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2016 , 35 (8): 1039-104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8.013

Orginal Article

社会资本的地理学研究进展

孔翠翠, 刘静, 朱青*, 姬旭泽, 韦新宇, 宋文杰, 周咏茹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

Progress of social capital research in geography

KONG Cuicui, LIU Jing, ZHU Qing*, JI Xuze, WEI Xinyu, SONG Wenjie, ZHOU Yongru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Remote Sensing Scienc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通讯作者:  朱青(1961-),女,江苏盐城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方面研究,E-mail:zhuqing@bnu.edu.cn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杂志 版权所有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21)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310400086)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孔翠翠(1989-),女,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E-mail:kongcuicui11@163.com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资本在促进民主、发展经济、健康身体、解决贫困等方面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知,社会资本吸引了众多学科的关注,地理学者也意识到社会资本对地理现象的解释作用,并结合具体问题开展了一些实证性研究,但由于在地理学中引入社会资本的研究历史较短,国内迄今尚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研究架构的探讨。本文在研读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基于空间尺度、地域性差异的社会资本研究,以及社会资本在经济地理、城市社会地理、健康地理等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从社会资本的地理学研究思路与框架、测量指标、以及研究领域的拓展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社会资本在地理学领域研究的深入展开,丰富社会资本的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 社会资本 ; 空间尺度 ; 地域差异 ; 地理学 ; 地区经济发展 ; 社会空间

Abstract

With its role in promoting democracy, economic growth, improving health and alleviating poverty gradually being realized, social capital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many research efforts in various disciplines. Geographers also realize that social capital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explaining geographical phenomena.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ers in China and abroad have undertaken various empirical studies based on specific issues,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the study of geography remains to be of a short history. Especially in China, the study of social capital in geography lack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exploration of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Based on the examin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and Chinese literature on this kind of research,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and reviews the studie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spatiality of social capital, the introduc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solving geographical issues,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various sub-disciplines, such as economic geography, urban geography, health geography, and so on. Meanwhile, this article brings about a number of issues that should be further examined and some new research perspectives that deserve to be broadened in the near future. For example, the approach and framework of solving geographical iss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and the measurements of social capital in the field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By doing so,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geographical studies and enrich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s of social capital.

Keywords: social capital ; spatial scale ; regional disparity ; geography ;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 social space

0

PDF (848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孔翠翠, 刘静, 朱青, 姬旭泽, 韦新宇, 宋文杰, 周咏茹. 社会资本的地理学研究进展[J]. , 2016, 35(8): 1039-104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8.013

KONG Cuicui, LIU Jing, ZHU Qing, JI Xuze, WEI Xinyu, SONG Wenjie, ZHOU Yongru. Progress of social capital research in geography[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8): 1039-104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8.013

1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法国学者Pierre Bourdieu提出社会资本这一概念以来,社会资本经由Coleman、Putnam、Fukuyama等学者的推动,逐渐成为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范式。社会资本有利于资源获得、促进信任和合作,益于健康,在解释信任、社会民主绩效(罗伯特D·帕特南, 2001)、移民就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经过理论的发展和延伸,社会资本也逐渐吸引了经济学(程民选等, 2006)、公共卫生(Ljunge, 2014)、传播学(邓建国, 2007)等学科的关注。国外主要关注社会资本理论与测量(Lochner et al, 1999; Lin, 2001),以及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Beugelsdijk et al, 2005; Camps et al, 2014)、健康(Smith et al, 2014; Story, 2014)、移民(Kan et al, 2007; Prayitno et al, 2014)等方面的实证研究。国内研究中,理论和测量等主要是借鉴和归纳国外的研究(张文宏, 2011a, 2011b; 赵雪雁, 2012);实证方面主要涉及居民社会资本构建(Lin, 2001),社会资本对就业与择业、社会支持及幸福感、城市融入的作用(李培林, 1996; 邵雅利等, 2014),以及对创新创业、农户生计等方面的影响 (王霄等, 2005; 江进德等, 2012)。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试图将社会资本纳入地理学范畴,如Putnam(1993)和Mohan等(2002)认为人们的社会关系是由他们生活的地域塑造,且不同区域的社会资本参与群体有不同特点,导致社会资本的空间不均衡分布。中国地理学者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如赵雪雁(2010, 2013)关注社会资本影响人对生态环境响应,提出社会资本与环境影响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框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方面,社会学由于缺少对空间的关注,而存在着“空间转向”的需要;另一方面人文地理学也存在“制度文化”转向,注重考察制度文化的空间构成、空间秩序、空间竞争等方面(唐晓峰, 2005)。Anthony Giddens曾指出:“除了近晚期地理学家的著作外,社会科学家们未能围绕那些从时间和空间建构社会体系的模式来进行他们的思考”(引自张品, 2013)。将社会资本引入地理学中,探索社会资本的空间性、地方性是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由此可以看出,基于地理学视角的社会资本研究在中国已经开始,为促进社会资本在地理学研究中的深入展开,亟需对社会资本的空间性以及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构建以社会资本为视角的地理学现象的分析框架,以期促进社会资本的地理学研究的拓展。

2 社会资本研究中地理学思维的建立

2.1 基于空间尺度的社会资本研究

尽管社会资本还没有被地理学界耳熟能详,但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已经涉及不同空间尺度的社会资本以及测量指标,从国家、州(省)及社区等不同空间单元开展了研究(Kim, Kawachi et al, 2006),而不同空间尺度的社会资本成因及其所产生的结果不尽相同(Lochner et al, 1999)。

(1) 国家尺度。研究主要集中于2个方面:一是国家之间的社会资本比较;二是单个国家整体社会资本状况的研究。Beugelsdijk等(2005)利用信任(trust)和公民被动与主动参与(欧洲价值调查)作为指标,测量英国、法国、意大利等7个国家54个地区的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符平(2003)试图定义国家社会资本,认为国家社会资本是镶嵌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结构内部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非制度性权威、公民结(类似于帕特南的公民参与(civic engagement)和社会信任系统(social trust system)3个部分。韦红(2009)类比个人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从与别国的社会关系网络、国际社会关系质量及在国际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地位3个方面定性地评估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社会资本状况。可见,在国家尺度上,多采用信任、公民参与、国际关系网络等指标测量国家间社会资本的差异。目前,中国还缺乏对全国社会资本的全面深入研究,对社会资本情况系统评估,以及基于国家层面的社会资本影响评价。

(2) 州(省)尺度。在具有社会制度、法律、宏观文化同样背景的区域中,由于地形地貌、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导致社会资本的地域差异。Subramanian等 (2002)认为,居住在低社会资本社区,即使自身拥有高社会资本,也不会感觉自己有好的健康状况。Crosby等(2006)在探究社会资本是否影响美国青少年地区怀孕率差异问题时,选择了州层面进行分析,他们认为州层面的社会资本反映的是文化信任、经济等大尺度社会生态方面的影响。Kim等(2007)在研究州级社会资本对健康的影响时,测量了信任态度、公民参与和政治参与、地区居民参加团体的数量和地区所拥有的非营利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数量等。Pan等(2010)从地区协会数量、慈善机构数量及集资量、地区献血率3个方面来测量中国省级层面的社会资本。可以看出,在区域尺度上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从地区信任、公民政治及社会参与、团体和协会数量等方面作为测量指标开展研究。中国地域辽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研究社会资本作用程度及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3) 社区尺度。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社情民意、社会基层各种矛盾和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地方。与其他层面相比,社区与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是公民参与社会的主要场所。社区社会资本依赖于每天邻里互动,更能反映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规范和价值,而不是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影响。Kawachi等(1997)认为社区层面的社会资本可以定义为社会组织的特征,如民主参与、互惠规范以及对别人的信任度等。Harpham(2002)则认为社区社会资本包括2个通用指标:①认知社会资本方面的人际信任、社区意识和互惠程度;②结合社会资本方面的居民参加和参与自愿组织的程度和密度。桂勇等(2008)在研究社区社会资本测量时,归纳了衡量社区社会资本的7个方面:参与地方性社团或组织,地方性社会网络,非正式社会互动、信任、互惠与志愿主义,社会支持,社区凝聚力和社区归属感。张骁鸣等(2009)分析西递村劳动力回流现象时发现,乡村社区社会网络发挥效力有其效用边界,只在社区有绝对权威。由此可见,社区社会资本研究多从社区意识(社会联系、相互关系、社区价值)、地方意识(依恋),从行为、情感和认知角度,邻里行为、社区活动参与、个人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开展研究。

在以单一尺度对社会资本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也注意到社会资本研究尺度选择不同,得出的结果可能也不同(Levanon et al, 2011)。如Turrell等(2006)分析塔斯马尼亚岛死亡率与社会资本关系时,发现两者之间关系较弱,这与一般意义上的分析相悖,作者认为这可能是塔斯马尼亚岛规模较小,各区域之间空间差异较小造成的,由此表明社会资本研究需要把握空间尺度问题。Kim、Subramanian等(2006)从美国的州、县2个层面探讨了大尺度社会资本是否对肥胖和缺乏运动有影响,结果显示:正式的公民和政治参与方面的社会资本作用要小于态度、非正式交往和正式社团的影响,表明县层面的社会资本作用大于州层面影响。Meng等(2014)从不同层面分析了中国社会资本对健康的影响,从信任和社会参与等方面测量社会资本。该研究认为,在个人层面上,亲人之间的信任作用较大,特别是在乡村地区,较疏远关系的信任只在城市中起作用;在国家层面上,亲人之间的信任影响较小,但是朋友之间的信任对城市和乡村居民健康都有影响。社会参与情况对个人健康影响不大。

2.2 基于地域差异的社会资本研究

最早积极主张将社会资本纳入地理学研究范畴的当属美国经济学家、政治学家Putnam(1993),他在分析意大利南部社会资本缺乏原因时,认为特定历史和地理发展的作用造成了南北社会资本差异,而不是现代社会经济条件影响的结果。Mohan等(2002)也试图将社会资本引入人文地理学中,他认为对人文地理学者来说,社会资本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流行,而是因为它可以解释不同的空间问题,如涉及到分配公平性问题;社会资本与中心地理论相结合,促进社会组织、基础设施的合理安排,解决空间消费排斥问题,以及城市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Nakamura, 2014)。Anthony Giddens舍弃前人分析个人社会关系的研究范式,将社会结构和它产生的结果联系起来,分析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是如何在空间分布的,他认为社会结构的变化可能带来社会资本变化,进而使得社区环境发生变化(引自Mohan et al, 2002)。Scheffler等(2008)研究发现社会资本与疾病显著相关,认为可能是因为社会资本的地理差异引起的。

周尚意(2015)认为区域有3个本性:不可移动的自然条件、历史积累的实体要素、植根于此的社会文化,区域本性构成了其他地区无法复制的区域特点。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社会概念,属于区域的第三本性,构成地方特性。潘峰华等(2010)认为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的一个重要差异是嵌入地方,其他地区很难复制,而且往往是在特定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背景下逐步演变和累积的,因此社会资本具有地域差异性。赵雪雁(2013)通过实证研究认为,村域层面的社会资本差异有助于解释村域之间的环境影响差异。

早期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多从个人角度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引入地理学思维,从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制度的变化等方面分析社会资本的形成及社会资本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资本与地理学的结合有2种形式:一是从地理学视角分析社会资本所表现的空间性,二是用社会资本概念解释地理学问题。但两者只是考虑角度不同,不管哪种形式,都需要地理学者参与到社会资本的研究之中,同时也需要利用社会资本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地理现象。

3 社会资本的地理学研究

社会资本在地方不断累积,并影响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演化过程,形成不同的空间特征。虽然社会资本对于大多数地理学者来说仍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但不乏从地理学视角开展的多方向的研究与探讨。

3.1 社会资本的经济地理学研究

人们认识到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经济因素,和其他物质、人力、资本等因素一样,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经济地理学者可以利用社会资本解释区域内的经济问题,解释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产业迁移及转移方向、产业集群的形成及促进创新条件等。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关注投入—产出等模型的作用,而忽略了行为、空间、环境等内涵的作用(Naughton, 2014)。而社会资本影响经济活动的内容、区位及空间状态等,从地理学研究社会资本可能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带来新的解释和可能,如在消费市场中,社会资本和社会参与可能减少不公平问题,提高市场效率,解决供给和需求不协调问题(Nakamura, 2014)。但是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会有时效性。孟晓晨等(2007)在分析海外关系网络促进侨乡发展的过程中,认为社会资本只能在特定的时期和历史条件下起作用,随着网络联系的减弱,促进效力也会降低。

集聚是否有经济效益或从多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取决于集群内的连接程度,而这个连接需要社会资本的建设,社会资本可促进成员沟通、信任,保证公平。Cooke等(2005)运用英国12个地区中小企业数据,分析企业表现、区域发展与社会资本使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新或知识型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资本,而且这些企业更多地分布在社会资本丰富的地区。Bell等(1999)第一次对产业集群内社会资本进行定义,认为社会资本是指存在于集群内部,通过促使行为主体进行互动而产生的资源,是产业集群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助信任、友好、尊敬和相互谅解关系。社会资本的凝结功能可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并且通过发挥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增强集群的稳定性(朱允卫等, 2007)。

社会网络关系的嵌入也影响产业转移。企业内的个人和组织通过与内外部的对象长期交往、合作会形成一系列认同,使得原先生产网络中嵌入地方化产业链的地方联系被依靠社会资本的外包、分包取代(朱华友等, 2014)。例如,上海服务业转移之所以没有选择具有相同条件的周围地区,而选择宁波,主要因为来自宁波的“红帮师傅”的社会关系嵌入起到重要作用(谭文柱, 2012)。Poon等(2012)用回归分析法研究社会资本对越南贫困乡村地区女性创业影响,结果显示:家庭等微观社会资本通过贡献劳动力、收入、社会网络等,从而增加了女性成为企业家的可能性,而女性联盟类区域社会资本由于过度陷入消极的网络外部性而阻碍女性创业的发展。

创新资源网络化配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它既可以弥补个体资源、能力的不足,又能促进技术交流、知识互动(张力, 2012)。赵雪雁等(2015)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截面数据,以无偿献血率、信任度和社会组织密度指标测量区域社会资本,探索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信任与区域创新呈正相关,而规范和网络呈负相关。

3.2 社会资本的健康地理学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类健康的作用逐渐减小,社会文化环境逐渐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医学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转向社会文化视角(刘晓霞等, 2012)。社会资本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表征之一,因此国内外很多学者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健康,一个普遍的观点是社会资本促进健康。

Kim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从国家层面分析欧洲64个国家的社会信任状况与个人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时,发现社会信任与个人自评健康水平显著相关(Kim et al, 2011);在研究州级社会资本对健康的影响时,测量了信任态度、公民参与和政治参与、地区居民参加团体的数量和地区所拥有的非营利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数量等,结果显示,州级社会资本高的地区,患病的可能性小(Kim et al, 2007)。Sundquist等(2014)利用社区选举参与率作为连接型社会资本,分析其与老年人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显示,两者之间是存在关联的。Murayama等(2015)利用老年人参与社会网络的同质性和异质性表征社区社会粘合性和连接性社会资本,分析显示,粘合性社会资本因同质性高,人们易于分享信息而有利于减少老年人消极情绪;连接性社会资本因强的对外联系可能导致社区安全感的降低,有增加老年人消极情绪的风险。Scheffler等(2008)研究发现,社会资本与疾病显著相关,认为可能是由社会资本的地理差异引起的。Harpham等(2002)从社区社会资本2个维度,即认知社会资本方面的人际信任、社区意识和互惠程度,结构社会资本方面的居民参加和参与自愿组织的程度及密度研究了社区社会资本与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薛德升等(2009)对广州新凤凰村内农民工就医状况分析后认为,社会资本在解决农民工疾病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社会资本影响个人健康自评、情绪等,影响人的健康状况,虽然国内外已经有一些学者从社会文化、社区环境研究社会资本与健康的关系,但缺乏地理学视角探索。国内外环境不同,将社会资本纳入健康地理学,探究中国居民健康中社会资本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3.3 社会资本的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

3.3.1 社会资本与城市社会空间

社会资本具有识别社会结构的功能,并且这种识别有助于解释微观现象的差异。Subramanian等(2003)在分析社区社会资本时,运用信任指标,去除明显的居民个人属性以及社会经济因素后,发现还存在着社区社会资本的差异,认为社会资本受到社区地理环境影响。Hanibuchi等(2012)研究社区社会资本差异时,发现社区年龄和城市化程度对社会资本的各个指标都有影响,认为社区悠久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影响着社区的社会资本,而与短期的建筑环境(可步行性)无关。陶伟等(2013)认为,社会资本在空间的体现应关注城中村、社区等特定地理空间内的社会结构及社会资本状况,这对中国社区建设和农民工融入有重要作用。刘志林等(2015)从社会信任与共同价值和社会网络结构2个维度对社区社会资本进行测量,并对社区社会资本与居民居住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社区社会资本与居住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西方城市发展中出现严重的贫困集聚和社区隔离等问题,这些由于阶级、宗教、收入而产生的隔离,也与社会资本有关。吴晓等(2003)认为,近年来,中国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迁移,进城早期农民工依据传统的地缘、血缘关系,聚集于城市边缘、城中村等特定地区,建立他们自己的社会空间,很少与原著居民联系。基于亲密关系的结合型社会资本使得社会关系封闭,导致了空间隔离。吴廷烨等(2013)以广州市瑞宝村为例,研究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空间生产时,认为湛江外来人口依靠社会网络关系与其他社会行为者博弈实现对空间的巩固,进而完成对空间的重塑,最终形成一个以流动人口为主体、以社会网络关系维系的稳定、独立的同质生产社区。李志刚等(2011)通过对广州8个城中村的实证调查,研究社会网络及移民聚居区的关系,认为新移民的社会网络成分多样化、关系现代化,空间分散化,聚居区的分异度正逐步降低,正在逐步与城市融合,当然社会隔阂还未完全扭转。冯健等(2007)分析了中国五大城市内部人口、经济、社会空间变化后,也发现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更复杂,异质性特征突出,由单一向混杂转变。

3.3.2 社会资本与移民就业、城市融入

社会网络是社会资本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人们的社会关系是由其生活的空间塑造的,不同的生活空间塑造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因此社会网络规模与结构对于个人社会资本的构建有着密切的关联,是造成个人条件、机会与社会经济收益差异以及地方融入的重要因素。

Granovetter研究了社会网络关系在个人求职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即使在欧美等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比较完善的国家,人们在就业和求职过程中还是会更多地依靠自己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关系(引自赵延东, 2003)。Das(2004)通过对印度东部地区2个乡村工薪阶层进行定性采访研究,发现穷人的经济政治条件对于社会资本本身和其带来的物质利益有巨大的限制作用。李培林(1996)的研究指出:初级社会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位置变动时,社会资本影响着迁移的方向和在迁入地的适应情况,在此程中,社会资本可以降低交易费用、节约成本。曹子玮(2003)发现,农民工进入城市再构的社会网络对其在城市的收入有重要作用。刘于琪等(2014)研究表明,社会资本高的新移民有更强烈的定居意愿,但是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由于受教育水平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在城市的适应程度较低,信任关系下降、政治社会参与不足(崔华华等, 2012),其在城市的社会资本构建更趋向于一种“内卷化”趋势(叶鹏飞, 2012),游离于城市和乡村,融不进城,只能在群体内部扩展社会关系和网络。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中国将有大量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其身份、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社会资本也由原来基于血缘、地缘关系的乡村型社会资本,转向基于业缘、趣缘的城市型社会资本。但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限制,农民工并没有做好适应这一变化的准备,在城市中产生社会隔离和空间隔离。将社会资本引入城市社会地理学,为解释农民工融入城市及城市空间隔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4 展望

从上述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国外的研究中,存在着社会学与地理学融合发展的趋势,社会资本作为当今社会学、政治学中一个备受关注的概念,也吸引了地理学者将其引入地理学研究中。特别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社会矛盾尖锐、农民工融城困难等诸多问题,将社会资本引入地理学研究中,一方面对于分析解决中国城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实践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也可拓宽地理学研究领域、促进地理学发展。虽然国内外地理学者已拓展了一些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但在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框架与测量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4.1 明确社会资本的地理学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而人文地理学更关注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和演化,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响应。从西方地理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社会文化逐渐渗透到地理学思想之中。叶超指出,未来中国地理学空间内涵由非人化的、客体化的容器和几何图式向注重人的、主体化的一体化社会空间转换,是一个应当注意的前沿议题和重要方向(引自高晓路, 2015)。因此将社会资本引入中国地理学,也是顺应了国际上地理学发展的趋势。而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地理学研究可从以下2个角度展开:一是社会资本的时空特征,从此角度扩展,可研究地域环境对社会资本塑造的机制,探索社会资本的空间格局以及演化过程;二是将社会资本概念作为一种解释范式,来分析地理现象以及形成机制。基于此,构建了图1所示的研究框架,为未来深入开展社会资本的地理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图1   基于社会资本的地理学研究框架图

Fig.1   Framework of geographic analysis of social capital

4.2 建立适合地理学研究的测量指标与分析方法

社会资本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测量问题。目前关于地理学中社会资本的测量指标尚未统一:一方面是社会资本含义较为宽泛,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另一方面,根据地理学研究内容的不同,地理学者会采用不同的指标,缺乏统一、规范的测量体系。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社会资本的测量有2种方法,一种是通过直接观察能反映社会资本“地方特性”的因素,如公民组织的数量,协会、社团、慈善机构等的数量,或者直接观察居民间的社会互动,研究宏观社会资本及其作用。另一种是调查居民对社会资本的认知,通过居民认知反映社会资本,这种方法比较常用,数据多来自问卷调查,但由于数据来自个人,可直接观察到的地区差异有可能被居民特性差异混淆,具有很大的争议性(Subramanian et al, 2003)。造成社会资本差异的因素无非是2个:一个是“人”,一个是“地方”。地方塑造了个人特性,个人也塑造了地方,如果在控制了个人因素后,地区社会资本仍然存在差异,那么就有理由考虑地方特性(如社会和物理基础设施、种族歧视、文化制度)。在研究社区社会资本时应包括个人对社会认知的社会资本和社区特性2个方面,二者不可相互替代。在地理现象的研究中特别要注意尺度问题,不同的空间尺度范围的研究内容和选择的测量指标不同,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不同,得到的结论也有差异。因此,通过实证、归纳、提炼来构建社会资本的测量体系至关重要。

4.3 拓宽社会资本在地理学中的研究领域

虽然有关社会资本在空间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的社会资本存量差异及特征,但从更深层次应用社会资本探究地理学问题的研究还较少。社会资本作为影响人地关系的重要人文因素,将在人地关系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如随着人们对健康以及社会和谐的重视,可在居民健康、城市和社区融入、幸福感等方面展开。因此社会资本将在健康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城市社会地理学等研究课题中有所作为,当然基于地理学视角的社会资本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综上所述,开展基于社会资本的地理学研究,不仅可丰富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还可促进学科交叉、跨界融合,为解决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出现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策略与依据,为城市规划建设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撑。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曹子玮. 2003.

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

[J]. 社会学研究, (3): 99-110.

URL      摘要

一、研究假设几千年来 ,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关系一直是由血缘与地缘两种主要的关系组成 ,往往一族一姓即组成一村一庄 ,即使同一村庄有杂姓居住 ,也常常是世代为邻。地缘关系与血缘关系相互交织 ,呈现出两个彼此不同的关系取向 :在本村内部 ,相互间的交往强调和睦相处 ,止息

[Cao Z W.2003.

Nongmingong de zaijiangou shehuiwang yu wangnei ziyuan liuxiang

[J]. Sociological Studies, (3): 99-110.]

URL      摘要

一、研究假设几千年来 ,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关系一直是由血缘与地缘两种主要的关系组成 ,往往一族一姓即组成一村一庄 ,即使同一村庄有杂姓居住 ,也常常是世代为邻。地缘关系与血缘关系相互交织 ,呈现出两个彼此不同的关系取向 :在本村内部 ,相互间的交往强调和睦相处 ,止息
[2] 程民选, 龙游宇, 李晓红. 2006.

经济学视阈中的社会资本: 经济学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述评

[J]. 社会科学研究, (4): 62-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4769.2006.04.011      URL      摘要

自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引入经济学 以来,经济学界对其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发展经济学肯定了社会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而社会资本与微观主 体行为的研究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资本对经济社会的广泛影响。尽管如此,社会资本在经济学中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有待进一步展开和深入。

[Cheng M X, Long Y Y, Li X H.2006.

Jingjixue shiyu zhong de shehui ziben: Jingjixue guanyu shehui ziben de yanjiu shuping

[J].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4): 62-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4769.2006.04.011      URL      摘要

自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引入经济学 以来,经济学界对其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发展经济学肯定了社会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而社会资本与微观主 体行为的研究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资本对经济社会的广泛影响。尽管如此,社会资本在经济学中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有待进一步展开和深入。
[3] 崔华华, 刘信鹏. 2012.

社会资本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路径研究

[J]. 未来与发展, 35(9): 40-43, 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0166.2012.09.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社会资本理论为研究框架,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熟人社会"解体、信任关系下降,政治参与不足、利益诉求难以表达,缺乏权威规范、制度渠道不健全,社会多功能组织发育缓慢、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原子化状态等难题,进而探讨了社会组织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信任、参与和规范等3个方面的社会资本功能,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组织发展的视角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

[Cui H H, Liu X P.2012.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domain of social capital as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path

[J]. Future and Development, 35(9): 40-43, 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0166.2012.09.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社会资本理论为研究框架,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熟人社会"解体、信任关系下降,政治参与不足、利益诉求难以表达,缺乏权威规范、制度渠道不健全,社会多功能组织发育缓慢、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原子化状态等难题,进而探讨了社会组织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信任、参与和规范等3个方面的社会资本功能,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组织发展的视角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
[4] 邓建国. 2007.

Web 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D].

上海: 复旦大学.

[Deng J G.2007.

Web 2.0 shidai de hulianwang shiyong xingwei yu wangmin shehui ziben zhi guanxi kaocha[D].

Shanghai, China: Fudan University.]

[5] 冯健, 刘玉. 2007.

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 特征、模式与机制

[J]. 地理科学进展, 26(4): 93-1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6301.2007.04.0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经历了人口、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空间重构,空 间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中国城市人口郊区化速度在加快,城市常住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空间重构存在明显差别,城市人口空间重构过程的相似性特征减弱而差异性 特征增强.对中国城市工业和商业空间重构的分析表明,郊区化和离心化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因子与社会形势密切相关,社会区类型越来越多样 化,社会区构成则经历了由单一到混杂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具有典型的同质性特点,带有计划经济色彩,而90年代末的模式则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异质性特征突出,而且带有多中心结构特点.

[Feng J, Liu Y.2007.

Restructuring of urban internal space in China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Characteristics, models and mechanisms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6(4): 93-1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6301.2007.04.0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经历了人口、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空间重构,空 间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中国城市人口郊区化速度在加快,城市常住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空间重构存在明显差别,城市人口空间重构过程的相似性特征减弱而差异性 特征增强.对中国城市工业和商业空间重构的分析表明,郊区化和离心化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因子与社会形势密切相关,社会区类型越来越多样 化,社会区构成则经历了由单一到混杂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具有典型的同质性特点,带有计划经济色彩,而90年代末的模式则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异质性特征突出,而且带有多中心结构特点.
[6] 符平. 2003.

论国家社会资本及其功效

[J]. 人文杂志, (6): 130-1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447-662X.2003.06.024      URL      摘要

从帕特南对美国社会资本的研究中笔者引申出国家社会资本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定义.本文提出 并分析了国家社会资本的三个主要内容--非制度性权威、公民结和社会信用系统一的不同性质、特征和功效.国家社会资本是一种广大范围内的共享物和规范、建 构社会不可缺少的资源,也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它有利于国家权威和利益的维护、社会秩序的维持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和社 会发展的前提.

[Fu P.2003.

On the state social capital and its efficacy

[J].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6): 130-1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447-662X.2003.06.024      URL      摘要

从帕特南对美国社会资本的研究中笔者引申出国家社会资本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定义.本文提出 并分析了国家社会资本的三个主要内容--非制度性权威、公民结和社会信用系统一的不同性质、特征和功效.国家社会资本是一种广大范围内的共享物和规范、建 构社会不可缺少的资源,也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它有利于国家权威和利益的维护、社会秩序的维持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和社 会发展的前提.
[7] 高晓路, 吴丹贤, 许泽宁, . 2015.

中国老龄化地理学综述和研究框架构建

[J]. 地理科学进展, 34(12): 1480-1494.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2.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老龄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和城乡空间重构的特殊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复杂,地理学与老年学等学科交叉的需求日益凸显.亟需从学科构建的角度出发,思考老龄化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填补老龄化研究的空白,丰富与拓展地理学研究领域.本文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国内老龄化地理学研究的5个主题,即:①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②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效应;③老年人健康与环境的关系;④老年人的空间行为;⑤养老服务的空间组织与规划,并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评述.通过国内外的比较研究,对老龄化地理学的学科定位、研究体系和理论方法建构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从地理学视角解读中国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提供一个研究框架.

[Gao X L, Wu D X, Xu Z N, et al.2015.

A review and frame-work setting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on aging in China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4(12): 1480-1494.]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2.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老龄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和城乡空间重构的特殊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复杂,地理学与老年学等学科交叉的需求日益凸显.亟需从学科构建的角度出发,思考老龄化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填补老龄化研究的空白,丰富与拓展地理学研究领域.本文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国内老龄化地理学研究的5个主题,即:①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②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效应;③老年人健康与环境的关系;④老年人的空间行为;⑤养老服务的空间组织与规划,并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评述.通过国内外的比较研究,对老龄化地理学的学科定位、研究体系和理论方法建构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从地理学视角解读中国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提供一个研究框架.
[8] 桂勇, 黄荣贵. 2008.

社区社会资本测量: 一项基于经验数据的研究

[J]. 社会学研究, (3): 122-142.

URL      摘要

社会资本的测量是社会资本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其中集体性社会资本的测量更是大量学术争论的根源所在。在回顾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社区社会资本的多元维度测量方法,并发展出各个维度的具体测量指标。基于2006—2007年在上海市50个社区收集的数据,作者对所建构的量表进行了分析,得到一个7维度的社区社会资本测量量表,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文章最后对中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独特特征及社会资本测量研究未来可能的发展作了简要的讨论。

[Gui Y, Huang R G.2008.

Measuring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 empirical data

[J]. Sociological Studies, (3): 122-142.]

URL      摘要

社会资本的测量是社会资本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其中集体性社会资本的测量更是大量学术争论的根源所在。在回顾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社区社会资本的多元维度测量方法,并发展出各个维度的具体测量指标。基于2006—2007年在上海市50个社区收集的数据,作者对所建构的量表进行了分析,得到一个7维度的社区社会资本测量量表,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文章最后对中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独特特征及社会资本测量研究未来可能的发展作了简要的讨论。
[9] 江进德, 赵雪雁, 张丽, . 2012.

农户对替代生计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

[J]. 自然资源学报, 27(4): 552-564.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12.04.003      URL      Magsci      摘要

论文通过实地调查获得研究数 据,分析了农区、半农半牧区、纯牧区农户替代生计选择的结果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替代生计选择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得 出:①在替代生计的选择上,纯牧区农户主要选择特色产品加工、做生意、现代畜牧业,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农户主要选择做生意、外出打工和旅游服务业;②农户对 替代生计的选择表现出生计路径依赖性、区域差异性和多样性特征;③农户对替代生计的选择偏好受生计资本的影响,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家庭整体劳动能力、家 庭整体受教育水平、家庭拥有的牲畜数量、户主的学历和年龄分别对不同替代生计的选择影响显著。地方政府应深入了解农户选择替代生计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根据 不同家庭的情况设计相应的转型政策促进农户尽快提高生计能力。

[Jiang J D, Zhao X Y, Zhang L, et al.2012.

Study on alternative livelihood choice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livelihoods choice: A case of the Yellow River water supply area of Gannan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7(4): 552-564.]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12.04.003      URL      Magsci      摘要

论文通过实地调查获得研究数 据,分析了农区、半农半牧区、纯牧区农户替代生计选择的结果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替代生计选择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得 出:①在替代生计的选择上,纯牧区农户主要选择特色产品加工、做生意、现代畜牧业,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农户主要选择做生意、外出打工和旅游服务业;②农户对 替代生计的选择表现出生计路径依赖性、区域差异性和多样性特征;③农户对替代生计的选择偏好受生计资本的影响,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家庭整体劳动能力、家 庭整体受教育水平、家庭拥有的牲畜数量、户主的学历和年龄分别对不同替代生计的选择影响显著。地方政府应深入了解农户选择替代生计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根据 不同家庭的情况设计相应的转型政策促进农户尽快提高生计能力。
[10] 李培林. 1996.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J]. 社会学研究, (4): 42-52.

URL      摘要

流动民工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社会学的参与推动了流动民工研究的地进一步深化。本文从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交往方式、流动民工的生活状况、流动民工的社会分层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使读者在把握民工的一般“自然”状况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从事社会流动研究的同行来说本文亦不乏借鉴与启示之功用。

[Li P L.1996.

Liudong mingong de shehui wangluo he shehui diwei

[J]. Sociological Studies, (4): 42-52.]

URL      摘要

流动民工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社会学的参与推动了流动民工研究的地进一步深化。本文从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交往方式、流动民工的生活状况、流动民工的社会分层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使读者在把握民工的一般“自然”状况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从事社会流动研究的同行来说本文亦不乏借鉴与启示之功用。
[11] 李志刚, 刘晔. 2011.

中国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与空间分异

[J]. 地理学报, 66(6): 785-795.

https://doi.org/10.11821/xb201106007      URL      Magsci      摘要

伴随日益加速推进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备受关注。通过对广州8 个城中村的问卷调查与实证研究,本文对中国城市新移民的社会网络进行研究,分析移民聚居区与其社会网络的关系。研究表明,新移民的社会网络表现为成分多样化、关系现代化和空间分散化等3 大特征;新移民积极利用聚居区外的社会关系寻求发展机会;移民聚居区的分异度正逐步降低,中国城市内部二元分异的空间格局正逐渐被打破。但是,移民与城市居民的社会隔阂并未完全扭转,新移民并没有融入到本地社区,基于地缘、血缘的“差序格局”仍是他们界定网络成员身份的重要准则。此外,迁移历史和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移民社会空间重构的主导因素。未来中国城市新移民的社会空间融合将表现为一个渐进而持续的历史过程。

[Li Z G, Liu Y.2011.

Beyond spatial segregation: Neo-migrants and their social networks in Chinese citie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6(6): 785-795.]

https://doi.org/10.11821/xb201106007      URL      Magsci      摘要

伴随日益加速推进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备受关注。通过对广州8 个城中村的问卷调查与实证研究,本文对中国城市新移民的社会网络进行研究,分析移民聚居区与其社会网络的关系。研究表明,新移民的社会网络表现为成分多样化、关系现代化和空间分散化等3 大特征;新移民积极利用聚居区外的社会关系寻求发展机会;移民聚居区的分异度正逐步降低,中国城市内部二元分异的空间格局正逐渐被打破。但是,移民与城市居民的社会隔阂并未完全扭转,新移民并没有融入到本地社区,基于地缘、血缘的“差序格局”仍是他们界定网络成员身份的重要准则。此外,迁移历史和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移民社会空间重构的主导因素。未来中国城市新移民的社会空间融合将表现为一个渐进而持续的历史过程。
[12] 刘晓霞, 邹小华, 王兴中. 2012.

国外健康地理学研究进展

[J]. 人文地理, 27(3): 23-27.

URL      摘要

传统医学地理学研究从自然生态学角度出发,着重探讨自然环境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类健康的作用逐渐减小,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特别是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本文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社会文化 转型以来,医学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以社会文化视角探究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们身体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医学地理学向一门新的健康地理学转变的过 程,并梳理了新的健康地理学理论和研究内容的变化,总结了当前学科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新时期我国健康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Liu X X, Zou X H, Wang X Z.2012.

Progress of health geography in Western countries

[J]. Human Geography, 27(3): 23-27.]

URL      摘要

传统医学地理学研究从自然生态学角度出发,着重探讨自然环境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类健康的作用逐渐减小,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特别是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本文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社会文化 转型以来,医学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以社会文化视角探究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们身体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医学地理学向一门新的健康地理学转变的过 程,并梳理了新的健康地理学理论和研究内容的变化,总结了当前学科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新时期我国健康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13] 刘于琪, 刘晔, 李志刚. 2014.

中国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及其影响机制

[J]. 地理科学, 34(7): 780-78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广州、东莞、沈阳、成都、杭州、郑州市所获问卷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中国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市新移民总体上呈现较强的定居意愿,其中投资型新移民的定居意愿最强,智力型新移民次之,劳力型新移民最弱。影响新移民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户籍因素、社会网络、社会认同、生活满意度和地域差异。与本地人交往和社会认同是影响智力型新移民定居意愿的决定性因素;职业、产权、本地社会资本、社会认同和地域差异是影响劳力型新移民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就投资型新移民而言,影响其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为人力资本、本地社会资本、户籍状况及其所在的城市。地方政府应根据新移民所属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制定社会与空间政策,为新移民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城市融合路径。

[Liu Y Q, Liu Y, Li Z G.2014.

Settlement intention of new migrants in China's large cities: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4(7): 780-78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广州、东莞、沈阳、成都、杭州、郑州市所获问卷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中国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市新移民总体上呈现较强的定居意愿,其中投资型新移民的定居意愿最强,智力型新移民次之,劳力型新移民最弱。影响新移民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户籍因素、社会网络、社会认同、生活满意度和地域差异。与本地人交往和社会认同是影响智力型新移民定居意愿的决定性因素;职业、产权、本地社会资本、社会认同和地域差异是影响劳力型新移民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就投资型新移民而言,影响其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为人力资本、本地社会资本、户籍状况及其所在的城市。地方政府应根据新移民所属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制定社会与空间政策,为新移民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城市融合路径。
[14] 刘志林, 廖露, 钮晨琳. 2015.

社区社会资本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 基于北京市中低收入社区调查的实证分析

[J]. 人文地理, 30(3): 21-27, 71.

URL      摘要

居住满意度是居民对所居住的住房和社区宜居性的综合评价。尽管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地理学者开始关注城市重构与居住分异背景对社区邻里关系、社会互动及居民的社区满意度的影响,已有研究对社区社会资本与居住满意度之间因果机制的探讨,缺乏合理的指标构建和实证依据。本文结合城市社会学、地理学和政治学相关理论,构建了一套适合于中国城市转型背景的社区社会资本指标体系,通过对北京市九个中低收入社区的实证研究表明,社区社会资本与居住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然而,尽管低收入居民对于邻里信任因素的重视大于对社区组织的信任、邻里互助和共同价值,其在社会资本的几个维度中得分最低。因此,打破社区内的分异与隔阂,建立邻里信任,应当成为社区社会资本建设中首先解决的问题。

[Liu Z L, Liao L, Niu C L.2015.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of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 empirical study of middle and low income residents in urban Beijing

[J]. Human Geography, 30(3): 21-27, 71.]

URL      摘要

居住满意度是居民对所居住的住房和社区宜居性的综合评价。尽管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地理学者开始关注城市重构与居住分异背景对社区邻里关系、社会互动及居民的社区满意度的影响,已有研究对社区社会资本与居住满意度之间因果机制的探讨,缺乏合理的指标构建和实证依据。本文结合城市社会学、地理学和政治学相关理论,构建了一套适合于中国城市转型背景的社区社会资本指标体系,通过对北京市九个中低收入社区的实证研究表明,社区社会资本与居住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然而,尽管低收入居民对于邻里信任因素的重视大于对社区组织的信任、邻里互助和共同价值,其在社会资本的几个维度中得分最低。因此,打破社区内的分异与隔阂,建立邻里信任,应当成为社区社会资本建设中首先解决的问题。
[15] 罗伯特D·帕特南. 2001. 使民主运转起来[M]. 王列, 赖海榕, 译.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Putnam R D.2001.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M]. Wang L, Lai H R, Trans. Nanchang, China: Jiangxi People's Press.]

[16] 孟晓晨, 赵星烁, 买买提江. 2007.

社会资本与地方经济发展: 以广东新会为例

[J]. 地理研究, 26(2): 355-362.

https://doi.org/10.11821/yj2007020017      URL      Magsci      摘要

海外关系网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本,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社会网络作为资源配置渠道的角度,以广东新会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数据统计及问卷分析,探讨了海外关系网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通过海外关系网络进入侨乡的资金主要有侨汇、捐赠和投资三种形式,三者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新会地方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对新会地方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建立,社会网络的作用正在减弱,说明社会资本只能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起作用。侨乡经济要取得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市场的建设。

[Meng X C, Zhao X S, Maimai T J.2007.

Social capital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ase study of Xinhui in Guangdong Province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6(2): 355-362.]

https://doi.org/10.11821/yj2007020017      URL      Magsci      摘要

海外关系网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本,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社会网络作为资源配置渠道的角度,以广东新会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数据统计及问卷分析,探讨了海外关系网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通过海外关系网络进入侨乡的资金主要有侨汇、捐赠和投资三种形式,三者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新会地方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对新会地方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建立,社会网络的作用正在减弱,说明社会资本只能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起作用。侨乡经济要取得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市场的建设。
[17] 潘峰华, 贺灿飞. 2010.

社会资本和区域发展差异: 对中国各省区的实证研究

[J]. 学习与探索, (4): 143-1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462X.2010.04.03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无论是全球的各个国家之间,还是很多国家的内部,都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发展差异。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从历史、文化和制度等层面考察区域发展的差异。经济地理学者们也日益关注社会—文化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或者限制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软"因素就是社会资本。通过社团、慈善团体和献血等指标来衡量中国各个地区的社会资本,发现中国在省区甚至地级市和区、县尺度上,社会资本的存量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并且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高度的相关性。但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中有关"信任"的调查结果,却没有发现它与区域发展水平之间有显著的关系。通过建立实证模型我们进一步发现,社会资本是影响中国各个省区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控制了区域增长的收敛效应、政策和区位等因素之后,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依然显著。

[Pan F H, He C F.2010.

Shehui ziben he quyu fazhan chayi: Dui Zhongguo geshengqu de shizheng yanjiu

[J]. Study & Exploration, (4): 143-1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462X.2010.04.03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无论是全球的各个国家之间,还是很多国家的内部,都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发展差异。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从历史、文化和制度等层面考察区域发展的差异。经济地理学者们也日益关注社会—文化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或者限制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软"因素就是社会资本。通过社团、慈善团体和献血等指标来衡量中国各个地区的社会资本,发现中国在省区甚至地级市和区、县尺度上,社会资本的存量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并且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高度的相关性。但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中有关"信任"的调查结果,却没有发现它与区域发展水平之间有显著的关系。通过建立实证模型我们进一步发现,社会资本是影响中国各个省区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控制了区域增长的收敛效应、政策和区位等因素之后,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依然显著。
[18] 邵雅利, 傅晓华. 2014.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研究

[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9(4): 8-15.

URL      摘要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39名新生代农民工 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较少,主观幸福感也较低,为“相对不满意”。不同性别、婚姻、年龄、月收入、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 工,其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性、已婚者、80后、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上者、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者,这类人群感知到的社会 支持显著高于其他类人群;女性、已婚者,这类人群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其他类人群。同时,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性别、婚姻是预测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 感的显著有效变量。为此,建议企业应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扩大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交往;社区应完善公共服务,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支持帮助;新生代农民工个 体应不断学习,提升利用社会支持的综合素质。

[Shao Y L, Fu X H.2014.

An study on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migrant workers of new generation

[J].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9(4): 8-15.]

URL      摘要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39名新生代农民工 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较少,主观幸福感也较低,为“相对不满意”。不同性别、婚姻、年龄、月收入、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 工,其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性、已婚者、80后、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上者、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者,这类人群感知到的社会 支持显著高于其他类人群;女性、已婚者,这类人群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其他类人群。同时,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性别、婚姻是预测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 感的显著有效变量。为此,建议企业应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扩大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交往;社区应完善公共服务,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支持帮助;新生代农民工个 体应不断学习,提升利用社会支持的综合素质。
[19] 谭文柱. 2012.

社会关系嵌入与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 宁波服装业案例研究

[J]. 地理科学, 32(7): 835-83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嵌入的视角,以宁波服装企业和机构为访谈调研对象,追寻众多宁波服装企业早期发展的历史,研究上海与宁波两地基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社会关系嵌入——“红帮师傅”对上海服装业转移中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上海国有服装企业中宁波籍“红帮师傅”,是理解上海服装企业在向外转移加工业务的过程中为何选择宁波服装企业的关键因素。在宁波服装业的早期发展阶段,“红帮师傅”充当了宁波服装企业与上海服装企业建立业务联系的桥梁,不仅将自己所在服装企业的加工业务介绍给宁波的服装企业,还利用自己的社会网络,将上海其它服装企业引荐给宁波服装企业,使宁波服装企业从上海获得了大量的加工业务。另外,“红帮师傅”还亲自或引荐其它服装技师为宁波的服装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对理解非经济因素对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实证案例,为欠发达地区吸引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Tan W Z.2012.

Social network embeddedness and firm reloc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garment industry in Ningbo, China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2(7): 835-83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嵌入的视角,以宁波服装企业和机构为访谈调研对象,追寻众多宁波服装企业早期发展的历史,研究上海与宁波两地基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社会关系嵌入——“红帮师傅”对上海服装业转移中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上海国有服装企业中宁波籍“红帮师傅”,是理解上海服装企业在向外转移加工业务的过程中为何选择宁波服装企业的关键因素。在宁波服装业的早期发展阶段,“红帮师傅”充当了宁波服装企业与上海服装企业建立业务联系的桥梁,不仅将自己所在服装企业的加工业务介绍给宁波的服装企业,还利用自己的社会网络,将上海其它服装企业引荐给宁波服装企业,使宁波服装企业从上海获得了大量的加工业务。另外,“红帮师傅”还亲自或引荐其它服装技师为宁波的服装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对理解非经济因素对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实证案例,为欠发达地区吸引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0] 唐晓峰. 2005.

文化转向与地理学

[J]. 读书, (6): 72-79.

URL      摘要

近几十年来,在西方(主要是英语国家)人文社会科学中出现了对文化研究的热潮,被称为“文化转向”,有评论说,这一发展可看作“二战”以来的一次极为深刻的社会观与政治观的变化。多种社会学科均将“文化”置于研究的焦点,在有关社会正义、归属、认同、价值等问题的研究中,创出

[Tang X F.2005.

Wenhua zhuanxiang yu dilixue

[J]. Reading, (6): 72-79.]

URL      摘要

近几十年来,在西方(主要是英语国家)人文社会科学中出现了对文化研究的热潮,被称为“文化转向”,有评论说,这一发展可看作“二战”以来的一次极为深刻的社会观与政治观的变化。多种社会学科均将“文化”置于研究的焦点,在有关社会正义、归属、认同、价值等问题的研究中,创出
[21] 陶伟, 徐辰. 2013.

旅游地居民职业转换中社会资本的影响与重塑: 平遥案例

[J]. 地理研究, 32(6): 1143-1154.

https://doi.org/10.11821/yj2013060018      URL      Magsci      摘要

社会资本具有识别社会结构的功 能,这种识别既有助于解释微观现象的差别,又有助于实现微观到宏观的过渡。转型期中国社会资本的研究主要关注经济快速发展中,传统社会资本的冲击解体和现 代社会资本的建构过程,研究视点很少放在以旅游为导向的社区空间,对其旅游从业者的群体研究也缺乏关注。本文对平遥单位制解体后下岗职工进入旅游业及塑造 相关社会资本网络的过程中,社会资本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重点分析了每个阶段社会资本的状况、运作策略及作用。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旅游从业者的形成 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社会资本的差异会导致社会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世界文化遗产地平遥古城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为了解社会资本在旅游目的地下岗职工再就业 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Tao W, Xu C.2013.

The influence and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idents' occupations in tourism destination Pingyao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2(6): 1143-1154.]

https://doi.org/10.11821/yj2013060018      URL      Magsci      摘要

社会资本具有识别社会结构的功 能,这种识别既有助于解释微观现象的差别,又有助于实现微观到宏观的过渡。转型期中国社会资本的研究主要关注经济快速发展中,传统社会资本的冲击解体和现 代社会资本的建构过程,研究视点很少放在以旅游为导向的社区空间,对其旅游从业者的群体研究也缺乏关注。本文对平遥单位制解体后下岗职工进入旅游业及塑造 相关社会资本网络的过程中,社会资本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重点分析了每个阶段社会资本的状况、运作策略及作用。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旅游从业者的形成 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社会资本的差异会导致社会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世界文化遗产地平遥古城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为了解社会资本在旅游目的地下岗职工再就业 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22] 王霄, 胡军. 2005.

社会资本结构与中小企业创新: 一项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

[J]. 管理世界,(7): 116-122, 171.

URL      摘要

本文针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问题——创新展开分析,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特征,在综 合分析了国外有关企业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中小企业基于社会资本的创新理论,在传统创新理论解释变量集中加入了企业规模,并区分了社会资本构成的 两大因素: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SEM),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进行了结 构测量和机理分析,认为:(1)中小企业的创新结构和知识管理水平受到结构性、认知性社会资本和企业人力资本的综合影响;(2)中小企业认知性社会资本既 直接地、又通过影响企业的结构化社会资本间接地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显示出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分层结构和不同路径。

[Wang X, Hu J.2005.

The social capital structure, and the innovation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J]. Management World,(7): 116-122, 171.]

URL      摘要

本文针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问题——创新展开分析,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特征,在综 合分析了国外有关企业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中小企业基于社会资本的创新理论,在传统创新理论解释变量集中加入了企业规模,并区分了社会资本构成的 两大因素: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SEM),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进行了结 构测量和机理分析,认为:(1)中小企业的创新结构和知识管理水平受到结构性、认知性社会资本和企业人力资本的综合影响;(2)中小企业认知性社会资本既 直接地、又通过影响企业的结构化社会资本间接地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显示出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分层结构和不同路径。
[23] 韦红. 2009.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社会资本评估及相关思考

[J]. 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62(6): 837-84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社会资本是一种存在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以信任、规范为特征的社会资源,它能够被拥有者利用 以实现自身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不断扩大,但仍有不足。为进一步扩大国际社会资本,中国应争取拥有更多的国际组织成员身 份,加强与国际民间组织和大国的关系,争取创设国际机制的权力,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以此增加国际社会的期望和信任。

[Wei H.2009.

Assessment and thoughts on Chinese social capital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J].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62(6): 837-84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社会资本是一种存在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以信任、规范为特征的社会资源,它能够被拥有者利用 以实现自身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不断扩大,但仍有不足。为进一步扩大国际社会资本,中国应争取拥有更多的国际组织成员身 份,加强与国际民间组织和大国的关系,争取创设国际机制的权力,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以此增加国际社会的期望和信任。
[24] 吴廷烨, 刘云刚, 王丰龙. 2013.

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空间生产: 以广州市瑞宝村为例

[J]. 人文地理, 28(6): 86-91.

URL      摘要

空间的生产理论是当前解释中国城市空间开发现象的重要理论工具,也是目前学术界相关研究的热点。中国对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当前主要着眼于宏观的制度、资本等要素,而本文以广州市瑞宝村为例,探讨了由流动人口推动的城乡结合部“弱”空间生产过程。研究发现,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空间生产是流动人口在当前的户籍、土地、政府监管与城市更新制度之下,通过积极的区位选择、社会网络关系带动实现了对空间的占据、巩固和空间的持续占有,其空间生产的结果是形成一个以流动人口为主体、以社会网络关系维系的稳定、孤立的同质生产社区。在当前的制度体制之下,此类社区并非个例,而对此类社区的管治,需要从一个更为综合的社会一空间视角进行考量。

[Wu T Y, Liu Y G, Wang F L.2013.

Production of space in the urban-rural frontier: A case study of Rainbow, a floating population concentrated community in Guangzhou

[J]. Human Geography, 28(6): 86-91.]

URL      摘要

空间的生产理论是当前解释中国城市空间开发现象的重要理论工具,也是目前学术界相关研究的热点。中国对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当前主要着眼于宏观的制度、资本等要素,而本文以广州市瑞宝村为例,探讨了由流动人口推动的城乡结合部“弱”空间生产过程。研究发现,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空间生产是流动人口在当前的户籍、土地、政府监管与城市更新制度之下,通过积极的区位选择、社会网络关系带动实现了对空间的占据、巩固和空间的持续占有,其空间生产的结果是形成一个以流动人口为主体、以社会网络关系维系的稳定、孤立的同质生产社区。在当前的制度体制之下,此类社区并非个例,而对此类社区的管治,需要从一个更为综合的社会一空间视角进行考量。
[25] 吴晓, 吴明伟. 2003.

国内外流动人口聚居区之比较

[J]. 规划师, 19(12): 96-1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03.12.024      URL      摘要

我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是以城乡二元结构及"民工潮"为背景的.从内在机制上看,我国缘聚 型聚居区的形成主要源于传统乡土观念在现代城市条件下的延伸,混居型聚居区的形成则主要源于进城农民为谋生营利而被动的作出共同的区位选择的被动性结果, 这与城市房源的供应状况、"连锁流迁"的多源性、流入地的社会结构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流动相对自由、种族矛盾、"矿产开采"经济活动使得西方国家 流动人口聚居区基本上都是缘聚型聚居区.建构国内流动人口聚居区整合的系统,可以为社区的综合性整合提供了一个大体的研究框架.

[Wu X, Wu M W.2003.

A comparison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inhabited areas for floating population

[J]. Planners, 19(12): 96-1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03.12.024      URL      摘要

我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是以城乡二元结构及"民工潮"为背景的.从内在机制上看,我国缘聚 型聚居区的形成主要源于传统乡土观念在现代城市条件下的延伸,混居型聚居区的形成则主要源于进城农民为谋生营利而被动的作出共同的区位选择的被动性结果, 这与城市房源的供应状况、"连锁流迁"的多源性、流入地的社会结构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流动相对自由、种族矛盾、"矿产开采"经济活动使得西方国家 流动人口聚居区基本上都是缘聚型聚居区.建构国内流动人口聚居区整合的系统,可以为社区的综合性整合提供了一个大体的研究框架.
[26] 薛德升, 蔡静珊, 李志刚. 2009.

广州市城中村农民工医疗行为及其空间特征: 以新凤凰村为例

[J]. 地理研究, 28(5): 1341-1351.

https://doi.org/10.1109/CLEOE-EQEC.2009.5194697      URL      Magsci      摘要

运用结构式访谈和深度访谈的调查方法,以城中村的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医疗行为及空间特征,并探讨其形成原因。研究发现:城中村的农民工医疗保健水平低,医疗机构的使用率低;在医疗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农民工能动地通过各种途径解决医疗需求,形成三种类型的医疗行为模式,即"自力更生"型、"社会资本"依赖型及"经济实力"型。结合医疗机构的空间分布,农民工医疗行为的空间特征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同时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表现为一个跳跃式五圈层结构。本研究试图为改善农民工的健康行为模式提供科学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国内城市保健地理及行为地理的研究。

[Xue D S, Cai J S, Li Z G.2009.

Health care behavior and its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ating workers in urban villages of Guangzhou City: Case study in Xinfenghuang Village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8(5): 1341-1351.]

https://doi.org/10.1109/CLEOE-EQEC.2009.5194697      URL      Magsci      摘要

运用结构式访谈和深度访谈的调查方法,以城中村的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医疗行为及空间特征,并探讨其形成原因。研究发现:城中村的农民工医疗保健水平低,医疗机构的使用率低;在医疗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农民工能动地通过各种途径解决医疗需求,形成三种类型的医疗行为模式,即"自力更生"型、"社会资本"依赖型及"经济实力"型。结合医疗机构的空间分布,农民工医疗行为的空间特征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同时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表现为一个跳跃式五圈层结构。本研究试图为改善农民工的健康行为模式提供科学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国内城市保健地理及行为地理的研究。
[27] 叶鹏飞. 2012.

探索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之路: 基于社会交往“内卷化”的分析

[J]. 城市发展研究, 19(1): 81-85, 1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2.01.013      URL      摘要

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合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农民工城市生活仍然呈现出明显的内卷化特征,表现为交往行为的礼貌性、朋友身份的宽泛性和社区参与的有限性。化解这一问题,促进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合,需要保持社区的开放性姿态,创造农民工城市社会交往的条件和机会,进行社区管理体制的相应调整。

[Ye P F.2012.

The way of the migrant workers' social inclusion: Based on the involution feature of social interaction

[J]. Urban Studies, 19(1): 81-85, 1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2.01.013      URL      摘要

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合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农民工城市生活仍然呈现出明显的内卷化特征,表现为交往行为的礼貌性、朋友身份的宽泛性和社区参与的有限性。化解这一问题,促进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合,需要保持社区的开放性姿态,创造农民工城市社会交往的条件和机会,进行社区管理体制的相应调整。
[28] 张力. 2012.

孵化互动、专用性人力资本和在孵企业成功毕业

[J]. 南开管理评论, 15(1): 93-101, 1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3448.2012.01.011      URL      摘要

基于合作生产理论,本文以307个新创在孵企业为样本,构建生存 模型研究孵化互动介入模式和创业专用性人力资本对在孵企业成功毕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创业家庭背景促成了创业成功,而创业经历对创业 成功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孵化互动在促成在孵企业成功毕业方面的调节作用则表现出很大的异质性:孵化互动模式Ⅳ和Ⅴ对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有促进性调节作 用,而所有孵化互动模式对家庭背景的存在都有抑制性调节作用,但是孵化互动模式对创业经历没有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对于包含诸多隐性成分的行业专用性知 识,孵化器经理的参与意愿和介入频率是影响孵化效果的关键因素;同时,孵化互动部分替代了家庭支持的作用,降低了创业者对家庭的依赖.

[Zhang L.2012.

Incubating interaction, founder's specific human capital and the survival of tenants

[J]. Nankai Business Review, 15(1): 93-101, 1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3448.2012.01.011      URL      摘要

基于合作生产理论,本文以307个新创在孵企业为样本,构建生存 模型研究孵化互动介入模式和创业专用性人力资本对在孵企业成功毕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创业家庭背景促成了创业成功,而创业经历对创业 成功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孵化互动在促成在孵企业成功毕业方面的调节作用则表现出很大的异质性:孵化互动模式Ⅳ和Ⅴ对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有促进性调节作 用,而所有孵化互动模式对家庭背景的存在都有抑制性调节作用,但是孵化互动模式对创业经历没有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对于包含诸多隐性成分的行业专用性知 识,孵化器经理的参与意愿和介入频率是影响孵化效果的关键因素;同时,孵化互动部分替代了家庭支持的作用,降低了创业者对家庭的依赖.
[29] 张品. 2013.

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比较分析: 共识、差异与共同问题

[J]. 理论与现代化, (4): 48-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1502.2013.04.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空间研究是社会空间研究的两种路径。两个学科的空间研究都承认空间的社 会性,并以社会和空间的辨证关系作为分析的核心。但两个学科的研究又存在差异,人文地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空间科学,社会学则是把空间视角纳入社会理论的建构 中。学科的共识和差异分别成为社会空间研究理论的建构基础和拓展动力。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社会空间探讨存在着诸如社会一空间二元分裂倾向、忽视时间等问 题,这些问题阻碍了社会空间研究的发展,亦成为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面临的共同难题。

[Zhang P.2013.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space research of human geography and sociology: Consensus, difference and common problems

[J].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4): 48-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1502.2013.04.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的空间研究是社会空间研究的两种路径。两个学科的空间研究都承认空间的社 会性,并以社会和空间的辨证关系作为分析的核心。但两个学科的研究又存在差异,人文地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空间科学,社会学则是把空间视角纳入社会理论的建构 中。学科的共识和差异分别成为社会空间研究理论的建构基础和拓展动力。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社会空间探讨存在着诸如社会一空间二元分裂倾向、忽视时间等问 题,这些问题阻碍了社会空间研究的发展,亦成为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面临的共同难题。
[30] 张文宏. 2011

a. 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30年(上)

[J]. 江海学刊, (2): 104-1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56X.2011.02.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30年来,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领域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从研究方法来看包括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在定量研究中,主要的测量工具是提名法和定位法.从研究领域来看包括社会地位获得、社会支持、阶级阶层与职 业流动等.从研究特征来看主要有: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理论模型和统计技术被应用到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目前正在走向专业 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出版了多部社会资本的教材、专著、论文集和译著;在经验研究中,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被结合起来.从研究领域的未来趋势来看:"关系社 会学"将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社会网络分析与阶级阶层分析将融合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互联网及其他现代通讯工具中的社会资本特征、构成模式与人际社会网络 形成互动;社会资本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社会整合与协调手段;风险与全球化社会背景下的社会资本结构与功能发生变迁.

[Zhang W H.2011

a. Zhongguo shehui wangluo yu shehui ziben yanjiu 30 nian (shang)

[J].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2): 104-1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56X.2011.02.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30年来,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领域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从研究方法来看包括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在定量研究中,主要的测量工具是提名法和定位法.从研究领域来看包括社会地位获得、社会支持、阶级阶层与职 业流动等.从研究特征来看主要有: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理论模型和统计技术被应用到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目前正在走向专业 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出版了多部社会资本的教材、专著、论文集和译著;在经验研究中,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被结合起来.从研究领域的未来趋势来看:"关系社 会学"将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社会网络分析与阶级阶层分析将融合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互联网及其他现代通讯工具中的社会资本特征、构成模式与人际社会网络 形成互动;社会资本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社会整合与协调手段;风险与全球化社会背景下的社会资本结构与功能发生变迁.
[31] 张文宏. 2011

b. 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30年(下)

[J]. 江海学刊, (3): 96-1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56X.2011.03.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30年来,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领域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研究方法来看包括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在定量研究中,主要的测量工具是提名法和定位法。从研究领域来看包括社会地位获得、社会支持、阶级阶层与职业流动等。从研究特征来看主要有: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理论模型和统计技术被应用到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目前正在走向专业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出版了多部社会资本的教材、专著、论文集和译著;在经验研究中,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被结合起来。从研究领域的未来趋势来看:“关系社会学”将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社会网络分析与阶级阶层分析将融合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互联网及其他现代通讯工具中的社会资本与人际社会网络形成互动;社会资本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社会整合与协调手段;风险与全球化社会背景下的社会资本结构与功能发生变迁。

[Zhang W H.2011

b. Zhongguo shehui wangluo yu shehui ziben yanjiu 30 nian (xia)

[J].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3): 96-1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56X.2011.03.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30年来,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领域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研究方法来看包括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在定量研究中,主要的测量工具是提名法和定位法。从研究领域来看包括社会地位获得、社会支持、阶级阶层与职业流动等。从研究特征来看主要有: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理论模型和统计技术被应用到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目前正在走向专业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出版了多部社会资本的教材、专著、论文集和译著;在经验研究中,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被结合起来。从研究领域的未来趋势来看:“关系社会学”将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社会网络分析与阶级阶层分析将融合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互联网及其他现代通讯工具中的社会资本与人际社会网络形成互动;社会资本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社会整合与协调手段;风险与全球化社会背景下的社会资本结构与功能发生变迁。
[32] 张骁鸣, 保继刚. 2009.

旅游发展与乡村劳动力回流研究: 以西递村为例

[J]. 地理科学, 29(3): 360-3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9.03.009      URL      Magsci      摘要

采取社会资本的研究视角,以安徽省南部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旅游发展与社会经济变迁的基本事实为案例,主要提出了一种对乡村外出劳动力向原社区回流并参与非农产业生产现象的社会经济解释。研究发现:①社区按年向有本社区户口的普通社区成员提供总收入相当比例的稳定收入,是吸引外出劳动力回流的重要原因;②社会资本和社会关系网络的效力在社区的空间范围之内才能得到发挥,是社区精英人物及与其有亲密关系的社区成员留守或回流的原因。

[Zhang X M, Bao J G.2009.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return migration of rural labor force: Case study on Xidi Village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9(3): 360-3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9.03.009      URL      Magsci      摘要

采取社会资本的研究视角,以安徽省南部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旅游发展与社会经济变迁的基本事实为案例,主要提出了一种对乡村外出劳动力向原社区回流并参与非农产业生产现象的社会经济解释。研究发现:①社区按年向有本社区户口的普通社区成员提供总收入相当比例的稳定收入,是吸引外出劳动力回流的重要原因;②社会资本和社会关系网络的效力在社区的空间范围之内才能得到发挥,是社区精英人物及与其有亲密关系的社区成员留守或回流的原因。
[33] 赵雪雁. 2010.

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及环境影响的关系研究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 68-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0.02.012      URL      摘要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近年来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 注.大量证据已证明,高水平的社会资本是生态、社会和经济职责和谐过程的先决条件,社会资本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缓解贫困、提高工程绩效、管理自然资源与保 护环境非常关键.本文阐释了社会资本概念,分析了社会资本的主要成分、分析层次及主要类型等维度,指出社会资本的主要成分包括网络、规范、制裁,分析层次 包括个体、中观、宏观,主要类型包括结合型、沟通型、联系型;在此基础上,梳理总结了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及环境影响关系的国际研究进展,阐释了社会资本促 进经济增长、影响生态环境的作用机理,分析了社会资本与适应能力的关系,简要介绍了国际上理解和研究社会系统与关键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思想框架. 最后,讨论分析了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环境影响的关系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Zhao X Y.2010.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 environment imapct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 68-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0.02.012      URL      摘要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近年来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 注.大量证据已证明,高水平的社会资本是生态、社会和经济职责和谐过程的先决条件,社会资本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缓解贫困、提高工程绩效、管理自然资源与保 护环境非常关键.本文阐释了社会资本概念,分析了社会资本的主要成分、分析层次及主要类型等维度,指出社会资本的主要成分包括网络、规范、制裁,分析层次 包括个体、中观、宏观,主要类型包括结合型、沟通型、联系型;在此基础上,梳理总结了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及环境影响关系的国际研究进展,阐释了社会资本促 进经济增长、影响生态环境的作用机理,分析了社会资本与适应能力的关系,简要介绍了国际上理解和研究社会系统与关键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思想框架. 最后,讨论分析了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环境影响的关系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34] 赵雪雁. 2012.

社会资本测量研究综述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2(7): 127-1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2.07.020      URL      摘要

高水平的社会资本是生态、社会与经济职责和谐过程的先决条件,社 会资本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作用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资本测量作为理解其作用机制的前提与基础,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缺 乏统一的测量工具,对于社会资本结构性成分系统解耦、社会资本在地区间比较、社会资本精确理解等都存在困难.本文从确定社会资本的基本维度出发,分析了社 会资本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当前主要从社会资本的网络、信任及规范三个基本成分、个体与集体两个分析层次出发寻求替代指标对社会资本进行测量,存在测量 工具缺乏系统性、替代指标缺乏蕾适性、分析尺度转换缺乏有效性、社会资本成分与其影响结果的测量混淆等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资本及其作用机制,本文提 出应从确认社会资本的主要维度开始,建立系统的测量框架、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选择功能等同的测量工具等入手进行社会资本测量.

[Zhao X Y.2012.

Review of social capital measurement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2(7): 127-1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2.07.020      URL      摘要

高水平的社会资本是生态、社会与经济职责和谐过程的先决条件,社 会资本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作用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资本测量作为理解其作用机制的前提与基础,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缺 乏统一的测量工具,对于社会资本结构性成分系统解耦、社会资本在地区间比较、社会资本精确理解等都存在困难.本文从确定社会资本的基本维度出发,分析了社 会资本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当前主要从社会资本的网络、信任及规范三个基本成分、个体与集体两个分析层次出发寻求替代指标对社会资本进行测量,存在测量 工具缺乏系统性、替代指标缺乏蕾适性、分析尺度转换缺乏有效性、社会资本成分与其影响结果的测量混淆等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资本及其作用机制,本文提 出应从确认社会资本的主要维度开始,建立系统的测量框架、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选择功能等同的测量工具等入手进行社会资本测量.
[35] 赵雪雁. 2013.

村域社会资本与环境影响的关系: 基于甘肃省村域调查数据

[J]. 自然资源学报, 28(8): 1318-1327.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13.08.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社会资本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先决条件,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急需辨明社会资本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并依次寻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研究基于甘肃省20个村域的调查数据,以网络、信任、规范为指标测度社会资本,以生态足迹为指标测度环境影响,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村域层面社会资本与环境影响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社会资本差异有助于解释村域之间的环境影响差异;②社会资本的普遍信任维度、制度信任维度与环境影响呈显著正相关,规范维度与环境影响呈显著负相关,网络维度虽与环境影响呈负相关,但统计上不显著;③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非农就业水平与环境影响呈显著负相关,人口规模虽与环境影响呈正相关,但在多数模型中不显著。最后,指出了社会资本对环境影响作用研究中需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Zhao X Y.2013.

Social capital and cross-village environmental impact: Based on village investigation data in Gansu Province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8(8): 1318-1327.]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13.08.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社会资本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先决条件,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急需辨明社会资本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并依次寻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研究基于甘肃省20个村域的调查数据,以网络、信任、规范为指标测度社会资本,以生态足迹为指标测度环境影响,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村域层面社会资本与环境影响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社会资本差异有助于解释村域之间的环境影响差异;②社会资本的普遍信任维度、制度信任维度与环境影响呈显著正相关,规范维度与环境影响呈显著负相关,网络维度虽与环境影响呈负相关,但统计上不显著;③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非农就业水平与环境影响呈显著负相关,人口规模虽与环境影响呈正相关,但在多数模型中不显著。最后,指出了社会资本对环境影响作用研究中需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36] 赵雪雁, 李文美, 张亮, . 2015.

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J]. 干旱区地理, 38(2): 377-3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471.2010.01.009      URL      Magsci      摘要

社会资本影响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与知识整合,进而影响区域创新能 力的提升.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截面数据,以无偿献血率、信任度和社会组织密度指标测量区域社会资本,以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 新绩效等5个指标衡量区域创新能力,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我国各省区间的社会资本与区域创 新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但两者的空间分布状况具有相似性;(2)信任纬度与区域创新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规范纬度和网络纬度与区域创新能力呈负相关关 系;(3)人均GDP、R&D人员和研发机构数量与区域创新能力均呈正相关关系.最后,提出了提高社会资本、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

[Zhao X Y, Li W M, Zhang L, et al.2015.

Influence of social capital to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J]. Arid Land Geography, 38(2): 377-3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471.2010.01.009      URL      Magsci      摘要

社会资本影响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与知识整合,进而影响区域创新能 力的提升.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截面数据,以无偿献血率、信任度和社会组织密度指标测量区域社会资本,以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 新绩效等5个指标衡量区域创新能力,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我国各省区间的社会资本与区域创 新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但两者的空间分布状况具有相似性;(2)信任纬度与区域创新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规范纬度和网络纬度与区域创新能力呈负相关关 系;(3)人均GDP、R&D人员和研发机构数量与区域创新能力均呈正相关关系.最后,提出了提高社会资本、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
[37] 赵延东. 2003.

社会资本理论的新进展

[J]. 国外社会科学, (3): 54-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4777.2003.03.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年来 ,“社会资本”概念的讨论范围已扩展到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诸多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者对社会资本的理解也不再局限于个人社会网络中嵌入的资源 ,而是在更为宏观的层面上讨论某一社群拥有的社会网络、信任和规范等社会资本情况。本文对社会资本理论的新发展进行了回顾 ,并对目前社会资本研究涉及的主要领域进行了概述。

[Zhao Y D.2003.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social capital theory

[J]. Social Sciences Abroad, (3): 54-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4777.2003.03.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年来 ,“社会资本”概念的讨论范围已扩展到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诸多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者对社会资本的理解也不再局限于个人社会网络中嵌入的资源 ,而是在更为宏观的层面上讨论某一社群拥有的社会网络、信任和规范等社会资本情况。本文对社会资本理论的新发展进行了回顾 ,并对目前社会资本研究涉及的主要领域进行了概述。
[38] 周尚意. 2015.

区域三大本性与主体性

[J]. 地理教育, (6): 1.

URL      摘要

区域地理既是初中,也是高中地理的重要部分。从目前教材、教案和试卷所呈现的内容看,区域地理教学尚未彻底改变八股的面貌,依然是确定一个区域范围之后,分析区域的特征。中学地理教学中普遍使用的区域特征发掘方法为"区域比较"。值得肯定的是,这是中学地理教学中可以称之为"可迁移性"的地理学分析能力或地理学素养。在目前初中和高中教材中,尚没有专门的章节讲授区域比较方法,倒是在一些考试试卷中可以看到较为鲜活的区域比较案例,即创设一个情景,

[Zhou S Y.2015.

Quyu sanda benxing yu zhutixing

[J]. Education of Geography, (6): 1.]

URL      摘要

区域地理既是初中,也是高中地理的重要部分。从目前教材、教案和试卷所呈现的内容看,区域地理教学尚未彻底改变八股的面貌,依然是确定一个区域范围之后,分析区域的特征。中学地理教学中普遍使用的区域特征发掘方法为"区域比较"。值得肯定的是,这是中学地理教学中可以称之为"可迁移性"的地理学分析能力或地理学素养。在目前初中和高中教材中,尚没有专门的章节讲授区域比较方法,倒是在一些考试试卷中可以看到较为鲜活的区域比较案例,即创设一个情景,
[39] 朱华友, 王缉慈. 2014.

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去地方化的形式与机理研究

[J]. 地理科学, 34(1): 19-2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经济活动的去地方化既是生产活动的空间转移过程,也是企业供应链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分离与再组合的功能整合过程,并且对地方产业的前后向联系、社会资本和就业等方面产生影响。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去地方化的动力主要是网络权力的拉力和社会资本的粘性。在两种力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网络权力的依赖关系,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企业去地方化形式。企业去地方化可能会导致地方生产网络断裂,并且由于去地方化形式的不同,对企业经济绩效和地方集聚经济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最后,对中国沿海外贸加工业的去地方化情况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初步思考。

[Zhu H Y, Wang J C.2014.

The form and mechanism of firms delocalization in 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4(1): 19-2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经济活动的去地方化既是生产活动的空间转移过程,也是企业供应链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分离与再组合的功能整合过程,并且对地方产业的前后向联系、社会资本和就业等方面产生影响。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去地方化的动力主要是网络权力的拉力和社会资本的粘性。在两种力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网络权力的依赖关系,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企业去地方化形式。企业去地方化可能会导致地方生产网络断裂,并且由于去地方化形式的不同,对企业经济绩效和地方集聚经济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最后,对中国沿海外贸加工业的去地方化情况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初步思考。
[40] 朱允卫, 黄祖辉. 2007.

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成长: 一个文献综述

[J]. 中大管理研究, 2(3): 95-107.

URL      摘要

随着"社会资本"这一概念从社会学领域被引入到发展经济学领域后,社会资本分析逐渐成为了产业集群研究的一种新的范式。社会资本是一种经济资源,这种资源不是天然拥有的,而是经过历史的演进逐渐生成的。在社会资本形成之后,它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社会资本代表了行为主体借助于社会网络或其他的社会结构来获得各种利益的能力,良好的社会资本可以培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降低交易成本,加速信息和知识的流动,提高集群的创新能力。此外,社会资本不仅是集群中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也是企业组织的有效治理机制。

[Zhu Y W, Huang Z H.2007.

Social capital and growing up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 summery of literature

[J]. China Management Studies, 2(3): 95-107.]

URL      摘要

随着"社会资本"这一概念从社会学领域被引入到发展经济学领域后,社会资本分析逐渐成为了产业集群研究的一种新的范式。社会资本是一种经济资源,这种资源不是天然拥有的,而是经过历史的演进逐渐生成的。在社会资本形成之后,它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社会资本代表了行为主体借助于社会网络或其他的社会结构来获得各种利益的能力,良好的社会资本可以培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降低交易成本,加速信息和知识的流动,提高集群的创新能力。此外,社会资本不仅是集群中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也是企业组织的有效治理机制。
[41] Bell M, Albu M.1999.

Knowledge systems and technological dynamism in industrial clust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World Development, 27(9): 1715-1734.

https://doi.org/10.1016/S0305-750X(99)00073-X      URL      摘要

Research on industrial clust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increasingly concerned with how their competitiveness evolves and changes over time. This article shows what analytical shifts are needed to unravel the technological underpinnings of clusters' longer-term competitiveness. Building upon an understanding of technological learning in large-scale firms, we stress the need to focus on systems of knowledge accumulation, rather than just production systems. With this in mind, future research should investigate clusters' active capabilities for generating and diffusing knowledge, and their openness to external sources of knowledg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guide investigation of these aspects of cluster knowledge-systems is presented.
[42] Beugelsdijk S, van Schaik T.2005.

Differences in social capital between 54 Western European regions

[J]. Regional Studies, 39(8): 1053-1064.

https://doi.org/10.1080/00343400500328040      URL      摘要

Beugelsdijk S. and Van Schaik T. (2005) Differences in social capital between 54 Western European regions, Regional Studies 39 , 1053鈥1064. Based on the extant literature, a newly developed index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at the regional level in Europe is presented. It is shown that there are large regional differences on this social capital index. It was tested if higher scores on this social capital index correlate with higher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54 Western European regions. Though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these preliminary results suggest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suggestions for future empirical research.
[43] Camps S, Marques P.2014.

Exploring how social capital facilitates innovation: The role of innovation enablers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88: 325-348.

https://doi.org/10.1016/j.techfore.2013.10.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literature supports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capit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but pays little attention to how this process takes place. Further, most research assumes a homogeneous level of social capital inside an organization, and concentrates mainly on the structural dimension, understating the relational and cognitive dimensions. To address these gaps,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ocial capital influence the multiple types of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We use a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within a single-case study to answer the research questions. Our findings expose the mediating role of innovation enablers 鈥 a set of general capabilities that contribute in turn to favor innovation. We illustrate the nature of social capital heterogeneity and multidimensionality and we discuss its relev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novation, namely product, process, marketing, strategic and behavioral innovation.
[44] Cooke P, Clifton N, Oleaga M.2005.

Social capital, firm embeddednes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J]. Regional Studies, 39(8): 1065-1077.

https://doi.org/10.1080/00343400500328065      URL      摘要

Cooke P., Clifton N. and Oleaga M. (2005) Social capital, firm embeddednes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Regional Studies 39 , 1065–1077.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research project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social capital on the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in 12 UK regions. It first investig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social capital use at the firm level, then it seeks to move beyond the confines of the individual firm in order to relate these ‘firm capabilities' findings to the meso‐level to assess regional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relation to social capital.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cious use by firms of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in markets shows this to be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SME performance, but not conclusively of regional economic performance measured in terms of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45] Crosby R A, Holtgrave D R.2006.

The protective value of social capital against teen pregnancy: A state-level analysis

[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38(5): 556-559.

https://doi.org/10.1016/j.jadohealth.2005.05.031      URL      PMID: 16635767      摘要

To investigate whether social capital may explain differences in teen pregnancy rates in the contiguous United States.State-level correlational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Predictor variables included social capital, income inequality, and poverty.State-level rates of pregnancy for girls 15-19 years old.In bivariate analyses, social capital was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teen pregnancy rates. The obtained correlation was strong (r = -.78) and achieved significance (p < .001). Poverty and income inequality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een pregnancy rates, but the magnitude of these correlations was lower. In a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poverty failed to retain significance; however, income inequality achieved significance and produced a Beta value of .24 (p = .017). Social capital was nonetheless a much stronger multivariate predictor of teen pregnancy rates (producing a Beta value of -.672).Findings from this state-level analysis suggest that social capital may explain differences between states with respect to teen pregnancy rates. Thus, social capital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vention of teen pregnancy. This initial finding warrants subsequent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designed to identify strategies that can be employed to foster the crea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communities and entire states.
[46] Das R J.2004.

Social capital and poverty of the wage-labour class: Problems with the social capital theory

[J].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29(1): 27-45.

https://doi.org/10.1111/j.0020-2754.2004.00112.x      URL      摘要

Social capital, understood as norms of reciprocity and associational life, is supposed to provide a bottom-up approach to poverty alleviation world-wide. The World Bank says that social capital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that social capital is the capital of the poor. This paper will argue that much of the literature is too sanguine of the benefits of social capital for the poor. It is, of course, important to look at the extent to which social capital can help the poor. But how the conditions of the poor people can also affect their social capital is equally important to examine, and this has often been neglected by many scholars who have been busy to prove that social capital is a new paradigm of development. Based on qualitative interviews in two rural areas in Orissa, eastern India, this paper seeks to examine whether and to what extent poor people of the daily wage labour class benefit from their social capital. It then goes on to unpack the mechanisms in which the economic-political conditions under which poor people live and the spatiality of these conditions affect the production of social capital. By seeking to unpack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poverty, the paper aims at problematizing the overly optimistic claims about social capital. It shows that it is untenable to posit social capital as an independent variable and poverty as a dependent variable because the economic-political conditions of poor people have an enormous constraining effect on social capital itself and its supposed material benefits for the poor.
[47] Hanibuchi T, Kondo K, Nakaya T, et al.2012.

Does walkable mean sociable? Neighborhood determinants of social capital among older adults in Japan

[J]. Health & Place, 18(2): 229-239.

https://doi.org/10.1016/j.healthplace.2011.09.015      URL      PMID: 22000345      摘要

Why are some communities more cohesive than others? The answer to the puzzle has two parts: (a) due to variations in the attributes of residents, and/or (b) due to variations in the attributes of places.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sought to examine the community-level determinants of social capital.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xamined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different area characteristics: (1) neighborhood walkability, (2) date of community settlement, and (3) degree of urbanization. We based our analysis on 9414 respondents from the Aichi Gerontological Evaluation Study (AGES), conducted in 2003. No significant positive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walkability score and any of the social capital indices. In contrast, community age and degree of urbanizat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many of the social capital indicators,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ident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thus appears to be more consistently linked to the broader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 contexts of neighborhoods, rather than to the proximal built environment (as measured by walkability).
[48] Harpham T, Grant E, Thomas E.2002.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within health surveys: Key issues

[J]. 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 17(1): 106-111.

https://doi.org/10.1093/heapol/17.1.106      URL      PMID: 11861592      摘要

With growing recognition of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social capital i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concept in inter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Although there is relatively little experience of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particular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re are now a number of studies that allow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me key issues that need to be considered when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After summarizing definitions and the rise of interest in the link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health, measures used in key studies of social capital and health are presented. Some important issues are then considered: obtaining a sufficiently comprehensive measure which empirically captures the latest theoretical in the field (particularly the concepts of cognitive, structural, bonding and bridging social capital); moving from the individual to the ecological level; consideration of confounding factors, and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49] Kan K.2007.

Residential mobility and social capital

[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61(3): 436-457.

https://doi.org/10.1016/j.jue.2006.07.005      URL      Magsci      摘要

This paper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households' residential mobility behavior by considering its spatial dimension. This study focuses on a household's social ties with people living nearby, which we refer to as its “local social capital.” Local social capital may deter residential mobility, because the resources stemming from them are location-specific and will be less valuable if a household moves. We conjecture that a household's possession of local social capital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its residential mobility, and this negative effect of local social capital may be stronger on long-distance mobility than on short-distance mobility. Our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s based on data from the Panel Study of Income Dynamics. We obtain evidence which is supportive of these conjectures.
[50] Kawachi I, Kennedy B P, Lochner K, et al.1997.

Social capital, income inequality, and mortality

[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7(9): 1491-1498.

https://doi.org/10.2105/AJPH.87.9.1491      URL      PMID: 9314802      摘要

Abstract OBJECTIVES: Recen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income inequality is related to mortality rates. It was hypothesized, in this study, that income inequality is related to reduction in social cohesion and that disinvestment in social capital is in turn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tality. METHODS: In this cross-sectional ecologic study based on data from 39 states, social capital was measured by weighted responses to two items from the General Social Survey: per capita density of membership in voluntary groups in each state and level of social trust, as gauged by the proportion of residents in each state who believed that people could be trusted. Age-standardized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rates in 1990 were obtained for each state. RESULTS: Income inequality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both per capita group membership (r = -.46) and lack of social trust (r = .76). In turn, both social trust and group membership were associated with total mortality, as well as rates of death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alignant neoplasms, and infant mortality. CONCLUSIONS: These data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income inequality leads to increased mortality via disinvestment in social capital.
[51] Kim D, Baum C F, Ganz M L, et al.2011.

The contextual effects of social capital on health: A cross-national instrumental variable analysis

[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73(12): 1689-1697.

https://doi.org/10.1016/j.socscimed.2011.09.019      URL      PMID: 22078106      摘要

Past observational studies of the associations of area-level/contextual social capital with health have revealed conflicting findings. However, interpreting this rapidly growing literature is difficult because estimates using conventional regression are prone to major sources of bias including residual confounding and reverse causation. Instrumental variable (IV) analysis can reduce such bias. Using data on up to 167,344 adults in 64 nations in the European and World Values Surveys and applying IV and ordinary least squares (OLS) regression, we estimated the contextual effects of country-level social trust on individual self-rated health. We further explored whether these associations varied by gender and individual levels of trust. Using OLS regression, we found higher average country-level trust to be associated with better self-rated health in both women (beta=0.05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011 to 0.091, P=0.01) and men (beta=0.038, 0.0002 to 0.077, P=0.049). IV analysis yielded qualitatively similar results, although the estimates were more than double in size (in women, using country population density and corruption as instruments: beta=0.119, 0.028 to 0.209, P=0.005; in men: beta=0.115, 0.025 to 0.204, P=0.01). The estimated health effects of raising the percentage of a country's population that trusts others by 10 percentage points were at least as large as the estimated health effects of an individual developing trust in others. These findings were robust to alternative model specifications and instruments. Conventional regression and to a lesser extent IV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se associations are more salient in women and in women reporting social trust. In a large cross-national study, our findings, including those using instrumental variables, support the presence of beneficial effects of higher country-level trust on self-rated health. Past findings for contextual social capital using traditional regression may have underestimated the true associations. Given the close linkages between self-rated health and all-cause mortality, the public health gains from raising social capital within countries may be large.
[52] Kim D, Kawachi I.2006.

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key forms of community-and individual-level social capital as predictors of self-Rated health in the United States

[J]. Journal of Urban Health, 83(5): 813-826.

https://doi.org/10.1007/s11524-006-9082-1      URL      PMID: 16810567      [本文引用: 1]      摘要

Communities may be rich or poor in a variety of stocks of social capital. Studies that have investigated relations among these forms and their simultaneous and combined health effects are sparse. Using data on a sample of 24,835 adults (more than half of whom resided in core urban areas) nested within 40 U.S. communities from the Social Capital Benchmark Survey, correlational and factor analyses were applied to determine appropriate groupings among eight key social capital indicators (social trust, informal social interactions, formal group involvement, religious group involvement, giving and volunteering, diversity of friendship networks, electo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non-electo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t each of the community and individual levels. Multileve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were estimated to analyze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grouped social capital forms and individual self-rated health. Adjusting the three identified community-level social capital groupings/scales for one another and community- and individual-level sociodemographic and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each of the odds ratios of fair/poor health associated with living in a community one standard deviation higher in the respective social capital form was modestly below one. Being high on all three (vs. none of the) scale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18% lower odds of fair/poor health (odds ratio = 0.82, 95% confidence interval = 0.69-0.98). Adding individual-level social capital variables to the model attenuated two of the three community-level social capital associations, with a few of the former characteristics appearing to be moderately significantly protective of health. We further observed several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between community-level social capital and one's proximity to core urban areas, individual-level race/ethnicity, gender, and social capital. Overall, our results suggest primarily beneficial yet modest health effects of key summary forms of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heterogeneity in some of these effects by urban context and population subgroup.
[53] Kim D, Kawachi I.2007.

U.S. state-level social capital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Multilevel evidence of main, mediating, and modifying effects

[J]. Annals of Epidemiology, 17(4): 258-269.

https://doi.org/10.1016/j.annepidem.2006.10.002      URL      PMID: 17324589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PURPOS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state-level social capital and adult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 in the United States. METHODS: Using data from the 2001 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ystem survey and other surveys and administrative sources, we conducted a two-level, multivariable analysis of 173,236 adults in 48 U.S. states to estimate the associations of state-level social capital (along two scales) with individual-level self-rated general health and the numbers of recent days of poor physical health, poor mental health, and activity limitation. RESULTS: For each social capital scale, living in a state intermediate or high (vs. low) in social capital was each associated with 10% to 11% lower odds of fair/poor health. Higher state-level social capital also predicted fewer recent days of poo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activity limitation. Differential returns of social capital to HRQOL according to state-level mean income and individual-level age and race/ethnicity were observed. Furthermore, evidence was found compatible with mediation by social capital of income inequality effects on HRQOL. CONCLUSIONS: This study yields new evidence consistent with protective effects of state-level social capital on individual HRQOL. Promoting social capital may provide a means of improving th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Americans.
[54] Kim D, Subramanian S V, Gortmaker S L, et al.2006.

US state-and county-level social capital in relation to obesity and physical inactivity: A multilevel, multivariable analysis

[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3(4): 1045-1059.

https://doi.org/10.1016/j.socscimed.2006.02.017      URL      PMID: 16644081      摘要

Although social capital has been linked to a variety of health outcomes, its association with obesity has yet to be elucidated.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social capital measured at the US state and county levels and individual obesity and leisure-time physical inactivity. Individual-level data were drawn from the 2001 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ystem survey, while data from other surveys and administrative sources were used to construct contextual measures. Two state-level social capital scales were derived from 10 indicators and two county-level scales from five indicators. In 2-level analyses of over 167,000 adults nested within 48 states plus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residence in a state above the median on one or both state social capital scales (vs. neither scale) wa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elative odds of obesity and physical inactivity, controlling for individual-level covariables and state-level estimates of mean household income, the Gini coefficient, and the percentage of Black residents. In 3-level analyses, the adjusted odds ratio (OR) for physical in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residence in a county above the median on one or both county social capital scales was significantly below 1, while the association with obesity was not significant. Significantly weaker inverse ORs for the relations between state- and county-level social capital and obesity were observed among American Indians/Alaska Natives compared to Whites. Meanwhile, little support was found for mediation by social capital of the associations of urban sprawl and income inequality with obesity or physical inactivity. Overall, 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evide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capital as a potential strategy for addressing the burgeoning obesity epidem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