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2017 , 36 (2): 193-20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2.006

研究综述

从图书出版透视近100年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脉络

孙俊1, 汤茂林2*, 张婷婷2

1.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 650500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 210023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ok publication in the over past one hundred years

SUN Jun1, TANG Maolin2*, ZHANG Tingting2

1. College of Tourism and Geographical Sciences,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China
2.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汤茂林(1967-), 男, 江苏沭阳人, 博士, 教授, 研究方向为地理方法论、地理知识生产、城市化、文化景观等, E-mail:tangmaolin@njnu.edu.cn

版权声明:  2017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杂志 版权所有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6ZDA0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33;41261044;41271197)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孙俊(1985-), 男, 云南泸西人, 博士, 讲师, 研究方向为地理学思想与方法、地理学史、西南历史地理, E-mail:tswwiththinkwithgp@126.com

展开

摘要

本文基于1912-2015年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出版图书,分析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一些基本脉络,发现:①根据出版总量可划分为1912-1940、1941-1980、1981-2015年3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著作出版极少;②从出版结构变化来看,在研究期内出版的图书中以政治地理学最为稳定,其他领域均存在明显的波动;③出版的著作具有明显的“基础先行、社会影响、应用助推”阶段性特征;④1981年以来,各分支领域出版的图书平衡增长,其中以历史人文地理、文化地理、旅游地理、GIS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方面增长迅速并与其它学科交叉形成了系列新兴领域,但民族和边疆领域略显弱势;⑤当前中国人文地理学图书出版存在一些结构失衡。基于以上脉络文章讨论了中国人文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关联,认为:①中国人文地理学体现了地理学的跨学科特征,不同分支领域具有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人文学科不同的交叉倾向,与这些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兴领域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文地理学对科学的贡献;②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直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应用研究倾向明显,由此也导致部分领域被弱化及分支领域内研究主题失衡的问题,未来研究在注重社会贡献的同时也当考虑学科内领域间的平衡。

关键词: 图书出版 ; 人文地理学 ; 脉络 ; 科学与社会 ; 中国 ; 1912-2015年

Abstract

The survey of the trajectory of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in recent documentation was mainly abstracted from the published journal articles, and confined to the past three decades. Based on the data of book publication since 1912, however, this paper extended the time quantum, and finds that: (1) the research period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according the total publication number, 1912-1940 (traditional fields slow-growth), 1941-1980 (few publication, and no new fields), 1981-2015 (increase rapidly, and new fields promoted the growth of publication number); (2) to the time stability among different fields, political geography was the most stable one, while the others expressed evident fluctuation; (3) the periodical characters could be expressed as “basis in advance, society influence latish, and applying promoting finally,” “basis in advance” means books on historical, methodological, theoretical, and philosophical issues were published primarily at the first stage, and then kept a certain percentage, “society influence latish” means the social factors had an evident impact 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publication increasingly, “applying promoting finally” indicates the growth of publication was driven by applied research more and more; (4) growing steadily since 1981,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 cultural geography, tourism geography and GI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ublishing and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new cross-disciplinary fields, ethnical geography and frontier geography, however, was delayed; (5) currently, the publication of different fields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is unbalanced. According to these trajectorie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1) as a typical cross-discipline, different fields in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have different tendencies to natural science,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this orientation is beneficial to enhance Chinese human geography’s role to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2)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was deeply affected by social facts, and Chinese geographers hav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applied research, with some fields weakened, and Chinese geographers should pay closer attention to coordinate the proportionality among different fields of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in the future.

Keywords: book publication ; human geography ; development process ; science and society ; China ; 1912-2015

0

PDF (5533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孙俊, 汤茂林, 张婷婷. 从图书出版透视近100年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脉络[J]. , 2017, 36(2): 193-20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2.006

SUN Jun, TANG Maolin, ZHANG Tingt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ok publication in the over past one hundred years[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2): 193-20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2.006

1 引言

应用科学计量方法分析学科发展主题、研究热点、知识脉络和网络是讨论科学发展历史脉络和未来态势的重要方法之一(刘则渊等, 2008)。以数据来源的差别而论,论文、基金、图书、专利等均可作为此类研究的窗口。在地理学中,当前代表性研究类型主要是以期刊载文为核心材料的学科脉络分析,包括:① 分析地理学整体发展的时代主题特征,并基于当前热点分析未来研究趋势,冷疏影等(2016)的工作是此方面的杰出成果,涉及中外地理学发展的对比和分析。② 地理学知识生产中的作者、机构、基金、高引论文及其作者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其中,国内“四地”期刊中的《地理学报》因是学会会刊且创刊早而备受学界青睐(刘睿文等, 2006; 董留群等, 2014; 王铮等, 2014; 钟赛香等, 2014),近年国内其他主流地理期刊如《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等也渐受重视(刘宇峰等, 2015; 李钢等, 2016)。③ 讨论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脉络,涉及指标也主要是作者、机构、地域、基金等,以人文地理学(何书金等, 2004; 李敏等, 2005; 高万辉等, 2008; 王贤文等, 2009; 金晓斌等, 2012)和自然地理学(刘睿文等, 2006; 董留群等, 2014; 王铮等, 2014; 钟赛香等, 2014; 李钢等, 2016)的探讨最多,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等, 2014)、社会文化地理学(李凡等, 2007; 朱竑等, 2009)、地理信息科学(刘静, 2011)、历史地理学(龚胜生等, 2013)等领域的讨论也逐渐展开。④ 基于引文分析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代表性案例有地理学与经济学(Brakman et al, 2011; Sternberg, 2015)、地理学与社会科学(施振宏, 2007)之间的分析。⑤ 国外一直讨论的SCI、SSCI收录地理学期刊及其载文的空间、语言不平衡性(Gutiérrez et al, 2001; Short et al, 2001)及近年形成的“学术资本主义”(Paasi, 2005)、欧美地理学霸权(Aalbers, 2004; Schuermans et al, 2010)等问题的讨论,均可看作是“地理学的地理”(geographies of geography)问题,意指地理知识生产中的空间不平衡性不仅是地理学知识出版中的空间、语言、文化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近现代地理学中欧美认识论的主导性地位(Johnston et al, 2015)。随着中国地理学国际影响的日趋提升,对“地理学的地理”问题的探讨对中国地理学的意义日益明显(冷疏影等, 2016; 樊杰等, 2016; 何金廖等, 2017)。

目前,基于基金分析的成果较为少见,国内有人文地理学(宋长青等, 2004; 冷疏影, 2013; 冷疏影等, 2016)、文化地理学(钱丽芸等, 2011)、旅游地理学(林清清等, 2014)等分支的实践。冷疏影等(2016)的分析涵盖了中国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及重要领域。基于基金的分析与基于论文的分析其实旨趣相似,本文在结论部分将对其所得的关于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脉络的主要结论一并加以比较分析。

以上成果的讨论主要是以期刊载文和国家基金资助项目为核心材料的分析。对中国人文地理学而言,由于出版数据和基金设立的影响,大部分成果时间段多集中于1978年以来,因此寻找将时间段延伸至1978年前的数据可弥补期刊载文分析和基金资助项目的时段缺憾,也可更全面地反映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脉络的全貌。本文所采用的图书出版数据,相较于基于期刊载文和基金资助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脉络分析,具有如下特点:① 在时间段上,本文获取了1912-2015年间近百年的数据,可实现长时段分析,且按以往中国地理学史家的意见基本覆盖了中国近现代地理学时期(张九辰, 2001);② 在数据量上,本文获取中国人文地理学著作出版文献有效数据2570条,较《地理学报》截止2013年的600或1100余篇(何书金等, 2004; 钟赛香等, 2014)人文地理学载文数据略为全面,但这些数据量受学科分类的影响,下文将有交待。另外,即使数据量大体相当,一本书的信息量也当较一篇论文的信息量更为丰富;③ 就学术研究而言,当前除褚庆林(1994)、汤茂林等(2007)和肖超(2014)介绍过近现代中国人文地理学图书的出版情况外,尚未有其他学者对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图书的问题做过深入的分析,此方面的讨论或许可为中国近现代地理学脉络的分析提供一定经验借鉴。但基于图书的分析有一个重大缺点,即当前中国图书出版所提供的数据未包含或无法转换为可供bibexcel、citespace、copalred、vosviewer、network workbench tool、vantagepoint等文献计量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的数据形式,此一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新的图书出版信息编制规范,另一方面需开发专门的数据识别软件,而人工处理的数据则因随意性比较强且无法推广,本文暂不作尝试。

下文将从中国人文地理学图书出版量的变化、出版领域结构的变化、当前各领域主题的关系、学科扩展态势等方面来讨论近百年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脉络。这些内容因与期刊载文和基金的分析具有共性,可与其他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他方面如作者、地域、基金、机构及引证等方面,因暂无数据或需一一查询且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尚无法讨论。在理清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第四部分讨论了中国人文地理学图书出版与科学和社会的关联。与科学的关联的讨论主要是期望从中观察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科学(含人文学科)的贡献;与社会的关联则主要是因近来国内外学者开始思考中国地理学发展的基本经验(即“任务带动学科”战略)对丰富世界地理学发展道路的意义(周尚意, 2009; Webber, 2010; 江莉莉, 2013; 樊杰等, 2016),本文的讨论旨在为这方面的思考提供一个经验上的判断。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依据文献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研究时段包括1912-2015年(1912年前的历史脉络因暂无完整的书目文献可资利用暂不讨论)。其中,1912-1949年的数据主要依据《民国时期总书目》中的土壤地理(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 1993)、地理(国家图书馆, 1994a)、军事地理学(国家图书馆, 1994b)、人口地理学(国家图书馆, 1995a)、自然地理学(国家图书馆, 1995b)等条目(另有中学小卷本文不计)。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条目中除地理和自然地理学两条可比较准确反映当时的地理总论和自然地理学图书全貌外,其他条均只能获得一个概貌。《民国时期总书目》所收录著作版制不一,该书是作者在参考了现代图书分类法进行识别后而编撰的,所以才有人口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条目,但除了这些条目收录的著作之外当然还有另一些反映地理学进展的著作,特别是交叉领域。该问题不仅民国时期的分类中存在,就是当前也同样如此,这与地理学的跨学科性质有关。因此,有必要寻找可电子检索的书目资源。

1949年以来的数据则主要有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的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全国总书目》(1949-2013)(新华书店总店, 1955; 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等, 1956-2004; 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 2005-2014)、《中国地理著作要览: 1949-1988》(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 1990)和读秀图书数据库查询系统可供使用。这四份数据均参考了现代图书分类法(不同时期版本不一),且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和读秀图书数据库查询系统可在线查询。本文选择的是读秀图书数据库查询系统,主要原因为:①读秀图书数据库查询系统相较于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数据量庞大,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地理学图书出版的状况;②读秀图书数据库查询系统能查询其中图分类法中的三级条目,而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则不能,比较而言前者更能反映更微观的地理学图书情况;③读秀图书数据库查询系统包含有大量1820年以来的出版数据,对这些数据的识别有助于理解1912年前的地理学状况且可补充《民国时期总书目》所遗 的书目(本文暂不涉及1912年前的情况);④读秀图书数据库查询系统能够提供题名检索,该检索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纸质出版物阅读和参考图书分类法带来的跨学科领域地理学图书缺失和检索不便等问题,包括《民国时期总书目》《全国总书目》《中国地理著作要览:1949-1988》中的跨学科数据。

2.2 数据处理

本文首先基于读秀数据库进行数据检索。读秀数据库提供了简单检索、高级检索和分类数据3种基本检索方式。其中,分类数据中仅有“历史、地理—地理”、“社会科学总论—人口学—人口地理学”、“军事—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有详细的学科分类数据,且“历史、地理—地理”中除“地理学”中绝大部分为学术性地理著作外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亚洲地理、非洲地理、欧洲地理、大洋洲地理、美洲地理、普及读物、教学法、教学参考书等目均包含了大量非学术性著作,因此利用分类数据提取数据时仅取“历史、地理—地理—地理学”、“社会科学总论—人口学—人口地理学”、“军事—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的全部数据。除此以外的著作,主要依据“地理”、“地理学”(此二关键词的检索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和“地理科学”三组关键词进行检索,另加“人地”这一涉及人文地理学较多的关键词(其他词组较多地涉及地理学的其他学科,本文暂不录)。其中,以“地理”、“地理学”为关键词的书名检索已能保证绝大部分地理著作被检索到,还包括了大量教学(非高等教学)、普及、工具、古籍的文献信息,这些信息本文均暂不分析。

对于以上资料所获得的数据,本文采用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的地理学学科分类方案。其中,历史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应当单独划分,但因其中多有涉及人文地理学的内容,一并纳入讨论;经济地理学以往的研究多列为广义的人文地理学范畴,但因此类著作数据量庞大宜单独讨论,本文不收录;社会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通常也被视为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内容,但在中国的繁荣还是近30年的事,在此一并纳入讨论。

以上方法共获得数据29000余条,去重后得28000余条。除去教学、普及、工具、古籍等著作及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理学一般问题、历史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中的非人文地理学著作后,本文共获取2570条人文地理学数据,去除小于5年的重版(不包括新版)数据后获得有效数据2367条。其中,部分书目的分类信息或者出版时间不详,只能通过作者、丛书名、出版者及其他网络信息予鉴定,但仍有14部著作出版信息不详。

3 出版数量及其领域结构的变化

3.1 出版的数量结构

对标记的2353条数据进行严格的分类本身存在一定困难,本文进行了2个层级的划分:①一般理论,包括通论、科研文献;②聚落,包括城市、乡村;③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宗教、民俗、行为、艺术、民居、传媒、性别、情感、美学、伦理、人才;④政治,包括政治一般、军事、地缘;⑤科学教育,包括科学、教育、体育;⑥民族,包括种族、民族;⑦交通运输,包括贸易、运输、航空、水运、陆运、通信;⑧边疆,包括陆疆、海疆;⑨地史(地理学史);⑩史地(历史地理)人文方面;景观人文方面;GIS在人文地学中的应用。

在一级分类层面上,各领域的出版量如表1 所示。

表1   1912-2015年中国人文地理图书出版的领域结构

Tab.1   Sub-disciplinary structure of book publication in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1912-2015

年份分类
一般政治地史思想与方法史地文化人地人口边疆交通运输景观聚落民族旅游GIS应用出版量/部
191529112
1920314
192542118
193021712334
19351312948423156
194081992123222656
194511553113130
195011024512328
195575522122
196021211451311242
19653626123124
19701315
19753811622124
1980741161221640
19856811139456484298
19901913225337154281163148
199522201394413921152713014211
20001421227488811276823026220
2005172025784289165261415428316
2010173239710851231048215111230459
20152132371312873222241532228933516
出版量/部175251230745411968811321522793213351362353

资料来源:本文统计。

新窗口打开

就出版总量来看,当前中国人文地理学图书以历史地理、旅游地理、政治地理、文化地理、地理学史、人口地理最为丰富,聚落、交通运输、思想与方法、人地关系等领域也具有相当的出版量,但民族、边疆和景观方面明显偏少。景观论题与自然地理学相关,但民族和边疆方面应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对这方面的综合性人文地理研究仍有需求。边疆作为当前历史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后文将有较多涉及。

3.2 出版的时间特征和领域结构变化

根据出版趋势(图1),中国人文地理学图书出版可分3个时期:1912-1940年,是中国人文地理学图书出版的第一个增长期,此期间图书出版数量不多且译著占有很高比例,1926-1940年的15年间译著比例均高达33%以上。该时期西方地理学知识的输入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由古代王朝传统(唐晓峰, 2010)向现代科学传统的转承时期。1941-1980年间,年均图书出版总量并不大,且1966-1970年间为1949年以来最低,仅有5本著作出版;这一时期译著仍占相当高的比例,1951-1965、1971-1975年间译著比例均高达33%以上甚至过半。这种情况主要受社会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人文地理学领域处于停顿状态,相关院系也未能继承早先的研究基础(吴传钧, 1991)。但在地理学一般、政治地理学、历史人文地理领域,有一定数量的著作出版,为中国人文地理学传承的一面。1981年以来,为中国人文地理学著作出版高速增长期,出版著作呈线性增长趋势;同时,译著比例相应地下降,保持在1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图书出版的增长不限于传统人文地理学领域,新兴领域特别是旅游地理、GIS应用和文化地理的贡献非常明显,出现了大量的新主题。

图1   1912-2015年人文地理学图书出版量

Fig.1   The number of book publications in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1912-2015

在上述总体态势下,各领域出版时间序列又有所变化(表1图2)。根据出版连续性可分为3类:历史地理学领域的出版未出现较明显的中断,1930-1975年间均有图书出版但数量不多;1976-2000年间有所增长但均在10部以下;近年以来则以每年约20部的数量增长。一般、政治、地史、思想与方法、文化、人地、人口、边疆、交通运输、景观、聚落、民族等领域均有明显的中断现象,其中政治、地史在1966-1980年间有短暂中断,一般、思想与方法、文化、人地、人口、边疆、交通运输、景观、聚落、民族等则在1941-1980年间中断明显,上述领域1980年代以后呈现持续增长。旅游地理和GIS应用的出版主要集中在1985年以来,与其他领域不同的是,旅游地理和GIS应用在近30年间保持了相当数量的著作出版,特别是旅游地理的图书出版增长迅速。

图2   人文地理学各分支领域的图书出版

Fig.2   The number of book publications in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1912-2015

基于前文出版数量的分期特征,将3个时期的领域结构进行图示(图3),发现以下特征:1912-1940年间,人文地理学各分支领域均有一定数量的图书出版,其中一般、政治、地史、思想与方法、历史地理、文化等领域的出版量较大,特别是一般类图书的出版量达到40部以上,其他领域仅有零星的图书出版。1941-1980年间,人文地理学著作出版主要分布在政治、地史、历史地理和思想与方法领域,其他领域仅有少量图书出版甚至无图书出版。1981年以来,人文地理学各领域均有大量图书出版,其中增长最快的领域包括历史地理、文化地理、旅游地理,其他领域除边疆、景观、民族图书出版较少外,其余领域均有大量图书出版。

图3   1912-2015年人文地理学出版学科结构的变化

Fig.3   Change of sub-disciplinary structure of book publications in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1912-2015

在以上结构性变化过程中,中国人文地理学著作的出版存在明显的“基础先行、社会影响、应用助推”态势。在“基础先行”方面,1912-1940年间,一般、地史、思想与方法方面的研究著作占50.59%,其他领域除政治地理占20.29%外,其余领域均无较多著作的出版。在这一出版格局中,“基础先行”的特征较为明显。在“社会影响”方面,特殊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既影响了中国人文地理学著作出版的数量,又影响了其品质,且此种影响始终存在。特别是,尽管中国人文地理学曾在1941-1980年间存在明显的停顿,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政治地理学较其他人文地理学著作的出版量较为平衡。在“应用助推”方面,文化、人地、人口、交通运输、聚落、旅游、GIS应用这些1980年以来增长迅速的领域中,除文化地理领域的应用指向不明显外,其他领域均具有强烈的应用指向。

3.3 各领域的主题结构

为反映各领域的内容结构,图4提供了各领域中的出版主题。就主题的丰富程度而言,当前中国人文地理学著作出版可分为两类:

图4   1912-2015年人文地理图书中的各分支领域主题

Fig.4   Subjects in sub-disciplines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1912-2015

一类是主题丰富的领域,主要有:①GIS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应用的领域,主题包括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气候、电力、房产、管理、规划、健康、交通、军事、矿产、历史、旅游、人文过程、森林防火、设施、社会、水利、土地管理、卫生、医药、营销、园林、灾害、政务等25个主题,其中尤以城市与城市化、交通、政务出版图书最多。②文化地理领域,主题包括史诗、诗歌、梦、地理想象、小说、身份、美学、历史、散文、戏剧、类型、方言、翻译、民族语、双语、文学家、进士、文人、女性、犯罪、心理、管理、科学教育、医疗、情感、消费、遗址、身份等31个主题,其中除诗歌、方言较多外其他主题出版著作比例均较为均衡。③历史地理领域,主题包括考古、自然、资源、环境、海洋、文学、文化、宗教、饮食、人才、经济、农业、城市、交通运输、民族、美学、旅游、景观、政治、政区、军事、人口等24个主题,其中以文学、政治、城市、民族、文化、人口、经济、政区的研究最为丰富。④人地关系领域,主题包括地理与经济、地理与历史、地理与社会、房产、管理、经济、景观、聚落、考古、旅游、美学、民族、牧业、农业、人口、社区、生态、土地、文学等19个主题,其中以地理与社会、土地方面的著作为多。⑤政治地理领域,主题包括地形、地缘、国防、国情、军事、测绘、武器、医药、政区、海洋、阶级、经济、气象、气候、水文、战略、战争、制度等18个主题,其中以军事为主题的地理著作占有相当比例,地缘、国情、地形也占有一定比例。⑥思想与方法领域,主题包括方法与方法论、后现代、后殖民、阶级、理论、批判、情感、人文主义、数据、社会、思想、唯物主义、哲学、资本、自由等17个主题,其中以思想、方法与方法论占相当比例。

另一类是主题相对单一的领域,包括:①聚落地理领域,其主题较为单一,包括城市、城乡、交通、乡村等4个主题,且城市这一主题在出版量中占据绝对优势。②交通运输领域,主题包括海运、航空、经济、通信、河运等5个主题,其中航空和通信占有绝对比例。③人口地理领域,主题包括劳动、城市与城市(镇)化、历史、流动、居民点、社会、社区、生态、生育、务工、协调等11个主题,其中以流动研究为主要领域。④边疆领域,主题包括海疆、环境、经济、历史、贸易、政治、管理、交通、政治等9个主题,出版物以海疆为主。⑤景观地理领域,主题包括地貌、化学、美学、生态等4个主题,其中以生态方面的著作为要。⑥旅游地理领域,著作以概论类居多,可标记的主题包括开发、美学、资源、规划等4个主题。⑦民族地理领域,包括人种和民族2个主题,其中民族主题在出版物中占绝对优势。

关于地理学史出版,本文未作主题划分,但在研究时间段上,容易发现古代地理学的出版物占有相当的比例。对于现代地理学史,中国学者的研究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出版的所(校、院)志和一些人物传记研究可看成现代地理学史著作外,尚缺少综合性、全面性的现代中国地理学史研究著作。

4 人文地理学图书出版与科学和社会的关联

4.1 与科学的关联

地理学是典型的跨学科之一,特别是在当代空间转向之后地理学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角色可通过两条路径实现:一是对人类活动的地理基础解释;二是地理学与哲学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而形成新的知识领域。中国人文地理学在这两方面均有典型表现,现就本文材料体现的主要的方面讨论如下。

在人类活动的地理基础解释方面,人地关系研究和历史地理学是典型的案例。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主要传统之一,中国人文地理学家尤注重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并视其为地理学知识生产的核心(吴传钧, 1991)。本质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是从空间层面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交互影响,本文标记到的“地理与社会”、“地理与经济”、“地理与历史”、“生态”、“环境”、“城市”、“协调”诸主题中,许多文献都直接与人地关系或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有关,且此类文献占有相当高的比例。除此之外,本文标记的“历史”类文献中也有大量的关于地理环境与“经济”、“景观”的研究;在“文化”类文献中,地理环境与民居、地理环境与民俗占有相当的比例,甚至于著名诗歌《江格尔》(藏族历史诗史)的微观分析也能以地理环境来解释。在历史层面上,也可观察到人地关系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诸如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研究这样的主题,就代表了中国学者挖掘中国古代思想的地理基础而作的努力,姚正平(2015)发现20世纪中叶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深刻的地理环境解释基调表明关于地理的影响一直是历史叙事的主线之一。

在具体的领域中也能发现人地关系深刻地影响着人文地理学的一些分支领域。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政治地理学中的军事地理学领域,本文标记到“军事与地形”、“军事与气候”、“军事与气象”、“军事与水文”这样的主题,甚至还标记到“地理条件”与“战斗行动”、“武器”这样的极为微观的主题。

地理学与哲学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而形成新的知识领域在人文地理学中极为明显。从图4中可明显地发现如下趋势:①GIS应用、聚落、交通运输、人口、人地等位于左侧的诸领域与社会科学具有更强的关联性,它们的主题诸如管理、政务、规划(GIS)、交通、经济(聚落)、航空、通信(交通运输)、城市化、流动、劳动、生育(人口)、农业、社会、民族、历史(人地)等明显地与社会科学相关;②文化、政治、思想与方法等位于右侧中部的诸领域与人文学科具有更强的关联性,它们的主题诸如文学、语言、人才、艺术、行为、民俗、美学、宗教、身份、情感、心理(文化)、方法与方法论、理论、阶级、人文主义等明显与人文学科相关;③政治地理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其关键词地形、地缘、国防、国情、军事、测绘、武器、医药、政区、海洋、经济、气象与气候、水文、战略、战争、制度等,涵盖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和人文领域,是典型的跨学科领域;④历史地理是从历史层面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学科,其关键词史地、考古、自然、资源、环境、海洋、文学、文化、宗教、饮食、人才、经济、农业、城市、交通运输、民族、美学、旅游、景观、政治、政区、军事、人口等,同样涵盖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和人文等领域。

就当前态势而言,人文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人文学科的交叉形成了新的知识生长点,本文标记到的新兴的学科领域主要有:文学地理、科学地理、教育地理、艺术地理、性别地理、物流地理、疗养地理、美学地理、伦理地理、民俗地理、情感地理、通信地理等,因GIS应用而出现的大量管理研究可能还形成管理地理。在传统的地理学分类体系中,这些领域处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人文学科交叉的地带,反映了中国人文地理学学术领域不断扩张的态势,冷疏影(2013)和钱丽芸等(2011)基于基金的分析也发现了这一重要趋势。这种增长趋势在20年前就由杨吾扬(1988)观察到,只是增长的领域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由此也说明分析学术发展的主题脉络具有历史认知意义。

4.2 与社会的关联

地理学与社会的关联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在历史认知的层面上,钱今昔(1949)、Livingstone (1992)、唐晓峰(2010)、Mayhew(2011)等指出,地理学史的本质在于与不同社会形态的关联。目前,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社会驱动(需求)”传统(陆大道, 2003; 蔡运龙等, 2004;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 2012; 樊杰等, 2016);同样,美国地理学的发展也以服务国家重大社会经济目标为主要驱动力(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理事会, 2011)。

中国1912-2015年间的人文地理学图书出版也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联,并体现在量与质两个方面。本质上,现代中国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地理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中国地理学界,任美锷(1947)的《建设地理新论》代表了地理学发展中回应社会需求的先声,吴传钧(1991)提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时也是着眼于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任务带动学科”也曾长时期在地理学界内引起了热烈的讨论(Sun et al, 2013)。在人文地理学中,我们仍然能标记到大量与社会需求有关的内容。比如,本文标记最多的关键词为城市,与之相关的是城市化、规划、开发等关键词,表明了应用研究在中国人文地理学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在GIS应用领域,本文标记到的关键词为政务、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管理、房产、森林防火等更是应用型研究。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些人文地理学领域如旅游地理、交通运输地理、人口流动等,也代表了人文地理学回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趋势。

一些看似“形而上”的领域事实上也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比如本文标记的美学这一关键词,出现在旅游、文化、人地关系研究方面,在旅游和人地关系中很难说是完全“形而上”的内容。伦理一词在中国人文地理学中的出现也是典型的社会驱动的反映,它是在研究生态问题时出现的,而生态伦理是当前讨论热烈的新兴领域之一,并在地理学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例如Lee et al, 2004)。在本文标记的最人文化的“思想与方法”中,哲学、批判、唯物主义、阶级、资本等词有很强的哲学味,但事实上批判、唯物主义、阶级这些词均出现在批判“旧”地理学思想,呼吁服务于新中国社会建设的地理学讨论中,代表性的著作如钱今昔(1949)的《新哲学的地理观》,是期望建构基于自然经由经济而服务社会的地理学体系。资本一词则主要地涉及到哈维的著作,哈维“资本的逻辑”一词指向的是现实社会的改造(陈学明, 2012)。

特殊的政治时期可能影响地理学研究知识生产的方向和内容。比如在本文标记的政治地理学中,就可发现政治既影响了人文地理学著作出版的数量,也影响了人文地理学著作出版的品质。就数量而言,1930-1980年间先后受抗战和文化大革命所连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影响,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和人文地理学著作的出版受到了明显的影响,文化、人地、人口、边疆、交通运输、景观、聚落、民族诸领域人文地理学著作出版稀缺。与此相反的是,在1931-1960年间却有为数可观的政治地理学图书出版,且这些著作多与军事有关,说明战争时期和备战对军事地理学具有较强的需求,这是质的影响。

在人文地理学译著的来源方面,政治的影响可能最为明显(图5)。1912-2015年间中国人文地理学译著的来源结构可分为3段:1912-1940年间,译著主要来自日、英两国;1941-1980年间,译著主要来自(原)苏联(现俄罗斯);1981年以来,美、英译著占有相当比例,日、苏译著逐渐减少,德、法译著也占一定比例,另外有数量较少的爱尔兰、比利时、韩国、加拿大、瑞士、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译著出版。在这种变化中,20世纪初学习英美并借鉴日本发展道路,20世纪中叶学习原苏联,改革开放后日益向英美靠拢的政治意向隐约可见。另外,政治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译著来源的结构上,也体现在译著内容和知识结构影响上。中国人文地理学的景观和聚落译作中苏联著作占有相当比例,人地关系研究以美国译作比例最高,文化地理、政治地理译作中英美著作占绝对优势,历史地理则为多国译作并列。

图5   1912-2015年人文地理学译著来源地域结构

Fig.5   Country distribution of translated books in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中国人文地理学著作出版具有明显的结构性时空特征,主要包括:①在领域结构上,各领域间的出版量存在一定差距,且领域在主题层面上存在失衡问题。②在划分的1912-1940、1941-1980、1981-2015年3个时期中,不仅不同阶段的出版物存在量的差异,也存在质的差异,且3个时期的出版物领域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当前形成了文化地理、交通运输地理、聚落(城市)、旅游地理、GIS应用等新的增长点。③中国人文地理学不同领域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人文学科的关系具有不同的倾向,其中,一般、地史、思想与方法、文化地理等领域与哲学人文学科关系更为紧密;GIS应用、人地、人口地理、边疆地理、交通运输地理、景观、聚落、民族地理、旅游地理等领域具有更强的社会科学倾向;政治和史地则具有一些典型的自然科学倾向,但总体上更具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特点。

就主要趋势而言,中国人文地理学出版中存在2个明显特征:一是“基础先行、社会影响、应用助推”阶段性特征,反映在分支领域结构中;二是不断扩展的知识领域态势,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兴学科或领域,这些学科或领域分布在传统地理学的边缘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人文学科的交叉地带。

总之,当前中国人文地理学著作出版主题多样,学科内涵不断丰富。若从结构上考虑,当前各领域间的出版量并不“均等”。若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区分中来考虑,由于在基础研究方面一直持续发展并占有一定比例的,应当说中国人文地理学著作的出版是较均衡的。当然,在更微观的层面上,一些不均衡的情况也存在,主要有:①在聚落地理学中,城市地理较乡村地理占绝对优势。本文在聚落、人口、历史、GIS应用中共标记到127条城市和城市化研究的著作,但乡村只有9条;②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失衡也较为明显,本文交通运输总共标记到航空15条,而航运和河运则只有3条;③在景观研究方面,人文和文化景观的研究较生态景观的研究要少得多,若再考虑自然地理学对景观的研究,人文景观和文化景观的研究将显得更为单薄。此外,一些传统地理学领域正被弱化,或者缺乏系统性的著作,典型的例子是边疆地理和民族地理研究,本文仅标记到这2个领域各21条文献且是在主题层面上标记到的,另在历史地理中也有为数不多的文献,这一问题与当前现实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尽管这种不均衡情况可用科学与社会的关联来解释,比如在旅游地理学中存在大量与民族有关的出版物,但它们只关注与旅游有关的民族地区自然和文化景观资源,而对民族地理本身的问题并不关心。

5.2 讨论

对于中国近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脉络,熊宁(1984)、王恩涌等(1991)、张景秋(1998)、方创琳等(2012)已有讨论,其焦点在中西人文地理学关系、人地关系与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以及当时所见的新兴领域等方面。对于1980年代前的中国人文地理学而言,本文发现1950-1970年间的中国人文地理学著作并未完全中断,在一般、地理学史、政治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方面仍有不少著作出版,但其他领域的著作则明显稀缺。换言之,这一时期中国人文地理学并未出现中断,只是发展过程中存在结构失衡,部分领域出现停滞现象。1980年代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进入了复兴期,本文除了再次证实王恩涌等和方创琳等所举主要领域如城市地理、旅游地理、文化地理、历史地理等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外,还发现这些领域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仍在形成新的研究热点,学科扩展态势非常明显。当然,在王恩涌等撰文的时代,GIS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还不那么明显,而甄峰等(2015)最近的研究表明,GIS正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新的基础性条件并形成了诸多新的研究内容,这类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化。

对于宋长青等(2004)所列举人文要素的诸多新的研究内容,本文也标记到了大量的研究著作,但以经济地理学为主导方面因本文并未统计经济地理学的文献而不得详情。

对于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核心领域,当前注重的是人地关系和社会经济面向及两者的交叉(方创琳, 2011)。吴传钧(1991, 1996)在提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方向时,特别注重社会经济的面向。陆大道(2004)在分析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机遇时也强调应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区域(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加强基础理论和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刘云刚等(2013)的研究发现,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发展存在实用主义基础上的西方主义和实证主义倾向,进而呼吁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实用”研究的同时应加强自身的批评检视并结合本土概念发展理论面向。顾朝林(2009)建议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需要面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并积极借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历史学的思想与方法。汤茂林(2010)提议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需具有问题意识、学术史意识、与同行对话意识、理论意识、学术规范意识,并特别强调问题意识和理论意识的关联,建议加强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导向和问题导向(汤茂林, 2013)。本文所发现的“基础先行、社会影响、应用助推”阶段性特征,深刻地反映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特别是当前的社会面向特征,并部分地反映了理论与问题之间的时间关系。至于人地关系方面,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中存在以“人地关系”为导向的研究路径,而且本文标记到的人文地理学著作大多与人地关系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有关联,尤其在各分支领域的主题方面更为明显,说明人地关系确实是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中的核心之一。

总之,中国人文地理学出版的总体概貌是结构性特征明显,在阶段性和领域结构方面均存在相应的变化。就当前态势来说,中国人文地理学著作出版体现了学科的发展活力和领域的扩展态势,学科交叉的现象更为明显。至于它与中国自然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和历史地理学更全面、系统的出版关系,还需要有详细的数据进行分析。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蔡运龙, 陆大道, 周一星, . 2004.

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发展战略

[J]. 地理学报, 59(6): 811-819.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中国未来的产业优化与升级、农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国际贸易、城市化、人口健康、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结构优化、环境改善、国家安全都需要地理学做出贡献。为此,中国地理学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解决国家发展中的重大地理学问题;要加强基础研究,在若干主攻方向上占领国际学术前沿阵地;要充分发挥我国的地理优势,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理科学;要整合和提升已有基础,造就优秀地理学家群体;要建立地理研究的高新技术体系,建成世界一流的地理研究和实验基地;产出具有世界影响的地理科学成果。未来中国地理学的战略重点是:以综合的观点和学科交叉的方式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及其动态机制,创新理论体系;在方法上发扬地理学综合方法和区域研究方法,开拓格局与过程耦合的技术路线,发展地球信息科学与&ldquo;数字地球&rdquo;,发展地理实验;组织科技攻关:加强第一手数据的获取;要在国土整治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地理信息应用研究等应用方向与技术上取得突破。为了发展中国地理科学,需要在政策与社会、投入、教育、组织等方面提供保障。</p>

[Cai Y L, Lu D D, Zhou Y X, et al.2004.

National demands for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hinese geography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9(6): 811-819.]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中国未来的产业优化与升级、农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国际贸易、城市化、人口健康、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结构优化、环境改善、国家安全都需要地理学做出贡献。为此,中国地理学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解决国家发展中的重大地理学问题;要加强基础研究,在若干主攻方向上占领国际学术前沿阵地;要充分发挥我国的地理优势,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理科学;要整合和提升已有基础,造就优秀地理学家群体;要建立地理研究的高新技术体系,建成世界一流的地理研究和实验基地;产出具有世界影响的地理科学成果。未来中国地理学的战略重点是:以综合的观点和学科交叉的方式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及其动态机制,创新理论体系;在方法上发扬地理学综合方法和区域研究方法,开拓格局与过程耦合的技术路线,发展地球信息科学与&ldquo;数字地球&rdquo;,发展地理实验;组织科技攻关:加强第一手数据的获取;要在国土整治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地理信息应用研究等应用方向与技术上取得突破。为了发展中国地理科学,需要在政策与社会、投入、教育、组织等方面提供保障。</p>
[2] 陈学明. 2012.

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

[J]. 中国社会科学, (11): 4-2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要真正认识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并找到从这一危机中走出来的道路,必须深入地研究生态与资本的关系。资本由于其“效用原则”,必然在有用性的意义上看待和理解自然界,使之成为工具;资本由于其“增殖原则”,决定了它对自然界的利用和破坏是无止境的。资本按其本性是反生态的。目前所出现的生态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社会制度的问题。当然,在充分认识资本与生态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同时,还必须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在限制和发挥资本逻辑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将资本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Chen X M.2012.

The logic of capital and ecological crisis

[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1): 4-2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要真正认识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并找到从这一危机中走出来的道路,必须深入地研究生态与资本的关系。资本由于其“效用原则”,必然在有用性的意义上看待和理解自然界,使之成为工具;资本由于其“增殖原则”,决定了它对自然界的利用和破坏是无止境的。资本按其本性是反生态的。目前所出现的生态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社会制度的问题。当然,在充分认识资本与生态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同时,还必须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在限制和发挥资本逻辑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将资本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3] 褚庆林. 1994.

我国人文地理学著作出版情况分析

[J]. 人文地理, 9(3): 22-31.

URL      摘要

我国人文地理学著作出版情况分析褚庆林(江苏教育出版社)对中国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目前中国地理学界有这样一种看法:三、四十年代是人文地理学的时代,这和当时的学术气氛有关;五十年代是经济地理学的时代,这与当时的形势有关;六、七十年代是自然地理学的时代,这...

[Chu Q L.1994.

Woguo renwen dilixue zhezuo chubanqingkuang fenxi

[J]. Human Geography, 9(3): 22-31.]

URL      摘要

我国人文地理学著作出版情况分析褚庆林(江苏教育出版社)对中国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目前中国地理学界有这样一种看法:三、四十年代是人文地理学的时代,这和当时的学术气氛有关;五十年代是经济地理学的时代,这与当时的形势有关;六、七十年代是自然地理学的时代,这...
[4] 董留群, 施正洪. 2014.

《地理学报》80年载文统计分析

[J]. 地理学报, 69(9): 1385-1390.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9011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等为获取基本数据的工具,对《地理学报》1934-2013 年期间的载文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以展示《地理学报》80 年的载文状况及其学术影响力,从一个侧面反映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为地理学发展提供相关参考数据.

[Dong L Q, Shi Z H.2014.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papers published i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during 1934-2013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9(9): 1385-1390.]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9011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等为获取基本数据的工具,对《地理学报》1934-2013 年期间的载文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以展示《地理学报》80 年的载文状况及其学术影响力,从一个侧面反映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为地理学发展提供相关参考数据.
[5] 樊杰, . 2016. 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的学术探究和社会贡献[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本文引用: 3]     

[Fan J, et al.2016. Zhongguo renwen yu jingji dilixuezhe de xueshu tanjiu he shehui gongxian[M]. Beijing, China: The Commercial Press.]

[本文引用: 3]     

[6] 方创琳. 2011.

面向国家未来的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方向的思考

[J]. 人文地理, 26(4): 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人文地理学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复兴与发展,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要继续围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这一核心,树立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把人地关系的研究向纵深层次推进,发展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实践应用的人文地理学,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突出新的实践形式,把全球化与本土化、全国化与地方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体化与同城化、中心化与空心化、信息化与可视化、生态化与低碳化、科学化与现代化作为中国人文地理学未来研究的8大方向。在人文地理学科建设过程中,敢于挑战经典理论,尤其是西方传统的经典理论,敢于直面现实,学会向权力讲授真理,敢于当科学勇士,倡导科学精神,不可变成官场的奴隶。

[Fang C L.2011.

Perspectives on the future research of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J]. Human Geography, 26(4): 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人文地理学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复兴与发展,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要继续围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这一核心,树立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把人地关系的研究向纵深层次推进,发展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实践应用的人文地理学,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突出新的实践形式,把全球化与本土化、全国化与地方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体化与同城化、中心化与空心化、信息化与可视化、生态化与低碳化、科学化与现代化作为中国人文地理学未来研究的8大方向。在人文地理学科建设过程中,敢于挑战经典理论,尤其是西方传统的经典理论,敢于直面现实,学会向权力讲授真理,敢于当科学勇士,倡导科学精神,不可变成官场的奴隶。
[7] 方创琳, 周尚意, 柴彦威, . 2012.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地理科学进展, 30(12): 1470-1478.

[Fang C L, Zhou S Y, Chai Y W, et al.2012.

Updated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of the discipline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0(12): 1470-1478.]

[8] 高万辉, 李九全, 梁璐, . 2008.

《人文地理》100期刊用文章统计分析

[J]. 人文地理, 23(5): 124-12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截至2008年4月,《人文地理》出版满100期,在出版100期之际对该刊22年来刊发的2102篇论文、论文第一作者和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揭示载文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展示该刊作者群的基本特点,确定该刊活跃作者群的数量和比例,归纳出人文地理科学工作者利用文献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掌握我国人文地理研究队伍的变化及发展状况,并对《人文地理》期刊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Gao W H, Li J Q, Liang L, et al.2008.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published articles in Human Geography’s 100 publications

[J]. Human Geography, 23(5): 124-12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截至2008年4月,《人文地理》出版满100期,在出版100期之际对该刊22年来刊发的2102篇论文、论文第一作者和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揭示载文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展示该刊作者群的基本特点,确定该刊活跃作者群的数量和比例,归纳出人文地理科学工作者利用文献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掌握我国人文地理研究队伍的变化及发展状况,并对《人文地理》期刊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9] 龚胜生, 曹秀丽, 林月辉, . 2013.

1981~2010年间的国际历史地理学研究: 基于国际期刊《历史地理学杂志》的统计分析

[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8(1): 5-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历史地理学杂志》是一份具有高学术质量的历史地理学国际学术期刊.通过对《历史地理学杂志》1981~2010年间所发表的论文、书评等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过去30年间,在研究内容方面,历史地理研究涉及5大领域18个方面,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始终是热点领域,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始终是薄弱环节,历史文化地理研究越来越热;在作者来源方面,历史地理作者来自全球36个国家,欧美化现象十分突出,英国、美国、加拿大籍作者占90%以上,与此同时,多元化特征趋弱,作者国籍从1981~1990年间的35个国家减少到2001~2010年间的19个国家;在研究区域方面,热点区域是欧美发达国家,对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4国的研究最多,欧洲、非洲、太平洋地区、加勒比海地区、大西洋等地区也受到较多关注.

[Gong S S, Cao X L, Lin Y H, et al.2013.

The research of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geography during 1981~2010: A statistical analysis from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J].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28(1): 5-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历史地理学杂志》是一份具有高学术质量的历史地理学国际学术期刊.通过对《历史地理学杂志》1981~2010年间所发表的论文、书评等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过去30年间,在研究内容方面,历史地理研究涉及5大领域18个方面,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始终是热点领域,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始终是薄弱环节,历史文化地理研究越来越热;在作者来源方面,历史地理作者来自全球36个国家,欧美化现象十分突出,英国、美国、加拿大籍作者占90%以上,与此同时,多元化特征趋弱,作者国籍从1981~1990年间的35个国家减少到2001~2010年间的19个国家;在研究区域方面,热点区域是欧美发达国家,对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4国的研究最多,欧洲、非洲、太平洋地区、加勒比海地区、大西洋等地区也受到较多关注.
[10] 顾朝林. 2009.

转型中的中国人文地理学

[J]. 地理学报, 64(10): 1175-1183.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10.003      URL      Magsci      摘要

<p>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在为国家发展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学科发展蓬勃兴旺。然而,关于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地位始终处在议论之中,尤其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长期处在争论之中。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需要走进世界,发挥人文地理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地理学发展历程阐述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经济社会政治制度环境的转变需要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地位的增强,需要人文地理学为国家发展做出更重要的贡献。人文地理学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研究方法,需要解放思想,注意在经济学的价值规律、社会科学的社会公平价值规律、自然科学的景观分析方法和历史学的历史分析方法以及数量分析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既需要对已有成果的概括提升,也需要有一种深度挖掘和创新的过程。</p>

[Gu C L.2009.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in transition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4(10): 1175-1183.]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10.003      URL      Magsci      摘要

<p>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在为国家发展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学科发展蓬勃兴旺。然而,关于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地位始终处在议论之中,尤其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长期处在争论之中。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需要走进世界,发挥人文地理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地理学发展历程阐述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经济社会政治制度环境的转变需要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地位的增强,需要人文地理学为国家发展做出更重要的贡献。人文地理学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研究方法,需要解放思想,注意在经济学的价值规律、社会科学的社会公平价值规律、自然科学的景观分析方法和历史学的历史分析方法以及数量分析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既需要对已有成果的概括提升,也需要有一种深度挖掘和创新的过程。</p>
[11] 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 1993. 民国时期总书目: 1911-1949, 农业科学·工业技术·交通运输[M]. 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1993. Minguo shiqi zong shumu: 1911-1949, nongye kexue, gongye jishu, jiaotong yunshu[M]. Beijing, China: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

[12] 国家图书馆. 1994a. 民国时期总书目: 1911-1949, 历史·传记·考古·地理(下)[M]. 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1994a. Minguo shiqi zong shumu: 1911-1949, lishi, zhuanji, kaogu, dili (xia)[M]. Beijing, China: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

[本文引用: 1]     

[13] 国家图书馆. 1994b. 民国时期总书目: 1911-1949, 军事[M]. 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1994b. Minguo shiqi zong shumu: 1911-1949, junshi[M]. Beijing, China: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

[本文引用: 1]     

[14] 国家图书馆. 1995a. 民国时期总书目: 1911-1949, 社会科学(总类部分)[M]. 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 262-263.

[本文引用: 1]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1995a. Minguo shiqi zong shumu: 1911-1949, shehui kexue (zonglei bufen)[M]. Beijing, China: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 262-263.]

[本文引用: 1]     

[15] 国家图书馆. 1995b. 民国时期总书目: 1911-1949, 自然科学, 自然地理学[M]. 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1995. Minguo shiqi zong shumu: 1911-1949, ziran kexue, ziran dilixue[M]. Beijing, China: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

[本文引用: 1]     

[16] 何金廖, 黄贤金. 2017.

21世纪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定量分析与挑战

[J]. 地理科学进展, 36(1): 112-124.

URL      [本文引用: 1]     

[He J L, Huang X J.2017.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challenges of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in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a since 2000.

Progress in Geography, 36(1): 112-124.]

URL      [本文引用: 1]     

[17]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中国版本图书馆, . 1990. 中国地理著作要览: 1949-1988[M]. 北京: 测绘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of 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of CAS,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 et al. 1990. Zhonguo dili zhuzuo yaolan: 1949-1988[M]. Beijing, China: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ess.]

[本文引用: 1]     

[18] 何书金, 赵歆. 2004.

地理学报70年来人文地理学的载文分析

[J]. 地理学报, 59(Sl): 198-20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Based on the articles published i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and the 2003 citation report from the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ISTIC) and 2001 citation index from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ISCI) and China Academic Journals (CAJ-CD), this paper tries to examine the features of researches in geographical sciences in China, especially in human geograph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thors for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It hop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data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geography and reveal to a certain degree the research level in geography, especially in human geography. The main findings ar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geography lags behind that of physical geography in terms of research scope, methodologies etc.

[He S J, Zhao X.2004.

Analysis of the articles on human geography published i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in 1934-2004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9(Sl): 198-20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Based on the articles published i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and the 2003 citation report from the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ISTIC) and 2001 citation index from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ISCI) and China Academic Journals (CAJ-CD), this paper tries to examine the features of researches in geographical sciences in China, especially in human geograph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thors for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It hop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data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geography and reveal to a certain degree the research level in geography, especially in human geography. The main findings ar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geography lags behind that of physical geography in terms of research scope, methodologies etc.
[19] 江莉莉. 2013.

21世纪的中国与中国地理学: 一场文化(地理)革命

[J]. 人文地理, 28(1): 1-9, 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一位著名的新加坡文化地理学家,兼亚洲问题研究专家从更广的视角回顾了近年出现的中国国内外地理学者关于中国文化地理的研究,以及中国的崛起对21世纪文化地理学的影响。作者指出了中国目前正面临的六大问题,并认为如果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来看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国的了解,还可以重塑文化地理学作为分支学科的实用性形象。这六大问题分别是:农业改革、经济改革、城市变迁、城乡移民和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不公平、不断改变的家庭结构和环境变化。作者认为,如果中国文化地理学希望最大限度地帮助本学科开发一个更加国际化的,更为包容的研究方法,就要考虑到中国面临的这些重大问题,给出有建设性的答案,并导出新的理论观念,使地理学的理论思维更加多样化。

[Kong L L.2013.

China and geography in the 21st century: A cultural (geographicial) revolution

[J]. Human Geography, 28(1): 1-9, 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一位著名的新加坡文化地理学家,兼亚洲问题研究专家从更广的视角回顾了近年出现的中国国内外地理学者关于中国文化地理的研究,以及中国的崛起对21世纪文化地理学的影响。作者指出了中国目前正面临的六大问题,并认为如果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来看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国的了解,还可以重塑文化地理学作为分支学科的实用性形象。这六大问题分别是:农业改革、经济改革、城市变迁、城乡移民和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不公平、不断改变的家庭结构和环境变化。作者认为,如果中国文化地理学希望最大限度地帮助本学科开发一个更加国际化的,更为包容的研究方法,就要考虑到中国面临的这些重大问题,给出有建设性的答案,并导出新的理论观念,使地理学的理论思维更加多样化。
[20] 金晓斌, 曹雪, 周寅康, . 2012.

30年来中国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中人文地理学论文载文分析

[J]. 地理科学, 32(10): 1186-119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中国人文地理学实现了全面复兴。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 对1980~2010 年《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和《地理研究》3 个中国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所刊载的文献进行统计, 以人文地理学论文为对象, 分别从载文的时空特点、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机构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梳理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 并对后期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p>

[Jin X B, Cao X, Zhou Y K, et al.2012.

Analysis of human geography articles published on the three Chinese authoritative geography journals in recent 30 years

[J]. S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2(10): 1186-119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中国人文地理学实现了全面复兴。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 对1980~2010 年《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和《地理研究》3 个中国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所刊载的文献进行统计, 以人文地理学论文为对象, 分别从载文的时空特点、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机构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梳理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 并对后期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p>
[21] 冷疏影. 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文地理学项目研究特征简析

[J]. 地理学报, 68(10): 1307-1315.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310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2007-2011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文地理学代码(D0102) 的申请书作为样本,对申请代码、重点研究领域以及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分析中国人文地理学近期发展特征。分析认为,科学问题综合与学科间交叉研究的增加使人文地理学学科边界呈现模糊化的趋势;研究方向体现了时代特点且各研究方向之间申请数量比较均衡;研究关键词大量涌现但共识性表述相对较少;选题颇具本土应用特点但学科体系建设意识逐步增强。

[Leng S Y.2013.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geographical proposals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8(10): 1307-1315.]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310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2007-2011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文地理学代码(D0102) 的申请书作为样本,对申请代码、重点研究领域以及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分析中国人文地理学近期发展特征。分析认为,科学问题综合与学科间交叉研究的增加使人文地理学学科边界呈现模糊化的趋势;研究方向体现了时代特点且各研究方向之间申请数量比较均衡;研究关键词大量涌现但共识性表述相对较少;选题颇具本土应用特点但学科体系建设意识逐步增强。
[22] 冷疏影, . 2016. 地理科学三十年: 从经典到前沿[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本文引用: 2]     

[Leng S Y, et al.2016. The geographical sciences during 1986-2015[M]. Beijing, China: The Commercial Press.]

[本文引用: 2]     

[23] 李凡, 司徒尚纪. 2007.

近二十年来中国文化地理学文献分析

[J]. 人文地理, 22(1): 105-1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7.01.02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文化地理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搜集了1985—2004年的文化地理论文文献,将论文按地理类、学报类和其他类三类期刊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文化地理学期刊载文数量的时空分布特点、作者生产率、作者地域分布和单位分布、论文资助情况以及文献研究的内容等方面的问题,揭示了近20年来我国文化地理学发展的状况和特点,为我国文化地理学者了解和把握文化地理学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提供依据。

[Li F, Situ S J.2007.

Analysis on cultural geography literatures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twenty years

[J]. Human Geography, 22(1): 105-1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7.01.02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文化地理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搜集了1985—2004年的文化地理论文文献,将论文按地理类、学报类和其他类三类期刊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文化地理学期刊载文数量的时空分布特点、作者生产率、作者地域分布和单位分布、论文资助情况以及文献研究的内容等方面的问题,揭示了近20年来我国文化地理学发展的状况和特点,为我国文化地理学者了解和把握文化地理学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提供依据。
[24] 李钢, 王会娟, 孔冬艳, . 2016.

中国地理研究特点与态势: 基于“四地”刊物高被引论文的分析

[J]. 地理科学进展, 35(5): 537-55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5.002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与数据挖掘的原理与方法,以《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以下简称“四地”或四刊)创刊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为基础数据,选取各刊被引量前500位的论文,从时间特征、位次特征、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所属地区等角度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揭示中国地理研究的特点与态势.结果表明:①四刊论文贡献量的时间分布存在差异,但高被引论文年代区间集聚特征明显;②高被引论文同位次被引量变化曲线是比较期刊影响力的一种较好方法,四刊曲线均呈现负幂函数曲线衰减态势;③四刊论文作者个数及关键词个数变化整体上较为同步,论文数量随着作者数的增加而呈现“倒勺”变化,关键词个数总体上呈现“趋多避少”的态势;④关键词大类统计反映了四刊的关注重点与差异,核心词根统计揭示了研究焦点与学术支点,空间、城市、土地、变化、生态、中国、区域、旅游、环境、发展等词根出现频次最高;⑤入围量排名靠前的作者大多从事人文经济地理研究,一批领军人物和活跃研究者贡献突出且优势明显;⑥《地理学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在各自层面首位度明显.最后,从研究时效及结果解释力、中外研究数据统筹、学术贡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团队评价及中国地理研究均衡化、本土化与国际化等方面指出了未来的努力方向.

[Li G, Wang H J, Kong D Y, et al.2016.

Characteristics and future trends of geographic research in China: A bibliometrics analysis of highly cited articles in four major Chinese geographic journals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5(5): 537-55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5.002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与数据挖掘的原理与方法,以《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以下简称“四地”或四刊)创刊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为基础数据,选取各刊被引量前500位的论文,从时间特征、位次特征、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所属地区等角度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揭示中国地理研究的特点与态势.结果表明:①四刊论文贡献量的时间分布存在差异,但高被引论文年代区间集聚特征明显;②高被引论文同位次被引量变化曲线是比较期刊影响力的一种较好方法,四刊曲线均呈现负幂函数曲线衰减态势;③四刊论文作者个数及关键词个数变化整体上较为同步,论文数量随着作者数的增加而呈现“倒勺”变化,关键词个数总体上呈现“趋多避少”的态势;④关键词大类统计反映了四刊的关注重点与差异,核心词根统计揭示了研究焦点与学术支点,空间、城市、土地、变化、生态、中国、区域、旅游、环境、发展等词根出现频次最高;⑤入围量排名靠前的作者大多从事人文经济地理研究,一批领军人物和活跃研究者贡献突出且优势明显;⑥《地理学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在各自层面首位度明显.最后,从研究时效及结果解释力、中外研究数据统筹、学术贡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团队评价及中国地理研究均衡化、本土化与国际化等方面指出了未来的努力方向.
[25] 李敏, 罗寿枚. 2005.

《人文地理》1986-2004年刊载论文统计分析

[J]. 人文地理, 20(6): 119-1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5.06.02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文地理》是我国唯一专门研究人文地理学的学术期刊,本文对该刊1986~2004年19年共81期的论文、论文第一作者和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揭示了载文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展示了该刊作者群的基本特点,确定了该刊活跃作者群的数量和比例,归纳出人文地理科学工作者利用文献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同时也回顾了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我国人文地理研究队伍的变化及发展状况,力求对人文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与研究队伍建设有所启示,并对《人文地理》期刊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Li M, Luo S M.2005.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rticles published on Human Geography from 1986 to 2004

[J]. Human Geography, 20(6): 119-1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5.06.02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文地理》是我国唯一专门研究人文地理学的学术期刊,本文对该刊1986~2004年19年共81期的论文、论文第一作者和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揭示了载文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展示了该刊作者群的基本特点,确定了该刊活跃作者群的数量和比例,归纳出人文地理科学工作者利用文献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同时也回顾了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我国人文地理研究队伍的变化及发展状况,力求对人文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与研究队伍建设有所启示,并对《人文地理》期刊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26] 李小建, 樊新生, 罗庆. 2014.

从《地理学报》看80年的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

[J]. 地理学报, 69(8): 1093-1108.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地理学报》发表的论文具有“高、精、特、实”的特点,评述《地理学报》的经济地理学论文可更加简洁地勾勒出经济地理学的整体“骨骼”.本文基于80年来《地理学报》发表的421篇经济地理论文,从论文数量、发展脉络、研究范式、面向国家需求、学科发展变化等方面梳理了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总结了相关研究特点.论文统计表明,经济地理学研究不断发展,各学科发展很不均衡.呈现密切联系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从经济增长研究转向可持续发展研究、从与自然关系密切的要素研究转向人文要素的研究、研究领域从注重物质生产转向非物质领域等特征.分支学科发展侧重于区域、工业和农业,但交通、商业服务业、城市等也呈增长趋势.学术思想来源多元化、研究尺度多样化、研究方法定量化.总的来看,中国经济地理学呈现出紧密服务国家需求、侧重宏观研究、侧重经济增长、侧重应用型研究的研究特点,但在微观研究、综合研究、理论凝炼方面逐步加强.

[Li X J, Fan X S, Luo Q.2014.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ic geography: A review on papers published i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from 1934 to 2013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9(8): 1093-1108.]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地理学报》发表的论文具有“高、精、特、实”的特点,评述《地理学报》的经济地理学论文可更加简洁地勾勒出经济地理学的整体“骨骼”.本文基于80年来《地理学报》发表的421篇经济地理论文,从论文数量、发展脉络、研究范式、面向国家需求、学科发展变化等方面梳理了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总结了相关研究特点.论文统计表明,经济地理学研究不断发展,各学科发展很不均衡.呈现密切联系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从经济增长研究转向可持续发展研究、从与自然关系密切的要素研究转向人文要素的研究、研究领域从注重物质生产转向非物质领域等特征.分支学科发展侧重于区域、工业和农业,但交通、商业服务业、城市等也呈增长趋势.学术思想来源多元化、研究尺度多样化、研究方法定量化.总的来看,中国经济地理学呈现出紧密服务国家需求、侧重宏观研究、侧重经济增长、侧重应用型研究的研究特点,但在微观研究、综合研究、理论凝炼方面逐步加强.
[27] 林清清, 朱竑, 陶伟. 2014.

1987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的旅游地理学

[J]. 地理学报, 69(8): 1159-117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经过30多年的积累,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87年至2013年近30年的旅游研究相关的资助项目为资料来源,通过历时态的方法分析了历年资助项目的数量、额度及类别的变化,从总体上了解旅游地理学研究在国家自科基金委资助下的发展情况;通过对资助项目研究内容的分析,梳理了21个研究主题的动态变化及过程.分析表明①近30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旅游研究项目资助的力度大为加强,且向青年项目和地区项目倾斜明显.基金委的资助对旅游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②在旅游影响、旅游地演化规律、重要典型性旅游地研究、旅游理论与方法、城市旅游研究等方面获得的资助项目较多.资助项目从初期应用性研究正在走向多元、细化的深度研究阶段;③需反思的是,中国的旅游研究是否已形成了中国特点?在丰富的旅游现象背后,如何做出更有价值的理论构建?如何更有效地整合不同学科的研究力量?实用性强的旅游研究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Lin Q Q, Zhu H, Tao W.2014.

Tourism geography research funded by NSFC over the past 30 year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9(8): 1159-117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经过30多年的积累,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87年至2013年近30年的旅游研究相关的资助项目为资料来源,通过历时态的方法分析了历年资助项目的数量、额度及类别的变化,从总体上了解旅游地理学研究在国家自科基金委资助下的发展情况;通过对资助项目研究内容的分析,梳理了21个研究主题的动态变化及过程.分析表明①近30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旅游研究项目资助的力度大为加强,且向青年项目和地区项目倾斜明显.基金委的资助对旅游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②在旅游影响、旅游地演化规律、重要典型性旅游地研究、旅游理论与方法、城市旅游研究等方面获得的资助项目较多.资助项目从初期应用性研究正在走向多元、细化的深度研究阶段;③需反思的是,中国的旅游研究是否已形成了中国特点?在丰富的旅游现象背后,如何做出更有价值的理论构建?如何更有效地整合不同学科的研究力量?实用性强的旅游研究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8] 刘静. 2011.

新兴学科科学知识图谱构建: 以国内地理信息科学为例[D]

. 昆明: 云南大学.

[本文引用: 1]     

[Liu J.2011.

The construction of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 in emerging discipline: With domestic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D].

Kunming, China: Yunnan University.]

[本文引用: 1]     

[29] 刘睿文, 吴殿廷, 吴巧新. 2006.

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脉络研究: 基于《地理学报》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

[J]. 地球科学进展, 21(9): 938-947.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1-8166.2006.09.00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自1901年张相文编纂我国近代最早的地理教科书——《初等地理教科书》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出版以来,我国近、现代地理学已走过了百年岁月。以《地理学报》为研究对象,对其自创刊以来所有载文进行检索和分类统计。从中发现,中国地理学近百年来在曲折中前进,日益走向繁荣;领域构成从单调到丰富,专业体系日趋完善,地理学的人文化、技术化趋势非常明显;从引进、学习到与世界同步,中国地理学正在完成质的飞跃。地理工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地理学的高度责任感和中国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地理学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Liu R W, Wu D T, Wu Q X.2006.

The venation of one-hundred years of development of geography in China: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rticles i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1(9): 938-947.]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1-8166.2006.09.00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自1901年张相文编纂我国近代最早的地理教科书——《初等地理教科书》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出版以来,我国近、现代地理学已走过了百年岁月。以《地理学报》为研究对象,对其自创刊以来所有载文进行检索和分类统计。从中发现,中国地理学近百年来在曲折中前进,日益走向繁荣;领域构成从单调到丰富,专业体系日趋完善,地理学的人文化、技术化趋势非常明显;从引进、学习到与世界同步,中国地理学正在完成质的飞跃。地理工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地理学的高度责任感和中国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地理学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30] 刘宇峰, 原志华, 郭玲霞, . 2015.

基于CNKI的1982-2014年《地理研究》载文情况统计分析

[J]. 地理研究, 34(6): 1188-120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6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对1982-2014年《地理研究》的载文情况进行了总体回顾和客观评价,主要内容包括33年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年际变化、第一作者及核心作者群、作者所属研究机构、各类资金资助情况、论文关键词及被引用情况等几个方面。研究表明:1《地理研究》的载文量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地理研究》拥有庞大的作者数量,但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及以上论文的核心作者占第一作者的9.5%;3第一作者所属研究机构在区域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地域集中性,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4国家级基金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项目资助类型;5在热点内容、区域(尺度)和方法等方面体现了学科特点;6《地理研究》在地理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客观地展示了《地理研究》33年来的办刊历程及学术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地理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可为《地理研究》今后发展以及中国地理学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Liu Y F, Yuan Z H, Guo L X, et al.2015.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papers published in Geographical Research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4(6): 1188-120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6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对1982-2014年《地理研究》的载文情况进行了总体回顾和客观评价,主要内容包括33年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年际变化、第一作者及核心作者群、作者所属研究机构、各类资金资助情况、论文关键词及被引用情况等几个方面。研究表明:1《地理研究》的载文量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地理研究》拥有庞大的作者数量,但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及以上论文的核心作者占第一作者的9.5%;3第一作者所属研究机构在区域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地域集中性,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4国家级基金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项目资助类型;5在热点内容、区域(尺度)和方法等方面体现了学科特点;6《地理研究》在地理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客观地展示了《地理研究》33年来的办刊历程及学术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地理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可为《地理研究》今后发展以及中国地理学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31] 刘云刚, 王丰龙. 2013.

西方主义与实证主义幻象: 近三十年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理论研究透视

[J]. 人文地理, 28(1): 14-19.

URL      摘要

基于对近三十年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文献解读,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演进脉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80年代的理论引进、1990年代的理论消化和21世纪以来内生一外生并存阶段。将当前中国人文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征概括为两点,即“西方主义”和“实证主义”,并认为其背后的思想根源是“实用主义”。通过文献梳理本文认为,实用主义思维是近三十年中国人文地理学理论成果缺少的主要原因。而要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必须同时重视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批判性研究,二是基于自身观察的本土概念总结。最后,本文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对推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提出若干建议。

[Liu Y G, Wang F L.2013.

Reexamining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Perspective of theoretical studies in recent thirty years

[J]. Human Geography, 28(1): 14-19.]

URL      摘要

基于对近三十年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文献解读,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演进脉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80年代的理论引进、1990年代的理论消化和21世纪以来内生一外生并存阶段。将当前中国人文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征概括为两点,即“西方主义”和“实证主义”,并认为其背后的思想根源是“实用主义”。通过文献梳理本文认为,实用主义思维是近三十年中国人文地理学理论成果缺少的主要原因。而要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必须同时重视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批判性研究,二是基于自身观察的本土概念总结。最后,本文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对推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提出若干建议。
[32] 刘则渊, 陈悦, 侯海燕. 2008. 科学知识图谱: 方法与应用[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Liu Z Y, Chen Y, Hou H Y.2008.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M]. Beijing, China: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本文引用: 1]     

[33] 陆大道. 2003.

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

[J]. 地理学报, 58(1): 3-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3.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年来,中国地理学在应用方向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就的同时,综合方向削弱,地理教育和研究机构易名混乱,国家重大问题的研究未受到广泛重视。根据中国地理学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地理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和加强理论与综合研究的建议。

[Lu D D.2003.

Some key issues concerning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8(1): 3-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3.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年来,中国地理学在应用方向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就的同时,综合方向削弱,地理教育和研究机构易名混乱,国家重大问题的研究未受到广泛重视。根据中国地理学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地理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和加强理论与综合研究的建议。
[34] 陆大道. 2004.

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机遇与任务

[J]. 地理学报, 59(增刊): 3-7.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4.z1.001      URL      摘要

作者阐述了新时期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面临着国家发展的大量需求,有传统的领域,也有全球变化区域响应、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化和信息化导致的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重组等新兴领域。根据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当前需要加强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发扬综合性知识结构的长处,立足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区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数据库、模型和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和运用。

[Lu D D.2004.

Recent development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9(Sl.): 3-7.]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4.z1.001      URL      摘要

作者阐述了新时期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面临着国家发展的大量需求,有传统的领域,也有全球变化区域响应、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化和信息化导致的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重组等新兴领域。根据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当前需要加强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发扬综合性知识结构的长处,立足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区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数据库、模型和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和运用。
[35] 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理事会. 2011. 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 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M]. 刘毅, 刘卫东, 等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the National Academies. 2010. Understanding the changing planet: Strategic directions for the geographical sciences[M]. Liu Y, Liu W D, et al, trans.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请核对英文作者)

[本文引用: 1]     

[36] 钱今昔. 1949.

新哲学的地理观

[M]. 上海: 上海金屋书店.

[Qian J X.1949.

Xinzhexue de diliguan

[M]. Shanghai, China: Shanghai Golden House Bookstore.]

[37] 钱丽芸, 朱竑. 2011.

从国家基金立项看文化地理学研究的状况和趋势: 基于知识生产的视角

[J]. 地理科学进展, 30(10): 1289-1297.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10.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国家级研究基金资助是目前国内 学科领域内最高级别的研究支持。自1991年以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别资助文化地理学科16项和47项基金项目,促进了近20年来 中国文化地理学发表成果的增长。论文通过文本分析法,研究国家基金资助下的中国文化地理学科发展区域分布现状、研究特点与质量。研究发现受基金资助的学者 产出效率大致呈现上升态势;学科申请依托的学科门类逐渐向社会科学转向,学科间的交叉呈现多元化特征。课题依托单位几乎集中在几个重点院校,呈现圈层放射 状分布。研究区域大致覆盖东部,中西部地区研究少,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多次被作为文化研究对象。在学科内部,获得基金资助的作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学科内在 关联。研究反映了近20年来中国文化地理研究的学术轨迹和发展趋向,有助于中国文化地理学者了解和把握中国文化地理学发展趋势及相关基金项目的申请。

[Qian L Y, Zhu H.2011.

Progress in cultural geography research reflected by the project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0(10): 1289-1297.]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10.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国家级研究基金资助是目前国内 学科领域内最高级别的研究支持。自1991年以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别资助文化地理学科16项和47项基金项目,促进了近20年来 中国文化地理学发表成果的增长。论文通过文本分析法,研究国家基金资助下的中国文化地理学科发展区域分布现状、研究特点与质量。研究发现受基金资助的学者 产出效率大致呈现上升态势;学科申请依托的学科门类逐渐向社会科学转向,学科间的交叉呈现多元化特征。课题依托单位几乎集中在几个重点院校,呈现圈层放射 状分布。研究区域大致覆盖东部,中西部地区研究少,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多次被作为文化研究对象。在学科内部,获得基金资助的作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学科内在 关联。研究反映了近20年来中国文化地理研究的学术轨迹和发展趋向,有助于中国文化地理学者了解和把握中国文化地理学发展趋势及相关基金项目的申请。
[38] 任美锷. 1947. 建设地理新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Ren M E.1947. Jianse dili xinlun[M]. Beijing, China: The Commercial Press.]

[39] 施振宏. 2007.

《地理学报》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影响力: 基于CSSCI的统计分析

[J]. 地理学报, 62(12): 1327-133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7.12.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依据《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地理学报》(1934-2006年)载文被CSSCI来源期刊在1998-2006年期间的引用情况进行 统计分析和评价,从论文被引用的角度来揭示《地理学报》载文在CSSCI来源期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影响力,并为地理学科的研究和进一步扩大《地理学 报》的影响力提供参考数据。

[Shi Z H.2007.

The influence of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ased on CSSCI statistical analysi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2(12): 1327-133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7.12.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依据《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地理学报》(1934-2006年)载文被CSSCI来源期刊在1998-2006年期间的引用情况进行 统计分析和评价,从论文被引用的角度来揭示《地理学报》载文在CSSCI来源期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影响力,并为地理学科的研究和进一步扩大《地理学 报》的影响力提供参考数据。
[40] 宋长青, 冷疏影. 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

[J]. 地理学报, 59(增刊): 8-10.

https://doi.org/10.11821/xb20047s002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回顾中国近20年来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其总体特征为以经济地理学研究为主导,城市地理学发展迅速,区域地理学内容不断丰富,其他人文要素逐渐受到重视。从方法论上,不断引入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加强空间分析及模型方法。从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自由申请项目统计结果发现,近10余年来,自由申请项目中人文地理学方向获资助的项目持续增加。从选题和研究内容上不断丰富,更加关注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

[Song S Q, Leng S Y.2004.

Features of recent human geography researches gran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9(Sl.): 8-10.]

https://doi.org/10.11821/xb20047s002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回顾中国近20年来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其总体特征为以经济地理学研究为主导,城市地理学发展迅速,区域地理学内容不断丰富,其他人文要素逐渐受到重视。从方法论上,不断引入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加强空间分析及模型方法。从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自由申请项目统计结果发现,近10余年来,自由申请项目中人文地理学方向获资助的项目持续增加。从选题和研究内容上不断丰富,更加关注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
[41] 汤茂林. 2010.

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基本意识问题

[J]. 人文地理, 25(4): 1-6.

URL      摘要

自1980年代复兴以后的近三十年来,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和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参照国际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以及我国其他领域改革的深入和推进,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明显,突出表现在五种意识的不足或缺乏。这使我们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方面作出令人注目的成绩的同时,未能对世界人文地理学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亟待反思,找到问题之所在以及通向世界学术殿堂的“桥梁”,以便“重新出发”。在恪守学术规范的基础上,增强学术史和与同行对话的意识、以问题和理论为导向,立足本土,加强人文地理研究的理论化,作出原创性的发现,是我国人文地理学者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Tan M L.2010.

The methodological issues of human geography researches in mainland China

[J]. Human Geography, 25(4): 1-6.]

URL      摘要

自1980年代复兴以后的近三十年来,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和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参照国际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以及我国其他领域改革的深入和推进,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明显,突出表现在五种意识的不足或缺乏。这使我们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方面作出令人注目的成绩的同时,未能对世界人文地理学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亟待反思,找到问题之所在以及通向世界学术殿堂的“桥梁”,以便“重新出发”。在恪守学术规范的基础上,增强学术史和与同行对话的意识、以问题和理论为导向,立足本土,加强人文地理研究的理论化,作出原创性的发现,是我国人文地理学者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42] 汤茂林. 2013.

问题主导还是方法主导?对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J]. 人文地理, 28(5): 19-2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存在明显的政策导向和方法(技术)导向。这种特色的成因是复杂的。政策导向主要与经世致用、缺乏研究传统和批判性思维有关;方法(技术)导向则主要与理工科思维、现代化的简单理解和对工具理性的推崇,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普及以及“3S”技术发展有关。在新形势下,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要实现知识增量,就必须以问题和理论为导向,进而看我们能否发现新的现象和问题,验证其是否普遍存在,然后寻找理论解释(已有理论或建立新理论)。这种对我国人文地理理想图景的探讨值得重视。

[Tang M L.2013.

Problem-dominated versus method-dominated? The reflection on the methodology of human geography research in mainland China

[J]. Human Geography, 28(5): 19-2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存在明显的政策导向和方法(技术)导向。这种特色的成因是复杂的。政策导向主要与经世致用、缺乏研究传统和批判性思维有关;方法(技术)导向则主要与理工科思维、现代化的简单理解和对工具理性的推崇,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普及以及“3S”技术发展有关。在新形势下,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要实现知识增量,就必须以问题和理论为导向,进而看我们能否发现新的现象和问题,验证其是否普遍存在,然后寻找理论解释(已有理论或建立新理论)。这种对我国人文地理理想图景的探讨值得重视。
[43] 汤茂林, 柴彦威. 200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译著出版的特征、问题与建议

[J]. 人文地理, 22(3): 125-128.

URL      摘要

国外人文地理学著作和教材在我国的翻译出版主要是1990年代以来的事,商务印书馆作为出版大户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出版了大规模的世界区域地理译著,其后所译著作多为受到好评的欧美论著或教材,但与原版书出版的时滞较长。相关译作缺乏规划、质量参差不齐、对教科书重视不够、学科分布不均衡等成为主要问题。加强有关译作的规划、提升翻译作品在学术评价中的地位、加强翻译队伍建设、重视教材的翻译和引进、加强薄弱学科著作和教材的引进和翻译等是今后发展的主要建议。

[Tang M L, Chai Y W.2007.

The publication of translated books of human geography in Mainland China since the Reform

[J]. Human Geography, 22(3): 125-128.]

URL      摘要

国外人文地理学著作和教材在我国的翻译出版主要是1990年代以来的事,商务印书馆作为出版大户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出版了大规模的世界区域地理译著,其后所译著作多为受到好评的欧美论著或教材,但与原版书出版的时滞较长。相关译作缺乏规划、质量参差不齐、对教科书重视不够、学科分布不均衡等成为主要问题。加强有关译作的规划、提升翻译作品在学术评价中的地位、加强翻译队伍建设、重视教材的翻译和引进、加强薄弱学科著作和教材的引进和翻译等是今后发展的主要建议。
[44] 唐晓峰. 2010.

从混沌到秩序: 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

[M]. 北京: 中华书局.

[本文引用: 1]     

[Tang X F.2010.

Cong hundun dao zhixu: Zhongguo shanggu dili sixiangshi shulun

[M]. Beijing, China: Zhonghua Book Company.]

[本文引用: 1]     

[45] 王恩涌, 周一星, 秦勇. 1991.

人文地理学的历史概况与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J]. 人文地理, 6(2): 1-7.

URL      摘要

本文探索人文地理学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发展特点.重点在于介绍人文地理学在发展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和新的部门所取得的意义.人文地理学在我国是随着二十年代开始的近代地理教育而发展的.本文还讨论了我国不同时期人文地理学发展的特点以及城市地理、人口地理、旅游地理和历史地理在七十年代后所取得的进展.此外,该文还提出政治地理,文化地理、行为地理等部门的研究仍然比较落后.最后,该文对人文地理学各部门今后发展作了预测.

[Wang E Y, Zhou Y X, Qin Y.1991.

A historical survey of human geograph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y in our country

[J]. Human Geography, 6(2): 1-7.]

URL      摘要

本文探索人文地理学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发展特点.重点在于介绍人文地理学在发展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和新的部门所取得的意义.人文地理学在我国是随着二十年代开始的近代地理教育而发展的.本文还讨论了我国不同时期人文地理学发展的特点以及城市地理、人口地理、旅游地理和历史地理在七十年代后所取得的进展.此外,该文还提出政治地理,文化地理、行为地理等部门的研究仍然比较落后.最后,该文对人文地理学各部门今后发展作了预测.
[46] 王贤文, 刘则渊, 栾春娟, . 2009.

SSCI数据库中的人文地理学期刊分析

[J]. 地理学报, 64(2): 243-252.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02.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运用科学计量学中的聚类分析和社会网络等方法,分析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44种人文地理学期刊之间的关系。首先在WebofScience中检索期刊的共被引次数矩阵,计算共被引率矩阵,然后进行CONCOR聚类分析和网络结构分析。统计中国地理学者发表的SSCI地理学论文,分析中国地理学期刊在WebofScience中的被引情况,定量考察中国地理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

[Wang X W, Liu Z Y, Luan C J, et al.2009.

Analysis of SSCI human geography journal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4(2): 243-252.]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02.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运用科学计量学中的聚类分析和社会网络等方法,分析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44种人文地理学期刊之间的关系。首先在WebofScience中检索期刊的共被引次数矩阵,计算共被引率矩阵,然后进行CONCOR聚类分析和网络结构分析。统计中国地理学者发表的SSCI地理学论文,分析中国地理学期刊在WebofScience中的被引情况,定量考察中国地理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
[47] 王铮, 朱艳硕. 2014.

《地理学报》80年载文分析

[J]. 地理学报, 69(8): 1069-107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901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等为获取基本数据的工具,对《地理学报》1934-2013年期间的载文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以展示《地理学报》80年的载文状况及其学术影响力,从一个侧面反映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为地理学发展提供相关参考数据。

[Wang Z, Zhu Y S.2014.

An investigation to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over the past 80 year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9(8): 1069-107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901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等为获取基本数据的工具,对《地理学报》1934-2013年期间的载文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以展示《地理学报》80年的载文状况及其学术影响力,从一个侧面反映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为地理学发展提供相关参考数据。
[48] 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 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 1956-2004. 全国总书目, 1955-2003[M]. 北京: 中华书局.

[本文引用: 1]     

[China Archives of Publications of Publishing Administration under Ministry of Culture, China ISBN Agency. 1956-2004. Quan'guo zong shumu, 1955-2003[M]. Beijing, China: Zhonghua Book Company.] (请核对英文作者与年份)

[本文引用: 1]     

[49] 吴传钧. 1991.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J]. 经济地理, 11(3): 1-6.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正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Wu C J.1991.

Lun dilixue de yanjiuhexin: Rendiguanxi diyuxitong

[J]. Economic Geography, 11(3): 1-6.]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正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50] 吴传钧. 1996.

展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J]. 人文地理, 11(增刊): 1-10.

URL      摘要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文地理学得到了复兴,在理论、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其中尤以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的进展较快,原先被视为禁区的政治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和社会地理学.也开始出现了一批可喜的成果。目前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新形势下,中国人文地理学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即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迈入21世纪时,作者建议中国人文地理学着重研究以下各课题:(1)为充实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2)为配合(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研究全国和各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3)以土地利用为中心来研究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4)从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出发,研究地区自然资源系统;(5)为发扬中国地理学的传统,更认真地为农业服务,研究促进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问题;(6)从理论和方法上提高区域地理研究的水平、并配合国家任务,开展区域综合发展的研究.包括国家和各省经济建设的重点区、海域、生态脆弱区等。

[Wu C J.1996.

Prosp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J]. Human Geography, 11(Sl.): 1-10.]

URL      摘要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文地理学得到了复兴,在理论、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其中尤以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的进展较快,原先被视为禁区的政治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和社会地理学.也开始出现了一批可喜的成果。目前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新形势下,中国人文地理学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即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迈入21世纪时,作者建议中国人文地理学着重研究以下各课题:(1)为充实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2)为配合(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研究全国和各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3)以土地利用为中心来研究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4)从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出发,研究地区自然资源系统;(5)为发扬中国地理学的传统,更认真地为农业服务,研究促进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问题;(6)从理论和方法上提高区域地理研究的水平、并配合国家任务,开展区域综合发展的研究.包括国家和各省经济建设的重点区、海域、生态脆弱区等。
[51] 肖超. 201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出版研究(1958-2009)[D]. 南京: 南京大学.

[Xiao C.2014. A study of the geography translations published by the commercial press, 1958-2009[D]. Nanjing, China: Nanjing University.]

[52] 新华书店总店. 1955.

全国总书目: 1949-1954

[M]. 北京: 新华书店.

[本文引用: 1]     

[Xinhua Bookstore.1955.

Quan'guo zong shumu, 1949-1954

[M]. Beijing, China: Xinhua Bookstore.]

[本文引用: 1]     

[53] 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 2005-2014. 全国总书目电子版使用手册, 2004-2013[M]. 北京: 中国版本图书馆.

[本文引用: 1]     

[China ISBN Agency.2005-2014. Quan'guo zong shumu dianziban shiyong shouce, 2004-2013[M]. Beijing, China: China Archives of Publications.]

[本文引用: 1]     

[54] 熊宁. 1984.

我国近代(1840-1949年)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概况

[J]. 地理研究, 3(2): 1-13.

https://doi.org/10.11821/yj1984020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简述了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社会地理、政治地理和军事地理、历史地理的发展概况;並初步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及其对中国人地思想发展的影响。

[Xiong N.1984.

A preliminary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in the modern era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2): 1-13.]

https://doi.org/10.11821/yj1984020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简述了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社会地理、政治地理和军事地理、历史地理的发展概况;並初步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及其对中国人地思想发展的影响。
[55] 杨吾扬. 1988. 地理学思想简史[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73-179.

[Yang W Y.1988. Dilixue sixiang jianshi[M]. Beijing,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173-179.]

[56] 姚正平. 2015.

“从地理谈起”: 晚清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书写模式

[J]. 史学理论研究, 24(1): 31-37.

URL      摘要

晚清民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开篇往往首先叙述地理。其叙述可分三类:从理论上探讨史地之间的关系,叙述具体的地理情况,以及二者的结合。三类中又以叙述具体地理情况最为普遍。而众多历史教科书对地理的具体叙述也有不同。大致可分两种:晚清到民国初期,主要是叙述这两个时期的疆域面积、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势、气候、山脉、河流等;20世纪20年代到1949年,集中于对历代疆域变迁的描述,或是介绍地球起源。前者直接借鉴近代日本历史教科书的做法,而后者则明显受到日益细化的历史课程标准的影响。晚清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开篇对地理的不断书写,促使开篇应首先论述地理或将地理放在重要位置进行论述的观念,近乎成为常识,并被普遍地运用到当前的历史著作中。

[Yao Z P.2015.

“Saying from geography”: the narration style of school texts since the late of Qin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J]. Historiography Quarterly, 24(1): 31-37.]

URL      摘要

晚清民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开篇往往首先叙述地理。其叙述可分三类:从理论上探讨史地之间的关系,叙述具体的地理情况,以及二者的结合。三类中又以叙述具体地理情况最为普遍。而众多历史教科书对地理的具体叙述也有不同。大致可分两种:晚清到民国初期,主要是叙述这两个时期的疆域面积、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势、气候、山脉、河流等;20世纪20年代到1949年,集中于对历代疆域变迁的描述,或是介绍地球起源。前者直接借鉴近代日本历史教科书的做法,而后者则明显受到日益细化的历史课程标准的影响。晚清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开篇对地理的不断书写,促使开篇应首先论述地理或将地理放在重要位置进行论述的观念,近乎成为常识,并被普遍地运用到当前的历史著作中。
[57] 张景秋. 1998.

1900-1970年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与回顾

[J]. 人文地理, 13(1): 65-70.

URL      摘要

1900—1970年中国人文地理学处于近代时期;中国近代人文地理学萌芽于本世纪初,后随着西方人文地理学理论的传入和民族地理学的推进,在三、四十年代得以发展,不仅部门研究广泛,而且兼有理论探讨;从50年代到7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人文地理学遭到批评和摒弃;直至1978年后,人文地理学才得以全面复兴

[Zhang J Q.1998.

A review of the human geography from 1900 to 1970 in China

[J]. Human Geography, 13(1): 65-70.]

URL      摘要

1900—1970年中国人文地理学处于近代时期;中国近代人文地理学萌芽于本世纪初,后随着西方人文地理学理论的传入和民族地理学的推进,在三、四十年代得以发展,不仅部门研究广泛,而且兼有理论探讨;从50年代到7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人文地理学遭到批评和摒弃;直至1978年后,人文地理学才得以全面复兴
[58] 张九辰. 2001.

中国近代地学主要学科名称的形成与演化初探

[J]. 中国科技史料, 22(1): 26-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441.2001.01.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学科的分化是近代地学的主要特点之一。从 19世纪开始到 2 0世纪中叶 ,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这三大地学分支学科不但已相继独立 ,而且在它们内部又分化出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对这些新学科的命名是中国近代地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 19世纪末到 2 0世纪中期大量地学著作的研究 ,论述了近代地学主要学科名称在汉语中的形成与演化。中国近代地学多数分支学科的名称 ,都经历了演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近代地学的发展过程。文章试对中国近代地学领域中含义变化较大、较易混淆的主要学科名称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Zhang J C.2001.

Forming and changing of the translated terms of Chinese modern earth-science and its branches

[J]. China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2(1): 26-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441.2001.01.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学科的分化是近代地学的主要特点之一。从 19世纪开始到 2 0世纪中叶 ,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这三大地学分支学科不但已相继独立 ,而且在它们内部又分化出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对这些新学科的命名是中国近代地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 19世纪末到 2 0世纪中期大量地学著作的研究 ,论述了近代地学主要学科名称在汉语中的形成与演化。中国近代地学多数分支学科的名称 ,都经历了演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近代地学的发展过程。文章试对中国近代地学领域中含义变化较大、较易混淆的主要学科名称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59] 甄峰, 秦萧, 席广亮. 2015.

信息时代的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创新

[J]. 地理科学, 35(1): 11-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分析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问题,包括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方法革新、流动空间分析的框架、人地关系理论体系与应用研究等内容。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框架,积极吸纳相关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构建信息时代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另一方面,要立足中国国情与特色,紧扣国家战略,增强人文地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面向问题的综合应用研究。

[Zhen F, Qin X, Xi G L.2015.

The innovation of geography and human geography in the information era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5(1): 11-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分析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问题,包括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方法革新、流动空间分析的框架、人地关系理论体系与应用研究等内容。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框架,积极吸纳相关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构建信息时代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另一方面,要立足中国国情与特色,紧扣国家战略,增强人文地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面向问题的综合应用研究。
[60]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地理学会. 2012. 2011-2012地理学学科发展报告(人文—经济地理学)[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 2012. Report on advances in geography: Human-economic geography, 2011-2012[M]. Beijing, China: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本文引用: 1]     

[61] 钟赛香, 曲波, 苏香燕, . 2014.

从《地理学报》看中国地理学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

[J]. 地理学报, 69(8): 1077-109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05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分别从成长趋势、关键词、文献作者和研究机构等不同侧面对《地理学报》创刊以来至2013年3月中旬刊载的4420篇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基于地理学三分法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技术等主要分支研究以及地理总论进行探讨,旨在揭示代表中国地理学界最高学术水平的《地理学报》其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①《地理学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中国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②《地理学报》年发文量存在显著差异,其波动起伏与中国历史的大事件紧密相关;③《地理学报》虽为综合性期刊,但自然地理研究一直占绝大多数;④《地理学报》具有较为稳定的学术研究队伍,老学者居多,需要进一步培养新的学科带头人;⑤《地理学报》具有较强集聚效应,中国地理学研究主体和研究内容具有明显区域性.

[Zhong S X, Qu Bo, Su X Y, et al.2014.

Progress in Chinese geography research: Reflected from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during 1934-2013: A bibliometrics analysi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9(8): 1077-109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05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分别从成长趋势、关键词、文献作者和研究机构等不同侧面对《地理学报》创刊以来至2013年3月中旬刊载的4420篇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基于地理学三分法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技术等主要分支研究以及地理总论进行探讨,旨在揭示代表中国地理学界最高学术水平的《地理学报》其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①《地理学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中国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②《地理学报》年发文量存在显著差异,其波动起伏与中国历史的大事件紧密相关;③《地理学报》虽为综合性期刊,但自然地理研究一直占绝大多数;④《地理学报》具有较为稳定的学术研究队伍,老学者居多,需要进一步培养新的学科带头人;⑤《地理学报》具有较强集聚效应,中国地理学研究主体和研究内容具有明显区域性.
[62] 周尚意. 2009. 超越西方社会文化地理学的意义与可能性[M]//刘卫东. 地理学评论: 第一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44-150.

[本文引用: 1]     

[Zhou S Y.2009. Chaoyue xifang shehui wenhua dilixue de yiyi yu kenengxing[M]//Liu W D. Dilixue pinglun: 1. Beijing, China: The Commercial Press: 144-150.]

[本文引用: 1]     

[63] 朱竑, 林婕, 魏雷. 2009.

从百期《人文地理》看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脉络

[J]. 人文地理, 24(5): 13-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文地理》从创刊至百期,一直关注中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正是依靠《人文地理》所搭建的平台,在《人文地理》的扶持、关爱及帮助下,我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才取得今日尽管依旧弱小,但也能悄然展放、显现美丽的局面。从过往100期的历程可以明了的是,它作为一个温床、一片实验田和一个跳板,孕育了包括文化地理在内的众多中国人文地理各分支学科的发展,也鼓舞、扶持了众多年轻的莘莘学子从稚嫩、从恐惧、从胆怯到充满自信、到成长,进而走向成熟。从这样的角度看,《人文地理》不啻又肩负了导师、领路人的角色。本文通过百期《人文地理》中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回顾,包括载文数量、文献作者和文献内容的分析,梳理了近二十年来国内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脉络。文化地理学研究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社会发展与学科发展的新形势下,有必要继续在《人文地理》的领航下,借助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依靠与国际研究的接轨和对话,体现中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区域特色,促进包括文化地理学在内的中国人文地理学科的整体突破。

[Zhu H, Lin J, Wei L.2009.

The research context of cultural geography in China indicated by a hundred issues of Human Geography

[J]. Human Geography, 24(5): 13-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文地理》从创刊至百期,一直关注中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正是依靠《人文地理》所搭建的平台,在《人文地理》的扶持、关爱及帮助下,我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才取得今日尽管依旧弱小,但也能悄然展放、显现美丽的局面。从过往100期的历程可以明了的是,它作为一个温床、一片实验田和一个跳板,孕育了包括文化地理在内的众多中国人文地理各分支学科的发展,也鼓舞、扶持了众多年轻的莘莘学子从稚嫩、从恐惧、从胆怯到充满自信、到成长,进而走向成熟。从这样的角度看,《人文地理》不啻又肩负了导师、领路人的角色。本文通过百期《人文地理》中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回顾,包括载文数量、文献作者和文献内容的分析,梳理了近二十年来国内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脉络。文化地理学研究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社会发展与学科发展的新形势下,有必要继续在《人文地理》的领航下,借助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依靠与国际研究的接轨和对话,体现中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区域特色,促进包括文化地理学在内的中国人文地理学科的整体突破。
[64] Aalbers M B.2004.

Creative destruction through the Anglo-American hegemony: A non-Anglo-American view on publications, referees and language

[J]. Area, 36(3): 319-322.

https://doi.org/10.1111/j.0004-0894.2004.00229.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lthough the concept of therapeutic landscapes has assisted health geographers to explore the intimate connections between well-being and place, arguably, after a decade of applications, the common interpretations and assumptions of commentators should be reviewed. Based on theoretical insights from psychoanalytic geographies and geographies of nursing, this paper makes two observations. First, that landscape has been almost exclusively interpreted in a physical sense with co-presence being a necessary condition. In turn, this assumption has led to the neglect of non-physical (imagined) places. Second, that therapeutic effects have been interpreted as experiences attained outside of clinical practices. Hence, healthcare workers and their direct treatments and care have also been neglected. To explore these omissions together, an interview survey of complementary therapists investigates the many ways in which imagined places are constructed and manipulated in therapy sessions. Arguably, beyond this example, extending the therapeutic landscape concept to both physical and non-physical features of treatments could provide fresh insights into the dynamics between healthcare and place. In disciplinary terms, the benefits are twofold. Whilst it could help develop a critical tradition in health geography, perhaps ironically, it could also provide a stronger disciplinary connection between qualitative health geography, various forms of medicine and their research traditions.
[65] Brakman S, Garretsen H, Van Marrewijk C.2011.

References across the fence: Measuring the dialogue between economists and geographers

[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11(2): 371-385.

https://doi.org/10.1093/jeg/lbq03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In this article, we try to measure the dialogue between economists and geographers.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this dialogue can be best described as one of 'mutual neglect' but quantitative evidence is scarce. Our main data set covers all references from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Based on our results, the 'mutual neglect' obervation should be qualified. First, and correcting for the fact that geographers generally cite more than economists, geographers significantly cross-reference more to the neighboring field of economics than vice versa. Second, and perhaps most importantly, although the description of a non-debate might still hold in general, it clearly does so to a lesser extent when looking at the cross-references of geographers and economists in our data set.
[66] Gutiérrez J, López-Nieva P.2001.

Are international journals of human geography really international?

[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5(1): 53-69.

https://doi.org/10.1191/0309132016668233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search the extent to which ‘international journals’ of human geography are really international.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affiliation data (work centre) of the authors of articles and of members of editorial boards of a group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s; the results so obtained are related to the impact factors of these journals. The indicators used show that human geography journals in general have still not attained a high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is may be interpreted as a sign of fragmentation within the discipline: human geographers do not constitute a proper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unity or, rather, a global community that makes use of certain common media of expre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but are fragmented into national or regional (linguistic) communities.
[67] Johnston R, Sidaway J D.2015.

Geography and geographers: Anglo-American human geography since 1945

[M]. 7th ed.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375-378.

[本文引用: 1]     

[68] Lee R, Smith D M.2004.

Geographies and moralitie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development, justice and place

[M]. Oxford, England: Blackwell.

[本文引用: 1]     

[69] Livingstone D N.1992.

The geographical tradition: Episodes in the history of a contested enterprise

[M]. Oxford, UK: Blackwell.

[70] Mayhew R J.2011.

Geographies genealogies

[M]//Livingstone D N, Agnew J. The SAGE Handbook of geographical knowledge. London, England: SAGE: 21-38.

[71] Paasi A.2005.

Globalisation, academic capitalism, and the uneven geographies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publishing spaces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37(5): 769-789.

[本文引用: 1]     

[72] Schuermans N, Meeus B, De Maesschalck F.2010.

Is there a world beyond the Web of Science? Publication practices outside the heartland of academic geography

[J]. Area, 42(4): 417-424.

https://doi.org/10.1111/j.1475-4762.2010.00938.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Because research on the publication practices of academic geographers has been limited to the quantification of journal articles cited in easily searchable databases such as Thomson Reuters' Web of Science or Elsevier's Scopus, the question remains whether journals that are not indexed by these databases flourish or perish under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to publish in outlets with the highest impact factor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we have compiled a database with the complete bibliographies of all Belgian professors that have been working in Belgium in the field of human geography over the last 40 years. Based on ou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810 articles published in 304 different journals, w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human geographers from the Dutch-speaking north of the country are currently publishing more in English-language journals and in journals indexed by the Web of Science than their colleagues in the seventies or the eighties, but less in the Dutch and the French languages and in Belgian geographical journals. In the French-speaking south of the country, this evolution is less pronounced, but still present. Even though we applaud the tendency to publish in English and in Web of Science journals because it increases the academic rigour of scholarly research, we are afraid that it hampers the role of academic geography in geography education and society as a whole.
[73] Short J R, Boniche A, Kim Y, et al.2001.

Cultural globalization, global English, and geography journals

[J].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53(1): 1-11.

https://doi.org/10.1111/0033-0124.0026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debate on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examine the rise of English as a form of global communication.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trends for the geographical community are discussed in an analysis of the use of English in geography journals. We note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journals published in English, measure the proportion of contributions from non-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in English language journals, and note the language practice of selected journals. We conclude that there has been a trend towards linguistic homogenization and raise the question: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a geographical discourse dominated by just one language?
[74] Sternberg R.2015.

The publication and citation behaviour of economic geographers and geographical economists compared

[J]. Review of Regional Research, 35(1): 1-27.

https://doi.org/10.1007/s10037-014-0094-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In dem Beitrag wird das Publikations- und Zitationsverhalten von Wirtschaftsgeographen und Regional02konomen verglichen. Basierend auf einem einzigartigen Datensatz und bewusst beschr01nkt auf Autoren aus dem deutschsprachigen Bereich, belegt die empirische Analyse mehr Parallelen zwischen beiden Disziplinen als erwartet. Die Unterschiede bei den Publikations- und Zitationsh01ufigkeiten sind nur gering. Die Wissenschaftler beider Disziplinen n01hern sich bzgl. ihres Publikations- und Zitationsverhaltens an, denn die jüngeren Vertreter beider Disziplinen sind sich diesbezüglich 01hnlicher als die 02lteren, für die andere Publikationsformen als die hier ausschlie08lich betrachteten Zeitschriftenartikel wichtiger waren/sind. Gemeinsame Ver02ffentlichungen von Autoren aus dem deutschen und dem au08erdeutschen Sprachraum (dersleben oder anderer Disziplinen) werden in beiden Disziplinen h01ufiger. Ebenso versuchen immer mehr Wissenschaftler aus dem deutschsprachigen Raum ihre Manuskripte in hochrangigen internationalen Zeitschriften zu platzieren – und dies zunehmend erfolgreich (gilt für beide Disziplinen). Gemeinsame Publikationen von Wirtschaftsgeographen und Regional02konomen aus dem deutschsprachigen Raum sind noch immer selten, nehmen aber zu. Solche Artikel werden im Mittel h01ufiger zitiert als Artikel von Autoren nur einer der beiden Disziplinen. Copyright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15
[75] Sun J, Pan Y J, Tang M L, et al.2013.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in China: A comparison with the strategic directions for geography in the USA

[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3(6): 963-977.

https://doi.org/10.1007/s11442-013-1056-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Understanding the Changing Planet: Strategic Directions for the Geographical Sciences ( UCP ),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USA), and its comments in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propose that uppercase and plural “Geographical Sciences” (GS) is the strategic direction for geography in the next decade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our rapidly changing planet. According to these comments, UCP valued technologies and tools excessively (“task”), and did not pay much attention to methodology (“discipline”). Actually, both “task” and “discipline” are geographical wings, especially in the time of “big science”. Enlightenment from UCP and its comments is the strategic direction that should be balanced between “task” and “discipline”, GS should be a three-dimensional construct of a disciplinary system, methodology, and technologies and tools, and this system should be scientific humanism based on scientific spirit and directed by humanism. During the last 60 years, Chinese geographers devoted themselves to GS, including practice and theory. Obviously progress and outlook are proposed as interdisciplinary GS, Earth Surface Sciences (ESS) and Geographical Construction (GC).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of GS is very complex, and is composed of such human knowledge domains as sciences, technologies, engineering, and philosophy. The main mission is to research the open, complex, and macro earth system (not only scientifically, but also humanistically), and one significant methodology is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ans” (CIQQM). At the same time, another changing direction in Chinese geography is Human-Economic Geography (HEG).
[76] Webber M.2010.

Re-emerging China and consequences for economic geography

[J].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51(5): 583-599.

https://doi.org/10.2747/1539-7216.51.5.58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 noted specialist on the spatial dimensions of China's economy surveys questions and opportunities for economic geography raised by the re-emergence of China. He explores the ways in which the rise of China may alter economic geography's object of study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force re-conceptualization of some fundamental concepts and theories, and affect the way the discipline conducts its work. The paper argues that cooperation of Western and Chinese scholars in forging a new economic geography is contingent on a redirected focus away from concerns relevant only to the West and the discarding of research frameworks that bracket China off from experiences in the W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