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2017 , 36 (1): 34-45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1.004

研究专题: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地区人口规模调控政策参数化路径与系统模拟

刘小茜12, 马廷2, 裴韬2*, 王向东23, 杜云艳2, 谢传节2

1.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 100191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3.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兰州 730000

Parameterization and system dynamics modeling of regional population regulation policie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LIU Xiaoqian12, MA Ting2, PEI Tao2*, WANG Xiangdong23, DU Yunyan2, XIE Chuanjie2

1. College of Applied Arts and Science,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3. College of Management,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裴韬(1972-),男,研究员,博导,主要从事空间数据挖掘和空间信息统计等方面研究,E-mail: peit@lreis.ac.cn

收稿日期: 2016-12-20

网络出版日期:  2017-01-20

版权声明:  2017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杂志 版权所有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59084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5M581160)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刘小茜(1984-),女,博士后,主要从事系统动力学仿真和景观生态评价与规划等方面研究,E-mail: liuxq@lreis.ac.cn

展开

摘要

政策调控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的主要手段,采用系统分析方法评估和预测政策实施效果是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当前政策制定存在目标指向性不具体、调控力度不明确、协同作用机制不清晰等问题,既阻碍了政策的有效落实,更无法开展政策实施效果分析和决策优化。其根本症结在于缺少能够量化具体的政策目标并精确指导区域管理对策的政策参数。本文提出了面向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 SD)模拟的区域调控政策参数化路径。通过细化政策指标、量化政策参数和区间化调控范围等方法,将政策调控转变为系统变量形式,代入到政策交互作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实现对政策调控效果的模拟。本文以区域人口规模调控政策为切入点,选择京津冀地区为案例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面向系统动力学模拟的政策参数化方案很好地重现了区域人口规模政策调控过程,能有效提高调控政策实施的精确性和可操作度,并为区域调控政策的配置和优化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撑。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 政策参数化 ; 人口规模调控 ; 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京津冀地区

Abstract

As a most influential measure to achieve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coordinated regulation and control policies are drawing increasing attentions from scientists and policymakers.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policy performance and systematically estimate the effects before mak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decisions. However, a number of problems have arisen during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urrent policies, such as lack of specific targeted policy orientation, unclear policy maneuverability, uncertain policy interaction mechanisms, and vague policy impacts, which all hindered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objectives.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lies in the lack of policy parameters that can bridge the gap between directive policy objectives and specific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between specific policy measures and system responses. Thus, this study proposes a framework of policy parameterization, which includes four steps: refining policy indicators, quantifying policy parameters, identifying regulatory regions, and modeling. Taking the regional population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implemented the policy parameterization framework in the system dynamic (SD) model of population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study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policy parameterization method has well represented the policy functional process by integrating with the SD model. (2) The trend of population regulation changes in the case study area indicates that population migration control policy had limited effect on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nly by improving the regional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system sustainability can be achieved. (3) The parameterization method is able to specify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actices by providing specific indicators and their regulation intervals, and further providing a basis for scenario analysis and strategy optimization. Thus it can be a useful tool for directing regional regulatory policy making.

Keywords: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 policy parameterization ; population regulation and control ; system dynamic model ;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0

PDF (887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刘小茜, 马廷, 裴韬, 王向东, 杜云艳, 谢传节. 京津冀地区人口规模调控政策参数化路径与系统模拟[J]. , 2017, 36(1): 34-45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1.004

LIU Xiaoqian, MA Ting, PEI Tao, WANG Xiangdong, DU Yunyan, XIE Chuanjie. Parameterization and system dynamics modeling of regional population regulation policie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1): 34-45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1.004

1 引言

区域之间的空间差异和发展不均衡是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刘卫东等, 2014; 陆大道, 2015)。通过行政手段引导市场机制进行的干预与补充措施,即通过区域调控政策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是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陆大道, 2008)。为缩小区域发展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各级政府相继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区域调控政策,继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之后,“十三五”规划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纳入区域发展的国家战略。整体而言,中国区域发展政策具有许多优点,如调控目标明确、政策措施丰富、兼顾区域内统一性和区域间差别化。然而,中国各地区自然环境基底和社会经济基础差异显著,使得整体宏观政策的适用性不强而调控能力有限,加上政策落实机制尚不完善,导致开展区域管理实践中面临多种问题(陆大道等, 1999; 刘玉等, 2003),主要表现在政策目标指向性不具体、调控力度不明确、协同作用机制不清晰、实践实施效果不明朗等方面。

分析发现,调控政策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往往存在交互复杂的作用关系,只有通过系统的建模方法才能构建政策措施与系统响应之间的反馈关系,进而模拟政策的效应(Costanza et al, 2001; Li et al, 2013)。为此,本文引入了对复杂的区域发展政策问题十分有效的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 SD)建模方法。系统动力学将区域视作一个有信息反馈与控制的系统,政策措施既是系统的输入也是要素反馈作用的结果。然而,当前政策调控目标与区域管理实践之间、政策措施与系统变化要素之间都缺乏可以相互衔接的政策参数,因而,无法将政策调控目标转化为具体可行的管理措施,也无法开展系统动力学模拟。因此,本文提出了面向系统动力学模拟的区域调控政策参数化路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该研究路径的核心是将调控政策的目的、方向、力度转变为具体的、定量的、区间明确的政策参数,以一系列政策参数作为中介和依托,用于提高政策目标指向性,提升调控措施可操作性,明确政策间协同作用机制和系统评估政策实施效果。

图1   区域调控政策的参数化路径研究框架

Fig.1   Framework of parameterization of coordinated regional regulatory policies

前述区域政策调控参数化的实现,需要通过实证研究细化落实。京津冀地区人口规模调控是一个合适的实证研究对象。首先,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是中国当前三大国家发展战略之一,策略中涉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气候变化、产业转移、经济结构调整等多个政策层面(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规划司等, 2013),其案例研究对中国区域协同发展策略制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其次,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最重要政策内容之一的人口规模调控,受到多种政策因素的共同影响(李国平等, 2009),调控过程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实践中面临多种挑战。因此,以人口规模调控为切入点的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人口规模调控为例,开展区域政策调控参数化实现路径的实证研究。

2 区域人口规模调控政策的参数化方案

2.1 区域人口规模调控政策概述

区域人口规模是区域集聚力和离散力之间的一种均衡,能集中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 (Macauley, 1985; Champion, 2001; 梁昊光等, 2014)。区域人口规模变化主要源于2个方面,一是由人口出生和死亡导致的区域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二是由人口迁入和迁出导致的区域人口数量的机械增长(Tan et al, 2016)。因此,人口规模调控就从上述2个方面入手。然而,人口数量的自然变化和机械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王桂新等, 2014; He et al, 2016),并不能简单和直接地对其进行调控。应该结合区域人口数量变化原因,划分区域人口数量调控的政策类型,再分别分析调控政策的实现途径。

区域人口规模调控政策的调控方向和主要途径为:①人口自然增长的调控方向,调控途径主要是通过生育政策(王开泳等, 2016)、人口性别结构调整(李树茁等, 2013)等政策影响人口出生率。②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的调控方向,调控途径主要是通过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等政策影响乡村人口迁入城镇的速度。③城镇人口跨区域迁移的调控,包括迁入方向和迁出(疏解)方向,人口迁入方向,调控途径主要通过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等政策影响城镇对外的人口吸引力,带来人口迁入量的增加;人口疏解方向,调控途径主要通过城市功能疏解、行业结构调整等政策影响城镇人口的迁出量(李国平等, 2009)。④总体上,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之间存在同步演化和相互耦合的影响机制。同步演化过程中,人口的机械增长受到区域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制约。调控途径通过生态用地面积、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补偿等调控政策影响人口承载力,进而调控人口迁移政策。综上,区域人口规模的数量构成关系表示为式(1)-(4)。

P=Purban+Prural(1)

Prural=Pna-rural-Purban-rural(2)

Purban=Pna-urban+Purban-rural(MP)+Pmigration(3)

Pmigration=Pinmigration(MP)+Poutmigration(4)

式中:P表示区域总人口规模;Purban表示城镇人口规模;Prural表示乡村人口规模;Pna-rural表示乡村人口自然增长量;Purban-rural为本地乡村迁入城市的人口数量,即城乡人口迁移量;Pna-urban表示城镇人口自然增长量;Pmigration表示城镇跨区域流动人口数量。跨区域人口迁移包括迁入和迁出(疏解)2个方向,分别表示为PinmigrationPoutmigration;MP表示人口迁移政策开放度参数,由区域人口承载力决定。跨区域人口迁入和城乡人口迁移受到该政策的约束,如式(3)-(4)所示。下文将分别分析影响区域人口规模变化的调控政策、政策参数及其量化方法。

2.2 区域人口数量调控参数的识别和量化

基于前述分析发现,政策之间、参数之间和影响因子之间存在复杂交叉联系。为此,本文对政策参数采用了分类识别和量化方法进行表述。首先,依据人口规模变化的流入流出来源,划分4个人口规模调控政策集合,每个政策集合中包含2~4种具体的政策措施即政策实施途径,每种措施运用若干政策参数来刻画。为表述清晰,文中对某些相关度高的政策参数进行了合并介绍。

2.2.1 人口自然增长调控政策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包括人口的初始规模、出生率和死亡率。区域人口自然增长量的计算公式为:

Pnaturalgrowth=(B'-D')×P(5)

式中: Pnaturalgrowth表示区域总人口的自然增长量;B'表示调控政策影响下的人口出生率, D表示调控政策影响下的人口死亡率,两者差值表示政策调控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P表示上一年的区域总人口数。乡村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量可根据此公式分别计算。影响人口出生率(B' )的因素虽然十分复杂,但可通过宏观调控政策进行干预的因素不多。一般认为,针对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和生育的调控政策,对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可操作性强(李国平, 2009)。人口出生率(B' )的政策调控目标计算公式为:

B'=B×Childi×(1-R')(i=1,2,3)(6)

R'=RmRf-105100(Rm>Rf)(7)

B=Cx×fx(8)

式(6)中:B为人口出生率的初始值;Childi为生育政策,一孩政策时等于1,二孩政策时则等于2。式(7)中:R'表示区域人口性别比指数的调控目标,等于男性人口(Rm)与女性人口(Rf)的比值距离自然状态的差距。R'的值越接近于0,则表示出生人口的性别比越接近于自然状态;值越大表示性别比脱离均衡范围越多,则人口的出生率越低。理论上自然状态下的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应在104:100至106:100的范围内(徐毅等, 1991),本文设定为105:100。未来调控政策的方向是去掉“人工干预迹象”平衡状态,使性别比回归(李树茁等, 2013)。式(8)中:人口出生率B受到总人口的年龄结构(Cx)和年龄别生育率(fx)的共同影响。

人口的年龄结构( Cx)还影响人口死亡率(D)。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表现为老年人口的数量比例不断上升。老龄化问题不仅存在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异(王录仓等, 2016),而且其对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迁移效率、劳动力供给等方面也有复杂交错的影响(胡鞍钢, 2012; 文先明等, 2015),参数化难度非常大。考虑到可行性,本文暂不分析年龄结构对区域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复杂反馈作用,只讨论年龄结构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通常,65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C>65)越高,人口出生率越低,而死亡率越高(袁小平等, 2014)。人口年龄结构影响下人口死亡率( D')的计算公式为:

D'=(β×eC>65'-C>65)+D(9)

式中:C>65表示初始时期区域65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 C>65'表示政策调整后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β表示常数调整系数。对年龄结构的政策调控主要是通过调整生育政策改变新出生人口数量,或通过延迟退休年龄改变劳动力人口构成等方式实现。

2.2.2 城乡人口迁移调控政策

城镇化是内涵丰富的多维过程,包括人口城镇化、产业非农化过程和土地城镇化等过程。其中,城乡人口迁移,即乡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是城镇化进程最显著的表现之一,也是城镇人口机械增长主要来源。人口的城镇化也伴随着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张,即土地城镇化(边雪等, 2013)。土地城镇化率与人口增长率的协调关系是中国当前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沈体雁, 2006),也影响了城乡人口流动的规模。

(1) 人口城镇化调控政策

乡村人口迁入城市,即人口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最显著的人口流动方式。以Purban-rural表示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值,则有:

Purban-rural=μ×Prural(10)

式中:μ表示城乡人口迁移速率;Prural表示当前乡村人口数。城乡人口的迁移主要由城乡之间经济、文化和环境方面的差异引起的,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农业发展水平、农村建设水平等存在非线性关系。但整体上城乡人口迁移速率μ较为稳定,政策调控目标可在系统中用常数变量表示。μ值介于0~1之间,取值高低表示对人口城镇化的政策调控的方向和力度,高值表示鼓励乡村人口迁入城市,低值表示引导乡村劳动力就地转化。

(2) 土地城镇化调控政策

建设用地的扩张,即土地城镇化过程,主要有2种来源:一是新增城镇人口迁入城市所产生的建设用地需求;二是城镇居民对更大生存空间的需求驱动建设用地沿建成区边界的扩张(Tan et al, 2016)。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

Aurban+=(Purban+×au)+(Aurban×V)(11)

式中: Aurban+为新增建设用地面积;Aurban为上一模拟时期建设用地面积; Purban+为新增城镇人口;au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两者乘积表示规划的新增建设用地面积;V为建设用地扩张速率。建设用地扩张速率( V)可作为系统中的常数变量,值介于0~1之间,高值表示粗放型的建设用地管理策略,低值表示集约型管理策略。参数取值根据历史年份的年度土地类型变化数据进行估算,预期值根据土地规划中的建设用地面积数据进行换算得到。对土地城镇化的调控,既需要结合居民需求适度配置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规划指标,也需要从土地资源管理上进行建设用地的调控和监管,如加强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开展土地整理等。

2.2.3 城镇人口跨区域迁移调控政策

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驱动人口向经济增长快或劳动力需求大的城镇迁移。例如,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会影响劳动力市场,改变劳动力人口的迁移方向和迁移数量。此外,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影响人们的出行意愿,对人口在区域之间的迁移效率产生影响。

(1) 区域GDP增长调控政策

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率体现决策者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预期,同时也是进行国民经济各产业、各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本文中GDP增长速度调控是运用市场手段进行人口规模调控政策的一项前提条件。假设GDP的年增长率为 λ,则有下一年度的GDP预期值(GDP')为:

GDP'=(1+λ)×GDP(12)

(2)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通过调整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和生产效率,可实现区域产业升级和转型,也会对区域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结构产生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后的就业人口数变化量( ΔLi)的计算公式为:

ΔLi=ΔXi×Ti(i=1,2,3)(13)

式中:i表示产业/行业类型,这里指三次产业类型;Ti为单位产品的劳动消耗系数,也称活劳动(行业实际就业人口)系数,其倒数(1/Ti)表示单位劳动的产出效率;ΔXi表示产业结构调整后单个产业产值变化量。Ti和ΔXi的计算公式如下:

Ti=LiXi(14)

ΔXi=GDP'×Ui'-GDP×Ui(15)

式中:Lii产业/行业的年就业人口数;Xi为对应年i产业的生产总值; UiUi'分别为政策调整前和调整后的i产业GDP产值比,假设初始状态中,区域三次产业GDP产值比为U1:U2:U3,调整后为 U1': U2': U3',则有U1+U2+U3= U1'+ U2'+ U3'=1。区域总体的新增劳动力需求等于3个产业劳动力需求的和。在劳动力市场开放的前提下,这些需求就会以流动人口的方式迁入城镇,形成人口跨区域的迁移,即 Pinmigration=ΔL1,2,3

(3) 行业产值疏解政策

城市功能疏解的调控政策,主要指通过运用城市产业/行业的产值结构调整等市场调节手段,实现疏解城镇人口数量的政策。当前中国很多大城市存在人口密度过大、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区域产业结构失衡所致(李培等, 2007; 封志明等, 2013)。通过产业疏解带动城市人口疏解是解决人口过度膨胀问题的重要途径(李国平等, 2009)。本文采用了王继源等(2015)提出的区域劳动力疏解量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i=1nΔli=i=1nΔxi×ti×Qi(16)

式中: i=1nΔli表示所有行业产值调整后的就业人口疏解量; Δli表示i行业产值调整带来的劳动力变化量; Δxi表示i行业调整后的产值变化量;ti表示i行业单位产值消耗的劳动力系数; Q表示i行业活劳动转换系数,用于衡量某一产业劳动消耗中活劳动所占比例。为计算产业疏解的就业人口数量,需要依次开展以下几步准备工作。

第一步,建立区域投入产出表,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区域内各部门各行业的总产出和总使用的平衡关系(邵汉青, 1982),为后期行业产值和就业人口核算做准备。在投入产产出表中横向按照行业统计,纵向按部门统计,其主要平衡关系用公式(17)表示。

Xi+IMi+FUi=j=1`nxij+Yi(17)

式中:行业内部产出(Xi)、行业进口(IMi)、调入(FUi)之和为总产出; j=1nxij表示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带来的中间使用,而Yi表示最终使用,两者之和为总使用。

第二步,计算行业自给率系数,公式为:

gi=XiXi+IMi+FUi(18)

式中:gi为行业自给率。行业自给率是筛选疏解行业类型的判断依据之一。一般选择自给率低、与其他行业联系不紧密的非主导型行业优先疏解。以北京市为例,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是北京市直接转移进行功能疏解的重要抓手(王继源等, 2015)。

第三步,筛选行业,生成行业产值疏解系数矩阵A,计算公式为:

A=a1,a2,a3,,ai,,an(n=24)(19)

式中:A表示由城市所有行业产值疏解系数构成的矩阵,也是区域功能疏解方案的集中体现;ai表示i行业产值疏解系数,范围介于0~1之间。当ai=1时,表示行业产值完全疏解到乡村或其他地区;ai=0表示产值不发生变化;n表示行业门类,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包括24个主要行业。

第四步,根据行业产值疏解系数计算行业产值的变化量 Δxi,如式(20)。再根据行业单位劳动消耗系数计算潜在的就业人口变化量,计算方法见式(13)。

Δxi=ai×Xi(20)

第五步,计算活劳动转化系数。Li表示的是所有潜在的就业人口数量。要分部门、分行业计算实际所需的从业人口数量,则需要通过活劳动转换系数进行转换。分部门的计算方法如式(21):

Qj=(XjTj-i=1nxijTi)XjTj(j=1,2,,n)(21)

式中: Qj表示j部门对应的活劳动转换系数;Xjj部门的年生产总值; i=1nxijTi是是依据j部门中产品生产经过不同行业/阶段(i)而产生的内部使用劳动消耗; XjTj则表示j部门的完全劳动消耗。两者之差就可计算出j部门实际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即活劳动数量。

最后,依据式(16)计算各部门的行业产值调整后的就业人口疏解量( Δli)。该疏解量指示了行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最大城镇人口迁出量。行业产值疏解系数矩阵(A)中,行业筛选和调整系数的确定是调控政策的主要内容。

(4) 交通一体化政策

交通一体化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内社会、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连通,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空间依托(刘生龙等, 2011)。交通一体化对城市土地扩张以及城市人口流动的影响是双方面的(焦利民等, 2016),既能缩小中心城区交通通勤时间,提升乡村及周边地区的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意愿,加速城市扩张和城镇流动人口增加(湛东升等, 2013);也会增加中心城区向周边地区的城市功能疏解效率,加快人口疏解目标的实现。当前在中国多数大城市地区,交通通达性产生的人口空间集聚作用仍占主导(孙铁山等, 2009)。由此得到交通一体化对区域人口流动的影响,用公式表示为:

Pinmigration=ΔL1,2,3×RI(22)

式中:Pinmigration表示从外界迁入的新增城镇流动人口; ΔL1,2,3表示三大产业劳动力需求变化量之和;RI表示区域的交通一体化水平,计算方法如式(23),其数值综合反映了区域人均道路面积的整体水平和空间均衡度。

RI=(di¯(dij-di¯2)×ai(dijd̅)(23)

dij=SijPj(24)

式中:j表示不同行政单元或者城市圈层;i表示道路类型,包括不同级别的公路、铁路和高铁线路等;ai表示i类道路的重要性权重,所有类型道路的权重和为1;dij表示i类道路在j圈层的人均道路面积; di¯表示全区域i类道路的人均道路面积;人均道路面积(dij)等于i类道路在j区域的面积(Sij)和该区域总人口数(Pj)的比值。如果不划分圈层也不考虑道路类型的权重差异,则RI等于不同类型人均道路面积之和。提高交通一体化水平的调控措施包括提高道路建设面积、减少区域内部道路设施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等。交通一体化政策调控目标的参数值可依据公式结合相关道路规划建设面积推算。

2.2.4 基于承载力的人口迁移调控政策

区域人口规模的增长受到区域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制约,政策上调控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改变人口迁移政策开放度来影响流动人口迁移量。生态系统承载力包括多种类型,例如水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本文以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为例,阐述承载力调控政策对人口规模的影响机制,探讨了生态补偿、生态用地恢复和生态足迹等管理政策的参数化方法。

(1) 人口承载力调控政策

人口承载力( NC)是指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人口最大容量,等于生态承载力(BC)与人均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 ef)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NC=BCef(25)

基于土地资源的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

BC=Aecoland×YF×EQF(26)

式中:生态承载力(BC)等于生产性土地面积(Aecoland)、产量因子(Yield Factor, YF)和一般均衡因子(Equivalence Factor, EQF)的乘积。产量因子是指单位面积生产性土地的生产能力,确定依据是该种土地类型对应的资源的产量,例如耕地对应生物物质资源,水域对应水资源等。一般均衡因子是区域不同类型的生产性土地面积转化为全球一般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因子(Li et al, 2016)。式(26)中,生产性土地类型统一用生态用地(Aecoland)来表述,因而其对应的产量因子和均衡因子体现的是区域平均值,生产性土地的细分类型包括耕地、草地、水域、林地、建设用地和化石燃料用地等。进行承载力调控的主要途径包括通过提高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或调整区域土地类型的空间结构,提高区域生产性土地的产量因子和均衡因子,以及增加生态用地面积等措施(吴燕等, 2011)。

(2) 人均生态足迹调控政策

生态足迹等于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而消耗的资源和排放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面积(Li et al, 2016)。人均生态足迹(ef)则体现了一定区域内居民的生活方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计算公式为:

ef=CiPi(27)

式中:Ci表示人均消耗i产品的数量;Pi表示在该区域生产性土地所能生产i产品的效率。通过调整居民生活方式,比如提倡资源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可以降低生态足迹,从而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人口承载力。

(3) 生态补偿政策

生态补偿是以经济手段为主,以修复、重建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的的政策机制。生态补偿覆盖度指数(EC)用于表征区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力度,计算公式如下:

EC=EPCost(28)

式中:EP为实际发生支付的生态补偿价值量,以货币为单位;Cost为保护或修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所需要付出的总货币成本。可根据研究区域特点,判断关键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估算区域生态补偿的成本。假设生态补偿用于生态用地的恢复和重建,其生态用地的恢复速率计算公式为:

Vrecovery=EC×ν(29)

式中: Vrecovery表示生态用地恢复速率;EC为生态补偿覆盖度指数;ν为理想状态下的生态用地年增长速率。ν的含义是生态补偿投资到实际产生的生态效益(用新增生态用地的面积表示)的转化率,与相关政策效率及生态系统恢复力有关,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视作常数。据此,新增生态用地的面积计算公式表示为:

Aecoland+=Adegradation×Vrecovery(30)

式中: Aecoland+表示新增的生态用地面积,源自对退化土地(Adegradation)的修复。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可以调控生态用地面积的变化速度,进而影响区域生态承载力,参见式(24)。

(4) 人口迁移政策

人口迁移政策是总体上约束城镇人口过度增长的一种调控政策,该政策是否开放取决于区域人口规模与人口承载力的对比关系。

MP=0(PNc)MP=1(P<Nc)(31)

式中:MP为人口迁移政策开放度参数,数值为二元型(0或1);P为区域总人口规模;Nc为区域人口承载力。当区域人口规模小于人口承载力时,MP值等于1,表示政策状态为开放,即允许外界人口及乡村人口迁入城镇;反之则表示政策关闭。人口迁移政策对2类人口流动起约束作用,一类是本地乡村人口向城镇的迁入,另一类是经济增长驱动下的城镇人口跨区域迁入,当政策关闭时,2种迁入城镇的人口流动都被政策性停止,参见式(3)。

3 京津冀地区人口规模调控的参数化操作

3.1 政策参数调控区间识别

人口规模调控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人口、土地、经济等多层面的调控政策。本文选择关注度高、参数调控区间较大、对系统影响较显著的政策进行参数化并赋值。按照系统建模中政策参数及其因子的相互联系程度,将政策参数划分为5类16个指标,其对应参数名称、符号、初始值、公式编号、单位、调控区间和赋值依据如表1所示。5类政策包括人口自然增长调控政策、城镇化与建设用地扩张调控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行业疏解政策及生态承载力调控政策。政策参数的初始值依据2005年京津冀地区的相关数据得到,部分缺失数据采用多年历史平均值代替。在政策参数调控区间识别中,综合考虑了研究区各级行政单元的相关指标的历史年份的数据、部门规划数据,以及国家政策、国际标准和相关法规与标准等资料,并结合相关学者研究结果最终确定了参数调控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区域统计数据来源于2005-2015年京津冀地区各级行政单元的《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城市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和相关的政府统计公报。

表1   政策参数含义及调控区间表

Tab.1   Parameter of policies and its regulation interval

政策类别参数名称符号初始值对应公式调控区间数据来源/参考文献
人口自然增长调控政策人口出生率B11.5‰式(5)6‰~15‰区域统计数据
人口死亡率D6‰式(5)4.5‰~9.1‰区域统计数据
生育政策Childi1式(6)1, 2, 3国家政策
性别比例R1.13式(7)1.04~1.35区域统计数据
65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C>657.8%式(9)7.8%~22.0%(袁小平等, 2014; 文先明等, 2015)
城镇化与建设用地扩张政策城乡人口迁移速率μ0.025式(10)0.01~0.05(叶裕民等, 2008)
土地城镇化速率V0.008式(11)0.001~0.028(匡文慧等, 2011; 刘翠玲等, 2015)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au105 m2/人式(11)92~200 m2/人京津冀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8-2020)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GDP增长速率u6%式(14)4%~16%区域统计数据
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U0.08、0.45、0.47式(14)0.06~0.2、0.3~0.6、0.4~0.8区域统计数据
一二三产业单位劳动产出效率1/T0.93、6.28、5.53万元/人式(12)0.9~3、6~13、5~12万元/人区域统计数据
行业疏解
政策
行业产值调整系数Δx10%式(18)5%~30%(王继源等, 2015)
人均公路道路面积d10.55 m2/人式(23)10~20 m2/人京津冀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8-2020)
生态承载力调控政策均衡因子EQF2.525式(25)0.5~2.8(许月卿, 2007)
人均生态足迹ef2.025 gha/人式(26)1.7~5.0 gha/人(胡孟春等, 2003; 吴燕等, 2011; 杜悦悦等, 2016)
生态补偿覆盖度EC0.05式(27)0~1(张贵等, 2016)

新窗口打开

3.2 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

本文采用VENSIM软件的系统建模环境,构建京津冀人口规模调控政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图2)。模型模拟了乡村人口、城镇人口、流动人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下的数量变化趋势。模型中涉及的主要调控政策如图2中绿色梭形方块所示,包括:人口自然增长调控政策、城镇化与建设用地扩张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行业疏解政策和生态承载力调控政策等。图2中用蓝色矩形框标注了京津冀地区人口规模调控涉及的主要政策参数,主要参数名称见表1

图2   VENSIM软件中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Fig.2   System dynamic model structure in VENSIM

3.3 模型的实现与检验

模型中人口、GDP、土地面积等存量数据的初始值以研究区2005年相关数据为依据,变量赋值参考了区域多年历史平均值或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研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量纲检验和数值检验。借助VENSIM软件本身的功能对耦合模型检验发现,耦合模型方程式未见错误,量纲一致性检验通过,验证模型可行。2005-2015年统计数据为真实值,用其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数值检验。从人口数量模拟结果看(图3),总人口规模的误差较小,对人口趋势模拟精度较好。2015年城镇人口的统计值和模拟预测值分别为6749万和6422万,乡村人口的数据则为4302万和4135万,总体误差可控制在5%范围内。验证模型有效可行。

图3   京津冀人口调控系统动力学模型输出结果

Fig.3   SSimulation result of system dynamic model of population regulation and control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3.4 模拟结果

主要模拟结果如下:①总人口整体规模变化看,随着城镇化过程的推进,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减少,城镇人口总数量和城镇人口密度仍然呈缓慢上升趋势。预期2022年区域总人口将超过1.2亿,到2045年将超过1.5亿。②从人口跨区域迁移量的变化趋势看,在未来20年内,随着首都功能疏解政策的发酵,城镇新增流动人口数量逐渐减少,总人口规模增速放缓。整体上,产业疏解带来的人口规模调控作用有限,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生产率提高对新增就业人口的影响更加明显。③生态承载力调控政策作用略显滞后。在仅考虑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前提下,通过推动生态补偿和加快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区域整体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缓慢提升,使得人口迁移政策保持开放。2035年后,区域人口总数超过区域人口承载力,人口迁移政策关闭,但带来的人口数量变化并不明显。区域需要提前开展更为严格的人口规模调控来避免城镇人口的过快膨胀。以上分析表明,通过将区域管理政策参数化,可有效地支撑多要素耦合的、复杂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为系统分析和精确的模拟多种调控政策交互影响下的区域发展趋势提供了解决方法。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区域政策调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集成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区域政策调控参数化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选择京津冀地区人口规模调控政策进行应用和示范,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并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①通过细化政策指标、量化政策参数、识别调控区间和进行系统动力学建模的途径逐步实现参数化的研究方案,弥补了当前调控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不足,能指导更加具体、可行和有效的政策管理实践。②案例区系统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模型对区域城乡人口的规模和变化趋势的模拟效果较好,能有效地反演人口规模变化的影响机制,证明当前的调控政策参数化方案可以完整重现案例区人口调控政策过程。并显示,人口迁移类政策的调控作用有限,提高区域人口承载力才是根本途径。③区间化的政策参数调控操作方法提高了政策模拟的敏感度,可实现政策情景的构建,进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策略优化提供模型和方法的支持。案例中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可经过调试用于其他区域的人口规模调控研究,参数化方案对指导其他类型的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为进一步深化区域调控政策的参数化研究途径,还需从以下3点寻求突破:①目前研究未考虑政策的时效性,即政策调控目标和调控力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未来需研发不同类型政策的实施过程函数,以此降低政策效应评估的不确定性。②亟需加强对政策实施的空间异质性和要素之间异步演化等特征的分析。现有的政策参数将区域视为一个空间均质体,忽略了政策在不同空间的差异性和区域内部的要素流动,从而降低了对空间管理类调控政策的分析精度,如土地利用结构、生态功能区划、区域内人口迁移政策等。未来将探索完善区域发展的空间规划政策,将研究尺度细化到省、市、县级等范围上,探索多区域、多尺度的协同发展政策的参数化途径。③亟需加强参数化方案在可持续性管理政策优化方面的应用拓展。政策参数化后的主要应用前景是开展多种调控政策情景分析和动态模拟,因此需要补充相关学者、政府决策者、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偏好信息,搜集区域管理实践记录和历史经验,总结并提炼出决策知识,用于政策情景评价和筛选,寻求综合利益最大化的调控政策方案,最终为优化区域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23] 王继源, 陈璋, 胡国良. 2015.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北京市人口调控: 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5(10): 111-1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5.10.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市提出了新的人口调控目标,到2020年要将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人。实现北京市新的人口调控目标,必须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最终实现三地产业、人口的合理布局。本文依据统计局最新的2012年北京市投入产出价值表,编制了19部门完全劳动消耗表,提出了劳动影响力、活劳动转化系数的概念,并具体给出了某一产业是如何影响其他产业就业量的计算公式。利用完全劳动消耗表所反映的各产业间的劳动消耗关系,结合各产业的具体特点,提出了直接转移、转移上游、限制需求、转移环节四条疏解办法。并进一步定量测算了产业疏解后对本部门和关联部门就业人口的影响程度,模型结果显示,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是直接转移的最重要抓手,转移北京市批发零售业10%总产值,直接就业和关联就业将分别下降19.8、4.1万人就业,最终减少23.9万就业人口;转移制造业10%总产值,直接就业和关联就业将分别下降14万、8.2万人,最终减少22.2万就业人口。

[Wang J Y, Chen Z, Hu G L.2015.

Beijing population control under Beijing-Tianjin-Hebei-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opulation distributing by industrial transfer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5(10): 111-1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5.10.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市提出了新的人口调控目标,到2020年要将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人。实现北京市新的人口调控目标,必须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最终实现三地产业、人口的合理布局。本文依据统计局最新的2012年北京市投入产出价值表,编制了19部门完全劳动消耗表,提出了劳动影响力、活劳动转化系数的概念,并具体给出了某一产业是如何影响其他产业就业量的计算公式。利用完全劳动消耗表所反映的各产业间的劳动消耗关系,结合各产业的具体特点,提出了直接转移、转移上游、限制需求、转移环节四条疏解办法。并进一步定量测算了产业疏解后对本部门和关联部门就业人口的影响程度,模型结果显示,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是直接转移的最重要抓手,转移北京市批发零售业10%总产值,直接就业和关联就业将分别下降19.8、4.1万人就业,最终减少23.9万就业人口;转移制造业10%总产值,直接就业和关联就业将分别下降14万、8.2万人,最终减少22.2万就业人口。
[24] 王开泳, 丁俊, 王甫园. 2016.

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人口结构及区域人口空间格局的影响

[J]. 地理科学进展, 35(11): 1305-1316.

[本文引用: 1]     

[Wang K Y, Ding J, Wang F Y.2016.

Influe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on demographic structure and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China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5(11): 1305-1316.]

[本文引用: 1]     

[25] 王录仓, 武荣伟, 刘海猛, . 2016.

县域尺度下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差异

[J]. 地理科学进展, 35(8): 921-931.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8.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00年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新常态与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县域尺度出发,基于2000和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应用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10年间中国2283个县域单元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模式多样,胡焕庸线西北半壁以均质化、轴带特征为主;而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则呈现出核心—外围的分布特征。22000-2010年间,人口老龄化均值从6.7%增至8.7%,表明中国县域全面进入老年型社会,步入老年型的县域多集中于内陆、东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10年间人口老龄化总体空间格局较为稳定,但人口老龄化的变动趋势差异显著。3人口老龄化在"胡焕庸线"两侧、不同地域类型间、城乡间、民族自治地区与非民族自治地区间、贫困与非贫困地区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变动的方向并不一致。4影响人口老龄化的核心因素为各区域往期人口年龄结构、步入老年序列人口比重、人口流出的比例等。

[Wang L C, Wu R W, Liu H M, et al.2016.

Spatial pattern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population ageing in China based on the county scale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5(8): 921-931.]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8.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00年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新常态与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县域尺度出发,基于2000和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应用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10年间中国2283个县域单元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模式多样,胡焕庸线西北半壁以均质化、轴带特征为主;而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则呈现出核心—外围的分布特征。22000-2010年间,人口老龄化均值从6.7%增至8.7%,表明中国县域全面进入老年型社会,步入老年型的县域多集中于内陆、东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10年间人口老龄化总体空间格局较为稳定,但人口老龄化的变动趋势差异显著。3人口老龄化在"胡焕庸线"两侧、不同地域类型间、城乡间、民族自治地区与非民族自治地区间、贫困与非贫困地区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变动的方向并不一致。4影响人口老龄化的核心因素为各区域往期人口年龄结构、步入老年序列人口比重、人口流出的比例等。
[26] 文先明, 钱秋兰, 熊鹰. 2015.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J]. 经济地理, 35(8): 83-88.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08.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人口年龄结构与城镇化的联系为主题展开研究,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城镇化的现状及相互关系,以计划生育政策为切入点,探讨了我国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以及与之对应的城镇化进程的关系;阐述了目前我国城镇化中面临的人口年龄结构方面的一些矛盾。采用聚类方法分析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区域差异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区域不均衡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下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Wen X M, Qian Q L, Xiong Y.2015.

Influence on urbanization by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J]. Economic Geography, 35(8): 83-88.]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08.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人口年龄结构与城镇化的联系为主题展开研究,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城镇化的现状及相互关系,以计划生育政策为切入点,探讨了我国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以及与之对应的城镇化进程的关系;阐述了目前我国城镇化中面临的人口年龄结构方面的一些矛盾。采用聚类方法分析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区域差异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区域不均衡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下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27] 吴燕, 王效科, 逯非. 2011.

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耗生态足迹和水足迹

[J]. 资源科学, 33(6): 1145-115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态足迹和水足迹作为定量测度人类对自然资本利用程度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我国的生态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食物是人类首要的消费品,其消耗的生态足迹和水足迹将反映维持一个区域的人口基本食物需求所占用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本研究在生态足迹和水足迹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的现状,重新计算了均衡因子和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等模型关键参数,改进计算方法,计算和分析了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耗的生态足迹和水足迹。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耗人均土地面积达到1.967hm<sup>2</sup>/人,人均生态足迹为2.025 hm<sup>2</sup>/人;北京市居民食品消耗人均虚拟水为1023.05m<sup>3</sup>/人,约为居民消耗实体水的5倍,反映了北京居民食物消耗需要大量的土地面积和水资源来满足,将对区域土地和水资源造成很大胁迫。本研究采用基于北京市实际食物来源的估算参数更能反应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其结果表明北京市食物供应选择从国内其他地方输入有利于减少北京市食物消耗所引起的生态足迹和水足迹,研究成果可为北京市农林渔牧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以及食物供应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Wu Y, Wang X K, Lu F.2011.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water footprint of food consumption in Beijing

[J]. Resources Science, 33(6): 1145-115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态足迹和水足迹作为定量测度人类对自然资本利用程度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我国的生态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食物是人类首要的消费品,其消耗的生态足迹和水足迹将反映维持一个区域的人口基本食物需求所占用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本研究在生态足迹和水足迹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的现状,重新计算了均衡因子和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等模型关键参数,改进计算方法,计算和分析了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耗的生态足迹和水足迹。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耗人均土地面积达到1.967hm<sup>2</sup>/人,人均生态足迹为2.025 hm<sup>2</sup>/人;北京市居民食品消耗人均虚拟水为1023.05m<sup>3</sup>/人,约为居民消耗实体水的5倍,反映了北京居民食物消耗需要大量的土地面积和水资源来满足,将对区域土地和水资源造成很大胁迫。本研究采用基于北京市实际食物来源的估算参数更能反应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其结果表明北京市食物供应选择从国内其他地方输入有利于减少北京市食物消耗所引起的生态足迹和水足迹,研究成果可为北京市农林渔牧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以及食物供应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28] 徐毅, 郭维明. 1991.

中国出生性别比的现状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J]. 人口与经济,(5): 9-12, 5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 出生性别比是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之一。在自然状态下,出生性别比的数值是相当稳定的,各国大体近似,一般为105—106左右。出生性别比数据的异常,大致可划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人为的干扰,例如选择性人工流产;一种是由于统计失实。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溺婴对零岁组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并不属于出生性别比问题的范畴,但由于难以对这种现象进行统计学考查,因此,由此而产生的结果往往与出生性别比的变化混合在一起,增加了对出生性别比数据进行分析的困难。

[Xu Y, Guo W M.1991.

Zhongguo chusheng xingbiebi de xianzhuang ji youguan wenti de tantao

[J]. Population and Economics,(5): 9-12, 5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 出生性别比是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之一。在自然状态下,出生性别比的数值是相当稳定的,各国大体近似,一般为105—106左右。出生性别比数据的异常,大致可划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人为的干扰,例如选择性人工流产;一种是由于统计失实。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溺婴对零岁组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并不属于出生性别比问题的范畴,但由于难以对这种现象进行统计学考查,因此,由此而产生的结果往往与出生性别比的变化混合在一起,增加了对出生性别比数据进行分析的困难。
[29] 许月卿. 2007.

基于生态足迹的北京市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J]. 资源科学, 29(5): 37-42.

Magsci      摘要

北京市是我国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高,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矛盾最尖锐的地区之一。本文利用生态足迹的原理和模型计算了北京市1990年~2003年的生态足迹和土地生态承载力,以期为适应北京大都市社会经济功能的特点,寻求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实现该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结果表明:1990年~2003年,北京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呈阶段性变化,1995年以前人均生态足迹逐渐增大,1995年以后呈逐渐减小趋势;而万元产值生态足迹呈持续减小趋势。1996年~2003年,北京市总的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足迹均大大超过其土地生态承载力,出现生态赤字。从横向比较看,北京市的人均生态足迹超出全球和中国平均水平。可见,北京市人口、经济和消费模式对自然的需求远超过北京市生态系统承受能力,北京市生态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为适应北京大都市社会经济功能的特点,尽可能减小对周围和其它地区生态环境负担的转移,必须建立起资源高效型、消费生态型、观念环保型的新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Xu Y Q.2007.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in Beijing

[J]. Resources Science, 29(5): 37-42.]

Magsci      摘要

北京市是我国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高,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矛盾最尖锐的地区之一。本文利用生态足迹的原理和模型计算了北京市1990年~2003年的生态足迹和土地生态承载力,以期为适应北京大都市社会经济功能的特点,寻求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实现该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结果表明:1990年~2003年,北京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呈阶段性变化,1995年以前人均生态足迹逐渐增大,1995年以后呈逐渐减小趋势;而万元产值生态足迹呈持续减小趋势。1996年~2003年,北京市总的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足迹均大大超过其土地生态承载力,出现生态赤字。从横向比较看,北京市的人均生态足迹超出全球和中国平均水平。可见,北京市人口、经济和消费模式对自然的需求远超过北京市生态系统承受能力,北京市生态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为适应北京大都市社会经济功能的特点,尽可能减小对周围和其它地区生态环境负担的转移,必须建立起资源高效型、消费生态型、观念环保型的新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30] 叶裕民, 李彦军, 倪稞. 2008.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流动与跨区域统筹城乡发展

[J]. 中国人口科学, (2): 57-64.

URL      Magsci      摘要

文章通过对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流动特征的分析,认为长期以来京津作为京津冀地区的中心城市,充分享受了对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吸纳的聚集效应,但是由于行政分割,生产要素的扩散作用却被弱化,没有起到中心城市的作用.文章认为,构建京津冀城市圈区域与城乡协调的发展格局,核心任务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跨区域城乡统筹发展长效机制,并提出"四步走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京津冀城市群非农产业就业机会;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口流动管理机制;以"三个集中"谋求聚集经济效应;为广大乡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Ye Y M, Li Y J, Ni K.2008.

The migration withi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area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 57-64.]

URL      Magsci      摘要

文章通过对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流动特征的分析,认为长期以来京津作为京津冀地区的中心城市,充分享受了对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吸纳的聚集效应,但是由于行政分割,生产要素的扩散作用却被弱化,没有起到中心城市的作用.文章认为,构建京津冀城市圈区域与城乡协调的发展格局,核心任务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跨区域城乡统筹发展长效机制,并提出"四步走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京津冀城市群非农产业就业机会;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口流动管理机制;以"三个集中"谋求聚集经济效应;为广大乡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1] 边雪, 陈昊宇, 曹广忠. 2013.

基于人口、产业和用地结构关系的城镇化模式类型及演进特征: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J]. 地理研究, 32(12): 2281-2291.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31202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人口城镇化、产业非农化、用地城镇化进程的相对关系角度,在三角模型中将城镇化的协调关系模式划分为六种类型。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发现六种关系模式在空间上临近、时间上趋同。从长期均衡结果看,各县市城镇化关系模式的差异主要源于自然条件、行政区设置等固有条件,城镇化模式的多样性并存未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差别。从短期时序变动来看,在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主导驱动力形式下的确存在效率差异,现阶段长三角地区用地城镇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高度吻合。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对各维度进程的不匹配现象予以关注,有助于认识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Bian X, Chen H Y, Cao G Z.

Patterns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2(12): 2281-2291.]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31202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人口城镇化、产业非农化、用地城镇化进程的相对关系角度,在三角模型中将城镇化的协调关系模式划分为六种类型。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发现六种关系模式在空间上临近、时间上趋同。从长期均衡结果看,各县市城镇化关系模式的差异主要源于自然条件、行政区设置等固有条件,城镇化模式的多样性并存未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差别。从短期时序变动来看,在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主导驱动力形式下的确存在效率差异,现阶段长三角地区用地城镇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高度吻合。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对各维度进程的不匹配现象予以关注,有助于认识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31] 袁小平, 梁海艳. 2014.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研究

[J]. 西北人口, 35(6): 49-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0672.2014.06.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利用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人口普查数据,根据粗出生率与总和生育率的关系与特征,构建了人口年龄结构系数及其对粗出生率变动影响的贡献率指标,分析了建国以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949—1979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很小;1980—1993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迅速上升,年龄结构的贡献率增大;1994—2008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趋于下降,人口惯性势能在减弱;2009—2011年,受80—90年代出生高峰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再次凸显,年龄结构的贡献率迅速增大。从年龄别生育率逐年下降的特点,也可以证明近年推动我国人口增长的力量主要是由于年龄结构带来的惯性增长。

[Yuan X P, Liang H Y.2014.

Study the effect of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changes on the crude birth rate in China

[J]. Northwest Population Journal, 35(6): 49-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0672.2014.06.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利用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人口普查数据,根据粗出生率与总和生育率的关系与特征,构建了人口年龄结构系数及其对粗出生率变动影响的贡献率指标,分析了建国以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949—1979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很小;1980—1993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迅速上升,年龄结构的贡献率增大;1994—2008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趋于下降,人口惯性势能在减弱;2009—2011年,受80—90年代出生高峰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再次凸显,年龄结构的贡献率迅速增大。从年龄别生育率逐年下降的特点,也可以证明近年推动我国人口增长的力量主要是由于年龄结构带来的惯性增长。
[2] 杜悦悦, 彭建, 高阳, . 2016.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京津冀城市群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分析

[J]. 地理科学进展, 35(10): 1186-119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10.002      URL      摘要

生态足迹是区域可持续评估的重要方法,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能区分并追踪自然资本存量的消耗与流量的占用.目前三维足迹与自然资本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和国家尺度.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开展区域尺度研究,核算并分析了2010年研究区13个城市的人均区域足迹深度、足迹广度及其组成差异与影响因素,揭示了京津冀城市群自然资本利用格局及生态可持续现状.结果表明:13个城市普遍生态赤字,足迹深度差异受能源消费数量和结构的突出影响,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倒N型”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京津冀城市群内4种自然资本利用类型分别为存量资本消耗水平相对于流量资本占用水平严重超前(北京、天津、唐山)、显著超前(石家庄、邯郸)、一般超前(沧州、廊坊、衡水、邢台、保定)及基本一致(秦皇岛、张家口、承德).上述4种类型地域的区域生态持续性依次从最弱转向较弱、较强、最强.本文在城市群自然资本持续利用的刻画和表达方面取得了较优于传统二维足迹模型的评价结果.

[Du Y Y, Peng J, Gao Y, et al.2016.

Sustainability evaluation of natural capital utilization based on a three-dimensional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A case study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5(10): 1186-119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10.002      URL      摘要

生态足迹是区域可持续评估的重要方法,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能区分并追踪自然资本存量的消耗与流量的占用.目前三维足迹与自然资本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和国家尺度.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开展区域尺度研究,核算并分析了2010年研究区13个城市的人均区域足迹深度、足迹广度及其组成差异与影响因素,揭示了京津冀城市群自然资本利用格局及生态可持续现状.结果表明:13个城市普遍生态赤字,足迹深度差异受能源消费数量和结构的突出影响,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倒N型”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京津冀城市群内4种自然资本利用类型分别为存量资本消耗水平相对于流量资本占用水平严重超前(北京、天津、唐山)、显著超前(石家庄、邯郸)、一般超前(沧州、廊坊、衡水、邢台、保定)及基本一致(秦皇岛、张家口、承德).上述4种类型地域的区域生态持续性依次从最弱转向较弱、较强、最强.本文在城市群自然资本持续利用的刻画和表达方面取得了较优于传统二维足迹模型的评价结果.
[32] 湛东升, 孟斌. 2013.

基于社会属性的北京市居民居住与就业空间集聚特征

[J]. 地理学报, 68(12): 1607-1618.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31200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制度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社会空间发生了新的变化,居民居住和就业空间组织也变得更为复杂,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基于2010 年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缓冲区、最近邻层次聚类和Ripley K函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北京城市不同社会属性居民的居住和就业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 总体上,北京城市居民居住和就业空间圈层分异明显。在各圈层内部,不同人群的居住和就业空间分布比例亦存在相对差异;职住空间错位程度表明距市中心15 km左右是城市就业功能和居住功能主导地位转化的分界线;职住平衡度整体上呈现出由内圈层到外圈层递减的趋势,但高收入阶层和年轻白领的职住平衡度相对较低。② 不同人群居住与就业空间集聚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一般平民居住和就业均呈散点状集聚;年轻打工族居住和就业集聚区域紧邻,主要集聚在四环以内的城市东部区域;高收入阶层居住呈现&ldquo;小集中、大分散&rdquo;集聚特征,就业集聚区多集中在四环以内的城市东部和西北部区域;年轻白领居住集聚区呈现城市西部条带状和东部散点状相结合特征,就业集聚区主要在中关村和CBD为中心的两条轴状区域。③ 不同人群居住和就业空间集聚的尺度特征较为相似,呈现随距离增加&ldquo;先增后减&rdquo;变化趋势,但距离阈值存在差异。表现为高收入群体居住空间可选范围较小,一般平民就业空间可选范围较小,而年轻白领居住和就业空间可选范围均较大。

[Zhan D S, Meng B.2013.

Spatial clustering analysis of residential and employment distribution in Beijing based on their social characteristic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8(12): 1607-1618.]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31200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制度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社会空间发生了新的变化,居民居住和就业空间组织也变得更为复杂,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基于2010 年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缓冲区、最近邻层次聚类和Ripley K函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北京城市不同社会属性居民的居住和就业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 总体上,北京城市居民居住和就业空间圈层分异明显。在各圈层内部,不同人群的居住和就业空间分布比例亦存在相对差异;职住空间错位程度表明距市中心15 km左右是城市就业功能和居住功能主导地位转化的分界线;职住平衡度整体上呈现出由内圈层到外圈层递减的趋势,但高收入阶层和年轻白领的职住平衡度相对较低。② 不同人群居住与就业空间集聚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一般平民居住和就业均呈散点状集聚;年轻打工族居住和就业集聚区域紧邻,主要集聚在四环以内的城市东部区域;高收入阶层居住呈现&ldquo;小集中、大分散&rdquo;集聚特征,就业集聚区多集中在四环以内的城市东部和西北部区域;年轻白领居住集聚区呈现城市西部条带状和东部散点状相结合特征,就业集聚区主要在中关村和CBD为中心的两条轴状区域。③ 不同人群居住和就业空间集聚的尺度特征较为相似,呈现随距离增加&ldquo;先增后减&rdquo;变化趋势,但距离阈值存在差异。表现为高收入群体居住空间可选范围较小,一般平民就业空间可选范围较小,而年轻白领居住和就业空间可选范围均较大。
[3] 封志明, 杨玲, 杨艳昭, . 2013.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疏过程与空间格局分析

[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15(1): 11-18.

https://doi.org/10.3724/SP.J.1047.2013.0001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口集疏过程及其空间格局变化是人口空间分布最直观的表现。以1982-2010年4期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指标,结合人口增减变化分级、人口商度等方法,定量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疏过程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研究表明:近30年来,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总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人口空间分布日益不均衡,区域人口分布存在明显的南北、东西差异;人口增加是主要特征,人口集聚效应凸显,人口增加地区的县域单元比例在80%以上,以人口显著增加为主;人口减少只是零星分布,人口减少地区的县域单元比例占不到20%;人口流动比较频繁,以人口流入为主,主要流向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市辖区,人口流出地区仅是散落分布在张家口和承德的山区贫困县域;无论从静态人口指标还是动态人口分析方法,都表明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地域集疏特征十分明显,已形成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中心,其他地市(县域)人口分别向外依次扩展的人口多中心分布的圈层结构。

[Feng Z M, Yang L, Yang Y Z, et al.2013.

The process of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shrinking and changes in spatial pattern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J].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 15(1): 11-18.]

https://doi.org/10.3724/SP.J.1047.2013.0001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口集疏过程及其空间格局变化是人口空间分布最直观的表现。以1982-2010年4期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指标,结合人口增减变化分级、人口商度等方法,定量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疏过程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研究表明:近30年来,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总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人口空间分布日益不均衡,区域人口分布存在明显的南北、东西差异;人口增加是主要特征,人口集聚效应凸显,人口增加地区的县域单元比例在80%以上,以人口显著增加为主;人口减少只是零星分布,人口减少地区的县域单元比例占不到20%;人口流动比较频繁,以人口流入为主,主要流向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市辖区,人口流出地区仅是散落分布在张家口和承德的山区贫困县域;无论从静态人口指标还是动态人口分析方法,都表明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地域集疏特征十分明显,已形成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中心,其他地市(县域)人口分别向外依次扩展的人口多中心分布的圈层结构。
[33] 张贵, 齐晓梦. 2016.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生态补偿核算与机制设计

[J]. 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41(1): 56-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6378.2016.01.009      URL      摘要

生态共建共享是区域一体化过程中的关键内容,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尤为重要。在详尽分析京津冀生态共建共享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采用成本分析法、基于能源生态足迹的生态服务价值法,测算出京津在流域和大气方面对河北生态补偿的具体金额。结果表明,目前京津冀区域政府主导下的生态补偿标准和方式有待改进。最后,分别从制定合理补偿标准、树立底线红线思维、引入排放权交易、建立区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联动机制以及引导公众参与等角度,给出京津冀生态共建共享市场机制的对策建议。

[Zhang G, Qi X M.2016.

Eco-compensation calculation and mechanism desig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41(1): 56-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6378.2016.01.009      URL      摘要

生态共建共享是区域一体化过程中的关键内容,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尤为重要。在详尽分析京津冀生态共建共享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采用成本分析法、基于能源生态足迹的生态服务价值法,测算出京津在流域和大气方面对河北生态补偿的具体金额。结果表明,目前京津冀区域政府主导下的生态补偿标准和方式有待改进。最后,分别从制定合理补偿标准、树立底线红线思维、引入排放权交易、建立区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联动机制以及引导公众参与等角度,给出京津冀生态共建共享市场机制的对策建议。
[4] 胡鞍钢, 刘生龙, 马振国. 2012.

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 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

[J]. 人口研究, 36(3): 14-2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一个包含人力资本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索洛增长理论入手,分析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均产生不利影响。再根据理论模型的结果构造了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收集和使用中国1990~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实证研究还表明:(1)初始的人均GDP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说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条件收敛的情形;(2)人力资本投资、储蓄率和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Hu A G, Liu S L, Ma Z G.2012.

Population aging,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s provincial panel data

[J]. Population Research, 36(3): 14-2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一个包含人力资本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索洛增长理论入手,分析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均产生不利影响。再根据理论模型的结果构造了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收集和使用中国1990~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实证研究还表明:(1)初始的人均GDP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说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条件收敛的情形;(2)人力资本投资、储蓄率和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34]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规划司,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3. 京津冀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8-2020)[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本文引用: 1]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2013. Plan of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of the Jing-Jin-Ji Urban Agglomeration (2008-2020)[M]. Beijing, China: The Commercial Press.]

[本文引用: 1]     

[5] 胡孟春, 张永春, 缪旭波, . 2003.

张家口市坝上地区生态足迹初步研究

[J]. 应用生态学报, 14(2): 317-320.

URL      摘要

篇首: 1 引言 张家口市坝上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交错区.长期以来在农牧交错区,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强度利用,已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生态退化非常严重.定量地 计算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承载力,确定其阈值,是生态保护和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n Rees等提出的生态足迹的概念以及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方法[2~4],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指出了简洁的思路和方法.国内已介绍和进行区域研究 [1,5,6].本文应用该方法,以张家口市坝上地区为例,研究了农牧交错区的生态承载力阈值和人口容限值,提出了减少区域生态赤字的相应对策,为农牧交 错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Hu M C, Zhang Y C, Miao X B, et al.2003.

Preliminary study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Bashang region of Zhangjiakou City

[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14(2): 317-320.]

URL      摘要

篇首: 1 引言 张家口市坝上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交错区.长期以来在农牧交错区,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强度利用,已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生态退化非常严重.定量地 计算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承载力,确定其阈值,是生态保护和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n Rees等提出的生态足迹的概念以及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方法[2~4],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指出了简洁的思路和方法.国内已介绍和进行区域研究 [1,5,6].本文应用该方法,以张家口市坝上地区为例,研究了农牧交错区的生态承载力阈值和人口容限值,提出了减少区域生态赤字的相应对策,为农牧交 错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35] Champion A G.2001.

A changing demographic regime and evolving poly centric urban regions: Consequences for the siz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ity populations

[J]. Urban Studies, 38(4): 657-677.

https://doi.org/10.1080/0042098012003527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The demographic regime in western Europe and many other countries of the developed world is now ver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30-40 years ago and is continuing to evolve. At the same time, settlement systems have been altering significantly in spatial structure, notably in terms of the emergence of polycentric urban configuration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nature of these two sets of changes and searches for linkages between them. First, it outlines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changing demographic regime. Secondly, it attempts to identify what constitutes 'polycentric urban regions' as opposed to traditional monocentric structures. Thirdly, it assesses how recent demographic developments relate to traditional urban structures and discusses whether they are more conformable with polycentric urban forms.
[36] Costanza R, Voinov A.2001.

Modeling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systems with STELLA: Part III

[J]. Ecological Modelling, 143(1-2): 1-7.

[本文引用: 1]     

[6] 焦利民, 唐欣, 刘小平. 2016.

城市群视角下空间联系与城市扩张的关联分析

[J]. 地理科学进展, 35(10): 1177-1185.

URL      [本文引用: 1]     

[Jiao L M, Tang X, Liu X P.2016.

Spatial linkage and urban expansion: An urban agglomeration perspective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5(10): 1177-1185.]

URL      [本文引用: 1]     

[37] He C F, Chen T M, Mao X Y, et al.2016.

Economic transition,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in China

[J]. Habitat International, 51: 39-47.

[本文引用: 1]     

[38] Li H J, Long R Y, Chen H.2013.

Economic transition policies in Chinese resource-based cities: An overview of government efforts

[J]. Energy Policy, 55: 251-260.

https://doi.org/10.1016/j.enpol.2012.12.007      URL      Magsci      摘要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China have made momentous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for decades. However, with the deple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challenging and transition is importan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made great efforts to help resource-based citi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ransition policies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 Firstly, we reviewed previous studies and summarized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some successful resource-based cities, which are useful experiences for Chinese resource-based cities. Secondly, we studied th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over the past 10 years with a focu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government revenue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e found that resource-based cities were less developed compared to other cities. The main reasons are the after-effects of a planned economy, an unreasonable tax system, planning mistakes and misguided resources exploitation policies. Thirdly, we analyzed several aspects of the policy response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ransition policies, including designating 69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supporting cities with funds and projects, formulating transition plans and evaluating transition performance.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Finally, some recommendations were provided to improve transition perform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resource-based cities. (C) 2012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7] 匡文慧, 刘纪远, 邵全琴, . 2011.

区域尺度城市增长时空动态模型及其应用

[J]. 地理学报, 66(2): 178-188.

https://doi.org/10.11821/xb201102004      URL      Magsci      摘要

区域尺度城市增长动态模拟(Reg-UGM) 是城市化影响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全球 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单个城市增长未来情景模拟难以在区域尺度刻画与解释 城市化影响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与全球环境变化交互过程与作用机理主要问题,本研 究集成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 与元胞自动机模型(CA) 构建适合不同情景的区域尺度城市 增长动态模型,通过1979 年以来高分辨率遥感信息探测获取的4 个时段京津唐都市圈城市增 长时空特征分析提取先验知识规则,模拟京津唐都市圈在基准模式、经济模式、政策模式与 结构调整模式未来不同情景模式下城市增长过程。研究表明,Reg-UGM在模拟区域尺度受国 家宏观政策等影响城市非线性增长过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为进一步研究城市化影响下的宏 观生态效应提供前提保障。模拟结果显示京津唐都市圈在不同情景模式下城市增长呈现较大 的时空格局差异,未来城市增长结构调整模式更符合区域城市化的实际情况,未来区域城市 增长将由特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滨海沿线城镇发展带将经历更快的城市增长过程。

[Kuang W H, Liu J J, Shao Q Q, et al.2011.

Dynamic urban growth model at regional scale and its application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6(2): 178-188.]

https://doi.org/10.11821/xb201102004      URL      Magsci      摘要

区域尺度城市增长动态模拟(Reg-UGM) 是城市化影响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全球 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单个城市增长未来情景模拟难以在区域尺度刻画与解释 城市化影响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与全球环境变化交互过程与作用机理主要问题,本研 究集成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 与元胞自动机模型(CA) 构建适合不同情景的区域尺度城市 增长动态模型,通过1979 年以来高分辨率遥感信息探测获取的4 个时段京津唐都市圈城市增 长时空特征分析提取先验知识规则,模拟京津唐都市圈在基准模式、经济模式、政策模式与 结构调整模式未来不同情景模式下城市增长过程。研究表明,Reg-UGM在模拟区域尺度受国 家宏观政策等影响城市非线性增长过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为进一步研究城市化影响下的宏 观生态效应提供前提保障。模拟结果显示京津唐都市圈在不同情景模式下城市增长呈现较大 的时空格局差异,未来城市增长结构调整模式更符合区域城市化的实际情况,未来区域城市 增长将由特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滨海沿线城镇发展带将经历更快的城市增长过程。
[39] Li J W, Liu Z F, He C Y, et al.2016.

Are the drylands in northern China sustainable? A perspective from ecological footprint dynamics from 1990 to 2010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553: 223-231.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16.02.088      URL      PMID: 26938314      [本文引用: 2]      摘要

The drylands in northern China (DNC), characterized by water scarcity, high climatic variability, and infertile soil, are crucial for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urbanization.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its sustainability. Our objective was to assess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DNC according to their ecological footprint (EF) dynamics from 1990 to 2010. We analyzed EF in the DNC at multiple scales ranging from the whole, to four dryland subtypes, to the drylands in each province. We found that the total EF in the DNC increased from 3.4802×0210 8 global hectares (gha) in 1990 to 1.2602×0210 9 02gha in 2010, with a growth of 2.63 times, resulting in a more than 14 times increase of ecological deficit from 6.2602×0210 7 02gha to 9.6302×0210 8 02gha. In addition, the water withdrawal increased from 133.2902km 3 to 153.2302km 3 with a growth rate of 14.96%, while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grew from 0.62 to 0.79. We concluded that the DNC has already become unsustainable after the rapid increases of EF and water withdrawal from 1990 to 2010. We argue that effective management is needed to maintain and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f the DNC.
[40] Macauley M K.1985.

Estimation and recent behavior of urban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density gradients

[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8(2): 251-260.

https://doi.org/10.1016/0094-1190(85)90021-X      URL      [本文引用: 1]     

[8] 李国平, 陈秀欣. 2009.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增长特征及其解释

[J]. 地理研究, 28(1): 191-202.

Magsci      [本文引用: 4]      摘要

<p>根据1990年和2000年相关资料,对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数量增长和密度增长的特征加以分析,利用人口初始规模、区位条件、经济因素3类变量建立计量回归模型,对都市圈133个区县人口增长及其差异进行解释。计量回归结果发现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是造成都市圈内人口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一个地区如果平均高程较低,人均GDP增长较快,第三产业发展较好、增长较快,接近中心城市、市场潜力较大,则人口相应增长较快。模型同样推导出,区位条件和经济因素都为影响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后者的影响作用更大。</p>

[Li G P, Chen X X.2009.

Empirical 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n population growth of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8(1): 191-202.]

Magsci      [本文引用: 4]      摘要

<p>根据1990年和2000年相关资料,对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数量增长和密度增长的特征加以分析,利用人口初始规模、区位条件、经济因素3类变量建立计量回归模型,对都市圈133个区县人口增长及其差异进行解释。计量回归结果发现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是造成都市圈内人口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一个地区如果平均高程较低,人均GDP增长较快,第三产业发展较好、增长较快,接近中心城市、市场潜力较大,则人口相应增长较快。模型同样推导出,区位条件和经济因素都为影响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后者的影响作用更大。</p>
[9] 李培, 邓慧慧. 2007.

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人口与经济, (6): 59-6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描述了199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在人口迁移的活跃程度和空间分布的新特征。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1990年和2000年影响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的综合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显示:人均GDP差距已经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首要因素,市场化水平、产业结构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力在逐渐上升。针对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影响,本文对京津冀地区未来的人口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Li P, Deng H H.2007.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migra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J]. Population & Economics, (6): 59-6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描述了199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在人口迁移的活跃程度和空间分布的新特征。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1990年和2000年影响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的综合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显示:人均GDP差距已经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首要因素,市场化水平、产业结构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力在逐渐上升。针对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影响,本文对京津冀地区未来的人口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10] 李树茁, 果臻. 2013.

当代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的演变

[J]. 中国人口科学, (2): 11-20.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文章从国际和历史的角度,应用中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和总结当代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的演变历程和特征。运用人口学因素分解的方法,将出生性别比、死亡率性别差异和年龄结构3个驱动因素对人口性别结构演变的影响程度量化分离。研究表明,当代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的演变特征随着这3个因素的变动而变化:长期的出生性别比偏高对人口性别失衡的累积作用凸显,其对中国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全程性影响将贯穿出生人口队列的整个生命周期;死亡率的性别差异对人口性别结构的影响程度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构成中国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驱动因素;人口年龄结构的加速老化对改善人口性别结构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Li S Z, Guo Z.2013.

Dynamics of the population sex struc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 11-20.]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文章从国际和历史的角度,应用中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和总结当代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的演变历程和特征。运用人口学因素分解的方法,将出生性别比、死亡率性别差异和年龄结构3个驱动因素对人口性别结构演变的影响程度量化分离。研究表明,当代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的演变特征随着这3个因素的变动而变化:长期的出生性别比偏高对人口性别失衡的累积作用凸显,其对中国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全程性影响将贯穿出生人口队列的整个生命周期;死亡率的性别差异对人口性别结构的影响程度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构成中国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驱动因素;人口年龄结构的加速老化对改善人口性别结构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 梁昊光, 刘彦随. 2014.

北京市人口时空变化与情景预测研究

[J]. 地理学报, 69(10): 1487-1495.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1000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北京全域乡镇街道尺度人口空间变化格局特征,并借助CA-MAS模型对未来城市人口格局进行情景模拟,以期增进对北京人口时空动态的认识,为北京城市管理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参考.研究表明:① 2000-2010 年,北京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高达3.5%,年均增加近60 万人,是同期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特大城市之一;② 北京全域人口变化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圈层式特征,集中表现为中心区人口增长几乎停滞、近郊区人口快速增长、远郊城市发展新区人口高速增长、远郊生态涵养区往往仅区县政府驻地及重点乡镇人口明显增长;③ 基于CA-MAS的情景模拟分析表明,在自发布局情景下,就业机会进一步向城市中心集聚,人口居住不断郊区化,这将增大城市的通勤压力,加剧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而通过调整就业参数,强化工作地居住功能的引导政策,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内部空间尺度产城失衡的问题,可促进小城镇群的形成,有利于降低城市通勤压力,发挥城市的辐射和扩散作用.本文认为,为实现北京人口空间布局优化,应着力促进就业与居住相协调,推动区域间公共资源均等化,规划多中心组团发展.

[Liang H G, Liu Y S.2014.

Study on spatio-temporal change and simulation of population in Beijing based on census dat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9(10): 1487-1495.]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1000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北京全域乡镇街道尺度人口空间变化格局特征,并借助CA-MAS模型对未来城市人口格局进行情景模拟,以期增进对北京人口时空动态的认识,为北京城市管理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参考.研究表明:① 2000-2010 年,北京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高达3.5%,年均增加近60 万人,是同期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特大城市之一;② 北京全域人口变化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圈层式特征,集中表现为中心区人口增长几乎停滞、近郊区人口快速增长、远郊城市发展新区人口高速增长、远郊生态涵养区往往仅区县政府驻地及重点乡镇人口明显增长;③ 基于CA-MAS的情景模拟分析表明,在自发布局情景下,就业机会进一步向城市中心集聚,人口居住不断郊区化,这将增大城市的通勤压力,加剧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而通过调整就业参数,强化工作地居住功能的引导政策,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内部空间尺度产城失衡的问题,可促进小城镇群的形成,有利于降低城市通勤压力,发挥城市的辐射和扩散作用.本文认为,为实现北京人口空间布局优化,应着力促进就业与居住相协调,推动区域间公共资源均等化,规划多中心组团发展.
[12] 刘翠玲, 龙瀛. 2015.

京津冀地区城镇空间扩张模拟与分析

[J]. 地理科学进展, 34(2): 217-228.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5.02.010      URL      Magsci      摘要

准确把握城镇扩张过程中空间形态的变化规律对城镇规划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对京津冀远景的城镇增长进行预测,本文将北京城市空间发展分析模型(BUDEM)扩展到京津冀(JJJ)区域,构建了京津冀城镇空间发展分析模型(BUDEM-JJJ)。该模型以城市增长理论和约束性元胞自动机(Constrained Cellular Automata, Constrained CA)模型为基础,以京津冀区域为研究对象,以Logistic回归和单一参数循环方法(Monoloop)为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利用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两个历史阶段的城镇建设用地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并进行了模型验证。在此基础上,对京津冀区域2049年的城镇形态进行了多种情景模拟,分析了不同发展情景(Scenario)下京津冀地区城镇空间发展格局的变化,可为当前京津冀城镇发展方向的调整和下一轮的城镇规划提供参考。

[Liu C L, Long Y.2015.

Urban expansion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4(2): 217-228.]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5.02.010      URL      Magsci      摘要

准确把握城镇扩张过程中空间形态的变化规律对城镇规划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对京津冀远景的城镇增长进行预测,本文将北京城市空间发展分析模型(BUDEM)扩展到京津冀(JJJ)区域,构建了京津冀城镇空间发展分析模型(BUDEM-JJJ)。该模型以城市增长理论和约束性元胞自动机(Constrained Cellular Automata, Constrained CA)模型为基础,以京津冀区域为研究对象,以Logistic回归和单一参数循环方法(Monoloop)为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利用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两个历史阶段的城镇建设用地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并进行了模型验证。在此基础上,对京津冀区域2049年的城镇形态进行了多种情景模拟,分析了不同发展情景(Scenario)下京津冀地区城镇空间发展格局的变化,可为当前京津冀城镇发展方向的调整和下一轮的城镇规划提供参考。
[13] 刘生龙, 胡鞍钢. 2011.

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

[J]. 经济研究, (3): 72-8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2008年中国交通部省际货物运输周转量的普查数据,本文在引方程的基础之上引入交通变量,以此来验证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2008年中国省际贸易的边界效应处于6—21之间,这一数值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边界效应值比较接近;(2)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中国的区域贸易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3)交通基础设施越发达,则边界效应越低,说明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中国区域贸易量的增加主要是促进了省际之间的贸易增加。所有这些均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

[Liu S L, Hu A G.2011.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China

[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3): 72-8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2008年中国交通部省际货物运输周转量的普查数据,本文在引方程的基础之上引入交通变量,以此来验证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2008年中国省际贸易的边界效应处于6—21之间,这一数值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边界效应值比较接近;(2)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中国的区域贸易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3)交通基础设施越发达,则边界效应越低,说明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中国区域贸易量的增加主要是促进了省际之间的贸易增加。所有这些均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
[14] 刘卫东, 龙花楼, 张林秀, . 2014. 2013中国区域发展报告: 转型视角下的中国区域发展态势[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本文引用: 1]     

[Liu W D, Long H L, Zhang L X, et al.2014. 2013 Zhongguo quyu fazhan baogao: Zhuanxing shijiaoxia de Zhongguo quyu fazhan taishi[M]. Beijing, China: The Commercial Press.]

[本文引用: 1]     

[15] 刘玉, 刘毅. 2003.

区域政策的调控效应分析: 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例

[J]. 地理研究, 22(2): 192-200.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论文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我国区域政策的调控效应。认为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虽存在不足,但对调控区域经济仍然发挥了积极作用。首先,财政转移支付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困难。其次,财政转移支付与大多数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较强。目前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低于发达地区,与各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资金投向有关。第三,财政转移支付对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起到了较大的作用</p>

[Liu Y, Liu Y.2003.

On the regulating efficiency of regional policy: A case study of Chinese fiscal shift system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2(2): 192-200.]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论文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我国区域政策的调控效应。认为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虽存在不足,但对调控区域经济仍然发挥了积极作用。首先,财政转移支付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困难。其次,财政转移支付与大多数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较强。目前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低于发达地区,与各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资金投向有关。第三,财政转移支付对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起到了较大的作用</p>
[16] 陆大道. 2008.

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态势及京津冀协调发展分析

[J]. 北京社会科学, (6): 4-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和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分析,提出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实力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除区位、自然资源、历史基础外,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以及大都市经济区的形成等因素是导致中国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而从区域不平衡到较为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对京津冀地区在中国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指出以京津为核心的大都市经济区正在形成.同时,就如何正确看待天津滨海新区的地位、作用提出个人观点.

[Lu D D.2008.

The regional developing strategy, tenden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Jing-Jin-Ji

[J]. Social Science of Beijing, (6): 4-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和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分析,提出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实力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除区位、自然资源、历史基础外,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以及大都市经济区的形成等因素是导致中国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而从区域不平衡到较为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对京津冀地区在中国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指出以京津为核心的大都市经济区正在形成.同时,就如何正确看待天津滨海新区的地位、作用提出个人观点.
[17] 陆大道. 2015.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

[J]. 地理科学进展, 34(3): 265-270.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回顾了京津冀大城市群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经济联系与利益矛盾。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京津两市和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已形成的优势。根据各自的特点、优势和符合国家战略利益的原则,提出了京津冀大城市群中北京、天津、河北省的功能定位。

[Lu D D.2015.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of subregions within the Jing-Jin-Ji Urban Agglomeration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4(3): 265-270.]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回顾了京津冀大城市群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经济联系与利益矛盾。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京津两市和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已形成的优势。根据各自的特点、优势和符合国家战略利益的原则,提出了京津冀大城市群中北京、天津、河北省的功能定位。
[18] 陆大道, 刘毅, 樊杰. 1999.

我国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与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

[J]. 地理学报, 54(6): 496-50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1999.06.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的宏观背景下,区域开发与发展问题愈来愈成为各级政府规划决策和学术界关注的重大问题。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针对区域发展问题开展研究,并每两年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上全国及各地区为国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动态;分析各地区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对经济增长,结构改善及生态环境产生的效果,揭示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和地区间差异的形成机制与变化

[Lu D D, Liu Y, Fan J.1999.

The regional policy effect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ates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4(6): 496-50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1999.06.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的宏观背景下,区域开发与发展问题愈来愈成为各级政府规划决策和学术界关注的重大问题。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针对区域发展问题开展研究,并每两年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上全国及各地区为国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动态;分析各地区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对经济增长,结构改善及生态环境产生的效果,揭示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和地区间差异的形成机制与变化
[19] 邵汉青. 1982.

投入产出法的原理与应用

[J]. 计划经济研究, (23): 2-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投入产出表从数量上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可以用于研究国民经济结构,分析政策影响,预测未来趋势,是加强综合平衡,改进计划工作的 一个重要工具。开展国民经济的投入产出分析,首先要编制投入产出表。近年来,山西省、化工部曾经组织了编表工作,作了有益的尝试。目前,国家计委,国家统 计局正在会同各部门试编1981年全国投入产出表,黑龙江省正在组织本地区的编表工作,其他一些省、市、自治区也将先后开展这项工作。就全国来说,这是一 项新的工作,有关方面的同志希望普及这方面知识,交流这方面经验,为此,本刊这期将今年三月底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举办投入产出分析学习班的三个材料汇编 专辑,予以发表,供同志们参考。

[Shao H Q.1982.

Touru chanchufa de yuanli yu yingyong

[J]. Macroeconomics, (23): 2-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投入产出表从数量上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可以用于研究国民经济结构,分析政策影响,预测未来趋势,是加强综合平衡,改进计划工作的 一个重要工具。开展国民经济的投入产出分析,首先要编制投入产出表。近年来,山西省、化工部曾经组织了编表工作,作了有益的尝试。目前,国家计委,国家统 计局正在会同各部门试编1981年全国投入产出表,黑龙江省正在组织本地区的编表工作,其他一些省、市、自治区也将先后开展这项工作。就全国来说,这是一 项新的工作,有关方面的同志希望普及这方面知识,交流这方面经验,为此,本刊这期将今年三月底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举办投入产出分析学习班的三个材料汇编 专辑,予以发表,供同志们参考。
[20] 沈体雁. 2006.

CGE与GIS集成的中国城市增长情景模拟框架研究

[J]. 地球科学进展, 21(11): 1153-1163.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建立机理和空间明确的城市模拟模型,对刻画我国城市未来情景、推演城市增长的环境影响、解释城市增长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城市模拟模型偏重于对单个城市或城市区域进行模拟,大多缺乏可靠的经济学基础。通过有效集成CGE模型、GIS空间分析和格网动力学模型,采用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将分散的城市模拟模型连接成为相互作用的&ldquo;城市模型体系&rdquo;,提出一个经济机理和地理参考明确的、多维度、多尺度、可运行的中国城市未来模拟模型框架,阐述其假设、逻辑、主要内容与关键技术。</p>

[Shen T Y.2006.

China urban future simulation: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CGE and GIS

[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1(11): 1153-1163.]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建立机理和空间明确的城市模拟模型,对刻画我国城市未来情景、推演城市增长的环境影响、解释城市增长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城市模拟模型偏重于对单个城市或城市区域进行模拟,大多缺乏可靠的经济学基础。通过有效集成CGE模型、GIS空间分析和格网动力学模型,采用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将分散的城市模拟模型连接成为相互作用的&ldquo;城市模型体系&rdquo;,提出一个经济机理和地理参考明确的、多维度、多尺度、可运行的中国城市未来模拟模型框架,阐述其假设、逻辑、主要内容与关键技术。</p>
[21] 孙铁山, 李国平, 卢明华. 2009.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实证研究

[J]. 地理学报, 64(8): 956-96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人口集聚与扩散是诠释区域形态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对其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本研究使用区域密度函数考察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的特征、趋势及模式,并在其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人口集聚与扩散的影响因素。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京津冀都市圈空间发展正逐步由20世纪80年代的少数核心城市主导的向心集聚阶段,向90年代的多中心集聚与核心城市腹地扩散并存的阶段转变。而且,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表现出不同的人口集聚与扩散模式,即去中心化扩散、中心增长型扩散和向心集聚。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综合考虑多个中心城市对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的影响,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同时,本研究建立动态VPM(Varying Parameter Model)模型,考察区域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属性对人口集聚与扩散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区域中心城市人口集聚与扩散主要受城市规模、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以及对外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p>

[Sun T S, Li G P, Lu M H.2009.

Concentr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population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and its determinants: A regional density function approach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4(8): 956-96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人口集聚与扩散是诠释区域形态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对其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本研究使用区域密度函数考察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的特征、趋势及模式,并在其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人口集聚与扩散的影响因素。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京津冀都市圈空间发展正逐步由20世纪80年代的少数核心城市主导的向心集聚阶段,向90年代的多中心集聚与核心城市腹地扩散并存的阶段转变。而且,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表现出不同的人口集聚与扩散模式,即去中心化扩散、中心增长型扩散和向心集聚。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综合考虑多个中心城市对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的影响,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同时,本研究建立动态VPM(Varying Parameter Model)模型,考察区域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属性对人口集聚与扩散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区域中心城市人口集聚与扩散主要受城市规模、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以及对外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p>
[22] 王桂新, 黄祖宇. 2014.

中国城市人口增长来源构成及其对城市化的贡献: 1991-2010

[J]. 中国人口科学, (2): 2-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不同来源的人口增长意味着城市化的不同路径和涵义。文章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城市人口增长中区划变动增长规模最大,迁移增长最小,自然增长居中,但总体上均规模不大,差异较小。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其所带来的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城市三大来源的人口增长规模均呈增大趋势,特别是迁移增长规模迅速增大,1996年一跃成为城市人口增长的第一来源和提升城市化率的第一因素。到2010年,城市迁移增长人口对城市化发展20年的累计贡献度迅速提高到15.24个百分点,已接近城市增长人口累计贡献的56%,分别是同期自然增长人口及行政区划变动增长人口的4.27倍和1.80倍。

[Wang G X, Huang Z Y.2014.

The growth composi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in China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urbanization: 1991-2010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 2-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不同来源的人口增长意味着城市化的不同路径和涵义。文章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城市人口增长中区划变动增长规模最大,迁移增长最小,自然增长居中,但总体上均规模不大,差异较小。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其所带来的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城市三大来源的人口增长规模均呈增大趋势,特别是迁移增长规模迅速增大,1996年一跃成为城市人口增长的第一来源和提升城市化率的第一因素。到2010年,城市迁移增长人口对城市化发展20年的累计贡献度迅速提高到15.24个百分点,已接近城市增长人口累计贡献的56%,分别是同期自然增长人口及行政区划变动增长人口的4.27倍和1.80倍。
[41] Tan Y T, Xu H, Zhang X L.2016.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in China: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J]. Cities, 55: 82-93.

https://doi.org/10.1016/j.cities.2016.04.002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Abstract Over the last couple of decades, urban areas around the world have been engaged in increasing initiatives, practices and experiments with a view to achieving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Echoing these movements,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has entered many policy agendas. In practice,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nd development, housing, policy, population growth and migration and energy utilization have been noted and discussed by different scholars.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these terms/keywords are found in studies across different scales and types of cities, each of which would have implications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ory relating to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In response,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se studies of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and further explores three key areas including evaluation, innovative solutions and engagement of all stakeholders that will move forward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process across cities in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