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2016 , 35 (2): 232-244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2.010

研究论文| 土地利用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演化的时空格局

杜国明12, 孙晓兵1, 王介勇2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 150030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multi-functionality of land use in Northeast China

DU Guoming12, SUN Xiaobing1, WANG Jieyong2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收稿日期: 2015-06-10

接受日期:  2015-08-10

网络出版日期:  2016-02-10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杂志 版权所有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748)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杜国明(1978-),男,内蒙古宁城县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E-mail:nmgdgm@126.com

展开

摘要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是根据社会经济目标进行土地利用的过程,是确保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社会—经济—生态”三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对1990-2013年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综合评价,旨在阐释其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演化的时空格局。研究表明:1990-2013年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功能值均呈现上升态势但增速有所差异,黑龙江、吉林、辽宁土地利用功能发展程度依次递增,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976%、2.725%、2.261%;黑龙江和吉林社会功能值呈现波动性增长,辽宁则表现为阶段性变化;黑龙江经济系统功能值逐渐增大,而吉林和辽宁经济功能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在2000-2005年有所波动;黑龙江与吉林生态系统功能值呈现由基本稳定转变为波动增长的趋势,而辽宁则始终具有较大波动性;经济功能中的土地的生产功能与交通功能对东北地区省域土地利用功能均有较大影响,经济和社会因素对黑龙江与吉林土地利用功能多样性影响较大,生态因素则对其影响较小,而经济、社会和生态因素对辽宁土地利用功能均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土地利用 ; 多功能性评价 ; 时空格局 ; 东北地区

Abstract

Multi-functionality of land use is the result of the process of land uti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socioeconomic goals, which is the key to ensur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oeconomic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By constructing a social-economic-ecological multi-functional land us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examines the multi-functionality of land use from 1990 to 2013 in Northeast China, which aims to explain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multi-functionality of land use in the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functional values of land use showed an upward trend during 1990-2013 in Northeast China, but the growth rates differed. The development levels of land use functions in Heilongjiang, Jilin, and Liaoning Provinces were in an ascending order, and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s were 2.976%, 2.725%, and 2.261%, respectively. The social function values of Heilongjiang and Jilin Provinces increased with some fluctuations, but Liaoning Province showed a periodical change. The economic function value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creased, but that of Jilin and Liaoning Provinces showed an overall upward trend yet fluctuated in 2000 to 2005.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values of Heilongjiang and Jilin Provinces were stabl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eriod then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some fluctuations, whereas in Liaoning Province it always showed greater volatility. Land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which ar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economic function,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land use functionality of the three provinces in Northeast China.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had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multi-functionality of land use in Heilongjiang and Jilin Provinces, while ecological factors played a smaller role. But in Liaoning Province,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factors all had important impacts on the multi-functionality of land use.

Keywords: land use ; multi-functionality evaluation ;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 Northeast China

0

PDF (748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杜国明, 孙晓兵, 王介勇.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演化的时空格局[J]. , 2016, 35(2): 232-244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2.010

DU Guoming, SUN Xiaobing, WANG Jieyong.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multi-functionality of land use in Northeast China[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2): 232-244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2.010

1 引言

土地利用是土地功能多样化的过程,土地利用功能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影响着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庄大方等, 1997; 谢高地等, 2009)。反之,社会经济目标的多样性引导着土地利用功能的多样化,区域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土地利用功能的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李秀彬, 1996; 冯红燕等, 2010)。因此,开展土地利用功能多样性研究有助于确定和衡量土地多元化利用所提供的人类福祉(赵文武等, 2014),为确保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及快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multi-functionality of land use)是指特定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作用下,呈现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等综合性功能状态,是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功能影响的重要概念和方法体系(甄霖等, 2009; 刘彦随等, 2011; 秦明周, 2012)。多功能性的概念源自农业部门,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全球和欧洲农业政策的变化,这一概念逐渐被采纳并成为农业、林业、公共产品、就业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甄霖等, 2009, 2010)。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多功能性的内涵逐渐由农业部门扩展到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等领域,成为评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学术界对多功能性研究体系逐渐完善但有所差异(陈秋珍等, 2007; 孙新章, 2010; 谢小蓉, 2011; 彭建等, 2014)。国外学术界由最初的农业多功能性概念(Maier et al, 2001)逐渐向农业多功能性理论体系(Tipraqsa et al, 2007; Aubry et al, 2012)、多功能景观(Brandt, 2003; Mastrangelo et al, 2014),并逐步转变为土地利用多样性及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研究(Sal et al, 2007; Stockdale et al, 2009; Paracchini et al, 2011),探究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发展;而国内则针对农业及耕地多功能性的概念及理论框架(乌东峰等, 2009; 彭建等, 2014)、土地多功能性理论体系(甄霖等, 2009; Xie et al, 2010; 秦明周, 2012)、土地多功能性评价(刘彦随等, 2011; 张晓平等, 2014)等角度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开展研究,逐渐转向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功能的协调发展及综合利用与保护。区域发展与其社会需求、经济水平及自然环境条件紧密相关,使得不同区域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并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与时间变异性(刘彦随等, 2011; 许实等, 2012; 牛方曲等, 2015)。已有研究主要从全国(甄霖等, 2010; 刘彦随等, 2011)、省域(张晓平等, 2014)等尺度开展静态分析以表征土地利用功能的多样性,但缺乏长时间序列的动态对比及区域性分析。本文以中尺度的东北地区为研究区,以1990-2013年的长时间序列为研究时段,探究区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演化的时空格局特征。

近几十年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凸显,土壤污染、水土流失、耕地减少等问题日益严重,由此造成的生态安全(岳书平等, 2007; 俞孔坚等, 2009; 赵宏波等, 2014)、粮食安全(宋小青等, 2012; 杜国明等, 2014)等问题已成为威胁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建国以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三省以其独特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社会要素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孙平军等, 2012; 朱凤凯等, 2014)。但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东北地区经济逐渐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2003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2007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并于2009年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东北地区依托国家政策支持及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加速推进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土地利用结构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本文以国务院持续推进东北振兴战略为契机,系统运用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方法,通过构建“社会—经济—生态”三维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指标体系,对东北三省1990-2013年土地利用功能多样性进行评价,探究其土地利用功能的时空特征及变化趋势,以期为该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三省地处北纬38°43′~53°33′,东经118°53′~135°05′,土地总面积78.73万km2(不包括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8.2%。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土地面积比例为1:1.282:3.084。该区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山脉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区域的土地利用提供天然屏障,松花江、东辽河、西辽河等主要河流贯穿全境。东北三省横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属半湿润半干旱区,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矿产及生物资源丰富。1990-2013年东北三省社会、经济及生态水平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其中,2013年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GDP分别为1990年的20.109、30.523、25.473倍,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320%、15.308%、14.442%;省域GDP结构也相应地从1.682:1.000:2.499转变为1.108:1:2.086。2013年区域总人口为10 97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07%,其中,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人口比例为1:1.394:1.596。区域生态环境逐步有所改善,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程度有所降低。以森林覆盖率为例,2013年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森林覆盖率分别为43.16%、40.38%、38.24%。东北三省产业结构呈现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三产业波动变化的状态,致使其农业用地波动减少,建设用地快速增加。但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东北三省依然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及农牧业生产基地。

2.2 数据来源

基础数据主要源自国家、区域及省域统计年鉴或数据库。其中,城镇登记失业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总人口数、土地面积、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畜牧产品产量、GDP、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客运周转量占全国比重、货运周转量占全国比重、交通网密度、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自然保护区面积等数据主要来自1991-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部分年份数据源自《国家统计数据库》;乡村劳动力、农业人口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水资源总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森林覆盖率等数据源自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统计年鉴》(1991-2014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则源自《中国环境统计年鉴》;而农业从业人员比例、综合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比、土地垦殖率、地均畜牧产品产出量、地均GDP、地均水资源量则根据相关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3 研究方法

3.1 构建区域多功能性指标体系

土地利用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的耦合系统,土地利用结构决定其利用功能的多样性,而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能影响土地利用结构。本文在综合分析东北三省土地利用状况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三维土地多功能性空间结构,从社会、经济、生态3个子系统分析其土地利用多功能性。依据科学性、代表性、综合性及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原则,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谢高地等, 2009; 甄霖等, 2009),从土地利用的基本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生态保育等层面,侧重人类福祉、经济效益与区域生态实际等方面选取21项指标,构建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表1)。土地利用的基础功能是保障社会健康发展,实现区域人类福祉的最大化,故从就业支持、社会保障、居住家园等功能选取农业从业人员、综合恩格尔系数、人口密度等指标,表征土地多样化利用对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作用;而经济发展是土地利用多样化利用的主要目的,故从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生产、人工化土地的生产、交通等功能选取粮食单产、第二三产业比例、交通网密度等指标,表征区域土地多样化利用过程中自然、人工及经济基础设施对其经济发展的作用;生态功能的良性发展是社会经济系统健康发展追求的目标,故从资源维持与供给、减轻污染物排放、景观保育等方面选取地均水资源量、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森林覆盖率等指标,表征土地利用多样化利用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功能。

表1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

Tab.1   Indicator system of multi-functionality evaluation of land use in Northeast China

决策层目标层与权重因素层因素权重指标层指标权重指标属性
土地
利用
功能
社会功能
(0.295)
就业支持功能0.258农业从业人员0.490+
城镇登记失业率0.510-
社会保障功能0.440农民人均纯收入0.435+
综合恩格尔系数0.256-
城乡收入比0.309-
居住家园功能0.302人口密度0.314-
城镇人均绿地面积0.686+
经济功能
(0.442)
生物生产性土地
的生产功能
0.112土地垦殖率0.442+
粮食单产0.303+
地均畜牧产品产出量0.255+
人工化土地的
生产功能
0.541人均GDP0.349+
第二三产业比例0.148+
固定投资总额0.503+
交通功能0.347客运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0.217+
货运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0.240+
交通网密度0.543+
生态功能
(0.263)
资源维持与供给功能0.251地均水资源量1.000+
减轻污染物排放功能0.423工业废水达标率0.476+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0.524+
景观保育功能0.326森林覆盖率0.484+
自然保护区面积比例0.516+

新窗口打开

3.2 确定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表征各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现主要采用主观和客观两种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其中主观法确定权重具有较大的主观性,而客观法确定权重有较强的数学基础,理论性较强,但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因此,本文在综合主客观确定权重利弊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确定目标层和因素层权重,用熵权法确定指标层权重。其中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步骤如下:

(1) 数据的标准化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主要包括农业从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GDP、第二三产业比例、交通网密度、森林覆盖率等21个指标,由于数据之间差异较大,为消除数据量纲的影响,本文采用极值法对东北三省1990-2013年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正向指标: Xij'=Xij-min(Xj)max(Xj)-min(Xj)(1)

逆向指标: Xij'=max(Xj)-Xijmax(Xj)-min(Xj)(2)

式中: Xij'表示第i年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值;Xij表示第i年第j项指标的实际值; max(Xj)min(Xj)分别表示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i表示年份,i=1990-2013;j表示指标个数,j=1~21。

(2) 计算第i年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值Pij

Pij=Xij'i=1mXij'(3)

(3) 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

ej=-ki=1mPijlnPij=-1lnni=1mPijlnPij(4)

式中:k为比例系数, k=1lnn,n为研究时间尺度。

(4) 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冗余度 gj

gj=1-ej(5)

(5) 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Wj

Wj=gjj=1ngj(6)

3.3 确定指标阈值及数据标准化

阈值的确定是开展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的关键环节。各指标的阈值是土地可持续利用条件下所能到达的理想值。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可知(谢高地等, 2009; 甄霖等, 2009; 张晓平等, 2014),确定指标阈值需遵循以下原则:①最大程度揭示自然承压阈值,应用指标:x8、x17、x19;②系统资源约束与开放系统相结合,应用指标x13、x20;③高标准且可以实现的发展目标,应用指标:x1、x2、x3、x4、x5、x6、x7、x9、x10、x11、x12、x14、x15、x16、x18、x21。遵循以上原则,在参考国际标准、全国平均水平等有关土地利用多功能性阈值的基础上,根据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实际确定各指标阈值(表2)。

表2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阈值

Tab.2   Threshold values of indicators for multi-functionality evaluation of land use in Northeast China

指标最不可持续阈值上限可持续临界阈值最可持续阈值下限
农业从业人员x1/%153560
城镇登记失业率x2/%642
农民人均纯收入x3/元100035009000
综合恩格尔系数/x40.600.400.20
城乡收入比/x5321
人口密度x6/人/km230015050
城镇人均绿地面积x7/m251018
土地垦殖率x8/%152535
粮食单产x9/(kg/hm2)100045008000
人均畜牧产品产出量x10/kg103560
人均GDPx11/元20002000038000
第二三产业比例x12/%708090
固定投资总额x13/亿元500500010000
客运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x14/%1.03.57.0
货运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x15/%1.03.57.0
交通网密度x16/(km/km2)0.150.300.45
地均水资源量x17/(m3/hm2)100023004500
工业废水达标率x18/%658095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x19/104km2246
森林覆盖率x20/%103550
自然保护区面积比例x21/%51020

新窗口打开

由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数据表现形式有所差异,为消除数据量纲的影响,需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数据的正逆性,本文运用以下公式对相关指标进行标准化,标准化后数值表示各指标间相对作用的大小,值域为[1,5],以3作为临界作用的分水岭。

正向指标:

Rj'=1,(RjactRjlow)3+2×Rjact-RjthrRjupp-Rjthr,(RjlowRjactRjupp)5(RjactRjupp)(7)

逆向指标:

Rj'=1,(RjactRjlow)3+2×Rjact-RjthrRjupp-Rjthr,(RjuppRjactRjlow)5(RjactRjupp)(8)

式中: Rj'为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值, Rjact为各指标的实际值, RjlowRjthrRjupp分别为各指标的最不可持续阈值上限、可持续临界阈值、最可持续阈值下限。

3.4 区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计算

土地利用功能值(F)表征土地利用功能的多样化程度,F值越大,表示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越高,F值越小,表示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越低。由以上各指标标准化值及其权重,可得各指标功能值( F)、子系统功能值( F)以及土地利用功能值(F)。

F=Wj'Rj'F=W1FF=W0F(9)

式中: FFF分别表示各指标功能值、子系统功能值、土地利用功能值; Wj'W1W0分别表示指标层、因素层及目标层权重, Rj'表示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值。

土地利用功能实现率(r)表征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实现的程度,用某一时间土地某项功能的实际值与理论最大值的比来衡量,并依据功能实现率将区间[0,1]以0.200为步长从低到高划分土地利用功能水平为低度多样性、较低多样性、中度多样性、较高多样性、高度多样性。变异系数(c)是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表征两组或多组数据之间离散程度,数值越大,离散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文中用变异系数描述东北三省之间年际土地利用功能值的离散程度,反映土地利用功能的省域差异性状况。

土地利用功能值变化则通过增长量( β)、增长率( v)和倍比系数( γ)进行表示,其中增长量表示土地利用功能的绝对变化程度,而增长率和倍比系数反映土地利用功能值的相对变化程度,具体公式表示如下:

β=F(t+1-F(t)v=F(t+1-F(t)F(t)γ=F(t+1F(t)(10)

式中: βvγ分别表示增长量、增长率和倍比系数; F(t+1)F(t)表示t+1年、t年的土地利用功能值;t表示时间1990-2012。

3.5 土地利用功能的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是定量化表征因素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程度的模型,衡量与揭示事物之间的关联性特征及差异性程度(徐建华, 2002; 李灿等, 2013)。指标变化趋势越接近,关联性系数越大;反之越小。具体模型如下:

x0={x0(k)|k=1,2,,n}=(x0(1),x0(2),,x0(n))(11)

xi={xi(k)|k=1,2,,n}=(xi(1),xi(2),,xi(n))i=1,2,,m(12)

由上式 x0xi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可得:

ξi(k)=minsmintx0(t)-xs(t)+ρmaxsmaxtx0(t)-xs(t)x0(k)-xi(k)+ρmaxsmaxtx0(t)-xs(t)(13)

ξi(k)为比较数列 xi对参考数列 x0k时刻的关联系数,其中, ρ[0,1]为分辨系数,一般取0.5。式中: minsmintx0(t)-xs(t)maxsmaxtx0(t)-xs(t)分别为两级最小差与两级最大差。

ri=1nk=1nξi(k)(14)

式中: ri为比较数列 xi对参考数列 x0的关联系数。

4 结果与分析

4.1 区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分析

计算得到1990-2013年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功能值,根据各指标阈值测得土地利用功能实现率,结合划分的土地利用多样性等级,阐释其土地利用多样性程度,并运用增长量、增长率及倍比系数表征土地利用功能的变化过程。此外,通过变异系数表征东北三省之间土地利用功能的差异性。

4.1.1 区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程度分析

图1可知,1990-2013年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功能值均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但省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功能值近似呈现线性增加,1990-2013年土地利用功能值增长88.034%,其中1990-2000年土地利用功能值增长30.882%,2000-2013年增长43.667%;吉林省土地利用功能值波动性增长,1990-2002年功能值缓慢增长,2003-2013年功能值快速增长,24年间土地利用功能值增加67.412%,其中2003-2013年增长率达为37.727%;辽宁省土地利用功能值1990-2000年波动性增长,2000-2013年近似呈现线性增长,1990-2013年土地利用功能值增长率为60.281%,而1990-2000年增长率仅为15.554%。

图1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功能值与功能实现率

Fig.1   Land use function values and realization rates of Heilongjiang, Jilin, and Liaoning Provinces in Northeast China

土地利用功能实现率表征土地利用过程中社会、经济、生态等要素的多样化程度,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功能实现率随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生态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呈现逐步增长趋势,但省域土地利用功能多样化程度具有差异性。1990-2013年,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土地利用功能值依次递增,分别由1.896、1.961、2.488转变为3.692、3.619、4.126,土地利用功能实现率由0.379、0.392、0.498增长为0.738、0.724、0.825。其中,黑龙江省、吉林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历经较低多样性、中度多样性转变为较高多样性;而辽宁省则由中度多样性、较高多样性转变为高度多样性。由此可知,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功能多样化程度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其发展历程有所差异,表明土地利用功能多样性程度因其经济基础、资源禀赋、政策支持等不同而具有差异性。总体而言,从功能发展程度来看,虽然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功能值均有所增长,但存在差异性,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发展程度依次递增。从功能实现率来看,1990-2013年,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土地利用功能实现率不断增长,表明社会、经济及生态系统综合功能逐渐增强,土地利用多样性程度增加。从省域差异来看,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功能值差异具有波动性,1990-1998年间变异系数较大且波动变化,而1999-2007年间变异系数及波动性减小且基本稳定,2008-2013年变异系数增大且波动程度逐渐增加。

4.1.2 区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功能的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因素对土地利用形式及影响程度。从变化量来看,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功能值增长量依次递增但差别较小,年均增长量分别为0.071、0.072、0.078;从变化速率来看,黑龙江省功能值增长率最高,吉林省次之、辽宁省最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976%、2.725%、2.261%;从倍比系数来看,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年均倍比系数均大于1,分别为1.030、1.027、1.023(表3)。总体而言,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功能值均有增长,但省域增长量与增长率协调性较低,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然而,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2000-2013年土地利用功能值增长率分别为1990-2000年的1.414、1.750、2.489倍,其后期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前期,表明21世纪以来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多样性程度增长迅速。

表3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功能增长量、增长率及倍比系数

Tab. 3   Growth of land use functions, growth rates, and times ratio coefficients of Heilongjiang, Jilin, and Liaoning Provinces in Northeast China

时段增长量(β)增长率(ν)倍比系数(γ)
黑龙江吉林辽宁黑龙江吉林辽宁黑龙江吉林辽宁
1990-19910.0720.052-0.0310.0380.026-0.0121.0381.0260.988
1991-1992-0.0050.1490.117-0.0030.0740.0480.9971.0741.048
1992-19930.221-0.0100.1910.113-0.0050.0741.1130.9951.074
1993-19940.0010.1150.0060.0010.0530.0021.0011.0531.002
1994-19950.0150.0190.0740.0070.0080.0271.0071.0081.027
1995-19960.130-0.0300.1120.059-0.0130.0401.0590.9871.040
1996-19970.0410.0600.0050.0180.0270.0021.0181.0271.002
1997-19980.0690.074-0.0640.0290.032-0.0211.0291.0320.979
1998-19990.0540.126-0.0230.0220.053-0.0081.0221.0530.992
1999-20000.0750.1130.1000.0300.0450.0351.0301.0451.035
2000-20010.1500.0390.0250.0580.0150.0081.0581.0151.008
2001-20020.029-0.0130.0680.011-0.0050.0231.0110.9951.023
2002-20030.0410.1150.1200.0150.0430.0391.0151.0431.039
2003-20040.0280.0490.0530.0100.0180.0171.0101.0181.017
2004-20050.0640.0710.1650.0230.0250.0511.0231.0251.051
2005-20060.0890.1900.0780.0310.0660.0231.0311.0661.023
2006-20070.0180.0680.0390.0060.0220.0111.0061.0221.011
2007-20080.0910.1140.2730.0310.0360.0781.0311.0361.078
2008-20090.0990.0330.0490.0320.0100.0131.0321.0101.013
2009-20100.0830.1540.2540.0260.0470.0661.0261.0471.066
2010-20110.0500.080-0.0280.0150.023-0.0071.0151.0230.993
2011-20120.0580.1070.1120.0170.0300.0281.0171.0301.028
2012-20130.324-0.016-0.0580.096-0.004-0.0141.0960.9960.986

新窗口打开

建国以后,东北三省长期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社会经济水平逐渐落后于东南沿海区域。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及国家政策向东南沿海地区倾斜,另一方面由于东北三省产业结构失调,重工业、农业所占比重大(孙平军等, 2012)。21世纪初期,国家为统筹资源,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2003年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并于2007、2009年相继下发文件进一步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为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技术支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及政策支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根据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与政策支持等有利条件对工业、农业及服务业进行改革创新,促进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推动土地资源可持续与多样化利用。在20世纪末期,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步扭转了优势逐渐弱化的状况,并大力推进以工业化为主导、农业化与高新产业为辅助的转型模式,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21世纪初期,东北三省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及城镇化为发展方向,依据区域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其中,黑龙江省把“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作为其战略决策,以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为核心城市带动区域工业的高速发展(张丽娟等, 2011),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及现代化农业,逐步推进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吉林省于2004年实施《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进一步促进区域资源合理高效利用;辽宁省则以沈阳、大连等核心城市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社会保障及环境保护。东北地区强化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城市为核心的点轴发展模式,其社会经济辐射效应不断增强,进一步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土地的多样化利用及其功能的多样性。

4.2 土地利用子功能分析

土地利用功能多样性与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依照文中构建的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三维土地多功能性指标体系,对各土地利用子系统功能的变化开展对比分析,以揭示土地利用功能多样性与子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

4.2.1 社会功能

社会系统的健康与稳定是经济系统及生态系统得以高效快速发展的基础。1990-2013年,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社会系统功能值依次递增但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社会经济功能值呈现波动性增长,其中,1990-1997年间社会系统功能值缓慢增加, 1998-2013年间近似为线性增长;而辽宁省则表现为阶段性变化,其社会系统功能值在1990-1995年间呈现波动性变化,1996-2001年间基本保持稳定,2002-2013则近似呈现线性增加。

社会系统功能由就业支持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居住家园功能构成。黑龙江省就业支持功能值呈现波动增长态势,而吉林省、辽宁省则近似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20世纪末期,随着国家经济政策与产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2001-2006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大幅度升高。其间,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平均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5.88%、4.52%、3.95%,就业支持功能逐渐增强,尔后由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城镇登记失业率随之降低,就业支持功能值略有降低;但黑龙江省因耕地面积快速增加,农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使得其就业支持功能值不断增加。1990-2013年,东北三省社会保障功能值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化效应使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致使城镇化率上升,城市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等因素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居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综合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使社会保障功能得到有效提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数量增长,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居住家园功能逐渐提高。三者相互作用对东北三省社会系统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共同推动东北三省社会系统功能的多样化发展,促进土地利用的社会系统功能的多样化。1990-2000年,东北三省省域变异系数波动较大,省域社会系统功能发展差异性明显,而2000-2013年省域社会系统功能值变异性缩小,社会系统功能日趋均衡化。但其社会系统功能均由中度多样性变为较高多样性,24年间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社会系统功能值增长率分别为76.129%、77.213%、50.913%,年均增长率为3.172%、3.217%、2.121%。

4.2.2 经济功能

经济系统科学、高效地运转是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发展的目的。1990-2013年东北三省土地利用经济功能值均逐渐增加,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经济发展程度依次递增,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422%、3.950%、2.946%;其中黑龙江省经济系统功能值逐渐增大,而吉林省和辽宁省经济功能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在2000-2005年有所波动。

从变化趋势上来看,东北三省经济系统功能变化具有时段性,1990-1999年与2006-2013年为近似线性增长,2000-2005年具有较大波动性。由图2可知,不同时段省域经济功能值年平均值虽有所增加,但年平均增长率却有差异。黑龙江省年平均增长率缓慢增加,经济系统功能值呈现增长态势;吉林省2000-2005年土地利用功能值略有增加,而年平均增长率大幅度降低,表明经济系统功能值出现大幅度波动;辽宁省1990-2013年年均增长率虽近似线性增长,但2000-2005年经济系统功能值增长不大或偶有降低,反映经济系统的结构的不稳定性与功能值的波动性,这与20世纪末期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及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密切相关。从功能发展水平来看,1990-2013年,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经济系统功能实现率均有所增加且具有差异性,分别由0.357、0.344、0.483相应地增至0.761、0.812、0.927,但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经济功能实现率增长率依次递增,分别为92.114%、112.927%和136.288%。从省域差异来看,东北三省变异系数波动减小,表明省域经济系统功能值差异性降低,经济发展日趋均衡化,但也体现出传统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经济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及发展潜力不够等问题及经济转型的迫切性。从经济系统结构来看,东北三省土地利用经济系统功能与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及基础设施完善有着重要的关系,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三产业波动增加。以辽宁省为例,产业结构从1990年的1:3.208:2.096转变为2013年的1:6.146:4.517。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其经济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就交通功能而言,24年间东北三省公路、铁路、水运及航空等交通网络功能取得较大发展,2013年黑龙江、吉林省、辽宁省交通功能值分别为1990年的1.647、1.533、1.293倍。

图2   东北三省不同时段经济功能平均值及增长率

Fig. 2   Average values and growth rates of economic functions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Heilongjiang, Jilin, and Liaoning Provinces of Northeast China

4.2.3 生态功能

确保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和谐共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1990-2013年,东北三省生态系统功能变化存在差异,其中黑龙江省与吉林省生态系统功能值呈现由基本稳定转变为波动增长的趋势,而辽宁省则始终具有较大波动性。

从变化趋势上来看,1990-1998年黑龙江省、吉林省生态系统功能值基本稳定,而后波动升高。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及程度的不断增强,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但20世纪末期黑龙江省与吉林省对生态环境投入不大,生态系统保持低水平稳定,以工业废水达标率为例,1990-1998年,黑龙江省、吉林省工业废水达标率仅为51.233%、54.453%。辽宁省生态系统功能出现波动,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不合理的利用资源导致生态失衡,阻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大对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促使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升。随着对生态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实施科学的土地开垦与退耕还林还草,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与增强。从生态系统结构来看,良好的生态系统具有资源维持与供给、减轻污染物排放及农业景观保育功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污染物排放,减缓由于工业“三废”及农业生产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引起水源、土壤污染,由此对农业以及生态环境功能产生的干扰;而对于森林保护及水土流失的治理则有助于提升其景观保育功能,促进生态系统功能的良性发展。从省域差异来看,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生态系统功能值依次递增,但变异系数呈现先减后增趋势,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投入能在短时间内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但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是生态系统结构逐渐优化的过程,省域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基础的差异性导致其功能值变化的非同步性。

4.3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功能灰色关联分析

区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性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因此,科学准确地掌握影响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因素,对于合理高效进行土地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借助MATLAB编程对1990-2013年东北地区省域土地利用功能值与各指标值进行关联性分析,旨在探究不同因素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影响程度。

表4可知,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与多数指标的关联性系数在0.75以上,而辽宁省与多数指标的关联性系数在0.80以上,说明土地利用功能多样性与指标间关系密切,但各指标对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功能多样性作用具有差异性。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功能与自然保护区面积比例、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GDP、地均畜牧产品产出量、农业从业人员、第二三产业比例、城乡收入比等指标关联性较大;吉林省与第二三产业比例、城乡收入比、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土地垦殖率、交通网密度、地均水资源量、地均畜牧产品产出量等指标关联性较大;而辽宁省与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城乡收入比、交通网密度、第二三产业比例、人均GDP、农业从业人员、地均畜牧产品产出量等指标关联性较大。

表4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多功能灰色关联性系数

Tab.4   Gra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multi-functionality of land use of Heilongjiang, Jilin, and Liaoning Provinces in Northeast China

单项指标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x10.90800.83510.9149
x20.92940.59610.8883
x30.55630.57810.5650
x40.75460.77100.8239
x50.90030.92840.9577
x60.80490.82530.8867
x70.61640.70530.8764
x80.84610.89040.9031
x90.82910.80870.8623
x100.92420.85320.9072
x110.92920.59130.9175
x120.90170.94800.9403
x130.68140.71550.5935
x140.77850.77870.8025
x150.75300.75550.8904
x160.72600.86430.9509
x170.79740.85370.8421
x180.60880.67720.5474
x190.60690.89870.9599
x200.83160.84110.8883
x210.93550.80530.8608

新窗口打开

省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程度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因其社会、经济、自然状况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生产功能与交通功能对东北三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均有较大影响,作为经济系统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经济发展程度对土地利用功能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黑龙江省土地功能多样性与人工化土地的生产功能、农业景观保育功能、就业支持功能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与其拥有大量的耕地、林地、草地及湿地,农牧产业发展迅速有关;而吉林省土地利用功能与人工化土地的生产功能、居住家园功能密切相关;辽宁省土地功能则与居住家园功能、农业景观保育功能及减轻污染物排放功能息息相关,主要由于辽宁省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人民对居住条件及绿化环境有较高要求,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多样化追求也越来越高。总体而言,经济系统因素和社会系统因素对黑龙江省与吉林省土地利用功能多样性影响较大,而生态系统因素对其作用较小。经济系统因素、社会系统因素和生态系统因素均对辽宁省土地利用功能有较大影响,表明辽宁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生态环境因素比重日益增加。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对1990-2013年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功能进行综合评价,揭示了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演化过程及其时空差异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1)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功能多样性有所增加,且省域土地利用功能强度及变化速率呈现明显的时空差异性。1990-2013年,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土地利用功能值均逐渐增加且依次递增,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976%、2.725%、2.261%;而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2000-2013年土地利用功能值增长率分别为1990-2000年的1.414、2.489、1.750倍,其后期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前期,表明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区域社会经济转型尤其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土地利用随社会经济转型而转型,促进东北地区土地的多样化利用及其功能多样性程度不断增加。

(2) 东北地区省域土地利用功能与其社会、经济及生态系统功能变化密切相关,但因其经济基础、资源禀赋、政策支持等不同致使土地利用子功能多样化程度具有差异性。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社会经济功能值呈现波动性增长,而辽宁省则表现为阶段性变化;黑龙江省经济系统功能值逐渐增大,而吉林省和辽宁省经济功能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在2000-2005年有所波动;黑龙江省与吉林省生态系统功能值呈现由基本稳定转变为波动增长趋势,而辽宁省则始终具有较大波动性。

(3) 社会系统因素、经济系统因素与生态系统因素对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均有影响,但省域人文因素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及其与自然因素相互作用过程具有差异性。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生产功能与交通功能对东北地区省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均有较大影响。其中,黑龙江省土地功能多样性与人工化土地的生产功能、农业景观保育功能、就业支持功能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吉林省土地功能与人工化土地的生产功能、居住家园功能密切相关;辽宁省土地功能则与居住家园功能、农业景观保育功能及减轻污染物排放功能息息相关。由此揭示了经济系统因素和社会系统因素对黑龙江省与吉林省土地利用功能多样性影响较大,生态系统因素对其作用较小,而经济系统因素、社会系统因素和生态系统因素均对辽宁省土地利用功能有较大影响。

区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程度对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均有着重要的影响(郧文聚等, 2011; 赵兴国等, 2014),合理依靠自身优势、高效利用资源进行创新式发展已成为区域发展的关键(张明斗等, 2014)。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商品粮及农牧业基地,东北地区要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以东北振兴为背景,产业转型为驱动,经济发展为方向,确保社会经济转型升级与土地利用方式的协调性,逐步拓展土地利用功能的多样性。但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避免粗放型掠夺式经营及盲目地进行土地开发与过度利用,科学把握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阈值,兼顾生态环境效益,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土地资源的多样化、可持续性利用及生态保护,实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协调发展。

本文通过对1990-2013年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评价,揭示了其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时空格局。在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过程中对研究尺度进行了综合,既反映地块尺度的多功能性,又体现区域尺度的多功能性,综合表征区域土地利用功能的多样性;在指标选取过程中既选择了直接性指标,又选用了相关间接性指标。但土地利用的多元化及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多重性带来土地功能多样性,如何更准确合理地评价土地利用功能的多样性还有待深入研究,以实现对土地利用功能多样性的综合表征。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陈秋珍, Sumelius J.2007.

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

[J]. 中国农村观察, (3): 71-7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综阅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可知,国外研究着重农业多功能性单个因素量化分析,与农业环境计划比较分析,对农业商品产出和非商品产出从联合生产角度分析,运用环境经济学评估方法估算农业多功能性价值以及对农业多功能性目标政策的讨论等五个方面。国内研究包含四个主要方面:从经济学角度对农业多功能性进行理论分析,从不同国家对农业多功能性问题的不同立场进行实质分析,从农业多功能性问题与非贸易关注之间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和撇开农产品国际贸易利益,对我国农业各功能的价值现状分析。国内与国外研究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比较集中于农业多功能性的模型量化分析。

[Chen Q Z, Sumelius J.2007.

Summary of viewpoints in domestic and oversea research into 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ality

[J]. China Rural Survey, (3): 71-7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综阅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可知,国外研究着重农业多功能性单个因素量化分析,与农业环境计划比较分析,对农业商品产出和非商品产出从联合生产角度分析,运用环境经济学评估方法估算农业多功能性价值以及对农业多功能性目标政策的讨论等五个方面。国内研究包含四个主要方面:从经济学角度对农业多功能性进行理论分析,从不同国家对农业多功能性问题的不同立场进行实质分析,从农业多功能性问题与非贸易关注之间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和撇开农产品国际贸易利益,对我国农业各功能的价值现状分析。国内与国外研究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比较集中于农业多功能性的模型量化分析。
[2] 杜国明, 刘彦随, 刘阁. 2014.

黑龙江省近30年来粮食生产变化及增产因素分析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35(5): 519-5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保持粮食总产增加是保障国家粮 食安全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统计资料为数据源,综合分析了黑龙江省1981-2011年粮食总产、单产、种植业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得出粮 食增产主要依靠三方面,即作物播种面积扩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作物单产水平提升,旨在为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建设提供依据。主要结论有:(1)黑龙江省1981-2011年播种面积由728.2万hm2增加至1375.9万hm2,尤其是2004年之后的7年间 增加64.47%;(2)水稻、玉米这两类高产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1981年的24.73%上升到2011年的67.97%,而大豆、小麦这两类低产作物 种植面积比重由1981年的54.79%下降到2011年的28.18%;(3)全省粮食平均单产年均增长2.90%,由1981年的1716.6 kg/hm2增加至2011年的4048.7 kg/hm2,增长了135.86%;(4)整个研究期内,粮食总产增加了345.6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作物单产提升对 总产的贡献率分别为73.32%、15.98%和10.70%,但存在显著的时间差异。

[Du G M, Liu Y S, Liu G.2014.

The analysis of changes in grain produc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recent 30 years

[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35(5): 519-5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保持粮食总产增加是保障国家粮 食安全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统计资料为数据源,综合分析了黑龙江省1981-2011年粮食总产、单产、种植业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得出粮 食增产主要依靠三方面,即作物播种面积扩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作物单产水平提升,旨在为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建设提供依据。主要结论有:(1)黑龙江省1981-2011年播种面积由728.2万hm2增加至1375.9万hm2,尤其是2004年之后的7年间 增加64.47%;(2)水稻、玉米这两类高产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1981年的24.73%上升到2011年的67.97%,而大豆、小麦这两类低产作物 种植面积比重由1981年的54.79%下降到2011年的28.18%;(3)全省粮食平均单产年均增长2.90%,由1981年的1716.6 kg/hm2增加至2011年的4048.7 kg/hm2,增长了135.86%;(4)整个研究期内,粮食总产增加了345.6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作物单产提升对 总产的贡献率分别为73.32%、15.98%和10.70%,但存在显著的时间差异。
[3] 冯红燕, 谭永忠, 王庆日, . 2010.

中国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综述

[J]. 中国土地科学, 24(8): 71-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10.08.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阐述国内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从理论和方法两方面总结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历程:(1)分区依据从自然因素到社会 经济因素再到生态环境因素,由单一走向综合;(2)主要从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单元两种尺度空间开展土地利用分区研究;(3)分区方法经历了由定性为主,到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再过渡到"3S"技术大量应用为主三个阶段;(4)存在土地利用分区理论研究有待深化,面对土地管理的土地利用分区方法有待统一规范, 土地利用分区技术手段需要更新等问题.研究结论:建议结合试点,在中国开展土地利用主体功能分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完善土地利用分区制度体系.

[Feng H Y, Tan Y Z, Wang Q R, et al.2010.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land use zoning in China

[J]. China Land Science, 24(8): 71-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10.08.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阐述国内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从理论和方法两方面总结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历程:(1)分区依据从自然因素到社会 经济因素再到生态环境因素,由单一走向综合;(2)主要从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单元两种尺度空间开展土地利用分区研究;(3)分区方法经历了由定性为主,到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再过渡到"3S"技术大量应用为主三个阶段;(4)存在土地利用分区理论研究有待深化,面对土地管理的土地利用分区方法有待统一规范, 土地利用分区技术手段需要更新等问题.研究结论:建议结合试点,在中国开展土地利用主体功能分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完善土地利用分区制度体系.
[4] 李灿, 张凤荣, 朱泰峰, . 2013.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关联分析

[J]. 农业工程学报, 29(5): 217-22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为深入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的综合效果和发展能力,把握土地资源利用的发展方向,该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和生态安全3个方面选取了16个指标构建了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框架,采用基于熵权的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模型,评价了北京市顺义区在1996-2010年的土地利用绩效状态,并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影响土地利用绩效的重点因素。研究结果:1996-2000年,顺义区处于向工业化转变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综合绩效变化稳定并表现出略微下降的趋势;2001-2010年,在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下,土地利用综合绩效快速上升,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土地利用经济绩效在1996-2002年上升缓慢,自2003年开始大幅度提升;土地社会绩效在1996-2000年变化相对稳定,之后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土地生态绩效在1996-2000年变化平稳,2000-2005年表现为急速下降,之后有所起伏,至研究期末开始抬升。土地利用绩效变化较好地印证了3个“五年”计划下的土地利用重点,表明各个阶段的土地利用政策得到了有效地执行。土地利用社会效应与生态安全因素对土地利用整体质量的影响更加显著,而工业发展对经济绩效的推动作用明显,导致人均土地资源享有水平迅速变化的城镇化因素,成为反映土地利用社会效应的重点,生态用地则成为影响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绩效变化的主导因素。

[Li C, Zhang F R, Zhu T F, et al.2013.

Evaluat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land use performance based on entropy-weight TOPSIS method

[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9(5): 217-22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为深入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的综合效果和发展能力,把握土地资源利用的发展方向,该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和生态安全3个方面选取了16个指标构建了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框架,采用基于熵权的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模型,评价了北京市顺义区在1996-2010年的土地利用绩效状态,并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影响土地利用绩效的重点因素。研究结果:1996-2000年,顺义区处于向工业化转变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综合绩效变化稳定并表现出略微下降的趋势;2001-2010年,在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下,土地利用综合绩效快速上升,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土地利用经济绩效在1996-2002年上升缓慢,自2003年开始大幅度提升;土地社会绩效在1996-2000年变化相对稳定,之后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土地生态绩效在1996-2000年变化平稳,2000-2005年表现为急速下降,之后有所起伏,至研究期末开始抬升。土地利用绩效变化较好地印证了3个“五年”计划下的土地利用重点,表明各个阶段的土地利用政策得到了有效地执行。土地利用社会效应与生态安全因素对土地利用整体质量的影响更加显著,而工业发展对经济绩效的推动作用明显,导致人均土地资源享有水平迅速变化的城镇化因素,成为反映土地利用社会效应的重点,生态用地则成为影响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绩效变化的主导因素。
[5] 李秀彬. 1996.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

[J]. 地理学报, 51(6): 553-558.

https://doi.org/10.1007/BF0202907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已列为“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的核心项目,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逐渐加强。本文论述了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内涵,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其主要研究内容、关键问题及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国外有关研究项目的情况。

[Li X B.1996.

A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es on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1(6): 553-558.]

https://doi.org/10.1007/BF0202907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已列为“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的核心项目,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逐渐加强。本文论述了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内涵,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其主要研究内容、关键问题及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国外有关研究项目的情况。
[6] 刘彦随, 刘玉, 陈玉福. 2011.

中国地域多功能性评价及其决策机制

[J]. 地理学报, 66(10): 1379-138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4]      摘要

地域功能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异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地域空间的分异性与人地系统的多样性不断增强,地域功能及其发展定位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通过构建地域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数分析模型,开展了中国县域尺度经济发展、粮食生产、社会稳定、生态保育功能及其综合功能的分级评判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功能一级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大城市周边地区;粮食生产功能一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湖北中部及湖南东部等平原集中分布区;社会保障功能则大致由沿海到内地、由北到南逐渐减弱; 生态保育功能一级区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和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将各单项功能进行县域尺度耦合,评价了各县域的综合功能强度,划分出综合功能强势区和弱势区,探讨了强化县域主导功能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政绩考核等创新机制和政策,为统筹区域发展和提升县域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

[Liu Y S, Liu Y, Chen Y F.2011.

Territorial multi-functionality evalu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at county scale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6(10): 1379-138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4]      摘要

地域功能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异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地域空间的分异性与人地系统的多样性不断增强,地域功能及其发展定位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通过构建地域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数分析模型,开展了中国县域尺度经济发展、粮食生产、社会稳定、生态保育功能及其综合功能的分级评判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功能一级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大城市周边地区;粮食生产功能一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湖北中部及湖南东部等平原集中分布区;社会保障功能则大致由沿海到内地、由北到南逐渐减弱; 生态保育功能一级区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和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将各单项功能进行县域尺度耦合,评价了各县域的综合功能强度,划分出综合功能强势区和弱势区,探讨了强化县域主导功能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政绩考核等创新机制和政策,为统筹区域发展和提升县域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
[7] 牛方曲, 王志强, 胡月, . 2015.

基于经济社会活动视角的城市空间演化过程模型

[J]. 地理科学进展, 34(1): 30-37.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5.01.00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带来了诸多问题,亟需制定合理有效的城市空间政策以确保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开展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拟、实施政策检验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土地利用/交通相互作用模型”(Land Use/Transport Interaction Model, LUTI),以经济社会活动为切入点,构建了城市空间演化过程模型(Urban Activity Spatial Evolution Model, UASEM),并进一步给出了UASEM模型各子模型的具体实现和模块之间衔接的逻辑结构,从可操作层面给出了模型的实现方法。该模型可用于模拟城市空间演化过程、检验政策实施等,将成为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模拟分析研究的重要工具。

[Niu F Q, Wang Z Q, Hu Y, et al.2015.

A model of urban spatial evolution process based on economic and social activities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4(1): 30-37.]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5.01.00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带来了诸多问题,亟需制定合理有效的城市空间政策以确保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开展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拟、实施政策检验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土地利用/交通相互作用模型”(Land Use/Transport Interaction Model, LUTI),以经济社会活动为切入点,构建了城市空间演化过程模型(Urban Activity Spatial Evolution Model, UASEM),并进一步给出了UASEM模型各子模型的具体实现和模块之间衔接的逻辑结构,从可操作层面给出了模型的实现方法。该模型可用于模拟城市空间演化过程、检验政策实施等,将成为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模拟分析研究的重要工具。
[8] 彭建, 刘志聪, 刘焱序. 2014.

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研究进展

[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35(6): 1-8.

https://doi.org/10.7621/cjarrp.1005-9121.201460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农业多功能性指农业在满足人类 基本食物生产功能基础上同时具备经济、生态、文化等多项功能的特性。随着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功能多元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系统的主要特征之 一。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和分析方法,统筹协调农业多种功能效用,已成为实现农业整体效益最大化和均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外对农业多功能性 基本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等基础研究较为完善,但在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相关的功能分类、指标构建、定量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该文在系统梳理农业多功能性 概念内涵及农业功能分类体系的基础上,从农业单功能、综合功能及多功能性的定量评价三方面综合探讨了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的近今进展,并提出农业多功能 性评价的重点研究方向,即农业多功能性定量表征及其空间化、农业多功能相互作用机理解析、农业多功能性动态演变及趋势预测、农业多功能性多层次关联。

[Peng J, Liu Z C, Liu Y X.2014.

Research progress on assessing multi-functionality of agriculture

[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35(6): 1-8.]

https://doi.org/10.7621/cjarrp.1005-9121.201460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农业多功能性指农业在满足人类 基本食物生产功能基础上同时具备经济、生态、文化等多项功能的特性。随着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功能多元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系统的主要特征之 一。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和分析方法,统筹协调农业多种功能效用,已成为实现农业整体效益最大化和均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外对农业多功能性 基本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等基础研究较为完善,但在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相关的功能分类、指标构建、定量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该文在系统梳理农业多功能性 概念内涵及农业功能分类体系的基础上,从农业单功能、综合功能及多功能性的定量评价三方面综合探讨了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的近今进展,并提出农业多功能 性评价的重点研究方向,即农业多功能性定量表征及其空间化、农业多功能相互作用机理解析、农业多功能性动态演变及趋势预测、农业多功能性多层次关联。
[9] 秦明周. 2012.

全球变化催生的新学科: 土地变化科学

[J]. 河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42(5): 584-5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4978.2012.05.01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通过对世界3大顶尖刊物 《Science》、《Nature》及《Proceeding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PANS)近5年的土地变化及其有关重要论文检索与归纳,并在参阅了其他有关重要期刊后,简要回顾了由土地利用或覆盖变化(LUCC) 研究到土地变化科学(land change science,LCS)的产生过程,特别提出了因全球变化研究而发现土地变化重要性是LCS产生的科学原因.随后,提出了当前土地变化科学的重要研究领 域——可持续性影响评估(sustainability impact assessment,SIA),并指出跨学科、创新地认识土地利用的生态、社会、经济等多功能(MLUs),且以土地利用多功能(LUFs)概念为框 架,定量构建综合SIA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研究趋势.

[Qin M Z.2012.

Land change science: A new science fostered by the research of global changes

[J].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42(5): 584-5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4978.2012.05.01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通过对世界3大顶尖刊物 《Science》、《Nature》及《Proceeding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PANS)近5年的土地变化及其有关重要论文检索与归纳,并在参阅了其他有关重要期刊后,简要回顾了由土地利用或覆盖变化(LUCC) 研究到土地变化科学(land change science,LCS)的产生过程,特别提出了因全球变化研究而发现土地变化重要性是LCS产生的科学原因.随后,提出了当前土地变化科学的重要研究领 域——可持续性影响评估(sustainability impact assessment,SIA),并指出跨学科、创新地认识土地利用的生态、社会、经济等多功能(MLUs),且以土地利用多功能(LUFs)概念为框 架,定量构建综合SIA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研究趋势.
[10] 宋小青, 欧阳竹. 2012.

1999-2007年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

[J]. 地理学报, 67(6): 793-803.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选取耕地保护“新政”时期的1999-2007 年为研究时段,以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歧原因—耕地生产力变化为切入点,通过比较分析、空间与计量分析探寻粮食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种粮积极性变化决定着耕地集约利用是影响粮食安全的关键;2003-2007 年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持续提高主要来自市场粮价的上涨;粮食直补仅在开始实施的年份激发了农民对种粮收益的预期。此外,本文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优化粮食生产投入及改进耕地保护模式3方面,提出了耕地保护发展的政策建议。

[Song X Q, Ouyang Z.2012.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ood security guarantee in China during 1999-2007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7(6): 793-803.]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选取耕地保护“新政”时期的1999-2007 年为研究时段,以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歧原因—耕地生产力变化为切入点,通过比较分析、空间与计量分析探寻粮食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种粮积极性变化决定着耕地集约利用是影响粮食安全的关键;2003-2007 年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持续提高主要来自市场粮价的上涨;粮食直补仅在开始实施的年份激发了农民对种粮收益的预期。此外,本文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优化粮食生产投入及改进耕地保护模式3方面,提出了耕地保护发展的政策建议。
[11] 孙平军, 丁四保, 修春亮, . 2012.

东北地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研究

[J]. 地理科学, 32(4): 450-457.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经济-空间”三维一体的过程,其内在协调与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首先通过构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内在表征指标,运用均方差赋权法,以东北地区(指的是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来综合测度其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水平;其次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① 东北地区经济城市化主导人口、空间城市化,但整体水平不高,平均水平基本处于加速发展阶段(0.25~0.35);② 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明显,其中人口城市化整体呈现出由北往南递减的趋势,而经济城市化则成由南往北递减的趋势,两者“内在互补(互异)”趋势非常明显;③ 三者城市化协调度低,且区域差异明显,由南往北递减趋势非常明显;④ 依据彼此间协调度主宰程度,将其划分为综合协调导向型,人口-经济、人口-空间、经济-空间协调导向型4 种类型。

[Sun P J, Ding S B, Xiu C L, et al.2012.

Population-economy-space urbaniz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2(4): 450-457.]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经济-空间”三维一体的过程,其内在协调与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首先通过构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内在表征指标,运用均方差赋权法,以东北地区(指的是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来综合测度其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水平;其次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① 东北地区经济城市化主导人口、空间城市化,但整体水平不高,平均水平基本处于加速发展阶段(0.25~0.35);② 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明显,其中人口城市化整体呈现出由北往南递减的趋势,而经济城市化则成由南往北递减的趋势,两者“内在互补(互异)”趋势非常明显;③ 三者城市化协调度低,且区域差异明显,由南往北递减趋势非常明显;④ 依据彼此间协调度主宰程度,将其划分为综合协调导向型,人口-经济、人口-空间、经济-空间协调导向型4 种类型。
[12] 孙新章. 2010.

新中国60年来农业多功能性演变的研究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 71-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0.01.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业多功能性是近年来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与政府闻谈判磋商的热点 问题.科学地认识农业多功能性及其演变趋势,对于新时期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该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调研资料的整理,从农 业的产品生产功能、经济社会功能、生态环境功能、文化休闲功能4个方面.对建国60年来农业多功能性演变的基本趋势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品生 产功能在波折中不断提高,而地域之间呈此消彼长现象,总的趋势是农产品生产由南方向北方、由东部向西部转移;农业的经济功能已经大大弱化,但就业和社会保 障功能依然极为重要;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来看负面效应要大于正面效应;农业文化传承功能呈全面衰落趋势,但旅游功能则在近年来大为增强.依据这一 研究结果,该文进一步探讨了增强我国农业多功能性的政策措施.

[Sun X Z.2010.

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ality since 1949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 71-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0.01.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业多功能性是近年来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与政府闻谈判磋商的热点 问题.科学地认识农业多功能性及其演变趋势,对于新时期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该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调研资料的整理,从农 业的产品生产功能、经济社会功能、生态环境功能、文化休闲功能4个方面.对建国60年来农业多功能性演变的基本趋势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品生 产功能在波折中不断提高,而地域之间呈此消彼长现象,总的趋势是农产品生产由南方向北方、由东部向西部转移;农业的经济功能已经大大弱化,但就业和社会保 障功能依然极为重要;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来看负面效应要大于正面效应;农业文化传承功能呈全面衰落趋势,但旅游功能则在近年来大为增强.依据这一 研究结果,该文进一步探讨了增强我国农业多功能性的政策措施.
[13] 乌东峰, 张世兵, 曾栋梁. 2009.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现代多功能农业研究

[J]. 经济地理, 29(12): 2075-207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目前,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对农业的多功能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但实际 上都在探索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明确多功能农业的概念、层次、结构及相互关系和区别,建立能反映现代多功能农业的评价体系,使整个现代多功能农业成为一个可 以度量的对象,能有效地提升全社会对农业内涵的认识.以及更进一步地为各级政府部门及时、准确地实施农业政策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Wu D F, Zhang S B, Zeng D L.2009.

The study on evaluation of modern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based on gray theory

[J]. Economic Geography, 29(12): 2075-207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目前,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对农业的多功能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但实际 上都在探索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明确多功能农业的概念、层次、结构及相互关系和区别,建立能反映现代多功能农业的评价体系,使整个现代多功能农业成为一个可 以度量的对象,能有效地提升全社会对农业内涵的认识.以及更进一步地为各级政府部门及时、准确地实施农业政策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14] 谢高地, 鲁春霞, 甄霖, . 2009.

区域空间功能分区的目标、进展与方法

[J]. 地理研究, 28(3): 561-570.

https://doi.org/10.11821/yj2009030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p>本文主要回顾了我国功能区划的发展历程,指出已有区划在解决新问题时存在的不足。提出进行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区域空间功能分区,其目标是充分协调利用和保护区域空间多功能性即其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生态环境功能等。区域空间功能分区分为三个步骤:针对不同地区关键领域的功能识别与确定、区域空间功能发展目标导向确定和区域空间发展工具确定。区域空间具有多项功能,区域多种功能的识别和定量以及主体功能的选择可采用区域空间功能函数群方法,区域空间功能分区的整个流程可用决策树方法将区域空间功能分区结果表达在空间上形成一系列主题功能区图谱。</p>

[Xie G D, Lu C X, Zhen L, et al.2009.

Objective, progress and methodology of spatial function zoning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8(3): 561-570.]

https://doi.org/10.11821/yj2009030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p>本文主要回顾了我国功能区划的发展历程,指出已有区划在解决新问题时存在的不足。提出进行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区域空间功能分区,其目标是充分协调利用和保护区域空间多功能性即其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生态环境功能等。区域空间功能分区分为三个步骤:针对不同地区关键领域的功能识别与确定、区域空间功能发展目标导向确定和区域空间发展工具确定。区域空间具有多项功能,区域多种功能的识别和定量以及主体功能的选择可采用区域空间功能函数群方法,区域空间功能分区的整个流程可用决策树方法将区域空间功能分区结果表达在空间上形成一系列主题功能区图谱。</p>
[15] 谢小蓉. 2011.

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

[J]. 广东农业科学, 38(21): 209-2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874X.2011.21.07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业多功能性概念已经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尤其在各国问国际贸易谈判以及欧盟农业共同政策(CAP)制定中。目前不同国家、不同学科领域以及不同政治团体,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研究十分丰富。对农业多功能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农业多功能性的功能划分、争论与实质、经济学分析、量化与实践、农业补贴等相关方面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力求比较全面地展现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的现状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Xie X R.2011.

Summary of viewpoints in domestic and oversea research about 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ality

[J].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38(21): 209-2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874X.2011.21.07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业多功能性概念已经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尤其在各国问国际贸易谈判以及欧盟农业共同政策(CAP)制定中。目前不同国家、不同学科领域以及不同政治团体,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研究十分丰富。对农业多功能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农业多功能性的功能划分、争论与实质、经济学分析、量化与实践、农业补贴等相关方面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力求比较全面地展现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的现状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6] 徐建华. 2002.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 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Xu J H.2002.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contemporary geography[M]. 2nd ed.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本文引用: 1]     

[17] 许实, 王庆日, 谭永忠, . 2012.

中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

[J]. 中国土地科学, 26(12): 27-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12.12.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利用2003—2009年土地一级市场交易数据,分析 研究中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方法:统计模型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1)全国土地市场化程度总体上升趋势明显:东部地区 市场化程度最高,上升幅度最大;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持续上升;东北地区在波动中上升。(2)全国约有2/3省份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呈上升态势,各省份之间土 地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3)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的土地市场化程度逐年平稳上升,工矿仓储用地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受政策的影响出现快速上升。 (4)土地市场化高水平、高增长的省份与低水平、负增长的省份并存,但在地域上的分布较为分散。研究结论:应继续深化土地市场制度改革,着力加强中西部地 区和东北地区的土地市场化进程,重点关注近年土地市场化程度出现负增长的省份,同时加强土地市场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创新,提高全国土地市场化的整体水平。

[Xu S, Wang Q R, Tan Y Z, et al.2012.

Spatio-temporal difference of land marketization degree in China

[J]. China Land Science, 26(12): 27-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12.12.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利用2003—2009年土地一级市场交易数据,分析 研究中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方法:统计模型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1)全国土地市场化程度总体上升趋势明显:东部地区 市场化程度最高,上升幅度最大;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持续上升;东北地区在波动中上升。(2)全国约有2/3省份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呈上升态势,各省份之间土 地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3)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的土地市场化程度逐年平稳上升,工矿仓储用地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受政策的影响出现快速上升。 (4)土地市场化高水平、高增长的省份与低水平、负增长的省份并存,但在地域上的分布较为分散。研究结论:应继续深化土地市场制度改革,着力加强中西部地 区和东北地区的土地市场化进程,重点关注近年土地市场化程度出现负增长的省份,同时加强土地市场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创新,提高全国土地市场化的整体水平。
[18] 俞孔坚, 李海龙, 李迪华, . 2009.

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

[J]. 生态学报, 29(10): 5163-517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相对有限的资源,脆弱的生态系统,加上史无前例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速度与规模,对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必须明智地进行土地的规划和利用,通过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为明智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科学的空间区划依据。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通过对江河源区水源涵养、洪水调蓄、沙漠化防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5个维护生态安全最关键的自然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评价而划定。首先对单一生态过程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出各自相应的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通过叠加、综合,初步构建基于5种生态过程的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最低标准安全水平的生态安全格局面积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35.7%,中等安全水平的生态安全格局面积占我国陆地面积的65.1%,高安全水平生态安全格局面积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84.9%。将为国土与区域尺度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划工作提供借鉴。

[Yu K J, Li H L, Li D H, et al.2009.

National scal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9(10): 5163-517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相对有限的资源,脆弱的生态系统,加上史无前例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速度与规模,对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必须明智地进行土地的规划和利用,通过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为明智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科学的空间区划依据。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通过对江河源区水源涵养、洪水调蓄、沙漠化防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5个维护生态安全最关键的自然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评价而划定。首先对单一生态过程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出各自相应的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通过叠加、综合,初步构建基于5种生态过程的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最低标准安全水平的生态安全格局面积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35.7%,中等安全水平的生态安全格局面积占我国陆地面积的65.1%,高安全水平生态安全格局面积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84.9%。将为国土与区域尺度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划工作提供借鉴。
[19] 岳书平, 张树文, 闫业超, . 2007.

东北典型农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 以公主岭市为例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1(7): 64-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7578.2007.07.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人为活动占优势的景观内,不 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产生的生态效应是不同的,并且可以直观地反映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组成上。因此,本文利用Landsat TM和MSS遥感数据,以具有相对完整的自然生态过程的小流域作为评价单元,借助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功能,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提出了景观生态指数来 反映LUCC变化所带来的生态效应。研究发现,公主岭市1975—1986年间由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造成的生态风险不断增加,随后逐渐减小,到 2000年局部地区又有所回升,这种变化与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别是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变化趋势呈高度相关,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 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具有重

[Yue S P, Zhang S W, Yan Y C, et al.2007.

The ecological effect of land use change in Gongzhuling County

[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1(7): 64-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7578.2007.07.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人为活动占优势的景观内,不 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产生的生态效应是不同的,并且可以直观地反映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组成上。因此,本文利用Landsat TM和MSS遥感数据,以具有相对完整的自然生态过程的小流域作为评价单元,借助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功能,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提出了景观生态指数来 反映LUCC变化所带来的生态效应。研究发现,公主岭市1975—1986年间由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造成的生态风险不断增加,随后逐渐减小,到 2000年局部地区又有所回升,这种变化与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别是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变化趋势呈高度相关,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 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具有重
[20] 郧文聚, 宇振荣. 2011.

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

[J]. 农业工程学报, 27(4): 1-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该文针对中国农村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和农村生态景观建设需求,通过对国内外土地整治目标、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并结合相关调查,对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中生态景观建设战略需求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以农村综合发展为目标的土地整治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土地整治相关建设战略和技术需求。主要结论包括:土地整治应重视乡村景观特征研究,维系并提高乡村景观文化和美学价值;加强土地多功能性研究,在大尺度上重视生态网络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小尺度上应提高生境质量和景观多样性,提高土地整治生产力、生态景观服务能力和碳汇能力;加强流域水文生态过程研究,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和应对气候变化极端事件;加强土地整治工程生态景观化技术研究,完善土地整治技术规程;拓宽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机制,提高土地整治的参与性。

[Yun W J, Yu Z R.2011.

Ecological landscaping strategy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in China

[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7(4): 1-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该文针对中国农村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和农村生态景观建设需求,通过对国内外土地整治目标、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并结合相关调查,对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中生态景观建设战略需求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以农村综合发展为目标的土地整治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土地整治相关建设战略和技术需求。主要结论包括:土地整治应重视乡村景观特征研究,维系并提高乡村景观文化和美学价值;加强土地多功能性研究,在大尺度上重视生态网络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小尺度上应提高生境质量和景观多样性,提高土地整治生产力、生态景观服务能力和碳汇能力;加强流域水文生态过程研究,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和应对气候变化极端事件;加强土地整治工程生态景观化技术研究,完善土地整治技术规程;拓宽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机制,提高土地整治的参与性。
[21] 张丽娟, 李文亮, 刘栋, . 2011.

哈大齐工业走廊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动态模拟

[J]. 地理科学进展, 30(9): 1180-1186.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9.01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CLUE-S模型是研究中小尺度规模高分辨率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模拟模型,哈大齐工业走廊面积为3451044hm<sup>2</sup>,属于大尺度规模的研究区域。本研究基于哈大齐工业走廊1990、2000、2005 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资料,利用CLUE-S模型首先对哈大齐工业走廊所属的7 个市县土地利用变化分别进行模拟,然后将各市县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图进行拼接,采用面积优先法解决拼接时所遇到的行政区边界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不连续面,实现了利用CLUE-S模型模拟大尺度规模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哈大齐工业走廊地区2015 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趋势表现为耕地数量将略有增加,约增加2.62%,建设用地将明显增加,约增加24.37%,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较为突出,分别减少11.17%、6.44%、18.04%,未利用地减少约5.58%。

[Zhang L J, Li W L, Liu D, et al.2011.

Dynamic simulation of the spatial changes of land use in the Ha-Da-Qi Industrial Corridor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0(9): 1180-1186.]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9.01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CLUE-S模型是研究中小尺度规模高分辨率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模拟模型,哈大齐工业走廊面积为3451044hm<sup>2</sup>,属于大尺度规模的研究区域。本研究基于哈大齐工业走廊1990、2000、2005 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资料,利用CLUE-S模型首先对哈大齐工业走廊所属的7 个市县土地利用变化分别进行模拟,然后将各市县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图进行拼接,采用面积优先法解决拼接时所遇到的行政区边界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不连续面,实现了利用CLUE-S模型模拟大尺度规模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哈大齐工业走廊地区2015 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趋势表现为耕地数量将略有增加,约增加2.62%,建设用地将明显增加,约增加24.37%,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较为突出,分别减少11.17%、6.44%、18.04%,未利用地减少约5.58%。
[22] 张明斗, 莫冬燕. 2014.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

[J]. 资源科学, 36(1): 8-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实现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 水平的高度耦合协调,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对其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 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的测算得知,并没有城市处于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同步型的发展阶段,而是全部位 于滞后型或超前型的状态,且滞后型成为主流趋势,城市数量也呈现递增的态势;②东北三省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的耦合程度总体较高,以中高度耦合 为主;在区域内部,辽宁省内中高度耦合的城市比例明显高于吉林和黑龙江;③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协调度分析得知,协调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沿哈 -大交通经济带呈带状分布;协调程度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空间递减分布趋势,即越靠近中心城市协调度越高、越远离中心城市协调度越低的发展格局。

[Zhang M D, Mo D Y.2014.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urban land use benefit and urbanization

[J]. Resources Science, 36(1): 8-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实现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 水平的高度耦合协调,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对其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 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的测算得知,并没有城市处于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同步型的发展阶段,而是全部位 于滞后型或超前型的状态,且滞后型成为主流趋势,城市数量也呈现递增的态势;②东北三省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之间的耦合程度总体较高,以中高度耦合 为主;在区域内部,辽宁省内中高度耦合的城市比例明显高于吉林和黑龙江;③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协调度分析得知,协调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沿哈 -大交通经济带呈带状分布;协调程度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空间递减分布趋势,即越靠近中心城市协调度越高、越远离中心城市协调度越低的发展格局。
[23] 张晓平, 朱道林, 许祖学. 2014.

西藏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

[J]. 农业工程学报, 30(6): 185-194.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土地多功能利用是西藏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及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是其基础工作。该文系统地研究了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方法,测度了1990年、2000年、2010年西藏土地利用多功能状态及期间变化。研究表明,1990-2010年西藏土地利用总功能缓慢提高,多功能协调性逐步提升;土地利用由单一功能逐渐向多功能转变,重心由生产功能转变为经济功能;生产功能及社会功能由低度持续提高至中度持续水平,经济功能呈提高态势且维持低度持续水平,生态功能由高度持续退化至中度持续水平。为扩大土地利用多功能整体效应并提高土地利用多功能协调性,稳定生产功能、加快提高经济功能、重点遏制生态功能退化、逐步提高社会功能是西藏今后的土地利用方向。

[Zhang X P, Zhu D L, Xu Z X.2014.

Assessment on multi-functionality of land use in Tibet

[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30(6): 185-194.]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土地多功能利用是西藏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及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是其基础工作。该文系统地研究了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方法,测度了1990年、2000年、2010年西藏土地利用多功能状态及期间变化。研究表明,1990-2010年西藏土地利用总功能缓慢提高,多功能协调性逐步提升;土地利用由单一功能逐渐向多功能转变,重心由生产功能转变为经济功能;生产功能及社会功能由低度持续提高至中度持续水平,经济功能呈提高态势且维持低度持续水平,生态功能由高度持续退化至中度持续水平。为扩大土地利用多功能整体效应并提高土地利用多功能协调性,稳定生产功能、加快提高经济功能、重点遏制生态功能退化、逐步提高社会功能是西藏今后的土地利用方向。
[24] 赵宏波, 马延吉. 2014.

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 以吉林省为例

[J]. 应用生态学报, 25(2): 515-52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div style="line-height: 150%">针对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状况,以吉林省48个县域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PSR-EES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改进的TOPSIS模型、马尔可夫链模型、GIS空间分析方法和障碍度模型对1995&mdash;2011年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以及障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995&mdash;2011年,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耕地生态安全等级从敏感级提高到一般安全级;各县域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存在&ldquo;俱乐部趋同&rdquo;现象,且空间分布格局差异趋于扩大,&ldquo;两极分化&rdquo;趋势日益显著,敏感级和临界安全级由带状趋于分散分布,一般安全级和比较安全级由分散趋于集中成片分布,安全级分布比较零散,耕地生态安全等级水平不稳定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民人均纯收入、经济密度、环境保护投资总额占GDP比重、机耕程度、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是影响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div><div style="line-height: 150%">&nbsp;</div><div style="line-height: 150%">&nbsp;</div>

[Zhao H B, Ma Y J.2014.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and obstacle factors of cultivated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of Northeast China: a case study in Jilin Province

[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5(2): 515-52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div style="line-height: 150%">针对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状况,以吉林省48个县域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PSR-EES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改进的TOPSIS模型、马尔可夫链模型、GIS空间分析方法和障碍度模型对1995&mdash;2011年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以及障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995&mdash;2011年,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耕地生态安全等级从敏感级提高到一般安全级;各县域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存在&ldquo;俱乐部趋同&rdquo;现象,且空间分布格局差异趋于扩大,&ldquo;两极分化&rdquo;趋势日益显著,敏感级和临界安全级由带状趋于分散分布,一般安全级和比较安全级由分散趋于集中成片分布,安全级分布比较零散,耕地生态安全等级水平不稳定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民人均纯收入、经济密度、环境保护投资总额占GDP比重、机耕程度、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是影响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div><div style="line-height: 150%">&nbsp;</div><div style="line-height: 150%">&nbsp;</div>
[25] 赵文武, 房学宁. 2014.

景观可持续性与景观可持续性科学

[J]. 生态学报, 34(10): 2453-2459.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31204288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类活动已经剧烈地改变了自然环境,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种种迹象表明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不可持续的运行轨迹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景观是理解与塑造人类社会和环境关系最具操作性的尺度,也是提供景观服务,实现人类福祉最重要的场所。景观可持续性研究对于人类具有重要意义。景观可持续性是指特定景观所具有的、能够长期而稳定地提供景观服务、维护和改善本区域人类福祉的综合能力。景观可持续性具有跨学科、多维度特征,强调景观弹性和可再生能力;景观服务是景观可持续性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是连接自然资本与人类福祉的关键桥梁,也是将景观可持续性与景观生态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格局-过程-设计新范式的产生是景观可持续性研究的新发展。在景观可持续性快速发展的同时,聚焦于景观和区域尺度的景观可持续性科学应运而生。景观可持续性科学以景观格局、景观服务、人类福祉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充分融合了景观生态学空间显示方法、可持续性指标体系和GIS&RS等方法技术,其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之中。景观可持续性科学是可持续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它必将成为未来十多年可持续性科学的研究热点。

[Zhao W W, Fang X N.2014.

Landscape sustainability and landscape sustainability science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34(10): 2453-2459.]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31204288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类活动已经剧烈地改变了自然环境,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种种迹象表明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不可持续的运行轨迹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景观是理解与塑造人类社会和环境关系最具操作性的尺度,也是提供景观服务,实现人类福祉最重要的场所。景观可持续性研究对于人类具有重要意义。景观可持续性是指特定景观所具有的、能够长期而稳定地提供景观服务、维护和改善本区域人类福祉的综合能力。景观可持续性具有跨学科、多维度特征,强调景观弹性和可再生能力;景观服务是景观可持续性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是连接自然资本与人类福祉的关键桥梁,也是将景观可持续性与景观生态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格局-过程-设计新范式的产生是景观可持续性研究的新发展。在景观可持续性快速发展的同时,聚焦于景观和区域尺度的景观可持续性科学应运而生。景观可持续性科学以景观格局、景观服务、人类福祉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充分融合了景观生态学空间显示方法、可持续性指标体系和GIS&RS等方法技术,其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之中。景观可持续性科学是可持续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它必将成为未来十多年可持续性科学的研究热点。
[26] 赵兴国, 潘玉君, 丁生, . 2014.

中国省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及时空格局特征

[J]. 农业工程学报, 30(3): 196-20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为了揭示中国省域尺度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及其时空格局特征。该研究运用基于"国家公顷"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构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系数,对中国31个省区1998-2008年土地利用可持续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借助ArcGIS 10.0软件平台,绘制出研究期内中国土地利用可持续程度的空间格局地图,并以此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从时序变化特征看,各地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总体偏低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赤字现象,近71%的省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呈上升态势但增速不平衡,部分省区变动幅度较大;从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看,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局部省区虽有变化,但总体格局变幅较小,土地利用处于Ⅱb、Ⅲc、Ⅲb的省区分别下降了4、6和13个百分点,而处于Ⅲa的省区则上升了23个百分点,上升的省区中大都为中西部地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空间格局不断优化且呈良性演变趋势;人均生态足迹的本底基数较大,且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率相差较小是导致土地利用产生赤字的主要因素,人口较快增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贸易和区域互补可为减少或消除土地利用产生的赤字提供重要的解决路径。该研究可为中国省域尺度土地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战略、政策与对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Zhao X G, Pan Y J, Ding S, et al.2014.

Evaluation of regional land use sustainability and its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among provinces in China

[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30(3): 196-20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为了揭示中国省域尺度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及其时空格局特征。该研究运用基于"国家公顷"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构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系数,对中国31个省区1998-2008年土地利用可持续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借助ArcGIS 10.0软件平台,绘制出研究期内中国土地利用可持续程度的空间格局地图,并以此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从时序变化特征看,各地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总体偏低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赤字现象,近71%的省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呈上升态势但增速不平衡,部分省区变动幅度较大;从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看,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局部省区虽有变化,但总体格局变幅较小,土地利用处于Ⅱb、Ⅲc、Ⅲb的省区分别下降了4、6和13个百分点,而处于Ⅲa的省区则上升了23个百分点,上升的省区中大都为中西部地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空间格局不断优化且呈良性演变趋势;人均生态足迹的本底基数较大,且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率相差较小是导致土地利用产生赤字的主要因素,人口较快增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贸易和区域互补可为减少或消除土地利用产生的赤字提供重要的解决路径。该研究可为中国省域尺度土地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战略、政策与对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27] 甄霖, 曹淑艳, 魏云洁, . 2009.

土地空间多功能利用: 理论框架及实证研究

[J]. 资源科学, 31(4): 544-55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5]      摘要

土地利用功能(LUFs)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土地多功能利用指一个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及其环境、经济和社会功能的状态和表现,是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功能可持续性影响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体系,相关研究对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界定了土地多功能利用的理论,构建了分析框架,并以我国1985年至2005年土地利用为例,实证了该框架应用的步骤:以可持续性三维度为基础,选取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的指标体系;界定多功能性,建立指标与多功能性之间多维度关联矩阵;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评估土地功能。实证研究揭示:中国土地利用总功能在1985年~2005年实现了倍增发展,确定的10项功能中,就业支持功能下降了1/3强; 生态过程维持功能被超强度利用;降低污染排放功能发生恶性退化;其他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健康保障与人工化土地生产功能提高幅度最为显著,均实现3倍增长。期间总功能的实现率提高了1倍,达到0.37,其中资源维持与供给功能实现率已经达到0.83,但各环境功能实现率尚处于负值状态。建议在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其功能的全面提升。

[Zhen L, Cao S Y, Wei Y J, et al.2009.

Land use functions: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 for China

[J]. Resources Science, 31(4): 544-55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5]      摘要

土地利用功能(LUFs)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土地多功能利用指一个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及其环境、经济和社会功能的状态和表现,是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功能可持续性影响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体系,相关研究对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界定了土地多功能利用的理论,构建了分析框架,并以我国1985年至2005年土地利用为例,实证了该框架应用的步骤:以可持续性三维度为基础,选取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的指标体系;界定多功能性,建立指标与多功能性之间多维度关联矩阵;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评估土地功能。实证研究揭示:中国土地利用总功能在1985年~2005年实现了倍增发展,确定的10项功能中,就业支持功能下降了1/3强; 生态过程维持功能被超强度利用;降低污染排放功能发生恶性退化;其他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健康保障与人工化土地生产功能提高幅度最为显著,均实现3倍增长。期间总功能的实现率提高了1倍,达到0.37,其中资源维持与供给功能实现率已经达到0.83,但各环境功能实现率尚处于负值状态。建议在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其功能的全面提升。
[28] 甄霖, 魏云洁, 谢高地, . 2010.

中国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动态的区域分析

[J]. 生态学报, 30(24): 6749-676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当前,国际学术界针对土地利用的研究正由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向土地空间多功能变化及其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其宗旨是确定和度量土地多元化利用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和功能,及其带来的环境和社会经济效应,实现对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基于可持续发展三维度的理念及其指标体系,界定并定量评价了我国区域土地利用的10项功能,深入研究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相随的过去20a间,各项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我国土地多功能性的10项功能中,就业支持功能表现出区域增减不一的特点,生态过程维持功能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健康保障、交通功能、居住家园、生物性土地生产、人工化土地生产、资源供给与维持、污染接收器、景观与文化支持功能在各个区域得到了不断改善与提高,但各个功能变化的强势区和弱势区在时空分布上表现出了很强的区域性特点。区域自然条件禀赋、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利用政策在功能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结果揭出中国区域土地多功能性尚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土地政策应具有系统性、功能针对性和时空针对性,并应关注土地利用功能变化的链发效应。

[Zhen L, Wei Y J, Xie G D, et al.2010.

Regional analysis of dynamic land use functions in China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30(24): 6749-676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当前,国际学术界针对土地利用的研究正由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向土地空间多功能变化及其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其宗旨是确定和度量土地多元化利用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和功能,及其带来的环境和社会经济效应,实现对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基于可持续发展三维度的理念及其指标体系,界定并定量评价了我国区域土地利用的10项功能,深入研究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相随的过去20a间,各项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我国土地多功能性的10项功能中,就业支持功能表现出区域增减不一的特点,生态过程维持功能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健康保障、交通功能、居住家园、生物性土地生产、人工化土地生产、资源供给与维持、污染接收器、景观与文化支持功能在各个区域得到了不断改善与提高,但各个功能变化的强势区和弱势区在时空分布上表现出了很强的区域性特点。区域自然条件禀赋、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利用政策在功能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结果揭出中国区域土地多功能性尚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土地政策应具有系统性、功能针对性和时空针对性,并应关注土地利用功能变化的链发效应。
[29] 朱凤凯, 张凤荣, 李灿, . 2014.

1993-2008年中国土地与人口城市化协调度及区域差异

[J]. 地理科学进展, 33(5): 647-656.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05.00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重要转型,认识把握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协调性和区域差异,对统筹区域城市化的“人地配置”和实现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选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运用协调度指数、塞尔指数等模型,考察20世纪90年代城市化快速发展以来,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速率及其协调性的时空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由此造成的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变化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 土地财政主导下,城市扩张速度普遍加快,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不协调现象由东部地区扩展到全国范围;② 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普遍下降,而直辖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建成区的大幅扩张导致非农人口密度区域差异缩小;③ 区域间建设用地指标与人口非农化相匹配的“人地挂钩”,是未来实现健康、协调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Zhu F K, Zhang F R, Li C, et al.2014.

Coordina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of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demographic urbanization in China during 1993-2008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3(5): 647-656.]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05.00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重要转型,认识把握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协调性和区域差异,对统筹区域城市化的“人地配置”和实现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选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运用协调度指数、塞尔指数等模型,考察20世纪90年代城市化快速发展以来,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速率及其协调性的时空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由此造成的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变化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 土地财政主导下,城市扩张速度普遍加快,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不协调现象由东部地区扩展到全国范围;② 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普遍下降,而直辖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建成区的大幅扩张导致非农人口密度区域差异缩小;③ 区域间建设用地指标与人口非农化相匹配的“人地挂钩”,是未来实现健康、协调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30] 庄大方, 刘纪远. 1997.

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模型研究

[J]. 自然资源学报, 12(2): 105-111.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97.02.00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项研究工作直接应用&ldquo;国家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rdquo;项目和&ldquo;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rdquo;取得的最新数据和资料,研究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规律,提出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ldquo;极地&rdquo;模式,并建立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经度、高程模型。

[Zhuang D F, Liu J Y.1997.

Study on the model of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land use degree in China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12(2): 105-111.]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97.02.00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项研究工作直接应用&ldquo;国家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rdquo;项目和&ldquo;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rdquo;取得的最新数据和资料,研究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规律,提出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ldquo;极地&rdquo;模式,并建立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经度、高程模型。
[31] Aubry C, Ramamonjisoa J, Dabat M H, et al.2012.

Urban agriculture and land use in cities: An approach with the multi-functionality and sustainability concepts in the case of Antananarivo (Madagascar)

[J]. Land Use Policy, 29(2): 429-439.

[本文引用: 1]     

[32] Brandt J.2003.

Multifunctional landscapes-perspectives for the future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5(2): 187-19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1-0742.2003.02.009      URL      PMID: 12765260      [本文引用: 1]      摘要

IntroductionTheideaofthispresentationistoputfocusonaverygeneraltrendofdevelopmentinfunctionalityofagriculturallandscapesinourt
[33] Maier L, Shobayashi M.2001.

Multifunctionality: toward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M]. Paris: OECD.

[本文引用: 1]     

[34] Mastrangelo M E, Weyland F, Villarino S H, et al.2014.

Concepts and methods for landscape multi-functionality and a unifying framework based on ecosystem services

[J]. Landscape Ecology, 29(2): 345-358.

https://doi.org/10.1007/s10980-013-9959-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potential of landscapes to supply multiple benefits to society beyond commodities production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research and policy attention. Linking the concept of multifunctionality with the ecosystem services (ES) approach offers a promising avenue for producing scientific evidence to inform landscape planning, e.g., about the relative utility of land-sharing and land-sparing. However, the value for decision-making of ES-based multifunctionality assessments has been constrained by a significant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dispersion. To contribute towards a cohesive framework for landscape multifunctionality, we analyse case studies of joint ES supply regarding ten criteria designed to ultimately answer four aspects: (i) the multifunctionality of what (e.g., landscapes), (ii) the type of multifunctionality (e.g., based on ES synergies), (iii) the procedure of multifunctionality assessments, and (iv) the purpose of multifunctionality. We constructed a typology of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based on scores for criteria describing the evaluation method and the level of 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 in assessments of joint ES supply. Surveyed studies and underlying types of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spatial, socio-spatial, functional, spatio-functional) differed in most criteria. We illustrate the influence of methodological divergence on planning recommendations by comparing two studies employing contrasting approaches (spatial and functional) to assess the joint supply of wildlife habita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Argentine Chaco. We distinguish between a pattern-based and process-based multifunctionality, where the latter can only be detected through approaches considering the ecological processes (e.g., ES complementarities) supporting the supply of multiple ES (functional and spatio-functional). Finally, we propose an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assessing a socially-relevant process-based multifunctionality.
[35] Paracchini M L, Pacini C, Jones M L M, et al.2011.

An aggregation framework to link indicators associated with multifunctional land use to the stakeholder evaluation of policy options

[J]. Ecological Indicators, 11(1): 71-80.

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09.04.00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h2 class="secHeading" id="section_abstract">Abstract</h2><p id="">In the last decade effor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by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imed at building integrated frameworks to support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when sustainability issues are addressed. This paper proposes a further advancement in integrated assessment procedures by setting up an operational multi-scale and transparent framework, which comprises the assessment of European regions in terms of sustainability,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impact that policy options might have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se regions. The framework is designed for use in <em>ex ante</em> sustainability impact assessment of policy scenarios on multifunctionality of land use and integrates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ssues across a variety of sectors (agriculture, forestry, transport, tourism and energy).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pplicable at different scales (European, regional), and takes into account the great variability of European regions. The described methodology is based on linear additive models to weight and aggregate selected indicators to a set of land use functions identified to describe the goods and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different land uses that summarise the most relevant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ssues of a region. The framework is designed to allow the evaluation of impacts at an international scale (e.g. the European Union), or on selected regions.</p><p id="">The aggregation framework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 that policy options have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multifunctional land use systems with competing demands. A conceptual envelope, called the &ldquo;trade-off evaluation space&rdquo;, delineates all possible developments in the functions of the land. The sustainability limits identify the subset of &lsquo;acceptable&rsquo; policy options within the trade-off evaluation space, so that the distance of each land use function from sustainability limits can be estimated and trade-offs between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of the multifunctional land use system can be identified.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s adaptable to different contexts: if the assumption is taken that all land use functions are equally weighted the framework can be used to analyse policy cases and take decisions on policy options at the European or regional level. However, at the local-scale the framework can also be applied through a participatory approac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weights can be rediscussed with local stakeholders. In both cases the proposed system can be used as a tool for discussion among all interested parties.</p>
[36] Sal A G, García A G.2007.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al land-use systems in Spain using a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ve model

[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120(1): 82-91.

https://doi.org/10.1016/j.agee.2006.06.0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European agriculture is increasingly involved in nature conservation. Careful assessment of the ecosystems created by agriculture is essential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these systems. We consider two main requirements for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 ecological integrity: the maintenance of ecosystem functionality and (b) ecological coherence: the appropriat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roduction system and the underlying ecosystem. This viewpoint emphasizes the sustaining capacity of the ecosystem as the basi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dependent of its conventional economic value (profitability).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ideas implies the investigation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both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of agriculture and the dimensions relevant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e. We apply a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model to some characteristic Spanish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contrasting reference scenarios. The value of each dimension of sustainability is assessed using a semi-quantitative procedure. Results show that strongly contrasting agricultural system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well-defined groups on the basis of the sustainability dimensions. These groups play an increasingly divergent role in nature conservation. This analysis contributes to the discussion of consequences of European policies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37] Stockdale A, Barker A.2009.

Sustainability and the multifunctional landscape: An assessment of approaches to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 the Cairngorms National Park

[J]. Land Use Policy, 26(2): 479-492.

https://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08.07.00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h2 class="secHeading" id="section_abstract">Abstract</h2><p id="">Upland Scotland contains some of Britain's most prized areas of natural heritage value. However, although such areas may appear both &lsquo;wild&rsquo; and &lsquo;remote&rsquo;, these are typically working landscapes which symbolise the interdependence of nature and society. The complexity of this relationship means that management responses will need to address a multitude of potentially conflicting priorities whilst at the same time ensuring that sufficient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capital exists to allow for the promotion of landscape integrity. The introduction of national parks to Scotland in the form of the <em>National Parks</em> (<em>Scotland</em>) <em>Act</em> 2000 allows for a high-level of protection for designated areas in upland Scotland. Yet, whilst the recent Act outlines the statutory purpose and direction national parks should take, it allows a significant degree of flexibility in the way in which the Act may be implemented. This level of discretion allows for significant local distinctiveness within the model but also raises questions about the potential effectiveness of chosen response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of a model rooted in self-determination, we provide a case study review of the institutional basis of the Cairngorms National Park along with an assessment of the strategic character of the first National Park Plan. It is argued that whilst the Cairngorms National Park Authority has developed a significant level of stakeholder engagement, the authority may struggle to bridge the policy-implementation gap. Although a number of shortcomings are identified, particular concerns relate to the potential mismatch between strategic ambition and local level capacity.</p>
[38] Tipraqsa P, Craswell E T, Noble A D, et al.2007.

Resource integration for multiple benefits: Multi-functionality of integrated farming systems in Northeast Thailand

[J]. Agricultural Systems, 94(3): 694-703.

https://doi.org/10.1016/j.agsy.2007.02.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Integrated farming systems were found to outperform the normal or commercial farming systems in all four dimensions of a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food security, environmental functions, economic functions, and social functions. The findings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on farms is feasible in both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terms. The analyses shows that integrated farming does not, however, diminish the need for external inputs. High start-up cost might constrain farmers from switching to integrated farming and from exploiting the benefits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39] Xie G D, Zhen L, Zhang C X, et al.2010.

Assessing the multi-functionalities of land use in China

[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1(4): 311-3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764x.2010.04.003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Human activities driv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land use that in turn lead to changes in land use functions. Land use in China is highly dynamic and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Chinese decision makers face significant difficulties anticipating the complex interlinkages that determine land use and the future impacts of development policies on sustainability. This paper aims to develop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multifunctionalities of China&rsquo;s land use and to simulate land use changes between 2010 and 2025 as a response to a new land conversion policy. Functional changes of land use are also examined. The SENSOR approach of scenario analysis and land use functions is adopted for the study. It is found that land conversion policy affects significantly land use patterns in China that is featured as decreases in arable land, grassland, and built-up areas, and increment in forest land area. Of all land use functions defined, economic and social function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environmental purification and supporting functions decreased dramatically. Regulation function nonetheless increased. The integrated conceptual framework will help various levels of governments to develop land utilization policies that can contribute directly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