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2015 , 34 (12): 1480-1494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2.001

Orginal Article

中国老龄化地理学综述和研究框架构建

高晓路1, 吴丹贤12, 许泽宁12, 颜秉秋13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京 100068

A review and frame-work setting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on aging in China

GAO Xiaolu1, WU Danxian12, XU Zening12, YAN Bingqiu13

1.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3. Beijing Opera Art's College, Beijing 100068, China

版权声明:  2015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杂志 版权所有

基金资助: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I32B07)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38)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高晓路(1969-),女,内蒙古包头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城市规划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E-mail: gaoxl@igsnrr.ac.cn

展开

摘要

在老龄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和城乡空间重构的特殊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复杂,地理学与老年学等学科交叉的需求日益凸显。亟需从学科构建的角度出发,思考老龄化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填补老龄化研究的空白,丰富与拓展地理学研究领域。本文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国内老龄化地理学研究的5个主题,即:①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②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效应;③老年人健康与环境的关系;④老年人的空间行为;⑤养老服务的空间组织与规划,并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评述。通过国内外的比较研究,对老龄化地理学的学科定位、研究体系和理论方法建构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从地理学视角解读中国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提供一个研究框架。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 P-E-S Fit模型 ; 地域空间社会系统 ; 人口健康与环境 ; 老年服务 ; 宜居(宜老)生活环境 ; 空间规划

Abstract

China is going through a very special era characterized by rapid population aging, abrupt soci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s, and widespread restructuring of urban and rural spaces. With the factors and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aging proces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mplicated, integration of geographic research on aging with geront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is indispensable, and it is time to examine the direction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on ag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Based on an int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this article extracts five themes from existing geographic studies on aging in China, that i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tion aging, the social and spatial impacts of aging, interactions of human health and environments, the spatial behavior of elderly people, and spatial planning of senior services. Comments are made on existing studies along these lines respectively.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tudies with regard to the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policy needs, and research foci, key issues in geographical research on aging in China are raised, including academic framework and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tructions. Future research emphases are discussed, with the aim to provide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nd studying China's aging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y.

Keywords: population aging ; P-E-S Fit model ; areal system ; human health and environment ; senior service ; elderly-friendly living environment ; spatial planning

0

PDF (934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高晓路, 吴丹贤, 许泽宁, 颜秉秋. 中国老龄化地理学综述和研究框架构建[J]. , 2015, 34(12): 1480-1494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2.001

GAO Xiaolu, WU Danxian, XU Zening, YAN Bingqiu. A review and frame-work setting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on aging in China[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12): 1480-1494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2.001

1 引言

建国以来,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口金字塔的形状已由正金字塔形变为倒纺锤形,老龄化与少子化态势日益明显。1999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按照联合国的定义正式步入老龄社会;截至2014年底,老年人口已超过2.12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5.5%。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且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同时,高龄化(即80岁以上高龄人口)的增长态势也非常明显。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20年80岁以上人口将占老年总人口的12.4%,同时受20世纪60-70年代前期的生育高峰影响,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1.8%,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将是依赖长期照护的失能老人。

在社会转型和空间重构的背景下,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复杂,呈现以下特点:①老龄化与城镇化进程高度叠合,在多种社会维度和时空尺度上呈现出较强分异;②中国加速老龄化是主动的选择(邬沧萍等, 2011),受政策(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巨大;③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基础不扎实,公共财政能力有限,老年人的收入水平较低,对社会化服务的支付能力不足;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和重构期,老龄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相关公共服务的理念和政策边界不明确;⑤随着家庭结构变化和空巢比例增加,人们的传统文化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和家庭关系的稳定性降低。

自1980年代初开始,中国学术界开始关注上述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过去30多年里,人口学、经济学、老年学等领域的学者纷纷响应,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对老龄化持续关注且成果丰硕的主要是两个综合性学科:人口学和老年学。人口学主要是基于人口学统计和调研数据对人口老龄化的态势进行统计描述,对人口发展不平衡的态势进行定量分析和模拟预测,侧重于国家或区域层面的实证研究。老年学是伴随人口老龄化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交叉学科,可大致分为3个方向:从医学、生物学角度对人类生理衰老规律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以人口学为基础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其社会经济影响的中宏观研究;借鉴社会学方法对代际关系、养老问题、老年人生活状况等社会问题的中微观研究。

上述学科主要是从非空间视角来探讨老龄化现象及其社会影响和应对政策。与此不同,地理学认为社会现象是“人”、“地”两大系统的要素在特定空间环境里相互作用的结果(陆大道等, 1998),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构成复杂开放、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巨系统,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吴传钧, 1991)。因此,地理学强调从现象与空间环境的互动关系入手,运用多尺度、区域性、综合性的视角来解读社会的变化。

实际上,学术界早就认识到老龄化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议题,但是地理学者的参与较为有限。早期,人口学、老年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力量是相关研究的主力军,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口地图集》也是由非地理学者倡导和组织编制的。中国地理学界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才兴起。初期主要着眼于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城乡差异、区域分异等宏观问题;近年来,为了应对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老年社区建设、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需求等问题也逐渐成为城市地理学和社会地理学研究的议题。但总体来说,老龄化是地理学研究的薄弱领域,现有成果的研究视角较窄,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在老龄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和城乡空间重构的特殊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复杂,地理学与老年学等学科交叉的需求日益凸显,亟需从学科构建的角度出发,思考老龄化地理学的研究方向,这对丰富与拓展地理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填补老龄化研究的空白。

2 地理学视角下中国人口老龄化研究的主要议题

2.1 议题一: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

2.1.1 时空特征

中国人口地理学在空间格局的探索方面成果卓著。自1926年竺可桢先生发表《论江浙两省之人口密度》后,出现了许多有关中国部分区域人口时空特征的研究成果,例如胡焕庸先生1935年提出“瑷珲—腾冲分界线”(即“胡焕庸线”),半个世纪以来其所反映的中国人口分布地理格局仍未发生大的改变。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口地理学出现人口学和统计学转向,对传统地理学的贡献有所减弱,19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变化和资源环境问题加剧,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重新受到重视,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与人口的流动和迁移、人口脆弱性一起,成为跨世纪人口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和国际前沿(封志明等, 2011)。

已有研究发现,区域性、动态性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为显著的两大时空特征。区域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不同空间尺度上老龄化进程和程度的差异性。王志宝等(2013)认为,近20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经济区或省区之间因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而引起的人口老龄化演化阶段、特征与趋势方面的区域差异;二是区域内部由于城乡人口迁移等原因带来的老龄人口城乡倒置等问题和大都市区内部的老龄人口分布差异。相关研究较为丰富,总体特征是根据各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与速度不同带来的人口年龄结构差异,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老龄化的区域分异进行识别和类型区划分,并提出了差异化的政策建议。例如,利用省域或市域人口统计指标分析老龄化水平的省际、城乡、东西部和民族间差异(李日邦等, 1999; 杜鹏等, 2010; 赵儒煜等, 2012; 于涛方, 2013);综合利用统计和田野调查数据对城市内部的乡镇、街道进行比较,识别老龄化的差异化格局等(柴彦威等, 2005; 李若建, 2006; 张开洲等, 2014)。就研究区而言,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因较早步入老年型社会而受到关注(林琳等, 2007; 张纯等, 2007)。

老龄化既是空间上老年人口分布非均衡动态演化的过程,也是时间上人口年龄结构渐变的过程。受到数据和分析技术的限制,早期的研究集中于相对稳定的空间格局,即人口老龄化的区域性特征。近年来,随着数据采集和时空分析技术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变动规律的探索成为可能。在“时空双维”思路的引导下,学者们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动态研究。研究表明,一个区域的老龄化演变通常同时存在中心集聚和向外推移的趋势。如袁俊等(2007)发现,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在东部、南部集聚,同时有向中部扩散的趋势;李扬等(2011)对北京的研究表明,中心城区的老年人口有较强的集聚趋势,而远郊区则是逐渐向外扩散。这些现象使得老年人口空间差异格局的变化快于人口格局的整体变化。另一方面,不同尺度、不同区位地域老龄化演变模式不尽相同。李秀丽等(2008)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省际差异整体上扩大,而个别东部省份的省际差异在缩小;最近的研究表明,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区域差异正持续扩大(刘华军等, 2014)。

2.1.2 老龄化区域差异格局的驱动因素

中国人口老龄化时空特征的驱动因素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不仅受到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政策因素的巨大影响。袁俊等(2007)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因子归结为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和人口自身3个方面。王志宝等(2015)认为,经济差异直接导致区域人口老龄化的两极分化,而社会保障差异对人口老龄化的区域演变格局具有重要引导作用。目前,认同度较高的观点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是人口老龄化的内因,可以解释老年人口总量的增加;而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因素则是外因,这些因素在空间上的差异化投影间接影响了人口老龄化分布的区域差异。外因中的人口迁移,尤其是非老年人的迁移,对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地理学者更加侧重外因分析,侧重对老龄人口空间分异的解释。

在人口老龄化空间格局的早期研究中,地理学者通常把重点放在这一地理现象的描述分析上,以宏观层面的定性描述为主,关于机理的定量研究极少;虽然近年来定量研究逐渐增多,但应用方法也主要局限于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这与社会科学研究中涉及到的一些变量很难精确量化或者根本无法测度有一定关系。总的来说,目前对人口老龄化空间格局的成因或趋势的研究还停留在因素罗列和定性描述阶段,解释力度不强,更深层次的驱动机制有待探究。

2.2 议题二: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效应

2.2.1 老龄化对城镇化的影响

城镇化和老龄化是人口变动的双重驱动力,并且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着(刘爽, 1998)。中国能够创造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奇迹”,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蔡昉等, 2006),因此与人口红利紧密相关的老龄化与城镇化的关联成为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一般来说,人口老龄化主要是通过影响人口迁移、消费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供给等方面给城镇化带来影响。现有地理学研究更多关注其中与人直接相关的因素,特别是人口迁移和劳动力供给。

老龄化将改变个人的迁移成本、预期收入和文化思想观念,从而影响人们的流动(迁移)意愿 ,并对城镇化造成间接阻碍(康传坤, 2012)。首先,老年人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和经过多年建立起来的社交网络,需要负担更高的心理成本(韩银娥, 2007),因此其流动(迁移)的意愿显著低于青壮年人口。其次,进入城市的农村迁移人口大部分是在非正式部门从事较为低端的工作(李培, 2009),收入预期相对较低,而年龄越大,留在城市的预期时间越短,预期收益越少,有时甚至还不能弥补迁移带来的成本,因此年龄因素会是决定迁移的重要因素。再次,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年长者的“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更为牢固,也会对其迁移意愿产生影响(李强, 2003; 宋健, 2005)。在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下,老龄化对农村向城镇的人口迁移构成一定阻力。

与此同时,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逐渐显露。2000年以来,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减少(彭秀健, 2006; 杨雪等, 2011)。老龄化对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体现在劳动参与率、城乡结构和人力资本3个方面(郭瑜, 2013)。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减少给城市带来了许多棘手的社会经济问题,如劳动力抚养比迅速增加,养老社会负担能力不足,从事老年服务行业的人力资源极度短缺等。劳动力供给更直接地体现在农村地区,受老龄化和城乡人口流动(迁移)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年龄构成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对农村本地生产活动以及农村剩余人口向城市的持续供给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何小勤, 2013)。

值得关注的是,老龄化对各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影响的刻画,也受到人力资源界定标准的影响。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积极老龄化(或成功老龄化)的重要部分,但中国地理学对于这个议题还鲜有涉及。只有改变传统的思维和指标方法,才能准确刻画各地区劳动力资源的空间效应及老年人力资源的特点,表达老年与青年群体的差异,寻求不同地区的策略。

2.2.2 老龄化带来的老年服务需求压力

整个社会基于老龄化人口特征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结构、劳动体系和空间组织方面的矛盾都将导致新的空间需求。人口老龄化对公共服务的影响突出表现在老年服务设施需求的增长方面。2014年,中国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24张,与发达国家50~70张床位的水平相比差距甚大;民政部正在调研制定“十三五”期间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以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5~40张的目标。从目前的养老服务设施床位数来看,距离规划目标尚有较大距离。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当前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中,大部分是有活动能力的老人,而真正必须依靠外部力量长期照护的老人却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入住(高晓路, 2013)。养老服务供给和需求在品质、价格、空间方面错位现象很普遍。

很多城市提出了应对老龄化的措施,如北京颁布了“9064”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即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的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虽然政府大力推崇居家、社区和就地养老等理念并积极提供财政方面的扶持,但关于这些理念的大部分研究还停留于概念的解释层面,如何从地理学视角阐释其特征、方式和存在的困难,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其实,这些方式并不一定同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提升具有确定的关联,例如,美国的一些案例表明,失能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弱势老人群体在养老设施里可以获得更好的照顾(Golant, 2009)。可见,要想引导特定地区或符合特定条件的老人选择合理的服务,还需要对相关分类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国内外地理学在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

尽管人们普遍认识到老龄化将带来巨大的老年服务需求,但由于内外条件的制约,并非所有需求都能转化为市场。目前,地理学及相关学术领域对于老年服务市场需求的研究还颇为粗略,难以为相关公共服务和产业政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另外,老年服务需求不仅来自于老年人群自身的医疗、养老、文化等要求,还广泛来自老年人的子女、家庭、族群、社区、甚至年轻人群,但是目前大部分研究的对象还仅仅局限于老年人,对基于空间和社会关联在一起的相关群体和相关地区的需求及其自组织性的关注不够。可见,老年公共服务和市场需求仍是未来的重要研究议题。

2.2.3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和老龄化社区的形成

在中国城市社会转型和空间重构的过程中,以社区为单位的社会空间极化现象十分显著。特别是低收入、独立性强和缺乏家庭及社会支持的老年人,在生活条件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与年青社会成员的差异不断加大,随着年轻有活力的家庭逐渐向新的富裕社区迁移,或由于被动拆迁和搬进专门的老年社区,老年人逐渐在内城和一些边缘化社区里集聚,形成老龄化社区。于涛方等(2012)将这种现象的产生归结为集聚效应(如拆迁和新建的老年社区)和残留效应的共同作用。一些城市社会地理学者运用小地域统计方法,采用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空巢比等空间统计学指标,或根据居住形态(如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混合开发型社区等)对城市社区进行了细分。实证研究表明,在不同类型的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子具有显著差异:在老龄化社区,居住条件及社区所提供的老年服务为首要条件,而较为年轻的社区中各种服务的可达性则更加重要(Yan B Q, Gao X L, Breitung W, 2015)。

老龄化社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地域单元,如果不能合理把握未来的演化态势,老龄化社区的识别在实践层面就失去了意义。应该说,城市社会地理学在这些问题上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方法优势。研究的难点在于老龄化社区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识别标准,因此研究成果在应用层面上难以整合;另一方面,老年社区建设的现实需求却十分突出,如社区诊所和服务设施的配置、多层楼房老年人下楼难等问题。因此,需要大力加强老年社区层面的研究,推动理论研究与实际需求的有机结合。

2.3 议题三:老年人健康与环境

2.3.1 环境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中国老年健康地理学的早期研究比较注重长寿、老年人疾病与环境的关系,偏重对自然地理要素影响的解释(谭见安等, 1990; 李日邦等, 2000; 杨青生等, 2006),社会经济地位、社区、家庭等人文环境因素的影响常被忽略。这是因为当时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人口普查或统计资料,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社会经济属性数据很难获取。20世纪末以来,这方面的瓶颈逐渐被打破,人文和社会环境因素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文献逐渐增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医学地理研究组从人口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出发,提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加快、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转变,人类疾病谱发生了重大改变,不仅冲击医疗卫生资源原有的配置和服务方向,而且老年人口作为脆弱人群,成为许多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杨林生等, 2010)。医学地理学者围绕健康开展了环境、发展与健康指标体系和中国老龄化区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地理尺度分析医疗卫生资源的建设现状、空间布局与地理配置,利用地理学的空间分析理论和方法,从可达性与公平性出发,探索老年人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陈如桂等, 1999)。

然而,中国老年人健康与环境领域的研究仍存在以下短板:一是偏重于区域层面的分析,较少考虑区域内部的差异性,例如城乡之间、平原和山区之间、不同类型社区之间的差异。二是在老年人健康与自然、人文环境的耦合关系研究中,存在对老年健康的诸多因素未加区分或控制等问题;此外,大多局限于外部环境要素的人体健康效应,多要素综合研究和要素间关联的研究较少。外部环境与情感、认知等体内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脱节,导致研究结论的孤立性(郝喆, 2015)。三是地理学研究采用的空间差异测度指标,大多为便于获取的统计指标,但对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健康等不易识别的因素涉及较少。老年健康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其对跨学科研究的要求,特别是在社会、行为、环境和遗传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及其与老年人健康的关系方面,但实际上跨学科的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整合。

2.3.2 宜居(宜老)生活环境的评价

宜居(宜老)的生活环境是人口老龄化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术研究的目标。为探析老年人与环境之间关系,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国外学者就提出了P-E Fit模型,从老年人的个人属性(P)和生活与社会环境(E)着眼探讨人与环境的适应性(Lawton et al, 1968, 1973),进而探讨普通住区、市中心、老年退休社区、农村等不同类型地区的老年人生活环境(enabling environment,healthy environment)。近年来,更是把老年人适宜生活环境的研究与老年服务体系的调整结合起来,以便推动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的个性化养老服务。相比之下,中国宜居(宜老)生活环境的研究主题比较单一。

关于“老年宜居环境”的国内地理学研究文献,研究重点主要是宜居(宜老)生活环境的评估指标体系。如谷志莲等(2012)通过案例探讨了单位社区的“宜老性”,认为空间结构、社区认同和面向老年人的社区组织是单位社区转型中宜老性的重要表现。戴俊骋等(2011)综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构建了涵盖生活软硬环境要素的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然而,由于不同研究的空间尺度跨度很大,目前尚未就评估体系达成共识。其中,区域和城市层面的研究主要侧重物质空间层面的评估和区域间比较, 关注各类老年相关设施的布局和规划,强调现状分布的空间差异。一般通过统计数据来分析养老机构分布的城乡、省际、区域间以及市内差异,发现其中存在的供需缺口、服务功能单一、设施与人口分布不协调、地区结构性不平衡、养老设施发展滞后于社会发展等问题。城市内部空间的微观层面研究则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等个体特征有更多考虑,一些研究考虑了道路交通因素,通过可达性分析试图更加合理地测度城市养老设施的布局和老年人生活环境的宜居性。

2.4 议题四:老年人的空间行为

2.4.1 老年人日常活动和行为

老龄化进程和养老模式等宏观层面的研究为中国面向老龄化的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支撑,而要想把握政策的落实状况及其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需要从微观层面通过空间行为分析来还原老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北京大学行为地理学研究组就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路径及其时空特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如柴彦威等(2010)提出以行为地理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人的决策与行为发生场所的关系,运用经验和质性分析等方法,从认知行为和时空轨迹两方面对城市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和迁居行为开展研究。周洁等(2013)聚焦于老年人的就医、购物和休闲三类主要日常生活行为,基于时空间尺度和出行链探讨他们的行为特征和影响机制。该研究组将生命历程理论与时间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结合,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此外,学术界还开展了老年人休闲行为、老年人消费活动的研究(孙樱等, 2001)。其中,万邦伟(1994) 以老年人公共活动设施的规划设计为导向,定性分析了他们的出行活动规律和领域,研究了影响老年人活动的时令性、地域性特征和心理互感意识,发现在老年人的生命历程中,个人状况(包括生理环境、心理条件、生活习惯和文化层次)和社会因素(包括伦理文化、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和环境设施)等因素均影响着行为活动特征。

2.4.2 老年人流动和迁移行为规律

人口老龄化的时空间格局可以从老年人流动和迁移行为中得到微观解释。柴彦威等(2006)提出了中国老年人居住迁移的概念模型。基于迁居形式的描述(跨国、区域、城市内部、回归迁移)和迁居原因(包括个人原因、家庭因素、地域特性)的解释,他提出由生命路径模型和老年移动转换模型构成的老年人迁居的理论模型,并进而建立了老年人居住迁移与老年人口空间分布和老龄化地区形成之间的关联。目前,地理学领域关于中国老年人在城市和区域间流动和迁移的研究相对更多一些,包括老年流动人口的特征和迁移影响因素、老年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与城市适应性(苗瑞凤, 2012)等。孟向京等(2004)从人口学角度研究了城市与省际老年人口迁移,发现中国老年人口流动主要以家庭团聚为目的, 老年人流动的行为决策主要是基于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理性决定,主要因素包括老年人自身的因素、子女在流入地的经济状况、子女与老年人的关系以及流入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政策等。刘爽等(2006)探讨了大城市老年人的异地养老行为,讨论了异地养老、移动养老等新模式在满足老年人生理需要、整合区域间的养老资源、缓解大城市人口压力等方面的作用和在家庭支持、精神慰藉、医疗社保等制度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但与此同时,关于老年人在城市内部和回归迁移的实证研究较少。个别研究案例集中于少数特定类型地区。如柴彦威等(2010)关于单位大院的研究假设,在中国特殊的社会制度和变革影响下,城市同龄老年群体的生命路径表现出趋同效应,所以以1930年代前后出生的单位大院老年人为对象,调查他们的生命史和迁居的时空路径。李鹏飞等(2013)对北京单位社区老人的迁居行为和社会网络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老年人迁居后日常活动与交往模式的调整和与原单位社区之间的互动。这种基于个案的研究方法超出了传统的迁居原因分类学方法(如推拉因子、移动转换模型),与国外学者近年来倡导的“非表征”(non-representational)理论颇有相似,值得继续深入探讨。不过,社会制度决定下同龄群体行为趋同的假设对于正在逐步步入老龄的(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群来说,就不一定完全适用了,社会群体的分化和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明显,老年人的迁居和流动行为需要更多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支撑。

2.5 议题五:养老服务空间组织和规划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养老服务建设和规划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健康老龄化社会目标的实现。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的研究主要从生理、心理、机能方面的需求出发,探讨养老设施的规划指标、设施环境、空间设计、无障碍设计等问题(杨建军等, 2012)。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则是老年服务的空间配置及其效率和公平问题。其中,在这一目标引导之下,近年来全国各地城市养老服务发展良莠不齐、养老设施空间分布失衡、空间布局不合理、空置率过高、养老设施的配置标准和服务对象界定标准不合理等问题得到了地理学界的很多关注(詹运洲等, 2014)。

2.5.1 养老服务模式和需求意向

准确测算需求是养老服务规划的基础,而养老服务的需求首先要考虑社会及老年人家庭和个体的模式选择。经济发展水平、制度和文化观念的变化,决定了中国养老模式不能再局限于家庭养老,而将逐渐转向社会养老(陈赛权, 2000)。在此背景下,明确界定自我养老、居家养老、社会养老等不同模式的内涵及具有不同属性的个人和群体的需求是养老服务空间组织和规划的前提条件。

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养老方式、养老形式、养老模式的多学科研究成果日渐增多,特别是人口学和社会学者对不同城市和地区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刘红, 2009; 蔡驎, 2010),其中有不少关于城乡、居住区位和养老场所选择的探讨。陈赛权(2000) 、Pei(2009)基于各种代表性养老模式的总结,指出养老服务模式问题涉及养老责任分担、养老资源分配、社会文化、养老意识和价值观、人口分层和城乡差异等众多方面,目前大部分养老模式的研究局限于本学科狭小的范围内,经验研究和一般性对策研究较多,未来还需要大大加强理论研究。

微观尺度养老模式研究最大的难点在于能否甄别人们的偏好或意愿的合理性,为此必须构建合理性判别的原则和指标。为数不多的一些研究对此进行了探讨,如高晓路等(2012)通过北京市典型社区的研究发现,70岁以下年轻老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意愿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而70岁以上老人的意愿体现出较高的“合理性”。同时,健康和失能老人在养老服务模式的选择上差异明显:在健康状态下只有4%的老人想要去养老院,而当独立生活有困难时50%的老人表现出对机构养老的兴趣。显然,如果不能准确判别“合理的”需求并对老年人健康状态的转换做出合理应对,就会造成低效甚至无效的资源配置,不但会降低老年人生活的稳定性,而且会带来公平性的损失。对于养老服务的短期规划来说,空间资源和公共财政能力的制约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由于养老服务需求巨大,未来单靠公共服务的增加是很难解决的,需要城市物质空间和经济社会空间的多维应变,这已经逐渐成为共识。今后应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地理学研究。

2.5.2 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评估和优化

养老设施有别于其他各类公共和社会服务设施的最重要之处在于其所提供的是面向老年人特定养老需求的服务。关于养老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的地理学研究文献主要聚焦于设施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人口的耦合关系(陶卓霖等, 2014),特别是从空间接近性方面来评估养老设施的可达性,识别不同地区养老设施的稀缺程度。事实上,接近性不能只用空间距离来衡量,还要考虑社会和情感的接近性,可支付性和养老服务设施的可持续运营等亦是养老服务空间组织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因此综合起来,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的优化实际上是一个多目标规划问题。于涛方等(2012)指出,面向老龄化的规划政策研究应综合考虑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和城市空间及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筹兼顾。这一观点为规划政策的评估指出了方向。不过目前关于养老设施布局优化的研究案例还不多,对于采取何种规划政策来引导养老服务资源合理配置的政策事前评估文献更少。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地理学界目前对农村养老服务空间组织问题的关注还非常欠缺。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养老服务需求分散、养老设施匮乏、服务人才短缺、服务水平偏低,使得农村老人,特别是随着人口流失而不断增加的留守老人的日常照护和精神慰藉等问题愈加突出,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人口学和公共政策学的高度关注,但研究成果主要是农村养老模式和政府、家庭职责等方面的建议,对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将如何有效地配置鲜有深入研究。未来地理学应该在这个领域发挥更多的作用。

上述研究缺失的背后,存在两个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动态性和差异性把握不足。老年人日常行为具有多样化且不确定性的特征。中国老人传统上更倾向于家庭成员的照顾而不是正式的服务,但这种特征很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老人对服务更加敏感。老龄化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与不同年代的出生人口动态变化相关,并且不同年龄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变化十分显著。伴随老年人体能和知觉的下降,需要照护的服务内容会与日俱增,对专业化照护的要求也将日趋复杂。二是各种尺度上的社会经济和空间差异性会对人们的需求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与此相关的是技术方法的局限。养老服务需求的差别不仅存在于不同人群和地区之间,更由于涉及人的老化过程中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变化、老年个体的移动、迁居等过程以及空间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尽管人和空间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普遍存在于城市生活的各个时期和方面,但在中国城市社会空间转型和重构的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和制度环境的开放,劳动者、家庭、企业的流动性越来越强,他们的差异性和独立性越来越明显,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随机秩序”。同时,政府、企业、家庭、个人等各种微观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大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面板统计数据或者个案调查所得到的个别时点或地区的分析模型来研究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整体的养老机构配置问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总之,地理学对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具有鲜明的规划导向和实用性特征,但现有研究成果对规划的实际指导意义依然有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老年群体的分化和异质性的分析还不够细致;另外,现有研究的对象或者是一个地区的老年人口,或者是老年个体,还没有建立起沟通两者的研究体系。为了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城市规划、社区和养老机构的管理者可以运用的知识,一方面需要建立一个更具整合性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探索和借鉴新的研究方法,如用关系方法(relational approach)来研究地理空间(space)与老年人生活场所(place)之间相互渗透和转化的规律(Andrews et al, 2009),或采用多主体微观模拟等方法把个体的、具有随机性的行为与整体规律加以整合(Yan B Q, Gao X L, Lyon M, 2015)等。

3 中国老龄化地理学研究框架构建

3.1 老龄化地理学的定位

老龄化地理学是从地理学视角探讨老龄化带来的地域空间社会系统的演化规律、功能结构及其优化调适对策的研究领域。虽然上述5个议题都是以地理学为主线,但可以看出,相关文献中广泛涉及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老年学、环境心理学、行为科学、区域经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等相关科学领域的内容。那么,老龄化地理学从学科交叉中分化出来的必要性与学科定位又是什么?这方面,国外老龄化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国外地理学对老龄化的研究起始于多学科——尤其是老年学和地理学的交叉融合,如社会心理学家对环境因子和老年人的研究(Lawton et al, 1968; Lawton, 1983)以及地理学对老年人口分布及日常生活空间的研究(Golant, 1972; Rowles, 1978)。起初,地理学方法只是作为研究老龄化的一种工具,为人口学、老年学、医学等学科领域所借鉴。20世纪80年代末,学界开始把老龄化研究看作社会地理学的一个分支(Harper et al, 1995)。21世纪末,地理学经历人文主义转型,与老年学产生了更多的融合,其关于老龄化的研究已超越健康、疾病、康复、照护等传统研究主题和社会地理学的范畴,逐渐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Andrews et al, 2007; Del Casino, 2009)。Andrews等(2007)将这个新的领域称为“地理老年学”(geographical gerontology),认为其核心问题是“关于空间、地方和老龄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并将其主要研究内容划分为宏观层面的“空间”研究——包括人口态势、服务和规划政策、健康与生活环境,和微观层面的“场所”研究——包括地方选择(emplacement)、情感(emotion)、意象(image)和身体(body)。

与之对照,中国老龄化地理学的研究目前处于地理学与人口学、社会学、老年学、公共健康、行为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交叉领域,尚无明确的学科定位。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尚不够成熟,特别是缺乏系统的研究框架,相关理论也主要是借鉴社会学、老年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然而,在中国特定社会经济制度和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一研究方向的重要性正日渐凸显。地理学的核心问题便是人—地关系的多尺度研究,与Andrews(2007)对地理老年学内涵的凝练高度契合,值得引起中国地理学者深思和借鉴。老龄化地理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需要从研究架构、理论构建和方法论等方面加以充实完善。

3.2 老龄化地理学研究的体系化

表1从学科发展体系方面对国内外老龄化地理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对比。基于人口老龄化的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国内外政策需求有很大差异:欧美发达国家侧重于评估政策改革的效果、保证效率和公平以及为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公共部门等提供有用的知识;而现时中国更需要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念支持,为相关规划政策的制定提供坚实的研究支撑。相应地,对老龄化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的认识也有较大差异:依照Andrews(2007)的表述,地理老年学研究的核心是老龄化、空间与场所的关系;而目前中国研究文献的主题可宽泛表述为以老龄化为核心的人地关系和空间环境相互作用。

表1   国内外老龄化地理学研究的对比

Tab.1   Comparison of international and Chinese geographic studies on aging of population

国外(欧美发达国家)中 国
社会经济背景区域发展比较均衡;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和老年服务、社会保障机制;经济发展水平高,全球化资源获取能力强;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不足;人文主义社会思潮。人口总量庞大;区域和城乡差距显著;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叠加且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受政策影响巨大;经济发展对人口红利具有依赖性。
政策需求评估政策改革的效果,保证效率和公平;为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公共部门等提供有用的知识。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念支持,为相关规划政策的制定提供研究支撑。
核心科学问题老龄化、空间与场所的关系。以老龄化为核心的人地关系和空间环境相互作用。
主要研究议题(宏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老年健康与生活环境,老年服务和规划政策;(微观)老年生活场所,情感、心理和生理。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与驱动因素;老龄化的空间效应;老年人健康与环境的关系;老年人的空间行为;养老空间组织与规划应对。
研究视角区域空间视角;社会—经济—文化视角,与其他学科融合的交叉视角。以区域空间视角为主;与人口学、公共健康、环境心理学、空间行为研究、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等学科有较多的交叉融合,但与社会文化地理、历史地理、产业经济、住房、城市和农村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服务管理、信息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融合有限。
理论研究具有较强实证研究导向,理论研究滞后;在康复景观学、场所理论、社会文化地理学理论方面有一定建树。强调问题导向,多借鉴人口学、空间行为、社会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忽视地理学视角的理论研究;在老年服务设施研究中广泛采用空间可达性理论,但其对人群的均一化假设缺乏社会文化论据支撑。
方法和尺度2000年以来,受人文主义转向的影响,由定量、统计分析转向具有创新性的、参与性的方法,越来越强调质性分析和个性化案例研究。
(空间)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并重,开始探索不同空间尺度的内在关联机制;(时间)从静态到基于连续尺度和生命周期的动态追踪和模拟。
基于集计分析和探索性分析的空间分异格局的描述、特征识别、分类和评估;老年生活满意度或幸福感模型分析;个案研究和质性分析。
(空间)偏重宏观和中观尺度研究,微观机制的研究相对薄弱。关于个体和家庭的微观研究成果与宏观政策缺乏整合性,难以应对实际需求;(时间)由横截面统计数据到连续尺度动态分析,基于家庭关系转型的代际演替规律。

新窗口打开

结合上文对5个议题的综述可以看出,虽然中国老龄化地理学的研究体系已初具规模,但主要集中在老龄化区域空间差异和驱动因素、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设施规划等少数方向,而其他研究议题上的研究成果较少,对一些重要问题还存在不少盲区。为此,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的内容和视角。

国外老龄化地理学研究大体形成3个基本视角:区域空间、社会经济和文化,以及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视角(Andrews et al, 2009; 朱竑等, 2009),各个视角的研究比较均衡。而现阶段许多国内研究仍固守于地理学传统的区域空间视角,虽然与人口学、公共健康、环境心理学、空间行为研究、城市规划等学科有较多的交叉和融合,但与社会文化地理、历史地理、自然资源、产业经济、住房、城市和农村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服务管理、信息和工程技术等相关领域的融合颇为有限,使得地理学对于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缺乏有效的应对。老龄化地理学应通过学科融合获取更加丰富的理论和方法,从多样性中获取学科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力量和源泉。

虽然中国地理学已经从多角度对老龄化问题进行了探索,但比照表1中的核心科学问题,现有研究的关注点更多是“空间”和老龄化的关系,侧重老龄化的宏观格局和过程的描述,而在老龄化和“场所”之间关系的研究方面存在明显缺陷。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一方面是过于倚重统计分析和传统的地理学研究方法,把老年人视为抽象的均质化群体,对老龄化社会空间过程的刻画比较肤浅;另一方面,对人地关系中“地”的理解仅限于如距离、区位、区域,没能挖掘空间的社会涵义,也就难以厘清空间、场所与老龄化的内在逻辑关系。此外,现有研究的视角比较狭窄,表现为对既定思维或政策导向的追随,而缺乏理性批判的思考和理论建构。例如,城乡老年服务空间均等化的理念是否公平和有效率?“9064”或各地提出的其他养老模式是否合理?地理学研究更应该为这些理念是否合理、在哪些情况下可行或不可行提供客观的判断,而非简单盲从。

其实,无论国内外都有很多需要研究的课题,其中包括:①进一步研究怎样通过“场所”的构建让社区在积极老龄化中有效发挥作用,各种老龄化政策和理念的短期和长期空间效应及其在城市、农村等不同地区的差异;②充分聚焦于人们的居住、日常生活及生理、心理和情感等微观因素,更好地挖掘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公共和民办部门等利益主体的需求,探索与微观主体的动机相适应的规划理念;③进一步研究和阐释互联网、大众传媒等新因素催生出来的老龄化生活方式变迁、经济联系转化和异地(国)养老、小众消费等社会经济现象和文化景观变化;④结合地理空间尺度效应的研究,进一步分析老龄化过程中全球化贸易、人力资源和资本流动、区域合作,乃至伦理文化态度的转变对弱势社会群体和不同社区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关的产业经济和社会政策。

3.3 本土化老龄化地理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构建

虽然源自共同的社会问题,但是地理学与社会学、人口学和老年学等学科相比,学科理论的构建滞后。因此,一方面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理论,如康复景观学、性别与政治经济地理学,地方和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理论等。更重要的是以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和资源环境条件为背景,致力于本土化理论的建构。

图1   中国老龄化地理学的研究框架

Fig. 1   Research framework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on ageing in China

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区域发展比较均衡,老龄化的社会制度体系相对完善,在全球市场的资源获取能力较强,在短时期内老龄化带来的人力资源不足问题有可能通过移民等途径得到解决。因此,西方国家的外部制约条件比较少,而如何通过有效的公共政策来保持高质量的社会生活是政策需求的焦点。由Lawton等(1968)提出的P-E Fit模型——即用个人属性和环境因素来解释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框架,至今仍对西方国家的老年学和地理学研究具有深刻影响。事实上,欧美国家对于空间、场所与老龄化的互动关系的研究也是以提高老龄化社会的生活质量为核心目标。因此,强调从人的层面对老龄化的演化过程及其社会效应进行理解和诠释,特别是从老年人日常的生活环境和空间行为出发研究特定环境条件下(如住宅、社区、村庄、养老院等)空间、场所和老龄化的关系,赋予它们社会心理和文化方面的意义(Milligan, 2000, 2003; Wiles, 2005a, 2005b),而不是简单机械地探讨社会演化的自然规律。其中最具特色的议题便是场所的研究。例如,随着年龄增长和身心条件变化,老年人如何逐渐从年轻人的生活空间中分离出来(Rowles, 1978),老年人的家和日常生活环境中的空间文脉如何影响他们的情感依赖、身份认同、形象认知及身心照护等(Hockey et al, 2005; Peace et al, 2006)。

不论是经济发展水平、地域空间差异、城乡差距、人口规模和变化的速度,还是社会文化、制度政策,中国老龄化的背景都与西方国家有显著差别。加之城镇化与老龄化进程叠加和社会制度转型的影响,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对地域空间以及社会心理转向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需要从社会、经济、环境、心理、文化等多个维度和宏观、微观等多个空间尺度上加以应对。

据此,试提出中国老龄化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在P-E Fit模型基础上加入本土化特征——社会要素(S),构建P-E-S Fit模型。人—地—社会诸要素的关系是研究的核心命题,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研究由此构成的地域系统的功能结构、演化过程及其优化和调适,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内容(图1)。费孝通(1948)精辟地指出,中国传统处境的特质是匮乏经济,多的是人,少的是资源,因之会有知足、安分、克己的哲学思想,中国文化注重人与人相处之道,与西方文化注重人对自然的利用形成鲜明对比。今天,尽管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科学技术有了很大改变,但中国的基本国情与传统的社会文化结构并未发生本质变化。纵观西方地理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也可捕捉到文化转型的信息。叶超等(2012)通过剖析大卫·哈维从实证主义的相对空间观到“社会过程—空间形式”统一体和“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空间体系的学术思想转化和创新的案例,指出未来中国地理学空间内涵由非人化的、客体化的容器和几何图式向注重人的、主体化的一体化社会空间转换,是一个应当捕捉的前沿议题和重要方向。可见,在中国老龄化地理学研究中,对于人—地—社会构成的地域系统的完整性考虑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满足实践当中的迫切需求,老年服务体系建设理念和规划理论的探索也应成为重点。相关规划政策的目标绝非老年人自身的需求或其满足度(当然这也非常重要)所能解释的,还需要通过研究构建“合理的”规划政策目标体系,寻求适合于国情和发展阶段特点的多目标优化理论范式。此外,中国的老龄化受到资源环境、社会文化及全球化影响等诸多外部条件的制约,在逐渐深化内在机制研究的同时,迫切需要加强边界条件和约束机制的研究,例如,从农业生产和人力资源保障视角来分析农村地区的老龄化问题和规划政策,从公共财政的视角研究老龄化公共服务政策的可行性等,强化规划政策的约束性。

与此同时,多元化研究方法也是中国老龄化地理学研究需要拓展的方向。地理学的地域空间分析、空间统计学等实证研究方法已成为老龄化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近年国外正发生方法论的一个明显转向,从崇尚定量化、结构化的统计和分析转向强调非表征研究、质性研究,强调活动日志、口述等具有创新性、参与性的研究方法。这种转向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和重视微观层面研究议题的转向有很大关系。基于空间统计的实证分析方法通过采集和分析事实性的资料,验证或推翻理论假设,有利于描述社会空间的格局及阐释其变化的过程和影响机制,但其在价值判断方面存在不足(即存在并不一定合理)。非表征方法和质性研究方法的目的不是通过代表性群体样本的分析找到普遍规律,而是通过对现象深入细致的研究再现其本质,从而为处于类似情形的人和事起到一种参照作用,通过认同而达到推广。未来,中国老龄化地理学的研究也应该重视这些方法,转向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并重。

地理学的研究特色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开展人—地关系及地域结构和功能的综合性研究。就老龄化问题而言,地域系统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不同区域、空间尺度、社会经济文化要素之间蕴含互为依存、影响和渗透的交互机制。而且由于中国特有的社区极化和家庭资本代际传承规律,老龄化的效应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非均质性。这些规律在老年人的移动和迁居、老龄化社区的发展、老年服务需求的变化、农村人力资本演化等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因此,老龄化地理学的研究亟需从单一尺度的、封闭静态系统的研究中解放出来,更好地把握相关要素动态演化的机理及其影响。为此,需要进一步探讨多空间尺度和多区域之间动态关联的研究方法,例如“流”的研究方法、基于多主体的模拟(ABS, agent-based simulation)方法等,用于深入表达、测度和评估老龄化过程和效应的时空尺度规律,以及适应于生命周期、健康转换和代际传承规律的微观个体和家庭研究。

综上所述,推动中国老龄化地理学的研究,理论上可进一步完善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开拓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新的研究方向,实践上可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矛盾提供参考,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念支持,为相关规划政策的制定提供研究支撑。当前,中国老龄化地理学的研究还有很多需要拓展和完善的地方,面向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政策需求,在继续深化传统议题研究的同时,需积极开展研究体系的建设和理论方法的创新,凸显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蔡昉, 王美艳. 2006.

"未富先老"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挑战

[J]. 宏观经济研究,(6): 6-10, 5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一、 超常的人口转变导致超常的老龄化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由于实行了以“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为目标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转变过程。与这种变化相伴随的

[Cai F, Wang M Y.2006.

“Weifu xianlao” dui jingji zengzhang kechixuxing de tiaozhan

[J]. Macroeconomics,(6): 6-10, 5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一、 超常的人口转变导致超常的老龄化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由于实行了以“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为目标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转变过程。与这种变化相伴随的
[2] 蔡驎. 2007.

城市日托养老需求分析

[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36(3): 118-1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8634.2007.03.0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以上海市区户籍老年人日托养老需求的调查结果为基础,从有日托养老意愿老年人的特性和老年人对日托养老服务的一般需求两个方面,对现阶段我国城市日托养老的需求予以分析,并就日托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规划提出建议.

[Cai L.2007.

Analysis of the need of the old in cities for day care service

[J]. 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36(3): 118-1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8634.2007.03.0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以上海市区户籍老年人日托养老需求的调查结果为基础,从有日托养老意愿老年人的特性和老年人对日托养老服务的一般需求两个方面,对现阶段我国城市日托养老的需求予以分析,并就日托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规划提出建议.
[3] 柴彦威, . 2010. 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活动空间[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Chai Y W, et al.2010. Zhongguo chengshi laonianren de huodong kongjian[M].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4] 柴彦威, 李昌霞. 2005.

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购物行为的空间特征: 以北京、深圳和上海为例

[J]. 地理学报, 60(3): 401-4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消费行为状况的问卷调查为基础, 主要运用经验行为主义万法, 从宏观层面揭示出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购物行为的空间特征, 通过对北京. 深圳和上海三个城市的老年人购物空间圈层结构的比较研究, 发现北京市老年人购物活动随

[Chai Y W, Li C X.2005.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hopping behavior of the Chinese urban elderly: a case study of Beijing, Shenzhen and Shanghai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0(3): 401-4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消费行为状况的问卷调查为基础, 主要运用经验行为主义万法, 从宏观层面揭示出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购物行为的空间特征, 通过对北京. 深圳和上海三个城市的老年人购物空间圈层结构的比较研究, 发现北京市老年人购物活动随
[5] 柴彦威, 田原裕子, 李昌霞. 2006.

老年人居住迁移的地理学研究进展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5(3): 109-1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6.03.025      URL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老年人居住迁移的地理学研究在理论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和研究内容的逻辑关系提出了老年人居住迁移的研究框架,回顾了欧美、日本和中国地理学界对老年人居住迁移研究的成果和进程,以期为未来中国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Chai Y W, Tawara Y, Li C X.2006.

A review of the geographical research on the elderly migration

[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5(3): 109-1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6.03.025      URL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老年人居住迁移的地理学研究在理论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和研究内容的逻辑关系提出了老年人居住迁移的研究框架,回顾了欧美、日本和中国地理学界对老年人居住迁移研究的成果和进程,以期为未来中国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6] 陈如桂, 杨林生, 王五一. 1999.

GIS在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应用探索: 中国鼠疫医学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立

[J]. 地理科学进展, 18(4): 368-372.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1999.04.01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应用医学地理与GIS方法建立中国鼠疫医学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病情分布时空结构及其与环境及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在确立对病情定量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病情动态监测与预报模型, 为有效防治疾病的发生、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为建立以多种疾病为基础的中国环境--疾病信息系统做理论及实践探索。

[Chen R G, Yang L S, Wang W Y.1999.

The application of GIS in health fields: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GIS of the plague in China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18(4): 368-372.]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1999.04.01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应用医学地理与GIS方法建立中国鼠疫医学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病情分布时空结构及其与环境及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在确立对病情定量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病情动态监测与预报模型, 为有效防治疾病的发生、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为建立以多种疾病为基础的中国环境--疾病信息系统做理论及实践探索。
[7] 陈赛权. 2000.

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

[J]. 人口学刊, (3): 30-3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大力促进社会化养老 ,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 ,是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区别在于承担养老责任不同。社会养老具有社会再分配功能 ,从而实现社会范围的公平化。虽然学者们各持其说 ,但养老模式仍不外乎以下几类 :完整的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 ,不完整的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和居家养老等。而在我国 ,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且最终会被社会养老模式所取代。我国目前的养老工作尚需深入研究

[Chen S Q.2000.

Zhongguo yanglao moshi yanjiu zongshu

[J]. Population Journal, (3): 30-3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大力促进社会化养老 ,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 ,是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区别在于承担养老责任不同。社会养老具有社会再分配功能 ,从而实现社会范围的公平化。虽然学者们各持其说 ,但养老模式仍不外乎以下几类 :完整的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 ,不完整的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和居家养老等。而在我国 ,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且最终会被社会养老模式所取代。我国目前的养老工作尚需深入研究
[8] 戴俊骋, 周尚意, 赵宝华, . 2011.

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31(20): 4008-40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9202.2011.20.062      URL      摘要

目的在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基 础上,全面系统地建立一个涵盖老年人生活软硬环境要素的指标体系,积极应对老龄化态势,为老年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指导方向。方法利用文献分析、访谈调查和 专家咨询法构建指标框架和指标库,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指标的筛选,最后借助矩阵关联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中国老 年人宜居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分为老年人宜居环境公共指标和专项指标两大块内容,共8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结论本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 可行性三大特征,能够为中国各个城市进行老年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Dai J C, Zhou S Y, Zhao B H, et al.2011.

Zhongguo laonianren yiju chengshi pingjia zhibiao tixi tantao

[J].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31(20): 4008-40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9202.2011.20.062      URL      摘要

目的在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基 础上,全面系统地建立一个涵盖老年人生活软硬环境要素的指标体系,积极应对老龄化态势,为老年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指导方向。方法利用文献分析、访谈调查和 专家咨询法构建指标框架和指标库,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指标的筛选,最后借助矩阵关联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中国老 年人宜居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分为老年人宜居环境公共指标和专项指标两大块内容,共8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结论本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 可行性三大特征,能够为中国各个城市进行老年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9] 杜鹏, 王武林. 2010.

论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差异的转变

[J]. 人口研究, 34(2): 3-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农村 老年人口比例日益高于城市,这是否是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特有现象?本文对中国和其他国家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城乡人口老龄化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 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地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只是人口老龄化过 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不会长期持续。当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大规模的城乡人口迁移基本完成,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人口因素发生改变时,人口老龄化程度 农村高于城市的城乡倒置状况将发生转变,即城市老年人口比例最终将超过农村。

[Du P, Wang W L.2010.

The difference of urban and rural ageing and its transition

[J]. Population Research, 34(2): 3-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农村 老年人口比例日益高于城市,这是否是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特有现象?本文对中国和其他国家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城乡人口老龄化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 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地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只是人口老龄化过 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不会长期持续。当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大规模的城乡人口迁移基本完成,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人口因素发生改变时,人口老龄化程度 农村高于城市的城乡倒置状况将发生转变,即城市老年人口比例最终将超过农村。
[10] 费孝通. 1948.

乡土重建

[M]. 上海: 上海观察社.

[Fei X T.1948.

Xiangtu chongjian

[M]. Shanghai, China: Shanghai Guanchashe.]

[11] 封志明, 李鹏. 2011.

20世纪人口地理学研究进展

[J]. 地理科学进展, 30(2): 131-140.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2.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世纪之前的人口地理学只是 从属于传统地理学的人口地理研究。进入20世纪,人口地理研究尚未从人文地理学中独立出来,内容上延续了拉采尔的人类地理学思想;二战以后,人口地理研究 逐步向人口地理学纵深发展,50年代人口地理学逐步成形。20世纪后半叶,人口地理学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出生率与老龄化、迁移与流动、人口与脆弱性等世 界性人口问题成为热点研究主题。未来人口地理学家仍将关注人口差异、脆弱性及空间分析,加强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方法研究,从不同地理尺度与地理维度应对人 口地理学的新挑战。

[Feng Z M, Li P.2011.

Review of population geography in the past century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0(2): 131-140.]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2.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世纪之前的人口地理学只是 从属于传统地理学的人口地理研究。进入20世纪,人口地理研究尚未从人文地理学中独立出来,内容上延续了拉采尔的人类地理学思想;二战以后,人口地理研究 逐步向人口地理学纵深发展,50年代人口地理学逐步成形。20世纪后半叶,人口地理学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出生率与老龄化、迁移与流动、人口与脆弱性等世 界性人口问题成为热点研究主题。未来人口地理学家仍将关注人口差异、脆弱性及空间分析,加强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方法研究,从不同地理尺度与地理维度应对人 口地理学的新挑战。
[12] 高晓路. 2013.

城市居民对养老机构的偏好特征及社区差异

[J]. 中国软科学, (1): 103-1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9753.2013.01.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基于北京市新建商品房小 区、混合社区、单位大院、旧城街坊、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6个典型社区的问卷调查结果,构建了基于结合分析的偏好指数模型,定量分析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 偏好特征和不同类型社区的差异。结果表明,(1)老年人对公办养老机构的需求比例为40%左右,70%的老人期望收费在2000元/月以下,高端民办养护 设施2/3布置在郊区,1/3布置在中心城区。(2)不同社区的老年人对养老设施的性质、区位、服务标准和收费的偏好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这种取向与社区 构成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紧密相关。以上研究成果为合理确定养老服务设施的数量、比例和空间布局,制定适宜的设施供给标准,从而有效避免供需错位和资源浪 费提供了参考依据。

[Gao X L.2013.

Preference of the urban elderly for caring facilities: variation across different communities

[J]. China Soft Science, (1): 103-1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9753.2013.01.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基于北京市新建商品房小 区、混合社区、单位大院、旧城街坊、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6个典型社区的问卷调查结果,构建了基于结合分析的偏好指数模型,定量分析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 偏好特征和不同类型社区的差异。结果表明,(1)老年人对公办养老机构的需求比例为40%左右,70%的老人期望收费在2000元/月以下,高端民办养护 设施2/3布置在郊区,1/3布置在中心城区。(2)不同社区的老年人对养老设施的性质、区位、服务标准和收费的偏好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这种取向与社区 构成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紧密相关。以上研究成果为合理确定养老服务设施的数量、比例和空间布局,制定适宜的设施供给标准,从而有效避免供需错位和资源浪 费提供了参考依据。
[13] 高晓路, 颜秉秋, 季珏. 2012.

北京城市居民的养老模式选择及其合理性分析

[J]. 地理科学进展, 31(10): 1274-1281.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10.00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北京市典型社区的问卷调查, 运用决策树分析的方法, 对城市居民在不同阶段养老方式的选择及其合理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目前, 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转型, 北京市老年人的空巢家庭比例超过1/2, 城市居民在健康状态下约80%选择独自生活, 而独立生活有困难时近1/2 的老人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②目前的主要问题是, 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的了解和认可度十分有限, 养老机构总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特别是面向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机构床位存在大量缺口。③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存在巨大的阶段性差异。由健康状态步入需要照护的阶段后, 老年人对家庭赡养、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需求大约分别提高到原来的2 倍、4倍和8 倍。基于生命周期的测算, 2020 年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在机构和社区养老的合理比例分别为35%和30%。④当前, 需求调控的重点是70岁以下低龄老人, 应该引导更多的低龄老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方式。

[Gao X L, Yan B Q, Ji J.2012.

Urban elders' desirable caring patterns and its rationality: a decision tree analysis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1(10): 1274-1281.]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10.00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北京市典型社区的问卷调查, 运用决策树分析的方法, 对城市居民在不同阶段养老方式的选择及其合理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目前, 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转型, 北京市老年人的空巢家庭比例超过1/2, 城市居民在健康状态下约80%选择独自生活, 而独立生活有困难时近1/2 的老人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②目前的主要问题是, 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的了解和认可度十分有限, 养老机构总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特别是面向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机构床位存在大量缺口。③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存在巨大的阶段性差异。由健康状态步入需要照护的阶段后, 老年人对家庭赡养、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需求大约分别提高到原来的2 倍、4倍和8 倍。基于生命周期的测算, 2020 年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在机构和社区养老的合理比例分别为35%和30%。④当前, 需求调控的重点是70岁以下低龄老人, 应该引导更多的低龄老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方式。
[14] 谷志莲, 柴彦威. 2012.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单位社区的“宜老性”研究: 以北京大学燕东园社区为例

[J]. 城市发展研究, 19(1): 89-95, 1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2.11.014      URL      摘要

许多中国城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社区养老成为广受提倡的主要养老 模式.单位社区作为中国城市老年人的主要居住空间,也是城市改造的重点,其发展前景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宜老性”的视角,通过典型单位社区的案 例研究,从老年人的日常行为、老年人的社区认同、社区组织与建设中的社区参与等阐述了单位社区的“宜老性”特征,认为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单位社区具有宜老社 区的特点,其空间结构、社区认同、面向老年人的社区组织再造等是“宜老性”的重要体现.单位社区养老设施与为老服务的相对缺乏也成为应对社区养老的最大制 约,宜老环境建设面临着市场化力量主导下的社区资源争夺.在单位社区改造中,应该充分肯定单位社区对单位老年人的生活意义.

[Gu Z L, Chai Y W.2012.

Study on the elderly-livability of danwei commun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ging society: a case study of YanDong-Yuan in Peking University

[J]. Urban Studies, 19(1): 89-95, 1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2.11.014      URL      摘要

许多中国城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社区养老成为广受提倡的主要养老 模式.单位社区作为中国城市老年人的主要居住空间,也是城市改造的重点,其发展前景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宜老性”的视角,通过典型单位社区的案 例研究,从老年人的日常行为、老年人的社区认同、社区组织与建设中的社区参与等阐述了单位社区的“宜老性”特征,认为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单位社区具有宜老社 区的特点,其空间结构、社区认同、面向老年人的社区组织再造等是“宜老性”的重要体现.单位社区养老设施与为老服务的相对缺乏也成为应对社区养老的最大制 约,宜老环境建设面临着市场化力量主导下的社区资源争夺.在单位社区改造中,应该充分肯定单位社区对单位老年人的生活意义.
[15] 郭瑜. 2013.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33(11): 49-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596X.2013.11.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描述了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总体数量以及变化趋势,并从劳动参与 率、城乡结构、人力资本三方面进行考察,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于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我国劳动参与率还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将会是未来劳动力供给的重要增长点;农 村剩余劳动力存量仍看似充足,但其老龄化情况较严重,难以维持当前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另外我国年轻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和人力资本已有显著提升.因此虽 然人口老龄化已经对我国劳动力供给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由于人口和劳动力的变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不会给经济发展带来突发的、灾难性的冲击.

[Guo Y.2013.

The impact of an aging population on the labor supply in China

[J].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33(11): 49-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596X.2013.11.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描述了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总体数量以及变化趋势,并从劳动参与 率、城乡结构、人力资本三方面进行考察,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于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我国劳动参与率还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将会是未来劳动力供给的重要增长点;农 村剩余劳动力存量仍看似充足,但其老龄化情况较严重,难以维持当前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另外我国年轻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和人力资本已有显著提升.因此虽 然人口老龄化已经对我国劳动力供给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由于人口和劳动力的变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不会给经济发展带来突发的、灾难性的冲击.
[16] 韩银娥. 2007.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心理成本制约分析

[J]. 农业经济, (7): 16-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6139.2007.07.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固有的二元结构体制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限性,政策制度的壁垒不断消除的同时,各种差异的长期性使得心理因素的影响凸显,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心理成本的分析,从制度政策层和非制度政策层方面对如何降低这种心理成本进行了探究.

[Han Y E.2007.

Nongcun laodongli de xinli chengben zhiyue fenxi

[J]. Agricultural Economy, (7): 16-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6139.2007.07.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固有的二元结构体制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限性,政策制度的壁垒不断消除的同时,各种差异的长期性使得心理因素的影响凸显,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心理成本的分析,从制度政策层和非制度政策层方面对如何降低这种心理成本进行了探究.
[17] 郝喆, 李永华, 李海蓉, . 2015.

中国区域长寿与地理环境的耦合关系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35(5): 1422-14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9202.2015.05.13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寿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中国长寿之乡的形成,与天(舒适宜 人的气候条件)、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物(合理的物质生活条件)、水(优质的饮水资源)、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文(深厚的文化底蕴)等诸多因素有 关〔1〕。长寿现象具有空间聚集性,自然地理环境对长寿的贡献比重较高,是影响长寿的重要因子之一。目前对于区域健康长寿仍缺乏系统阐述,对自然地理环境 诸要素与健康长寿的关系缺乏整体把握。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区域长寿与地理环境的耦合关系,总结有利于长寿的自然地理环境类型,为揭示健康长寿的地理环境机 制、因地制宜地保护环境和改善老龄人口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Hao Z, Li Y H, Li H R, et al.2015.

Zhongguo quyu changshou yu dili huanjing de ouhe guanxi

[J].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35(5): 1422-14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9202.2015.05.13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寿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中国长寿之乡的形成,与天(舒适宜 人的气候条件)、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物(合理的物质生活条件)、水(优质的饮水资源)、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文(深厚的文化底蕴)等诸多因素有 关〔1〕。长寿现象具有空间聚集性,自然地理环境对长寿的贡献比重较高,是影响长寿的重要因子之一。目前对于区域健康长寿仍缺乏系统阐述,对自然地理环境 诸要素与健康长寿的关系缺乏整体把握。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区域长寿与地理环境的耦合关系,总结有利于长寿的自然地理环境类型,为揭示健康长寿的地理环境机 制、因地制宜地保护环境和改善老龄人口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18] 何小勤. 2013.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研究: 基于浙江省农村的调查

[J]. 人口与经济, (2): 69-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4149.2013.02.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为了解农业劳动力年龄情况,文 章通过对浙江省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的抽样调查,发现在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严重,且呈现逐年上升的 趋势。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已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子代的农业情感、农村基层保障体系的完善等产生了严重影响。缓解农业劳动力老龄 化,必须通过制定系统的人口与经济、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村的安定和谐。

[He X Q.2013.

A study on the aging of agriculture labor forc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Zhejiang rural areas

[J]. Population & Economics, (2): 69-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4149.2013.02.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为了解农业劳动力年龄情况,文 章通过对浙江省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的抽样调查,发现在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严重,且呈现逐年上升的 趋势。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已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子代的农业情感、农村基层保障体系的完善等产生了严重影响。缓解农业劳动力老龄 化,必须通过制定系统的人口与经济、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村的安定和谐。
[19] 康传坤. 2012.

人口老龄化会阻碍城市化进程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世界经济文汇, (1): 91-1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在人口迁移理论框架内考察 了老龄化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老龄化通过心理成本和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两种机制影响城市化的进程。在上述理论基础之上,本文利用2000—2008年中 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多种模型的估计结果都表明老龄化通过心理成本和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对城市化进程具有显著、稳定的阻碍作用。因此,为了 加速城市化进程,我们应对老龄化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Kang C K.2012.

Renkou laolinghua hui zuai cheng shihua jincheng ma jiyu Zhongguo shengji mianban shuju de shizheng yanjiu

[J]. World Economic Papers, (1): 91-1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在人口迁移理论框架内考察 了老龄化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老龄化通过心理成本和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两种机制影响城市化的进程。在上述理论基础之上,本文利用2000—2008年中 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多种模型的估计结果都表明老龄化通过心理成本和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对城市化进程具有显著、稳定的阻碍作用。因此,为了 加速城市化进程,我们应对老龄化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20] 李培. 2009.

中国城乡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经济学家, (1): 50-5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水 平的迅速提高,城乡人口迁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对中国人口迁移的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本文以推拉模型为理论依据,利用1992—2005年 省级人口城乡迁移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人口城乡迁移的计量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农村人口城乡迁移存在倒U型关系。城乡收入差距的 扩大,城镇就业岗位的增加,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乡镇企业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都明显促进了城乡人口的迁移,而实际迁移距离和"无形"迁移距离制约着 城乡人口的迁移。本文认为,完善当前的农地制度以增加农民进城的启动资金,为迁移人口提供稳定和适宜的居住条件,是政府促进人口城乡迁移健康、有序推进的 关键。

[Li P.2009.

Zhongguo chengxiang renkou qianyi de shikong tezheng jiqi yingxiang yinsu

[J]. Economist, (1): 50-5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水 平的迅速提高,城乡人口迁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对中国人口迁移的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本文以推拉模型为理论依据,利用1992—2005年 省级人口城乡迁移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人口城乡迁移的计量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农村人口城乡迁移存在倒U型关系。城乡收入差距的 扩大,城镇就业岗位的增加,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乡镇企业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都明显促进了城乡人口的迁移,而实际迁移距离和"无形"迁移距离制约着 城乡人口的迁移。本文认为,完善当前的农地制度以增加农民进城的启动资金,为迁移人口提供稳定和适宜的居住条件,是政府促进人口城乡迁移健康、有序推进的 关键。
[21] 李鹏飞, 柴彦威. 2013.

迁居对单位老年人日常生活社会网络的影响

[J]. 人文地理, 28(3): 78-84.

URL      摘要

社会网络对于老年人的日常活动 与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满意度等多个维度。本文以单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观察、追踪研究、结 构访谈、案例剖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对比迁居前后单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状态,分析迁居后单位老年人应对新居住空间与原有社会交往空间分离下的日常 活动与交往模式的调整与变化,重点剖析迁居老年人与原单位社区之间的互动,进而归纳迁居对单位老年人社会网络的影响机制,并从老年人迁居与社会交往的互动 关系的角度提出相关的老龄政策。

[Li P F, Chai Y W.2013.

The influence of housing mobility on daily life social network of the elderly in danwei

[J]. Human Geography, 28(3): 78-84.]

URL      摘要

社会网络对于老年人的日常活动 与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满意度等多个维度。本文以单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观察、追踪研究、结 构访谈、案例剖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对比迁居前后单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状态,分析迁居后单位老年人应对新居住空间与原有社会交往空间分离下的日常 活动与交往模式的调整与变化,重点剖析迁居老年人与原单位社区之间的互动,进而归纳迁居对单位老年人社会网络的影响机制,并从老年人迁居与社会交往的互动 关系的角度提出相关的老龄政策。
[22] 李强. 2003.

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

[J]. 中国社会科学, (1): 125-13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运用推拉理论模型对影响中 国城市农民工流动的因素进行分析。作者认为 ,中国的推拉模式与国际上相比存在着巨大差异 ,其中最主要的差异在于户籍制度。户籍是影响中国城乡流动的最为突出的制度障碍 ,它不仅对推拉发生一般的影响 ,而且还使得推拉失去效力。这样 ,中国的人口流动将不再遵循一般的推拉规律。推力和拉力之所以失去效力 ,是因为流动农民工在长期户籍制度的影响下心理发生了变形。本文运用生活目标、生活预期、心理定位和生命周期等概念来分析这个过程。

[Li Q.2003.

An analysis of push and pull factors in the migration of rural workers in China

[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 125-13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运用推拉理论模型对影响中 国城市农民工流动的因素进行分析。作者认为 ,中国的推拉模式与国际上相比存在着巨大差异 ,其中最主要的差异在于户籍制度。户籍是影响中国城乡流动的最为突出的制度障碍 ,它不仅对推拉发生一般的影响 ,而且还使得推拉失去效力。这样 ,中国的人口流动将不再遵循一般的推拉规律。推力和拉力之所以失去效力 ,是因为流动农民工在长期户籍制度的影响下心理发生了变形。本文运用生活目标、生活预期、心理定位和生命周期等概念来分析这个过程。
[23] 李日邦, 谭见安, 王五一, . 2000.

中国人口寿命的时间变化和区域差异

[J]. 人文地理, 15(2): 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论述了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时间变化和区域差异,分析了我国“百岁寿星”的地理分布态势,提出了防治老年性疾病和艾滋病、增进延年益寿的积极意义。建国后,我国人口寿命的年度变化可分为快速增长和平缓增长两个时期,在区域差异上有明显的城乡差异,东、西部地区之间和民族地区之间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Li R B, Tan J A, Wang W Y, et al.2000.

The yearly change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population life-span in China

[J]. Human Geography, 15(2): 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论述了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时间变化和区域差异,分析了我国“百岁寿星”的地理分布态势,提出了防治老年性疾病和艾滋病、增进延年益寿的积极意义。建国后,我国人口寿命的年度变化可分为快速增长和平缓增长两个时期,在区域差异上有明显的城乡差异,东、西部地区之间和民族地区之间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24] 李日邦, 王五一, 谭见安, . 1999.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阶段、趋势和区域差异

[J]. 地理研究, 18(2): 113-121.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1999.02.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三 个阶段,并预测了它的发展趋势。研究了人口老龄化的地理区域差异,表明在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和各民族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而在贫困地区与非贫困 地区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为按照各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依据。

[Li R B, Wang W Y, Tan J A, et al.1999.

The development stages and trend of population ageing and it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hina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18(2): 113-121.]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1999.02.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三 个阶段,并预测了它的发展趋势。研究了人口老龄化的地理区域差异,表明在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和各民族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而在贫困地区与非贫困 地区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为按照各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依据。
[25] 李若建. 2006.

迁移与滞留: 广东省人口老化的区域特征研究

[J]. 南方人口, 21(4): 11-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1613.2006.04.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论文描述了广东省人口老化的基本过程,分别从经济区、大城市、农村、外来人口聚集区与人口大规模外流区等多个层面上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特征。指出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的青年人的流动和老年人口滞留在经济相对滞后的区域是影响人口老化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

[Li R J.2006.

Migration and stabilization: the research of regional features of population aging in Guangdong Province

[J]. South China Population, 21(4): 11-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1613.2006.04.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论文描述了广东省人口老化的基本过程,分别从经济区、大城市、农村、外来人口聚集区与人口大规模外流区等多个层面上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特征。指出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的青年人的流动和老年人口滞留在经济相对滞后的区域是影响人口老化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
[26] 李秀丽, 王良健. 2008.

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分解研究

[J]. 西北人口, 29(6): 104-107, 1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0672.2008.06.008      URL      摘要

本文运用方差及其分解等区域差异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人口老 龄化水平在东、中、西部及省际问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区域差异不均衡,东、中、西部区域时应人口老龄化水平的"高、中、低".区际间的 差异及东部区域的省际差异有减小的趋势但是总体省际问差异却在不断扩大,尤其是中部和西部区域的省际差异.为此,需要社会共同努力应对人口老龄化水平不均 衡所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Li X L, Wang L J.2008.

A study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ce decomposition of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

[J]. Northwest Population, 29(6): 104-107, 1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0672.2008.06.008      URL      摘要

本文运用方差及其分解等区域差异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人口老 龄化水平在东、中、西部及省际问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区域差异不均衡,东、中、西部区域时应人口老龄化水平的"高、中、低".区际间的 差异及东部区域的省际差异有减小的趋势但是总体省际问差异却在不断扩大,尤其是中部和西部区域的省际差异.为此,需要社会共同努力应对人口老龄化水平不均 衡所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27] 李扬, 刘慧, 金凤君, . 2011.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的时空变化特征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1(11): 131-1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1.11.022      URL      摘要

人口老龄化现已成为当今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 注,人口老龄化进程与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是未来人口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北京市第四次和第五次 人口普查数据以及1995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北京市县域尺度老龄人口分布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 明,北京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各区县差异较大,且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中心四城区老龄人口比重较高,近郊区老龄人口比重较全市平均水平低,远郊区老年 人口比重又有所回升;同时,北京地区老年人口各区县的空间分布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中心老城区呈现不断增强的集聚趋势,而远郊区的老年人口扩散 效应明显大于集聚效应.

[Li Y, Liu H, Jin F J, et al.2011.

Spatiotemporal transition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based on ESDA-GIS in Beijing City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1(11): 131-1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1.11.022      URL      摘要

人口老龄化现已成为当今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 注,人口老龄化进程与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是未来人口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北京市第四次和第五次 人口普查数据以及1995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北京市县域尺度老龄人口分布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 明,北京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各区县差异较大,且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中心四城区老龄人口比重较高,近郊区老龄人口比重较全市平均水平低,远郊区老年 人口比重又有所回升;同时,北京地区老年人口各区县的空间分布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中心老城区呈现不断增强的集聚趋势,而远郊区的老年人口扩散 效应明显大于集聚效应.
[28] 林琳, 马飞. 2007.

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及趋势

[J]. 地理研究, 26(5): 1043-105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4个代表年份的数据,对广州市10区2市(县级)进行分析。选取6项人口老龄化指标,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得出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呈三个圈层:中心区、内缘区和外缘区,其人口老龄化程度分别表现为老年型初期、老年型中期和老年型后期。利用GIS空间自相关模型进行分析预测,得出广州市不同圈层人口老龄化集聚扩散趋势,中心区呈扩散趋势,外缘区呈集聚趋势,内缘区介于两者之间。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对人口老龄化产生重要影响,并通过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化表现出来,不同圈层间人口迁移的快速变化,是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及变化的主要原因。

[Lin L, Ma F.2007.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rends of the aging of population in Guangzhou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6(5): 1043-105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4个代表年份的数据,对广州市10区2市(县级)进行分析。选取6项人口老龄化指标,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得出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呈三个圈层:中心区、内缘区和外缘区,其人口老龄化程度分别表现为老年型初期、老年型中期和老年型后期。利用GIS空间自相关模型进行分析预测,得出广州市不同圈层人口老龄化集聚扩散趋势,中心区呈扩散趋势,外缘区呈集聚趋势,内缘区介于两者之间。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对人口老龄化产生重要影响,并通过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化表现出来,不同圈层间人口迁移的快速变化,是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及变化的主要原因。
[29] 刘红. 2009.

中国机构养老需求与供给分析

[J]. 人口与经济, (4): 59-6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采用公开的人口和社会保障统计数据及相关调查数据,对机构养老方式的需求和供给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相互矛盾的现象,并从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机构服务的质量三方面对矛盾现象的内在原因进行了深入阐述。

[Liu H.2009.

An analysis on demand and supply of institutional old aged caring in China

[J]. Population & Economics, (4): 59-6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采用公开的人口和社会保障统计数据及相关调查数据,对机构养老方式的需求和供给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相互矛盾的现象,并从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机构服务的质量三方面对矛盾现象的内在原因进行了深入阐述。
[30] 刘华军, 何礼伟, 杨骞. 2014.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演进: 1989-2011

[J]. 人口研究, 38(2): 71-8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1989—2011年30个省份的数据,以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少比两种指标,采用Da- 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演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利用GIS绘制的老年人口比重和 老少比的分布图直观地展示出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具体表现为中、西部地区老龄化程度低而东部地区老龄化程度高的梯度分布态 势。第二,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分解结果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呈波动趋势,地区间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超变密度对我国老龄人口分布总 体差距的影响也不断增强;第三,Kernel密度估计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地区差距亦呈现持续扩大趋势,并出现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

[Liu H J, He L W, Yang Q.2014.

Spatial inequality and distributional dynamics of population ageing in China: 1989-2011

[J]. Population Research, 38(2): 71-8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1989—2011年30个省份的数据,以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少比两种指标,采用Da- 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演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利用GIS绘制的老年人口比重和 老少比的分布图直观地展示出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具体表现为中、西部地区老龄化程度低而东部地区老龄化程度高的梯度分布态 势。第二,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分解结果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呈波动趋势,地区间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超变密度对我国老龄人口分布总 体差距的影响也不断增强;第三,Kernel密度估计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地区差距亦呈现持续扩大趋势,并出现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
[31] 刘爽. 1998.

中国的城镇化与区域人口老龄化

[J]. 西北人口, (3): 13-1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这种地域综合发展水平与模式的参差不齐和多样性,不仅使得我国各个地区处于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个现代化进程。因此,认识和研究中国区域人口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

[Liu S.1998.

Zhongguo de chenzhenhua yu quyu renkou laolinghua

[J]. Northwest Population, (3): 12-1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这种地域综合发展水平与模式的参差不齐和多样性,不仅使得我国各个地区处于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个现代化进程。因此,认识和研究中国区域人口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
[32] 刘爽, 陈谊, 黄慧, . 2006.

孰是孰非: 聚焦"异地养老"

[J]. 人口研究, 30(4): 35-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087.2006.04.004      URL      摘要

背 景2005年8月,北京“十一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为了倾听民意,更好地制定北京市未来5年的城市发展规划,组织了数个专题的市民代表建言 会,就一些关系城市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献计献策。其中第一个建言会的主题就是北京的城市人口问题。我有幸被选为40位代表之一参

[Liu S, Chen Y, Huang H, et al.Shushi shufei: jujiao "yidi yanglao"[J]. Population Research, 30(4): 35-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087.2006.04.004      URL      摘要

背 景2005年8月,北京“十一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为了倾听民意,更好地制定北京市未来5年的城市发展规划,组织了数个专题的市民代表建言 会,就一些关系城市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献计献策。其中第一个建言会的主题就是北京的城市人口问题。我有幸被选为40位代表之一参
[33] 陆大道, 郭来喜. 1998.

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

[J]. 地理学报, 53(2): 97-1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吴传钧院士是杰出的地理学家。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为地理学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了多方面重大贡献,同时推动了中国地理学走出世界,为地理学的国际多维交流,做出了不懈努力。本文扼要地阐述了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概括了他对中国地理学事业发展,特别是农业地理学,土地利用研究,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定向,开拓国土治和可持续发展新领域,全力介导并组织实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组织我国地理学界联系

[Lu D D, Guo L X.1998.

Man earth areal system: the core of geographical study: on the geographical thoughts and academic contributions of academician Wu Chuanjun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3(2): 97-1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吴传钧院士是杰出的地理学家。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为地理学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了多方面重大贡献,同时推动了中国地理学走出世界,为地理学的国际多维交流,做出了不懈努力。本文扼要地阐述了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概括了他对中国地理学事业发展,特别是农业地理学,土地利用研究,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定向,开拓国土治和可持续发展新领域,全力介导并组织实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组织我国地理学界联系
[34] 孟向京, 姜向群, 宋健, . 2004.

北京市流动老年人口特征及成因分析

[J]. 人口研究, 28(6): 53-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087.2004.06.010      URL      摘要

根据对北京市流动老年人口的问 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结果 ,分析目前我国大城市流动老年人口的特征和流动原因 ,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研究表明 ,中国老年人口流动主要以家庭团聚为目的 ,老年人口流动是基于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理性决定。决定老年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老年人口的自身因素、流入地子女的经济状况和与老年人的关系以及流入地的 自然社会环境因素。

[Meng X J, Jiang X Q, Song J, et al.2004.

The floating elderly population in Beijing: characteristics and determinants

[J]. Population Research, 28(6): 53-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087.2004.06.010      URL      摘要

根据对北京市流动老年人口的问 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结果 ,分析目前我国大城市流动老年人口的特征和流动原因 ,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研究表明 ,中国老年人口流动主要以家庭团聚为目的 ,老年人口流动是基于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理性决定。决定老年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老年人口的自身因素、流入地子女的经济状况和与老年人的关系以及流入地的 自然社会环境因素。
[35] 苗瑞凤. 2012.

老年流动人口城市适应性的社会学分析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32(18): 4095-40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9202.2012.18.13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随着流动人口的大规模增加,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存和适应问题受到了诸多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从文化、社区、人类学、社会网络等视角揭示了这一群体在城市的流动、就业、生存和交往等方面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但关注对象却大都是务工

[Miao R F.2012.

Laonian liudong renkou chengshi shiyingxing de shehuixue fenxi

[J].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32(18): 4095-40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9202.2012.18.13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随着流动人口的大规模增加,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存和适应问题受到了诸多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从文化、社区、人类学、社会网络等视角揭示了这一群体在城市的流动、就业、生存和交往等方面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但关注对象却大都是务工
[36] 彭秀健. 2006.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 应用一般均衡分析

[J]. 人口研究, 30(4): 12-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087.2006.04.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运用“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 模型”(PRCGEM)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进行量化分析。模型结果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将通过劳动力的负增长以及由此导致的物质资本的低增长 减缓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人均物质生活水平仍然会继续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会不断下降。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维持中国经济 可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

[Peng X J.2006.

Macro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ageing in China: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J]. Population Research, 30(4): 12-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087.2006.04.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运用“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 模型”(PRCGEM)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进行量化分析。模型结果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将通过劳动力的负增长以及由此导致的物质资本的低增长 减缓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人均物质生活水平仍然会继续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会不断下降。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维持中国经济 可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
[37] 宋健. 2005.

流迁老年人口研究: 国外文献评述

[J]. 人口学刊, (1): 28-3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目前国内老年人的流动与迁移行为较少被关注,有必要对这一问题重新加以认识.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与评述,从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关注焦点、迁入地与迁出地、迁移原因、老年人流动迁移行为的经济后果等角度总结目前的国外文献研究成果,并提出对我国相关领域研究的借鉴意见.

[Song J.2005.

Study on flowing and moving old people: comments on foreign documents

[J]. Population Journal, (1): 28-3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目前国内老年人的流动与迁移行为较少被关注,有必要对这一问题重新加以认识.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与评述,从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关注焦点、迁入地与迁出地、迁移原因、老年人流动迁移行为的经济后果等角度总结目前的国外文献研究成果,并提出对我国相关领域研究的借鉴意见.
[38] 孙樱, 陈田, 韩瑛. 2001.

北京市区老年人口休闲行为的时空特征初探

[J]. 地理研究, 20(5): 537-546.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1.05.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大城市老龄化及由此带来的城市 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市区 ,老龄人口的比重已经占到城市市区总人口的 2 0~ 30 %,部分老龄化社区也初见端倪。然而 ,目前学术界对老年人口问题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口的贫困、医疗保健以及老龄公寓等经济和社会问题方面。对老年人口的精神慰藉及休闲健身活动的要求缺乏研究。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区 5 0个退休老人四季休闲行为的跟踪调查 ,采用时间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揭示大城市老年人口日常生活行为、休闲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时空分异规律 ,为大城市规划中的休闲空间的组织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Sun Y, Chen T, Han Y.2001.

A study on leisure behavior of the aged in Beijing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5): 537-546.]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1.05.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大城市老龄化及由此带来的城市 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市区 ,老龄人口的比重已经占到城市市区总人口的 2 0~ 30 %,部分老龄化社区也初见端倪。然而 ,目前学术界对老年人口问题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口的贫困、医疗保健以及老龄公寓等经济和社会问题方面。对老年人口的精神慰藉及休闲健身活动的要求缺乏研究。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区 5 0个退休老人四季休闲行为的跟踪调查 ,采用时间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揭示大城市老年人口日常生活行为、休闲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时空分异规律 ,为大城市规划中的休闲空间的组织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39] 谭见安, 李日邦, 朱文郁. 1990.

我国医学地理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展望

[J]. 地理学报, 45(2): 187-2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简述了我国医学地理学的历史发 展,60年代以来是我国医学地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特别在地方病、癌症等疾病的地理分布规律、地理流行特点、生态学特性、环境病因、病区环境改善和地理制 图等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进展。并综合国内外的发展略述了医学地理的性质和任务。本文依医学地理的主要研究领域:疾病地理、健康地理、保健地理、医学地理制 图等扼要地阐述了所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其中有些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Tan J A, Li R B, Zhu W Y.1990.

The progress in medical geography of China and its prospect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45(2): 187-2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简述了我国医学地理学的历史发 展,60年代以来是我国医学地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特别在地方病、癌症等疾病的地理分布规律、地理流行特点、生态学特性、环境病因、病区环境改善和地理制 图等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进展。并综合国内外的发展略述了医学地理的性质和任务。本文依医学地理的主要研究领域:疾病地理、健康地理、保健地理、医学地理制 图等扼要地阐述了所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其中有些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40] 陶卓霖, 程杨, 戴特奇. 2014.

北京市养老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

[J]. 地理科学进展, 33(5): 616-62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05.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发展养老服务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北京市养 老设施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北京市养老设施的供给仍难以满足老年人口对养老设施的需求.对北京市养老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科学评价是进行合 理空间配置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GIS技术,应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北京市养老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了测算,并重点对1小时单一有 效服务半径和按养老设施规模划分的三级有效服务半径这两种情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后者对北京市养老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评价更具合理性.本文对空间可 达性的测算结果识别出了北京市各区域养老设施的稀缺程度,为养老设施的空间布局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Tao Z L, Cheng Y, Dai T Q.2014.

Measuring spatial accessibility to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in Beijing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4(5): 616-62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05.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发展养老服务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北京市养 老设施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北京市养老设施的供给仍难以满足老年人口对养老设施的需求.对北京市养老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科学评价是进行合 理空间配置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GIS技术,应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北京市养老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了测算,并重点对1小时单一有 效服务半径和按养老设施规模划分的三级有效服务半径这两种情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后者对北京市养老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评价更具合理性.本文对空间可 达性的测算结果识别出了北京市各区域养老设施的稀缺程度,为养老设施的空间布局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41] 万邦伟. 1994.

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之研究

[J]. 新建筑, (4): 23-26.

URL      摘要

对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文化意识等有关老年人行为活动特质的研究,必将促进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高的提高,并为老龄化问题研究增添新的内涵,这项研究不能脱离国情,也不能离开对中国老年人行为心理特点的分析。

[Wan B W.1994.

Laonianren xingwei huodong tezheng zhi yanjiu

[J]. New Architecture, (4): 23-26.]

URL      摘要

对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文化意识等有关老年人行为活动特质的研究,必将促进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高的提高,并为老龄化问题研究增添新的内涵,这项研究不能脱离国情,也不能离开对中国老年人行为心理特点的分析。
[42] 王志宝, 孙铁山, 李国平. 2013.

近20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及其演化

[J]. 人口研究, 37(1): 66-77.

URL      摘要

文章借助各省区人口老龄化的演变过程及其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关程度变化,来判别中国是否出现“未富先老”、“城乡倒置”或“人口红利”消失阻滞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差异化演变等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发现:(1)中国各省区的人口老龄化演变阶段差异很大,但基本没有出现“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并没有妨碍经济发展,这既与经济转型、开放经济等有关,也符合全球人口老龄化演化的一般规律;(2)勾画中国各省区人口老龄化演变特征,可将其划分成四类不同的人口老龄化类型,其演变历程的地域推移与地域集聚现象十分明显。就目前的演变过程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地区经济发展有明显相关性,经济发展成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

[Wang Z B, Sun T S, Li G P.2013.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evolutions of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

[J]. Population Research, 37(1): 66-77.]

URL      摘要

文章借助各省区人口老龄化的演变过程及其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关程度变化,来判别中国是否出现“未富先老”、“城乡倒置”或“人口红利”消失阻滞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差异化演变等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发现:(1)中国各省区的人口老龄化演变阶段差异很大,但基本没有出现“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并没有妨碍经济发展,这既与经济转型、开放经济等有关,也符合全球人口老龄化演化的一般规律;(2)勾画中国各省区人口老龄化演变特征,可将其划分成四类不同的人口老龄化类型,其演变历程的地域推移与地域集聚现象十分明显。就目前的演变过程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地区经济发展有明显相关性,经济发展成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
[43] 王志宝, 孙铁山, 张杰斐. 2015.

人口老龄化区域类型划分与区域演变分析: 以中美日韩四国为例

[J]. 地理科学, 35(7): 822-830.

Magsci      摘要

<p>利用中、美、日、韩四国一级行政区划近20 a的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人口老龄化区域类型的划分,总结这4个国家人口老龄化区域演变特征,并借助所构建地分析框架,进行人口老龄化区域演变实证分析。以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与速度作为划分其区域类别的主要依据,将人口老龄化划分成8个区域类型。通过人口老龄化区域类型的划分发现,日本已处于超老龄社会阶段,美国则一直在老龄社会阶段初期徘徊,而中韩刚进入浅度人口老龄化阶段。在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基础上,归纳总结发现:①人口老龄化区域演变的影响因素大致分成4类:区位效应、社会保障、经济发展和人口惯性;②经济差异直接导致区域人口老龄化的两极分化;③社会保障差异引导人口老龄化区域演变的方向。</p>

[Wang Z B, Sun T S, Sun J F.2015.

Regional types; division of population aging and analysis on population aging regional evolution: based on China, America, Japan and R O Korea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5(7): 822-830.]

Magsci      摘要

<p>利用中、美、日、韩四国一级行政区划近20 a的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人口老龄化区域类型的划分,总结这4个国家人口老龄化区域演变特征,并借助所构建地分析框架,进行人口老龄化区域演变实证分析。以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与速度作为划分其区域类别的主要依据,将人口老龄化划分成8个区域类型。通过人口老龄化区域类型的划分发现,日本已处于超老龄社会阶段,美国则一直在老龄社会阶段初期徘徊,而中韩刚进入浅度人口老龄化阶段。在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基础上,归纳总结发现:①人口老龄化区域演变的影响因素大致分成4类:区位效应、社会保障、经济发展和人口惯性;②经济差异直接导致区域人口老龄化的两极分化;③社会保障差异引导人口老龄化区域演变的方向。</p>
[44] 邬沧萍, 谢楠. 2011.

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理论思考

[J]. 北京社会科学, (1): 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3054.2011.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而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特 殊性在于中国的加速老龄化是自觉的历史选择.对中国人口老龄化有诸多隐忧无可厚非,但中国应对老龄化也存在后发优势.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平均寿 命的延长使得中国可以克服应对老龄化的悲观思维.为此,我们需要更新发展观念,重新认识老年人价值,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制定应对老龄化的战略.

[Wu C P, Xie N.2011.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aging of population in China

[J]. Social Science of Beijing, (1): 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3054.2011.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而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特 殊性在于中国的加速老龄化是自觉的历史选择.对中国人口老龄化有诸多隐忧无可厚非,但中国应对老龄化也存在后发优势.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平均寿 命的延长使得中国可以克服应对老龄化的悲观思维.为此,我们需要更新发展观念,重新认识老年人价值,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制定应对老龄化的战略.
[45] 吴传钧. 1991.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J]. 经济地理, 11(3): 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Wu C J.1991.

Lun dilixue de yanjiu hexin: rendi guanxi diyu xitong

[J]. Economic Geography, 11(3): 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46] 杨建军, 汤婧婕, 汤燕. 2012.

基于“持续照顾”理念的养老模式和养老设施规划

[J]. 城市规划, 36(5): 20-2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比较分析了国内外为老服务发展 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基于浙江省和杭州市访谈和问卷调查基础上的实证研究,提出"养老模式-养老服务体系-养老设施体系"的为老服务体系研究分析框架。论证 我国"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体,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发展取向,构建以"持续照顾"为理念、以长期照护系统为核心的养老设施体系,及其规划配置思 路。并以浙江省和杭州市为例,从等级配置体系、配置规模和城区差异性方面,对我国现有的养老设施规划设置标准进行了优化研究,制定更具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 养老设施规划配置标准。

[Yang J J, Tang J J, Tang Y.2012.

Pension model and pension facilities planning based on the “continuum of care” concept

[J]. City Planning Review, 36(5): 20-2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比较分析了国内外为老服务发展 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基于浙江省和杭州市访谈和问卷调查基础上的实证研究,提出"养老模式-养老服务体系-养老设施体系"的为老服务体系研究分析框架。论证 我国"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体,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发展取向,构建以"持续照顾"为理念、以长期照护系统为核心的养老设施体系,及其规划配置思 路。并以浙江省和杭州市为例,从等级配置体系、配置规模和城区差异性方面,对我国现有的养老设施规划设置标准进行了优化研究,制定更具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 养老设施规划配置标准。
[47] 杨林生, 王五一, 谭见安, . 2010.

环境地理与人类健康研究成果与展望

[J]. 地理研究, 29(9): 1571-1583.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09000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倡导和建立了化学地理研究机构, 是我国最早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推动了环境质量调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背景、环境容量和环境治理等理论和技术的建立和发展;长期进行克山病、大 骨节病等地方病的调查及其环境病因与防治的研究,为上述疾病的控制做出了重大贡献;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的医学地理学研究体系.2000年以后,在持续开展西 部地方病地理流行规律和稀土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基础上,重点开展了重金属等污染物及全球环境变化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拓展了区域碳、氮、磷等生命元 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研究,强化了环境污染治理和健康保护的技术研究.实现了从化学地理到环境地理、从医学地理到健康地理的转变.未 来的环境地理与人类健康研究将以地理环境的化学属性为重·点,以人口健康保护为核心,探讨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安全在整体上协调的机制与途 径.

[Yang L S, Wang W Y, Tan J A, et al.2010.

Overview on the research works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geography and human health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9(9): 1571-1583.]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09000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倡导和建立了化学地理研究机构, 是我国最早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推动了环境质量调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背景、环境容量和环境治理等理论和技术的建立和发展;长期进行克山病、大 骨节病等地方病的调查及其环境病因与防治的研究,为上述疾病的控制做出了重大贡献;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的医学地理学研究体系.2000年以后,在持续开展西 部地方病地理流行规律和稀土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基础上,重点开展了重金属等污染物及全球环境变化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拓展了区域碳、氮、磷等生命元 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研究,强化了环境污染治理和健康保护的技术研究.实现了从化学地理到环境地理、从医学地理到健康地理的转变.未 来的环境地理与人类健康研究将以地理环境的化学属性为重·点,以人口健康保护为核心,探讨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安全在整体上协调的机制与途 径.
[48] 杨青生, 张红贤, 葛淼, . 2006.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老年男性血沉参考值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

[J]. 地理科学, 26(6): 749-7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6.06.0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健康老年男性血沉参考值为例,收集中国各地用温氏法测定的健康老年男性血沉参考值,运用BP神经网络模拟分析其与地理环境的海拔高度、年日照时数、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要素问的非线性、复杂性关系特征,通过5层神经网络,经过500次及1300次自学习建立模拟规则后,用此规则很好地模拟健康老年男性血沉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知道中国某地的地理要素,就可用此模型估算该地区老年男性血沉参考值。人工神经网络预测血沉参考值的模型自动定义具体的结构和参数,减少血沉参考值预测中的人为性,计算方便;同时,通过对不同地理要素的组合,模型可以寻找预测误差最低的地理要素组合关系。

[Yang Q S, Zhang H X, Ge M, et al.2006.

Relationship between reference value (Wintrobe) of Chinese old men's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 based on NN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6(6): 749-7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6.06.0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健康老年男性血沉参考值为例,收集中国各地用温氏法测定的健康老年男性血沉参考值,运用BP神经网络模拟分析其与地理环境的海拔高度、年日照时数、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要素问的非线性、复杂性关系特征,通过5层神经网络,经过500次及1300次自学习建立模拟规则后,用此规则很好地模拟健康老年男性血沉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知道中国某地的地理要素,就可用此模型估算该地区老年男性血沉参考值。人工神经网络预测血沉参考值的模型自动定义具体的结构和参数,减少血沉参考值预测中的人为性,计算方便;同时,通过对不同地理要素的组合,模型可以寻找预测误差最低的地理要素组合关系。
[49] 杨雪, 侯力. 2011.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宏观和微观影响研究

[J]. 人口学刊, (4): 46-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129X.2011.04.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00年,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伴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其宏观影响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减少劳动力有效供给,减缓劳动生产率速度提高,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储蓄 率的下降、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化和加重养老保障的负担等.其微观影响主要包括:改变企业劳动力的供给和成本,加重企业养老金支付负担,同时人口老龄化对老年 人的基本生活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50] [Yang X, Hou L.2011.

A study on the macro and micro effects of population aging to economic and social society in China

[J]. Population Journal, (4): 46-53.]

URL      摘要

In 2000,China entered the aging society.With the speeding of population aging,population aging brought about many effects 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macro effects includes many aspects: to reduce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labor,to decrease the labor productivity rate,to effect on industrial restructure,to decrease savings rate,to cause the changes of consumption level and to increase the old-age burden of security etc..The micro-effects include: to change the labor supply and cost,to increase the pension burden of enterprises,and to affect on basic living standard of the elderly.
[51] 叶超, 蔡运龙. 2012.

地理学思想变革的案例剖析: 哈维的学术转型

[J]. 地理学报, 67(1): 122-131.

URL      摘要

大卫·哈维的学术转型是当代西方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 地理学思想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聚焦于哈维空间观的转型,通过解析哈维学术转型的代表论著,认为哈维关于空间的认识论立场主要经历了以实证主义相对空 间观为主的“多维”空间观、“社会过程一空间形式”统一体、历史一地理唯物主义空间体系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基本对应于他作为实证主义、激进主义、马克思 主义地理学代表人物的历史.导致哈维学术转型的原因主要是剧变的社会政治环境、其个人禀赋和志趣、工作环境、地理学学科发展状况等.哈维的学术转型对中国 地理学理论和方法创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启示我们正确对待逻辑实证主义地理学;直面现实社会重大问题,洞察其深层次原因并建树理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 之思想”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Ye C, Cai Y L.2012.

Analyzing the turns of David Harvey's scholarship: a case study on the innovation of geographical thought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7(1): 122-131.]

URL      摘要

大卫·哈维的学术转型是当代西方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 地理学思想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聚焦于哈维空间观的转型,通过解析哈维学术转型的代表论著,认为哈维关于空间的认识论立场主要经历了以实证主义相对空 间观为主的“多维”空间观、“社会过程一空间形式”统一体、历史一地理唯物主义空间体系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基本对应于他作为实证主义、激进主义、马克思 主义地理学代表人物的历史.导致哈维学术转型的原因主要是剧变的社会政治环境、其个人禀赋和志趣、工作环境、地理学学科发展状况等.哈维的学术转型对中国 地理学理论和方法创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启示我们正确对待逻辑实证主义地理学;直面现实社会重大问题,洞察其深层次原因并建树理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 之思想”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52] 于涛方. 2013.

中国城市老龄化空间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基于“五普”和“六普”人口数据的分析

[J]. 城市规划学刊, (6): 58-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3.06.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根据“六普”数据,2010年大陆60岁及以上人口占 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8.87%,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老龄化的积极应对是中国“城市化水平、速度”向“城市化 质量、内涵”转向的重要方面.在2000年“五普”和2010年“六普”查数据基础上,首先进行中国当前城市老龄化人口程度及其分类研究;然后进行中国老 龄化程度的时空变化以及影响要素研究.

[Yu T F.2013.

China's aging population and its spatial features in city areas (2000-2010)

[J]. Urban Planning Forum, (6): 58-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3.06.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根据“六普”数据,2010年大陆60岁及以上人口占 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8.87%,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老龄化的积极应对是中国“城市化水平、速度”向“城市化 质量、内涵”转向的重要方面.在2000年“五普”和2010年“六普”查数据基础上,首先进行中国当前城市老龄化人口程度及其分类研究;然后进行中国老 龄化程度的时空变化以及影响要素研究.
[53] 于涛方, 王瑾. 2012.

面向人口老龄化的城市规划应对

[J]. 规划师, 28(9): 75-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12.09.015      URL      摘要

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8.87%,进入"老年型社会",所引发的经济、社会 等各方面需求,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和规划应对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研究分析了国外人口老龄化迁移机制及规划应对经验,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格局及进程,提 出老年人口需求与空间资源高效率配置需统筹兼顾、空间特征和机制需做进一步探讨,据此提出城市规划应对的"两个面向",即面向老年人口"居住—医疗—交 通"等行为和需求规律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面向老年人口需求满足与城市空间和要素资源合理配置的"公平与效率"的统筹兼顾。

[Yu T F, Wang J.2012.

Urban planning for aging city

[J]. Planners, 28(9): 75-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12.09.015      URL      摘要

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8.87%,进入"老年型社会",所引发的经济、社会 等各方面需求,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和规划应对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研究分析了国外人口老龄化迁移机制及规划应对经验,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格局及进程,提 出老年人口需求与空间资源高效率配置需统筹兼顾、空间特征和机制需做进一步探讨,据此提出城市规划应对的"两个面向",即面向老年人口"居住—医疗—交 通"等行为和需求规律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面向老年人口需求满足与城市空间和要素资源合理配置的"公平与效率"的统筹兼顾。
[54] 袁俊, 吴殿廷, 吴铮争. 2007.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人口科学, (3): 41-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7881.2007.03.005      URL      摘要

文章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分异特征,揭示农村人口老龄化 程度区域差异扩大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但在“十一五”期间中西 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影响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Yuan J, Wu D T, Wu Z Z.2007.

Analysis on regional disparity and contributing factors of rural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3): 41-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7881.2007.03.005      URL      摘要

文章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分异特征,揭示农村人口老龄化 程度区域差异扩大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但在“十一五”期间中西 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影响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55] 詹运洲, 吴芳芳. 2014.

老龄化背景下特大城市养老设施规划策略探索: 以上海市为例

[J]. 城市规划学刊, (6): 38-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4.06.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老龄化背景下,建设老年友好型 城市、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是特大城市提升全民幸福感和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以上海为例,对养老设施规划提出具体的策略导引,明确养老设施体系包括机构养 老设施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两大方面。规划需要重点关注养老模式的转变,尊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从发展导向、设施布局、存量评估、标准规范以及部门 协作角度入手,为城乡规划如何更好地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经验借鉴。

[Zhan Y Z, Wu F F.2014.

Planning strategies for aging megacities: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J]. City Planning Forum, (6): 38-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4.06.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老龄化背景下,建设老年友好型 城市、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是特大城市提升全民幸福感和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以上海为例,对养老设施规划提出具体的策略导引,明确养老设施体系包括机构养 老设施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两大方面。规划需要重点关注养老模式的转变,尊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从发展导向、设施布局、存量评估、标准规范以及部门 协作角度入手,为城乡规划如何更好地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经验借鉴。
[56] 张纯, 曹广忠. 2007.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城市发展研究, 14(2): 56-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07.02.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分析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发 现:北京市老年人口呈圈层式分布特征,城市中心区老龄型家庭最多;多因素相关分析表明,自然加龄和非老年人口外迁是造成中心区老龄化的主要原因,年龄结构 年轻化的外来人口迁入近郊也成为导致中心区老龄化水平相对更高的因素之一。提出了新建社区户型多样化、完善基层社区的老年福利设施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等针 对性建议。

[Zhang C, Cao G Z.2007.

On spatial differences of elderly distribu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Beijing City

[J]. Urban Studies, 14(2): 56-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07.02.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分析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发 现:北京市老年人口呈圈层式分布特征,城市中心区老龄型家庭最多;多因素相关分析表明,自然加龄和非老年人口外迁是造成中心区老龄化的主要原因,年龄结构 年轻化的外来人口迁入近郊也成为导致中心区老龄化水平相对更高的因素之一。提出了新建社区户型多样化、完善基层社区的老年福利设施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等针 对性建议。
[57] 张开洲, 陈楠. 2014.

1990-2010年福建省县域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J]. 地理科学进展, 33(5): 605-615.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05.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应用 于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研究,以福建省为例,分析1990-2010年间县域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导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人口老龄 化的总体空间格局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集聚有所减弱。②热点区(高度热点区)由沿海向内陆演进,属跃迁式突变;边缘区发展方向刚好相反,属收缩 式渐变。③总变异中随机性因素增大,结构化分异减弱;区域空间差异愈发显著,主要体现在西北—东南方向上。④各类因素对不同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程度和方 向各不相同,但在空间上按一定的方向产生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分化。总体而言,死亡率和每千人拥有病床数对人口老龄化贡献为正,出生率、人均受教育年限及迁入 率具有抑制作用,而人均GDP对人口老龄化既有推动也有抑制作用。

[Zhang K Z, Chen N.2014.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in population aging and driving mechanism at county level in Fujian Province during 1990-2010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3(5): 605-615.]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05.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应用 于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研究,以福建省为例,分析1990-2010年间县域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导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人口老龄 化的总体空间格局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集聚有所减弱。②热点区(高度热点区)由沿海向内陆演进,属跃迁式突变;边缘区发展方向刚好相反,属收缩 式渐变。③总变异中随机性因素增大,结构化分异减弱;区域空间差异愈发显著,主要体现在西北—东南方向上。④各类因素对不同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程度和方 向各不相同,但在空间上按一定的方向产生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分化。总体而言,死亡率和每千人拥有病床数对人口老龄化贡献为正,出生率、人均受教育年限及迁入 率具有抑制作用,而人均GDP对人口老龄化既有推动也有抑制作用。
[58] 赵儒煜, 刘畅, 张锋. 2012.

中国人口老龄化区域溢出与分布差异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

[J]. 人口研究, 36(2): 71-8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将空间因素纳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框架,对各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概括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和空间误差模型,对各要素影响作用的方向和大小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出综合结论和政策建议。除老龄化惯性、人口增长以外,首次对人口老龄化区域溢出机制进行了重点阐述。我国人口老龄化区域溢出作用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影响显著,这一发现从空间维度拓宽了研究视野,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Zhao R Y, Liu C, Zhang F.2012.

Spatial econometric research on regional spillover and distribution difference of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

[J]. Population Research, 36(2): 71-8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将空间因素纳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框架,对各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概括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和空间误差模型,对各要素影响作用的方向和大小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出综合结论和政策建议。除老龄化惯性、人口增长以外,首次对人口老龄化区域溢出机制进行了重点阐述。我国人口老龄化区域溢出作用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影响显著,这一发现从空间维度拓宽了研究视野,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59] 周洁, 柴彦威. 2013.

中国老年人空间行为研究进展

[J]. 地理科学进展, 32(5): 722-732.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3.05.004      URL      Magsci      摘要

中国人口老龄化及空巢化现象的 加快使得老龄问题受到学者关注。老龄化进程和养老模式等宏观层面的研究为中国老龄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指导,而政策的落实状况及其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需要从 微观层面通过空间行为分析来还原老年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空间行为的视角对国内多个学科的老年人日常行为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基于对老年人生 活方式及需求层次理论的认知,文章聚焦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体行为:就医行为、购物行为和休闲行为,梳理这3类行为的国内研究发展历程及其行为特征、影 响机制分析等主要研究结论。基于时空间尺度和出行链进行了中国老年人空间行为研究的地理学探讨,并结合国际老年地理学的研究发展,提出了老年人空间行为研 究的展望。

[Zhou J, Chai Y W.2013.

Research progress on spatial behaviors of the elderly in China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2(5): 722-732.]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3.05.004      URL      Magsci      摘要

中国人口老龄化及空巢化现象的 加快使得老龄问题受到学者关注。老龄化进程和养老模式等宏观层面的研究为中国老龄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指导,而政策的落实状况及其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需要从 微观层面通过空间行为分析来还原老年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空间行为的视角对国内多个学科的老年人日常行为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基于对老年人生 活方式及需求层次理论的认知,文章聚焦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体行为:就医行为、购物行为和休闲行为,梳理这3类行为的国内研究发展历程及其行为特征、影 响机制分析等主要研究结论。基于时空间尺度和出行链进行了中国老年人空间行为研究的地理学探讨,并结合国际老年地理学的研究发展,提出了老年人空间行为研 究的展望。
[60] 朱竑, 陈晓亮. 2009.

从台湾《地理学报》看两岸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J]. 地理学报, 64(12): 1534-154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12.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台湾地理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地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 发展原因,大陆素来缺乏对其发展进行全景式的了解.本文以台湾<地理学撤>自1962年创刊至2007年间发表的135篇人文地理成果为研究 对象,分析探讨了台湾地区人文地理的发展现状、学科特点和发展脉络,反映出台湾人文地理学科发展的开放特点和受大陆重大事件影响的双重特性:人文地理研究 呈现上升趋势,侧重于政治、社会、文化视角的研究,学科属性亦偏向后现代的文化、社会和制度等交叉研究层面;在空间方面,著作者和研究空间明显具有不均衡 性.在对海峡两岸中国地理界权威期刊的对比和解读中可以发现.大陆人文地理依然热衷于地理空间事项特征的描述和分布研究,反映了两岸间经济社会水平发展的 差异之影响.而两岸地理学界反映出在地理学理论探讨不足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Zhu H, Chen X L.2009.

The development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human geograph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on the study of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in Taiwan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4(12): 1534-154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12.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台湾地理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地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 发展原因,大陆素来缺乏对其发展进行全景式的了解.本文以台湾<地理学撤>自1962年创刊至2007年间发表的135篇人文地理成果为研究 对象,分析探讨了台湾地区人文地理的发展现状、学科特点和发展脉络,反映出台湾人文地理学科发展的开放特点和受大陆重大事件影响的双重特性:人文地理研究 呈现上升趋势,侧重于政治、社会、文化视角的研究,学科属性亦偏向后现代的文化、社会和制度等交叉研究层面;在空间方面,著作者和研究空间明显具有不均衡 性.在对海峡两岸中国地理界权威期刊的对比和解读中可以发现.大陆人文地理依然热衷于地理空间事项特征的描述和分布研究,反映了两岸间经济社会水平发展的 差异之影响.而两岸地理学界反映出在地理学理论探讨不足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61] Andrews G J, Cutchin M, McCracken K, et al.2007.

Geographical gerontology: the constitution of a discipline

[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5(1): 151-168.

https://doi.org/10.1016/j.socscimed.2007.02.047      URL      PMID: 17459544      [本文引用: 2]      摘要

Health and healthcare have always been central considerations in geographical gerontology. This paper reviews progress in this part of the field over the past decade (1995-2006) and also looks to the future. It demonstrates how geographical gerontology is currently constituted of multiple fields of empirical interest studied by multiple academic disciplines. Specifically, the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perspectives on older population health--in terms of dynamics, distributions and movements--are traced, as well as emerging post-modern perspectives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that sensitively investigate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older people and the varied places within which they live and are cared for. Mirroring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and diversity in the social sciences, the future research challenges that lie ahead will involve the articulation of varied and often hidden cultural practices and social processes, and hitherto taken-for-granted--as well as new--social and spatial relations, between older people, health and place. If however geographical gerontology is to meet these challenges most effectively, there has to be greater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within and between its constituent disciplines and diverse empirical areas. This will help it become recognized to a greater degree as a distinct discipline.
[62] Andrews G J, Milligan C, Phillips D R, et al.2009.

Geographical gerontology: mapping a disciplinary intersection

[J]. Geography Compass, 3(5): 1641-1659.

https://doi.org/10.1111/j.1749-8198.2009.00270.x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ABSTRACT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geography and gerontology arises structurally in institutions and intellectually both in academic debates surrounding disciplinary territoriality and substantive fields of empirical inquiry (population ageing and movement; services and policy; living environments; emplacement; emotions, images and the body). Although recent years have witnessed an increasing theoretical convergence between geography and gerontology &ndash; resulting in ever fertile ground for research &ndash; a range of contemporary social processes have yet to receive substantive attention. Arising as consumer niches and economic networks, these involve connectivity across geographical scales from the local to the global. Although they provide opportunities and enrich lives, they also contribute to the continued disadvantage of older people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We argue that addressing these in research is not only morally justifiable, it potentially generates a distinct body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that might inform ongoing empirical work.
[63] Beaulieu J, Rowles G D, Kuder L.2001.

Current research in rural models of integrated long-term care

[J].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20(4): 379-385.

https://doi.org/10.1177/073346480102000401      URL      摘要

This introductory article describes four commissioned articles in this issue that review the research on integrated models of long-term care and the rur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models. Most models have been tested in urban areas or with urban population bases. Rural regions have both barriers and opportunities in implementing integrated long-term care. Although a full range of long-term care services may be failing to meet the needs of home and community-based care, rural areas may have better cooperation among acute and long-term care providers. Managed care penetration and experience are limited in most rural regions,b ut examples are given of Program for All-inclusive Care of the Elderly programs,the Arizona long-term care system,the Carle Clinic demonstration,and developments in several states for serving rural long-term care populations with new models that integrate across providers, funders, and/or services.
[64] Del Casino V J Jr.2009.

Social ge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M]. Chichester, UK: Wiley-Blackwell.

[本文引用: 1]     

[65] Glasgow N.2000.

Rural/urban patterns of aging and care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J].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1(5): 611-631.

https://doi.org/10.1177/019251300021005005      URL      摘要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esidential environments on informal and formal caregiving provided to older people. The author uses two kinds of evidence to address this central concern. First, recent demographic trends are examined to ascertain the availability of informal caregivers among older people living in different places of residence. This line of inquiry focuses on the supply of potential caregivers. Second, previous research on rural/urban patterns of informal and formal caregiving for older people is review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se two lines of inquiry, the author discusse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rends in aging and caregiving. Because little direct evidence exists with which to examine particular aspects of rural/urban patterns of caregiving, the author discusses needed areas of future research.
[66] Golant S M.1972.

The residential location and spatial behavior of the elderly: a Canadian example[D].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本文引用: 1]     

[67] Golant S M.2009.

Aging in place solutions for older Americans: groupthink responses not always in their best interests

[J]. Public Policy & Aging Report, 19(1): 33-39.

URL      [本文引用: 1]     

[68] Harper S, Laws G.1995.

Rethinking the geography of ageing

[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9(2): 199-221.

URL      [本文引用: 1]     

[69] Hirshorn B A, Stewart J E.2003.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in community-based gerontolog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J].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22(1): 134-151.

URL     

[70] Hockey J, Penhale B, Sibley D.2005.

Environments of memory: home space, later life and grief

[M]//Davidson J, Bondi L, Smith M. Emotional geographies. Aldreshot: Ashgate: 135-146.

[本文引用: 1]     

[71] Joseph A E, Skinner M W.2012.

Voluntarism as a mediator of the experience of growing old in evolving rural spaces and changing rural places

[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8(4): 380-388.

https://doi.org/10.1016/j.jrurstud.2012.01.007      URL      摘要

This paper examines voluntarism as a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people growing old in rural communities that are themselves being transformed in fundamental ways, both socially and demographically. Informed by evolving theorisations within the rural aging and geographies of voluntarism literatures, we outline the key processes in space and consequent impacts in place that have affected the experience of growing old in rural communities. We identify the changes in service systems that have led to concerns about
[72] Lawton M P.1983.

Environment and other determinants of well-being in older people

[J]. The Gerontologist, 23(4): 349-357.

https://doi.org/10.1093/geront/23.4.349      URL      PMID: 6352420      [本文引用: 1]      摘要

Describes four sectors comprising "the good life": behavioral competenc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erceived quality of life, and objective environment. Assessment approaches for each sector are described and empirical evidence is presented regarding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them. Presented at the 35th Annual Scientific Meeting of the Gerontological Society, Boston, November 20, 1982. (JAC)
[73] Lawton M P, Nahemow L.1973.

Ecology and the aging process

[M]//Eisdorfer C, Lawton M P. Psychology of adult development and aging.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619-673.

[本文引用: 1]     

[74] Lawton M P, Simon B.1968.

The ecology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housing for the elderly

[J]. Gerontologist, 8(2): 108-115.

URL      [本文引用: 2]     

[75] Michael Y L, Green M K, Farquhar S A.2006.

Neighborhood design and active aging

[J]. Health & Place, 12(4): 734-740.

https://doi.org/10.1016/j.healthplace.2005.08.002      URL      PMID: 3095962      摘要

This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focus groups describes how neighborhood design encourages active aging. Nine focus groups were conducted in 2002 and 2003 with residents ( N=60 N = 60 mathContainer Loading Mathjax ) aged 55 and over living in Portland, OR, USA. Conten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local shopping and services, traffic and pedestrian infrastructure, neighborhood attractiveness, and public transportation influence activity among older adults. This information will be useful for mak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relating to land use planning and transportation, to assist in senior-friendly developments and neighborhood improvements, and to design effective senior health interventions with an emphasis on neighborhood design influences.
[76] Milligan C.2000.

‘Bearing the burden’: towards a restructured geography of caring

[J]. Area, 32(1): 49-58.

https://doi.org/10.1111/j.1475-4762.2000.tb00114.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Summa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ways in which demograph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mbined with differential emphases on priorities and patterns of spending between local authority jurisdictions, are contributing to a changing spatial geography of caring. This is examined firstly by highlighting how macro factors contribute to a restructured landscape of care, and secondly by examining the personal geographies of carers located within the Scottish environment. Finally,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as care moves from institutional space to the homespace, it may be creating a blurring of the boundaries between what has traditionally been public/institutional space, and the homespace.鈥
[77] Milligan C.2003.

Location or dis-location: towards a conceptualization of people and place in the care-giving experience

[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 4(4): 455-470.

https://doi.org/10.1080/14649360320001379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we have seen an increased interest in informal care within both political and academic communities in the UK. This has stemmed in large part from an increased emphasis on the home-space as the preferred site of care provision and a resultant increase in the complexity of the care-giving relationship. The explicitly spatial dimensions of this caring relationship, however, are vastly under-researched. This paper represents one attempt to redress the gap by examining the importance of place, and its conceptualization, in the care of frail older people. In doing so, the paper focuses, firstly, on the spatial manifestation of care at various scales, identifying some of the processes behind variations in the care-giving experience and, secondly, using the example of dementia care, it considers how Auge麓's concepts of anthropological place and non-space, when applied to domestic and institutional care settings, can facilitate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people and place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livery of care to frail older people.
[78] Milligan C, Wiles J.2010.

Landscapes of care

[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4(6): 736-754.

[79] Peace S, Kellaher L, Holland C.2006. Environment and identity in later life[M]. Maidenhead,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本文引用: 1]     

[80] Pei X M.2009.

Special issue: the Chinese approach to aging society's support for the aged in China: a cultural perspective

[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30(1): 149-159.]

https://doi.org/10.1080/02529200802703920      URL      摘要

This article is concerned with the influence of welfare culture on society's old age support institutions and practice.It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old age support programs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 in an attempt to reveal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cial welfare patterns for the elderly and social policy-makers' conception of social welfare and traditional social welfare culture.What stands in the way of the transition of Chinese social welfare for the elderly from a residual to an institutional model is a value system founded on restrictions and lack of awareness of civil rights.These factors limit the role of social welfare in narrowing the gaps between different social strata in the aged population and lead to inequitable welfare resource distribution.Although an aging population and the diffusion of welfare state culture are pushing the Chinese social welfare system toward diversified development,its final establishment still depends on a reexamination by the public and policy-maker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citizens and the state.
[81] Phillips D R, Siu O L, Yeh A G O, et al.2005.

The impacts of dwelling conditions on older person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Hong Ko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0(12): 2785-2797.

[82] Rowles G D.1978. Prisoners of space: exploring the geographical experience of older people[M]. Boulder: Westview Press.

[本文引用: 2]     

[83] Smith G C, Ford R G.1998.

Geographical change in residential care provision for the elderly in England, 1988-93

[J]. Health & Place, 4(1): 15-31.

https://doi.org/10.1016/S1353-8292(97)00029-4      URL      PMID: 10671008      摘要

This paper offer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patial consequences of changes in the structural organization of residential care in England between 1988 and 1993. Data from various government publications were analysed using descriptive and spatial statistical methods. While the study period witnessed an overall levelling of residential care growth, the independent (i.e. private and voluntary) sector's share of all elderly residents in England increased from 56% to 73%. At both national and intra-regional scales, the structural changes resulted in an increasing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of public sector residents and a moderate trend towards a more uniform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ivate residents.
[84] Townshend I J.2002.

Age-segregated and gated retirement communities in the third age: the differential contribution of place: community to self-actualization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29(3): 371-396.

[85] Wiles J.2005

a. Home as a new site of care provision and consumption

[M]//Andrews G J, Phillips D R. Ageing and place: perspectives, policy, practice. New York: Routledge: 79-97.

[本文引用: 1]     

[86] Wiles J.2005

b. Conceptualising place in the care of older people: the contributions of geographical gerontolog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lder People Nursing, 14(8): 100-108.

[本文引用: 1]     

[87] Williams A M, Cutchin M P.2002.

The rural context of health care provision

[J]. Journal of Interprofessional Care, 16(2): 107-115.

https://doi.org/10.1080/13561820220124120      URL      PMID: 12028892      摘要

By first laying out some of the major threads involved in the fabric of rurality and rural care, we consider the major interrelated issues in rural care provision before reviewing the larger universal contextual issues of rurality and care. By reflecting on the many definitions of 'rural', we infer that defining 'rural' is a difficult research and practice challenge. We conclude by suggesting that a holistic, place-specific definition of 'rural' may provide the basis to best understand the attributes and challenges of rural places in addressing the complex and problematic professional context of rural interprofessional care provision.
[88] Yan B Q, Gao X L, Breitung W.2015.

Analysis of the home care satisfaction of urban elderly in Beijing.

In Wang D G, He S J (eds.) Cities and Urban Life: Mobility, Social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 of Urban Living. Springer. 231-248.

[本文引用: 2]     

[89] Yan B Q, Gao X L, Lyon M.2015.

Modeling satisfaction amongst the elderly in different Chinese urban neighborhoods

[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118: 127-134.

https://doi.org/10.1016/j.socscimed.2014.08.004      URL      PMID: 25112567      摘要

Rapidly aging populations constitute a critical issue for researchers and policymakers across the world; the challenges of a shifting demographic structure are particularly pertinent in the case of China. Population control strategies implemented in China in the late 1970s have substantially changed the social and demographic structure of Chinese cities and the traditional role of families in caring for elderly people. To meet the growing needs of elderly residents "aging in place," age-friendly environments and new types of senior services are required and encouraged.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satisfaction of seniors in relation to the elderly services and living environments available to them, through empirical studies of six types of neighborhoods in Beijing.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a satisfaction model under the Person-Environment Fit (P-E Fit) model framework was developed. This model considered the senior respondent's health status, economic attributes, family and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and neighborhood living environments. Social support was found to be the primary factor affecting satisfaction amongst the urban elderly in Beijing. The research also highlights the need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ighborhoods, which can differ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the socio-economic attributes (i.e., family structure, income, and education) of their senior residents. As such, based on the path coefficients revealed by different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of various neighborhoods, four types of neighborhoods were identified: in Type 1 neighborhoods, the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and the senior services provided by communities were primary factors in elderly satisfaction; in Type 2 neighborhoods, the satisfaction of inhabitants wa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personal attributes such as health and income; Type 3 neighborhoods were residence of low-income people where the level of social support was the foremost factor; and in Type 4, social support and the environment were both essential. Copyright 漏 2014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