村聚落体系、聚居规模、聚居形态、聚居功能、聚居文化、聚居环境等均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74] 周国华, 彭佳捷. 2012.

空间冲突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效应: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J]. 地理科学进展, 31(6): 717-723.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6.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人口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进 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快速城市化进程引发的空间冲突已逐步影响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区域安全。界定空间冲突的内涵,分析空间冲 突的形成原因、演变特征和影响效应,构建空间冲突的理论分析框架,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的探索性工作。空间冲突是源于空间资源稀缺性和空间功能外 溢性的一种伴随空间资源竞争而产生的客观地理现象,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空间经济冲突、空间生态冲突、空间社会冲突和空间复合冲突4类;空间冲突的演变过程 呈倒"U"形变化,其可控性级别可划分为稳定可控、基本可控、基本失控和严重失控4个层次;空间冲突的影响效应表现为空间资源失配、空间开发失序、生态系 统失衡和社会发展失稳等。

[Zhou G H, Peng J J.2012.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effect of spatial conflict: A case study of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1(6): 717-723.]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6.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人口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进 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快速城市化进程引发的空间冲突已逐步影响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区域安全。界定空间冲突的内涵,分析空间冲 突的形成原因、演变特征和影响效应,构建空间冲突的理论分析框架,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的探索性工作。空间冲突是源于空间资源稀缺性和空间功能外 溢性的一种伴随空间资源竞争而产生的客观地理现象,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空间经济冲突、空间生态冲突、空间社会冲突和空间复合冲突4类;空间冲突的演变过程 呈倒"U"形变化,其可控性级别可划分为稳定可控、基本可控、基本失控和严重失控4个层次;空间冲突的影响效应表现为空间资源失配、空间开发失序、生态系 统失衡和社会发展失稳等。
[75] 朱凯, 朱秋诗, 张一凡. 2014.

县域城乡一体化规划: 空间与功能组织优化路径探讨

[J]. 规划师, 30(5): 83-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14.05.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在比较分析县域城乡一体化的特殊性,明确县域城乡一体化规划 中空间分析与功能组织核心内容的现时弊端,肯定空间分析的综合性及城乡功能组织的协调性要求的基础上,以安徽省郎溪县为例,构建县域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综合 评价体系,从乡镇和行政村两个维度对县域空间进行评价,并引导其形成系统的空间结构;结合郎溪县的区域定位和自身特色,梳理形成与空间结构相对应的县域城 乡体系及功能组织网络,落实对城乡二元在空间和功能上的统筹引导与组织。

[Zhu K, Zhu Q S, Zhang Y F.2014.

Spatial and functional improvement in county region integrate planning

[J]. Planners, 30(5): 83-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14.05.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在比较分析县域城乡一体化的特殊性,明确县域城乡一体化规划 中空间分析与功能组织核心内容的现时弊端,肯定空间分析的综合性及城乡功能组织的协调性要求的基础上,以安徽省郎溪县为例,构建县域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综合 评价体系,从乡镇和行政村两个维度对县域空间进行评价,并引导其形成系统的空间结构;结合郎溪县的区域定位和自身特色,梳理形成与空间结构相对应的县域城 乡体系及功能组织网络,落实对城乡二元在空间和功能上的统筹引导与组织。
[76] 朱媛媛, 曾菊新, 韩勇, . 2016.

城乡文化信息流时空整合的理论体系构建

[J]. 地理科学, 36(3): 342-35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为了探寻城乡文化信息流的基本规律,将综合运用大数据思维和Petri网理论,通过“3s”集成技术以及State flow分析工具,旨在解决如何测度城乡文化信息的流态关系和构建时空整合模型两个科学问题。从“动态”的城乡文化“场域”视野出发,以城乡文化信息流的时空整合为研究对象,探索文化信息流对新城乡文化空间形成的影响,并研制出驱动机理和时空整合模式,初步构建现代城乡文化信息流的时空整合理论,力图为促进新文化地理学和信息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融发展创建新的理论菜单,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为中国城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可持续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Zhu Y Y, Zeng J X, Han Y, et al.2016.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n Spatio-temporal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flow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6(3): 342-35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为了探寻城乡文化信息流的基本规律,将综合运用大数据思维和Petri网理论,通过“3s”集成技术以及State flow分析工具,旨在解决如何测度城乡文化信息的流态关系和构建时空整合模型两个科学问题。从“动态”的城乡文化“场域”视野出发,以城乡文化信息流的时空整合为研究对象,探索文化信息流对新城乡文化空间形成的影响,并研制出驱动机理和时空整合模式,初步构建现代城乡文化信息流的时空整合理论,力图为促进新文化地理学和信息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融发展创建新的理论菜单,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为中国城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可持续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77] Burger M J, van der Knaap B, Wall R S.2014.

Polycentricity and the multiplexity of urban networks

[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2(4): 816-840.

https://doi.org/10.1080/09654313.2013.7716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Empirical studies on polycentric urban regions (PURs) tend to analyse their spatial organization by examining only one type of functional linkage between cities. However, it has generally been accepted that urban networks are multiplex phenomena and that spatial interactions between cities can take many different forms, for example, commuting, shopping trips, and inter-firm trade.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each of these functional linkages is not necessarily identical, and, therefore, a region can appear to be polycentric and spatially integra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one type of functional linkage but monocentric and loosely connec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nother type of functional linkage.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timulate further discussion on the multiplexity of urban networks with regard to the relational complexity of urban regions. Focusing on one PUR (Randstad Holland), we compare the geographical scope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different functional networks within it.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he urban network depends on the lens through which it is assessed.
[78] Kalantaridis C.2010.

In-migr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rural-urban interdependencies: The case of East Cleveland, North East England

[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6(4): 418-427.

https://doi.org/10.1016/j.jrurstud.2010.03.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In-migration is a key influence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ngland, Continental Europe and the US. New arrivals are often viewed in the literature as contributors in new venture creation, as well as catalysts in enhancing rural–urban interdependencies in the countryside. This paper sets out to explore the validity of this view in the case of East Cleveland: a rural area with a tradition of mining and industry, occupying the coastal fringe of the Tees Valley city-region. In doing so, the paper compares this locality with other parts of rural England in order to draw some wider conclusions. Particular emphasis is placed on comparisons with Cumbria, where comparable data are available.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impact of in-migration on the conditions of supply of entrepreneurship is cumulative rather than transformational. This means that it is particularly profound in localities with strong opportunity nexus, reinforcing favourable demand side conditions. However, the ability of in-migrant entrepreneurs to influence rural–urban interdependencies in areas with weak opportunity nexus (such as East Cleveland) is modest.
[79] Parr J B.2015.

The city and the region as contrasts in spatial organization

[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54(3): 797-817.

https://doi.org/10.1007/s00168-015-0686-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Within a number of disciplines, the terms “city” and “region” are frequently referred to in combination, raising the obvious question a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The central focus of the paper involves an attempt to identify the mo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region in terms of their respective modes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This is undertaken from three broad perspectives. The first compares the individual city and the individual region as independent entities, while the second perspective considers the city in relation to the region in which it is located. A third perspective is concerned with a system of cities in comparison with a system of regions. The latter part of the discussion examines alternative definitions of the city,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se may be regarded as satisfac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