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区域地理
    赵兴国, 潘玉君, 赵波, 和瑞芳, 刘树芬, 杨小燕, 李会仙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6): 706-71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6.008
    Baidu(139) CSCD(27)
    为揭示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或规律,借助“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概念模型,构建区域资源环境负荷指数,应用脱钩理论及基于弹性分析法改进的脱钩程度判定标准,以1998-2008 年为时间界限,以T1 、T2 、T3 、T4 和T5 5 个时期为时间尺度,以全国及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空间尺度,试图对中国及各省区资源环境负荷与经济发展脱钩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或规律进行定量判定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无论是从时间演变还是从空间演变来看,中国及其绝大多数省区资源环境负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总体上处于相对脱钩状态,其演变主要从相对脱钩Ⅰ → 相对脱钩Ⅱ → 相对脱钩Ⅳ → 相对脱钩Ⅲ → 相对脱钩Ⅱ的呈近“正态分布曲线”的规律。②按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4 大地带划分,各省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脱钩程度与全国比较的空间演变规律主要表现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相对较低,但有上升趋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则随着经济的较快增长而逐渐下降,其下降速度的顺序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随着中国区域科学发展的有力推进和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优化,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正呈现良性互动,二者有望实现绝对脱钩,这对中国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 区域地理
    孙平军, 修春亮, 丁四保, 魏冶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6): 715-723.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6.009
    Baidu(89) CSCD(8)
    基于对空间极化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首先从要素流的视角构建区域发展衡量指标——城镇集聚能力,并从整体上评价1995-2008 年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演变格局;其次利用差异指数和极化指数,从不同集聚层次对东北三省区域发展非均衡性和极化程度进行测度。研究发现:①从区域发展衡量指标的动态演变格局来看:1995-2008年间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是一个波浪起伏的过程,整体水平稍有下降;集聚能力得分排序及其演变趋势表明,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和资源城市主宰着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四中心城市呈现出由北往南递增的发展趋势,且由四城市形成的经济区实体功能开始显化,并沿哈大铁路形成一条不连续的“极化轴”,区域发展中心逐步南移;区域发展的地域差异性非常明显。②从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和极化指数来看: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其中市区极化程度明显高于县(县级市),且发展演进方向互异;空间分布上非均衡性指数表现出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而崔-王指数为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城市类型(资源城市与非资源城市)表现出异向发展趋势,其中资源城市呈绝对的下降趋势,且资源城市的极化程度明显低于非资源城市。
  • 区域地理
    谭一洺, 杨永春, 冷炳荣, 李甜甜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6): 724-732.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6.010
    Baidu(89) CSCD(23)
    基于高级生产者服务业视角,建立了成渝地区17 个最小分析单元(FUR,Functional Urban Region) × 149家公司的量化矩阵,进行了基于服务值、连通性和网络性特征的分析,研究了成渝地区的城市网络体系结构及其特征。其中,FUR为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走廊地区和绝大部分地级市。结果表明:成都市和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在成渝地区城市网络体系中构成双一级核心;次核心绵阳市在显著连接数量上领先于除一级核心以外的其他城市或地区;其余城市或地区在城市网络中的地位虽略有差别,但相互联系,共同发展。成渝地区的生产者服务业发展还仅仅停留在起步阶段,基于高级生产者服务业视角的城市网络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成渝地区经济基础相对发达的城市并未连接成片,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地域的经济联系比较落后。
  • 区域地理
    刘斌涛, 陶和平, 刘邵权, 史展, 郭仕利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6): 733-738.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6.011
    Baidu(27) CSCD(8)
    交通发展滞后是制约山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定量评估山区交通通达情况对认知山区交通空间格局和进行山区交通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综述国内外交通地理文献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以交通设施技术等级、距离交通枢纽的通行时间和交通线密度3 个因子为核心的山区交通通达度测度模型,并引入交通摩擦系数来提高山区交通通达度测算的精度。利用该模型对四川省凉山州各县市的交通通达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凉山州交通通达情况总体较差,其中较差和极差的县市有9 个,占全州国土面积的61.60%;交通通达度理想和良好的县市仅有3 个,占全州国土面积的15.49%。凉山州的测算结果表明,山区交通通达度模型结构合理,测算精度高,在我国广大山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区域地理
    周杜辉, 李同昇, 哈斯巴根, 杨卫丽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2): 205-21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2.010
    Baidu(95) CSCD(10)
    以陕西省83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GIS技术以及灰色关联模型对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格局、结构特征及其机理做了定量化评价与测度。结果表明: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分异,县域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均衡而局域不均衡,呈现出强者偏强,弱者偏弱,中等、中低水平相对集中的 “凸型”分布特征;在空间上总体表现为南—北方向递增,东—西方向“U型”分布,各类别县域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位趋同性;空间形态基本呈“轴带”、“集聚区”、“轴带—集聚区”的型式分布,具有明显的等级分布特征。内部要素以及外部要素影响是造成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
  • 区域地理
    肖磊, 黄金川, 孙贵艳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2): 215-223.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2.011
    Baidu(134) CSCD(13)
    基于1985、1990、2000和2007年的非农业人口,应用位序规模法则、ROXY指数、城市影响力等多种定量方法,系统研究京津冀都市圈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的演化。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虽为“双核”结构,但一直处于分散发展趋势,京、津两个巨型城市的非农人口占京津冀都市圈的比重日趋下降;京津轴线为京津冀都市圈最重要的城镇密集区,以其为中心形成显著的城市影响力圈层结构,河北各市影响力相对有限,都市圈西部、北部地区受辐射带动明显不足;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趋于合理,在京津双核主导格局下,石家庄、唐山等次中心逐渐发育,秦皇岛—唐山—北京—保定—石家庄沿线及曹妃甸—滨海新区—黄骅港的城镇发展带也逐渐呈现。
  • 区域地理
    熊薇, 徐逸伦, 王迎英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2): 224-230.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2.012
    Baidu(111) CSCD(15)
    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及变异系数方法,取江苏省65个县(市)的经济指标为测度因子,对江苏省县域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全局及局部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发现:各县市经济存在强烈地空间自相关性且空间差异增大,呈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极化态势与经济差异变化趋同;LISA分析显示苏南和苏北地区已形成了与周边地区显著相似的块状面域,南北差异仍是导致省内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南北的极化作用明显大于扩散,在循环累积因果的作用下南北极化的“哑铃状”空间格局将进一步扩大。