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化地理学综述和研究框架构建
高晓路, 吴丹贤, 许泽宁, 颜秉秋

A review and frame-work setting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on aging in China
Xiaolu GAO, Danxian WU, Zening XU, Bingqiu YAN
表1 国内外老龄化地理学研究的对比
Tab.1 Comparison of international and Chinese geographic studies on aging of population
国外(欧美发达国家) 中 国
社会经济背景 区域发展比较均衡;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和老年服务、社会保障机制;经济发展水平高,全球化资源获取能力强;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不足;人文主义社会思潮。 人口总量庞大;区域和城乡差距显著;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叠加且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受政策影响巨大;经济发展对人口红利具有依赖性。
政策需求 评估政策改革的效果,保证效率和公平;为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公共部门等提供有用的知识。 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念支持,为相关规划政策的制定提供研究支撑。
核心科学问题 老龄化、空间与场所的关系。 以老龄化为核心的人地关系和空间环境相互作用。
主要研究议题 (宏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老年健康与生活环境,老年服务和规划政策;(微观)老年生活场所,情感、心理和生理。 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与驱动因素;老龄化的空间效应;老年人健康与环境的关系;老年人的空间行为;养老空间组织与规划应对。
研究视角 区域空间视角;社会—经济—文化视角,与其他学科融合的交叉视角。 以区域空间视角为主;与人口学、公共健康、环境心理学、空间行为研究、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等学科有较多的交叉融合,但与社会文化地理、历史地理、产业经济、住房、城市和农村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服务管理、信息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融合有限。
理论研究 具有较强实证研究导向,理论研究滞后;在康复景观学、场所理论、社会文化地理学理论方面有一定建树。 强调问题导向,多借鉴人口学、空间行为、社会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忽视地理学视角的理论研究;在老年服务设施研究中广泛采用空间可达性理论,但其对人群的均一化假设缺乏社会文化论据支撑。
方法和尺度 2000年以来,受人文主义转向的影响,由定量、统计分析转向具有创新性的、参与性的方法,越来越强调质性分析和个性化案例研究。
(空间)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并重,开始探索不同空间尺度的内在关联机制;(时间)从静态到基于连续尺度和生命周期的动态追踪和模拟。
基于集计分析和探索性分析的空间分异格局的描述、特征识别、分类和评估;老年生活满意度或幸福感模型分析;个案研究和质性分析。
(空间)偏重宏观和中观尺度研究,微观机制的研究相对薄弱。关于个体和家庭的微观研究成果与宏观政策缺乏整合性,难以应对实际需求;(时间)由横截面统计数据到连续尺度动态分析,基于家庭关系转型的代际演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