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2016 , 35 (9): 1049-1061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9.001

研究综述

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微观尺度研究进展及展望

张佰林1, 蔡为民1*, 张凤荣2, 姜广辉3, 关小克4

1.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387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
4. 郑州轻工业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郑州 450002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micro-scale research on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 China

ZHANG Bailin1, CAI Weimin1*, ZHANG Fengrong2, JIANG Guanghui3, GUAN Xiaoke4

1. 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2.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3. School of Resou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4. Soci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450002, China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蔡为民(1970-),男,山东淄博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E-mail: 157903792@qq.com

收稿日期: 2016-04-1

修回日期:  2016-07-1

网络出版日期:  2016-09-20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杂志 版权所有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11,41671519,41301189,41501189)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张佰林(1987-),男,山东沂水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土地整治与可持续利用,E-mail: zhangbailin135@163.com

展开

摘要

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助推农村发展经历了深刻转型,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及功能逐渐多样化和非农化,由此对农村居民点内部地类辨析、演变规律及驱动力探讨等提出了迫切需求。本文围绕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结构及功能,农村居民点用地空心化以及用地景观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地总结,指出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与经济发展及农户生计变化息息相关。都市郊区及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就地非农就业促使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多样化以及功能和景观的非农化,传统农区劳动力大量转移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闲置废弃和景观的空心化。当前,无论从技术手段还是研究内容看,农村居民点用地微观尺度研究仍以现象描述和解释为主,未来应逐渐向实践应用拓展和深化,并加强微观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的创新。在微观尺度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演变模式提炼基础上,深入剖析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演变规律及驱动机理,提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方向,将凸显乡村聚落地理研究的政策出口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用地 ; 微观尺度 ; 进展与展望 ; 中国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mportant transformation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hina, which resulted in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use. This change demands immediate micro-scale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Existing micro-scale research on rural settlements has focused on their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rural hollowing, and structure and change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rural settlements. Rural residential land use is related to the change of livelihoods of rural households. In urban-rural fringe and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 non-farming employment of rural residents prompts the diversification as well as non-agriculturaliz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regions, a large number of laborers flows to cities and towns, leading to the disused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Microscopic study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h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of related phenomena. It should be gradually expanded and deepened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future. 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and patterns of change, the effect on societ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hould be promoted in order to provide decision support for rural residential land consolidation and contracted land registr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Keywords: rural residential land ; micro-scale ; progress and prospect ; China

0

PDF (699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张佰林, 蔡为民, 张凤荣, 姜广辉, 关小克. 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微观尺度研究进展及展望[J]. , 2016, 35(9): 1049-1061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9.001

ZHANG Bailin, CAI Weimin, ZHANG Fengrong, JIANG Guanghui, GUAN Xiaoke.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micro-scale research on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 China[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9): 1049-1061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9.001

1 引言

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场所和农区人地关系的表现核心(金其铭, 1989),在过去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一直是人类聚居的主要形态(费孝通, 2001; 鲁西奇, 2013)。在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户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计来源,农村居民点用地以宅基地为主,用地类型及功能相对单一(张佰林等, 2015)。1984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将农村居民点定义为“镇以下的居民点用地”,《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将其定义为“镇以下的居民点”。两个分类系统均将农村居民点视为一个图斑和最基础的土地利用类型,原因之一是基于农村非农经济不发达,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单一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使农户生计逐渐多样化和非农化,伴随这一进程,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及功能承载逐渐多样化(Zhu et al, 2014),将农村居民点视为最基础地类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显然已难以揭示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的多样性,也难以适应土地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朱晓华, 丁晶晶, 等, 2010)。因此,新一轮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从土地用途等视角将农村居民点用地细分为住宅、工矿仓储、商服及公共设施等用地类型,为农村居民点用地微观尺度研究提供了基础。基于农村居民点用地由以宅基地为主到多样化演变的趋势,本文将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微观尺度界定为地块尺度,即单个农村居民点内部的土地利用类型,以区别把农村居民点视为一个图斑的中宏观尺度。

农户生计的多样化也导致了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显著的区域分化:经济发达地区和都市郊区的农户就地非农就业,促使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及功能的非农化;而在传统农区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户生计非农化的呈现形式是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闲置、废弃和农村的衰败。当前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相关研究多将其视为一个图斑,从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姜广辉等, 2008)、布局(朱雪欣等, 2009)、演变及驱动力(田光进等, 2003; Yang et al, 2015)、类型划分(张瑞娟等, 2015)等方面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指出在农村人口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全国农村居民点用地不降反增,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和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为农村居民点整治及调控提供了决策依据(李裕瑞等, 2010)。农村居民点用地微观尺度研究的薄弱,导致一些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和管理实践过于粗糙,难以实现土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例如,农村居民点整治过于重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而将其视为一个图斑,考虑的重点是整治潜力,忽视了内部用地类型及其功能承载的多样性(张凤荣等, 2016);以“城市社区”为标准的新村建设与农户生计需求形成错位(张强, 2007),楼房无法替代原有农村宅基地的多功能尤其是生产功能(如宅基地内部的禽畜圈养用地),导致农户生计成本提高(信桂新等, 2012),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主要诱因(陈秧分等, 2011)。农村居民点用地微观尺度研究就是要突破将农村居民点用地视为一个图斑的局限,研究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的变化机理和功能演替(分化)过程,以期冲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与管理的理论支撑瓶颈。

已有文献对农村居民点有不同的叫法或称谓,如村庄及乡村/农村聚落,从土地利用视角辨析,这些概念的内涵基本相同(曾山山等, 2011),包括农民居住区的住房用地、附房用地以及晒场、庭院等,以及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而农村宅基地作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构成的主体(龙花楼等, 2005),尤其是在山区等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甚至可以视为农村居民点用地(冯应斌等, 2015)。因此,本文农村居民点用地包括了村庄、乡村/农村聚落和农村宅基地。基于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新特征及土地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从地块尺度系统综述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微观尺度研究进展并提出展望,为适时调整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及农村居民点整治政策提供指导,并对后续研究有所启示。

2 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及功能研究

在社会经济加速转型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及其功能演变呈现新的特征。其经历着转型重构的过程,为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及功能辨析、演变及驱动力研究提出了迫切需求;同时,构成农村居民点用地主体的宅基地用地组合特征也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户生计变迁而不断演化。

2.1 农村宅基地用地组合特征及演变

农村宅基地作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构成主体,不仅承载了农户日常作息、生活居住等功能,也是农户重要的生产空间,是与农户生计息息相关的多功能复合体(信桂新等, 2012)。农村宅基地用地组合特征演变及其与农户生计的关系研究成为指导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与管理的重要突破口。

农村宅基地内部不是一个同质的空间,而是农户依据其需求分割成的异质空间,并具有多种功能。根据土地用途将农村宅基地识别为住房等生活用地和圈养、堆棚等生产用地,随着农户非农兼业水平的提高,其宅基地内部生产性用地比重下降,生活性用地比重提升,宅基地用地类型组合逐渐简化(周婧等, 2010)。以农业为主要生计来源时期,西南浅丘带坝区的农村宅基地以“住房+院坝+堆棚+圈舍+林盘”为主,随着时间推移,宅基地中用于农业生产的堆棚和圈舍消失(吴旭鹏等, 2010; 张玉英等, 2012)。农户非农兼业水平的提升还会促使农村宅基地利用集约度逐渐提高,并向纯居住功能转变。例如,在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宅基地用地类型组合简单化的同时,住宅也由平面向立体发展,即由1990s之前的平房,发展成为1990s之后的二层甚至三层楼房,集约度提高(王成等, 2014);对冀鲁豫的农村居民点调查发现,农村宅基地的农业生产空间在经历了恢复和重组后逐渐弱化,生活空间的地位持续提升(房艳刚等, 2012; Fang et al, 2014)。

农户生计方式决定了农村宅基地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农户生计的兼业化和非农化,一方面对农业生产的依赖性降低,舍弃了用于农业生产的圈舍,导致宅基地用地组合简单化(吴旭鹏等, 2010; 张玉英等, 2012);另一方面也促使农村宅基地利用集约度逐步提升(周婧等, 2010)。即农户通过改变宅基地用地组合类型的方式来适应其生计方式的转型(房艳刚等, 2012)。

结合农户生计的农村宅基地用地组合特征研究,清晰地揭示了农户生计需求及其变化对农村宅基地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功能的影响,以及两者的互动机理,为农村居民点用地管控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即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应与农户生计需求相适应。为此要求:①根据农户生计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设计不同的宅基地用地标准(晨光等, 2015)。例如,在农牧交错区,农牧民的宅基地内部不但包括居住用地(住房),还包括生产性用地和生产辅助性用地(如牲畜的棚圈、菜园和粮草仓库等),因此其宅基地规模往往偏大;②在农村居民点整治后新村住宅设计时,要尊重农户生计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农业生产依然是农户重要的生计来源时,要充分考虑宅基地所承担的农业生产功能,谨慎推进“房改居”工程建设(张佰林等, 2015)。

2.2 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特征

农村居民点用地是多类型用地构成的复合体,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呈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表1)。在广大传统农区,农村居民点内部有相当大比例的种植用地和养殖用地,这些土地具有农业生产功能,是农户生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张凤荣等, 2016)。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都市郊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逐渐多样化,如北京郊区农村居民点内部出现大量工商企业用地及服务用地(李灿等, 2013; 李裕瑞等, 2013)。即随着与城市的邻近,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的多样化指数提高,农村居民点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刻画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分异最突出的因素(姜广辉等, 2007)。现有研究揭示了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分异的特征:边远地区和传统农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组合简单,以宅基地为主并兼有一些种养殖用地;在非农经济辐射强烈的都市郊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逐渐丰富,向城镇型用地类型转换趋势明显。

表1   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及特征

Tab.1   Land us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settlements

区位地区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及特征文献来源
丘陵山区重庆合川宅基地占绝对主导,宅基地内兼有晒坝、圈舍、堆棚等农业生产和服务用地张玉英等, 2012
山东沂水宅基地占绝对主导,宅基地内兼有庭院和储物间等农业生产和服务用地张佰林, 2015
平原农区吉林昌邑宅基地为主,兼有大量种养殖用地(部分是农用地,也有部分为农户院落)张凤荣等, 2016
山东禹城住宅用地为主,兼有部分工矿用地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等,村庄空心化普遍王介勇等, 2010; 朱晓华, 陈秧分等, 2010
乡村旅游区河北野三坡旅游住宿用地、旅游购物用地、旅游娱乐用地、普通住宅用地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旅游住宿用地是主导的用地类型席建超等, 2014a
都市郊区及经济发达地区北京13个区县宅基地、工商企业用地、村民管理机构用地、服务设施用地和闲置用地;前2类占比分别为64.5%和21.9%姜广辉等, 2007
广东佛山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共服务用地和内部道路用地;前3类占比分别为36.1%、13.8%和10.7%魏开等, 2012
江苏无锡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贸物流仓储用地、旅游住宿用地和公共服务用地;前2类占比分别为48.5%和48%陈诚等, 2015

新窗口打开

揭示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的地域分异特征,是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等土地管理实践工作的重要依据(姜广辉等, 2007; 李灿等, 2013)。应根据不同区位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特征,合理安排城乡产业用地布局,提出各自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整治模式与途径(曹子剑等, 2008)。例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将农村居民点内的种植农作物和养殖畜禽的土地都调绘为农村居民点用地即建设用地,如果扣除这部分具有农畜产品生产功能的土地,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并非很大(张凤荣等, 2016);受建设用地指标约束,城镇用地扩展更多依赖农村居民点用地撤并来实现,但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中存在的工矿、仓储及商服用地是农户非农生计需求的结果,应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本村非农经济发展(张佰林, 2015)。

2.3 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演变及驱动力

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演变体现在其内部各种用地类型随着时间推进而呈现的组合类型及多样性的变化,是在社会经济加速转型和农户生计变迁的背景下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客观规律。在传统农区,受制于经济发展滞缓及非农经济不发达,农村资源要素大量外流,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变化不明显。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更多的体现在用地规模的增长和宅基地闲置废弃方面(Liu et al, 2014)。例如,山东禹城赵庄村2008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比1967年增加了1.26倍(王介勇等, 2010)。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增长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吴文恒等, 2008),其扩展的空间格局也随时间演变而经历了渐进式蔓延扩展、突变式非地扩展和填充式补充扩展等阶段(王介勇等, 2010)。人口大量增加、核心家庭地位提升与农户居住需求增长、农户收入增长、村庄内外部环境的反差、村庄土地规划缺失与管理缺位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的主要原因(吴文恒等, 2008; 王介勇等, 2010)。

随着市场经济在广大农区的渗透,都市郊区和经济发达区的农户就地发展非农经济,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逐渐多样化。经历了乡村工业化的东南沿海农村居民点过去30多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非农生产用地比例增加(魏开等, 2012);旅游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格局由单一的农民居住型用地向满足旅游者多样需求的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复合型用地转变(席建超等, 2011; 席建超等, 2016),距离核心景区越近的村落土地利用集约度越高,旅游用地愈加完善(席建超等, 2014b)。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市场需求是促使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多样化、非农化的根本动力,农户行为的理性调整则是内在动因(席建超等, 2011),土地转用的产业升级收益和资本化收益相对于转用成本的差异是农村居民点用地多样化和非农化的核心动力(魏开等, 2012)。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一方面,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展迅速;另一方面,在非农经济影响显著的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逐渐多样化,由简单的居住用地为主逐渐向居住、工业、商服、旅游等多元化用地转变。从土地利用视角,阐述农村居民点由以宅基地为主,演变为用地类型多样化和非农产业用地发展的过程,可为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调整与优化等提供参考。

2.4 农村居民点用地功能及演变

传统农业社会,农村居民点用地主要为农户提供居住和农业生产功能,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居民点非农生产功能迅速发展,为农户提供的功能也日益增多。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承载的要素和功能是不同的(陈靖等, 2005; 刘沛等, 2010),张佰林等(2014)借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构建了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与承载功能的对应关系(表2),从土地利用功能视角为农村居民点用地功能研究提供了最直观的载体。

表2   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与其承载功能对应表

Tab.2   Rural settlement land use types and corresponding functions

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承载功能备注
商服用地非农生产功能农村居民点内部的小超市、餐馆及理发店等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农村居民点内部的工业生产、物资存放场所等用地
住宅用地生活功能/农业生产功能/非农生产功能农村宅基地,除居住功能外,一些农户利用宅基地内部空间发展庭院养殖或非农生产,因此具有生产功能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生活功能中小学、幼儿园、卫生室、健身场所、公园和绿地等用地
交通运输用地主要指街巷用地
其他农村居民点内部的空闲地等,暂不予考虑

新窗口打开

从农户的实际需求看,为其提供“安居乐业”的生活和生产功能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最重要的功能,也是农户不断能动地改造农村居民点最为突出的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户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生活功能的追求不断提升,表现为对住宅建材的更新和居住空间的优化等方面(张佰林等, 2015)。农村居民点用地功能的分化更多地体现在生产功能方面。在广大传统农区,农村居民点用地一直以宅基地为主,生产功能体现在:改革开放前农户利用庭院及房前屋后种植蔬菜,改革开放后在宅基地内修建猪圈养猪、在庭院内散养家禽,21世纪后将庭院硬化晾晒粮食、猪圈改造为储物间存放粮食和农机具,农业生产特性明显(张佰林等, 2015)。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生产功能逐步转向工业—旅游—商服多元复合型功能(陈诚等, 2015),农村居民点用地生产功能呈现明显的非农化特征,如接待游客的农家乐、工业厂房、住宅改造成出租屋等。

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功能的差异,实际上是由农村发展接受非农经济辐射强弱所致。接受非农经济辐射较弱的传统农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功能为居住和农业生产,但在都市郊区,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强烈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向农户提供包括居住和工业、商服、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Zhu et al, 2014)。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制度变迁引导了农村居民点用地功能分异,加速了农村居民点用地功能的多样化(陈诚等, 2015),而农户生计方式的变化直接推动了农村居民点用地功能的演变(王成等, 2014; 张佰林等, 2015)。农户生计转型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功能的多样化和非农化发展,成为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重要趋势。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和都市郊区,农村居民点逐渐演变为以非农为主的多功能聚落,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居民点。因此,在认识上,应与时俱进,深入剖析农村居民点用地功能多样化的过程和演变机理、空间布局及发展模式,适时调整农村居点用地管理政策。

3 农村居民点用地空心化研究

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了“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向外围扩展的现象,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扩大、原宅基地闲置废弃加剧的农村空心化过程(刘彦随等, 2009; 龙花楼等, 2009),因此,迫切需要从地块尺度剖析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状况的演变。开展空心村整治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破解土地供需矛盾,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Liu et al, 2010)。一些学者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从土地利用视角适时开展了微观尺度的农村空心化程度、过程与机理以及空心村重构等研究,为服务国家空心村整治战略提供了决策支撑(刘彦随等, 2011)。

3.1 农村空心化特征及程度

在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要素发生变化和重组的驱动下,广大传统农区资源要素外流严重,农村空心化问题凸显。农村空心化首先体现在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心化,包括宅基地的闲置废弃,基础设施建设空心化(崔卫国等, 2011; 母舜等, 2013),同时还涉及人口、产业、社会、文化和景观的塌陷或空心化等,是乡村地域系统呈现退化的不良演化趋势(刘彦随等, 2009)。

农村空心化程度研究是开展空心村整治的前提。当前多运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石诗源等, 2009)、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胡道儒, 1999)及多因素综合修正法(曲衍波等, 2012)等,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和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的潜力不易转化,因为住房若无闲置和废弃,即使宅基地超标,也不能强行复垦或割除一块;多因素综合修正法作为理论潜力,其结果也不易转化。部分学者将研究尺度深入农村居民点内部,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加实地调研结合方法,对每宗宅基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将农村宅基地细分为使用中的宅基地、空置宅基地和废弃宅基地,测算空心村程度及整治潜力,取得了良好效果(张济等, 2010; 朱晓华, 丁晶晶等, 2010)。王介勇等(2013)结合山东省76个村庄的0.25 m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和逐户调查数据,测算出农村空心化程度为17.1%。但调查数量众多的农村居民点空心化程度,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和入户调查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因此,通过问卷调查,以闲置和废弃宅基地数量占宅基地总量的比重对村庄空心化程度进行定量测算(宋伟等, 2013)。在理论层面上,朱晓华、陈秧分等(2010)深入开展村庄尺度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构建、宅基地利用属性调查表设计、空心村整治潜力类型及其测算方法等研究,逐层递进地构建了空心村用地潜力调查与评价的成套技术方法。

3.2 农村空心化过程及机理

李君等(2008)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实地调研,从时空角度对农村空心化的过程和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典型样点村的宅基地闲置和废弃演化轨迹将农村空心化划分为初期、中期和晚期3个阶段,初期表现为闲置住宅零星出现、村外住宅开始增多,中期表现为闲置住宅逐渐增多、村外新住宅渐成规模,晚期表现为闲置住宅连片、村外新住宅包围旧村(王成新等, 2005)。进一步根据聚落范围、人口增长及耕地之间的关系,将农村空心化细分为村核带增长过程、村核带膨胀过程、缓冲带增长过程、缓冲带膨胀过程及新扩带增长过程等5个阶段(程连生等, 2001)。吴文恒等(2012)认为,村庄空心化过程与格局包括向四周拓展、中心空废,人口向城镇等地转移致使房屋空弃2个阶段。

通过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状况的微观深入调查并结合村庄社会经济和农户生计状况的调查,认为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低建筑成本、低移动成本、低土地成本驱动下,农民在村外或公路附近建设新房导致建设用地外延内空、农村聚落逐步空心化(程连生等, 2001; 王成新等, 2005)。其作用机理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拉力失衡、农村新房建设加速和规划管理薄弱、人口增多和家庭结构小型化、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户建房意愿明显等因素(王成新等, 2005),未来村庄空心化将在综合驱动力(离心力、向心力)与政府政策导向博弈的过程中发生变化(吴文恒等, 2012)。

3.3 空心村重构模式评估与优化

农村空心化程度及特征、过程及机理的研究,最终目的是为空心村整治提供理论指导,进行空心村重构模式评估与优化。针对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导致农村居民点空心化和土地粗放利用问题,以河南省郸城县为例,设计了传统农区典型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和重构模式,认为基于模型估算和当地禀赋特征的社区型农村居民点重构模式能够改善居民生活环境(Li et al, 2014);刘建生等(2016)针对中国空心村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构建了空心村治理的协同治理模型,并以江西省安福县广丘村为例,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基础设施、人口及产业进行治理和系统有序的协调,指出协同治理作为优化村庄空间结构的有效模式,提高了村庄的生产、生活功能,促进了村庄空间重构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重构的研究以空心村重构为主,尚较为薄弱,很难适应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乡村发展多样化和分化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实践的需求。对农村居民点重构的基本范式与模式优化,将凸显农村居民点用地研究的实践价值与政策出口,是乡村聚落地理/农村居民点研究由描述揭示走向实践/应用的重要突破口。

4 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研究

农村聚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并继承传统乡村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居民点整治等实践的重要任务,集中体现在用地景观上。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特征、演变及驱动力受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文化差异等的显著影响,是乡村景观规划和保护亟需破解的理论问题。

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特征呈显著的空间差异,并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而加速演变。在西南丘陵山区,伴随农户非农化程度的提高,土地利用文化景观表现为户均宅基地面积先扩大后减小,户均建筑面积不断增大,农村居民点用地组合多样性减少(张玉英等, 2012);北方传统农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经历了圈层化、细碎化与集约利用、集中化与粗放利用3个阶段(房艳刚等, 2009);旅游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的研究表明,农村宅基地内私人空间逐渐减少,服务与旅游业的半私人、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增加,传统封闭式山地四合院逐步消失,演变为开敞式多层楼房,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经历转型重构过程(席建超等, 2014a)。

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重构与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轨迹一致。城乡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计划生育与农地制度、国家政策等驱动着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的演变(房艳刚等, 2009);非农经济的刺激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演变的主要外部动力,而农村居民点微区位因素影响,如住宅与内部道路交通、景观环境(河流与噪声)等,则通过累积被不断强化和固化,成为加速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空间分化的核心动力(席建超等, 2014a)。

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研究为农村聚落景观规划与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农村居民点整治等战略背景下,如何在促进农村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中的优秀基因,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研究的重要内容。

5 农村居民点用地微观尺度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手段

中国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很少细化到村级行政单元,《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虽然将农村居民点用地细分为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等类型,但除北京等少数地区外,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土地利用调查均没有深入到农村居民点内部,即仍将农村居民点调绘为一个图斑。农村居民点用地微观尺度的数据获取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当前研究多通过实地调研和遥感影像相结合,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微观尺度调查,并结合GIS和景观生态学等工具和方法,剖析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利用状况及功能(表3)。例如,利用高分辨率航空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结合村庄逐户调查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分类与制图,定量研究农村居民点用地格局特征、扩展模式,测算村庄空心化率等。

表3   农村居民点用地微观尺度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

Tab.3   Method and technology of micro-scale rural settlement research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主要观点文献出处
实地调查农村宅基地结构功能农户生计变迁驱动农村宅基地结构功能演变周婧等, 2010; 房艳刚等, 2012
空心村特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和宅地空心化是农村空心化的主要特征崔卫国等, 2011
高清影像+GIS+实地调查农村居民点用地及其功能演变农户生计变迁推动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传统农业发展、农村工业化、城市功能外溢等发展驱动力在不同作用范围上叠加,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分化吴文恒等, 2008; 李裕瑞等, 2013; 席建超等, 2014b; Zhu et al, 2014; 张佰林等, 2015
空心村整治潜力调查将农村宅基地细分为使用中的宅基地、空置宅基地和废弃宅基地,以空置、废弃宅基地面积占宅基地总面积比例测算空心村整治潜力朱晓华, 陈秧分等, 2010; 刘彦随等, 2011; 王介勇等, 2013
村庄空心化过程与机理初期村外住宅开始增多,中期闲置住宅逐渐增多、村外新住宅渐成规模,晚期闲置住宅连片、村外新住宅包围旧村;农村的推力和拉力失衡、农村新房建设加速和规划管理薄弱、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户观念意识落后等是农村空心化的内在机制程连生等, 2001; 王成新等, 2005; 李君等, 2008; 龙花楼等, 2009
景观生态学方法 +GIS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特征与城镇的区位差异是造成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姜广辉等, 2007; 曹子剑等, 2008
PRA+3S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特征户均宅基地面积先扩大后减小,户均建筑面积不断增大,农村居民点用地组合多样性减少张玉英等, 2012

新窗口打开

结合现代工具和技术手段,如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IS、GPS等,提高实地调研获取数据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将是深化农村居民点微观尺度研究和适应土地精细化管理的急迫需求。例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规定图上大于6 mm2的耕地(调查制图比例尺1:10000)才独立勾绘出图斑,单独量算。但在一些传统农区和山区,有一些耕地在农村居民点内部,而且一般面积小于600 m2,只能将其勾绘到农村居民点中作为建设用地处理(张凤荣等, 2016)。因此,摒弃将农村居民点视为一个图斑的调查手段,识别传统农区农村居民点内部的用地类型,将是提高农村居民点微观调查研究精度和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关键;在经济发达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多样化更多地体现在用途和功能上,而这些特征仅凭遥感等技术手段无法识别,必须辅以精准的实地调研和入户调查,通过土地承载的社会经济要素去识别土地利用功能的多样性(Zhu et al, 2014),这也是未来农村居民点用地微观尺度调查技术方法需强化的领域。

6 研究展望

农村居民点用地微观尺度研究的优势在于呈现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和功能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并反映土地承载的资源要素的演化和相互作用规律,提炼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驱动机理,以弥补农村居民点用地中宏观尺度(将农村居民点视为一个图斑)研究的不足。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微观尺度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功能及景观逐渐多样化,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和农户生计方式等的差异,农村居民点用地呈显著的空间分异。都市郊区及经济发达区农户就地非农就业,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多样化以及功能和景观非农化;传统农区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闲置废弃和景观空心化。从研究技术手段和内容看,无论是基于遥感、实地调研亦或是景观生态学方法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微观尺度的研究,均以现象描述和解释为主。未来应逐渐向实践应用拓展和深化,以增强研究的实际应用和支撑能力。基于农村居民点用地微观尺度研究现状基础,响应新型城镇化战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农村发展的诉求以及农村发展出现的新特征,未来应加强如下领域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微观尺度研究,为适时调整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布局和规划,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政策提供决策支撑。

6.1 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研究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传统农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从事非农生计活动,农村居民点用地空心化普遍,尤其是在一些边远山区,由于生存条件恶劣,劳动力大量转移,引发农村衰败(李秀彬等, 2011)。都市郊区及沿海发达地区农户在村内实现非农就业,促使农村居民的用地非农化,其实质是向城镇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过程。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演变实际上可用转型来描述。龙花楼(2012)将土地利用形态分为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强调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及其转型应当成为今后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关注的焦点(龙花楼, 2015)。

当前学者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微观尺度研究多从显性形态入手,如遥感影像和实地调研相结合识别农村宅基地闲置、废弃比例并测算空心村整治潜力,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测算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多样化指数等。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度、功能变迁等视角剖析其隐性转型的研究较为缺乏。未来在加强农村居民点用地隐性形态及变化的同时,应强化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路径及其区域对比的研究,并涉及农村传统产业、就业方式、消费结构以及社会结构等。为此,需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及农村社会经济状况进行深入的调研与评价。传统农区和山区应注意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评价、空心化潜力评价、劳动力转移及社会经济状况评价等,并据此提出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的方向,为农村发展和再生提供理论指导;都市郊区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应聚焦到集约利用评价、产业用地评价、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农户生计非农化评价等,厘清农村城镇化的土地利用转型机理,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布局模式等提供理论指导。

6.2 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模式提炼

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演化方向是不同的,除对其转型路径及分化进行深入对比研究之外,还需对演变的特征、过程、规律及驱动机理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演变模式。

当前,从微观层面对单个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的特征、演变过程及驱动力研究逐渐丰富。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及演变研究发现,农业村落延续了以居住为主的用地模式和传统形态;经济发达地区,以居住为主的用地模式逐步转向居住—工业—旅游—商服多元复合型的用地模式(陈诚等, 2015),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则逐渐闲置废弃和衰落。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驱动力研究则多注重成因的简单定性解释,缺少定量剖析和规律的提炼。未来应在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过程及驱动力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和分化机理,从理论高度提炼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演变模式,丰富乡村聚落地理的相关理论,并为因地制宜实施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6.3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路径探讨

在新型城镇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下,农村发展备受各界关注,与国家战略需求相适应,农村居民点整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系列工程和改革成为推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加强农村居民点用地重构模式评估与优化的研究,特别是结合新时期、新常态、新阶段的国情,凸显农村居民点用地研究的实践价值与政策出口,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通过重构土地利用促进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是乡村地理研究的重要视角(杨忍等, 2015),为优化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提供了重要载体。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重构研究多基于中宏观尺度,研究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的重新布局和调整(陈永林等, 2016),缺少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的规划布局调整。为此,不仅仅要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微观深入调查与评价,更要对土地利用引发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应进行准确评估。如山区劳动力转移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衰败、功能废弃和经济塌陷,但也意味着农户有了新的生计来源,减轻了山区人地矛盾,从而有利于生态恢复(王成超等, 2011)。因此,如何准确评估山区劳动力转移引发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效应,构建适应劳动力转移的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模式,成为精准扶贫对山区农村再生的必然诉求;农村空心化研究响应了国家战略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除了对空心村整理潜力、特征、过程研究外(姜绍静等, 2014),未来应加强农村空心化机理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效应,进而提出空心村重构方向(Long et al, 2012),完善空心村整治理论体系,实现人地关系的重构;都市郊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一方面功能逐渐多样化(居住、工业、商服等),另一方面引发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效应,如乡村工业企业排放废渣、废气、废水等,对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严重的威胁(李裕瑞等, 2013)。如何从土地利用视角重构农村居民点空间,引导工业企业的空间集聚和居民集中居住,优化乡村环境,成为都市郊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的重要方向。

此外,在新村建设过程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设计时,以“城市社区”标准建造楼房小区,在忽视农户生计需求的同时,也忽视了当地风土、文化和山水文脉,导致一系列景观的不协调。为保护和传承农村地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建立符合当地风土人情和文脉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是未来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和美丽乡村建设亟需改进的方向。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曹子剑, 张凤荣, 姜广辉, . 2008.

北京市平谷区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点内部结构差异分析

[J]. 地理科学进展, 27(2): 121-126.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8.02.01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2006 年集体土地调查的数据为基础,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对不同区域条件 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进而揭示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生 产力水平的不同使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形成不同的地域特点, 就内部结构多样性指数而言, 半山区&gt;平原区&gt; 山区, 就集中性指数而言, 山区&gt;平原区&gt;半山区。同时, 各区域农村居民点内部不同用地类型的区位意义指数也在 发生规律性变化: 就宅基地而言, 山区&gt;平原区&gt;半山区, 就企业用地而言, 半山区&gt;山区&gt;平原区, 就公共管理与公共 服务用地而言, 半山区&gt;山区&gt;平原区, 就空闲地而言, 平原区&gt;山区&gt;半山区。今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要从各区域社 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城乡发展, 着力于合理安排城乡产业用地布局, 并体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向; 同 时, 还应根据区域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村镇规模控制标准, 提出各自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整模式与途径。</p>

[Cao Z J, Zhang F R, Jiang G H, et al.2008.

Analyzing land use structure difference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Pinggu District of Beijing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7(2): 121-126.]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8.02.01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2006 年集体土地调查的数据为基础,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对不同区域条件 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进而揭示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生 产力水平的不同使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形成不同的地域特点, 就内部结构多样性指数而言, 半山区&gt;平原区&gt; 山区, 就集中性指数而言, 山区&gt;平原区&gt;半山区。同时, 各区域农村居民点内部不同用地类型的区位意义指数也在 发生规律性变化: 就宅基地而言, 山区&gt;平原区&gt;半山区, 就企业用地而言, 半山区&gt;山区&gt;平原区, 就公共管理与公共 服务用地而言, 半山区&gt;山区&gt;平原区, 就空闲地而言, 平原区&gt;山区&gt;半山区。今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要从各区域社 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城乡发展, 着力于合理安排城乡产业用地布局, 并体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向; 同 时, 还应根据区域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村镇规模控制标准, 提出各自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整模式与途径。</p>
[2] 陈诚, 金志丰. 2015.

经济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用地模式演变: 以无锡市惠山区为例

[J]. 地理研究, 34(11): 2155-216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101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p>基于空间形态与功能结构视角,运用空间分析和参与式评估方法,利用聚落用地现状与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分析经济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用地格局与功能演变特征,总结不同类型村域聚落用地演变模式,从制度变迁视角讨论演变机制与调控路径。结果表明:1980年代以来聚落用地增长近1倍,扩张强度先增后减,呈倒&ldquo;U&rdquo;型变化,但集聚分布的格局并未改变;工业、旅游住宿、商贸服务等非居住用地快速增长,以居住为主的用地模式逐步转向居住&mdash;工业&mdash;旅游&mdash;商服多元复合型的用地模式。工业和旅游村聚落用地呈&ldquo;飞地状&rdquo;拓展,用地功能多元化、形态规则化,农业村聚落延续以居住为主的用地模式和传统形态。制度变迁引导了乡村功能分异,加速了聚落用地类型及功能多样化,可以因地制宜采用&ldquo;工业城镇、旅游小镇和柔性集中居住&rdquo;等模式引导聚落用地布局优化。</p>

[Chen C, Jin Z F.2015.

Spatio-temporal change of landuse patter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developed area: A case study of Huishan Distirict in Wuxi City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4(11): 2155-216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101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p>基于空间形态与功能结构视角,运用空间分析和参与式评估方法,利用聚落用地现状与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分析经济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用地格局与功能演变特征,总结不同类型村域聚落用地演变模式,从制度变迁视角讨论演变机制与调控路径。结果表明:1980年代以来聚落用地增长近1倍,扩张强度先增后减,呈倒&ldquo;U&rdquo;型变化,但集聚分布的格局并未改变;工业、旅游住宿、商贸服务等非居住用地快速增长,以居住为主的用地模式逐步转向居住&mdash;工业&mdash;旅游&mdash;商服多元复合型的用地模式。工业和旅游村聚落用地呈&ldquo;飞地状&rdquo;拓展,用地功能多元化、形态规则化,农业村聚落延续以居住为主的用地模式和传统形态。制度变迁引导了乡村功能分异,加速了聚落用地类型及功能多样化,可以因地制宜采用&ldquo;工业城镇、旅游小镇和柔性集中居住&rdquo;等模式引导聚落用地布局优化。</p>
[3] 晨光, 张凤荣, 张佰林. 2015.

农牧交错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形态演变: 以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为例

[J]. 地理科学进展, 34(10): 1316-132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0.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农牧交错区的阿鲁科尔沁旗为例,选取7个典型村,运用参与式农 村评估(PRA)、GIS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农牧交错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形态特征及其与农牧户生计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 由纯牧型农村居民点演变而来.人口增加导致人地矛盾突出和草原开垦耕种,农牧户生计策略转为畜牧业和种植业结合,农村居民点向半农半牧型转变;②半农半牧 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逐渐多样化.从改革开放前居民点内部以农村宅基地占主导,到改革开放后居民点内部公共设施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迅速扩 大;③由于农牧户生计活动的多样化和非农化,农村宅基地内部不但包括居住用地(住房),还包括生产性用地和生产辅助性用地(如牲畜的棚圈、菜园和粮草仓库 等).研究认为,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人均居民点用地和户均宅基地都远大于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是与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和生计需求紧密相关的.

[Chen G, Zhang F R, Zhang B L.2015.

Change in land use form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the farming-pastoral transitional zone: A case study in Aluke'rqin Banner, Inner Mongolia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4(10): 1316-132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0.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农牧交错区的阿鲁科尔沁旗为例,选取7个典型村,运用参与式农 村评估(PRA)、GIS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农牧交错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形态特征及其与农牧户生计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 由纯牧型农村居民点演变而来.人口增加导致人地矛盾突出和草原开垦耕种,农牧户生计策略转为畜牧业和种植业结合,农村居民点向半农半牧型转变;②半农半牧 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逐渐多样化.从改革开放前居民点内部以农村宅基地占主导,到改革开放后居民点内部公共设施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迅速扩 大;③由于农牧户生计活动的多样化和非农化,农村宅基地内部不但包括居住用地(住房),还包括生产性用地和生产辅助性用地(如牲畜的棚圈、菜园和粮草仓库 等).研究认为,半农半牧型农村居民点人均居民点用地和户均宅基地都远大于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是与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和生计需求紧密相关的.
[4] 陈靖, 史培军. 2005.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探讨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41(5): 536-540.

https://doi.org/10.3321/j.issn:0476-0301.2005.05.0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综述已有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基础上,以土地利用的生态、生产、生活功能为立足点,建立了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体系,包括生活用地、生产用地、生态用地3个一级类型;针对不同的用地部门,划分了65个二级类型.

[Chen J, Shi P J.2005.

Discussion on functional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system

[J].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41(5): 536-540.]

https://doi.org/10.3321/j.issn:0476-0301.2005.05.0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综述已有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基础上,以土地利用的生态、生产、生活功能为立足点,建立了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体系,包括生活用地、生产用地、生态用地3个一级类型;针对不同的用地部门,划分了65个二级类型.
[5] 陈秧分, 刘彦随. 2011.

农村土地整治的观点辨析与路径选择

[J]. 中国土地科学, 25(8): 93-9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厘清农村土地整治争辩焦点,为农村土地整治提供研究借鉴与政策参考。研究方法:文 献研究法和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取得了补充耕地资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助推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普遍的社会经济绩效, 个别地区也存在片面追求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挂钩周转指标使用收益分配不规范等现实问题,尚待规范与引导。研究结论:应正视并着力化 解当前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强化理论探索、实践规划与制度创新研究,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Chen Y F, Liu Y S.2011.

Discussion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 for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in China

[J]. China Land Sciences, 25(8): 93-9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厘清农村土地整治争辩焦点,为农村土地整治提供研究借鉴与政策参考。研究方法:文 献研究法和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取得了补充耕地资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助推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普遍的社会经济绩效, 个别地区也存在片面追求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挂钩周转指标使用收益分配不规范等现实问题,尚待规范与引导。研究结论:应正视并着力化 解当前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强化理论探索、实践规划与制度创新研究,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6] 陈永林, 谢炳庚. 2016.

江南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重构: 以赣南地区为例

[J]. 地理研究, 35(1): 184-19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1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江南丘陵区的赣南地区为研究区,以DEM数据和1995年、2013年赣南地区的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赣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与演化规律,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基本模式及过程机制,提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基本思路.研究表明赣南乡村聚落空间分布与演化呈现出以下特点:数量、规模及密度均较小,但有扩大的演化趋势,集中分布在海拔为200~600 m之间、坡度<15°的低山盆地、河谷阶地等地区及道路和河流沿线;聚落空间分布与演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聚落空间演化有六种模式,低地指向、经济指向、中心地指向、交通/河流指向、文化指向及功能指向是聚落演化的动力;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是指聚落空间结构的重新布局与调整,其基本思路是初期进行景观要素的重建,中期进行聚落结构上的重组,后期最终实现聚落功能上的重塑.

[Chen Y L, Xie B G.2016.

The spatial evolution and restructuring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Jiangnan hilly region: A case study in south Jiangxi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5(1): 184-19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1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江南丘陵区的赣南地区为研究区,以DEM数据和1995年、2013年赣南地区的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赣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与演化规律,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基本模式及过程机制,提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基本思路.研究表明赣南乡村聚落空间分布与演化呈现出以下特点:数量、规模及密度均较小,但有扩大的演化趋势,集中分布在海拔为200~600 m之间、坡度<15°的低山盆地、河谷阶地等地区及道路和河流沿线;聚落空间分布与演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聚落空间演化有六种模式,低地指向、经济指向、中心地指向、交通/河流指向、文化指向及功能指向是聚落演化的动力;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是指聚落空间结构的重新布局与调整,其基本思路是初期进行景观要素的重建,中期进行聚落结构上的重组,后期最终实现聚落功能上的重塑.
[7] 程连生, 冯文勇, 蒋立宏. 2001.

太原盆地东南部农村聚落空心化机理分析

[J]. 地理学报, 56(4): 437-44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4007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在分析和界定空心化聚落的基础上 ,用雷达模型揭示了空心化聚落的激发因素和潜育环境 ;依据相对空化率和绝对空化率区位商构成 2× 2阶矩阵 ,将该区聚落划分为 4个空心化等级 ;并利用家庭预算曲线和地价理论 ,探讨了空心化聚落的成因机制 ;在研究聚落空间消长和应力状况的前提下 ,提出了反映聚落空心化的 5种过程模型 ,最后探讨了制止聚落空心化的若干措施。

[Cheng L S, Feng W Y, Jiang L H.2001.

The analysis of rural settlement hollowizing system of the southeast of Taiyuan Basin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6(4): 437-44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4007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在分析和界定空心化聚落的基础上 ,用雷达模型揭示了空心化聚落的激发因素和潜育环境 ;依据相对空化率和绝对空化率区位商构成 2× 2阶矩阵 ,将该区聚落划分为 4个空心化等级 ;并利用家庭预算曲线和地价理论 ,探讨了空心化聚落的成因机制 ;在研究聚落空间消长和应力状况的前提下 ,提出了反映聚落空心化的 5种过程模型 ,最后探讨了制止聚落空心化的若干措施。
[8] 崔卫国, 李裕瑞, 刘彦随. 2011.

中国重点农区农村空心化的特征、机制与调控: 以河南省郸城县为例

[J]. 资源科学, 33(11): 2014-202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黄淮海平原南端的郸城县为例,利用157个农户、63个村干部的问卷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资料,以及村级农业普查数据、县域遥感影像资料及各类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我国重点农区农村空心化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调控策略。研究认为:①产业空心化、基建空心化、人口空心化和宅地空心化是农村空心化的四个主要特征;②农村空心化的形成可理解为特定城乡地域系统内城乡二元制度体系作用于农村“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系统而产生的一种不良演化结果,资源禀赋与地理区位是其资源环境诱因、历史基础与社会文化是其社会经济诱因、城乡二元制度体系是其外源性制度原因,而不同维度农村空心化之间的非线性交互作用也不可忽视;③农村空心化调控的核心目标与路径应当是以健全的制度为前提、以完备的市场为导向、以当地的农民为主体,逐步实现乡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内生发展能力的稳步提升,科学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可为其搭建新平台。

[Cui W G, Li Y R, Liu Y S.2011.

Rural hollowing in key agricultural areas of China: Characteristics, mechanisms and countermeasures

[J]. Resources Science, 33(11): 2014-202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黄淮海平原南端的郸城县为例,利用157个农户、63个村干部的问卷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资料,以及村级农业普查数据、县域遥感影像资料及各类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我国重点农区农村空心化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调控策略。研究认为:①产业空心化、基建空心化、人口空心化和宅地空心化是农村空心化的四个主要特征;②农村空心化的形成可理解为特定城乡地域系统内城乡二元制度体系作用于农村“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系统而产生的一种不良演化结果,资源禀赋与地理区位是其资源环境诱因、历史基础与社会文化是其社会经济诱因、城乡二元制度体系是其外源性制度原因,而不同维度农村空心化之间的非线性交互作用也不可忽视;③农村空心化调控的核心目标与路径应当是以健全的制度为前提、以完备的市场为导向、以当地的农民为主体,逐步实现乡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内生发展能力的稳步提升,科学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可为其搭建新平台。
[9] 房艳刚, 刘继生. 2009.

集聚型农业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过程与机理: 以山东曲阜峪口村为例

[J]. 地理研究, 28(4): 968-978.

https://doi.org/10.1109/CLEOE-EQEC.2009.519469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型村落的建设将会成为今后的要点和难点。而集聚型农业村落乡村文化景观的代表性、典型性和示范性,使其文化景观演化研究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以山东曲阜峪口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入户访谈,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30年来集聚型农业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聚落空间演变经历了机械型外向扩展、蔓延型外向扩展与空心化、内部重填与再集聚三个阶段;民居景观演变经历了传统四合院、平顶化和立体发展三个阶段;土地利用经历了圈层化、细碎化与集约利用、集中化与粗放利用三个阶段。其演化是城乡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计划生育与农地制度、国家政策等驱动因子影响下产生的乡村人口、社会、经济和文化变化所导致的。未来,聚落空间的再集聚,民居景观的现代化、生态化和特色化并重,土地利用景观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将会成为集聚型农业村落的发展趋势。</p>

[Fang Y G, Liu J S.2009.

Cultural landscape evolution of cluster agricultural village: The case of Yukou Village in Shandong Province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8(4): 968-978.]

https://doi.org/10.1109/CLEOE-EQEC.2009.519469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型村落的建设将会成为今后的要点和难点。而集聚型农业村落乡村文化景观的代表性、典型性和示范性,使其文化景观演化研究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以山东曲阜峪口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入户访谈,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30年来集聚型农业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聚落空间演变经历了机械型外向扩展、蔓延型外向扩展与空心化、内部重填与再集聚三个阶段;民居景观演变经历了传统四合院、平顶化和立体发展三个阶段;土地利用经历了圈层化、细碎化与集约利用、集中化与粗放利用三个阶段。其演化是城乡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计划生育与农地制度、国家政策等驱动因子影响下产生的乡村人口、社会、经济和文化变化所导致的。未来,聚落空间的再集聚,民居景观的现代化、生态化和特色化并重,土地利用景观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将会成为集聚型农业村落的发展趋势。</p>
[10] 房艳刚, 梅林, 刘继生, . 2012.

近30年冀鲁豫农业村落民宅景观演化过程与机理

[J]. 地理研究, 31(2): 220-233.

https://doi.org/10.11821/yj2012020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在冀鲁豫三省选择3个不同特征的村落作详细案例,结合对其他村落的实地踏查,采用照片对比、平面示意图分析、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近30年来该区域农业村落民宅景观的演化过程和机理。研究发现:30年来冀鲁豫农业村落的民宅景观经历了4个阶段的演化过程。民宅外观形态、样式、建筑材料与技术逐步现代化、去地方化,与泥土和自然的关系逐渐疏离。民宅内部格局的农业生产空间在经历了恢复和重组后逐渐弱化,生活空间的地位则持续提升,并逐步实现按代际、活动和性别的专门化和分隔化。家庭人口学特征是民宅演变代类差异产生的重要动力,家庭经济收入与民宅演变代类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人口流动对民宅演变代类差异的产生具有较明显作用。

[Fang Y G, Mei L, Liu J S, et al.2012.

Vernacular dwellings evolution in agricultural villages of Hebei-Shandong-Henan Provinces in the past 30 years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1(2): 220-233.]

https://doi.org/10.11821/yj2012020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在冀鲁豫三省选择3个不同特征的村落作详细案例,结合对其他村落的实地踏查,采用照片对比、平面示意图分析、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近30年来该区域农业村落民宅景观的演化过程和机理。研究发现:30年来冀鲁豫农业村落的民宅景观经历了4个阶段的演化过程。民宅外观形态、样式、建筑材料与技术逐步现代化、去地方化,与泥土和自然的关系逐渐疏离。民宅内部格局的农业生产空间在经历了恢复和重组后逐渐弱化,生活空间的地位则持续提升,并逐步实现按代际、活动和性别的专门化和分隔化。家庭人口学特征是民宅演变代类差异产生的重要动力,家庭经济收入与民宅演变代类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人口流动对民宅演变代类差异的产生具有较明显作用。
[11] 费孝通. 2001. 江村经济: 中国农民的生活[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本文引用: 1]     

[Fei X T.2001. Jiangcun jingji: Zhongguo nongmin de shenghuo[M]. Beijing, China: The Commercial Press.]

[本文引用: 1]     

[12] 冯应斌, 杨庆媛. 2015.

农户宅基地演变过程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J]. 资源科学, 37(3): 442-44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农户视角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研究成为当前学者归纳总结农村发展及其土地利用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文献归纳与综述方法对农户层面的宅基地利用现状、内部结构、形态、功能、文化景观进行回顾与分析基础上,从农户宅基地演变内外部因素与人均用地标准调控等方面剖析其动力机制。认为在农户层面宅基地利用演变等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选择方面,以村域为基本单元,运用&#x0201c;3S&#x0201d;技术将农户问卷调查的社会经济属性数据与宅基地空间属性数据进行链接,注重农户宅基地演变驱动机制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在研究视角方面,将社会经济转型耕织于农户宅基地演变及其调控研究的全过程。在研究内容方面,将农户生计转型及其行为决策融入宅基地演变动力机制及其调控策略分析框架,根据农户分化及其宅基地功能和需求层次,从宅基地功能类型划分和用地标准控制及聚居点类型体系构建等方面探讨其调控策略,并设计多元化的政策措施。同时,应强化农村宅基地流转和退出背景下农户用益物权及其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探索促进农村宅基地高效集约利用的空间重构体系,研究农户行为方式及其收入水平与农村宅基地演变耦合机制,为分类指导农户宅基地用地标准提供政策依据。

[Feng Y B, Yang Q Y.2015.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rural homestead evolution process and its regulation

[J]. Resources Science, 37(3): 442-44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农户视角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研究成为当前学者归纳总结农村发展及其土地利用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文献归纳与综述方法对农户层面的宅基地利用现状、内部结构、形态、功能、文化景观进行回顾与分析基础上,从农户宅基地演变内外部因素与人均用地标准调控等方面剖析其动力机制。认为在农户层面宅基地利用演变等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选择方面,以村域为基本单元,运用&#x0201c;3S&#x0201d;技术将农户问卷调查的社会经济属性数据与宅基地空间属性数据进行链接,注重农户宅基地演变驱动机制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在研究视角方面,将社会经济转型耕织于农户宅基地演变及其调控研究的全过程。在研究内容方面,将农户生计转型及其行为决策融入宅基地演变动力机制及其调控策略分析框架,根据农户分化及其宅基地功能和需求层次,从宅基地功能类型划分和用地标准控制及聚居点类型体系构建等方面探讨其调控策略,并设计多元化的政策措施。同时,应强化农村宅基地流转和退出背景下农户用益物权及其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探索促进农村宅基地高效集约利用的空间重构体系,研究农户行为方式及其收入水平与农村宅基地演变耦合机制,为分类指导农户宅基地用地标准提供政策依据。
[13] 胡道儒. 1999.

开展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力保障

[J]. 国土经济, (4): 34-35.

URL      [本文引用: 1]     

[Hu D R.1999.

Kaizhan nongcun zhaijidi zhengli shi shixian gengdi zongliang dongtai pingheng de youli baozhang

[J]. Territorial Economy, (4): 34-35.]

URL      [本文引用: 1]     

[14] 姜广辉, 张凤荣, 谭雪晶. 2008.

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调整

[J]. 农业工程学报, 24(11): 69-75.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6819.2008.11.01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调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巨大差异性,其用地空间结构调整应坚持分类整治的原则。该文基于对农村居民点现状类型、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发展基础4方面考虑,选取相关定量指标,采用可达性测算、适宜性评价、聚类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在农村居民点斑块水平上将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划分为积极发展型、内部挖潜型、自然衰退型、搬迁兼并型4类用地空间结构调整类型,进而分析了其用地特点和空间结构调整方向。研究结果体现了土地利用的现状及适宜性,符合当地实际,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调整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Jiang G H, Zhang F R, Tan X J.2008.

Spat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 Pinggu District, Beijing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4(11): 69-75.]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6819.2008.11.01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调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巨大差异性,其用地空间结构调整应坚持分类整治的原则。该文基于对农村居民点现状类型、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发展基础4方面考虑,选取相关定量指标,采用可达性测算、适宜性评价、聚类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在农村居民点斑块水平上将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划分为积极发展型、内部挖潜型、自然衰退型、搬迁兼并型4类用地空间结构调整类型,进而分析了其用地特点和空间结构调整方向。研究结果体现了土地利用的现状及适宜性,符合当地实际,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调整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15] 姜广辉, 张凤荣, 周丁扬, . 2007.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的区位分析

[J]. 资源科学, 29(2): 109-116.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7-7588.2007.02.01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农村居民点作为一个具有复合功能的用地载体,对其内部结构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的演变规律。本文结合GIS技术使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区位条件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演变的区位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发现,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具有区域差异性。在众多区位要素中,农村居民点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刻画这种分异规律最为突出的,而由于北京市乡镇层次上交通道路完备程度分异性不强,因此距交通道路的距离的影响则并不太显著。随着区位条件逐渐外推,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的多样性指数逐渐降低,集中性指数则在增加;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使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形成不同的地域特点。同时,随着区位条件的改变,农村居民点内部不同用地类型的区位意义指数也在发生规律性变化。文章认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将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的调整纳入到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内容之中。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城乡发展,着力于合理安排城乡产业用地布局,并体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向;同时,还应根据区域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村镇规模控制标准,提出各自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整模式与途径。

[Jiang G H, Zhang F R, Zhou D Y, et al.2007.

Analyzing the land us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 in Beijing City

[J]. Resources Science, 29(2): 109-116.]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7-7588.2007.02.01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农村居民点作为一个具有复合功能的用地载体,对其内部结构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的演变规律。本文结合GIS技术使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区位条件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演变的区位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发现,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具有区域差异性。在众多区位要素中,农村居民点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刻画这种分异规律最为突出的,而由于北京市乡镇层次上交通道路完备程度分异性不强,因此距交通道路的距离的影响则并不太显著。随着区位条件逐渐外推,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的多样性指数逐渐降低,集中性指数则在增加;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使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形成不同的地域特点。同时,随着区位条件的改变,农村居民点内部不同用地类型的区位意义指数也在发生规律性变化。文章认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将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的调整纳入到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内容之中。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城乡发展,着力于合理安排城乡产业用地布局,并体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向;同时,还应根据区域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村镇规模控制标准,提出各自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整模式与途径。
[16] 姜绍静, 罗泮. 2014.

空心村问题研究进展与成果综述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4(6): 51-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4.06.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作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空心村研究近年来开始活跃.产生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依据已有的空心村研究。文章采用文献法从空心村界定、空心村的形成机制、空心村形成的影响因素、空心村造成的负面影响、空心村的调控对策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回顾和整理。并对当前空心村研究的拓展提出新的看法。文章认为:空心村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变迁的阶段性外在表现,“空心”并不一定是一种空间形态。而是土地、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各要素偏离和谐“运行轨道”的结果,是农村多要素“空心”的综合。是农村社会“生态失衡”的体现。是未来新型农村的孕育者。空心村的界定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和关联性特征。为了治理空心村。我们需要将目光从“土地”转移到“农民”身上。以人为本,将“增加农民福利作为空心村治理的最终目标”。实现农村的顺利转型;而不是以治理空心村之名攫取农村土地用于城市建设。更不是将农民赶上楼。研究表明,现有研究从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空心村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采用多学科视角从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各方面进行多维度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社区的微观层面研究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地反映出空心村的形成机制、变迁逻辑、社会影响、治理方式等,可以作为空心村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手段;农民对空心村的治理意愿、自主实践等是空心村研究中最具生命力的呐喊。在空心村研究中需要引入农民视角;制定空心村的量化指标体系是深入研究空心村的基础,能够保障国家政策有明确的施用对象,在制定空心村指标体系时。可以借鉴贫困指数、人类发展指数等较为成熟的指数编制方法。

[Jiang S J, Luo P.2014.

A literature review on hollow villages in China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4(6): 51-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4.06.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作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空心村研究近年来开始活跃.产生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依据已有的空心村研究。文章采用文献法从空心村界定、空心村的形成机制、空心村形成的影响因素、空心村造成的负面影响、空心村的调控对策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回顾和整理。并对当前空心村研究的拓展提出新的看法。文章认为:空心村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变迁的阶段性外在表现,“空心”并不一定是一种空间形态。而是土地、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各要素偏离和谐“运行轨道”的结果,是农村多要素“空心”的综合。是农村社会“生态失衡”的体现。是未来新型农村的孕育者。空心村的界定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和关联性特征。为了治理空心村。我们需要将目光从“土地”转移到“农民”身上。以人为本,将“增加农民福利作为空心村治理的最终目标”。实现农村的顺利转型;而不是以治理空心村之名攫取农村土地用于城市建设。更不是将农民赶上楼。研究表明,现有研究从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空心村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采用多学科视角从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各方面进行多维度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社区的微观层面研究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地反映出空心村的形成机制、变迁逻辑、社会影响、治理方式等,可以作为空心村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手段;农民对空心村的治理意愿、自主实践等是空心村研究中最具生命力的呐喊。在空心村研究中需要引入农民视角;制定空心村的量化指标体系是深入研究空心村的基础,能够保障国家政策有明确的施用对象,在制定空心村指标体系时。可以借鉴贫困指数、人类发展指数等较为成熟的指数编制方法。
[17] 金其铭. 1989. 中国农村聚落地理[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Jin Q M.1989. Zhongguo nongcun juluo dili [M]. Nanjing, China: 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本文引用: 1]     

[18] 李灿, 张凤荣, 姜广辉, . 2013.

京郊卫星城区域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J]. 农业工程学报, 29(19): 233-2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6819.2013.19.02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分析大城市卫星城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利用特征及其空间布局,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结构与功能变化。该文选择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卫星城顺义区为研究区,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地理模型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及其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反映农村产业经济活动的工业用地、仓储用地成为农村居民点重要的用地组合类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丰富,部分镇区内的农村居民点用地中工业用地占据绝对优势。农村居民点利用空间差异显著,区位作用突出。中西部区域的农村居民点平均规模偏大,区位指数和多样化指数较高;而稳定性指数表现出自西向东逐渐提升的格局,但在空港物流经济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稳定性较高,用地形态相对规整。顺义区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在空间上的分布明显脱节,大量农村人口聚集于城镇边缘地带,该区域农村工业化倾向突出,农村人口基本上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农村居民点用地及其内部结构特征体现出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产业发展已成为推动农村居住与生产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最直接的动力。研究结论表明,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特征及其空间格局,是对农村居住与生产空间形态的直接反映,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土地越来越具有城镇用地的特征,因而在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上也必然要求有相应的改革和发展。研究结果可为土地规划、整治、农村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提供参考。

[Li C, Zhang F R, Jiang G H, et al.2013.

Analysis on uti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use in satellite city area of Beijing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9(19): 233-2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6819.2013.19.02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分析大城市卫星城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利用特征及其空间布局,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结构与功能变化。该文选择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卫星城顺义区为研究区,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地理模型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及其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反映农村产业经济活动的工业用地、仓储用地成为农村居民点重要的用地组合类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丰富,部分镇区内的农村居民点用地中工业用地占据绝对优势。农村居民点利用空间差异显著,区位作用突出。中西部区域的农村居民点平均规模偏大,区位指数和多样化指数较高;而稳定性指数表现出自西向东逐渐提升的格局,但在空港物流经济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稳定性较高,用地形态相对规整。顺义区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在空间上的分布明显脱节,大量农村人口聚集于城镇边缘地带,该区域农村工业化倾向突出,农村人口基本上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农村居民点用地及其内部结构特征体现出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产业发展已成为推动农村居住与生产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最直接的动力。研究结论表明,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特征及其空间格局,是对农村居住与生产空间形态的直接反映,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土地越来越具有城镇用地的特征,因而在农村土地管理和规划上也必然要求有相应的改革和发展。研究结果可为土地规划、整治、农村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提供参考。
[19] 李君, 李小建. 2008.

河南中收入丘陵区村庄空心化微观分析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8(1): 170-1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08.01.033      URL      摘要

基于对河南省一个空心村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从时间和空间扩展 的角度对村庄空心化扩展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扩展时段内,村庄的扩展规模和速度有明显差异,这与村庄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有 关.在村庄空间扩张的过程中,村庄所处的地形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庄居民的建房偏好与行为,进而进一步影响到村庄的空间扩展特征.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也 是促进空心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收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住宅消费需求.居民在建房资金筹备上的提前消费行为又提高了建房愿望.此外,人口增 多,家庭结构小型化,居民居住偏好改变等因素进一步深化了村庄空心化,而现有村庄住宅政策的不完善是导致空心化形成的深层制度原因.

[Li J, Li X J.2008.

The microscopic analysis on village-hollowing in medium income and hilly land region of Henan Province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8(1): 170-1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08.01.033      URL      摘要

基于对河南省一个空心村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从时间和空间扩展 的角度对村庄空心化扩展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扩展时段内,村庄的扩展规模和速度有明显差异,这与村庄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有 关.在村庄空间扩张的过程中,村庄所处的地形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庄居民的建房偏好与行为,进而进一步影响到村庄的空间扩展特征.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也 是促进空心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收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住宅消费需求.居民在建房资金筹备上的提前消费行为又提高了建房愿望.此外,人口增 多,家庭结构小型化,居民居住偏好改变等因素进一步深化了村庄空心化,而现有村庄住宅政策的不完善是导致空心化形成的深层制度原因.
[20] 李秀彬, 赵宇鸾. 2011.

森林转型、农地边际化与生态恢复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1(10): 91-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1.10.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20世纪80年代迎来了国 家土地利用形态的转型,即代表自然生态空间的森林面积降至低谷后反转向上,代表人类干扰较强的耕地面积从扩张到收缩。这是生态状况从整体恶化向整体改善转 变的最直接原因。森林转型对应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演进过程,存在着必然性。其直接原因,是农林交错带的农业在与森林竞争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失去优 势。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劳动力价格上升,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林木产品需求增加,是森林竞争力提高和农业竞争力下降的经济驱动力;而转型前农业扩张引起的 生态退化,则是其政策驱动力。在中国森林转型初期,政策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口年龄结构向老年型转变,中国迎来了劳动力工资持 续上涨的阶段。以坡耕地为代表的劳动力密集型农地利用方式,由于难以实现机械化,劳动生产率与平原区农业的差距将越来越大,被"边际化"的可能性越来越 高。这给森林面积或自然生态空间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机会。

[Li X B, Zhao Y L.2011.

Forest transition, agricultural land marginaliz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1(10): 91-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1.10.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20世纪80年代迎来了国 家土地利用形态的转型,即代表自然生态空间的森林面积降至低谷后反转向上,代表人类干扰较强的耕地面积从扩张到收缩。这是生态状况从整体恶化向整体改善转 变的最直接原因。森林转型对应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演进过程,存在着必然性。其直接原因,是农林交错带的农业在与森林竞争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失去优 势。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劳动力价格上升,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林木产品需求增加,是森林竞争力提高和农业竞争力下降的经济驱动力;而转型前农业扩张引起的 生态退化,则是其政策驱动力。在中国森林转型初期,政策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口年龄结构向老年型转变,中国迎来了劳动力工资持 续上涨的阶段。以坡耕地为代表的劳动力密集型农地利用方式,由于难以实现机械化,劳动生产率与平原区农业的差距将越来越大,被"边际化"的可能性越来越 高。这给森林面积或自然生态空间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机会。
[21] 李裕瑞, 刘彦随, 龙花楼. 2010.

中国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变化

[J]. 自然资源学报, 25(10): 1629-1638.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10.10.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农村人口统计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我国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总体态势、区域格局及其耦合状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常住人口和农业户籍人口数量变化分别于1996和2001年进入快速减少的新阶段,年均分别减少1 121&times;10<sup>4</sup>和579&times;10<sup>4</sup>人,而1996年以来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仍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0.12%;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减协同演进的良性格局尚未出现,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依然粗放,且在北方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更为突出。城乡二元体制是造成我国农村人口减少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反增逆势发展的根本原因;在相对共性的人口流动和土地管理制度背景下,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差异造成了二者变化的区域差异性。完善农村土地利用管控体系,因地制宜科学推进农户参与式农村居民点用地综合整治,以科学调控农村人口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是保障耕地红线、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综合途径,而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保障。

[Li Y R, Liu Y S, Long H L.2010.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population and residential land change in rural China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5(10): 1629-1638.]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10.10.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农村人口统计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我国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总体态势、区域格局及其耦合状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常住人口和农业户籍人口数量变化分别于1996和2001年进入快速减少的新阶段,年均分别减少1 121&times;10<sup>4</sup>和579&times;10<sup>4</sup>人,而1996年以来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仍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0.12%;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减协同演进的良性格局尚未出现,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依然粗放,且在北方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更为突出。城乡二元体制是造成我国农村人口减少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反增逆势发展的根本原因;在相对共性的人口流动和土地管理制度背景下,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差异造成了二者变化的区域差异性。完善农村土地利用管控体系,因地制宜科学推进农户参与式农村居民点用地综合整治,以科学调控农村人口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是保障耕地红线、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综合途径,而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保障。
[22] 李裕瑞, 刘彦随, 龙花楼, . 2013.

大城市郊区村域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效应与优化调控研究: 以北京市顺义区北村为例

[J]. 地理学报, 68(6): 825-83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村域是认识和改造中国农村的窗口,深入开展村域转型发展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与优化调控研究对于可持续乡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村域转型发展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的理论位点,然后以京郊北村为例剖析了大城市郊区典型村域在&ldquo;种、养、加、旅&rdquo;四业协调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效应及其优化调控的过程、特征与内在机理。案例研究发现:① 改革开放以来北村经历了缓慢发展、逐渐起步和转型升级3 个阶段;② 北村的转型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效应存在阶段性差异,资源投入从低效率向高效率转变,环境污染从高污染向低污染转变,环境污染指数曲线具有倒&ldquo;U&rdquo;型特征;③ 优化调控过程可分解为问题呈现、观察评估、激发整合、功能赋予、联合行动和系统重构6 个环节;④ 调控目标得以实现的内在机理在于,以干部、能人和合作组织为核心,成功激发了普通村民和驻村企业的内生需求,有效整合了各级政府、技术单位的外部力量,并以优化资源环境要素为共同目标,顺利构建了目标明确、功能明晰、技术可行、效益良好的行动者网络。新时期的乡村建设及资源环境效应调控应着力增强内发响应机制、优化外源干预机制,尤其要注重环保意识、发展能力、社会责任、科技支撑及管控机制的提增、完善和耦合。

[Li Y R, Liu Y S, Long H L, et al.2013.

Villag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ffects and their optimal regulation in the metropolitan suburbs: The case of Beicun i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8(6): 825-83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村域是认识和改造中国农村的窗口,深入开展村域转型发展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与优化调控研究对于可持续乡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村域转型发展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的理论位点,然后以京郊北村为例剖析了大城市郊区典型村域在&ldquo;种、养、加、旅&rdquo;四业协调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效应及其优化调控的过程、特征与内在机理。案例研究发现:① 改革开放以来北村经历了缓慢发展、逐渐起步和转型升级3 个阶段;② 北村的转型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效应存在阶段性差异,资源投入从低效率向高效率转变,环境污染从高污染向低污染转变,环境污染指数曲线具有倒&ldquo;U&rdquo;型特征;③ 优化调控过程可分解为问题呈现、观察评估、激发整合、功能赋予、联合行动和系统重构6 个环节;④ 调控目标得以实现的内在机理在于,以干部、能人和合作组织为核心,成功激发了普通村民和驻村企业的内生需求,有效整合了各级政府、技术单位的外部力量,并以优化资源环境要素为共同目标,顺利构建了目标明确、功能明晰、技术可行、效益良好的行动者网络。新时期的乡村建设及资源环境效应调控应着力增强内发响应机制、优化外源干预机制,尤其要注重环保意识、发展能力、社会责任、科技支撑及管控机制的提增、完善和耦合。
[23] 刘建生, 陈鑫. 2016.

协同治理: 中国空心村治理的一种理论模型: 以江西省安福县广丘村为例

[J]. 中国土地科学, 30(1): 53-60.

https://doi.org/10.11994/zgtdkx.2016.01.006      URL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探索"空心村"治理的理论基础及理论模型,为"空心村"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指引和案例参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1)协同治理是"空心村"治理的有效路径;(2)空心村治理既是空间结构的优化又是公共事务的治理,其理论基础由自然科学的协同论和社会科学的治理理论构成;(3)空心村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包括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协同治理的宏观结构、微观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等。研究结论:"空心村"协同治理理论模型能有效诠释并指导空心村整治实践,也为土地资源和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提供了积极借鉴和参考。

[Liu J S, Chen X.2016.

The theory of cooperative governance for the hollowed village's reconstruction: A case study in Anfu, Jiangxi Province

[J]. China Land Sciences, 30(1): 53-60.]

https://doi.org/10.11994/zgtdkx.2016.01.006      URL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探索"空心村"治理的理论基础及理论模型,为"空心村"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指引和案例参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1)协同治理是"空心村"治理的有效路径;(2)空心村治理既是空间结构的优化又是公共事务的治理,其理论基础由自然科学的协同论和社会科学的治理理论构成;(3)空心村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包括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协同治理的宏观结构、微观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等。研究结论:"空心村"协同治理理论模型能有效诠释并指导空心村整治实践,也为土地资源和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提供了积极借鉴和参考。
[24] 刘沛, 段建南, 王伟, . 2010.

土地利用系统功能分类与评价体系研究

[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36(1): 113-11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目前对土地功能缺乏系统的分类和评价体系.综述了近10年来对土地/土壤功能研究的最新动态,在此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系统角度出发,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尝试初步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功能分类与评价指标体系.

[Liu P, Duan J N, Wang W, et al.2010.

Study on systems of the land-use system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J].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36(1): 113-11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目前对土地功能缺乏系统的分类和评价体系.综述了近10年来对土地/土壤功能研究的最新动态,在此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系统角度出发,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尝试初步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功能分类与评价指标体系.
[25] 刘彦随, 刘玉, 翟荣新. 2009.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J]. 地理学报, 64(10): 1193-1202.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10.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农村空心化是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特殊形态。研究农村空心化是乡村地理学的天然职能,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地理学研究农村空心化问题,主要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综合性、动态性和区域性视角,侧重梳理并规范农村空心化现象描述与空间模式构建、形成机理与动力机制、空心化效应与响应机制、整治潜力类型与优化调控等农村空心化命题研究;提炼并发展空心村演进的生命周期、代际演替空间型式、农村空心化动力学机制和农村空心化调控&ldquo;三整合&rdquo;等基础理论;结合农村聚落空间格局和聚落演进的影响要素分析,提出我国农村空心化调控的重点与研究主题;基于山东禹城市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了禹城市空心化村庄整治的基本准则、发展理念与规划方案。通过实施空心村整治示范工程,重点研究空心化村庄整治引领新农村建设、耕地红线保障和城乡土地统筹配置&ldquo;三位一体&rdquo;目标的机制、政策与模式。</p>

[Liu Y S, Liu Y, Zhai R X.2009.

Geographical research and optimizing practice of rural hollowing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4(10): 1193-1202.]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10.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农村空心化是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特殊形态。研究农村空心化是乡村地理学的天然职能,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地理学研究农村空心化问题,主要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综合性、动态性和区域性视角,侧重梳理并规范农村空心化现象描述与空间模式构建、形成机理与动力机制、空心化效应与响应机制、整治潜力类型与优化调控等农村空心化命题研究;提炼并发展空心村演进的生命周期、代际演替空间型式、农村空心化动力学机制和农村空心化调控&ldquo;三整合&rdquo;等基础理论;结合农村聚落空间格局和聚落演进的影响要素分析,提出我国农村空心化调控的重点与研究主题;基于山东禹城市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了禹城市空心化村庄整治的基本准则、发展理念与规划方案。通过实施空心村整治示范工程,重点研究空心化村庄整治引领新农村建设、耕地红线保障和城乡土地统筹配置&ldquo;三位一体&rdquo;目标的机制、政策与模式。</p>
[26] 刘彦随, 龙花楼, 陈玉福, . 2011. 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 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Liu Y S, Long H L, Chen Y F, et al.2011. Zhongguo xiangcun fazhan yanjiu baogao: Nongcun kongxinhua jiqi zhengzhi celue[M].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本文引用: 1]     

[27] 龙花楼. 2012.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

[J]. 地理科学进展, 31(2): 131-138.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401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特点的相关研究篷勃开展。土地利用形态是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核心内容,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影响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形态的概念内涵被不断拓展。本文在分析土地利用形态概念内涵的发展演变基础上,提出将其分为显性形态与隐性形态两种形式,并以此诠释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模式,进而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耕地和农村宅基地这两种地类乃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转型之重要源头。随后探讨了乡村转型发展与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提出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研究方向,涉及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格局与地域类型、互馈作用机理与动力机制、资源与环境效应、优化调控模式和途径等方面。

[Long H L.2012.

Land use transition and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1(2): 131-138.]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401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特点的相关研究篷勃开展。土地利用形态是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核心内容,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影响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形态的概念内涵被不断拓展。本文在分析土地利用形态概念内涵的发展演变基础上,提出将其分为显性形态与隐性形态两种形式,并以此诠释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模式,进而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耕地和农村宅基地这两种地类乃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转型之重要源头。随后探讨了乡村转型发展与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提出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研究方向,涉及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格局与地域类型、互馈作用机理与动力机制、资源与环境效应、优化调控模式和途径等方面。
[28] 龙花楼. 2015.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J]. 地理研究, 34(9): 1607-161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900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自21世纪初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当今学术界和国家行政部门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在拓展深化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阐述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模式基础上,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互馈机制,进而分析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指出:决策部门应根据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适时调整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措施,充分考虑目标区域所处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以增强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在探讨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方向基础上,强调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及其变化应当成为今后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关注的焦点,通过管控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变化来创新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及制度,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水平。</p>

[Long H L.2015.

Land use transition and land management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4(9): 1607-161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900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自21世纪初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当今学术界和国家行政部门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在拓展深化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阐述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模式基础上,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互馈机制,进而分析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指出:决策部门应根据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适时调整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措施,充分考虑目标区域所处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以增强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在探讨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方向基础上,强调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及其变化应当成为今后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关注的焦点,通过管控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变化来创新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及制度,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水平。</p>
[29] 龙花楼, 李秀彬. 2005.

长江沿线样带农村宅基地转型

[J]. 地理学报, 60(2): 179-18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5.02.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利用样带这一综合与集成研究的工具,选取无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还是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等方面都存在明显梯度的长江沿线样带为研究区,采用横向比较的研究方法,基于一定的理论假设,研究了区内的农村宅基地转型。研究表明:1987~2001年研究区根据土地利用变化的聚集度指数划分的各区段农村宅基地在建设用地增加中所占比例总体上看,从上游至下游,从甘孜&mdash;玉树区到泸州&mdash;迪庆区、恩施&mdash;重庆区、铜陵&mdash;宜昌区直至上海&mdash;巢湖区,这一比例逐渐降低;长江沿线样带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宅基地转型阶段与样带内各区段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基本上验证了此前的理论假设。据此,目前由各省 (区、市) 自行制定农村宅基地标准不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国家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分区、分类制定农村宅基地标准。针对研究区目前农村宅基地的发展现状,根据区域农村宅基地转型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p>

[Long H L, Li X B.2005.

Rural housing land transition in transect of the Yangtse River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0(2): 179-18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5.02.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利用样带这一综合与集成研究的工具,选取无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还是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等方面都存在明显梯度的长江沿线样带为研究区,采用横向比较的研究方法,基于一定的理论假设,研究了区内的农村宅基地转型。研究表明:1987~2001年研究区根据土地利用变化的聚集度指数划分的各区段农村宅基地在建设用地增加中所占比例总体上看,从上游至下游,从甘孜&mdash;玉树区到泸州&mdash;迪庆区、恩施&mdash;重庆区、铜陵&mdash;宜昌区直至上海&mdash;巢湖区,这一比例逐渐降低;长江沿线样带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宅基地转型阶段与样带内各区段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基本上验证了此前的理论假设。据此,目前由各省 (区、市) 自行制定农村宅基地标准不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国家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分区、分类制定农村宅基地标准。针对研究区目前农村宅基地的发展现状,根据区域农村宅基地转型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p>
[30] 龙花楼, 李裕瑞, 刘彦随. 2009.

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J]. 地理学报, 64(10): 1203-1213.

https://doi.org/10.11821/xb20091000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影响空心村形成演化的因素主要涉及经济、自然、社会文化及制度与管理四个方面。基于区域经济社会与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决定差异化的空心村类型这一原理,划分了空心村演化类型及类型区域。重点揭示了城乡结合部和平原农区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的阶段特征。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会在原址上完整演绎着实心化、亚空心化、空心化和再实心化等四个阶段;平原农区的空心村主要包括外出务工型集中高度空心化、外出务工型分散高度空心化、农业主导型集中低度空心化、农业主导型集中高度空心化等四种类型。一般状态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大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段特点相对应。最后,结合高分辨率航片(0.25m)和入户调查数据,基于平原农区村庄空心化演化的案例研究,剖析了农村空心化演化的动力机制。</p>

[Long H L, Li Y R, Liu Y S.2009.

Analysis of evolu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driving mechanism of hollowing villages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4(10): 1203-1213.]

https://doi.org/10.11821/xb20091000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影响空心村形成演化的因素主要涉及经济、自然、社会文化及制度与管理四个方面。基于区域经济社会与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决定差异化的空心村类型这一原理,划分了空心村演化类型及类型区域。重点揭示了城乡结合部和平原农区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的阶段特征。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会在原址上完整演绎着实心化、亚空心化、空心化和再实心化等四个阶段;平原农区的空心村主要包括外出务工型集中高度空心化、外出务工型分散高度空心化、农业主导型集中低度空心化、农业主导型集中高度空心化等四种类型。一般状态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大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段特点相对应。最后,结合高分辨率航片(0.25m)和入户调查数据,基于平原农区村庄空心化演化的案例研究,剖析了农村空心化演化的动力机制。</p>
[31] 鲁西奇. 2013.

散村与集村: 传统中国的乡村聚落形态及其演变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52(4): 113-13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传统中国的乡村聚落形态,一直以分散居住的小规模散村占据主导地位。文献记载所见汉唐宋元时期北方地区的集村,是经过长期发展、扩大或官府强制合并而形成的结果;现今北方地区集村为主的乡村聚落面貌,是在清中期以后才形成的。南方地区散村向集村的发展,只是局部地区和部分村落的现象,没有普遍性。散村是传统中国乡村聚落形态的原生方式,集村则是长期发展或演变的结果;传统中国乡村聚落形态的总体变化趋势是立基于自然与经济需求的分散居住的原始倾向逐步被放弃,主要立基于社会、政治与文化需求的集中居住越来越成为主导性的倾向。在集村状态下,村落构成为社会关系网络与社会控制的基本单位;而在散村状态下,则以若干自然村落组成的地域区块构成社会关系网络与社会控制的基本单位。

[Lu X Q.2013.

Dispersed and clustered: rural settlement patterns and its evol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a

[J]. Journal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52(4): 113-13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传统中国的乡村聚落形态,一直以分散居住的小规模散村占据主导地位。文献记载所见汉唐宋元时期北方地区的集村,是经过长期发展、扩大或官府强制合并而形成的结果;现今北方地区集村为主的乡村聚落面貌,是在清中期以后才形成的。南方地区散村向集村的发展,只是局部地区和部分村落的现象,没有普遍性。散村是传统中国乡村聚落形态的原生方式,集村则是长期发展或演变的结果;传统中国乡村聚落形态的总体变化趋势是立基于自然与经济需求的分散居住的原始倾向逐步被放弃,主要立基于社会、政治与文化需求的集中居住越来越成为主导性的倾向。在集村状态下,村落构成为社会关系网络与社会控制的基本单位;而在散村状态下,则以若干自然村落组成的地域区块构成社会关系网络与社会控制的基本单位。
[32] 母舜, 万春宏. 2013.

川中丘陵地区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探讨

[J]. 农业与技术, 33(2): 182-1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962X.2013.02.14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农村聚落出现严重的空心化问题,最主要表现在人口外流和住房空置这2方面,通过对蓬安县3个行政村的实地调研基础上,从经济、人口家庭、制度、思想和交通5方面阐明川中丘陵地区农村聚落空心化的原因,并针对空心化中出现的土地浪费、农业生产主体缺乏、住房布局混乱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治策略。

[Mu S, Wan C H.2013.

Chuanzhong qiuling diqu nongcun juluo kongxinhua wenti tantao

[J].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33(2): 182-1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962X.2013.02.14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农村聚落出现严重的空心化问题,最主要表现在人口外流和住房空置这2方面,通过对蓬安县3个行政村的实地调研基础上,从经济、人口家庭、制度、思想和交通5方面阐明川中丘陵地区农村聚落空心化的原因,并针对空心化中出现的土地浪费、农业生产主体缺乏、住房布局混乱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治策略。
[33] 曲衍波, 张凤荣, 宋伟, . 2012.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修正与测算: 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J]. 地理学报, 67(4): 490-503.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400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准确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潜力是科学编制农村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针对当前普遍使用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存在计算简单、测算结果偏离实际等问题,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统筹考虑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自然适宜性、生态安全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和规划导向性5 个方面的因素,建立了潜力逐级修正的测算模型.测算模型的相关修正系数利用农用地分等方法、生态用地一票否决制、经济社会指标评价以及概念赋值等方法设定.研究表明,平谷区各乡镇自然适宜性修正系数为0.4757~0.8628,生态安全性修正系数为0.3004~0.8852,经济可行性修正系数为0.3943~0.8939,社会可接受性修正系数为0.4643~0.8165,规划导向性修正系数为0.2877~0.8858,生态安全性和规划导向性因素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影响的区域差异较其他3 个方面更加显著;潜力经过综合修正后,平谷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可净增加耕地面积为614.13 hm2,增加耕地系数为10.77%.

[Qu Y B, Zhang F R, Song W, et al.2012.

Integrated correction and calcul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consolidation potential: A case study of Pinggu District, Beijing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7(4): 490-503.]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400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准确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潜力是科学编制农村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针对当前普遍使用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存在计算简单、测算结果偏离实际等问题,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统筹考虑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自然适宜性、生态安全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和规划导向性5 个方面的因素,建立了潜力逐级修正的测算模型.测算模型的相关修正系数利用农用地分等方法、生态用地一票否决制、经济社会指标评价以及概念赋值等方法设定.研究表明,平谷区各乡镇自然适宜性修正系数为0.4757~0.8628,生态安全性修正系数为0.3004~0.8852,经济可行性修正系数为0.3943~0.8939,社会可接受性修正系数为0.4643~0.8165,规划导向性修正系数为0.2877~0.8858,生态安全性和规划导向性因素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影响的区域差异较其他3 个方面更加显著;潜力经过综合修正后,平谷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可净增加耕地面积为614.13 hm2,增加耕地系数为10.77%.
[34] 石诗源, 张小林. 2009.

江苏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与整理潜力测算

[J]. 中国土地科学, 23(9): 52-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09.09.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测算江苏省65个地域单元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为土地管理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层次分析法,人均用地指标法和限制条件修正系数法。研究结果:(1)江苏省农村居民点面广量大,人均用地超标,整理潜力很大;(2)65个地域单元的限制条件修正系数介于0.2849—0.7281之间,表示理论潜力转变为现实潜力的能力和可能性;(3)2005—2020年,全省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分别为224546.3hm2和92727.09hm2。研究结论:(1)人均用地超标,理论潜力巨大;(2)整理潜力受自然经济等条件限制,现实潜力下降;(3)区域条件差别显著,整理难度不一;(4)应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

[Shi S Y, Zhang X L.2009.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land reconsolidation potential calcul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in Jiangsu Province

[J]. China Land Science, 23(9): 52-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09.09.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测算江苏省65个地域单元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为土地管理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层次分析法,人均用地指标法和限制条件修正系数法。研究结果:(1)江苏省农村居民点面广量大,人均用地超标,整理潜力很大;(2)65个地域单元的限制条件修正系数介于0.2849—0.7281之间,表示理论潜力转变为现实潜力的能力和可能性;(3)2005—2020年,全省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分别为224546.3hm2和92727.09hm2。研究结论:(1)人均用地超标,理论潜力巨大;(2)整理潜力受自然经济等条件限制,现实潜力下降;(3)区域条件差别显著,整理难度不一;(4)应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
[35] 宋伟, 陈百明, 张英. 2013.

中国村庄宅基地空心化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J]. 地理研究, 32(1): 20-28.

https://doi.org/10.11821/yj2013010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依托全国范围内村庄宅基地空心化的典型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区域、区位和地形条件下村庄宅基地的空心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①调查村庄宅基地的平均空心化率为10.15%,其中东、中、西部区域村庄宅基地的空心化率分别为14.82%、9.11%和7.15%,呈现出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格局;②空间上,高空心化率省份主要集中分布在华北和东北地区;③城镇远郊村庄宅基地的空心化率(11.33%)高于城镇近郊村庄(7.81%),山地区村庄宅基地的空心化率(12.24%)高于平原区(9.91%)和丘岗区(5.86%);④村庄宅基地空心化率对于农村非农就业比重和耕地相对稀缺程度较为敏感。在当前背景下,如果能充分利用已有闲置和废弃宅基地,可满足我国未来10~20年新增农村人口的用地需求。

[Song W, Chen B M, Zhang Y.2013.

Typical survey and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illage-hollowing of rural housing land in China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2(1): 20-28.]

https://doi.org/10.11821/yj2013010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依托全国范围内村庄宅基地空心化的典型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区域、区位和地形条件下村庄宅基地的空心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①调查村庄宅基地的平均空心化率为10.15%,其中东、中、西部区域村庄宅基地的空心化率分别为14.82%、9.11%和7.15%,呈现出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格局;②空间上,高空心化率省份主要集中分布在华北和东北地区;③城镇远郊村庄宅基地的空心化率(11.33%)高于城镇近郊村庄(7.81%),山地区村庄宅基地的空心化率(12.24%)高于平原区(9.91%)和丘岗区(5.86%);④村庄宅基地空心化率对于农村非农就业比重和耕地相对稀缺程度较为敏感。在当前背景下,如果能充分利用已有闲置和废弃宅基地,可满足我国未来10~20年新增农村人口的用地需求。
[36] 田光进, 刘纪远, 庄大方. 2003.

近10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

[J]. 地理学报, 58(5): 651-65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3.05.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利用20世纪90年代中国1:10万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利用单元自动机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了区划。在此基础上,研究了90年代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时空格局。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点用地受区域位置、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影响。90年代前5年,受沿海开放政策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华北平原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展较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展较慢;90年代后5年,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和国家实施耕地资源保护条例的情况下,沿海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受到抑制,西部地区扩展加快。9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动态变化格局受到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政策的深刻影响。</p>

[Tian G J, Liu J Y, Zhuang D F.2003.

The temporal-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 China in the 1990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8(5): 651-65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3.05.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利用20世纪90年代中国1:10万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利用单元自动机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了区划。在此基础上,研究了90年代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时空格局。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点用地受区域位置、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影响。90年代前5年,受沿海开放政策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华北平原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展较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展较慢;90年代后5年,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和国家实施耕地资源保护条例的情况下,沿海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受到抑制,西部地区扩展加快。9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动态变化格局受到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政策的深刻影响。</p>
[37] 王成, 赵帅华. 2014.

浅丘带坝区近30年乡村聚落空间演变规律研究: 以重庆市合川区兴坝村为例

[J]. 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36(6): 135-141.

https://doi.org/10.13718/j.cnki.xdzk.2014.06.023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运用‘‘PRA(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3S(GIS+RS+GPS)”技术,将研究区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相链接,结合ArcGIS9.3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对乡村聚落空间演变规律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①乡村聚落空间布局30年间经历了点状浅丘边缘区-带状交通干线条带区-团状平坝集中区3个区位演变趋势,呈现由散乱到集中的演变规律;②乡村 聚落内部功能布局经历了生产型用地功能布局-生活型用地功能布局-享受型用地功能布局3个趋势,呈现由多样到统一的演变规律;③乡村聚落配套服务设施布局 经历了点、线状-面状-网状3个阶段,呈现由初级到高级的演变规律.认为农户生计变化与政府外部投入变化是导致空间演变规律的主要动因.

[Wang C, Zhao S H.2014.

Analysis of farmers' rural settlement spatial evolution in the shallow hill regions in the last 30 years: Evidence from Xingba Village, Hechuan District

[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36(6): 135-141.]

https://doi.org/10.13718/j.cnki.xdzk.2014.06.023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运用‘‘PRA(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3S(GIS+RS+GPS)”技术,将研究区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相链接,结合ArcGIS9.3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对乡村聚落空间演变规律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①乡村聚落空间布局30年间经历了点状浅丘边缘区-带状交通干线条带区-团状平坝集中区3个区位演变趋势,呈现由散乱到集中的演变规律;②乡村 聚落内部功能布局经历了生产型用地功能布局-生活型用地功能布局-享受型用地功能布局3个趋势,呈现由多样到统一的演变规律;③乡村聚落配套服务设施布局 经历了点、线状-面状-网状3个阶段,呈现由初级到高级的演变规律.认为农户生计变化与政府外部投入变化是导致空间演变规律的主要动因.
[38] 王成超, 杨玉盛. 2011.

基于农户生计演化的山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J]. 自然资源学报, 26(2): 344-352.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11.02.01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户生计演化对山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是恢复生态学和乡村地理学关注的焦点。针对该学术背景,论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系统梳理了农户生计变化的内涵、驱动因素及其对山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得出农户生计变化与山地生态系统演化是紧密相关的,农户生计状况最终决定着山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农户生计的改善往往驱动着山地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最后,针对当前的研究和实践现状,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农户生计和生态恢复相互关系的研究;针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要深入探究其对农户生计乃至山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并建议优化中国地方官员考核标准,增强各级部门对农户生计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视。

[Wang C C, Yang Y S.2011.

Review of research on mountainou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based on farmer household livelihood evolution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6(2): 344-352.]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11.02.01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户生计演化对山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是恢复生态学和乡村地理学关注的焦点。针对该学术背景,论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系统梳理了农户生计变化的内涵、驱动因素及其对山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得出农户生计变化与山地生态系统演化是紧密相关的,农户生计状况最终决定着山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农户生计的改善往往驱动着山地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最后,针对当前的研究和实践现状,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农户生计和生态恢复相互关系的研究;针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要深入探究其对农户生计乃至山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并建议优化中国地方官员考核标准,增强各级部门对农户生计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视。
[39] 王成新, 姚士谋, 陈彩虹. 2005.

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

[J]. 地理科学, 25(3): 257-2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5.03.001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城市和农村是两种主要的人类居住群落。在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广大农村却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空心化问题。以山东省新泰市北公村为例,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总结了村落空心化发展的三个阶段,阐明了村落向心力与离心力失衡、经济发展迅速和观念意识落后、新房建设加速和规划管理薄弱等三大矛盾是村落空心化的内在机制,针对村落空心化对耕地资源、小康社会建设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等带来的不利影响,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从管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Wang C X, Yao S M, Chen C H.2005.

Empirical study on village-hollowing in China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5(3): 257-2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5.03.001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城市和农村是两种主要的人类居住群落。在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广大农村却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空心化问题。以山东省新泰市北公村为例,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总结了村落空心化发展的三个阶段,阐明了村落向心力与离心力失衡、经济发展迅速和观念意识落后、新房建设加速和规划管理薄弱等三大矛盾是村落空心化的内在机制,针对村落空心化对耕地资源、小康社会建设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等带来的不利影响,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从管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40] 王介勇, 刘彦随, 陈秧分. 2013.

农村空心化程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基于山东省村庄调查数据

[J]. 自然资源学报, 28(1): 10-18.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13.01.002      URL      Magsci      摘要

<p>农村空心化是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不良过程,受经济、自然、社会文化与制度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研究采用GIS、遥感和参与式农村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山东省76个村庄的0.25 m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和逐户调查数据,测算农村空心化程度,选取农村空心化程度可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农村空心化程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农村空心化程度与户均宅基地宗数、人均耕地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村庄人均收入呈显著负相关。由于村庄发展规划缺失与宅基地管理滞后,&quot;一户多宅&quot;现象严重,户均宅基地宗数增多,直接导致宅基地空废闲置,农村空心化程度增加;村庄人均收入低,经济发展滞后,内生性发展能力衰退,导致村庄要素与资源的集聚力下降,是农村空心化程度增加的内生因素;耕地是农村空心化发展的&quot;资源基础&quot;,人均占有耕地多的村庄,村庄扩展空间相对充足,农户宅基地利用粗放,导致空置废弃宅基地多,农村空心化程度较高。为防止或控制农村空心化的进一步发展,应逐步加强农村住宅建设用地规划控制,制定村庄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划定村庄空间增长边界,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培育村庄内生发展能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村庄要素凝聚力;甄别农村空心化的主导因素,划分不同农村空心化地域类型区,制定差别化的防控对策。</p>

[Wang J Y, Liu Y S, Chen Y F.2013.

Empirical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hollowing village degree: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sample villages in Shandong Province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8(1): 10-18.]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13.01.002      URL      Magsci      摘要

<p>农村空心化是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不良过程,受经济、自然、社会文化与制度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研究采用GIS、遥感和参与式农村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山东省76个村庄的0.25 m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和逐户调查数据,测算农村空心化程度,选取农村空心化程度可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农村空心化程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农村空心化程度与户均宅基地宗数、人均耕地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村庄人均收入呈显著负相关。由于村庄发展规划缺失与宅基地管理滞后,&quot;一户多宅&quot;现象严重,户均宅基地宗数增多,直接导致宅基地空废闲置,农村空心化程度增加;村庄人均收入低,经济发展滞后,内生性发展能力衰退,导致村庄要素与资源的集聚力下降,是农村空心化程度增加的内生因素;耕地是农村空心化发展的&quot;资源基础&quot;,人均占有耕地多的村庄,村庄扩展空间相对充足,农户宅基地利用粗放,导致空置废弃宅基地多,农村空心化程度较高。为防止或控制农村空心化的进一步发展,应逐步加强农村住宅建设用地规划控制,制定村庄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划定村庄空间增长边界,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培育村庄内生发展能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村庄要素凝聚力;甄别农村空心化的主导因素,划分不同农村空心化地域类型区,制定差别化的防控对策。</p>
[41] 王介勇, 刘彦随, 陈玉福. 2010.

黄淮海平原农区典型村庄用地扩展及其动力机制

[J]. 地理研究, 29(10): 1833-1840.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0001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p>以地处黄淮海平原农区的禹城市伦镇赵庄村为典型案例,利用高分辨率航空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结合村庄逐户调查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分类与制图,定量研究典型村庄用地格局特征、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赵庄村土地利用呈&quot;耕地&mdash;作业空间&mdash;居住空间&quot;的圈层式空间格局。2008年村庄用地规模比1967年增加了1.26倍,主要表现为宅基地的扩展和打谷场用地增长,1985~1990年村庄用地扩展速度最快,村庄用地在空间上向西和向南方向扩展显著。村庄用地扩展主要表现为渐进式蔓延扩展、突变式非地扩展和填充式补充扩展三个阶段。农户居住需求增长与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是村庄用地扩展的内生动力,村庄内部条件与外围环境的巨大反差是村庄用地向外扩展的外部环境动力,农户收入增长为村庄用地扩展提供了经济基础,而村庄土地规划缺失与管理缺位使村庄用地扩展失去约束力,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驱动村庄用地扩展。最后,针对村庄用地扩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村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p>

[Wang J Y, Liu Y S, Chen Y F.2010.

Spatial expansion pattern and its dynamic mechanism of typical rural settlements in Huang-Huai-Hai Plain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9(10): 1833-1840.]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0001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p>以地处黄淮海平原农区的禹城市伦镇赵庄村为典型案例,利用高分辨率航空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结合村庄逐户调查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分类与制图,定量研究典型村庄用地格局特征、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赵庄村土地利用呈&quot;耕地&mdash;作业空间&mdash;居住空间&quot;的圈层式空间格局。2008年村庄用地规模比1967年增加了1.26倍,主要表现为宅基地的扩展和打谷场用地增长,1985~1990年村庄用地扩展速度最快,村庄用地在空间上向西和向南方向扩展显著。村庄用地扩展主要表现为渐进式蔓延扩展、突变式非地扩展和填充式补充扩展三个阶段。农户居住需求增长与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是村庄用地扩展的内生动力,村庄内部条件与外围环境的巨大反差是村庄用地向外扩展的外部环境动力,农户收入增长为村庄用地扩展提供了经济基础,而村庄土地规划缺失与管理缺位使村庄用地扩展失去约束力,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驱动村庄用地扩展。最后,针对村庄用地扩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村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p>
[42] 魏开, 许学强, 魏立华. 2012.

乡村空间转换中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以滘中村为例

[J]. 经济地理, 32(6): 114-119, 13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村庄土地利用变化是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背景下乡村空间转换的 核心内容。以广东佛山南海的一个经历了乡村工业化和后工业产业升级的村庄——滘中村为例,分析了该村30多年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后发现,主要表现为农业用地 大幅度减少,道路、公建、居住用地阶段性增长,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相继增长。其次,从主体、成本与收益、制度因素和空间效应等方面对变化机制进行了探讨, 认为在多元化主体的参与下,土地转用的产业升级收益和资本化收益相对于转用成本的差异是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动力,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调节了这种差异。而 土地利用变化带来了乡村城市化、流动性和村庄社会空间重构等方面的空间变化,推动了乡村空间的转换。

[Wei K, Xu X Q, Wei L H.2012.

Land use change in rural space transition: A case study of Jiaozhong Village

[J]. Economic Geography, 32(6): 114-119, 13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村庄土地利用变化是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背景下乡村空间转换的 核心内容。以广东佛山南海的一个经历了乡村工业化和后工业产业升级的村庄——滘中村为例,分析了该村30多年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后发现,主要表现为农业用地 大幅度减少,道路、公建、居住用地阶段性增长,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相继增长。其次,从主体、成本与收益、制度因素和空间效应等方面对变化机制进行了探讨, 认为在多元化主体的参与下,土地转用的产业升级收益和资本化收益相对于转用成本的差异是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动力,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调节了这种差异。而 土地利用变化带来了乡村城市化、流动性和村庄社会空间重构等方面的空间变化,推动了乡村空间的转换。
[43] 吴文恒, 郭晓东, 刘淑娟, . 2012.

村庄空心化: 驱动力、过程与格局

[J]. 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42(1): 133-1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274X.2012.01.02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目的探究当前中国村庄空心化的 驱动力、过程与格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耕地资源保护及农村规划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归纳总结、统计分析、实地调查与访谈、GPS量测。结果村庄空心化 由经济发展、土地改革、家庭组织关系瓦解、市场化、城镇化、传统观念变革、计划生育约束等方面综合驱动,其过程与格局包括两个阶段与4个时期:第一阶段以 改善家庭居住条件为主导,村庄向四周拓展、中心空废是其基本格局;第二阶段以改善综合生活质量为主导,人口向城镇等地转移致使房屋空弃是主要格局。4个时 期分别为20世纪80—90年代初的村庄空心化初期、90年代的空心化中期、90年代后期—21世纪初的空心化明显期与21世纪的空心化稳定期。结论村庄 空心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从出现到逐渐稳定,有其特定时期的阶段性。未来村庄空心化将在综合驱动力(离心力、向心力)与政府政策导向博弈的过程中发生 变化。

[Wu W H, Guo X D, Liu S J, et al.2012.

Village hollowing: Driving force, process and pattern in China

[J].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42(1): 133-1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274X.2012.01.02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目的探究当前中国村庄空心化的 驱动力、过程与格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耕地资源保护及农村规划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归纳总结、统计分析、实地调查与访谈、GPS量测。结果村庄空心化 由经济发展、土地改革、家庭组织关系瓦解、市场化、城镇化、传统观念变革、计划生育约束等方面综合驱动,其过程与格局包括两个阶段与4个时期:第一阶段以 改善家庭居住条件为主导,村庄向四周拓展、中心空废是其基本格局;第二阶段以改善综合生活质量为主导,人口向城镇等地转移致使房屋空弃是主要格局。4个时 期分别为20世纪80—90年代初的村庄空心化初期、90年代的空心化中期、90年代后期—21世纪初的空心化明显期与21世纪的空心化稳定期。结论村庄 空心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从出现到逐渐稳定,有其特定时期的阶段性。未来村庄空心化将在综合驱动力(离心力、向心力)与政府政策导向博弈的过程中发生 变化。
[44] 吴文恒, 牛叔文, 郭晓东, . 2008.

黄淮海平原中部地区村庄格局演变实证分析

[J]. 地理研究, 27(5): 1017-1026.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8.05.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研究村庄格局演变,对于制定新时期农村土地利用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以江苏邳州市的吴楼村为典型实例,采用当面问询式访谈和GPS量测的方法分析黄淮海平原中部地区村庄格局的演变。结果表明:1)该村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绝对缓慢发展、改革开放前相对缓慢发展以及20世纪80年代快速扩张、90年代稳定前进、新世纪逐步衰退的系列演化格局,并伴随道路和池塘的相应变化。2) 经济原因、社会结构演变、城镇化、村民传统观念变革及不同时期国家政策影响是村庄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而村内人口数量变化是根本。3) 改革开放以前村庄规模变化较小,改革开放以来至90年代是村庄规模扩大最明显的时期,2000年左右村庄内部空弃房屋开始增多。4)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大量增加、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核心家庭地位提升以及保护耕地意识淡薄等是村庄规模大面积扩张的主要原因。5) 近期村庄空废房屋大量出现主要缘于城镇化和市场经济影响、户籍管理制度不断放松、种粮比较效益低及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p>

[Wu W H, Niu S W, Guo X D, et al.2008.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village pattern evolution in the central part of Huang-Huai-Hai Plain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7(5): 1017-1026.]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8.05.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研究村庄格局演变,对于制定新时期农村土地利用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以江苏邳州市的吴楼村为典型实例,采用当面问询式访谈和GPS量测的方法分析黄淮海平原中部地区村庄格局的演变。结果表明:1)该村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绝对缓慢发展、改革开放前相对缓慢发展以及20世纪80年代快速扩张、90年代稳定前进、新世纪逐步衰退的系列演化格局,并伴随道路和池塘的相应变化。2) 经济原因、社会结构演变、城镇化、村民传统观念变革及不同时期国家政策影响是村庄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而村内人口数量变化是根本。3) 改革开放以前村庄规模变化较小,改革开放以来至90年代是村庄规模扩大最明显的时期,2000年左右村庄内部空弃房屋开始增多。4)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大量增加、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核心家庭地位提升以及保护耕地意识淡薄等是村庄规模大面积扩张的主要原因。5) 近期村庄空废房屋大量出现主要缘于城镇化和市场经济影响、户籍管理制度不断放松、种粮比较效益低及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p>
[45] 吴旭鹏, 金晓霞, 刘秀华, . 2010.

生计多样性对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影响: 以丰都县为例

[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8(5): 13-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5379.2010.05.00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不同调查区当前农民的多样化生计方式,研究农民多样性生计对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影响。以丰都县四个乡镇为例,采取由调查人员直接登门拜访,被调查者亲自答卷(问卷访问)的方式。由调查员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对农民进行面访。其结果:(1)生计方式决定房屋内部布局,生计方式的变化促进住宅内部结构向更符合生计需求的方向发展,具有相似生计方式的农户其房屋内部结构也趋近相似;(2)生计方式的变化,驱使居民点布局向有利于生计方式发展的方向变化;(3)生计方式的改变能够引起居民点布局的变化,但居民点的变化要相对滞后些。丰都的居民点布局方式已经不适应目前的生计方式,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Wu X P, Jin X X, Liu X H, et al.2010.

Shengji duoyangxing dui nongcun jumindian buju de yingxiang: Yi Fengduxian weili

[J]. 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8(5): 13-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5379.2010.05.00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不同调查区当前农民的多样化生计方式,研究农民多样性生计对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影响。以丰都县四个乡镇为例,采取由调查人员直接登门拜访,被调查者亲自答卷(问卷访问)的方式。由调查员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对农民进行面访。其结果:(1)生计方式决定房屋内部布局,生计方式的变化促进住宅内部结构向更符合生计需求的方向发展,具有相似生计方式的农户其房屋内部结构也趋近相似;(2)生计方式的变化,驱使居民点布局向有利于生计方式发展的方向变化;(3)生计方式的改变能够引起居民点布局的变化,但居民点的变化要相对滞后些。丰都的居民点布局方式已经不适应目前的生计方式,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6] 席建超, 王新歌, 孔钦钦, . 2014a.

过去25年旅游村落社会空间的微尺度重构: 河北野三坡苟各庄村案例实证

[J]. 地理研究, 33(10): 1928-1941.

[本文引用: 2]     

[Xi J C, Wang X G, Kong Q Q, et al.2014

a. Micro-scale social spati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tourist village in the past 25 years: A case study of Gouge Village in Yesanpo, Hebei Province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3(10): 1928-1941.]

[本文引用: 2]     

[47] 席建超, 王新歌, 孔钦钦, . 2014

b. 旅游地乡村聚落演变与土地利用模式: 野三坡旅游区三个旅游村落案例研究

[J]. 地理学报, 69(4): 531-540.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400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旅游村落在旅游地系统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逐步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重要的乡村发展类型。研究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 空间分析和Google earth 高清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以野三坡旅游区3 个旅游乡村聚落为例,从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变迁两个维度,分析了旅游业诱导下旅游地乡村聚落的空间演变规律。研究发现,因区位条件的差异,乡村聚落土地利用模式演变呈现出“核心—边缘”的差异,距离核心景区越近的村落,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越高,旅游功能愈加完善,村落风貌格局变化愈大。其中,苟各庄村用地容积率由0.17 提高到0.44,但村落原真性破坏最严重,原真性指数为仅为0.048,是3 个村子最低的,其旅游功能也最完善;刘家河村落土地扩张规模最大,建设用地由173564 m<sup>2</sup>扩展到341128 m<sup>2</sup>,增幅达到96.54%,村落的原真性相对保持稳定,为0.566,旅游功能相对完整;上庄村是原真性保持最好的村落,原真性指数则高达0.942,但是其建设用地规模和用地强度则最低,但其旅游功能也最单一。显然,在具体空间形态上,3 个村落也表现为“现代城镇”—“半城镇化”—“传统村落”的过渡特征,并对应形成“就地重建型”、“飞地开发型”、“原地利用型”3 种空间重构模式。乡村聚落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基本空间单元,这3 个乡村聚落发展模式隐含着旅游地传统乡村聚落“旅游化”空间演变的阶段形态,这种空间模式在国内旅游地乡村聚落演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Xi J C, Wang X G, Kong Q Q, et al.2014

b. Spatial morphology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duced by tour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villages in Yesanpo tourism area,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9(4): 531-540.]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400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旅游村落在旅游地系统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逐步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重要的乡村发展类型。研究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 空间分析和Google earth 高清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以野三坡旅游区3 个旅游乡村聚落为例,从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变迁两个维度,分析了旅游业诱导下旅游地乡村聚落的空间演变规律。研究发现,因区位条件的差异,乡村聚落土地利用模式演变呈现出“核心—边缘”的差异,距离核心景区越近的村落,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越高,旅游功能愈加完善,村落风貌格局变化愈大。其中,苟各庄村用地容积率由0.17 提高到0.44,但村落原真性破坏最严重,原真性指数为仅为0.048,是3 个村子最低的,其旅游功能也最完善;刘家河村落土地扩张规模最大,建设用地由173564 m<sup>2</sup>扩展到341128 m<sup>2</sup>,增幅达到96.54%,村落的原真性相对保持稳定,为0.566,旅游功能相对完整;上庄村是原真性保持最好的村落,原真性指数则高达0.942,但是其建设用地规模和用地强度则最低,但其旅游功能也最单一。显然,在具体空间形态上,3 个村落也表现为“现代城镇”—“半城镇化”—“传统村落”的过渡特征,并对应形成“就地重建型”、“飞地开发型”、“原地利用型”3 种空间重构模式。乡村聚落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基本空间单元,这3 个乡村聚落发展模式隐含着旅游地传统乡村聚落“旅游化”空间演变的阶段形态,这种空间模式在国内旅游地乡村聚落演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8] 席建超, 王新歌, 孔钦钦, . 2016.

从传统乡村聚落到现代滨海旅游度假区: 过去20年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动态演变

[J]. 人文地理, 31(1): 130-13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要:旅游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类型之一。本文以大连金石滩为案例区,从土地利用变化视角,综合采用参与式乡村评估(PRA),GIS和遥感影像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过去20年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从传统乡村聚落转变为现代旅游度假区的城镇化过程。研究发现,过去20年,金石滩地区经历了从传统乡村聚落到现代滨海旅游度假区的转变。在此期间,农业用地和乡村聚落用地基本消亡,旅游设施用地和第二居所用地等商业设施用地呈现由海滩到内陆波浪式推进和立体集约性扩展。这种转换过程是以旅游持续增长为基本动力,以土地资本化进程为根本原因,以利益主导者转变为主要推手,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调节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Xi J C, Wang X G, Kong Q Q, et al.2016.

From a traditional rural village to the modern coastal resort: Land use change in the past 20 years in Jinshitan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

[J]. Human Geography, 31(1): 130-13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要:旅游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类型之一。本文以大连金石滩为案例区,从土地利用变化视角,综合采用参与式乡村评估(PRA),GIS和遥感影像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过去20年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从传统乡村聚落转变为现代旅游度假区的城镇化过程。研究发现,过去20年,金石滩地区经历了从传统乡村聚落到现代滨海旅游度假区的转变。在此期间,农业用地和乡村聚落用地基本消亡,旅游设施用地和第二居所用地等商业设施用地呈现由海滩到内陆波浪式推进和立体集约性扩展。这种转换过程是以旅游持续增长为基本动力,以土地资本化进程为根本原因,以利益主导者转变为主要推手,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调节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49] 席建超, 赵美风, 葛全胜. 2011.

旅游地乡村聚落用地格局演变的微尺度分析: 河北野三坡旅游区苟各庄村的案例实证

[J]. 地理学报, 66(12): 1707-1717.

https://doi.org/10.11821/xb20111201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采取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 技术和高清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5 年来典型旅游村庄苟各庄村土地用地格局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① 苟各庄村土地利用经历缓慢起步阶段、快速扩展阶段和平稳提升阶段三个时期,实现了从核心到外围,从平面到立体的双重拓展,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② 苟各庄村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过程与传统乡村功能解构和村庄&quot;旅游化&quot;过程相伴而生,逐步由从单一的村民居住型用地逐步向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住宿、购物、餐饮、娱乐等复合型用地转变.③ 自然地理环境框定了乡村聚落空间拓展的基本格局走向,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是村庄功能转化的根本动力,农户行为的理性调整是村庄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动因,政府调控是村庄用地维持相对稳定的重要诱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驱动村庄用地格局的变化.④ 村庄用地格局的变化是乡村发展转型进程的综合表现形式之一.研究发现乡村用地格局演变伴随着乡村城镇化的过程,呈现出周期性特征,目前苟各庄村已进入以特色旅游城镇发展为导向的转型升级阶段.对乡村旅游发展而言,原有用地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因此,要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针对旅游型乡村用地特点和要求,充分考虑现有乡村聚落旅游用地需求,加强乡村用地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并完善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实现乡村旅游用地模式由传统内生型&quot;人口增长+生活需求&quot;模式驱动,向外向型的&quot;旅游需求+人口增长&quot;驱动模式的转变.

[Xi J C, Zhao M F, Ge Q S.2011.

The micro-scale analysis of rural settlement land use pattern: A case study of Gouge Village of Yesanpo scenic area in Hebei Province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6(12): 1707-1717.]

https://doi.org/10.11821/xb20111201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采取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 技术和高清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5 年来典型旅游村庄苟各庄村土地用地格局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① 苟各庄村土地利用经历缓慢起步阶段、快速扩展阶段和平稳提升阶段三个时期,实现了从核心到外围,从平面到立体的双重拓展,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② 苟各庄村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过程与传统乡村功能解构和村庄&quot;旅游化&quot;过程相伴而生,逐步由从单一的村民居住型用地逐步向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住宿、购物、餐饮、娱乐等复合型用地转变.③ 自然地理环境框定了乡村聚落空间拓展的基本格局走向,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是村庄功能转化的根本动力,农户行为的理性调整是村庄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动因,政府调控是村庄用地维持相对稳定的重要诱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驱动村庄用地格局的变化.④ 村庄用地格局的变化是乡村发展转型进程的综合表现形式之一.研究发现乡村用地格局演变伴随着乡村城镇化的过程,呈现出周期性特征,目前苟各庄村已进入以特色旅游城镇发展为导向的转型升级阶段.对乡村旅游发展而言,原有用地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因此,要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针对旅游型乡村用地特点和要求,充分考虑现有乡村聚落旅游用地需求,加强乡村用地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并完善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实现乡村旅游用地模式由传统内生型&quot;人口增长+生活需求&quot;模式驱动,向外向型的&quot;旅游需求+人口增长&quot;驱动模式的转变.
[50] 信桂新, 阎建忠, 杨庆媛. 2012.

新农村建设中农户的居住生活变化及其生计转型

[J]. 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34(2): 122-130.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农户生计问题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对 新农村建设热点区域邛崃市的典型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①农村居民点是一个与农户生计息息相关的多功能复合单元.②新居建设改善了农户的居住 区位和生活条件,但功能趋于单一化;按照城市的居住生活习惯设计新居的功能结构,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大幅减少.③土地整理新增耕地和因迁建而得的新居房 产,是农户新获取的重要物质资产;利用掌握的社会资产寻找非农就业机会、拓展就业渠道对农户改善生计至关重要.由于普遍缺乏高质量的人力资产,农户实现生 计多样化仍要克服许多困难;随着庭院经济的没落,农户生活资料的市场依赖性日趋增大,传统的家庭农具面临贬值、淘汰;在物质资产减少、家庭负担加重、收入 缺少增长的处境下,政府的金融性资产支持难以促进农户金融资产的增长.④居住生活方式和生计资产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农户生计转型,呈现"正面的非农 化"和"负面的非农化"两种趋向.⑤新农村建设照搬城市的居住生活方式对农户缺乏现实意义,可能背离了此项决策的初衷.建议地方政府依据农户的家庭状况和 发展需求,分类指导,设计不同的政策细节,为农户创造适宜的发展机会.

[Xin G X, Yan J Z, Yang Q Y.2012.

Changes in the daily life of peasant-households in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their livelihood transition

[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34(2): 122-130.]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农户生计问题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对 新农村建设热点区域邛崃市的典型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①农村居民点是一个与农户生计息息相关的多功能复合单元.②新居建设改善了农户的居住 区位和生活条件,但功能趋于单一化;按照城市的居住生活习惯设计新居的功能结构,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大幅减少.③土地整理新增耕地和因迁建而得的新居房 产,是农户新获取的重要物质资产;利用掌握的社会资产寻找非农就业机会、拓展就业渠道对农户改善生计至关重要.由于普遍缺乏高质量的人力资产,农户实现生 计多样化仍要克服许多困难;随着庭院经济的没落,农户生活资料的市场依赖性日趋增大,传统的家庭农具面临贬值、淘汰;在物质资产减少、家庭负担加重、收入 缺少增长的处境下,政府的金融性资产支持难以促进农户金融资产的增长.④居住生活方式和生计资产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农户生计转型,呈现"正面的非农 化"和"负面的非农化"两种趋向.⑤新农村建设照搬城市的居住生活方式对农户缺乏现实意义,可能背离了此项决策的初衷.建议地方政府依据农户的家庭状况和 发展需求,分类指导,设计不同的政策细节,为农户创造适宜的发展机会.
[51] 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 2015.

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

[J]. 地理科学进展, 34(8): 1019-1030.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08.009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伴随快速城镇化,乡村地域正经历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导的 人文过程,前瞻性地研究乡村转型发展过程格局、演进机理及空间优化重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梳理乡村发展转型内涵、过程格局、驱动机制、类型模式、乡村 空间重构、农村发展理论及农村空心化等系列成果研究进展,并进行简要研究评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的研究核心内容和逻辑主线加以凝练总 结.未来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研究应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揭示不同地域类型区的乡村转型发展过程及演进机制为核心,以建构乡村空间优化重组理论 和探究模式途径为目标,综合集成遥感与GIS、抽样调查和模型方法,重点研究不同典型地域的乡村转型发展的多尺度过程规律、地域类型、动力机制,深化乡村 空间体系演化规律和优化重组的内外机制,及乡村社会文化网络、技术制度转型重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乡村多维空间重组的情景模拟.结合典型案例实证研究,解 构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理论与模式的成长机制与区域主导地理要素;比较分析典型模式的演化过程和要素互馈作用机制;探寻推进乡村良性转型发展及空间优化重组的 地域模式和科学途径.

[Yang R, Liu Y S, Long H L, et al.2015.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China: Paradigms and main content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4(8): 1019-1030.]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08.009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伴随快速城镇化,乡村地域正经历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导的 人文过程,前瞻性地研究乡村转型发展过程格局、演进机理及空间优化重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梳理乡村发展转型内涵、过程格局、驱动机制、类型模式、乡村 空间重构、农村发展理论及农村空心化等系列成果研究进展,并进行简要研究评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的研究核心内容和逻辑主线加以凝练总 结.未来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研究应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揭示不同地域类型区的乡村转型发展过程及演进机制为核心,以建构乡村空间优化重组理论 和探究模式途径为目标,综合集成遥感与GIS、抽样调查和模型方法,重点研究不同典型地域的乡村转型发展的多尺度过程规律、地域类型、动力机制,深化乡村 空间体系演化规律和优化重组的内外机制,及乡村社会文化网络、技术制度转型重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乡村多维空间重组的情景模拟.结合典型案例实证研究,解 构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理论与模式的成长机制与区域主导地理要素;比较分析典型模式的演化过程和要素互馈作用机制;探寻推进乡村良性转型发展及空间优化重组的 地域模式和科学途径.
[52] 曾山山, 周国华. 2011.

农村聚居的相关概念辨析

[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3(3): 26-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7852.2011.03.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新农村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有关农村聚居的研究日趋活跃。令人担忧的是,学术界对农村聚居的相关概念并未取得共识,概念的混乱给农村聚居的规范研究造成了明显的障碍。针对这一情况,对农村聚居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这些概念包括农村聚落、农村聚居、村落、村庄、农村居民点、农村聚落环境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等。农村聚居是以村落、集镇(市)等聚落形式及周边环境为载体,以血缘、地缘性群体集中居住、生产、生活为内容的复杂系统,具有产生、发展、成熟、衰退、重生等演变过程。与聚落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其以人为中心的系统性、综合性和有机性;农村聚落环境以聚落为中心,人包含在聚落中;农村人居环境以人为中心,人的主体地位突显。

[Zeng S S, Zhou G H.2011.

Discrimination on concepts related rural settlements

[J]. Yunna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Research, 23(3): 26-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7852.2011.03.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新农村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有关农村聚居的研究日趋活跃。令人担忧的是,学术界对农村聚居的相关概念并未取得共识,概念的混乱给农村聚居的规范研究造成了明显的障碍。针对这一情况,对农村聚居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这些概念包括农村聚落、农村聚居、村落、村庄、农村居民点、农村聚落环境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等。农村聚居是以村落、集镇(市)等聚落形式及周边环境为载体,以血缘、地缘性群体集中居住、生产、生活为内容的复杂系统,具有产生、发展、成熟、衰退、重生等演变过程。与聚落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其以人为中心的系统性、综合性和有机性;农村聚落环境以聚落为中心,人包含在聚落中;农村人居环境以人为中心,人的主体地位突显。
[53] 张佰林. 2015.

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与空间分异研究: 以山东省沂水县为例[D]

.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本文引用: 6]     

[Zhang B L.2015.

The functional evolu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A case study of Yishui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D]

. Beijing, China: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本文引用: 6]     

[54] 张佰林, 张凤荣, 高阳, . 2014.

农村居民点多功能识别与空间分异特征

[J]. 农业工程学报, 30(12): 216-2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6819.2014.12.027      URL      Magsci      摘要

多样化和分异是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农村居民点演变的重要特征。以山西省长治市为例,根据距离衰减原理,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县城为中心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城中村、近郊型、远郊型和边远型4类。基于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视角将农村居民点多功能识别为生活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和非农生产功能。构建农村居民点功能表征属性指标体系分析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多功能表征属性分异。最后,基于农村居民点功能表征属性指标,构建农村居民点多功能量化公式,测算农村居民点功能优势度,从而揭示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优势功能的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空间内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生活功能、农业生产功能、非农生产功能及其表征属性的分异特征,可为农村居民点分类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Zhang B L, Zhang F R, Gao Y, et al.2014.

Identifica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multifunction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30(12): 216-2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6819.2014.12.027      URL      Magsci      摘要

多样化和分异是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农村居民点演变的重要特征。以山西省长治市为例,根据距离衰减原理,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县城为中心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城中村、近郊型、远郊型和边远型4类。基于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视角将农村居民点多功能识别为生活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和非农生产功能。构建农村居民点功能表征属性指标体系分析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多功能表征属性分异。最后,基于农村居民点功能表征属性指标,构建农村居民点多功能量化公式,测算农村居民点功能优势度,从而揭示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优势功能的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空间内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生活功能、农业生产功能、非农生产功能及其表征属性的分异特征,可为农村居民点分类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55] 张佰林, 张凤荣, 周建, . 2015.

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微尺度分析: 山东省沂水县核桃园村的实证

[J]. 地理科学, 35(10): 1272-1279.

URL      Magsci      摘要

从微尺度考察农村居民点演变为解决当前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重要视角。构建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分析框架,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与遥感影像相结合方法,以山东省沂水县核桃园村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产功能一直是农村居民点生产功能的主导,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农业生计主导阶段(1949~1977年),农户以种植业为主要生计来源,利用庭院及房前屋后种植蔬菜;生计多样化阶段(1978~1999年),农户生计策略演变为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相结合,农户在宅基地内修建猪圈养猪,在庭院内散养家禽;生计非农转化阶段(2000~2012年),农户以种植和外出务工相结合为生计策略,将庭院硬化用来晾晒粮食、猪圈改造为储物间存放粮食和农机具。农村居民点用地一直以宅基地为主导,缺乏非农生产用地;随着生计成果的逐渐丰富,农户对农村居民点生活功能追求不断强化,表现在对住宅建筑材料的优化、居住空间的扩展及旧住宅的翻新。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功能承载状况是与农户生计需求相适应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应充分尊重这一客观事实。

[Zhang B L, Zhang F R, Zhou J, et al.2015.

Functional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based on micro-perspective: A case study of Hetaoyuan Village in Yishui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5(10): 1272-1279.]

URL      Magsci      摘要

从微尺度考察农村居民点演变为解决当前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重要视角。构建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分析框架,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与遥感影像相结合方法,以山东省沂水县核桃园村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产功能一直是农村居民点生产功能的主导,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农业生计主导阶段(1949~1977年),农户以种植业为主要生计来源,利用庭院及房前屋后种植蔬菜;生计多样化阶段(1978~1999年),农户生计策略演变为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相结合,农户在宅基地内修建猪圈养猪,在庭院内散养家禽;生计非农转化阶段(2000~2012年),农户以种植和外出务工相结合为生计策略,将庭院硬化用来晾晒粮食、猪圈改造为储物间存放粮食和农机具。农村居民点用地一直以宅基地为主导,缺乏非农生产用地;随着生计成果的逐渐丰富,农户对农村居民点生活功能追求不断强化,表现在对住宅建筑材料的优化、居住空间的扩展及旧住宅的翻新。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功能承载状况是与农户生计需求相适应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应充分尊重这一客观事实。
[56] 张凤荣, 周建, 张佰林. 2016.

基于内部用地结构及其功能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辨析

[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1(5): 155-160.

https://doi.org/10.11841/j.issn.1007-4333.2016.05.20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选择东北典型农村,通过实地调研、农户访谈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测算了农村居民点内部包括用于种植作物以及各种用途的土地面积的比例.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内部有相当大比例的种植用地和养殖用地,这些土地具有农业生产功能,是农户生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将农村院落内的种植农作物和养殖畜禽的土地都调绘为农村居民点即建设用地.因此,如果扣除这部分具有农畜产品生产功能的土地,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并非很大.

[Zhang F R, Zhou J, Zhang B L.2016.

Construction land consolidation potential analysis for rural settlements from aspects of land use structure and their functions

[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1(5): 155-160.]

https://doi.org/10.11841/j.issn.1007-4333.2016.05.20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选择东北典型农村,通过实地调研、农户访谈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测算了农村居民点内部包括用于种植作物以及各种用途的土地面积的比例.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内部有相当大比例的种植用地和养殖用地,这些土地具有农业生产功能,是农户生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将农村院落内的种植农作物和养殖畜禽的土地都调绘为农村居民点即建设用地.因此,如果扣除这部分具有农畜产品生产功能的土地,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并非很大.
[57] 张济, 朱晓华, 刘彦随, . 2010.

基于0.25 m分辨率影像的村庄用地潜力调查: 以山东省巨野县12个村庄为例

[J]. 经济地理, 30(10): 1717-172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村庄用地潜力调查是村庄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摸清村域尺度土地潜 力状况对于国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使用0.25m分辨率高清遥感影像判读,在山东省巨野县 12个村庄进行了实地应用,将村庄各土地类型定量化从而测算了近期和远期的土地整理潜力.结果表明:巨野县12个村庄平均的近期潜力为68.2亩,占村庄 总面积的3.69%,近期土地的潜力构成因地而异;远期潜力分户均标准和人均标准两种,无论在数量上或比例上户均标准的潜力都比人均标准潜力大,超标现象 也更加突出;同时发现,村庄的土地资源潜力并不只是在宅基地本身,更多地蕴含在空闲地、坑塘水面等其他土地类型之中,宅基地的空置和废弃仅是其中的表象之 一.该研究成果可直接为我国村域尺度土地整理潜力调查与评价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借鉴与参考.

[Zhang J, Zhu X H, Liu Y S, et al.2010.

A survey of village land use potentiality based on 0.25 m resolution images: Exemplified by 12 villages in Juye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J]. Economic Geography, 30(10): 1717-172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村庄用地潜力调查是村庄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摸清村域尺度土地潜 力状况对于国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使用0.25m分辨率高清遥感影像判读,在山东省巨野县 12个村庄进行了实地应用,将村庄各土地类型定量化从而测算了近期和远期的土地整理潜力.结果表明:巨野县12个村庄平均的近期潜力为68.2亩,占村庄 总面积的3.69%,近期土地的潜力构成因地而异;远期潜力分户均标准和人均标准两种,无论在数量上或比例上户均标准的潜力都比人均标准潜力大,超标现象 也更加突出;同时发现,村庄的土地资源潜力并不只是在宅基地本身,更多地蕴含在空闲地、坑塘水面等其他土地类型之中,宅基地的空置和废弃仅是其中的表象之 一.该研究成果可直接为我国村域尺度土地整理潜力调查与评价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借鉴与参考.
[58] 张强. 2007.

农村居民点布局合理性辨析: 以北京市郊区为例

[J]. 中国农村经济, (3): 65-7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对村庄的尊重体现了对农民权利 的尊重。简单地批评农村居民点布局不合理,简单地拿城市用地方式类比农村,是以“城市偏向”考虑农村问题的表现。在农村居民点调整中要注意协调好农民需求 与城市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适度调整解决农村居民点布局中存在的生存性、功能性、规模性、体制性、结构性等不合理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之一。

[Zhang Q.2007.

Nongcun jumindian buju helixing bianxi: Yi Beijingshi jiaoqu weili

[J]. Chinese Rural Economy, (3): 65-7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对村庄的尊重体现了对农民权利 的尊重。简单地批评农村居民点布局不合理,简单地拿城市用地方式类比农村,是以“城市偏向”考虑农村问题的表现。在农村居民点调整中要注意协调好农民需求 与城市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适度调整解决农村居民点布局中存在的生存性、功能性、规模性、体制性、结构性等不合理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之一。
[59] 张瑞娟, 姜广辉, 王明珠, . 2015.

基于多维特征组合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分类

[J]. 农业工程学报, 31(4): 286-2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6819.2015.04.04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应加强对其空间布局的科学表征与分类研究。该文通过阐释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内涵及关键构成要素,构建了多维度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及组合矩阵,并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分析了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及类型。结果表明:可从空间规模、形态及区位3个维度刻画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平谷区农村居民点共划分为10种布局类型,以中等规模-形态一般规整-优势区位、中等规模-形态规整-优势区位为主。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对农村居民点的规模特征起到基础性控制作用,而城镇辐射及交通等基础设施通达性进一步影响了农村居民点的空间状态。基于组合矩法综合多维度特征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分类,可为村庄整治和布局调整提供指导。

[Zhang R J, Jiang G H, Wang M Z, et al.2015.

Layout classific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31(4): 286-2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6819.2015.04.04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应加强对其空间布局的科学表征与分类研究。该文通过阐释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内涵及关键构成要素,构建了多维度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及组合矩阵,并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分析了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及类型。结果表明:可从空间规模、形态及区位3个维度刻画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平谷区农村居民点共划分为10种布局类型,以中等规模-形态一般规整-优势区位、中等规模-形态规整-优势区位为主。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对农村居民点的规模特征起到基础性控制作用,而城镇辐射及交通等基础设施通达性进一步影响了农村居民点的空间状态。基于组合矩法综合多维度特征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分类,可为村庄整治和布局调整提供指导。
[60] 张玉英, 王成, 王利平, . 2012.

兴坝村浅丘带坝区不同类型农户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特征研究

[J]. 中国土地科学, 26(11): 45-53, 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12.11.008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研究目的:从农村居民点集聚文化景观、土地利用文化景观、建筑文化景观3方面入手剖析浅丘带 坝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特征,旨在引导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建设消费,为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重构及其和谐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基 础。研究方法:PRA、3S。研究结果:(1)浅丘带坝区农村居民点集聚文化景观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农业多样化发展型和农业专业化发展型农户集聚的浅丘 边缘区农村居民点集聚块,5种类型农户集聚的公路两侧农村居民点断点集聚带以及非农多样化发展型、非农专业化发展型、兼业化发展型农户集聚的平坝区农村居 民点集聚团;(2)农户户均宅基地面积随着农户的非农化程度的加强先扩大后缩小,户均建筑面积随着非农化程度的加强而增大,农村居民点用地组合的多样性随 着非农化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少,由"住房+院坝+圈舍+堆棚+林盘"的全类型组合缩减为"住房+院坝"的简要组合;(3)农村居民点建筑文化景观的现代化 程度随农户的非农户程度的加深而加强。研究结论: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因农户类型的不同而差异巨大,但总体上农户的"心理思考"是这一差异的内在动因,经济 实力和地理条件是其外部因素。

[Zhang Y Y, Wang C, Wang L P, et al.2012.

Cultural landscape featur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ural settlement in a shallow hilly region: A case study in Xingba Village

[J]. China Land Sciences, 26(11): 45-53, 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12.11.008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研究目的:从农村居民点集聚文化景观、土地利用文化景观、建筑文化景观3方面入手剖析浅丘带 坝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特征,旨在引导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建设消费,为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重构及其和谐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基 础。研究方法:PRA、3S。研究结果:(1)浅丘带坝区农村居民点集聚文化景观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农业多样化发展型和农业专业化发展型农户集聚的浅丘 边缘区农村居民点集聚块,5种类型农户集聚的公路两侧农村居民点断点集聚带以及非农多样化发展型、非农专业化发展型、兼业化发展型农户集聚的平坝区农村居 民点集聚团;(2)农户户均宅基地面积随着农户的非农化程度的加强先扩大后缩小,户均建筑面积随着非农化程度的加强而增大,农村居民点用地组合的多样性随 着非农化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少,由"住房+院坝+圈舍+堆棚+林盘"的全类型组合缩减为"住房+院坝"的简要组合;(3)农村居民点建筑文化景观的现代化 程度随农户的非农户程度的加深而加强。研究结论:农村居民点文化景观因农户类型的不同而差异巨大,但总体上农户的"心理思考"是这一差异的内在动因,经济 实力和地理条件是其外部因素。
[61] 周婧, 杨庆媛, 信桂新, . 2010.

贫困山区农户兼业行为及其居民点用地形态: 基于重庆市云阳县568户农户调查

[J]. 地理研究, 29(10): 1767-1779.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00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贫困山区农户兼业现象普遍,对相关的土地利用活动影响深刻。采用重点与随机抽样、参与式农村评估和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从微观尺度定量分析了云阳县568户农户兼业行为与居民点用地形态变化的相互关系,可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居民点用地整理挖潜提供认识依据。结果表明:(1)云阳县农户兼业现象普遍,依据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差、非农劳动投入比重,将农户划分为纯农业型、农业主导型、农工兼具型、非农主导型、非农业型五种兼业类型;(2)老龄和女性人口少、且平均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户兼业水平最高,人口数量多、分工多元化的农户兼业水平居中;(3)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计活动的纯农业型与农业主导型农户,居民点用地规模变化较小,约为180m<sup>2</sup>,土地利用粗放且多样化程度高,其中,纯农业户圈养与堆棚用地比重较高,农业主导型院坝用地比重较高;(4)农工兼具型农户的居民点用地规模扩大,约为190m<sup>2</sup>,土地利用集约度得到提高,且多样性下降,堆棚用地弱化,住房用地占主导;(5)逐渐退出农业生产的非农主导型与非农业型农户,居民点用地规模缩减,约为160~130m<sup>2</sup>,土地集约度较高,多样性下降,居民点中生产性用地比重下降、居住性用地比重上升。研究认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挖潜必须与农户的兼业需求相适应。</p>

[Zhou J, Yang Q Y, Xin G X, et al.2010.

The impact of rural households' concurrent business behaviors response on the housing land-use pattern in poor mountain area: Based on a survey of 568 households in Yunyang County, Chongqing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9(10): 1767-1779.]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00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贫困山区农户兼业现象普遍,对相关的土地利用活动影响深刻。采用重点与随机抽样、参与式农村评估和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从微观尺度定量分析了云阳县568户农户兼业行为与居民点用地形态变化的相互关系,可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居民点用地整理挖潜提供认识依据。结果表明:(1)云阳县农户兼业现象普遍,依据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差、非农劳动投入比重,将农户划分为纯农业型、农业主导型、农工兼具型、非农主导型、非农业型五种兼业类型;(2)老龄和女性人口少、且平均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户兼业水平最高,人口数量多、分工多元化的农户兼业水平居中;(3)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计活动的纯农业型与农业主导型农户,居民点用地规模变化较小,约为180m<sup>2</sup>,土地利用粗放且多样化程度高,其中,纯农业户圈养与堆棚用地比重较高,农业主导型院坝用地比重较高;(4)农工兼具型农户的居民点用地规模扩大,约为190m<sup>2</sup>,土地利用集约度得到提高,且多样性下降,堆棚用地弱化,住房用地占主导;(5)逐渐退出农业生产的非农主导型与非农业型农户,居民点用地规模缩减,约为160~130m<sup>2</sup>,土地集约度较高,多样性下降,居民点中生产性用地比重下降、居住性用地比重上升。研究认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挖潜必须与农户的兼业需求相适应。</p>
[62] 朱晓华, 陈秧分, 刘彦随, . 2010.

空心村土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 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

[J]. 地理学报, 65(6): 736-744.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6011      URL      Magsci      摘要

<p>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整治,已由单纯的学术性研究逐渐上升为拉动内需、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开展空心村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评价是实行空心村整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山东省禹城市徐集等13 个典型村为例,综合集成地理学、信息科学、土地科学等多学科的优势与技术手段,深入开展了典型空心村选取、村庄尺度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构建、宅基地利用属性调查表设计、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辨率0.25 m) 使用与解译、空心村整治潜力类型及其测算方法等研究,逐层递进地构建了空心村用地潜力调查与评价的成套技术方法。实现了对传统土地利用研究的有益创新,有据可依,步骤清晰,成果明确,简单易行,空心村用地潜力调查与评价结果符合山东省禹城市的实际状况,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开展我国空心村土地综合整治潜力的调查与评价提供技术方法支持。</p>

[Zhu X H, Chen Y F, Liu Y S, et al.2010.

Technique and method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potential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of Yu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5(6): 736-744.]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6011      URL      Magsci      摘要

<p>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整治,已由单纯的学术性研究逐渐上升为拉动内需、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开展空心村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评价是实行空心村整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山东省禹城市徐集等13 个典型村为例,综合集成地理学、信息科学、土地科学等多学科的优势与技术手段,深入开展了典型空心村选取、村庄尺度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构建、宅基地利用属性调查表设计、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辨率0.25 m) 使用与解译、空心村整治潜力类型及其测算方法等研究,逐层递进地构建了空心村用地潜力调查与评价的成套技术方法。实现了对传统土地利用研究的有益创新,有据可依,步骤清晰,成果明确,简单易行,空心村用地潜力调查与评价结果符合山东省禹城市的实际状况,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开展我国空心村土地综合整治潜力的调查与评价提供技术方法支持。</p>
[63] 朱晓华, 丁晶晶, 刘彦随, . 2010.

村域尺度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以山东禹城牌子村为例

[J]. 地理研究, 29(5): 883-890.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05001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随着LUCC到GLP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空心村土地整治实践的相继推进,以及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陆续产生,深入开展村域尺度的土地利用调查与评价研究具有迫切现实需求,而构建村域尺度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则是支撑村庄土地利用用地调查与评价的重要前提与关键。参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21010-2007),构建了基于0.25m分辨率中科高清遥感影像的村域尺度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并在山东省禹城市牌子村进行了实际应用。构建的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不仅准确反映了牌子村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用地特征,而且还测算出该村所具备的土地资源整治潜力,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基于0.25m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所构建的村域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有据可依,简单易行,成果明确。研究成果可直接为我国村庄特别是空心村土地综合整治潜力的调查与评价提供技术方法的有益参考和有力支持。

[Zhu X H, Ding J J, Liu Y S, et al.2010.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n village scale: A case study of Paizi Village, Lun Zhen, Yu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9(5): 883-890.]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05001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随着LUCC到GLP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空心村土地整治实践的相继推进,以及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陆续产生,深入开展村域尺度的土地利用调查与评价研究具有迫切现实需求,而构建村域尺度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则是支撑村庄土地利用用地调查与评价的重要前提与关键。参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21010-2007),构建了基于0.25m分辨率中科高清遥感影像的村域尺度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并在山东省禹城市牌子村进行了实际应用。构建的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不仅准确反映了牌子村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用地特征,而且还测算出该村所具备的土地资源整治潜力,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基于0.25m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所构建的村域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有据可依,简单易行,成果明确。研究成果可直接为我国村庄特别是空心村土地综合整治潜力的调查与评价提供技术方法的有益参考和有力支持。
[64] 朱雪欣, 王红梅, 袁秀杰, . 2009.

广东省佛冈县城乡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J]. 中国土地科学, 23(8): 51-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09.08.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为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农村居民点规划、整合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根据影响居民点空间布局因素的限制程度,应用ArcGIS各功能,结合相关分析、统计分析等编制城乡居民点用地综合限制等级图;从土地规划需要和佛冈县实际情况出发,将佛冈县划分为5类可转为居民点用地的优先等级区;应用城乡居民点用地优先等级区,结合人口和人均用地状况,对居民点空间格局进行优化。研究结果:确定了佛冈县2020年各镇城乡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研究结论:佛冈县2020年各镇用地扩展方式和途径不尽相同;各地区在编制和应用居民点综合限制等级图时,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各限制因子及其权重。

[Zhu X X, Wang H M, Yuan X J, et al.2009.

Study on optimiz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sidential land in Fogang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

[J]. China Land Sciences, 23(8): 51-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09.08.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为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农村居民点规划、整合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根据影响居民点空间布局因素的限制程度,应用ArcGIS各功能,结合相关分析、统计分析等编制城乡居民点用地综合限制等级图;从土地规划需要和佛冈县实际情况出发,将佛冈县划分为5类可转为居民点用地的优先等级区;应用城乡居民点用地优先等级区,结合人口和人均用地状况,对居民点空间格局进行优化。研究结果:确定了佛冈县2020年各镇城乡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研究结论:佛冈县2020年各镇用地扩展方式和途径不尽相同;各地区在编制和应用居民点综合限制等级图时,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各限制因子及其权重。
[65] Fang Y G, Liu J S.2014.

The modification of North China quadrangles in response to rural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villages: 1970-2010s

[J]. Land Use Policy, 39: 266-280.

https://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14.02.00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In Chinese agricultural villages, housing provides multiple functions for rural households. With the transition of state policies and region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over the last 40 years, farmers have modified the layout and form of rural housing to adapt to the shifts in their livelihoods and lifestyles. Rural housing built by the remittances of migrant workers has produced negative externalities in densely populated agricultural regions, whilst in some villages, traditional housing has been demolished as part of settlement rationalization plans, with peasants relocated to apartment-style housing. These practices have been controversial and generated conflicts between peasants and local governments. Thus, rural housing has become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 in rural China that cannot be resolved with a "one-size-fits-all plan or policy". Based on field surveys and interviews in three case villages,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form and layout of North China quadrangles (NCQs, or Huabei siheyuan), the four-sided folk housing built by people of the Han nationality in northern China, have been modified since the 1970s. We discuss the land us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evolution of NCQs and options for solutions. We found that NCQs in agricultural villages have undergone several dramatic modifications: NCQs built during the collectivist agriculture era (1970s) were traditional in style but had reduced functions; NCQs built during the agriculture intensification era (1980s to mid-1990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griculture production; and NCQs built in the cyclical migration era (mid-1990s to date) are typically modern and spacious. These modifications to the form of NCQs can be seen as adaptation and survival strategies of rural households in response to socio-economic transitions, their changing livelihoods, and changes in their needs over the course of their lives. Today, rural houses with varied qualities, abandoned houses, and empty plots of land coexist and intermingle together in rural settlements. To manage this chaotic situation, we suggest macro-level solutions with targeted measures to respect variations in farmers'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ests and avoid impairing the diversity and adaptability of rural folk housing. (c) 2014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66] Li Y R, Liu Y S, Long H L, et al.2014.

Community-based rural residential land consolidation and allocation can help to revitalize hollowed villages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s of China: Evidence from Dancheng County, Henan Province

[J]. Land Use Policy, 39: 188-198.

https://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14.02.01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accelerated rural hollowing driven by vast and increasing out-migration of rural labors under urban-rural dual-track system has imposed huge obstacles on improving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coordinating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Taking Dancheng County in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hollowing and discusses two typical rural residential land consolidation and allocation (RRLCA) practices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s (TAAs)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Dancheng experienced rapid rural hollowing characterized as the hollowing of rural industries, infrastructure, and residential population and settlements. However, Dancheng has considerable potential and the necessity of RRLCA, for the model-based estimation shows that the potential of increasing farmland by carrying out RRLCA was about 5649 ha. The two community-based RRLCA practices show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improvement of local living conditions, increment of farmland area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es. Their experiences, including self-organized rural planning,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and endogenou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may benefit future RRLCA. Overall, it indicates that promoting community-based RRLCA scientifically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could provide an integrated platform for increasing farmland area, developing modern agriculture, promoting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thus revitalize hollowed villages. On considering the limitations and obstacles of current initiative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RLCA in rural China have been put forward. (c) 2014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67] Liu Y S, Liu T, Chen Y F, et al.2010.

The process and driving forces of rural hollowing in China under rapid urbanization

[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6): 876-888.

https://doi.org/10.1007/s11442-010-0817-2      URL      Magsci      摘要

<p>Rural hollowing is a recent geographic phenomenon that has receiv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China, which is experiencing rapid urbanization. It has led to the wasteful use of rural land resources, and imposed obstacles on the optimization of land use and coordin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Rural hollowing has various forms of manifestation, which refers to the neglect and vacancy of rural dwellings, both of which can lead to damage and ultimate abandonment of rural dwellings. Damaged dwelling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destruction, ranging from slight, moderate to severe. The evolutive process of rural hollowing in general has five stages, i.e., emergence, growth, flourishing, stability, and decline.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its physiographic features, the types of rural hollowing can be categorised as urban fringe, plain agricultural region, hilly agricultural region, and agro-pastoral region. Especially, the plain agricultural region is the most typical one in rural hollowing, which shows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rural hollowing as a &ldquo;poached egg&rdquo; pattern with a layered hollow core and solid shape. Furthermore,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rural hollowing are identified as the pull of cities and push of rural areas. In particular, this paper identifies contributors to rural hollowing that include rural depopulation in relation to rapid urbanisation and economic change, land ownership and land use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barriers.</p>
[68] Liu Y S, Yang R, Long H L, et al.2014.

Implications of land-use change in rural China: A case study of Yucheng, Shandong Province

[J]. Land Use Policy, 40: 111-118.

https://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13.03.01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Based on surveys on rural land-use change at village scale in Yu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presents how land-use change takes place in response to inhibitive institutional forces in light of an outmoded land ownership system and unreasonable land use rights administration, and discusses it in the broader social context of industrialization, rural depopulation, a dual-track land market, and land use legislation. Spatial comparison of land use maps interpreted from aerial photographs in different period unveils a decrease in arable land for farming, and an increase in rural settlements, facilities land and unused land. Despite rural depopulation, rural settlements area nearly tripled during 1967-2008. Nearly all newly gained non-agricultural land originated from farmland at the village fringe while formerly facilities land and unused land had been converted to residential use and it was abandoned later. Thus, the destructive farmland conversion from productive use to non-agricultural uses took place at multiple stages.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1650 households in 48 villages in Yucheng City indicated that 41% of the households had multiple dwellings, even though some of them are not occupied or even ruined. This finding may damp the rosy picture of the reportedly slowdown in China's farmland reduction in recent years as these destructive changes are too small to detect from satellite imagery, and it will also provide a practical scientific basis for constituting more strict farmland protection objectives and strategies for China in the near future. In order to hold back the destructive conversion trend from farmland to non-agricultural uses, the authors argue that policy and institution innovation concerning land use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needs feature highly in the government's agenda. (C) 2013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69] Long H L, Li Y R, Liu Y S, et al.2012.

Accelerated restructuring in rural China fueled by 'increasing vs. decreasing balance' land-use policy for dealing with hollowed villages

[J]. Land Use Policy, 29(1): 11-22.

https://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11.04.003      URL      Magsci      摘要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has produced a unique phenomenon of 'village-hollowing', shaped by the dual-track structure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of 'village-hollowing', identifying the processes and influences that have driven their evolution, and highlighting the challenge that the locking-up of unused rural housing land in 'hollowed villages' presents for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concerns over urban development and food security. The paper examines the 'increasing vs. decreasing balance' land-use policy has been adopt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 which seeks to balance increases in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with a reduction in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is discussed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Huantai county in Shandong province, drawing attention to its contested and contingent nature. It is argued that the policy is a top-down approach to rural restructuring that necessarily requires the acquiescence of local actors. However, it is noted that failures to adequate engage with local actors has led to resistance to the policy, including violent protests against the demolition of housing.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lessons might be learned from Europe by incorporating elements of 'bottom-up' planning into the process. As such,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rural restructuring in China is a dynamic, multi-scalar and hybrid process that shares common elements and experiences with rural restructuring in Europe and elsewhere. but which is also strongly shaped by the distinctive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China. (C) 2011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70] Yang R, Liu Y S, Long H L, et al.2015.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land use in the Bohai Rim of China

[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5(5): 559-572.

https://doi.org/10.1007/s11442-015-1187-6      URL      Magsci      摘要

<p>Based on multiple remote-sensing image interpre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ata, this study focused on rural settlement and land use change amidst rapid urbanization. Rural settlements,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land us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Bohai Rim were explored within 5&#x000D7;5 km grid cells, as per GIS spatial analysis and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the Bohai Rim is remarkably varied. The number of rural settlement sites in a 5&#x000D7;5 km grid cell exceeding 5.0 are distributed in a six-area pattern in the Bohai Rim; rural settlement dispersion is particularly high in agricultural regions in south Hebei and southwest Shandong, suggesting rural settlement density keeps increasing from northeast to southwest, characterized by high density and dispersed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regions. Furthermore, rural settlements show dramatic spatial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 change degrees in the Bohai Rim. In term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s always extensive in plains, with a high density of rural settlements,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in particular, and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 the south of Shandong province is also extensive, with most rural settlement land use areas in the 5&#x000D7;5 km grid cells exceeding 3 km<sup>2</sup>. However,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regions have underdeveloped economies, industrialization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characterized by low urbanization rates, with farmers not feeling assimilated in rural or urban areas. In terms of the temporal sequence, urban expansion rapidly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s in rural-urban transitional belts of provincial capital or prefecture-level city into urban lands, and in traditional rural areas, residential lands are grow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armers&#x02019; incomes all have effects on type of land use change and pattern of rural settlements. It is a core objective for future rural development to reconstruct a rational spatial pattern of villages or towns and well-organized village-town systems, build central villages, key towns or central towns, optimize or reconstruct production, living and eco-space of rural areas. It is of significance for rural geographical research to further interpret and explore spatial reconstruction theory.</p>
[71] Zhu F K, Zhang F R, Li C, et al.2014.

Functional transition of the rural settlement: Analysis of land-use differentiation in a transect of Beijing, China

[J]. Habitat International, 41: 262-271.

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13.07.01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Diversity, complexity and change have become the hallmark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rural settlements. However, the literature so far has paid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is phenomenon from the standpoint of functional transition and related land-use change. To fill in this gap,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unctional transi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through analyzing land-use differentiation in a transect of Beijing. Land-use changes are presented along the differentiation of land-use structure and use change of rural hous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n obvious differentiation of land-use structure from near-urban countryside to the rural hinterland. Besides that, the use change of rural housing also ha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y are different responses to the urban sprawl, respectively from the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single rural resident.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implies a functional transition in some rural settlements, including increases of non-agricultural function and urban servicing functi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functional intensity and its rules on spatial temporal evolution still need to be approached in the future. (C) 2013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