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发展与环境保护”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城乡发展与环境保护
    梁进社,吴颖,张锦宗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2): 253-258.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9.02.013

    以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南大街-西四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新街口北大街沿线的婚纱摄影、电气五金、乐器 和服装四种同类商品集聚型商店为例,探讨了该布局模式的形成机制及其效应。论文认为,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较大 的份额是这类布局模式产生的基本原因;搜寻成本的存在和商家与消费者间交流产生的信息溢出效应有利于这种 集聚;相对于分散型模式,同类商品集聚型布局模式在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因为它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商家和消 费者都获利;同类商品集聚型布局模式更适应于产品有差异且类别众多的商品,不应与其他的布局模式形成对立。

  • 城乡发展与环境保护
    张杜鹃, 刘科伟, 陈忠暖,王联兵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2): 259-263.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9.02.014
    Baidu(22) CSCD(1)

    应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UGIS)中有关城市缓冲区分析理论,引入GIS 技术方法,从宏观角度突破行政区划 界线把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从促进经济增长的意义上对其内部的核轴地带(即发展轴和拓展面)做了 实体线状和面状30 km 缓冲空间分析,达到了一定距离邻域空间可视化效果。结果显示:① 以广州市为拓展面的 缓冲空间涉及了东莞市、佛山市和中山市的主城区以及深圳市和珠海市的部分城区。② 以广深铁路为发展轴的缓 冲空间涉及到了整个东莞市、深圳市行政区范围,以广珠高速公路为发展轴的缓冲空间涉及到了佛山市区,整个中 山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珠海市的部分行政区,波及到了江门市和东莞市小部分行政区。本文根据珠江三角洲城市 群核轴地带一定距离缓冲空间内所能辐射和影响到的其他城市的地域范围,并从地缘经济学的角度说明珠江三角 洲作为未来经济集聚地,只有通过实现空间上的优势组合及协调发展才能够实现区域经济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到区 域经济空间分布相对均衡的转变,最后提出了技术应用、缓冲距离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城乡发展与环境保护
    胡丹,宋玉婧,申玉铭,邱灵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2): 264-270.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9.02.015
    Baidu(78) CSCD(6)

    基于北京1997 年投入产出表、2002 年投入产出表和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区位商等方 法,分析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以及典型生产性服务业行业的空间结构。研究 表明,北京生产性服务业明显呈现出以金融、商务和信息服务业为主的格局;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三产业服务; 服务业对金融、商务、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呈上升趋势;制造业对中间投入服务的消耗层次明显提高,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生产性服务业既有较强的经济推动能力,又对经济发展的需求较大;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 的空间结构总体呈现圈层特征。

  • 城乡发展与环境保护
    李春晖,郑小康,牛少凤,蔡宴朋,沈楠,庞爱萍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2): 271-279.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9.02.016
    Baidu(202) CSCD(11)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中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服务功能。城市湿地为实现城市可 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合理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随着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湿地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不合理的湿地开发行为导致城市湿地面积减少、污染严重和湿 地功能退化,削弱了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从城市湿 地的功能出发,分析了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城市湿地修复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 相关技术研究进展,研究了国内外对于城市湿地保护的一些成功经验,并展望了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趋势和 方向。最后,结合我国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现状,提出了我国城市湿地保护的对策与建议,为促进城市湿地生态系 统的良性循环,推动整体湿地保护更好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 城乡发展与环境保护
    张义丰,谭杰,陈美景,贾大猛,王晶,宋思雨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2): 280-28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9.02.017
    Baidu(68) CSCD(2)

    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成为国家的形象标识。长 城在为人类带来极大精神和物质财富的同时,其物质遗存和发展环境正受着人类活动深刻的影响。科学地保护和 合理利用长城资源,体现其应有的科考、教育和经济价值,并保证后代人有同等机会分享先辈们留下的宝贵历史文 化遗产,是当代人的重要责任和义务。本文按照战略性、整体性、层次性、目标指向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综合考虑生 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建立长城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并提出通过建立长城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示范区、长城 发展企业联盟和长城文明示范村等一系列措施,探索长城保护和利用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推动长城所在区域 实现科学发展。

  • 城乡发展与环境保护
    刘红光,刘卫东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2): 285-292.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9.02.018
    Baidu(479) CSCD(23)

    在碳排放的分解方面,方法日渐成熟,包括Laspeyres 指数法、简单平均分解法(SAD)、自适应权重分解法 (AWD)等。许多学者也做过大量实证研究,但基本都用到碳排放强度或者能源消费强度这一因子并且认为其占有绝 对地位,缺乏进一步的分解。本文通过对碳排放计算公式的深入分解,将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的碳排放量分解为6 个 因素,即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结构、技术因素、中间投入量、产业结构以及工业总量。并借助LMDI 分解方法,分 析了我国1992~2005 年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能源利用效率低以 及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导致我国碳排放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技术(中间投入比重)、行业产值结构、能源 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对碳减排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加快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发电, 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工业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