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地理”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交通运输地理
    王圣云,沈玉芳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27(4): 103-109.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8.04.015
    Baidu(35)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了港口联系强度指数和综合基尼系数,对1986~2004 年长山群 岛港口地域组合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认为从1986 年到2004 年,大长山港口组合单元一直是长山 群岛最重要的门户港,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整体上看是趋向集中。并对长山群岛陆岛连接方案进行论证,对陆岛 连接工程建设后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空间结构进行情景分析,“大连———长山群岛”之间的连接、联系方式、途径 发生了变化,这将使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的空间结构大为改观。对长山群岛港口地域组合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 进行预测。

  • 交通运输地理
    戴特奇,刘毅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27(4): 110-116.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8.04.016

    重力模型是空间相互作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模型,空间相互作用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随着 “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对模型参数的测定和解释一直是多个学科关注的热点。但对模型参数时间变化路径方面的 研究比较薄弱。本研究采用无约束重力模型分析了1990 年代以来主要时间点的中国城际铁路旅客交流,得到了参 数的时间变化路径。我们发现质量参数与距离衰减参数均为增加趋势,并进行了解释,特别就距离衰减参数单调增 加路径与理论预期的差异从技术进步、经济和社会的制度框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试探性解释 和理论反思。

  • 交通运输地理
    张生瑞,王超深,徐景翠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27(4): 117-121.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8.04.017
    Baidu(101) CSCD(3)

    阐述了可达性的概念和在不同学科的应用范围,分析了可达性的影响因素,总结了现阶段在几何拓扑学上 常用的可达性量化方法,指出重力模型法、距离法、累计机会法的使用条件和不足。在这一基础上,发现现存的问题 主要是局限于空间尺度的量化不能准确地反应空间网络的联系程度,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时间阻抗函数的量 化模型,以实际交通量作为主变量,能间接地反应空间需求强度。随后引入了节点重要度的概念,能更加直接地反 映路网节点上社会、经济、交通等因素对可达性的影响,能很好地弥补时空法和效用法的不足。

  • 交通运输地理
    刘世梁,温敏霞,崔保山,富伟,杨敏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27(4): 122-128.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8.04.018

    以纵向岭谷区道路网络为研究对象,考虑地形等相关因子,利用GIS 图形叠加分析得到区域道路影响域的范围,进一步统计道路影响域面积与区域面积的比例,探寻道路对区域影响的空间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与道路密度、人口密度、村庄数目、生态承载力、平均海拔高度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纵向岭谷区道路不同等级具有不 同的影响域范围,区域道路影响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由省会昆明逐渐向周边辐射减小,红河流域高于澜沧江流域和怒江流域。在纵向岭谷区东部、北部、西南部部分地区道路影响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道路影响域比例与平均海拔高度不相关,与道路密度、人口密度、村庄数目、生态承载力相关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