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2016 , 35 (1): 4-1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1.002

Orginal Article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五化”协调定量评价的进展与反思

丁志伟12, 张改素12**, 王发曾12, 康珈瑜12, 高岭12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重点实验室,河南 开封 475004
2.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郑州 450046

Progress 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 and greenization in China and reflections

DING Zhiwei12, ZHANG Gaisu12*, WANG Fazeng12, KANG Jiayu12, GAO Ling12

1. College of Environment & Planning, Laboratory of Geospatial Technology for the Middle and Lower Yellow River Regions,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Henan, China
2. Hena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Coordinating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in Central Economic Zone, Zhengzhou 450046, China

通讯作者:  张改素(1985-),女,山东聊城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城市—区域综合发展研究,E-mail: zhanggaisu@163.com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杂志 版权所有

基金资助: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44)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16-qn-016)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丁志伟(1983-),男,河南荥阳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城市—区域综合发展研究,E-mail: dingzhiwei1216@163.com

展开

摘要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五化”是社会现代化战略的重要支撑。“五化”协调定量评价是近年来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关于“五化”协调发展定量研究发现:①“五化”协调发展的内涵解读不一,评价时往往选择单指标,与综合指标差异很大。②权重计算以熵权法为主,层次分析法等主观评价方法较少,主客观评价结合更少。③协调水平的研究方法主要以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为主,其次为关系拟合与趋势预测法、DEA动态效率+HR模型、同步度模型等,并出现了系统性研究方法以及多种方法的交叉,研究方法的层次不断提高。④空间分析方法以空间分类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为主,空间重心转移轨迹、空间格局的动态演进、空间趋势分析等研究方法逐渐出现。⑤时空分异的机理分析主要以影响因子解读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主,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等考虑空间因素的回归模型开始出现。但“化”的过程性、阶段性分析不足,“化”与“化”协调发展的转折点及转型机制分析不足。根据研究进展的评析,从研究范式、指标选择与权重计算、研究方法、空间分析技术、时空分异的机理解释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加强“五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评价维度分析、加强指标体系构建和权重设置的合理性研究、采用多元的“五化”协调度评价方法、加强空间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促进定量解释与定性解释的结合等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 城镇化 ; 农业现代化 ; 信息化 ; 绿色化 ; “五化” ; 进展 ; 反思

Abstract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and greenization (the so-called "Five Modernizations") are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society, and therefore many scholars have conducte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Five Modernizations". By examining the Chinese research 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Five Modernizations", this review obtain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First, whether using single indicators or comprehensive index, existing research differs on how to construct the index system due to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Five Modernizations". Second, most studies choose the entropy method when calculating the indicator weights; fewer choose the subjective method such as the AHP; and very few choose the combination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methods. Thir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evaluation methods focus primarily on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coupling models, relation and forecasting methods, synchronization models based on deviating from the ideal spatial position, DEA dynamic efficiency and HR models, "development-difference-interaction level" models, and split models. Recently, systematic and mixed research methods are emerging and sophistication of these methods are improving. Fourth,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of spatial pattern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are widely used in many studies. Methods such as track shift of spatial gravity, dynamic evolution of spatial pattern, and spatial trend analysis are gradually appeared in some recent articles. Fifth, most studies choose the methods of interpreting the main impacting factors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s of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Some recent studies use spatial regression models such as SLM, SEM, and GWR.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we make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research paradigm, index system, weight derivation, evaluation methods of coordination level, spatial analysis, and influencing mechanism interpretation. We recommend to strengthen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driving mechanism and perspectives of evaluation, improve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weighing method, adopt multiple evaluation methods of coordination degree,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ies and integr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terpretations.

Keywords: industrialization ; urbanization ;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informationization ; greenization ; Five Modernizations ; progress ; reflection

0

PDF (1123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丁志伟, 张改素, 王发曾, 康珈瑜, 高岭.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五化”协调定量评价的进展与反思[J]. , 2016, 35(1): 4-1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1.002

DING Zhiwei, ZHANG Gaisu, WANG Fazeng, KANG Jiayu, GAO Ling. Progress 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 and greenization in China and reflections[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1): 4-1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1.002

1 引言

从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论证,到1964年“四个现代化”中关于城镇化与工业化道路的论证,到1990年代关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提出,到十八大融入信息化后的“四化同步”,再到近期绿色化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逐渐演变为“五化”协调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协调发展。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下,各“化”的时代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提法先后出现,“新三化”与“老三化”概念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的时代印迹。从内涵上看,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中蕴含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节能减排、倡导循环经济、提升信息化水平、追求科技创新、强调资源环境保护等信息化与绿色化的发展诉求,因此王发曾(2013)、简新华等(2013)认为“化”与“化”协调发展的追求目标是一致的,都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协调发展。

上述文字阐释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三化”协调、“四化”同步、“五化”协调等的时代演进,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五化”定量研究的评价内容多样。在提法不一、内涵界定存异的情况下,在以往研究中出现了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王贝, 2011; 姜会明等, 2012; 邱红, 2014),出现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评价(徐君, 2012; 周建群, 2013),出现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同步评价与协调评价(张琳等, 2014; 徐维祥等, 2015),也出现了“三化”协调评价(吴晓旭, 2012; 丁志伟等, 2013; 龚迎春等, 2013; 冯献等, 2014)、“新型三化”协调评价(喻新安等, 2012)、“四化”协调评价(李裕瑞等, 2014; 林倩茹等, 2014; 范辉等, 2015; 胡艳兴等, 2015)、“四化”同步评价(徐维祥等, 2015)、新“四化”协调评价(袁晓玲等, 2013; 李君茹, 2015)等以简称的形式表达;近期,“五化”协调评价也呼之欲出。国外研究多数不以国家战略、规范性框架为依据,也较少涉及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协调评价之类的研究,而主要从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口集聚、农村经济、社会现象等不同领域的细部环节透视“五化”之间关系的演进(丁志伟等, 2015)。可以说,“五化”协调研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也反映了中国学者与国家政策结合紧密的特点。综观已有的研究成果,“五化”协调定量研究的内容多样、评价方法差异很大,主要源于不同的时代意涵理解以及不同学科学者界定概念内涵的差异。秉持科学探索的精神,本文仍然采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为“五化”,认为冠之以“新”、“新型”的“化”是融入新理念、新要素、新趋势的一种深度要求体现。基于此,本文期望在梳理以往“五化”协调发展定量研究中的指标选择、权重计算、协调水平的研究方法、空间分析方法、机理解释等内容,总结定量研究中的异同并进行反思,提出今后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和研究重点,为中国“五化”协调发展的科学评价提供支撑。

2 研究进展

2.1 指标选择

由于对“五化”中“单化”的概念理解不一,因而在指标选取时差异很大。为便于分析,从单指标与综合指标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城镇化单指标选择方面,一般选用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非农化率(相对城镇化率或者户籍城镇化率)进行计算(朱传耿等, 2008; 刘彦随等, 2012; 朱宇, 2012; 罗奎等, 2014),较少采用土地城镇化指标(李昕等, 2012);城镇化综合指标选择方面,多数研究包含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三个维度(王洋等, 2012),也有研究从人口、空间、经济社会三个维度评价(孙平军等, 2012),还有评价包含除上述维度外的城乡统筹、居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内容(陈忠暖等, 2014)。工业化单指标方面,基本上以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GDP、第二产业增加值/GDP)和二、三产产业增加值之和占GDP的比重为主进行分析,也有从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三次产业从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进行分析(张文忠等, 2003)。工业化综合指标方面,新型工业化提法未兴起之前多数研究从进程、结构、效益、质量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刘耀彬等, 2004);近年来冠之以“新型”的指标体系较多,反映科技创新含量、经营效率、资源环境保护、人力资源利用、信息化带动等指标的研究越来越多(渠爱雪, 2006; 吴一洲等, 2009; 罗永乐, 2012; 王瑜炜等, 2014)。农业现代化单指标方面,主要有农业机械化动力、农业机械化水平、人均农业生产效率等(王贝, 2011; 石涛, 2014);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方面,主要从农业内部结构、农业投入—产出效率、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农业生态环境营建等方面构建(姜会明等, 2012);伴随着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提出,综合指标中融入了农村社会发展现代化、科技与信息化、城乡统筹发展、与城镇化协调等内容(丁志伟, 2014; 龙冬平等, 2014; 于正松等, 2014)。信息化单指标方面,一般选择人均邮电业务量、互联网普及率、移动电话普及率等指标(石涛, 2014; 李君茹, 2015)。信息化综合指标研究较少,基本上涵盖信息技术指数、信息技术应用指数、信息技术技能指数、信息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指标(李斌等, 2009; 宋周莺等, 2013; 王瑜炜等, 2014)。绿色化是近年来结合国家战略中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以及“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等理念提出的,因而定性的理论研究居多(陈雯等,2003),定量研究偏少。王宜虎等(2008)从绿色化意识、绿色化管理、绿色化绩效三方面构建综合指标,对江苏省沿江各市工业发展的绿色化程度进行评价,并提出了促进该地区绿色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张旺等(2013)从环境绿色化、设施低碳化、经济低碳化、社会低碳化、资源低碳化、环境友好化6 个方面构建了低碳绿色指数,分析了中国GDP 110 强城市的低碳绿色发展格局。

2.2 权重计算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可分为“单化”内部各指标权重的计算和若干“化”综合水平中各“化”所占权重的计算。“单化”内部各指标的权重多数研究采用熵权法、复相关系数法进行确定(丁志伟, 2014; 张琳等, 2014; 李君茹, 2015; 徐维祥等, 2015),少数研究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计算获得(李裕瑞等, 2014)。究其原因,熵权法根据各指标之间反映熵值的大小确定,按照标准化处理、归一化处理、计算熵值、计算偏离度等步骤要求很容易获得;而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等需要针对问题设计层次判断矩阵、经过专家打分、汇总平衡之后求得,所需时间和人力相对较大,因而主观评价法相对较少。当然,为避免受权重的影响,郭俊华等(2014)、任志安等(2014)、黄祥芳等(2015)直接采用主成分评价法计算“单”化综合得分,这不失为一种计算综合水平的方法。计算若干“化”中 “单化”所占的权重,采用等值赋权法的较多,如计算“四化”或者“三化”综合发展水平,“单化”所占的权重为1/4或1/3(李裕瑞等, 2014; 林倩茹等, 2014; 胡艳兴等, 2015; 徐维祥等, 2015)。采用专家打分法对综合水平中“单化”赋权的相对较少。由于主观赋权受人为影响较大,客观赋权法受数据本身取值影响较大,因而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法更为科学。丁志伟(2014)按照主客观结合的原则,采用熵权法、主成分定权法、层次分析法三种方法结合,建立了评价中原经济区新型“三化”中“单化”权重获取的方法体系。

2.3 协调水平的评价方法

“双化”协调、“三化”协调、“四化”协调或同步、“五化”协调等评价时,最重要的还是协调度、同步度等协调水平的评价,因此有必要对协调水平评价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总结。综观以往研究,可将有关协调度或者同步度的相关研究方法分为以下几类(表1):综合指数法、关系拟合与趋势预测法、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偏离理想空间位置的同步度模型、拆分法、DEA动态效率+HR模型、同步度模型、“发展—差异—互动”综合评价模型等。从定量评价采用的频数看,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采用的最多,其次是关系拟合与趋势预测法,之后还有偏离空间理想位置的同步度模型、DEA动态效率+HR模型、同步度模型等,“发展—差异—互动”综合评价模型与拆分法最少见。从全面性看,“发展—差异—互动” 综合评价模型与同步度模型较为复杂且系统性强,能全面地反映协调发展状况。从单指标评价看,关系拟合与趋势分析预测法最多。从简便性看,综合指数法与偏离理想空间位置方法相对简单。鉴于各种方法都有优缺点,因此,多种研究方法交叉使用将成为一种选择。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既可以克服已有方法的缺点,也可以在数据充足的前提下进行相互印证,从而使得研究结果更为科学。

表1   “五化”定量研究的主要评价方法

Tab.1   The mai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s of “Five moder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方法简述优点缺点研究代表
综合指数法将若干“化”视为一个综合系统,通过主成分评价或者熵权灰色关联模型计算综合发展指数,将其视为协调水平。通过综合思维评价若干“化”的发展状况,便于评价地区各“化”的综合水平。没有考虑协调的本质内涵,“化”与“化”之间的协调状况难以反映。郭俊华等(2014)
关系拟合与趋势预测法采用单指标或者综合指标,借助于经济学统计方法,通过单方根检验、格兰杰检验、脉冲反应等分析“化”与“化”之间的拟合及趋势状况。通过经济学的检验、响应等判断“化”与“化”之间的线条状的互动变化。需要进行严格的数据筛选、检验,太过数量化的追求。王贝(2011);
任志安等(2014)
耦合度模型首先借助于熵权灰色关联或者其他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单化”的综合得分,之后借助于物理学中的耦合容量系数模型计算若干“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可判断若干“化”之间的综合互动程度。只能判断两种物体或者“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状态,是一种强度的表征。李君茹(2015)
耦合协调度该模型是耦合度模型的进一步延伸。在计算得出若干“化”综合发展水平与耦合度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协调度公式计算整体的协调状况。是常用的计算方法。借助于物理学的耦合度、耦合协调模型进行计算,可判断若干“化”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是一种模糊的判断方法,只能判断协调的整体高低情况。李裕瑞等(2014);
胡艳兴等(2015)
偏离理想空间位置的同步度模型通过评价“单化”偏离在某一时刻理想空间位置的计算,之后构建若干“化”偏离理想空间位置的综合模型进行评价。可判断偏离理想空间位置的协调状况。“化”与“化”的协调状态反映得不够准确。林倩茹等(2014);
徐维祥等(2014)
拆分法不评价整体的协调状况,评价若干“化”协调涉及的主要内容,对产业协调、产城协调、城乡协调进行评价。可更清楚评价一个地区内部具体要素的协调状况。无法判断“化”与“化”之间的整体协调状况。丁志伟等(2013)
DEA动态效率+HR模型首先运用DEA模型计算“单化”的动态效率,之后借助于HR模型计算协调度。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四化”运行的效率状态。对单一年份若干“化”的协调状态难以运算。石涛(2014);
朱琰洁(2014)
“发展—差异—互动”综合评价模型先利用熵权灰色模型计算“单化”综合发展水平,之后计算“单化 ”偏离理想值的差异水平,再利用耦合度模型计算“化”与“化”的互动水平,之后将发展水平、差异水平、互动水平通过加权求和以反映综合协调水平。考虑了发展状况、偏离理想状态的水平以及若干“化”之间的互动水平,能较全面反映协调水平。虽然系统性较强,但计算相对费时、换算较为复杂。丁志伟(2014)

新窗口打开

2.4 空间分析方法

对“五化”中若干“化”的协调发展状态进行定量评价之后,将其进行空间表达和格局演变分析成为很多研究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将协调度划分为极度失调、严重失调、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李裕瑞等, 2014; 胡艳兴等, 2015; 黄祥芳等, 2015; 李君茹, 2015),或划分为严重失调、中度失调、勉强协调、中度协调、良好协调(祖佳嬉等, 2015),或划分为高水平区、较高水平区、中等水平区、低等水平区,或将其定义为 I 类型区、 II 类型区、III类型区、IV类型区、V类型区、VI类型区(丁志伟, 2014),或根据标准差或者其他方法划分为若干类(林倩茹, 2014; 石涛, 2014; 张琳等, 2014; 范辉等, 2015),按照分类标准分析空间格局特点及其演变。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是探索地理单元之间空间关联特征的一种方法,能探索定量化评价结果在空间上的集散状态,因此,很多研究据此进行了全局、局部的空间自相关分析,通过HH区、HL区、LL区、LH区或者热点区、次热点区、温点区、冷点区进行空间格局特征分析(丁志伟, 2014; 李裕瑞等, 2014; 胡艳兴等, 2015; 祖佳嬉等, 2015)。徐维祥等(2015)在分析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关联特征的基础上,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重心曲线方法对中国“四化”协调的动态演进进行了深入分析。

2.5 时空分异格局的机理分析

根据定量化评价结果的时空分异状态,很多研究对“五化”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变化的机理进行分析。总结以往研究成果,机理分析主要以定性解读为主,定量化模型较少。在定性解释方面,丁志伟(2014)从经济发展水平、城乡统筹、战略与政策、政府调控等方面展开,进而构建解释性机理分析框架,解释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原因。在定量化模型的机理分析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原因分析(范辉等, 2015);另一类是考虑空间影响因素进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李裕瑞等(2014)y社会经济、交通、自然条件作为主要影响因素,不仅运用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而且借助于Arc GIS、Geo-Da软件并考虑空间影响因素进行了OLS、SLM、SEM空间回归分析,较为详尽地分析中国“四化”协调格局的影响因素。胡艳兴等(2015)则采用GWR模型对中国市域“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与OLS回归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认为中国“四化”协调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比、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GDP、人均教育支出、城乡收入比、城乡消费比。此外,祖佳嬉等(2015)引入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深入分析了影响江西县域“三化”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评估了各指标的障碍影响度,为该地区的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总体而言,时空分异格局的机理分析以影响因素的分析为主,“化”的过程、阶段性的分析不足,“化”与“化”协调发展的转折点及转型机制的分析不足。

3 反思

3.1 研究范式的反思

“五化”协调中评价方法的多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者采用研究手段的不断丰富,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内涵界定混乱、研究技术路线支撑不够等问题。因此,从研究范式入手,解决认识论方面的根源问题,能为科学定量评价“五化”协调打好基础支撑。本文认为在进行“五化”中若干“化”的协调发展评价时,一方面要科学明晰单“化”的科学内涵,为建立综合指标体系提供依据,从而避免“只见指标体系,不见科学界定”的矛盾论;另一方面要理清耦合、协调、发展、融合等词的关系,明确协调评价的具体所指,从而为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提供依据,也避免了滥用评价方法、随意嫁接评价方法的不良之风。为此,本文认为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包括两个层面:基本表现状态和内在支撑状态。基本表现状态不仅包括“化”本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包括“双化”协调、“三化”协调、“四化”协调及“五化”协调。内在支撑状态包括聚落单元之间的协调、产业之间的协调、城镇与产业的协调、人地关系的协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五个方面。不同聚落单元之间的协调包括城镇与城镇的协调(城镇体系的整合)、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协调(城乡统筹)、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城—区互动)、城市群与经济区的协调等(增长板块之间的协调)。产业之间协调不仅包括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而且包括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包括产业的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前瞻性调整。城镇与产业的协调一方面包括产业选择、产业布局与城镇规模扩容的协调,另一方面强调以城促产、以产兴城能力的不断提升。人地关系的协调,主要强调从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使人类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不断改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主要强调人类活动的主要子系统协调,倡导经济发展绿色化、社会发展文明化、生产生活方式低碳化、开放空间系统绿色化等。唯有厘清“五化”协调发展的具体内容与不同层面甚至是不同领域,方能根据“化”与“化”的协调内涵构建合适的综合指标体系,方能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进行定量评价。

3.2 指标选择与权重计算的反思

在科学界定“五化”协调发展中的各个层面后,选择指标就变得有据可依,权重计算的支撑也更为有力。在“单化”评价时,应在界定内涵的基础上分不同的子领域,采用尽量多的指标进行足够支撑,从而避免采用单指标的局限性。“单化”内部各领域层权重计算时,应尽可能采用主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以避免主观的武断性和客观的片面性。“五化”中若干“化”之间的协调评价时,不仅要准确地综合评价每一个“单化”的综合情况,还应科学地界定“单化”所占权重。而在以往研究中,经常提及城镇化发挥引领作用、工业化发挥主导作用、农业现代化起支撑作用、信息化起加速作用、绿色化是方向目标,这些定性描述就蕴含着“单化”所占的权重值是不一样的,但很多研究依然认为权重相等。显然,仅从这一点而言,很多研究在“协调”评价时的权重设置是不尽科学的。因此,按照“单化”所起的作用以及在不同地区不同阶段扮演的角色不一,采用主客观结合进行赋权已成为一种时代趋势。

3.3 协调水平评价方法的反思

根据“五化”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内涵,回顾以往研究成果,学者采取的研究方法多数是相对不完整的甚至是不科学的,这是因为很多研究是建立在片面理解内涵的基础之上。因此,今后除了加强协调评价方法向系统性、全面性的改进外,还应注重“双化”协调、“三化”协调、“四化”协调及“五化”协调等由简到繁的多维度评价。由于“五化”协调的内在支撑状态包括五个不同的层面,每个层面又涉及不同的子领域,因此今后的研究要加强对支撑状态的细化评价,从而为改进“五化”协调关系提供具体的支撑。可以说,基本表现状态是对“身体躯壳”的望闻问切,而内在支撑状态是对“五脏六腑”的把脉诊断,两者相互支撑,形成了完整的评价体系。从基本表现状态改进评价方法,能更好地把握住健康程度的外在表现;而不断探索内在支撑状态的评价方法,则能准确地针对薄弱环节辨证施治。

3.4 空间分析方法的反思

空间分析方法的渐趋成熟,为空间表达“五化”中若干“化”的协调水平提供了科学支撑,这也成为很多学者分析的利器。但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多数研究基本停留在空间特征的描述,部分研究进行了不同等级区空间格局的特征分析,少数研究采用局部空间自相关中的Moran′s I指数(LISA)和Getis-Ord Gi*指数(冷热点图)进行分析。总体而言,空间描述总结的研究居多,对地区研究单元的空间关联特征的探索性分析仍显不够。空间重心演变分析、非参数kernel密度分析、地统计空间差值分析、空间趋势面分析零星出现,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更为少见,因此,加强空间特征分析的综合方法应用,应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从研究尺度看,多数研究是以市域为研究单元研究全国层面和四大板块地带的协调状况,具体省域、城市群、经济区内部的研究不够多,以县域甚至更小研究单元的研究更为少见。因此,以县域、镇域尺度研究具体地域的“五化”协调状态,能更准确评价微观地域单元的时空演变特征,从而为“五化”协调发展提供具体的路径支撑。

3.5 时空分异格局机理分析的反思

机理的解释一直是地理学者探索时空变化规律的一个重点,但同时是一个难点,因而研究的手段也与时俱进。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可发现,多数研究以定性解释为主,部分研究选择对构成综合指标中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应用依然不多,空间回归模型(OLS、SLM、SEM)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则鲜有出现。上述研究特点或许与研究者对统计软件的掌握有关,或许与地理学的传统综合思维方式有关,总之学者关于机理解释的定量化模型有待进一步挖掘。仔细分析已有的定量评价方法,一类是首先依据传统思维寻找主要的影响因素,之后以综合发展指数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另一类是先选择若干影响因素,之后通过模型筛选判断。如果将两类研究方法综合使用,有利于筛选更为准确的影响因子,也能为构建机理性分析框架提供更为科学的支撑,从而更有利于分析“化”的过程性、阶段性特征以及“化”与“化”协调发展的转折点与转型机制。此外,在对影响因子进行选择时,也需考虑多重共线性等因素影响,引入一些主观判断进行定量化指标也是一种方案。人文地理学研究一直强调“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为了更好的定性”等机理性分析理念,因而在今后研究中以定性的准确判断为定量选择和构建模型提供支撑,也是“五化”协调研究值得注意的。

4 结语

总结而言,国内“五化”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主要为耦合协调度和几种典型的协调度模型,系统化的评价方法也开始显现,但由于“五化”协调发展内涵的丰富性以及具体要素涉及诸多领域,其复杂性是目前现有的手段和技术难以全面解释的,因而真正测度协调发展的成功案例尚不多见。中国各区域的“五化”协调发展的程度不一,不同地区的发展基础、所处发展阶段与演化路径不同,因而测度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对于具体省域、经济区、城市群、都市区内部的“五化”协调发展评价,应该加强从微观研究尺度和多样化视角透视,以把握准、解释清阻碍“五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出在今后具体地域“五化”协调发展评价应注意的方面:

第一,加强“五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评价维度分析。“三化”协调、“四化”同步、“五化”协调是当今时代的提法,“六化”协调、“七化”齐飞、“八化”协同……等概念未来也可能提出,这些都是时代发展概念内涵深化的产物。因此,伴随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求,“化”与“化”之间的协调发展机理须进一步厘清,理论研究的深度应不断增强,评价的维度应不断丰富。根据上述研究,今后应立足于“化”与“化”之间的交织影响和复杂作用、互动机理的分析,重点加强不同聚落单元之间的协调、产业之间的协调、城镇与产业的协调、人地关系的协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等方面的内涵解析和定量评价,着力探求“化”与“化”协调发展的运转方式和协调效应,为具体地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加强指标体系构建和权重设置的合理性研究。根据反思中综合指标构建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研究中,一方面要加强概念内涵维度的解析,分层次分领域合理设置具体指标,力求做到所选指标具备科学性、主导性、典型性,避免指标之间的多重共线性,真正实现指标能充分反映内涵本质;另一方面要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等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地域扮演的角色重要性不同设置“单化”系统在整个协调发展中所占的份额,尽量采取主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权重设置,力求使“五化”协调评价真正符合其设置目的,从而避免均值赋权带来的各种解释不清问题。总之,指标体系构建和权重设置是定量化评价的基础工作,只有保证该部分设置的科学性,才能确保定量化评价有真正的意义。

第三,采用多元的“五化”协调度评价方法。从多维度透视“五化”动态变化过程以及趋势演进状态,能更好地为“五化”协调发展提供可靠支撑。因此,在今后研究中,一方面要建立系统、全面的定量化评价模型,对“单化”、“双化”、“三化”、“四化”、“五化”协调的基本表现状态进行综合评价,为判断具体地域“五化”协调发展所处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要深入评价“五化”协调的内在支撑状态,准确判断聚落单元之间的协调、产业之间的协调、城镇与产业的协调、人地关系的协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的状态水平,为具体地域“五化”的推进方式和实施策略提供定量支撑。同时,今后研究还应加强“单化”的变动对其他“化”的响应分析,也需要加强“五化”协调发展的未来预测和调控研究,以期为具体地域“五化”协调发展提供未雨绸缪的规划控制支撑。

第四,加强空间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空间格局特征的分析和空间格局的探索性分析是分析时空分异规律的基础,只有综合应用多种手段才能避免单一解释的片面性。因此,在今后研究中,一方面要加强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重心演进分析、空间趋势分析等探索性和预测性分析,为系统分析区域“五化”协调发展格局提供可视化支撑;另一方面应结合定量化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的调研论证,使得定量化评价结果能真正测度实际情况,从而为不同空间尺度下典型地域单元的空间格局优化提供定量支撑,为具体区域 “五化”协调发展问题提供诊断方案。

第五,促进定量解释与定性解释的结合。伴随着地理信息科学、计量地理学、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的定量化趋势日益明显。然而,定量化分析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定性设置、定位之上,否则定量解释就没有定性支撑,定量化的解释也就不能反映真正的问题。由于定性解释一直是地理学者分析空间现象的有力支撑,也是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综合思维方式的体现,因而加强定性与定量的融合解释是分析时空格局演变机理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未来一方面要加强影响因子筛选的科学选择,必要时引入专家系统进行打分判断,形成有根有据的筛选流程;另一方面要加强空间探测器模型、空间回归模型、空间加权回归模型等对影响因子的遴选与检验,使得影响因子的筛选更具针对性。此外,根据选择出来的影响因子,采用定性解释分析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形成全面的解释分析框架,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陈雯, Soyez D, 左文芳. 2003.

工业绿色化: 工业环境地理学研究动向

[J]. 地理研究, 22(5): 601-60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工业绿色化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工业企业面对日益增强的政府、公众、市场等环境压力,为减少污染而做出行为决策的响应过程。西方国家企业对环境压力的响应已经从20世纪60年代抗拒回避的基本不合作转变到90年代的主动为之,并逐渐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主动行为。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基本状况也赋予工业地理学家新的使命,即要积极参与到工业绿色化的研究中,探求环境压力与企业环保行为转变的内在关系,开展工业绿色化的评价、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探索经济与环境双赢的途径</p>

[Chen W, Soyez D, Zuo W F.2003.

The greening of industry: A research approach of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geography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2(5): 601-60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工业绿色化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工业企业面对日益增强的政府、公众、市场等环境压力,为减少污染而做出行为决策的响应过程。西方国家企业对环境压力的响应已经从20世纪60年代抗拒回避的基本不合作转变到90年代的主动为之,并逐渐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主动行为。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基本状况也赋予工业地理学家新的使命,即要积极参与到工业绿色化的研究中,探求环境压力与企业环保行为转变的内在关系,开展工业绿色化的评价、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探索经济与环境双赢的途径</p>
[2] 陈忠暖, 高权, 王帅. 2014.

中国省际城镇化综合水平及其空间分异

[J]. 经济地理, 34(6): 54-5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2012年我国31个省份的 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各省市的城镇化水平,并结合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分析我国省际综合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综合城镇化水平超前和滞后的省域在东西部之间交错分布,并没有出现东部地区城镇化超前而西部地区城镇化滞后的空间分异格局;②省际尺度上综合城镇化水平存 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空间依赖性;③空间计量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GDP、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以及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对省域综合城 镇化水平的弹性系数显著为正。模型的系数值为负,表明省域之间综合城镇化水平存在"跷板效应"。因此,在稳步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前提下,政府应适当提高 资本和劳动力在区域间的配置能力。

[Chen Z N, Gao Q, Wang S.2014.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ce in provincial level

[J]. Economic Geography, 34(6): 54-5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2012年我国31个省份的 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各省市的城镇化水平,并结合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分析我国省际综合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综合城镇化水平超前和滞后的省域在东西部之间交错分布,并没有出现东部地区城镇化超前而西部地区城镇化滞后的空间分异格局;②省际尺度上综合城镇化水平存 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空间依赖性;③空间计量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GDP、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以及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对省域综合城 镇化水平的弹性系数显著为正。模型的系数值为负,表明省域之间综合城镇化水平存在"跷板效应"。因此,在稳步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前提下,政府应适当提高 资本和劳动力在区域间的配置能力。
[3] 丁志伟. 2014.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与优化组织[D]

. 开封: 河南大学.

[本文引用: 5]     

[Ding Z W. 2014.

A study on status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organizations of three-ization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Zhongyuan Economic Region

[D]. Kaifeng, China: Henan University]

[本文引用: 5]     

[4] 丁志伟, 张改素, 王发曾. 2013.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内在机理与定量分析

[J]. 地理科学, 33(4): 402-40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基于城市-区域系统模型,从&ldquo;三化&rdquo;的内在机理出发,提出了&ldquo;三化&rdquo;协调发展的&ldquo;三位一体&rdquo;社会工程系统模式。结合中原经济区&ldquo;三化&rdquo;协调的国家战略要求,分析了中原经济区&ldquo;三化&rdquo;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通过整体协调评价、城镇化与工业化、产业结构三者对比模式、城乡协调度3 个方面对中原经济区&ldquo;三化&rdquo;协调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 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工业化水平提升的空间不足。② 城镇化水平仍严重滞后于同期的工业化水平和产业结构比重。③ 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01~2004 年间与河南省的城乡协调发展差距较大,到2005 年之后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才持续平稳上升。</p>

[Ding Z W, Zhang G S, Wang F Z.2013.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Zhongyuan Economic Region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3(4): 402-40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基于城市-区域系统模型,从&ldquo;三化&rdquo;的内在机理出发,提出了&ldquo;三化&rdquo;协调发展的&ldquo;三位一体&rdquo;社会工程系统模式。结合中原经济区&ldquo;三化&rdquo;协调的国家战略要求,分析了中原经济区&ldquo;三化&rdquo;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通过整体协调评价、城镇化与工业化、产业结构三者对比模式、城乡协调度3 个方面对中原经济区&ldquo;三化&rdquo;协调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 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工业化水平提升的空间不足。② 城镇化水平仍严重滞后于同期的工业化水平和产业结构比重。③ 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01~2004 年间与河南省的城乡协调发展差距较大,到2005 年之后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才持续平稳上升。</p>
[5] 丁志伟, 张改素, 王发曾, . 2015.

国内外“三化”协调研究进展

[J]. 世界地理研究, 2015, 24(4): 111-1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9479.2015.04.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是实现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方略。通过评析国内外“三化”研究发现,国外研究侧重于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的理论解析,城镇化工业化与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关系分析,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机理与格局研究,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社会现象透视等方面;国内研究一方面侧重“三化”的内涵、互动机理、实现途径、战略形成的理论剖析,另一方面侧重“三化”与城乡一体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分析及“三化”的定量评价。总体而言,“三化”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化,研究视角更加广泛、多元,研究方法渐趋丰富,为“三化”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但在具体地域研究中,单“化”在“三化”协调中的作用机制、互动方式研究需进一步强化,“三化”的定量评价模型有待进一步改进,“三化”的时空演化规律需进一步研究实证,“三化”协调的具体模式和实践途径也需进一步归纳总结。

[Ding Z W, Zhang G S, Wang F Z, et al.2015.

Research progress on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IUA

[J]. World Regional Studies, 24(4): 111-1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9479.2015.04.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是实现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方略。通过评析国内外“三化”研究发现,国外研究侧重于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的理论解析,城镇化工业化与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关系分析,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机理与格局研究,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社会现象透视等方面;国内研究一方面侧重“三化”的内涵、互动机理、实现途径、战略形成的理论剖析,另一方面侧重“三化”与城乡一体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分析及“三化”的定量评价。总体而言,“三化”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化,研究视角更加广泛、多元,研究方法渐趋丰富,为“三化”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但在具体地域研究中,单“化”在“三化”协调中的作用机制、互动方式研究需进一步强化,“三化”的定量评价模型有待进一步改进,“三化”的时空演化规律需进一步研究实证,“三化”协调的具体模式和实践途径也需进一步归纳总结。
[6] 范辉, 刘卫东, 张恒义. 2015.

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34(1): 19-2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借鉴协调发展度模型,探索了浙 江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四化")之间协调发展状态的时空演变,并分别分析了四者在"四化"协调发展中的功能大小与方向。结果表 明:(1)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水平逐渐提高,浙东北地区的协调发展水平高于浙西南地区。"四化"协调发展水平与区域的地势地貌、工农业基础、基础设施 建设等因素有关。(2)浙江省"四化"水平均逐渐提高,在研究前期四者发展缓慢,研究后期均发展迅速。"四化"之中的两两相对发展度没有固定的模式,与发 展历程、经济社会基础、主导产业和城市功能等因素有关。(3)定量分析表明,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中农业现代化发挥的作用最大,城镇化作用次之,工业化 的作用非常微弱,而信息化则没有发挥作用。(4)浙江省在"四化"协调发展中要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挖潜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促进作用,理顺信息化与其 他三者的关系。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四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Fan H, Liu W D, Zhang H Y.2015.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among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IUAM) in Zhejiang Province

[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4(1): 19-2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借鉴协调发展度模型,探索了浙 江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四化")之间协调发展状态的时空演变,并分别分析了四者在"四化"协调发展中的功能大小与方向。结果表 明:(1)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水平逐渐提高,浙东北地区的协调发展水平高于浙西南地区。"四化"协调发展水平与区域的地势地貌、工农业基础、基础设施 建设等因素有关。(2)浙江省"四化"水平均逐渐提高,在研究前期四者发展缓慢,研究后期均发展迅速。"四化"之中的两两相对发展度没有固定的模式,与发 展历程、经济社会基础、主导产业和城市功能等因素有关。(3)定量分析表明,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中农业现代化发挥的作用最大,城镇化作用次之,工业化 的作用非常微弱,而信息化则没有发挥作用。(4)浙江省在"四化"协调发展中要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挖潜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促进作用,理顺信息化与其 他三者的关系。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四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7] 冯献, 李宁辉. 2014.

长江干流地区“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以沿长江40个城市(地区)为例

[J]. 华东经济管理, 28(6): 70-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5097.2014.06.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 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的协调发展,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构建一套关于区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以 2009-2011年沿长江干流40个城市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层次科学评估了当前长江流域不同区域"三化"发展水平状况,并采用几何平 均与算术平均调整的计算方法评估长江流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Feng X, Li N H.2014.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evel of “three modernizations” in the mainstream area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ed on 40 cities (prefecture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J]. 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 28(6): 70-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5097.2014.06.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 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的协调发展,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构建一套关于区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以 2009-2011年沿长江干流40个城市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层次科学评估了当前长江流域不同区域"三化"发展水平状况,并采用几何平 均与算术平均调整的计算方法评估长江流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8] 龚迎春, 冯娟, 罗静. 2013.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研究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32(3): 158-161, 1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13.03.03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2001-2010年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省各地级市“三化”发展的数据,采用熵权法对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而分析其时序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看,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水平呈现提高趋势。从空间格局上看,“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明显,呈现出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的中部地区较高、南北地域略低的特征,且其与各个地域“三化”各自的发展水平的接近度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根据地域性质和经济发展水平判断“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更应注重探测“三化”各自发展水平的接近度。

[Gong Y C, Feng J, Luo J.2013.

Research on time and spa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new-typ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Region

[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2(3): 158-161, 1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13.03.03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2001-2010年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省各地级市“三化”发展的数据,采用熵权法对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而分析其时序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看,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水平呈现提高趋势。从空间格局上看,“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明显,呈现出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的中部地区较高、南北地域略低的特征,且其与各个地域“三化”各自的发展水平的接近度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根据地域性质和经济发展水平判断“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更应注重探测“三化”各自发展水平的接近度。
[9] 郭俊华, 卫玲, 孟楠. 2014.

中国“四化”进程协调状态测度研究

[J]. 区域经济评论, (5): 33-3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任务,也是中国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13年"四化"相关指标构建出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协调度测度模型对中国"四化"协调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与"四化"协调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分布不一致,而信息化的发展对"四化"的协调尤为重要。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融合是"四化"协调发展的核心动力。

[Guo J H, Wei L, Meng N.2014.

Zhongguo sihua jincheng xietiao zhuangtai cedu yanjiu

[J]. Regional Economic Review, (5): 33-3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任务,也是中国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13年"四化"相关指标构建出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协调度测度模型对中国"四化"协调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与"四化"协调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分布不一致,而信息化的发展对"四化"的协调尤为重要。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融合是"四化"协调发展的核心动力。
[10] 胡艳兴, 潘竟虎, 陈蜒, . 2015.

基于ESDA和GWR的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四化协调发展时空分异格局

[J]. 经济地理, 35(5): 45-54.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05.007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采用ESDA、GWR、重心转 移、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结合构建的"四化"协调发展模型,对2001、2006和2011年全国343个地级单元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格局、空间 相关性、总体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单元四化协调发展空间分异显著且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10年间四化协调发展指数的重心均落在河南 省境内,重心迁移方向是先向西北方向移动,然后向东北方向移动;四化协调发展类型数目最多的为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地级单元;四化协调发展的热点区域集中分 布在胡焕庸线以东的沿海地带;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比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GDP人均教育支出城乡人均收入比 城乡人均消费比,只有人均GDP是四化协调发展的正相关因素,城乡收入比整体上表现为负相关。

[Hu Y X, Pan J H, Chen Y, et al.2015.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prefecture level cities or above in China based on ESDA and GWR

[J]. Economic Geography, 35(5): 45-54.]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05.007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采用ESDA、GWR、重心转 移、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结合构建的"四化"协调发展模型,对2001、2006和2011年全国343个地级单元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格局、空间 相关性、总体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单元四化协调发展空间分异显著且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10年间四化协调发展指数的重心均落在河南 省境内,重心迁移方向是先向西北方向移动,然后向东北方向移动;四化协调发展类型数目最多的为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地级单元;四化协调发展的热点区域集中分 布在胡焕庸线以东的沿海地带;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比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GDP人均教育支出城乡人均收入比 城乡人均消费比,只有人均GDP是四化协调发展的正相关因素,城乡收入比整体上表现为负相关。
[11] 黄祥芳, 陈建成, 周伟. 2015.

江西省11市“四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J]. 城市问题, (3): 67-7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江西省2003-2012年11个地级市为例,对其“四化”耦合协调发展进行了定量测算,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检验了“四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四化”耦合协调度在波动中缓慢上升,2012年大部分地区属于初级协调及以下水平;“四化”各子系统的低水平发展导致“四化”耦合协调水平偏低;11个地级市“四化”的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差异,但其差异在逐年缩小;固定资产投入、产业结构的优化、科技投入和教育水平对“四化”耦合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而金融支持对耦合协调度的作用并不显著。

[Huang X F, Chen J C, Zhou W.2015.

A measurement of development level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11 cities in Jiangxi Province

[J]. Urban Problems, (3): 67-7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江西省2003-2012年11个地级市为例,对其“四化”耦合协调发展进行了定量测算,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检验了“四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四化”耦合协调度在波动中缓慢上升,2012年大部分地区属于初级协调及以下水平;“四化”各子系统的低水平发展导致“四化”耦合协调水平偏低;11个地级市“四化”的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差异,但其差异在逐年缩小;固定资产投入、产业结构的优化、科技投入和教育水平对“四化”耦合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而金融支持对耦合协调度的作用并不显著。
[12] 简新华, 杨冕. 2013.

从“四化同步”到“五化协调”

[J]. 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66(6): 104-111.

URL      摘要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东部已经开始以服务业为主导,全国服务业 的增长速度已经快于制造业,表明中国开始由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变,经济服务化开始成为产业结构演进的大趋势,所以应该适时把“四化同步”调整为“五化协 调”,把服务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主攻方向之一,而且把“同步”调整为“协调”.

[Jian X H, Yang M.2013.

Adjusting “four modernizations synchronization” into “five modernizations coordination”

[J].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66(6): 104-111.]

URL      摘要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东部已经开始以服务业为主导,全国服务业 的增长速度已经快于制造业,表明中国开始由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变,经济服务化开始成为产业结构演进的大趋势,所以应该适时把“四化同步”调整为“五化协 调”,把服务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主攻方向之一,而且把“同步”调整为“协调”.
[13] 姜会明, 王振华. 2012.

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分析

[J]. 地理科学, 32(5): 591-59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 互影响,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建立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1991-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利 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了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数,三条发展指数曲线相互交错,趋势基本相同,尤其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都在不断进步。但从 三者对比来看,三化之间不同步现象明显,出现脱节现象。进而对其进行多变量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三化"在时间上并非同步而生,工业化的进步会滞后一期引 起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工业化对"三化"的拉动作用在短期内立即体现,长期内需要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为"三化"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 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但是需要滞后三期才会体现。据此提出"三化"统筹的基本思路是"用农业化范式发展工业化","用工业化 范式发展农业现代化","用工农业融合集聚发展城镇化"。

[Jiang H M, Wang Z H.2012.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Jilin Province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2(5): 591-59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 互影响,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建立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1991-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利 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了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数,三条发展指数曲线相互交错,趋势基本相同,尤其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都在不断进步。但从 三者对比来看,三化之间不同步现象明显,出现脱节现象。进而对其进行多变量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三化"在时间上并非同步而生,工业化的进步会滞后一期引 起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工业化对"三化"的拉动作用在短期内立即体现,长期内需要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为"三化"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 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但是需要滞后三期才会体现。据此提出"三化"统筹的基本思路是"用农业化范式发展工业化","用工业化 范式发展农业现代化","用工农业融合集聚发展城镇化"。
[14] 李斌, 刘琳. 2009.

湖南省信息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J]. 经济地理, 29(10): 1685-169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构建信息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5-2007年 数据对湖南省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算,并运用修正的C-D生产函数和岭回归分析法实证地研究了湖南省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信息化已经成为湖南 省经济增长的第三来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劳动力和资本要素.

[Li B, Liu L.2009.

The contribution of informationization to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Hunan Province

[J]. Economic Geography, 29(10): 1685-169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构建信息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5-2007年 数据对湖南省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算,并运用修正的C-D生产函数和岭回归分析法实证地研究了湖南省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信息化已经成为湖南 省经济增长的第三来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劳动力和资本要素.
[15] 李君茹. 2015.

河南省新“四化”协调发展状况评价研究

[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35(3): 53-56.

URL      [本文引用: 5]      摘要

借用目前理论界普遍使用的、以 平衡理论和效益理论为基础的评价模型分析河南省新"四化"协调发展理论和实践,结果表明:2000—2005年河南省"四化"整体发展一直处于失调状态, 但协调发展度则处于上升状态,2010年左右则开始步入良性协调阶段。为此河南省应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走新型工业化道 路,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 发展,形成合力,推进河南省现代化进程。

[Li J R.2015.

Henansheng xin sihua xietiao fazhan zhuangkuang pingjia yanjiu

[J]. 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35(3): 53-56.]

URL      [本文引用: 5]      摘要

借用目前理论界普遍使用的、以 平衡理论和效益理论为基础的评价模型分析河南省新"四化"协调发展理论和实践,结果表明:2000—2005年河南省"四化"整体发展一直处于失调状态, 但协调发展度则处于上升状态,2010年左右则开始步入良性协调阶段。为此河南省应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走新型工业化道 路,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 发展,形成合力,推进河南省现代化进程。
[16] 李昕, 文婧, 林坚. 2012.

土地城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J]. 地理科学进展, 31(8): 1042-1049.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8.00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正经历着大规模的高速城镇 化过程,与人口城镇化相伴随的是土地的急速城镇化,而关于"冒进土地城镇化"的提法和关注甚多但讲法不一。为了厘清土地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及度量方法,本 文回顾并评述了土地城镇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对土地城镇化问题进行了再思考。现阶段中国土地城镇化不仅仅是农用地转换用途的非农化过程,越来越被关 注的是农村建设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以及建设用地的效率提升。本文认为土地城镇化应为土地从非城镇状态向城镇状态转变的过程,并提出以城镇建设用地与城 乡建设用地的比值作为土地城镇化率的衡量指标。以此出发,土地城镇化问题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匹配研究、时空格局和驱动机制研 究、城乡实体空间划分、城镇空间扩张研究和用地效率转变研究。

[Li X, Wen J, Lin J.2012.

Review of research on land urbanization and related studies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1(8): 1042-1049.]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8.00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正经历着大规模的高速城镇 化过程,与人口城镇化相伴随的是土地的急速城镇化,而关于"冒进土地城镇化"的提法和关注甚多但讲法不一。为了厘清土地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及度量方法,本 文回顾并评述了土地城镇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对土地城镇化问题进行了再思考。现阶段中国土地城镇化不仅仅是农用地转换用途的非农化过程,越来越被关 注的是农村建设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以及建设用地的效率提升。本文认为土地城镇化应为土地从非城镇状态向城镇状态转变的过程,并提出以城镇建设用地与城 乡建设用地的比值作为土地城镇化率的衡量指标。以此出发,土地城镇化问题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匹配研究、时空格局和驱动机制研 究、城乡实体空间划分、城镇空间扩张研究和用地效率转变研究。
[17] 李裕瑞, 王婧, 刘彦随, . 2014.

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J]. 地理学报, 69(2): 199-21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2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6]      摘要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简称“四化”)是促进城乡 统筹和区域发展的现实需要与战略导向.本文着力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揭示我国地级区域四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借助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四化协调发展的 影响因素,结合相关分析探讨四化协调指数与区域发展主要指标的关联关系,建立识别方法开展基于四化发展状态的问题区域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四化各自发展水 平、综合指数、耦合度、协调度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四化协调发展水平越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越高,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越低; 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及自然地理类要素对四化协调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以农业和农村的社会投资、财政投入及金融支持,以及大中型企业发展、道路基础设施 建设、居民消费等因素对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更为稳健而积极;识别出四化发展存在若干问题的7类计145个地市,主要分布在中部传统农区、西南山地丘陵区和 青藏高原区.在城乡转型发展新时期,推进四化协调发展既需要共性制度创新,还需要针对问题区域及其区域问题研制区域政策,有必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社会 投资、财政投入与金融扶持力度,积极扩大内需,优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提升城镇投资和教育投资的效率.

[Li Y R, Wang J, Liu Y S, et al.2014.

Spatial patter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A prefecture level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9(2): 199-21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2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6]      摘要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简称“四化”)是促进城乡 统筹和区域发展的现实需要与战略导向.本文着力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揭示我国地级区域四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借助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四化协调发展的 影响因素,结合相关分析探讨四化协调指数与区域发展主要指标的关联关系,建立识别方法开展基于四化发展状态的问题区域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四化各自发展水 平、综合指数、耦合度、协调度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四化协调发展水平越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越高,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越低; 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及自然地理类要素对四化协调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以农业和农村的社会投资、财政投入及金融支持,以及大中型企业发展、道路基础设施 建设、居民消费等因素对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更为稳健而积极;识别出四化发展存在若干问题的7类计145个地市,主要分布在中部传统农区、西南山地丘陵区和 青藏高原区.在城乡转型发展新时期,推进四化协调发展既需要共性制度创新,还需要针对问题区域及其区域问题研制区域政策,有必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社会 投资、财政投入与金融扶持力度,积极扩大内需,优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提升城镇投资和教育投资的效率.
[18] 林倩茹, 罗芳, 许凡. 2014.

我国四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区域比较分析

[J]. 资源开发与市场, 30(10): 1169-1173, 12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8141.2014.10.006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根据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内涵和特征,分别计算了我国31个省(市、区)的四化发展度和协调度,测算了四化协调发展度,以此衡量我国 各地区的四化协调发展水平,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区域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四化协调发展差别较大,呈现明显的东中西阶梯差异;在四 化发展水平中,各地的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离散系数最大,这是未来推动四化协调发展的重点所在.

[Lin Q R, Luo F, Xu F.2014.

Measurement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our modernization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China

[J].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30(10): 1169-1172, 12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8141.2014.10.006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根据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内涵和特征,分别计算了我国31个省(市、区)的四化发展度和协调度,测算了四化协调发展度,以此衡量我国 各地区的四化协调发展水平,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区域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四化协调发展差别较大,呈现明显的东中西阶梯差异;在四 化发展水平中,各地的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离散系数最大,这是未来推动四化协调发展的重点所在.
[19] 刘彦随, 杨忍. 2012.

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

[J]. 地理学报, 67(8): 1011-102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8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综合运用样带、地统计、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研究方法, 分析了1990 年以来中国县域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表明:①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动态的差异特征显著, 北方边境县域高城镇化和东部沿海县域高城镇化形成的“人字形”空间形态逐渐凸显;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的两湖地区、成渝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县域城镇化水平提升较快, 西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保持较低的城镇化水平;②2000 年以来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其变化速度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 陇海兰新线、长江沿线、北方边境、106 国道、东部沿海样带县域城镇化差异明显;县域经济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离中心城市距离、二三产业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口密度是影响县域城镇化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同时粮食生产主导定位、非农业人口统计口径、城镇设置标准等因素也影响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发展过程。未来城镇化发展应遵循地域差异, 凸显主导功能, 推进优化与重点发展区的集约型城镇化、耕地与粮食主产区的分流型城镇化、生态与水源保护区的迁移型城镇化, 以及园区与城镇近郊区的融入型城镇化, 实现城乡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促进城镇化进程中人—地—业耦合与协调发展。

[Liu Y S, Yang R.2012.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unty urbanization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7(8): 1011-102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8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综合运用样带、地统计、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研究方法, 分析了1990 年以来中国县域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表明:①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动态的差异特征显著, 北方边境县域高城镇化和东部沿海县域高城镇化形成的“人字形”空间形态逐渐凸显;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的两湖地区、成渝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县域城镇化水平提升较快, 西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保持较低的城镇化水平;②2000 年以来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其变化速度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 陇海兰新线、长江沿线、北方边境、106 国道、东部沿海样带县域城镇化差异明显;县域经济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离中心城市距离、二三产业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口密度是影响县域城镇化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同时粮食生产主导定位、非农业人口统计口径、城镇设置标准等因素也影响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发展过程。未来城镇化发展应遵循地域差异, 凸显主导功能, 推进优化与重点发展区的集约型城镇化、耕地与粮食主产区的分流型城镇化、生态与水源保护区的迁移型城镇化, 以及园区与城镇近郊区的融入型城镇化, 实现城乡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促进城镇化进程中人—地—业耦合与协调发展。
[20] 刘耀彬, 王启仿. 20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分析

[J]. 经济地理, 24(5): 600-603, 6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4.05.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阐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涵义的基础上,引用了协调度概念, 建立了工业化综合水平指数与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之间协调度模型,并对1978年以来的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 示:①从时间上看,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即1978-1991年是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协调发展时期,而1992-2001年是 基本协调发展时期;②从空间上看,我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明显存在着地带性差异:东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区协调发展程度较高,中西部除了少数省区协调 发展程度较高外,其它大部分省区的协调发展都较低;③我国省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地区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即经济发展 水平高的省区的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省区协调发展相对较低.

[Liu Y B, Wang Q F.2004.

Analysis of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from 1978 to 2001

[J]. Economic Geography, 24(5): 600-603, 6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4.05.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阐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涵义的基础上,引用了协调度概念, 建立了工业化综合水平指数与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之间协调度模型,并对1978年以来的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 示:①从时间上看,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即1978-1991年是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协调发展时期,而1992-2001年是 基本协调发展时期;②从空间上看,我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明显存在着地带性差异:东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区协调发展程度较高,中西部除了少数省区协调 发展程度较高外,其它大部分省区的协调发展都较低;③我国省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地区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即经济发展 水平高的省区的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省区协调发展相对较低.
[21] 龙冬平, 李同昇, 苗园园, . 2014.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类型

[J]. 地理学报, 69(2): 213-22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200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业现代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 要表征,是中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地理学视角,构建指标体系,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分析及类型研 究,探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期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稳步推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以"胡焕 庸线"为界,划分为"东西两侧",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同时其在"东西两侧"整体上也表现出距"胡焕庸线"距离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在空间上 呈现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的分异形态;②从局部层面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东部、西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在空间上 呈现出从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③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4个分维度指标在地理空间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分异格局,因此,如何打破农业 发展的传统模式与路径依赖,将是各级政府与地理学者应关注的现实难题与科学问题;④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可划分为5大类型区,不同类型区应明确现阶段及 未来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Long D P, Li T S, Miao Y Y, et al.2014.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ypes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9(2): 213-22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200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业现代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 要表征,是中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地理学视角,构建指标体系,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分析及类型研 究,探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期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稳步推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以"胡焕 庸线"为界,划分为"东西两侧",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同时其在"东西两侧"整体上也表现出距"胡焕庸线"距离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在空间上 呈现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的分异形态;②从局部层面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东部、西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在空间上 呈现出从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③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4个分维度指标在地理空间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分异格局,因此,如何打破农业 发展的传统模式与路径依赖,将是各级政府与地理学者应关注的现实难题与科学问题;④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可划分为5大类型区,不同类型区应明确现阶段及 未来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22] 罗奎, 方创琳, 马海涛. 2014.

中国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增长的空间格局及关系类型

[J]. 地理科学进展, 33(4): 457-466.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04.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化与就业是中国目前经济社 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充分认识城市化与就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指导中国城市化与就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在梳理中国城市人口与就业统计口径变更的 基础上,选用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及相关统计年鉴数据,利用莫兰指数和地理加权回归探讨中国地级行政单元尺度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增长的空间特征及相互关系。 研究表明:①2000-2010年间中国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绝对增长均表现为大城市主导,相对增长则表现出向中心城市周边扩散的趋 势;②莫兰指数揭示出中国2000-2010年间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增长空间分布呈现出极化趋势,且两者空间分布格局类似;③通过对地理加权模型回归系数划 分得到各区域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增长的关系类型,全国大部分地区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趋势,城市化滞后区域主要有青海、甘肃中东部及四川盆地中 部,重庆、新疆以及部分省会城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城市化超前。据此提出,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差异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Luo K, Fang C L, Ma H T.2014.

Spatial pattern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non-agriculture employment growth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3(4): 457-466.]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04.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化与就业是中国目前经济社 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充分认识城市化与就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指导中国城市化与就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在梳理中国城市人口与就业统计口径变更的 基础上,选用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及相关统计年鉴数据,利用莫兰指数和地理加权回归探讨中国地级行政单元尺度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增长的空间特征及相互关系。 研究表明:①2000-2010年间中国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绝对增长均表现为大城市主导,相对增长则表现出向中心城市周边扩散的趋 势;②莫兰指数揭示出中国2000-2010年间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增长空间分布呈现出极化趋势,且两者空间分布格局类似;③通过对地理加权模型回归系数划 分得到各区域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增长的关系类型,全国大部分地区城市化与非农就业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趋势,城市化滞后区域主要有青海、甘肃中东部及四川盆地中 部,重庆、新疆以及部分省会城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城市化超前。据此提出,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差异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23] 罗永乐. 2012.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动态分析: 基于西部大开发的视角

[J]. 经济地理, 32(2): 27-3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构建区域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对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测算和分析,并与其他区域进行多角度动态比较,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取得显著进展,但区域内 省际分异较明显;新型工业化总水平以及工业化进程、科技创新、资源环境、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均落后于其他区域且差距并未明显缩小甚至趋于扩大,而经济效益水 平持续提升已居各区域之首。最后针对西部地区薄弱环节提出促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建议。

[Luo Y L.2012.

A dynamic analysis on the level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s western region: From the angle of western region development program

[J]. Economic Geography, 32(2): 27-3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构建区域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对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测算和分析,并与其他区域进行多角度动态比较,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取得显著进展,但区域内 省际分异较明显;新型工业化总水平以及工业化进程、科技创新、资源环境、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均落后于其他区域且差距并未明显缩小甚至趋于扩大,而经济效益水 平持续提升已居各区域之首。最后针对西部地区薄弱环节提出促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建议。
[24] 邱红. 2014.

蚌埠市“四化”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J]. 商业经济, (7): 57-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043.2014.13.02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四化” 共同协调发展的要求。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经济建设新的四个不同方面,四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1988-2012年相关数 据,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研究蚌埠市“四化”发展现状。结果表明:蚌埠市“四化”发展水平并不良好,只存在单向推动作用,难以共同协调发 展。蚌埠市要强化信息化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以城镇化为核心,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重视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反哺,以实现“四化”协 调同步发展。

[Qiu H.2014.

Bengbushi “sihua” xietiao fazhan shizheng fenxi

[J]. Business Economy, (7): 57-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043.2014.13.02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四化” 共同协调发展的要求。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经济建设新的四个不同方面,四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1988-2012年相关数 据,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研究蚌埠市“四化”发展现状。结果表明:蚌埠市“四化”发展水平并不良好,只存在单向推动作用,难以共同协调发 展。蚌埠市要强化信息化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以城镇化为核心,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重视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反哺,以实现“四化”协 调同步发展。
[25] 渠爱雪. 2006.

江苏省新型工业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

[J]. 经济地理, 26(1): 55-59, 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6.01.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在建立区域新型工业化评价 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以江苏省13个地市为研究地域单元,对江苏省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和研究。结果发现全省新型工业化程度不 高,区域分异现象明显,新型工业化层面因素空间表现各异,模式各具特色。基于上述特点,对江苏新型工业化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构想: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 全面提高全省新型工业化水平;强化信息化带动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因地制宜,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缩小新 型工业化区域差距。

[Qu A X.2006.

A study on the synthetical measure of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in Jiangsu Province

[J]. Economic Geography, 26(1): 55-59, 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6.01.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在建立区域新型工业化评价 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以江苏省13个地市为研究地域单元,对江苏省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和研究。结果发现全省新型工业化程度不 高,区域分异现象明显,新型工业化层面因素空间表现各异,模式各具特色。基于上述特点,对江苏新型工业化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构想: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 全面提高全省新型工业化水平;强化信息化带动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因地制宜,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缩小新 型工业化区域差距。
[26] 任志安, 赵静静. 2014.

皖北地区“四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J]. 区域经济评论, (3): 87-91.

URL      摘要

在分析皖北地区"四化"发展现状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皖北地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行综合测度,并对皖北"四化"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皖北"四化"发展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原因,工业化不是信息化的原因;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原因,工业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原因;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不是对方的原因;工业化不是城镇化的原因但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原因。最后通过对"四化"的协调度测度发现皖北地区"四化"发展一直处于失调状态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促进皖北"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Ren Z A, Zhao J J.2014.

Wanbei diqu “sihua” xietiao fazhan de shizheng yanjiu

[J]. Regional Economic Review, (3): 87-91.]

URL      摘要

在分析皖北地区"四化"发展现状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皖北地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行综合测度,并对皖北"四化"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皖北"四化"发展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原因,工业化不是信息化的原因;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原因,工业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原因;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不是对方的原因;工业化不是城镇化的原因但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原因。最后通过对"四化"的协调度测度发现皖北地区"四化"发展一直处于失调状态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促进皖北"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27] 石涛. 2014.

中原经济区“四化”发展动态效率分解及协调度测度

[J]. 区域经济评论, (3): 125-129.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促进“四化”协调发展关系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局,通过对中原经 济区5省2000-2011年间的“四化”发展效率的动态分析及对“四化”发展协调度的测度发现:(1)在考察期内,中原经济区内各省份“四化”发展动态 效率处于上升阶段,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动态效率上升较快,城镇化、信息化发展动态效率滞后;(2)中原经济区各省份的“四化”发展协调度大部分处在协 调且低效增长的阶段,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的“四化”发展协调度相对较好,安徽省的“四化”发展协调度上升较为突。因此,扩 大城镇化建设的规模,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四化”发展动态效率,是中原经济区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Shi T.2014.

Zhongyuan jingjiqu “sihua” fazhan dongtai xiaolv fenjie ji xietiaodu cedu

[J]. Regional Economic Review, (3): 125-129.]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促进“四化”协调发展关系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局,通过对中原经 济区5省2000-2011年间的“四化”发展效率的动态分析及对“四化”发展协调度的测度发现:(1)在考察期内,中原经济区内各省份“四化”发展动态 效率处于上升阶段,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动态效率上升较快,城镇化、信息化发展动态效率滞后;(2)中原经济区各省份的“四化”发展协调度大部分处在协 调且低效增长的阶段,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的“四化”发展协调度相对较好,安徽省的“四化”发展协调度上升较为突。因此,扩 大城镇化建设的规模,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四化”发展动态效率,是中原经济区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28] 宋周莺, 刘卫东. 2013.

中国信息化发展进程及其时空格局分析

[J]. 地理科学, 33(3): 257-26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 来,中国信息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各地区之间差异显著。关于中国信息化水平的测定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等单指标层面,关于信息化综 合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还很少。通过建立IDI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测算变差系数等方法,从宏观和中观区域视角比较系统的剖析了中 国信息化发展区域差异的时空格局。研究发现,2000~2010年,中国四大板块之间信息化发展水平差异显著,自东向西呈阶梯状分布;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发 展较快,区域之间数字鸿沟有所缩小。从中观省级层面上,2000~2010年,省际之间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差悬殊,但空间格局有较大变化,数字鸿沟明显缩 小。另外,信息化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Song Z Y, Liu W D.2013.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regional and provincial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3(3): 257-26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 来,中国信息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各地区之间差异显著。关于中国信息化水平的测定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等单指标层面,关于信息化综 合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还很少。通过建立IDI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测算变差系数等方法,从宏观和中观区域视角比较系统的剖析了中 国信息化发展区域差异的时空格局。研究发现,2000~2010年,中国四大板块之间信息化发展水平差异显著,自东向西呈阶梯状分布;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发 展较快,区域之间数字鸿沟有所缩小。从中观省级层面上,2000~2010年,省际之间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差悬殊,但空间格局有较大变化,数字鸿沟明显缩 小。另外,信息化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29] 孙平军, 丁四保, 修春亮, . 2012.

东北地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研究

[J]. 地理科学, 32(4): 450-45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经济-空 间"三维一体的过程,其内在协调与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首先通过构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内在表征指标,运用均方差赋权法,以东北地区 (指的是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来综合测度其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水平;其次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 类。研究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经济城市化主导人口、空间城市化,但整体水平不高,平均水平基本处于加速发展阶段(0.25~0.35);②人口、经济、空 间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明显,其中人口城市化整体呈现出由北往南递减的趋势,而经济城市化则成由南往北递减的趋势,两者"内在互补(互异)"趋势非常明 显;③三者城市化协调度低,且区域差异明显,由南往北递减趋势非常明显;④依据彼此间协调度主宰程度,将其划分为综合协调导向型,人口-经济、人口-空 间、经济-空间协调导向型4种类型。

[Sun P J, Ding S B, Xiu C L, et al.2012.

Population-economy-space urbaniz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2(4): 450-45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经济-空 间"三维一体的过程,其内在协调与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首先通过构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内在表征指标,运用均方差赋权法,以东北地区 (指的是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来综合测度其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水平;其次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 类。研究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经济城市化主导人口、空间城市化,但整体水平不高,平均水平基本处于加速发展阶段(0.25~0.35);②人口、经济、空 间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明显,其中人口城市化整体呈现出由北往南递减的趋势,而经济城市化则成由南往北递减的趋势,两者"内在互补(互异)"趋势非常明 显;③三者城市化协调度低,且区域差异明显,由南往北递减趋势非常明显;④依据彼此间协调度主宰程度,将其划分为综合协调导向型,人口-经济、人口-空 间、经济-空间协调导向型4种类型。
[30] 王贝. 2011.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

[J]. 城市问题, (9): 21-25.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对我国1995年至2009年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动态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呈反向变动趋势;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是农业现 代化的格兰杰(G ranger)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长期均衡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调整的幅度较小;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冲击总体上 并不显著。

[Wang B.2011.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J]. Urban Problems, (9): 21-25.]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对我国1995年至2009年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动态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呈反向变动趋势;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是农业现 代化的格兰杰(G ranger)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长期均衡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调整的幅度较小;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冲击总体上 并不显著。
[31] 王发曾. 2013.

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 中原经济区的战略选择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32(5): 36-40.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三化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最高境界,是中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四化同步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选择。如何在四化同步发展的框架下,走好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面临的重大战略选择。全方位融入信息化元素,坚持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佳战略选择。

[Wang F Z.2013.

Three-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four-zation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Zhongyuan economic region

[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2(5): 36-40.]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三化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最高境界,是中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四化同步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选择。如何在四化同步发展的框架下,走好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面临的重大战略选择。全方位融入信息化元素,坚持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佳战略选择。
[32] 王洋, 方创琳, 王振波. 2012.

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区划分

[J]. 地理研究, 31(7): 1305-131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207001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县为基本单元,从人口、经济和社会三方面构建中国县域城镇化水 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县级单元的综合城镇化水平及其子系统水平进行评价,构建城镇化类型区;基于偏相关系数测度各类型区的城镇化驱动力;结合空 间自相关方法对综合城镇化水平进行分区。结果表明:人口和经济是反映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两大子类型;综合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行政等级性;划分 全国为人口城镇化滞后型、经济社会城镇化:带后型、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滞后型和综合城镇化非滞后型四大城镇化类型区;不同类型区的驱动力不同,市场力和行 政力是全国层面的两大驱动冈素;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人文地理领域进行分区研究,中国人口城镇化分区模式为北高南低.经济城镇化分区模式为东高西低。

[Wang Y, Fang C L, Wang Z B.2012.

The study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urbanization division at county level in China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1(7): 1305-131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207001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县为基本单元,从人口、经济和社会三方面构建中国县域城镇化水 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县级单元的综合城镇化水平及其子系统水平进行评价,构建城镇化类型区;基于偏相关系数测度各类型区的城镇化驱动力;结合空 间自相关方法对综合城镇化水平进行分区。结果表明:人口和经济是反映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两大子类型;综合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行政等级性;划分 全国为人口城镇化滞后型、经济社会城镇化:带后型、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滞后型和综合城镇化非滞后型四大城镇化类型区;不同类型区的驱动力不同,市场力和行 政力是全国层面的两大驱动冈素;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人文地理领域进行分区研究,中国人口城镇化分区模式为北高南低.经济城镇化分区模式为东高西低。
[33] 王宜虎, 陈雯. 2008.

江苏沿江各市工业绿色化程度的模糊评价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7(2): 170-1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8227.2008.02.008      URL      Magsci      摘要

工业绿色化即工业企业逐步减少 污染排放,实现环境无害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进展情况直接影响到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从工业绿色化意识、工业绿色化管理、工业绿色化绩效3个方面构建了区 域工业绿色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使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还对江苏沿江8市的244家工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市单位产值能耗及污 染排放强度、水循环利用率、废水达标排放率、废物综合利用率等工业绿色化绩效的实际值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江苏省沿江8市的工业绿色化发展水平进 行评价。结果发现,苏州、无锡等苏南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工业绿色化水平较高,而扬州、镇江、泰州等苏中地区的工业绿色化水平较低。最后提出了加快工业绿色化 发展,缩小地区间差距的具体建议。

[Wang Y H, Chen W.2008.

Comprehensive fuzzy evaluation on the greening of industrial firms in the cities of Jiangsu Provinc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17(2): 170-1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8227.2008.02.008      URL      Magsci      摘要

工业绿色化即工业企业逐步减少 污染排放,实现环境无害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进展情况直接影响到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从工业绿色化意识、工业绿色化管理、工业绿色化绩效3个方面构建了区 域工业绿色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使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还对江苏沿江8市的244家工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市单位产值能耗及污 染排放强度、水循环利用率、废水达标排放率、废物综合利用率等工业绿色化绩效的实际值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江苏省沿江8市的工业绿色化发展水平进 行评价。结果发现,苏州、无锡等苏南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工业绿色化水平较高,而扬州、镇江、泰州等苏中地区的工业绿色化水平较低。最后提出了加快工业绿色化 发展,缩小地区间差距的具体建议。
[34] 王瑜炜, 秦辉. 2014.

中国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耦合格局及其变化机制分析

[J]. 经济地理, 34(2): 93-100.

[本文引用: 2]     

[Wang Y W, Qin H.2014.

Spatial pattern and change mechanism analysis on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ing degree of regional informatization and new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J]. Economic Geography, 34(2): 93-100.]

[本文引用: 2]     

[35] 吴晓旭. 2012.

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研究: 以赣湘鄂豫四省为例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33(1): 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275.2012.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 代化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三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复杂系统理论构建区域"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2006-2010年江 西、湖南、湖北和河南"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中部四省的"三化"协调发展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2010年都处于中级协调阶段;城市 化和工业化是江西、湖南和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驱动力量,而农业现代化是制约因素;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三化"协调的驱动因素,而城市化是制约因 素;工业化率是影响江西"三化"协调的主要指标,农业劳动生产率则是影响湖南和湖北"三化"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影响河南"三化" 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最后,提出了促进中部四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Wu X X.2012.

Research on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entral region of China: Jiangxi, Hunan, Hubei and Henan as examples

[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33(1): 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275.2012.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 代化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三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复杂系统理论构建区域"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2006-2010年江 西、湖南、湖北和河南"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中部四省的"三化"协调发展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2010年都处于中级协调阶段;城市 化和工业化是江西、湖南和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驱动力量,而农业现代化是制约因素;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三化"协调的驱动因素,而城市化是制约因 素;工业化率是影响江西"三化"协调的主要指标,农业劳动生产率则是影响湖南和湖北"三化"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影响河南"三化" 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最后,提出了促进中部四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36] 吴一洲, 吴次芳, 王琳, . 2009.

浙江省新型工业化地域差异及其机理研究

[J]. 地理科学, 29(4): 508-5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9.04.00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新型工业化对浙江县域经济发展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通过实证的方法,建立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体系,并借助ESDA-GIS空间分析框架,对浙江省县级行政单元新型工业化差异的空间格 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域范围内新型工业化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浙东北高、浙西南低"的格局;并具有增长极带动下的区域整体发展特点;地区发展空间差异 显著,在空间上体现出两极"俱乐部趋同"的集聚态势;各县级行政单元自身的工业化水平组合特征不均衡,各项指标非平行发展,呈现出轻加工型产业特征下,规 模经济与内部结构空间差异基础上的整体集约化水平低下。

[Wu Y Z, Wu C F, Wang L, et al.2009.

Spatial difference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and its mechanism in Zhejiang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9(4): 508-5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9.04.00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新型工业化对浙江县域经济发展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通过实证的方法,建立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体系,并借助ESDA-GIS空间分析框架,对浙江省县级行政单元新型工业化差异的空间格 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域范围内新型工业化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浙东北高、浙西南低"的格局;并具有增长极带动下的区域整体发展特点;地区发展空间差异 显著,在空间上体现出两极"俱乐部趋同"的集聚态势;各县级行政单元自身的工业化水平组合特征不均衡,各项指标非平行发展,呈现出轻加工型产业特征下,规 模经济与内部结构空间差异基础上的整体集约化水平低下。
[37] 徐君. 2012.

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

[J]. 技术经济, 31(3): 72-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980X.2012.03.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针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 现代化(简称为“三化”)的协调发展,建立了相应的“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原经济区18个主要城市的“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 明:18个城市整体的“三化”发展程度较低;省会郑州与其他城市的差距不明显,其核心城市地位不突出。

[Xu J.2012.

Evaluation 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new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entral Economic Region

[J]. Technology Economics, 31(3): 72-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980X.2012.03.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针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 现代化(简称为“三化”)的协调发展,建立了相应的“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原经济区18个主要城市的“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 明:18个城市整体的“三化”发展程度较低;省会郑州与其他城市的差距不明显,其核心城市地位不突出。
[38] 徐维祥, 陈国亮, 舒季君, . 2015.

基于空间连续性的“四化同步区”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

[J]. 中国工业经济, (5): 18-31.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既有关于四化同步发展的研究主 要将视角聚焦于单个区域,忽略了空间关联性因素,而本文通过构建跨区域的"四化同步区"研究发现,这是平衡各个地区四化同步发展与地区间四化同步水平俱乐 部趋同的有效路径。论文基于PLS通径模型构建了反映中国省级层面和285个地级以上城市两个空间维度的四化同步水平的面板数据库,据此对"四化同步区" 的形成机制与演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样本配对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地区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互补性有助于"四化同步 区"的形成,并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②运输成本与"四化同步区"形成具有正"U型"关系,存在运输成本的阈值使得同步区内次区域间从以空间竞争效应为主 向以空间外溢效应为主转换;③空间连续性相较于空间跨越更有助于"四化同步区"的形成,这种空间连续性在省内和省际间同时存在,但省内连续性要强于省际 间;④当前中国逐步形成了两种"四化同步区"发展模式,并表现出空间边界外拓的趋势,地区间制度的合意性是影响"四化同步区"空间走向的重要因素。

[Xu W X, Chen G L, Shu J J, et al.2015.

Research on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of “Four Modernizations Synchronous Zone” based on spatial continuity

[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5): 18-31.]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既有关于四化同步发展的研究主 要将视角聚焦于单个区域,忽略了空间关联性因素,而本文通过构建跨区域的"四化同步区"研究发现,这是平衡各个地区四化同步发展与地区间四化同步水平俱乐 部趋同的有效路径。论文基于PLS通径模型构建了反映中国省级层面和285个地级以上城市两个空间维度的四化同步水平的面板数据库,据此对"四化同步区" 的形成机制与演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样本配对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地区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互补性有助于"四化同步 区"的形成,并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②运输成本与"四化同步区"形成具有正"U型"关系,存在运输成本的阈值使得同步区内次区域间从以空间竞争效应为主 向以空间外溢效应为主转换;③空间连续性相较于空间跨越更有助于"四化同步区"的形成,这种空间连续性在省内和省际间同时存在,但省内连续性要强于省际 间;④当前中国逐步形成了两种"四化同步区"发展模式,并表现出空间边界外拓的趋势,地区间制度的合意性是影响"四化同步区"空间走向的重要因素。
[39] 徐维祥, 舒季君, 唐根年. 2014.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测度

[J]. 经济地理, 34(9): 1-6.

URL      摘要

为了对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构建了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0年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PLS通径模型和空间距离测度 模型对我国"新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新四化"发展呈现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和地区内发展不同步的双重矛盾;总体上,城镇化落后 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信息化融合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程度及其推动作用地区差异明显,中国"新四化"发展的质量及同步水平有待提高。

[Xu W X, Shu J J, Tang G N.2014.

The Measure on the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J]. Economic Geography, 34(9): 1-6.]

URL      摘要

为了对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构建了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0年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PLS通径模型和空间距离测度 模型对我国"新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新四化"发展呈现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和地区内发展不同步的双重矛盾;总体上,城镇化落后 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信息化融合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程度及其推动作用地区差异明显,中国"新四化"发展的质量及同步水平有待提高。
[40] 于正松, 李同昇, 龙冬平, . 2014.

陕、甘、宁三省(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格局演变及其动因分析

[J]. 地理科学, 34(4): 411-41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农业现代化是&ldquo;四化&rdquo;同步发展的基础,其时-空分析有助于把握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基于1996~2010 年陕甘宁三省(区)农业现代化相关数据计算综合得分,采用相对发展率、区位变异系数及面板数据回归等方法刻画其空间演变特征并揭示原因。结果表明:① 15 a 间三省(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呈交替上升态势,2005~2010 年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明显高于1996~2000 年和2000~2005 年,且日趋均衡。② 2005~2010 年28 市(区)的格局演变较前2 个时期更加显著,陕西省各市排序上升明显。③ 影响农业现代化格局演变的除系统内部要素外,财政支农力度、农业贷款、区域交通网络以及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技术的应用等因素也越来越显著。</p>

[Yu Z S, Li T S, Long D P, et al.2014.

The pattern evolution and it’s reasons about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Shaanxi-Gansu-Ningxia Region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4(4): 411-41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农业现代化是&ldquo;四化&rdquo;同步发展的基础,其时-空分析有助于把握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基于1996~2010 年陕甘宁三省(区)农业现代化相关数据计算综合得分,采用相对发展率、区位变异系数及面板数据回归等方法刻画其空间演变特征并揭示原因。结果表明:① 15 a 间三省(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呈交替上升态势,2005~2010 年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明显高于1996~2000 年和2000~2005 年,且日趋均衡。② 2005~2010 年28 市(区)的格局演变较前2 个时期更加显著,陕西省各市排序上升明显。③ 影响农业现代化格局演变的除系统内部要素外,财政支农力度、农业贷款、区域交通网络以及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技术的应用等因素也越来越显著。</p>
[41] 喻新安, 吴海峰. 2012. 新型三化协调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Yu X A, Wu H F. 2012. Xinxing sanhua xietiao lun[M]. Beijing, China: People Publishing House.]

[本文引用: 1]     

[42] 袁晓玲, 景行军, 杨万平, . 2013.

“新四化”的互动机理及其发展水平测度

[J]. 城市问题, (11): 54-6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促 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新四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四者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通 过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两两之间相互作用机理的分析,总结提炼出了"新四化"互动关系理论模型,并运用熵值法和格兰杰(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法对我国"新四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测度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 发展过程中实现了良好的互动,能互相影响,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未能实现良性互动。

[Yuan X L, Jing X J, Yang W P, et al.2013.

Interactive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level measurement of “four new modernizations”

[J]. Urban Problems, (11): 54-6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促 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新四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四者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通 过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两两之间相互作用机理的分析,总结提炼出了"新四化"互动关系理论模型,并运用熵值法和格兰杰(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法对我国"新四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测度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 发展过程中实现了良好的互动,能互相影响,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未能实现良性互动。
[43] 张琳, 邱少华. 2014.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J]. 山东社会科学,(4): 124-129, 1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4145.2014.04.021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处于深化改革关键时期的中国,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新一轮改革的内在要求。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比较研究,梳理概括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 化概念的内涵,总结描绘了"四化"协调发展耦合关系图。同时,运用复杂系统理论构建了全面评价"四化"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实证算例分 析结果可以说明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能够定量评价其"四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也可以用于评价其他地区"四化"协调发展情况。

[Zhang L, Qiu S H.2014.

Xinxing gongyehua xinxihua chengzhenhua he nongye xiandaihua xietiao fazhan pingjia yanjiu

[J].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4): 124-129, 1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4145.2014.04.021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处于深化改革关键时期的中国,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新一轮改革的内在要求。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比较研究,梳理概括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 化概念的内涵,总结描绘了"四化"协调发展耦合关系图。同时,运用复杂系统理论构建了全面评价"四化"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实证算例分 析结果可以说明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能够定量评价其"四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也可以用于评价其他地区"四化"协调发展情况。
[44] 张旺, 周跃云, 谢世雄. 2013.

中国城市低碳绿色发展的格局及其差异分析: 以地级以上城市GDP值前110强为例

[J]. 世界地理研究, 22(4): 134-142, 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9479.2013.04.015      URL      摘要

根据低碳绿色城市的发展目标、 关键问题和重点领域,从经济低碳化、社会低碳化、资源低碳化、设施低碳化、环境友好化、环境绿色化6个方面构建了低碳绿色指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 客观组合赋权法,对我国GDP值前110强地级以上城市的低碳绿色发展格局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碳绿色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城市之间存在差异; 低碳绿色指数在空间格局上是东高中低、西部居中,沿海高于内地;不同区域、规模、财富、职能的低碳绿色指数及各分指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人口规模、贫 富水平分别与低碳绿色指数间均是弱相关关系;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第二产业比重、服务业比重、能源强度分别与低碳绿色指数间依次是无、弱负、极弱负 向、弱、中等负向的相关关系;低碳绿色发展各个方面不够平衡,一些欠缺有待弥补。

[Zhang W, Zhou Y Y, Xie S X.2013.

Analysis of the patterns and differences on cities of low carbon green development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the top 110 cities

[J]. World Regional Studies, 22(4): 134-142, 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9479.2013.04.015      URL      摘要

根据低碳绿色城市的发展目标、 关键问题和重点领域,从经济低碳化、社会低碳化、资源低碳化、设施低碳化、环境友好化、环境绿色化6个方面构建了低碳绿色指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 客观组合赋权法,对我国GDP值前110强地级以上城市的低碳绿色发展格局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碳绿色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城市之间存在差异; 低碳绿色指数在空间格局上是东高中低、西部居中,沿海高于内地;不同区域、规模、财富、职能的低碳绿色指数及各分指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人口规模、贫 富水平分别与低碳绿色指数间均是弱相关关系;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第二产业比重、服务业比重、能源强度分别与低碳绿色指数间依次是无、弱负、极弱负 向、弱、中等负向的相关关系;低碳绿色发展各个方面不够平衡,一些欠缺有待弥补。
[45] 张文忠, 王传胜, 吕昕, . 2003.

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耦合关系

[J]. 地理学报, 58(5): 677-68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在分析珠江三角洲1990~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和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的综合变动系数将珠江三角洲划分为4种土地变化类型,即剧变型、缓变型、相对稳定型和稳定型,并总结了不同变化类型的特征。进一步研究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与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关系,结果显示,处于不同工业化、城市化阶段的县市,其土地利用变化也明显不同,且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状态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最后对产业非农化、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系数进行了研究,发现各市县的产业非农化、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系数,与土地利用的综合变动系数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按照产业非农化、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耦合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土地变化的类型。</p>

[Zhang W Z, Wang C S, Lv X, et al.2003.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change and industrialization & urbanization in the Zhujiang River Delt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8(5): 677-68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在分析珠江三角洲1990~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和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的综合变动系数将珠江三角洲划分为4种土地变化类型,即剧变型、缓变型、相对稳定型和稳定型,并总结了不同变化类型的特征。进一步研究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与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关系,结果显示,处于不同工业化、城市化阶段的县市,其土地利用变化也明显不同,且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状态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最后对产业非农化、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系数进行了研究,发现各市县的产业非农化、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系数,与土地利用的综合变动系数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按照产业非农化、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耦合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土地变化的类型。</p>
[46] 周建群. 2013.

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J]. 科学社会主义, (2): 110-1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运用系统耦合理论,以农业现代 化为基础、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城镇化为载体的视角,从产业耦合、要素耦合、市场耦合三个层面,对"三化"协同发展进行了学理分析。同时应用分析软件对 1978—2000年、2001—2011年间我国"三化"发展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基本上协同发展,但是农业现 代化发展严重滞后。

[Zhou J Q.2013.

Woguo xinxing gongyehua chengzhenhua he nongye xiandaihua “sanhua” xietong fazhan lilun yu shizheng yanjiu

[J]. Scientific Socialism, (2): 110-1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运用系统耦合理论,以农业现代 化为基础、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城镇化为载体的视角,从产业耦合、要素耦合、市场耦合三个层面,对"三化"协同发展进行了学理分析。同时应用分析软件对 1978—2000年、2001—2011年间我国"三化"发展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基本上协同发展,但是农业现 代化发展严重滞后。
[47] 朱传耿, 孙姗姗, 李志江. 2008.

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要素与空间格局

[J]. 地理研究, 27(1): 13-2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8.01.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对中国人口城市 化的影响要素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城市角度分析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要素后发现:中国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实力要素、社会发展要素和消费要素显著相 关,与经济结构要素相关性不显著;运用GIS技术分析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发现:中国县级人口城市化空间格局存在明显的东北、中部和西南"三元"结 构,省级人口城市化体现出"三区(即京津沪区、渝鄂区和藏新区)、三带(东部带、中部带和北部带)"的空间格局.

[Zhu C G, Sun S S, Li Z J.2008.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 China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7(1): 13-2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8.01.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对中国人口城市 化的影响要素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城市角度分析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要素后发现:中国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实力要素、社会发展要素和消费要素显著相 关,与经济结构要素相关性不显著;运用GIS技术分析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发现:中国县级人口城市化空间格局存在明显的东北、中部和西南"三元"结 构,省级人口城市化体现出"三区(即京津沪区、渝鄂区和藏新区)、三带(东部带、中部带和北部带)"的空间格局.
[48] 朱琰洁. 2014.

中部六省“四化”发展动态效率及协调度测度研究

[J]. 商业时代, (24): 136-1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863.2014.24.056      URL      摘要

本文采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法及HR协调度 测量法,对中部六省2001-2012年间的“四化”发展效率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对“四化”发展协调度进行了测度研究。实证发现:第一,在研究的12年 间,各省份的“四化”发展动态效率处于上升阶段,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动态效率上升较快,城镇化、信息化发展动态效率滞后;第二,在研究的12年间,各 省份的“四化”发展协调度大部分处在协调且低效增长的阶段,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安徽省的“四化”发展协调度上升较为突出;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 的“四化”发展协调度相对较好,山西省和湖南省的“四化”发展协调度还有较大上升空间。最后,针对中部各省“四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Zhu Y J.2014.

Zhongbu liusheng “sihua” fazhan dongtai xiaolv ji xietiaodu cedu yanjiu

[J]. Commercial Times, (24): 136-1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863.2014.24.056      URL      摘要

本文采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法及HR协调度 测量法,对中部六省2001-2012年间的“四化”发展效率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对“四化”发展协调度进行了测度研究。实证发现:第一,在研究的12年 间,各省份的“四化”发展动态效率处于上升阶段,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动态效率上升较快,城镇化、信息化发展动态效率滞后;第二,在研究的12年间,各 省份的“四化”发展协调度大部分处在协调且低效增长的阶段,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安徽省的“四化”发展协调度上升较为突出;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 的“四化”发展协调度相对较好,山西省和湖南省的“四化”发展协调度还有较大上升空间。最后,针对中部各省“四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49] 朱宇. 2012.

51.27%的城镇化率是否高估了中国城镇化水平: 国际背景下的思考

[J]. 人口研究, 36(2): 31-36.

[本文引用: 1]     

[Zhu Y.2012.

Is the figure of 51.27 percent an over-estima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rate: Some thought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

[J]. Population Research, 36(2): 31-36.]

[本文引用: 1]     

[50] 祖佳嬉, 叶长盛, 雷慧敏. 2015.

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度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障碍因子诊断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34(2): 34-3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3个方面构建"三化"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利用ESDA和GIS技术,揭示2000—2012年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度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并采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找出阻碍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度提升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较低,提升潜力大;在总体空间格局上,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度水平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相似地区集聚分布,热点区沿浙赣线和京九线(江西段)北段成带状集聚,冷点区主要向赣东南地区集聚,鄱阳湖周边地区的冷点区逐渐消失;阻碍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度提升的障碍因子主要表现为地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化率、城镇化率、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个方面,地均工业增加值历来是主要的障碍因子。

[Zu J X, Ye C S, Lei H M.2015.

Evolvement of spatial patter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of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at county level and diagnosis of its obstacle factors

[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4(2): 34-3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3个方面构建"三化"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利用ESDA和GIS技术,揭示2000—2012年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度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并采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找出阻碍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度提升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较低,提升潜力大;在总体空间格局上,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度水平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相似地区集聚分布,热点区沿浙赣线和京九线(江西段)北段成带状集聚,冷点区主要向赣东南地区集聚,鄱阳湖周边地区的冷点区逐渐消失;阻碍江西省县域"三化"协调发展度提升的障碍因子主要表现为地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化率、城镇化率、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个方面,地均工业增加值历来是主要的障碍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